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譬如耆婆医王,普观大地一切草木无非是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亦复如是,观一切法无非菩提。又舍利子!譬如罗睺阿修罗王虽有势力,不能于其日月道中而为障碍。一切魔众亦复如是,虽有势力,不能于其勤行精进菩萨所修菩提道中而为障碍。又舍利子!譬如色界诸天子众所有宫殿依空而住;修甚深行诸菩萨众亦复如是,犹如虚空平等无碍。诸法亦然,与虚空等,如是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又舍利子!譬如世间诸有器用,既成就已,随彼大小,空量现中,然彼虚空不增不减。菩萨亦复如是,修诸善力得成熟已,随其深浅能受佛法,然彼佛法不增不减。又舍利子!譬如力士,极尽其力举箭射空,终不能至虚空边际。菩萨亦复如是,尽其信力,于佛法中而生信解,然不能得佛法边际。又舍利子!如世陶器未成熟时,即不能得器用之名。菩萨亦复如是,菩提善根未成熟时,即不能得波罗蜜名。又舍利子!如人得见转轮圣王已,不复乐见诸小国王。菩萨亦复如是,得见如来大法王已,不复乐见诸声闻、缘觉。

「又舍利子!譬如牛迹水中而不能出一切珍宝。声闻戒中亦复如是,不能出生佛、法、僧宝。又舍利子!譬如大海乃能出生诸妙珍宝。菩萨亦复如是,闻戒海中而能出生佛、法、僧宝。又舍利子!譬如新生太子,不名为王非不名王。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不名为佛非不名佛。又舍利子!譬如世间未经治莹摩尼之宝,人不爱乐。初发心菩萨虽复说法,未得无畏亦复如是。又舍利子!如摩尼宝经治莹者,清净明亮人所爱乐。具修胜行菩萨亦复如是,获得无畏而善说法,一切众生皆生忻乐。又舍利子!如江湖中所出小宝亦不可轻。何以故?是宝虽小,若在房舍,或复闇中,能以光明普遍照耀。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勿生轻慢。何以故?而是菩萨得菩提已,能于一切佛刹土中,普放光明广大照耀。又舍利子!譬如无价大摩尼宝,最极殊妙离诸尘垢。不退转菩萨亦复如是,离诸慢心。又舍利子!譬如世间穀稼成熟实穗垂[禾*耑]。菩萨亦复如是,所修善法得圆满已,于诸众生谦下无碍。又舍利子!譬如世间劫火歘起,而此大地一切草木烧爇无余。菩萨亦复如是,智火若然,一切烦恼种子习气悉爇无余,既灭尽已,然后乃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又舍利子!譬如有火,若小若大烧三千界,而虚空性本自如是。菩萨亦复如是,若有菩萨成等正觉,若无菩萨成等正觉,而一切法自性如是。舍利子!如是等诸有譬喻如来所说,而能摄受诸菩萨众。若有菩萨闻此说已生胜解者,而能于彼一切喻中悉得成就。」

当佛说是见边法时,会中有二万四千人,发菩提心。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难得最上佛菩提,  深妙无垢无所有;
 若人于此欲圆成,  是中勿当生疑惑。
 净妙智慧无虚假,  真实光明普照耀;
 安住无垢妙印中,  此佛菩提能观见。
 心自性净而明亮,  前际后际亦复然;
 烦恼染污意中时,  应当勿离深固意。
 是中无作、无受者,  诸法自在无主宰;
 无我、人故说无我,  如空、如梦无自性。
 当观此法非身业,  非语、非心所分别;
 无为实性异想无,  譬喻言词不能说。
 与虚空等自性净,  非色相故不可观;
 非眼、耳、鼻、识所知,  非舌、非身亦非意。
 远离非相、非无相,  无依寂静湛如月;
 非意亦非心所行,  非识、非想、非思度。
 此非智业可能知,  云何识心而晓了?
 由佛无上大悲心,  假以文字而说法。
 众生先世胜行业,  为善知识所摄受;
 如是相中闻法已,  获无等喜无爱着。
 非彼诸魔伺得便,  不能知心及境界;
 随何所作何所行,  而彼魔业不能胜?
 菩萨超越四魔已,  如理如教修福、慧;
 善住诸佛境界中,  此名修胜菩提者。
 众生不能知所行,  修菩提者所行胜;
 施设多种行门中,  随彼彼相为说法。
 如是世间种种行,  互相所缘而和合;
 大智了知诸行中,  随所宣说无间断。
 或有众生多贪染,  或复多瞋悉了知;
 见瞋烦恼逼迫时,  彼痴性中起诸害。
 如是世间种种行,  菩萨随了而能入;
 行相所缘及缘成,  随其相言为宣说。
 譬如周遍置绳网,  大智持明者善知;
 普遍能破诸网已,  随意所观出无碍。
 菩萨勇智亦如是,  世间心意悉能入;
 普使令诸烦恼除,  周遍所行无覆障。
 如日舒光无援助,  蛇毒亦无于等侣;
 师子振吼亦复然,  菩萨所修无助伴。
 菩萨单己而无二,  积集最上诸佛法;
 精进势力悉具圆,  摧灭世间诸烦恼。
 譬如有火得乾薪,  随处增长其势力;
 菩萨增长慧光明,  悉能照破诸烦恼。」

