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净界法师  2021/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4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

我们讲到念佛的功德有两个:第一个是“现世的安乐”,第二个是“来世究竟的解脱”。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是一种本尊相应法。

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修行破恶生善的过程当中,主要是要仰仗本尊的加持力,我们讲他力法门。

重点是你怎么把本尊的功德启动起来,变成你的功德,这个是重点。

那么在本经当中讲到忆佛、念佛这两个方式,你就可以把本尊的功德转成你自己的功德。你现在没什么钱,没关系,你靠在本尊身上,套一句印光大师──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我们一个众生、一个没有资粮的心情,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功德海,这个就是本尊相应法的一个思考模式。当我们忆念、念佛以后,对我们来生有什么好处?我们看经文:

丁二、究竟解脱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这里是讲到大势至菩萨的一个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讲自利的功德:我本因地,大势至菩萨回忆他过去,在因地身为一个凡夫的时候,他是怎么修学呢?

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刚开始我也是一样苦苦恼恼的、业障很重,但是我有一个好处,我能够善加利用佛陀的功德,我不会一个人那么笨,一个人去面对烦恼障、业障,我知道这个法界深信诸佛皆充满,有无量的佛、有无量的本愿功德,我善巧的把佛的功德引导到我的心中,因为这个佛力的加持,而证入了无生法忍。

但是这个地方大势至菩萨并没有强调他往生净土。其实诸位你看净土法门的传承,在最早龙树菩萨的时候,他判教为难行道、易行道。他是不强调往生净土的,他是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的念佛,然后修止观,证得无生法忍,没有求生净土的观念。到了昙鸾大师以后,才把求生净土放进去,这个我们以后再来说明。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但是现在的环境不同了,大势至菩萨说:我并不劝你们走我过去的路,因为我那个时候生长在正法、像法时代,善知识很多、三宝的力量很强,现在末法时代——魔强法弱,恶因缘的力量超过正法的力量。那在这五浊恶世当中,现在的我是摄受念佛的人,劝勉念佛人赶快到西方净土去,所谓的往生不退,成就不退转。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够保持菩提心不退转是非常困难。恶师邪友的误导七弄八弄,就菩提心就退了——退大取小了;更严重的连二乘也退掉了,退到生死凡夫去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引用了然法师的一个说明,了然法师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其实总归有四种的摄受:

第一,光明摄受:

我们忆念佛陀的时候,有光明的摄受,这个光明的摄受是干什么呢?消灭众生无始的业障。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光明引到我们的身心世界,就感受到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受,消业障。比如说你过去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业,阿弥陀佛慢慢慢慢的把你的业障消灭。

第二,神力摄受:

破除鬼神、冤亲债主的障碍。这个是很麻烦的冤亲债主,我们过去颠倒造了很多杀业,现在冤亲债主找上门,他不放过你。但是没关系,你靠在阿弥陀佛身上,阿弥陀佛有神通力,他四十八愿里面有很多消业障的、消除鬼神障的,这叫做神力摄受。

第三,法身摄受:

使令念佛人菩提心的善根慢慢的增长——法身摄受。我看到修大乘的人退大取小很多,但是我看到念佛人退大取小的很少。你看念佛人退失大乘善根、修习小乘的非常少,在比例当中,在所有宗派当中最少,因为阿弥陀佛的摄受,其他的人要退就退了嘛。你念佛的人,阿弥陀佛有一种法身摄受你,不容易退。

第四、色身摄受。

这个最重要了,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开示慰导、接引往生,这个叫色身的摄受。

前面三个,光明摄受、神力摄受、法身摄受,是讲现世的安乐;色身的摄受是讲临命终的时候,你要是起烦恼了,阿弥陀佛来开示你、慰导你,把你接走。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碍、消业障,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考。但是大势至菩萨,他就强调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净土宗就正式成立了,归于净土。

