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净界法师  2023/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他又说出第二个理由。为什么要布施呢?虽然资财是无常的。无常是无常,我还是喜欢把它留在身边。那么这当中讲出第二个理由,说由施能生他世乐。这个物资在你的身边,是如此的无常败坏。假设你能够在将它还没有破坏之前,把它布施出去,这当中会创造一种善的业力。这个业力就能够引生你来世可乐的果报,你会因为这样的善业力,来生会受用可乐的果报。由施能生他世乐。

关于在这段文,在《法句经》佛陀讲出一段譬喻,来解释这个道理。讲到一个国王跟一个医生的故事。说有一位大国王生病,就贴了一个公告,哪一个医生能够把我治好,我就赏他种种的珍宝、种种的东西。那么就有一个医生来应征了。好,就被录取了。这个医生就住在国王的宫殿里面,为国王来调理他的医药。但是在医的过程当中,国王都没有表示任何的供养,也没有说要供养他什么东西。这个医生在为国王治病的时候,他也没有尽全力。就是很平常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尽完全的力量。

但是国王虽然表面上没有说要给他珍宝,事实上,国王私下已经安排了他的大臣,去把医生的房子翻修了一翻。根据医生对他调理医药尽心的程度,把医生的房子给翻修了一番。就根据医生对它这个调理医药进行的程度,把他房子重新又翻修了一次。但是这件事情医生完全不知道。他还是照正常的轨则,结果把国王的病给治好。治好以后,国王也没讲什么。他就跟国王告假,当然他也不敢提,大国王的境界,谁敢去触恼国王呢,就回去了。

回到家以后,一看,哎呀,我过去的房子怎么不见了呢?变成一栋高楼大厦,外面很多的牛羊成群。问他家人,这个房子是谁的呢?说你去帮国王治病的时候,国王就为我们盖大房子,把这个旧房子给拆了,前面的牛羊都是国王送的。他应该很高兴,但是又很后悔,早知道国王对我这么好,当初我应该更尽力的布施才对。

佛陀就以这个故事来勉励我们菩萨,说我们布施亦复如是。由施能生他世乐,因为布施所产生的业力,你今生看不到,这叫异熟果。异时而熟。你今生布施的果报,来生才会看得到,我们往往到来生才会后悔。尤其是天人,天人他有天眼通,到天上去以后,有种种的快乐的境界。他会用神通去观察一下,我为什么会到天上来呢?噢,我前生就是怎么怎么的布施,他当然会很庆幸,但是天人也会后悔。早知道我今天会得到这样的果报,我当初的布施应该更彻底一点,这个果报能更殊胜一点。

就是说,我们往往不能看到他世乐,使令我们在今生布施的时候,没办法尽力。佛陀告诉我们,由施能生他世乐。虽然你在布施的时候,你现在的环境一点都没改变,但是在你的身心当中,已经创造出一种强大的善业,会引生你来世可乐的果报。

这是讲到布施的功德。那么我们不布施有什么过患呢?不施现法亦生苦,我们不断地积集资财,世界上的事情很奇怪,东西积集得越多,越贪心。我们凡夫的贪,他是不会满足。你没钱的时候,还不见得会起贪,你越有钱就需要越多。贪烦恼魔,贪火越大。贪求心越大有什么过患呢?你就不容易满足。

经典上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一个人少欲知足,他虽然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快乐。他觉得有个大地睡,心满意足,比睡在大海中好。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的人睡在天堂,觉得天堂还有很多的问题,他心中老是想着更好的东西。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比如说我们在僧团就很清楚了,大家一起吃饭,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吃得津津有味,少欲知足,有些人闷闷不乐。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贪欲心,有厚薄的不同。所以说我们今天不布施的话,积聚很多的资财,在点点滴滴当中,就增长我们的贪欲。我们贪欲增加以后,不要说来生的痛苦,今生你就不快乐。因为你贪欲越强,所需求越多,就算生活得很好,你还是不快乐。所以讲不施现法亦生苦,因为你增长了烦恼。

结论: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人间的诸财就像流星,一剎那就消失。你决定没有一个不舍的诸财物,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恒常跟着你受用的诸财物,你任何一个东西,迟早要施舍,就这个意思。这当中讲出了布施的功德,也讲出了不布施的过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

【佛教词典】大方等

又名大方广,即所说的道理不但广大方正而且平等。...

【佛教词典】真可(1543~1603)

明末僧人。字达观,晚号紫柏。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俗...

无论昼与夜,应常念佛陀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 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学佛者的发心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

前世怨亲债主让美女变肿瘤丑女

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