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圣严法师  2010/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方视为菩萨。像在法鼓山团体中,大家会互称对方为‘菩萨’,就是将对方当成菩萨来对待。即使遇到的是不友善、不配合或是能力不佳的人都是一样,千万不要因此怀疑对方的工作态度或是工作能力。既然已经和他一起共事,就要将他当成菩萨看待,尊重他的人格。

因此,彼此间不可以使用粗话、刻薄话或者是指责的语言,一定要用尊敬、善意的语言,譬如:请教、请问、是的、对的、好的、很好等。同样的,面对不同意见时,也不可以用命令或反抗的方式,而要用商量的方式来沟通处理。

身为主管者,要尊重专业工作人员以多数人意见,执行者则要尊重主管的指导。如果部属不接受主管所分配的工作,应提出不执行理由及意见,而不是一味的抗拒、对立,要以商量的方式寻求解决。譬如,主管下达一个命令,如果身为部属有自己想法要表达,就可以建议说:‘是的,这件事情您考虑得很好,但是从执行的角度来看,另一种作法可能会比较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交办工作时,不要以命令的方式要求执行者,而是先询问在期限内是否能够完成,以及彼此沟通执行时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沟通之后,如果能充分信任,执行者通常都能尽力去完成。由此可见,部属与主管的良性沟通是让工作顺利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工作场合中,各种人都有,有的人自私、推诿责任,老是跟你作对,但即使这样,我们对他还要抱持希望,因为从修行的立场而言,每个人都还是有转变、改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认定对方不好,留下刻板印象,那么,对方就毫无翻身的机会,彼此间的间阋亦不可能改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以及与人互动时,要有菩萨精神,对任何人都不要失望、对立,而要消融自己,包容人、体谅人。

这个观念很有用,因为只要能消融自己,就能包容所有的人,心中就没有对人的恨意了。否则,你光听到他的名字就一肚子火,如果再见他的人,那就是仇人狭路相逢、怨家路窄。所谓怨家路窄,其实不是路窄,而是你心量小,如果你包容他,怨家本身就不存在了。虽然他可能还是你的怨家,可能还是会整你,但只要你心中不要以怨家来看待他,那他就不是个怨家了。

有一位参加过禅修营的学员告诉我说:‘师父,自从我学过打坐以后,就也不会生气了。虽然我经常受人欺负,但我不生气也不会跟人吵架,只是我还是觉得不服气!’我一听就觉得奇怪了,既然不生气,怎会不服气呢?这样他的气到底消了没有?当然没有消!我说:‘你这怎么叫作不生气,只是没有发作而已。你心里面的火气很多、很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就爆炸了’!他虽然把气暂时压下来、把气和忍下去,累积久了,将来一旦爆发,必会发生危险。

所以,只要我们懂得消融自己,心中的怒气就不存在。有时候嘴巴上说几句气话,那没有关系,讲完了,你的气就消了。但是最好是在消融自己的时候,连这种抱怨的话都不讲,因为抱怨的话只要一讲,不但伤了人也可能因此传出去,衍生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抱怨是损人不利己的,仍应消融自己,沉着守口,才是利人利己的智慧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别等老了糊涂了再念佛

问: 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过去是医生,三年前头脑还很清...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

【佛教词典】七种慧清净相

【七种慧清净相】 p0062   瑜伽七十八卷十二页云:若...

【佛教词典】同类因与遍行因四句分别

【同类因与遍行因四句分别】 p0614   俱舍论六卷二十...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 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巨人与蚂蚁

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

父子寻金

过去,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儿子入山砍柴时,看见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