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须真天子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二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答法议品第二

须真天子则语文殊师利童子言:「如来为我发遣三十二事章句法品,惟愿重为广说令解。云何菩萨于此大乘意不忘信?」

文殊师利答言:「心自审信不随他教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所作坚强?」

答言:「降弃诸欲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最禑之福?」

答言:「了知法界而不动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无碍行?」

答言:「不为诸入之所惑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去离冥尘?」

答曰:「知诸法界本皆净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入众勇辩离诸恐畏?」

答言:「选求诸法,不可得貌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所闻义,依而有护?」

答言:「知诸法默然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依法议?」

答言:「已知住法界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而得顺教?」

答言:「不随诸音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随法教?」

文殊答言:「得诸解脱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无过者?」

答言:「于诸法心不动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降伏魔众?」

答言:「以空觉于爱欲而求道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智不可逮?」

文殊答曰:「得诸佛法悉受持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不为世法所污?」

答曰:「随世俗行无能污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诸深行?」

答言:「于空法不恐惧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知巧便根?」

答曰:「于六情悉见诸情之本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至脱门?」

答言:「于一切门为说脱教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奇特方便?」

答言:「于生死索泥洹求而见之,于泥洹见生死径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所作得因缘方便?」

答曰:「住于无数,悉见一切诸法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律方便?」

答言:「视一切法无所属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善权方便?」

答言:「随世所作,不离不着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吉祥愿?」

答言:「已逮道智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忍辱力?」

答言:「从本已来至于泥洹,悉知诸法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度彼岸?」

答言:「悉知一切异法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饶益一切?」

答言:「悉知无尽法界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为众所爱?」

答言:「视诸佛刹无有色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众称誉?」

答言:「不于诸法言是我所、非我所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德不可尽?」

答曰:「等知诸法如虚空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坚其本要?」

答言:「于法界无所破坏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为豪尊?」

答言:「无心悉知一切心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而得为师?」

答言:「于无念法无所舍故。」

天子复问:「云何菩萨得晓知众事?」

答言:「知一切法,无依无怙、无来往故。是故,天子!菩萨得晓了众事。」

尔时文殊师利说是事时,八万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于是世尊赞文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如所解说,分别法义,何快如此!」

须真天子经法纯淑品第三

于是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言:「仁者!我所问法为纯淑不?」

答言:「世之所有,欲而无厌,心悉舍离,审于法奥,则为法之纯淑。如吾所报卿属所问,岂复纯淑法耶?法乎,天子!无纯无淑。所以者何?无像貌故。法乎,天子!不可得见。所以者何?目之所视不极于微,用有着故。法乎,天子!亦无作者。所以者何?用无起故。法乎,天子!无有道径。所以者何?无吾无我故。法乎,天子!悉皆平等。所以者何?如虚空故。法乎,天子!不可得等。所以者何?用无侣故。法乎,天子!常住,无来无去,无语无言,无毁无誉,离于毁誉;无绮无饰,无丑无陋故。法乎,天子!无穿无漏、无补无纳。所以者何?过于魔行故。法乎,天子!无长无养。所以者何?离于起灭故。法乎,天子!无处无住。所以者何?乐于法界故。法乎,天子!无所畏。所以者何?用不惑故。法乎,天子!无所爱。所以者何?离于贡高故。法乎,天子!不贡高。所以者何?习寂然故。法乎,天子!习寂然。所以者何?离诸念故。法乎,天子!无所念。所以者何?降诸异道故。法乎,天子!无有巢窟。所以者何?离淫怒痴故。法乎,天子!空。所以者何?从本以来净故。法乎,天子!无想。所以者何?无声名故。法乎,天子!无愿。所以者何?不造立识故。法乎,天子!无造立。所以者何?无疆界故。法乎,天子!无所猗。所以者何?用无双故。法乎,天子!无动摇。所以者何?用坚住故。法乎,天子!无我。所以者何?用不灭故。法乎,天子!无人。所以者何?从本已来无所生故。法乎,天子!无常。所以者何?无所起故。法乎,天子!无所起。所以者何?习无所生故。法乎,天子!无所生。所以者何?无苦器想故。法乎,天子!无有想。所以者何?离诸相故。如是,天子!此则为法之纯淑义也。」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法无所有亦无所要,云何仁者说纯淑法议乎?」

答言:「善哉,善哉!如卿所语,诚无有异。无所有者,此则纯淑法议。所以者何?无身口意所作,是则法之纯淑也。所以然者?天子!法无巢窟故。有巢窟者,身与意而异,则为非时之心施。」