尔时,世尊复告海意菩萨摩诃萨言:「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常所坚固勤行乐欲,所起精进无有休息,而诸菩萨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何以故?海意!由精进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无懈怠者能行布施,无懈怠者而能持戒,无懈怠者能起精进,无懈怠者能修禅定,无懈怠者能集智慧,无懈怠者能行自利,无懈怠者而能利他。以是缘故,汝今当知!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彼诸菩萨乃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

「海意!我念过去世中大阿僧祇劫前,彼时有佛出现世间,号勇勐精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善见,劫名花积。以何缘故,劫名花积?海意!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水中复出八万四千广大莲花,花有无数俱胝那庾多百千叶,殊妙可爱,观者悦意。尔时净居天众见是花已咸生欢喜,意乐适悦,俱发是言:『若此莲花广大出现,决定当有正等正觉出此劫中。此劫不空,有佛世尊出现于世,犹如花积。』是故此劫名为花积。又复何缘而彼世界名为善见?以其世界最胜清净,十方一切诸佛刹中,无量无数诸菩萨众,咸悉往诣于彼世界而共瞻仰。当瞻仰时,一切大众,于彼世界皆得喜相三摩地,一切妙乐皆悉具足。于彼世界所观善妙,故名善见。

「海意!此善见世界七宝所成,有众宝树及宝楼阁,是宝光明普遍照耀。而彼世界无有女人,不受胎藏,于莲花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又其世界无有余乘,诸修行者唯住大乘。其土人民诸所受用如兜率天,须饮食者悉得如意,复得神通游戏,能履虚空。彼勇勐精进如来法中,有二十六俱胝出家菩萨,具菩萨道入菩萨众。复有无量在家之众,修大乘行,是时彼佛为诸菩萨宣说勤行精进之法。彼佛告言:『汝诸大士,当勤精进,常所坚固,深极勤劳,深极乐欲,无令休息。』

「海意!其佛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固铠,从座而起白其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能发精进?复以何法如来教授诸菩萨众?』时勇勐精进如来告坚固铠菩萨言:『善男子!所谓精进有其四种,而能普摄一切善法。何等为四?一者、发起;二者、勤作;三者、伺察;四者、修行。如是四种而能普摄一切善法。又复云何名为发起?何名勤作?何名伺察?何名修行?善男子!发起者,所谓发起大菩提心。勤作者,广大积集一切善根。伺察者,于诸众生作利益事。修行者,随何等法悉住于忍。又发起者,勤求多闻。勤作者,如闻能说。伺察者,深固作意。修行者,起圣正见。又发起者,摄止悭心。勤作者,舍诸所有。伺察者,所有善利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菩提。修行者不求果报。又发起者,振大舍声。勤作者,诸来求者起善知识想。伺察者,诸所受用观无常分。修行者,施已无悔。又发起者,诸所受用依法而求。勤作者,净命自资。伺察者,行真实施。修行者,施时不起意念。又发起者,涤破戒垢。勤作者,禁戒无缺。伺察者,破戒众生而将护之。修行者,虽具戒德不起意念。又发起者,身业清净。勤作者,语业清净。伺察者,心业清净。修行者,诸法清净。又发起者,诸有瞋心而不容受。勤作者,忍力发现。伺察者,自他作护。修行者,虽住忍辱不起意念。又发起者,诸有忿恚,皆令欢喜,复得清净。勤作者,令诸忿恚欢喜和合。伺察者,内心清凉而无热恼。修行者,自他无所得。又发起者,遣除懈怠。勤作者,于精进力而善决择。伺察者,懈怠众生而救护之。修行者,随何等法皆住于忍。又发起者,积集善法。勤作者,成办善法。伺察者,不乐余乘。修行者,不坏诸业。

「『又发起者念;勤作者行;伺察者慧;修行者住。又发起者理;勤作者教;伺察者门;修行者出离道。又发起者,积集文字。勤作者,文义总持。伺察者,若声若文皆悉不着。修行者,觉了诸法悉不可说。又发起者,亲近善友。勤作者,远离恶友。伺察者,于善恶友起心平等。修行者,如所说言随能忆持。又发起者,起出家心。勤作者,于爱非爱所观平等。伺察者,随何等善悉乐希求。修行者,得现量智。又发起者,乐居旷野。勤作者,远离愦閙。伺察者,乐处寂静。修行者,修寂静行。又发起者少欲。勤作者知足。伺察者,获得妙乐。修行者,知所应量。又发起者,修增上戒学。勤作者,所修无杂。伺察者,修增上心学。修行者,修增上慧学。又发起者布施;勤作者爱语;伺察者利行;修行者同事。又发起者大慈;勤作者大悲;伺察者大喜;修行者大舍。又发起者,刹土清净。勤作者,相好圆满。伺察者,护持正法。修行者,救度众生。又发起者,了知蕴魔。勤作者,越烦恼魔。伺察者,远离死魔。修行者,摧伏天魔。又发起者知苦;勤作者断集;伺察者修道;修行者证灭。又发起者,修身念处。勤作者,修受念处。伺察者,修心念处。修行者,修法念处。又发起者信;勤作者精进;伺察者念、定;修行者慧。又发起者,防断不善之法。勤作者,圆满生起一切善法。伺察者,若身、若心轻安调畅。修行者,获得无加行神足。又发起者,修七觉分。勤作者,行八正道。伺察者,修习止观。修行者,得明解脱。又发起者,发起诸行。勤作者,表示洁白之行。伺察者,心得轻安。修行者,不转境界相智。』

