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净界法师  2023/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著。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先讲这个顺情境,约着这个色尘,先讲色尘。或者现出你的父母兄弟,他知道你的父母兄弟的感情特别深,现出父母兄弟的相貌。或者现出诸佛形像的相貌,这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现出凡夫的境界也就无所谓了,但是他现出的是我们的一个皈依境,现出一个阿弥陀佛的相貌,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相貌,我们平常拜佛的时候,我是以那个阿弥陀佛的相貌当我的皈依境,我打坐的时候刚好现出那个佛菩提的相貌出来。

蕅益大师讲的好,蕅益大师讲怎么念佛呢?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好就好在那一句一心不乱,你念佛的目的不应该把它定义在你要见佛,那只是一个枝末。我不是为了见佛,我是为了什么念佛呢?我执持名号的目的是达到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宗旨,这是一个关键啊。所以蕅益大师讲三力不可思议,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三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你能念的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

第二,所念的法,这个名号,所念的法不可思议。

第三个,弥陀的本愿的加持力,不可思议。

所以这个自性功德力也是很重要的。你内心当中要依止你的清净心来念佛,不能有有所得之心。

窥基大师说,念佛的时候有佛像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的念佛来锻炼他。如果他的相貌是一个阿弥陀佛的显现,你用信愿持名这样的因缘来锻炼他,因果相符,感应道交,他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增长广大。

如果说这个佛像是魔所变现的,魔的心是一个无明妄想的境界,那你在念佛的时候,你是信愿持名,这个方向是趋向于一个无漏的功德,那么这个因果不相符了,因是信愿持名,这个果是一个魔的相貌,这个时候他经不起你的锻炼,真金不怕火炼,这个假金,你这个火一念,他就消失掉了,因为他经不起你这样的信愿持名的力量,这三种力量,你一念佛,三力现前,来锻炼这个相貌,他经不起你这样锻炼。所以这个魔他现出诸佛形像,这个是要值得注意的。

或者是端正男女,或者是可爱的境相,总之就是让你生起贪着心。或作违情的境界。你内心当中恐怖的境界,虎狼师子,罗剎了,这种可怖畏的相貌,来怖畏你,使令你以后再也不敢打坐。或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目的就是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修行人没有障碍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假设我们用攀缘、迷惑的心,来面对五阴魔境,这个过失...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

【佛教词典】灌顶国师

(人名)唐金刚智三藏,所至必行结坛灌顶。寂后谥曰灌...

【佛教词典】十八支

又称十八禅支、十八支林、十八静虑支。指色界四禅定之...

真正皈依三宝了,哪有这些魔难

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

烦恼活动的时候,为何提佛号没有用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

有播种,才会有收成

记得一九五一年,我在新竹「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时,...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

【佛学漫画】心经

般若心经,正是这至圆至顿的一真法,它直指的正是所谓...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