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净界法师  2023/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观无我,就是人生的快乐跟痛苦你说了不算,是过去的业力决定的,所以业感是不能主宰的,痛苦跟快乐是由业因决定的。先说明感受的来源,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

痛苦的果报当然是觉得辛酸。快乐的果报虽然有一时的荣耀,但是你别忘了,无常败坏!所以从不坚固的角度,它也是痛苦,因为它让我们过度地期待而产生失望。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诸位!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也观想一下,如果你对感受一路看起来,它是痛苦的,是无常的,不可控制的,你没办法作主的,那你对感受就完全放弃了。但是你别忘了,弘一大师讲一句话说,修大乘佛法的人,心志要苦,意趣要乐。你看一个人,修行老是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人也可以修大乘佛法吗?没办法。当然你不能把自己修得太快乐,太快乐你就没有出离心。但是你一路的悲观,其实也不利于菩提心的。你自己都没有快乐,你怎么可能给众生快乐呢?这不合乎人性。

那怎么办呢?有方法,看第一句话。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中道是很难的,我们凡夫要么就过度地追求,要么就一昧地排斥,这个都是落入空有二边。那么怎么能够空有平衡呢?看第一句话,先看这个感受怎么来的。“妄想驱驰”,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然后攀缘前面的六尘,那么心法跟六尘的色法的和合变成六根,有六根才有六种感受。这个感受活动要有根来依止,就是你没有身体,你哪有感受呢?它有个六根的。所以这个感受是“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没有真实体性的。

所以修行它是这样:这个感受的操作,我们要放弃三界的感受。因为三界的感受虽然有些快乐,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你有能力来享尽世间的快乐,但是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即便你有能力你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三界的快乐有过失,“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那你这样讲,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对感受的期待完全放弃?也未必。你看极乐世界,佛陀要你“欣求极乐”。你看看,佛陀讲《阿弥陀经》,佛陀自己也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陀也没有否定快乐的感受,佛陀也是用快乐来引导我们。所以,快乐本身不是罪过,问题是你的快乐不能在三界里面得快乐,你要追求大乘的法乐。

为什么叫意趣要乐?你看有些人拜佛,拜一拜,法喜充满。喜欢拜佛的人,他越拜越轻松。当然他有方法,他是下实上虚。喜欢打坐的人,他打完坐以后思惟法义,他读一遍《法华经》,读一品《法华经》,他也是身心法喜充满。这也是快乐的感受。难道你要一昧地否定吗?你完全否定快乐,那你就变成阿罗汉了,想受灭。阿罗汉就是把感受灭掉,把第六意识的想蕴也灭掉,前五识的感受也灭掉了,所以这个人六根的功能基本没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在操作佛法的时候,怎么样把握中道平衡?就是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就是这个“权实不二”的概念。诸位,为了以后着想,为了你的成佛之道以后不要有障碍,请你不要用一种断灭的方式、极端的手段来处理问题。除非有例外,你这个烦恼太重了。你这个事情,你看上一个喜欢的东西,你看上这个包,你本来一开始控制,但是你非买不可,一个礼拜以后你还是喜欢这个东西,那你用断灭的方式,偶一为之,可以。

但是这种权法的操作不能当作常法,就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烦恼,你偶一为之,用断灭的方法来下重药,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都要站在就是它本来是不存在的,然后再去对治它,正常是这样子的。就是“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你这样子做,我跟你保证,你未来的菩提道,你这个叫做坐大白牛车,那就是顺畅,直达车,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你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直趋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法华经》的妙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

人生当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

【佛教词典】高足

(杂语)弟子之胜者,曰高足。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

【佛教词典】大黑飞砾法

(修法)其法以槚木指乾方之枝。作乔麦与麦之形(即宝...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

慧律法师《猫咬死老鼠与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挂着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米老大的故事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不管什么境界,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