「复次,海意!彼勇勐精进如来复告坚固铠菩萨言:『善男子!由精进故身心轻安;即此精进,若因若见悉当远离。又此精进能知名、色;又此精进能灭我、我所见;又此精进能解所取之缚;又此精进能除五盖及现所起一切烦恼;又此精进能断恶作及彼疑惑;又此精进破诸结病;又此精进而能勤力除断诸障;又此精进离慢、过慢;又此精进超越一切所依、所着;又此精进离诸喜、恚;又此精进于无明有爱悉不染着;又此精进于贪、瞋法而悉不行;又此精进于其痴法而常伺察;又此精进,知觉内外十二处法;又此精进,了知五蕴及十八界本来不生;又此精进,心住寂静、遍寂、近寂;又此精进,决了诸法悉无所得;又此精进,于一切法不取二相;又此精进,了知法性本来常住;又此精进,知一切法不来不去;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取、无舍;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作、无止;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高、无下;又此精进,知一切法不出、不入;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勤、无堕;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放逸、无不放逸;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能作、无所作;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观、无不观;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止息、无炽然;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所护、无不护;又此精进,知一切法无集、无散。』

「海意!彼勇勐精进如来,为诸菩萨说如是等勤行精进法时,会中有一万人得无生法忍。坚固铠菩萨,于彼佛所,得闻如是精进法已,转复发起精进勤求善法。如是精进常无休息经俱胝岁,过是已后得柔顺忍。如是精进勤求善法,经尔所时,即于彼灭,灭已还于彼如来前重复化生,听受宣说大集会正法;又复精进勤求善法。海意!其坚固铠菩萨,以是缘故,经尔许时,普遍亲近八万四千佛,于彼花积劫中,发起精进勤求善法,经如是时一切勤行。

「海意!汝今勿生疑念,是时坚固铠菩萨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我昔曾历多菩萨位,弃背生死勤求菩提,乃至我今得成正觉,广行精进深历艰苦。况复世间懈怠众生,起下劣精进者,而能获得菩提果邪?海意!若诸众生能发精进者,于我法中即得清净,非懈怠者而能成就。以是缘故,汝今当知诸有精进不放逸者,即得菩提。」

