佛弟子文库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净界法师  2020/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把古代的修行人跟现代的修行人做了比较。先看古代的修行人: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代的人发心出家以后,他立定志向要好好地参学,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志向呢?

这当中跟他的发心有关,因为他有三件的觉悟,第一个、痛念生死事大,他如实地观察到三恶道的痛苦,这件事情是大事情,观察生死的过患。生死事大,讲到生死的过患,其实在佛法当中它强调是生,生的过患。我们一般人害怕死亡,佛法是认为死亡是不可以避免的,死亡也不可怕,它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现象。但是佛法很害怕生,很害怕受生。

我看《尊者阿加曼传》,尊者阿加曼他有一个晚上在大树下打坐,一念的相应慧,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以后,诸天赞叹: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佛陀的圣弟子,降很多的曼陀罗花。那么那个时候,尊者阿加曼描述他的心情:

第一个,他掉下眼泪。这个阿罗汉为什么掉眼泪呢?他说,他看到他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他今生这一个刹那结束了,他非常地感动。因为他看到了他每一次的轮回当中、每一次的受生、每一次的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每一次的受生都很多痛苦。那么对于“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的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今生终于结束了,内心当中一种感叹,一种感恩的心情。

第二个,他说,对佛陀真实地感恩。佛陀说的四圣谛是如此地真实,是真实地可以证到的。他说他愿意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不断地顶礼佛陀。所以说呢,生死事大,关键在这个生。因为我们在三界里面,每一次的受生,就夹杂着老病死、各式各样的痛苦在里面,生是过患。生死事大,是对治我们对来世安乐的期待。

第二个、无常迅速,这个是对治我们对今生安乐的贪求。今生是暂时的因缘,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不应该为过去的福报所障碍,因为今生的福报一下子就过去,我们马上要面对来生。应该有一个远见——无常迅速。

第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个是告诉我们要精进。这个是这样子啊,如果我们只是看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会理解到流转是痛苦的。但是呢我们会有一个懈怠的心,说反正离开流转也不急着今生,来生也可以做,再来生也可以做,就会有一个因循怠惰的心情。但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换句话说呢,我们不把握今生,你在流转当中你迟早还是要把这个生死解决,迟早,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生死。

换句话说,调伏烦恼、修学圣道是很困难,但是你迟早要做的,你今生不做、来生要做,来生不做、以后要做,而你拖得越久,这个过程当中,你每一次的流转只有增加痛苦、增加堕落的因缘、增加更多的变数。那么既然这件事情是你自己迟早要做的,是不可以取代的,那么你倒不如就今生做个了断。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真正能够把握的不是来生,是今生。来生是一个不可知的变数。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就是说,当你真正觉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时候,你应该要知道,这个生死的事情是今生要解决的,不能期待来生。那么这三个点是都有关系的。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坚强

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要略

人生苦短,无常是生命常态,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无常二...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

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佛教词典】四业

【四业】 p0399 集异门论七卷九页云:四业者:一、黑黑...

【佛教词典】多有所作

【多有所作】 p062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三页云:谓亲...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太虚大师谈近代西方素食的风潮

人生之大问题,曰衣、食、住、行。单论食之一项,吾人...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人有多少种?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澳洲人;有多少...

造佛像的功德利益

自从优陀延王造像以后,佛教造像一直延续到现在 ,可见...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