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20/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法华经》说,我们在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首先,观察它的相状。相状就是表现在外的,叫作相状。天台智者大师把这十法界分成四块:第一个,三恶道的相状是苦恼相;第二个,三善道的相状是安乐相;第三个,二乘的相状是涅槃寂静相;第四个,佛菩萨的法界叫作悲智双运的相状。四种相状。这个你待会可以对照我们的附表第三面,它有十界差别。

什么是性呢?隐藏在内的叫作性。这个性就是思想。有四种思想:三恶道叫增上恶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离心,佛菩萨是菩提心。就这四种相状就配四种性。

什么是体呢?相跟性合起来就是一个五蕴的自体。如果是三恶道,那就是一个摧折身心的五蕴。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锅了。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出色心”,就是安乐的身心。如果二乘人的身心世界呢?叫作素法身。素就是空空荡荡,很寂静,但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庄严,就是素法身。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一念的清净心、无量的功德庄严,叫作妙法身。

这个相、性、体,就有这个力。力,就是有它潜在的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叫作“力”。

表现出来叫作“作”。遇到因缘以后,它这种善恶的功能显现出来种种身口意的造作,叫作作。潜在的种子叫作力。

那么,造作以后,就成就一个因种。这个因种可能是三恶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三善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一个二乘的因种,也可能是佛菩萨的因种。这个种子遇到种种的环境的熏习的增长,就有种助缘,最后变成果跟报。这个果是偏重思想,叫等流果。

比方说你以前如果是烦恼很重,某种程度你过去生刚从三恶道出来;要是有些人比较善良,他就是从三善道出来;那你一个人喜欢寂静,你过去生就算没有出家,你也应该修过出离法。你看有些人他一出生菩提心就很强,他前生受过菩萨戒的,听过《法华经》,所以他有那个等流的果,等流习气。

第二个,有他的报。这个是果报的受用,他有快乐、痛苦果报的受用。最后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本就是最初的相,末就是最后的报,是平等地安住一念心。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

把自己的慈心点亮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看见心的本来

《六祖坛经》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

【佛教词典】法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作法处。意识所缘之境也。...

【佛教词典】事观

二观之一,即观因缘所生的事相。...

绸包破毡

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