我们讲到其实在净土宗的判教,最早的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他是不强调求生净土的,他只强调念佛来破除障碍,当助行。但是到了唐朝的昙鸾大师,他认为这样子是不够究竟的,他说:这个五浊恶世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应该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也有这种观念,他说,在我们一大事因缘当中,三界生死最难跳脱!说我们成佛之道那么远,其实真正困难的是前半段,就前面一小段而已。我们在成佛之道当中,花的时间最多的、障碍最多的,就是三界这一关。

我讲实在话,三界这一关你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因为你障碍少了,我们讲断恶、修善,其实你大部分都在修善,所断的是所知障,那很简单,那是观念的问题而已。不像三界那么严重,烦恼障、业障、报障,那不得了。你说你今天跳脱三界以后,你顶多是你说你是初果,或者是初住、二住、三住,你顶多进步比较慢而已,你说我一个礼拜都没有做功课,顶多就是保持原地,没有进步。诸位知道:你在三界打滚会有什么后果吗?

你现在是一个正念分明的出家人,但是你可能来生会造很多五逆十恶的罪业,有可能,因为你福报现前了。如果你内心没有很强心灵的力量、正念力的话,你容易心随境转,福报现前,我们讲菩萨福报现前的时候,如果没有甚深的般若智慧观照,很容易产生放逸,这个放逸以后,你就起颠倒了。一般会造罪的都是福报大的人,因为你积集资粮、你布施持戒,来生福报现前,就造了恶业,第三生堕落,叫三世怨。

所以这个三界的退转是很严重的,会把你从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然后退到地狱去了,退到这种程度。所以讲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你应该要赶快到净土去修学,成就不退转的功德。这个是我们念佛真正的目的,是这个。

丙三、修学方便

前面我们讲到要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要忆佛、念佛。那怎么样忆佛、念佛会比较好呢?有没有什么样的方便?这个地方大势至菩萨将忆佛、念佛主要的方便法讲出来,看经文:

修学方便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成就首楞严王三昧,所谓的圆通就是三昧,不过这个三昧是真如三昧的意思,不是一般的三昧。佛陀问我怎么成就首楞严王三昧,我没有其他的选择,我只有二个最好的方便,第一个就是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这个是成就念佛三摩地当中,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二个方便。

一、都摄六根——专注力。

二、净念相继——相续力。

印光大师解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说这个都摄六根就是一种对佛号的专注;净念相继就是把专注的力量变成成片,一种相续。我们解释一下。

第一、都摄六根:我们都很想把佛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我们会去忆佛、念佛。那这个当中成败的关键,就是你是不是能够都摄六根、摄心专注。我讲实在话,佛陀对你的加持力,不是你念得很多就有效,不是。你是不是每一句佛号,印光大师讲要听得清清楚楚,那种虔诚专注的心要生起。

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你说你没有时间,你宁可念少一点,但是你要摄心专注,每一句佛号要听得清清楚楚。

第二、净念相继:当你的心把佛号听得很清楚、很专注的时候,你要慢慢把这个佛号怎么样?变成片状。我们讲由生转熟。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说念佛只有两句话而已,他每一次打佛七开示都是由熟转生、由生转熟,都这二句话。

由熟转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平常很熟悉三界五趣的果报,把它由熟转生。第二个、你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很生疏,由生转熟。

所以我们整个打佛七,这个观念我把它会归成二句话,就是打得念头死,建立弥陀佛。就是把你三界的念头慢慢慢慢的消灭,把你对阿弥陀佛那个皈依的念头慢慢建立起来,净土宗就是修这个而已,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我们净土宗的思考模式跟圣道门不太一样:

圣道门是完全靠自己,什么事都靠自己的;净土法门是你要想尽办法,把佛陀的力量转成你的力量,自他不二。这两个思考模式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两个都是向内追求。

我们要知道:净土法门虽然祈求外力,但是跟外道不一样。

外道在忆念他们的上师、本尊的时候,他是心外求法的;我们是向内安住的,我们讲过是由内而外,由内心的摄心专注、虔诚恭敬,来召感佛力加被的。没有人一开始就注意佛菩萨什么时候现前,修行不可以这样,这个地方要注意。