当佛说是过去所行精进法时,会中有五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七千天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八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我念过去佛出世,  号曰勇勐精进尊;
 劫名花积妙可观,  最上世界名善见。
 八万四千莲花出,  有佛出现彼劫中;
 世界犹如兜率天,  所须饮食皆如意。
 彼无女人不处胎,  众生化生悉严好;
 而复不修于余乘,  菩萨皆住大乘法。
 十方所来菩萨众,  于彼世界善可观;
 皆获喜相妙定门,  受诸快乐未曾有。
 菩萨俱胝二十六,  是众庄严二足尊;
 复有余多天及人,  最上佛乘皆安住。
 其佛大仙智德海,  数数宣说精进门;
 有菩萨名坚固铠,  于佛发问如斯义:
『所欲安住精进力,  菩萨云何精进修?
 此义愿佛为我宣,  我于是中修行住。』
 彼大法王知意已,  为说发勤精进德;
 发起、勤作行相应,  常所伺察、修行住。
 发起所谓菩提心,  勤作成辨众善法;
 伺察利益诸众生,  修行随何法住忍。
 发起恭敬此听受,  勤作宣说而开明;
 深固作意伺察门,  修行谓起圣正见。
 发起涤除于悭垢,  舍诸所有是勤作;
 具菩提心伺察门,  修行所作不求报。
 发起谓振大舍声,  慈于丐者是勤作;
 伺察受用观无常,  修行施已不生悔。
 依法所受名发起,  净命自资是勤作;
 我真实施伺察门,  修行施时无意念。
 发起涤除破戒垢,  禁戒无缺是勤作;
 伺察将护破戒人,  修行具戒无意念。
 发起所谓身业净,  语业清净是勤作;
 心业清净伺察门,  修行是为诸法净。
 不容受瞋名发起,  忍力现行是勤作;
 自他作护伺察门,  修行忍辱无意念。
 恚者常净名发起,  勤作于彼不舍离;
 内心清净伺察门,  修行自他无所得。
 发起谓除懈怠垢,  择精进力是勤作;
 护懈怠者伺察门,  修行随何法住忍。
 积集善法名发起,  成办善法是勤作;
 伺察不乐于余乘,  修行不坏诸业报。
 发起了知于正念,  勤作悟入法行中;
 善护正慧伺察门,  修行所谓坚固住。
 发起谓理勤谓教,  彼诸法门谓伺察;
 知出离道即修行,  此发精进善方便。
 发起所谓文总持,  善宣说义名勤作;
 不着于声伺察门,  修行了法不可说。
 亲近善友名发起,  远离恶友是勤作;
 观善恶性伺察门,  修行忆持于诸法。
 法中出家名发起,  舍爱非爱是勤作;
 希求善法伺察门,  修行于法无障碍。
 发起乐居旷野中,  远离愦閙是勤作;
 乐居寂静伺察门,  修行谓修寂静行。
 少欲善言名发起,  欢喜知分是勤作;
 获受妙乐伺察门,  修行谓知所应量。
 增上戒学名发起,  所修无杂是勤作;
 增上心学伺察门,  增上慧学修行住。
 布施、持戒名发起,  忍辱、精进是勤作;
 禅定、慧行伺察门,  修行总起智方便。
 财、法二施名发起,  爱语所谓是勤作;
 利行是为伺察门,  修行真实而同事。
 大慈圆满名发起,  大悲具足是勤作;
 法中大喜伺察门,  修行此说大舍智。
 发起清净佛刹土,  圆满相好是勤作;
 护持正法伺察门,  度脱众生修行住。
 不着蕴魔名发起,  出烦恼魔是勤作;
 摄伏死魔伺察门,  摧伏天魔修行住。
 了知苦果名发起,  不立爱故是勤作;
 修道是为伺察门,  灭智所谓修行住。
 发起身念处离缚,  观受念处是勤作;
 观心念处伺察门,  修行谓观法念处。
 发起所谓信根方,  精进、根、力是勤作;
 念定根力伺察门,  修行谓即慧根力。
 防断不善名发起,  不坏善法是勤作;
 身心轻利伺察门,  修行智起四神足。
 发起谓修七觉分,  行八正道是勤作;
 修习止观伺察门,  修行真实明解脱。
 发起勤作起诸行,  心得轻安伺察门;
 不转诸相境界中,  此说是为修行住。
 若身、若心轻安故,  于见于因当出离;
 是中名、色若了知,  诸圣称赞此精进。
 于我我所若能灭,  即解一切所取缚;
 现起五盖悉蠲除,  恶作疑惑皆断灭。
 又复能破诸结病,  此力除障无所覆;
 于慢过慢断无余,  所作皆由精进力。
 遣除一切诸有相,  止息一切诸戏论;
 断灭一切烦恼因,  智者称赞此精进。
 闻此精进功德已,  勇发精进咸称赞;
 菩萨会中有十千,  悉得无生妙法忍。
 释迦如来此会中,  为诸菩萨广宣说;
 闻说精进先行时,  五千菩萨忍清净。
 复有天人阿修罗,  紧那罗等诸会众;
 尔时会中有百千,  发菩提心善安住。
 我昔曾名坚固铠,  得最上忍菩萨位;
 弃舍身命精进修,  经尔许时常无懈。
 亲近八万四千佛,  弃舍己身而奉事;
 近侍诸佛一劫中,  后居无数菩萨位。」

尔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白海意菩萨言:「善男子!所言佛法是何等增语?」

海意菩萨言:「大梵!此言佛法者,是一切法增语。何以故?如来以无分别相,如量取证菩提。无分别相者,即一切法平等相,如来是中如量取证菩提。大梵!若了一切法平等,即是菩提;是故此说一切法即是佛法。若一切法如是即佛法,亦如是所有一切法自性,即佛法自性。一切法离故,应知佛法亦离。一切法空故,应知佛法亦空。大梵!一切法缘生,若能觉了诸法缘生即是菩提,如如来于一切法如是见而彼佛法亦如是见。」

梵天言:「善男子!岂非佛法越三界邪?」

菩萨言:「大梵!三界自性即是佛法。何以故?大梵!而彼佛法平等相中无高、无下,犹如虚空亦无高、下。佛法亦复如是,同彼虚空无高、无下。大梵!一切法亦然,自性空中等无高、下。大梵!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知佛法者,应如是知,然于所知方便不应取着。

「复次,大梵!佛法无方分,无处所,不生、不灭,非青、非黄、非赤、非白,故无显色。非有形相故无形色,无形显色故即是无相。大梵!无相义者即佛法义,佛法义者即不堕句义,不堕句义者即寂静义,寂静义者即是离义,离义者即是空义,空义者即无系着义,无系着义者即实性义,实性义者即真如义,真如义者即毕竟不生义,不生义者即不灭义,不灭义者即无住处义。」

尔时,海意菩萨重说颂曰:

「所说无相义,  是胜佛法义;
 其说佛法义,  即不堕句义。
 不堕寂静义,  寂静是离义;
 离义即空义,  空义无着义。
 无着实性义,  实性真如义;
 真如即毕竟,  不生、不灭义。
 不灭无处义,  法义如是住;
 如所住法界,  诸法亦然住。
 如诸法所住,  佛法亦然住;
 如佛法所住,  生灭法亦然。
 无着法等义,  真如无异住;
 声闻、缘觉法,  亦平等随住。
 如是处住法,  佛法胜无上;
 无方分处所,  故佛法安住。
 勿于生灭中,  随观诸佛法;
 彼非形显色,  无少法可得。
 无形亦无相,  佛法而开明;
 如诸法自性,  佛法亦如是。
 此所说平等,  无差别无相;
 如是求佛法,  诸法亦然求。
 若法无所得,  彼即无分别;
 佛及诸佛法,  一切法皆然。
 大仙处道场,  得平等正法,
 佛及诸佛法,  于道场观察;
 彼所说佛法,  平等等故常,
 等无高下法,  如虚空清净。
 若佛及佛智,  彼佛此所说,
 谓诸法缘生,  自性无所有;
 若自性不有,  即无少法生。
 实际此若知,  世间等无际;
 是际中起智,  随转一切法。
 所谓过去法,  及彼未来法;
 此名现在法,  此是诸佛法。
 如是三时中,  佛智无所着;
 由智无着故,  牟尼乃说法。
 所谓佛十力,  及四无所畏;
 诸佛十八种,  不共功德法。
 于是中普摄,  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  是即诸佛法。」

复次,大悲思惟大梵天王重白海意菩萨言:「善男子!汝于如是法中,云何所见?」

菩萨言:「大梵!夫佛法者堕色数邪?」

梵天言:「不也。」

菩萨言:「若法非色即不可见,若无对碍即无表了。是中云何有所见邪?」

梵天言:「不也。善男子!」

菩萨言:「大梵!若佛法不可见者,即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本无二。此无二者即是一切法。大梵!若法有所见,彼即是有相,谓以无别可见无别佛法。若此如是见,彼如是佛法。若如是佛法,彼即如是见。」

梵天言:「善男子!若尔者,如来于一切法,不复有见。」

菩萨言:「大梵!若如来于佛法中有所见者,即彼如来及诸佛法,有实定性可得。」

梵天言:「善男子!若如是者,佛法不有邪?」

菩萨言:「大梵!若法无实定性,是中有无,悉不可说。若法非有无,彼即无所见。」

梵天言:「若尔,何故世尊今此会中说佛法邪?」

菩萨言:「大梵!如说虚空,非彼虚空有实定性。佛法亦复如是,此说佛法,非彼佛法有实定性。」

梵天言:「希有善男子!若初发心菩萨,闻此说已不生惊怖者,而是菩萨于佛法中被坚固铠。」

菩萨言:「大梵!若诸众生,得佛加持、已发菩提心者,闻此所说甚深佛法,即不生惊怖。又复,大梵!有取有执者即生惊怖,无取无执者不生惊怖;有依止有系着者即生惊怖,无依止无系着者不生惊怖;有我、我所见者即生惊怖,离我我所见者不生惊怖。」

梵天言:「善男子!菩萨有几种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即于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惊怖。」

菩萨言:「大梵!诸菩萨有八种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乃于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惊怖。何等为八?一者、无障碍信力,于诸佛法生胜解故。二者、尊重出生善知识力,谛意随顺如师尊故。三者、多闻出生慧力,出世闻法悉圆满故。四者、福行出生承事之力,无量福行悉圆满故。五者、深固作意出生智力,破诸魔故。六者、大慈出生大悲之力,于无我法离疑惑故。七者、安定出生善思惟力,大菩提心不忘失故。八者、无佗信出生忍力,获得无生妙法忍故。大梵!此等是为菩萨八种胜力。若诸菩萨摩诃萨具是力者,能于甚深诸佛法中不生惊怖。」

尔时,世尊赞海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海意!汝善说此菩萨八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能于甚深诸佛法中不生惊怖。又复于佛法中,随所闻已皆不生怖。海意当知!诸说法声皆是分别,若于菩提胜义谛中即不能说。何以故?彼胜义谛,非语言、非诠表,亦非文字积集所行。尚非心、心所法而可能转,况复文字有所行邪?海意!如汝所观,诸佛世尊有所说者,但为不可思议一切众生大悲转故,乃于如是甚深法中成正觉已,于无文字、无语言、无记说、无诠表法中,为他众生及补特伽罗,假以文字建立宣说。海意!譬如有人知此虚空,非色相故不可见,非对碍故无表了,然于空中以种种色彩画形像,所谓象、马、车乘,天、龙、夜叉、乾闼婆等,现诸色相。海意!于汝意云何?是人所作斯为难不?」

海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是人所作最极为难。」

佛言:「海意!诸佛世尊如复为难过极于彼。何以故?谓于不可说法中成正觉已,假以言说,为他众生及补特伽罗建立宣说。由于不可说义中如实觉了,是故诸佛难作能作。海意!若复有人于此甚深佛法之中,不惊、不怖、不生恐畏者,当知是人于先佛所深种善根作诸胜行,是故于此甚深佛法不生恐畏。若复有人于此甚深经典一切世间难信解法如实知已,受持、读诵、广为他说者,当知是人能持如来一切法藏,能持一切众生诸善法分。

