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五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五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布施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内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真如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苦圣谛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集、灭、道圣谛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四静虑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四念住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空解脱门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五眼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六神通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佛十力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无忘失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恒住舍性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一切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预流果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独觉菩提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亦能引发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安住内空,亦能安住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安住真如,亦能安住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安住苦圣谛,亦能安住集、灭、道圣谛。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四静虑,亦能引发四无量、四无色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八解脱,亦能引发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四念住,亦能引发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空解脱门,亦能引发无相、无愿解脱门。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五眼,亦能引发六神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佛十力,亦能引发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无忘失法,亦能引发恒住舍性。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一切陀罗尼门,亦能引发一切三摩地门。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一切法不观察故,便能引发一切智,亦能引发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诸法中有所观察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则不能随意引发安住殊胜功德。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静虑波罗蜜多,亦为行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内空,亦为行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真如,亦为行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苦圣谛,亦为行集、灭、道圣谛。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四静虑,亦为行四无量、四无色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八解脱,亦为行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四念住,亦为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空解脱门,亦为行无相、无愿解脱门。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五眼,亦为行六神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佛十力,亦为行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无忘失法,亦为行恒住舍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一切陀罗尼门,亦为行一切三摩地门。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行一切智,亦为行道相智、一切相智。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随所行处,所有一切波罗蜜多及余一切菩提分法皆悉随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随所至处,所有一切波罗蜜多及余一切菩提分法皆悉随至。善现!如转轮圣王有四支勇军,随彼轮王所行之处,是四勇军皆悉随从,随彼轮王所至之处,是四勇军皆悉随至。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随有所行及有所至,所有一切波罗蜜多及余一切菩提分法皆悉随逐,究竟至于一切智智。善现!如善御者驾驷马车,令避险路行于正道,随本意欲能往所至。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御一切波罗蜜多及余一切菩提分法,令避生死涅槃险路,行于自利利他正道,至本所求一切智智。」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为道?云何非道?」

佛言:「善现!诸异生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诸声闻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诸独觉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自利利他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一切智智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不住生死及涅槃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道及非道。」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能为大事,所谓示现诸菩萨摩诃萨道、非道相,令诸菩萨摩诃萨知是道、是非道,速能证得一切智智。」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能为大事,所谓示现诸菩萨摩诃萨道、非道相,令诸菩萨摩诃萨知是道、是非道,速能证得一切智智。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能为大事,所谓度脱无量无数无边有情,皆令获得利益安乐。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作无边利乐他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色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受、想、行、识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眼处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耳、鼻、舌、身、意处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色处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声、香、味、触、法处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眼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耳、鼻、舌、身、意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色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声、香、味、触、法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眼识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耳、鼻、舌、身、意识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眼触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耳、鼻、舌、身、意触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地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水、火、风、空、识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无明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布施波罗蜜多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内空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真如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苦圣谛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集、灭、道圣谛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四静虑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四无量、四无色定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八解脱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四念住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空解脱门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无相、无愿解脱门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五眼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六神通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佛十力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无忘失法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恒住舍性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一切智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道相智、一切相智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一切陀罗尼门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一切三摩地门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预流果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虽能示现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独觉菩提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示现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作事,而于此事无所取着。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引导菩萨摩诃萨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于其中间定不退转。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令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独觉等地,亲近无上正等菩提,而于诸法无起无灭,以法住性为定量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起无灭,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布施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修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布施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净戒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安忍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精进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静虑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于回向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用何回向?回向何处?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持此善根,如是回向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则修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亦修菩萨慈、悲、喜、舍速得圆满,由此疾得一切智智,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不远离如是六种波罗蜜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离六种波罗蜜多,则不远离一切智智。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速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当勤精进修学六种波罗蜜多!当勤精进修行六种波罗蜜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勤精进修学修行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一切善根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勿相舍离。」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色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受、想、行、识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眼处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耳、鼻、舌、身、意处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色处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声、香、味、触、法处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眼界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耳、鼻、舌、身、意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色界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声、香、味、触、法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眼识界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耳、鼻、舌、身、意识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眼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耳、鼻、舌、身、意触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地界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水、火、风、空、识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无明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布施波罗蜜多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内空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真如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苦圣谛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集、灭、道圣谛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四静虑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四无量、四无色定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八解脱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四念住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空解脱门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无相、无愿解脱门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五眼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六神通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佛十力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无忘失法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恒住舍性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一切智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道相智、一切相智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一切陀罗尼门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一切三摩地门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预流果非相应非不相应,如实观一来、不还、阿罗汉果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独觉菩提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不应住色,亦不应住受、想、行、识。何以故?色非能住、非所住,受、想、行、识亦非能住、非所住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不应住眼处,亦不应住耳、鼻、舌、身、意处。何以故?眼处非能住、非所住,耳、鼻、舌、身、意处亦非能住、非所住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不应住色处,亦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处。何以故?色处非能住、非所住,声、香、味、触、法处亦非能住、非所住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五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阿弥陀佛百颂

普陀三圣禅院逸人述 昔彻悟禅师,以教义宗乘,作念佛...

须摩提女经

须摩提女经(a)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栴檀树经

佛说栴檀树经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闻如是: 一时佛从...

【注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八大人觉经略解

明 蕅益释智旭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佛说大自在天因地经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

【注音版】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渐备一切智德经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一(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 西...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

倒霉时,勤剃头少懒睡

你们先看看古人编辑的历代名臣言行录,历代名臣奏议等...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恽又。江苏常州人,平日一向持诵《金刚经》,他的长子...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