忆念净土功德(作意、触、受、想、思)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前面是讲到念佛,那我们怎么忆佛呢?我们怎么忆念我们未来的一个净土?我们即将往生净土,那你对未来的愿景怎么在心中规划起来?然后不断的忆念它、产生皈依的心呢?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作意,把净土描绘出来,然后不断的接触,产生欢喜的感受,产生一种很正面的联想,我一定要去,我一定可以去,然后产生一种思想的造作。

我们把极乐世界、这个未来的愿景,我们根据《阿弥陀经》分成二类:第一、安乐的功德,第二、解脱的功德。

一、安乐的功德

我们讲到离苦得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我想我们生命当中,其实我们对于离开痛苦是比较急迫的。离开痛苦第一个,安乐功德

第一、不堕恶道。

我们生命有很多灾难,比如说你发生车祸、产生很多的意外,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一个人当中最大的灾难就是堕落到恶道去,那种刀山油锅的痛苦!而这个堕落恶道,不仅仅是它痛苦的感受而已,而是他会产生一种愚痴相,遮蔽我们菩提心的善根。所以你到恶道再出来,那你这个菩提心几乎是完全被毁掉了,所以菩萨要避免到三恶道去。

极乐世界就是说,即使你过去生有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你到极乐世界,起码它保证你──直至成佛为止,你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这是很重要的保证,你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列进去——不堕恶道,你未来的愿景这个要列进去。

安乐功德

第二个,色身坚固。

这个地方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有关系,他说:成就往生的菩萨,他的色身叫做金刚那罗延身,一生没有病痛。

《华严经》说:菩萨的修学,他还不怕老、菩萨也不怕死,菩萨最怕什么诸位知道吗?对了,生病。

这件事情蕅益大师他是感触良深,你看蕅益大师的自传,他说我每一次一修行就生病,很奇怪!蕅益大师他说他每一次一加行,蕅益大师的观照力、心力、行力不得了的,但是他每一次加行就生病。当然这个也是他的增上缘,蕅益大师要是不生病,我们看他的传记,他可能不会求生净土,他就是因为病痛的关系,后来开始念佛。他说他病到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只有含泪念佛。

后来含泪念佛以后把病消灭了,出关以后,从此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万牛莫挽,对阿弥陀佛就真实的皈依下去了。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这个病痛对一个祖师的折磨是如此,那我们凡夫那就不要讲了。所以阿弥陀佛跟你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在这一期的生命,你绝对不可能生病,不管你以前有什么杀业,你那个业不能再活动了。

这两个保证很重要:不堕恶道、色身坚固,最起码离开这二种痛苦。

得乐这当中我们先看它的依报,依报有三跟四:

安乐功德第三个,衣食自然。

一般来说,如果你来生选择在娑婆世界,你要为衣服、饮食付出一些精神体力,去工作、去追求;在极乐世界,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要什么饮食,你一想它就出现,吃完了也不用洗钵,它自然消失掉,减少很多精神体力的耗损,这是一个安乐的环境。

安乐功德第四个,国土庄严。

诸位都知道一个每好庄严的环境,的确会让人产生一个欢喜的心。在《阿弥陀经》当中讲到国土庄严主要有四种:

1、生处的庄严:你要到极乐世界,你是在什么地方受生呢?你是在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莲华中化生,那非常的庄严、非常的尊贵。你看我们娑婆世界的出生,是硬拉拉出来的,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2、住处的庄严:极乐世界的居住环境是宫殿。这个宫殿诸位在想像、观想的时候有二种:一个是地上的宫殿、一个是树上的宫殿。有些人喜欢住树上,居高临下,有些人喜欢住地上——宫殿。

3、大地的庄严:黄金铺地。在《无量寿经》提到:极乐世界的黄金是柔软的,而且它会释放出香气——大地庄严。

4、虚空的庄严:在虚空当中经常产生美妙的音声,使令我们产生念佛、念佛、念僧之心。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把极乐世界这种庄严想像出来!诸位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你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你不把极乐世界想出来,你很难产生皈依的心——心想事成,你对本尊的功德一无所知,你怎么去跟本尊感应道交呢?诸位知道所有的修行最大的过失是什么吗?愚痴、无知是最严重的,因为无知你没有办法想像,你就打妄想。