「又复,海意!若有菩萨得佛眼照明,能于无量诸佛刹中,满积珍宝持用供养,彼彼如来广行布施。于汝意云何?而彼菩萨以是缘故得福多不?」

海意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此之福蕴无量无数,乃至譬喻所不能及。」

佛言:「海意!我今语汝,如汝应知,若有菩萨能于如来法中善为作护,令三宝种不断不绝,于诸众生不舍大悲,于如是等甚深经典如来大智法中能了知已,受持、读诵,何况是中如理修行,而此菩萨所得福蕴倍多于彼。何以故?所有财施,但是世间之所爱乐;若法施者,彼即出过一切世间。

「复次,海意!若有菩萨能护持正法者,而此菩萨得四种摄受。何等为四?一者、得佛摄受;二者、得天摄受;三者、得福摄受;四者、得智摄受。若诸菩萨得佛摄受者,当得四种最胜之法。何等为四?一者、常得不离瞻仰如来;二者、一切魔众伺不得便;三者、获得无尽陀罗尼门;四者、速具神力住不退转地。海意!诸有菩萨为佛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最胜之法。又诸菩萨若得天摄受者,当获四种清净。何等为四?一者、天众神力,令其菩萨众会清净;二者、使令听受正法专注一心;三者、遣除一切魔外之众;四者、由天威神,能令一切无不清净,悉得净心。海意!诸有菩萨为天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清净。又诸菩萨若得福摄受者,当获四种庄严之相。何等为四?一者、身庄严,谓相好圆满;二者、语庄严,谓胜出一切众生语言音声;三者、国土庄严,谓诸所施作悉能显示;四者、所生庄严,谓在所生处或为梵王帝释护世天等。海意!诸有菩萨为福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庄严。又诸菩萨,若得智摄受者,当获四种照明之法。何等为四?一者、照明一切众生根性,如其所应即为说法;二者、照明一切烦恼之病,积集法药随为治疗;三者、神力照明,余佛刹中悉能遍往;四者、法界照明,于一切法如实了知。海意!诸有菩萨为智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照明。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欲得如是摄受称赞功德法者,应当勤行护持正法。若诸菩萨而能勤行护正法者,当获无量最胜功德。」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八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九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诸佛正法能护持,  当得种种善称赞;
 彼称赞法我略宣,  如大海中水一渧。
 知诸佛恩能报者,  诸佛付託持法藏;
 诸佛正法能护持,  是即普供十方佛。
 佛眼照明观佛刹,  妙宝供养诸世尊;
 诸佛正法护持时,  比前福蕴此最胜。
 虽以世财供养佛,  不能解脱世间行;
 出世胜法若求时,  智者出离世间法。
 诸佛正法护持者,  即得诸佛所摄受;
 诸天、龙等亦摄持,  福摄、智摄皆获得。
 诸佛正法护持者,  得念、慧、行悉具足;
 广大胜慧普遍知,  智者拔除烦恼种。
 诸佛正法护持者,  非彼诸魔伺得便;
 恶作疑惑悉蠲除,  彼无诸障亦无缚。
 诸佛正法护持者,  所生刹土不空过;
 一切生中见佛身,  见已即得心清净。
 诸佛正法护持者,  获得宿命大智法;
 出家善利数能成,  所修真实清净行。
 诸佛正法护持者,  戒闻胜生诸梵行;
 得五智通妙轻安,  禅定解脱悉无碍。
 诸佛正法护持者,  趣入甚深诸法中;
 佛境界空无所疑,  信解众生无我法。
 诸佛正法护持者,  获无碍解捷利慧;
 得无碍言无畏门,  破诸众生疑惑网。
 诸佛正法护持者,  得大总持胜善利;
 不能听受百劫中,  由具辩才悉无碍。
 诸佛正法护持者,  得诸智者常称赞;
 天、阿修罗等悦心,  诸佛赞护如佛子。
 诸佛正法护持者,  帝释梵王得非难;
 及彼人中转轮王,  乃至菩提胜妙乐。
 诸佛正法护持者,  具三十二殊妙相;
 大智圆成无坏身,  一切观者无厌足。
 诸佛正法护持者,  得善知识亦非难;
 彼为宣明法印门,  听受无尽正法藏。
 诸佛正法护持者,  身、语、心业皆清净;
 戒、定、慧净亦复然,  得解脱智善清净。
 诸佛正法护持者,  常不舍离菩提心;
 波罗蜜行不弃捐,  而能普摄多善法。
 诸佛正法护持者,  若广称赞彼功德;
 正使住寿一劫中,  亦不能说其边际。」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功德光王,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佛向者作如是言:『我于不可说法中而成正觉。』世尊!若法不可说,何故今言护持正法?」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我于不可说法中而成正觉。然善男子!不可说者,谓以世俗文字、语言,于无为法中而不可说。若以文字、语言诠总持门,施设建立显明开示,乃有所说;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有说法师,于如是等甚深经中,广大受持、为他演说、如理修行者,若人能于此法师所恭敬、尊重、承事,种种供养密为护持,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善作供施,能护善法善护语言,于非语言而为藏覆,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解了于空,信顺无相、无愿、无求,于无加行中真实安止,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于自所说无诤胜语,及他所说非法语言,是二同于法中所摄,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人能以无障碍心,相续普摄一切众生,入解脱慧中,不以世间财利之心为他法施,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弃舍身命,于如是等甚深经典密为作护,居寂静处依法修行,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为听法因缘,或为说法因缘,乃至行于一步,或一出、入息间能专注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了一切法无所护、无所取,此即是为护持正法。