天子复问:「云何得知非时之心?」

答言:「天子!有身为六衰相所系而计有常,则知非时之心。知法求名着音声响而随邪径,则知非时之心。知法及僧受道果证,则知非时之心。知爱欲本邪相施与,则知非时之心。知戒而离寂静,则知非时之心。毕三恶道得出为人,志在天福,则知非时之心。其意不调而欲布施,则知非时之心。意无寂灭,则知非时之心。意有猗怙而欲忍辱,则知非时之心。不净其意而欲精进,则知非时之心。多念喜忘禅思不定,则知非时之心。自大贡高忽于智慧,则知非时之心。住于我所而欲行慈,则知非时之心。志于犹豫而欲行哀,则知非时之心。行堕四证而欲行喜,则知非时之心。住于有身而欲行护,则知非时之心。无身痛痒意而欲念法不应止,则知非时之心。知诸起灭不应断,则知非时之心。身意相猗不应神足,则知非时之心。以六情猗于五根,则知非时之心。以所见力依于五力,则知非时之心。知七法无觉意,则知非时之心。念爱欲贪不应八直,则知非时之心。于苦智而有疑,则知非时之心。于习而有疑,则知非时之心。于灭尽而有疑,则知非时之心。齎俗所有欲入于道,则知非时之心。如是,天子!受持净心用专着故,则知非时之心。」

天子复问:「云何得知是时之心?」

答言:「天子!心等如虚空,则知是时之心。」

复问:「云何心如虚空?」

答言:「如虚空无心,心亦如是。如是心,心等如虚空。」

复问:「谁当信心等如虚空?」

答言:「天子!计有吾我人者则不信。」

天子复问:「计吾我人者何所是?」

答言:「心等如虚空,而欲增益过出其上。」

复问:「云何增益过出其上?」

答言:「计有常者便欲出其上,计无常者亦欲出其上;苦者亦欲出其上,乐者亦欲出其上;忧者亦欲出其上,无忧者亦欲出其上;计有身者亦欲出其上,计无身者亦欲出其上;空、无想、无愿亦欲出其上;幻、梦、水中月、影、响一切诸法,其譬如是。如是等而复欲出其上。如法有所处便可增益,淫怒痴更相猗,复欲出其上。形此生死不可赞叹泥洹之事,复欲出其上。如是,天子!是为计吾我人者。」

复问:「云何得无瞋恚而不佷?」

答言:「从生死出,住于泥洹。还世间,灭诸爱欲而净行。于灭不永灭,于起无所起,诸形音声不以畏惧。如是灭为习者有所脱,脱习者为已度如是事。一切法不能举其功、不能胜其德,是为无恚而不恨。」

说是法时。三万二千天子得法眼净,五千比丘心得解脱,万二千菩萨得忍辱力。

须真天子经声闻品第四

于是须真天子谓诸大弟子:「仁者所狐疑,可问文殊师利。」

长老摩诃迦叶前问文殊师利言:「菩萨云何行八惟务禅?」

答言:「菩萨于八惟务禅,本无、无所造立禅,无恚禅等禅,是菩萨禅。」

复问:「云何作是说?」

答言:「惟迦叶!身本无,无造立于三界者,便起爱欲。已了离欲,是故知身本无,于三界无所造,于欲无所想,已知空而立禅。如是,迦叶!而作此说:八惟务禅,本无、无造立禅,无恚禅等禅,则菩萨禅。」于是迦叶默而无言。

贤者舍利弗复问:「云何菩萨得无碍慧?」

答言:「菩萨于诸碍而无恚恨,于诸罣碍而无制着,一切爱欲而皆见知而不舍离。所以者何?养护一切故,是故菩萨得无碍慧。」

贤者摩诃目犍连复问:「云何菩萨而得神足?」

答言:「惟目犍连!菩萨于无为而无所受,度脱一切而降尽之,不于有为有所受。所以者何?将护一切故,是故菩萨得大神足。」

长老须菩提复问:「云何菩萨得知他法行?」

答言:「惟须菩提!菩萨于一切他异法悉了知之,心于道事而不厌,常乐三昧而无足,诸所作为而示现,是故菩萨得知他法行。」

贤者分耨文陀尼子复问:「云何菩萨博採众义说明慧法?」

答言:「惟分耨!菩萨悉示一切诸根,随所乐喜而说其德,无常、苦、空、非身之义,各令得其所。无数生死百千劫,持是法义而遍教授,无有灭尽。其智如是,是故菩萨博採众义说明慧法。」