前面是讲依报,第五、第六是讲正报。

第五个,具足五通。

极乐世界你只要往生到那个地方去,阿弥陀佛给你的果报体──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在《阿弥陀经》特别讲到神足通,它提供你一个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让你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所以我们刚开始念阿弥陀佛,但事实上到净土去的时候,去亲近十万亿佛,而且回到极乐世界的时间非常的快。这个果报体的功能很大,你看我们住娑婆世界,你从义德寺到台北去就要花好几个小时,而且你的活动范围就在地球打转,你没有办法离开地球的,你怎么去亲近十方诸佛呢?没有办法。所以这个地方还是有差别,环境是有差别的。

第六个,寿命长远。

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问那个老参,就知道这个时间很重要。你看我个人的修学,我刚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佛陀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我慢慢感受到人生真的是一个动态变化,我觉得无常还不是非常可怕,变化我还可以接受,其实那个无我是最可怕的,它怎么变你没有办法控制,你没有主宰性,它怎么变?它爱怎么变就怎么变,你没有办法决定的。我相信每一个人出家愈久,对无常、无我的感受愈来愈深。

经典是要透过你生命的经验去体验的,点点滴滴先把它了解在心中,然后跟环境不断的碰撞、然后产生反省,点点滴滴就可以把文字的义理,转成你一种智慧的光明,所以这个生命的碰撞是必要的过程,那这个都要时间!我觉得一个人修行要有成就,你要活得久一点,你要想办法让你自己活得久一点,真的是这样,因为你时间太短了,真的没有时间消化。那阿弥陀佛提供我们一个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寿命,你可以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来亲近善知识、来听闻佛法。

这种极乐世界的安乐果报,从离开痛苦到成就依正的庄严,最后给你一个正报殊胜的五通、长久生命的果报,这个你都要记在心中。

二、解脱的功德。

前面是安乐,这个地方是解脱。

第一个,亲近十方诸佛: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方便力。其实我们在修行当中,有些障碍没有办法破除,就是你没有找到好医生,没有人来引导你,说实在,可能你自己也没有这个福报,你自己就是过去生没有跟善知识结缘。那么所有善知识最殊胜的是佛陀,亲近十方诸佛,我们现在只能够亲近佛像。

第二个听闻佛法:在极乐世界你经常能够透过鸟类的声音、风吹宝树的声音,来听闻佛法。佛法有开慧之功,它能够开启你心中的智慧。所以一个人不听佛法久了以后,就跟着妄想走了,没有智慧了,就容易起颠倒了,所以闻法有开慧之功。

第三个诸善俱会:这个讲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祂有一个清净的僧团。你一天到晚跟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在一起,你也不敢放逸了。所以他有这三宝力量的摄受,所以在安乐的环境当中,你很容易成就圣道。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一个观念,就是说我们修本尊相应法的时候,你要先知道结果才有因的。所以蕅益大师提出一个因果相应法,他说: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祂创造一个净土的功德,祂也创造了一个佛号,这个净土就是一个果,佛号就是一个因。那你应该怎么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是说你必须把你净土的功德跟佛号连结在一起!

诸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把你未来的功德,跟佛号连在一起。  你希望你来生没有病痛,你要发这个愿:我希望到极乐世界没有病痛。为什么呢?因为有佛号。你希望你来生的果报体,不要像现在这样障碍这么多,去亲近阿弥陀佛也没有办法、亲近药师佛也不行。你能够自由自在,今天亲近药师佛、明天亲近阿閦鞞佛、后天亲近文殊菩萨,祂提供你一种神通的果报体,那为什么会有这五种神通呢?因为有佛号。你必须把你来生的愿望跟你心中的佛号联想在一起,这个时候你对佛号才能够产生强烈皈依的心。

你现在有一颗钻石,如果你不知道这颗钻石的价值,你一下子就把这个钻石跟石头一样丢掉了,你忘失掉了,很简单嘛。如果你把你的愿望跟钻石连结在一起,我这个钻石不能丢掉,因为我很想要买一栋房子;为什么有房子?因为有钻石;我想要买高级汽车,因为有钻石;我想要买很多珍宝,因为有这颗钻石。诸位,这个时候,诸位,你这颗钻石你还会丢掉吗?不会了,它是你未来整个生命的希望。

所以修净土的人必须怎样呢?先设定目标──你未来的愿景: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正庄严、三宝的加持,然后把你的功德跟佛号联想在一起。

诸位你知道为什么在念佛的时候、打佛七的时候,有些人的佛号很容易忆持得住,有些人的佛号念没多久就跑掉了?诸位知道为什么吗?