「复次,功德光王!如是等缘汝应当知!善男子!我念过去阿僧祇劫复过阿僧祇劫数之前,彼时有佛出现世间,名大智力声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净光,劫名喜上。善男子!彼净光世界琉璃所成,广博清净光照十方。彼有清净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依止游戏大神通力,从甚深法之所出生。彼菩萨众诸所受用,皆如化乐天子,悉以天子之状,于彼佛所听受说法,无复在家、出家种种形相。

「时彼大智力声如来,常为彼会诸菩萨众,广大宣说护持正法,作如是言:『汝等善男子,应当勤行不惜身命护持正法。』时彼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法语,白彼世尊大智力声如来言:『世尊!云何是诸菩萨能护正法?又复云何是所护法?』彼佛告言:『善男子!若于色心境界之中,善护诸障专注一境,调伏止息住寂静法,此即是为护持正法。何以故?眼根、色境、眼识此三非法、非非法故。耳根、声境、耳识,鼻根、香境、鼻识,舌根、味境、舌识,身根、触境、身识,意根、法境、意识,非法、非非法故。若能了知眼色空已,即眼及色无所分别,眼识无住,此即正法。菩萨若于如实智中,善令他得如是法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了知空已,即意及法无所分别,意识无住,此即正法。菩萨若于如实智中,善令他得如是法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法于诸法中而可转者,彼法即无所护、无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复于诸见中,依止邪见者,彼见即无所护、无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复以其无智痴障故,心不清白。若彼无智痴障中,无所护、无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为护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法有集、有散即非法、非律,若无集、无散即是法、是律。何等法集、散?谓有为道诸法集、散。若非法、非律,何无集、无散?是故当知!若无取即无生,由无生即无集亦无散。以无集、无散故,即是法、是律。何者是法、是律?谓自性不生,诸烦恼等不令生起,此即名为是法、是律。若是法、是律故,即不生、不灭者即是无尽。此无尽者,即是无生法律,如是无生法乃无所护。此无所护,是即真实护持正法。』

「复次,功德光王!彼大智力声如来说是法时,彼众会中三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法语菩萨于彼佛所,得闻法已心意快然,踊跃欢喜前白佛言:『稀有世尊,善说如是护持正法甚深法门。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如我所得,即一切法无法,若无法即有法。何以故?世尊!若一切法有所取着即无法,若无所取着即有法。以法与非法二想,于一切法中,无法非法二想可知。世尊!一切法与非法,若于胜义谛中,即无法可得,亦无非法可得。由无法想亦无非法想故,即无法可数。以无法可数故,即住实际,若住实际即是无际。何以故?虚空际即是诸法实际,以其虚空无所从来,是故无际。如虚空无所从来故无际,诸法亦然,无所从来故亦无际,乃说诸法即虚空际。世尊!若有菩萨,得闻如是实际法已,如实解者,彼即了达诸法无有二相。世尊!我不见有少法可得,若法无所有,是故我说护持正法。又复,世尊!我说此法时,契顺如来所说语不?是法语不?法随法说我为正说不?』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真实契顺如来之语,是实法语,法随法说是为正说。』

「复次,功德光王!彼法语菩萨说是法时,彼天子众中,有十千天子得柔顺法忍。功德光王!汝勿生疑念,彼时法语菩萨者岂异人乎?即汝功德光王是。汝今于此大众会前,劝请于我,是故我今以彼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汝当受持,广为他说宣演流布。」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而此会中有六十俱胝大菩萨众,悉住佛前,异口同音咸作是言:「世尊!我等愿为护持如来菩提正法,广演流布。」