贤者离越复问:「云何菩萨如常乐禅。」

答言:「惟离越!菩萨习三摩越悉知诸法,于诸乱意者而起大哀,令发无央数行,不禅无所乐,是故菩萨得禅。」

贤者忧波离复问:「云何菩萨得持法藏?」

答言:「唯忧波离!菩萨悉知诸法奥藏,从本已来泥曰,离爱欲者,已应法藏教授一切,为示爱欲令觉知之。于爱欲中令起道意,是故菩萨得法隩藏。」

贤者阿那律复问:「云何菩萨得天眼彻视?」

答言:「唯阿那律!菩萨于十方诸色悉照见已,有色习者而为示现于一切法,悉示现无所着,令寻迹而得出,是为菩萨天眼彻视。」

贤者薄鸠卢复问:「云何菩萨得诸根寂定?」

答言:「菩萨于一切界视如佛界,于佛界视诸界无所有,是故菩萨得诸根寂定。」

贤者鸯掘魔复问:「云何菩萨得利诸根?」

答言:「菩萨视诸逆恶等之如道,是故菩萨得利诸根。」

贤者摩诃迦旃延复问:「云何菩萨得分别知众经方便?」

答言:「菩萨得四等无尽。何等为四?一者、义,二者、法,三者、次第,四者、报答。是为四。以一绝句,于百千劫广为一切分别演教,而是教不近有为、不有所染,已净无所却。而是教于诸法界不动转,于一切受而为作受。是故菩萨得分别知众经方便。」

贤者摩诃拘絺复问:「云何菩萨得义、法、次第、报答四事?」

答言:「菩萨于寂然法得此,已义等教授;以住于法,以法等教授;于所为常欢喜而无恨,以等次第教授;而响不可护持,以报答教授。是故菩萨得义、法、次第、报答。」

贤者罗云复问:「云何菩萨得净其戒?」

答言:「惟罗云!菩萨以净戒三昧,舍戒犯戒将养一切,是故菩萨而得净戒。」

贤者阿难复问:「云何菩萨而得博闻?」

答言:「菩萨一切诸佛所说乐欲听闻,已闻则受其义,闻已皆持,所闻便以教授,是为菩萨而得博闻。」

于是诸大弟子欢喜默然。

尔时须真天子谓诸大弟子言:「属文殊师利所说法,仁宁有是事乎?」

诸大弟子言:「吾等尚不能了知一法,何况尔所法耶?」

天子言:「仁者!若干种身,各各异类,其道义一也。」

大弟子答言:「譬如牛迹中水,诸余弟子所知如是。若车毂隐地其处受水,吾等之类其譬如是。譬如大海其水广长,无有边幅深难得底,于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尊。」

天子赞言:「善哉,善哉!所说至诚而不贡高。」

文殊师利言:「如是,天子!弟子所言而不贡高,称誉菩萨,审谛实尔。」

天子问文殊师利:「仁者!云何作是说?」

答言:「如是,天子!声闻、辟支佛为猗贡高?为离贡高?菩萨贡高,出彼辈上,合聚佛法,则是菩萨为行勇悍。」

天子复问:「菩萨贡高,欲令他人称誉耶?」

答言:「欲将导一切故。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云何如是?」

答言:「天子!是故菩萨方便称誉佛乘、毁弟子乘。于大众中,自现身所行及法事。所以者何?欲令一切皆发道意,不欲使人起小道意。所以者何?焦烧佛种故。教一切人皆令远离。所以者何?不欲令人贪乐故也。如是,天子!欲令菩萨发大乘、灭弟子乘故。」

天子复问:「得无过耶?」

答言:「天子!称誉摩尼、琉璃、水精甚净,无所沾污。宁复过乎?」

天子报言:「所说无过。」

答言:「如是,天子!菩萨称誉大乘!毁弟子乘,不增不减也。天子!譬如长者子称誉转轮圣王功德,毁呰国中诸贫乞者,岂有不可?」

天子言:「无不可也。文殊师利!自如所说耶?」

答言:「如是,天子!菩萨称誉大乘而毁呰弟子乘者,而无所损。」

佛尔时赞叹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如是所说为甚快也。何以故?文殊师利!称誉大乘、毁弟子乘,弟子则毁一切乘矣。所以然者?其大乘者,皆生一切乘故。」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二


上篇: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下篇:佛说魔逆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修行道地经

偷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卷第一(并序) 造立《修行道...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阿难四事经

佛说阿难四事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法句经

法句经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无常品...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注音版】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

另类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白昼举烛

古时候有一位梵志,通达多种经典,很有学识,是位颇具...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居士的正淫范围及其意义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谓除产门所有余分,马鸣阿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