事出必有因,对了。因为你这个佛号没有产生一种功德联想,它只是一个佛号、一种声音,那你对它是可有可无嘛,你根本没有对佛号修皈依嘛!讲实在话:你这个佛号没有产生一种功德联想,这个佛号你念不住的!

你必须把你未来往生净土的愿景,跟佛号紧密的连结在一起,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佛号就意义重大了!你必须告诉你自己,你离开了佛号,你就一无所有了,我看你还敢不敢离开佛号!你绝对不敢。你想说怕啥,我没有佛号,我靠我的戒定慧,那你这个人没有办法修净土了,因为你没有一心归命,佛号对你是可有可无嘛,那你这个算什么本尊相应法?那你就跟禅宗一样,把佛号当做摄心方便而已。

所以所有净土宗的人要把佛号念好,首先产生强烈皈依的心,我们讲不共的皈依──你要观想:你自己是业障凡夫,你离开了佛号,你来生就完全没有希望了,这个叫做通身靠倒。

你把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句佛号上,我保证你这个佛七念得非常好,而且你也真实可以把本尊的功德全部启发起来,这个就是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这个意思,一心归命。我们看最后的结示劝修:

甲四、结示劝修

乙一、结示法要

丙一、心念之安住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我们最后把前面心灵的力量跟佛的力量,唯识讲心灵的力量,净土讲佛力,心力、佛力作一个总结。第一个,结示法要。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有二个重点:

第一、云何应住,

第二、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生命怎么安住?这是根本问题,就是你的目标在哪里?  我们这念心的安住其实有三种:一个是住在过去,一个是住在现在,一个是住在未来。

我们常说一句话:下等人是住在过去。

你看我们现在今天,有昨天、跟明天,你比较在乎昨天还是明天?  明天啊?那你这个人有希望哦!一个人如果老是讲到昨天、前天怎么样就完了,因为过去不能改变嘛。你一个人老是注意过去,就失掉未来,因为你老是去注意一个你不能改变的东西,过去又不能改变,你把精神体力放在过去干什么呢?所以诸位要知道,一个人不能老是活在过去,因为它不能改变,你这样是浪费时间,你再怎么样去想它、再怎么样去努力,它永远就是不能改变。但是你也不能活在现在,因为现在变化多端,无常变化,无常无我,你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的,一个人要活在未来,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是有无量的可能性的。

所以在圣道门当中,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其实圣道门是无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净土宗是有所住,一个人完全无住,净土宗你没有办法修学的。你说我完全无所求,我来生求生净土也好、不求生净土也无所谓,那你这个思考模式不是修净土宗的思考模式!

我们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传承,这个传承当中,就是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它的核心价值是不同的。你没有掌握住这个净土法门的心要,你怎么修呢?为什么所有的法门都要有上师口授的传承?就是要把这个基本的精神把握住嘛!你光是念佛能够往生吗?我看未必,你没有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净土宗的中心思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最清楚:

净土宗中心思想: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一个净土宗的生命观,你如果真的把今生当做客人、把今生完全放弃了,你的目标只有一个:不久莲池会上人。你把生命放在来生,我保证你一定往生!这是根本问题、安住问题。我们很多人忽略了根本,你看你把今生看得很严重,然后再来对治,怎么对治都不对,因为你刚开始根本就错误了,你就不应该住在现在嘛。我要提醒大家,修净土宗的人不能重视今生的,讲实在话,你住在现在,你是障道,因为你这个思考模式是错误的,你不合乎净土宗的核心思想,它的根本心法是不能这样子的。净土宗是住在未来,修净土宗的人,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理念:你为了未来而活,你不是为了现在而活的,你人生的目的只是来积集资粮而已。