佛告诸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修行住何法已,乃于如来阿僧祇俱胝劫,积集菩提之法而为护持?」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山自在王,前白佛言:「世尊!若护惜身命,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不惜身命故,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吉祥峯王菩萨言:「世尊!若于利养有所希求,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于名闻利养等事而悉弃舍,非圣所许亦悉远离,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大幢菩萨言:「世尊!若法非法有其二想,斯即不能护持正法;若离二想得法平等,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胜密菩萨言:「若烦恼病之所逼迫,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得诸圣智慧之力,胜伏烦恼,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持炬菩萨言:「世尊!若处痴暗境界之中,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得无碍智光离诸痴暗,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电天菩萨言:「世尊!法中若起比量智者,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已证得现量之智,于诸法中不起他信,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普密菩萨言:「世尊!若世俗根性及散乱心,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于诸根诸门诸处,善调深密,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净光菩萨言:「世尊!若众生法有种种性及种种想,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及一切法亦得平等,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最胜步菩萨言:「世尊!若起散乱非等引心,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住等引不散乱心,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导师菩萨言:「世尊!若不了知正道之法,修行邪道,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已了知正道智法,邪道众生置如实道,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善慧菩萨言:「世尊!若犹豫心起于分别,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今已离犹豫之心,断诸分别,复令一切众生得除疑惑之病,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遍照菩萨言:「世尊!若住非法坏修行道,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住正法真实修行,复置一切众生皆住如实道中,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明观菩萨言:「世尊!若具染慧离法光明,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得决定慧圆善巧智具法光明,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无碍慧菩萨言:「世尊!若有碍心不能随护众生之慧,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以无障碍心随护众生令住胜慧,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行净慧菩萨言:「世尊!若不善解诸众生根,又不能知诸众生行,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于一切众生根行智解入已,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庄严王菩萨言:「世尊!于法若有分别之想,依止我人及依止法,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于一切分别非分别,悉离遍计,三轮清净,无我、无人、无法依止,亦无造作,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师子幢菩萨言:「世尊!世间众生闻一切法无生无起,咸皆惊怖,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已了知一切法无生无起,无复惊怖,不见有法若近、若远,如实住已,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慈氏菩萨言:「世尊!若于菩提起悬远想,斯即不能护持正法;若有菩萨作是思惟:『我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见菩提,若身、若心有所和合、非不和合。』彼菩萨者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功德光王菩萨言:「世尊!若住非功德离真实功德,不求如来胜功德者,斯即不能护持正法;我已远离诸非功德,安住菩萨真实功德,勤求如来最胜功德,如是乃能护持正法。」

妙吉祥菩萨言:「世尊!如世狂乱之人作如是言:『我能护持如来正法。』此非诚信。所以者何?如佛世尊坐道场时,无法可得亦无所证。是中云何有法可护?世尊!我于一切法都无所护,离诸执着,而以大悲持诸法性,然于诸法无所成办,非不成办。」

尔时,世尊赞妙吉祥童真菩萨言:「善哉,善哉!妙吉祥!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坐道场时无少法可得,无所得时乃作是言处于道场。」

妙吉祥白佛言:「世尊!为于何时坐道场邪?若有所坐,即于菩提而有所得,斯乃有二,对碍有别、菩提有别。世尊!谓以佛及菩提无二对碍故。」

佛言:「妙吉祥!菩提场自性我了达已,是故我乃坐菩提场。以我自性即是菩提场自性,而菩提自性即一切众生自性,彼一切众生自性即一切法自性。妙吉祥!同一自性等一味故。我于菩提场成正觉时,观菩提场,无有少法而不解脱。谓以菩提平等故,现证诸法而亦平等。然平等法中不堕诸数,数与非数皆悉离故。彼平等法,是故如来说名无为。妙吉祥!如来得是无为,超越一切有为之法。」

如来说是法时,妙吉祥菩萨深生信解,及一切众会信解如来解脱之法。由信解故,普遍皆于平等法中无所违越。

尔时,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世界,先同海意菩萨来此娑婆世界诸大菩萨摩诃萨众,闻是法已,心意快然踊跃欢喜,咸皆忻乐俱发是言:「我等来此佛刹快得善利。见佛世尊,又见妙吉祥童真大士,得闻说此甚深正法,见佛出世,见此正法现住世间转大法轮。世尊!若此正法所在之处广流布者,彼诸众生得大善利。又若有人于佛在世或涅槃后,而能听受如是正法,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当知是人得大利益。」

佛言:「诸善男子!如汝所知,菩萨善得几种大利?」

彼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善得十种大利,此即不思议善利所转。何等为十?所谓:一者、值佛出世而能亲近得此大利;二者、得见佛已深心清净;三者、起清净心听受正法;四者、闻正法已离诸疑惑;五者、离疑惑已于中出家;六者、既出家已净命自资;七者、净命资故能善说法;八者、善说法已发菩提心;九者、由不忘失菩提心故,而能听受菩萨藏法;十者、闻菩萨藏甚深法已,依法修行得此大利。世尊!如是等法,是为菩萨十种大利。此即不思议善利所转,若诸菩萨如是住者,此即说名善得大利。」

时佛赞言:「善哉,善哉!汝诸大士!善说菩萨所得大利。」

说是法时,会中有三万六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九


上篇:宝女所问经

下篇:佛说无言童子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大集部目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观虚空藏菩萨经

观虚空藏菩萨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

菩萨念佛三昧经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序品第一...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虚空藏菩萨经

虚空藏菩萨经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 西晋月氏三...

【注音版】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

佛说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四恩品...

八识规矩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序 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亦名生死变识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有胸量的菩萨,才能招感广大的福德

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

优填王与吉星女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广化老和尚《人为什么应该素食》

前言 从前一提到素食,就会联想到佛教,由於多数人的...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