你如果能够掌握这个中心思想,你佛号念得多、念得少那是其次了。所以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这句话你要参透了,那大概净土法门的核心思想就掌控起来了,净土法门你再修就不难了,根本——但得本不愁末!好,但枝末我们也讲一下。

丙二、心念之增上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当我们真实的住在净土、住在未来之后,要怎么样去增上?用枝末来加强根本,就是加强心中的忆念:一心归命阿弥陀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把善导大师的思想,其实这个思想我们前面也讲过。蕅益大师的因果相应法,我们再把它念一遍:

思惟——娑婆的是苦、极乐世界真实乐。

来告诉你自己,你来生有两个选择:

1、继续在三界里面打滚,那你要继续的面对烦恼障、业障、报障,那充满了变数。

2、你往生极乐世界,你看极乐世界有很多的──不堕恶道、没有病痛、有种种依正庄严、有种种三宝的加持,你要经常把极乐世界的功德放在心中。

第二个、你要思惟——我是业力凡夫,无有出离因缘。

我很想到极乐世界去受用极乐依正庄严,但是我自己没有力量,这个很重要啊!你要相信你没有力量,你才能够真实的皈依这句佛号,印光大师讲:死尽偷心,那么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修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信心,太有信心你净土宗没有办法修,你要对佛有信心,不是对你有信心。

第三个、思惟——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决定可以救拔我。

你相信阿弥陀佛,他有四十八种力量,他决定可以救拔你。这个四十八种力量,我们从下一堂课会一一的加以说明。

这个时候,它的思考模式就是说,你首先要创建一个你未来的愿景,你希望以后怎么怎么的,而这些未来的目标,都是因为有佛号的关系,你才可以完成,你平常要经常做这个工作。这个时候你跟阿弥陀佛佛号的关系就愈来愈深了,因为你离不开祂,离开祂你就完了。这个就是我们要透过这样的思惟,来建立我们跟阿弥陀佛之间的因缘,要愈结愈深。

我们最后作一个总结:

乙二、举颂劝修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须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

这是善导大师为了对治我们一般人太重视今生、活在现在的过失。

那我们对今生的生命有三种的执着:

第一、色身:你用很好的东西来保养你的色身,结果色身还是让你失望。为什么呢?渐渐鸡皮鹤发,脸皮也皱纹出现了、头发长白头发了、体力也衰退了、行动也龙钟,就是缓慢了。

第二、你把精神体力放在你的财宝,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你财富很多,但是你生病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受用。

第三、你把你的生命寄托在你的眷属,你很多美好的眷属。你的眷属虽然会给你带来一时的幸福快乐,但是死亡到来的时候,是各奔前程、各分东西,现在只是暂时的相聚而已。

所以我们把精神住在今生,你临终一定会后悔。那怎么办呢?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你应该把你的精神体力安住在佛号,去祈求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才是有智慧的一个抉择。所以整个净土宗,你心灵的力量是很重要,你要怎么去引导你自己。

我们下一堂课会讲到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们如何去创造一个来生的愿景,那你必须要有一些资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我们希望透过四十八愿的学习,诸位在心中把阿弥陀佛的功德构建起来,然后不断的修皈依,那么你有一天绝对是心想事成!

0:00 / 0:00
唯识与净土1
唯识与净土2
唯识与净土3
唯识与净土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为何接引佛是站着而不是坐着

念佛念得好的,阿弥陀佛会提前告诉。慧远大师他是提前...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弥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尤其喜欢杀害小昆虫,曾经回...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秋季最佳的5种润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

邪淫的100个危害

1.浪费金钱; 2.浪费时间; 3.浪费精力; 4.浪费...

【佛教词典】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

【佛教词典】金针双锁

(一)又作金针双锁。指密教现图胎藏曼荼罗中之金刚针(...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山高那碍白云飞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你用这种(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观想力,还是不能入、也...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