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智度论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余(卷第九十四)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世尊!菩萨摩诃萨住何等白净法,能作如是方便力而不受染污?」

佛言:「菩萨用般若波罗蜜,作如是方便力,于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饶益众生,亦不贪着是身。何以故?着者、着法、着处,是三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空不着空,空中无着者,亦无着处。何以故?空中空相不可得。须菩提!是名不可得空;菩萨住是空中,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菩萨但住般若波罗蜜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住余法中耶?」

「须菩提!颇有法不入般若波罗蜜者不?」

「世尊!若般若波罗蜜自性空,云何一切法皆入般若波罗蜜中?世尊!空中无有法若入、若不入。」

「须菩提!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不?」

「世尊!空。」

「须菩提!若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云何言一切法不入空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一切法空中,能起神通波罗蜜;住是神通波罗蜜中,到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供养现在诸佛,闻诸佛说法,于诸佛所种善根?」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皆空,是国土中诸佛亦性空,但假名字故,诸佛现身所假名字亦空。若十方国土及诸佛性不空者,空为有偏;以空不偏故,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以是故,一切法、一切法相空。

「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用方便力,生神通波罗蜜;住是神通波罗蜜中,起天眼、天耳、如意足、知他心智、宿命智,知众生生死。若菩萨远离神通波罗蜜,不能得饶益众生,亦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神通波罗蜜,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何以故?用是天眼自见诸善法,亦教他人令得诸善法,于善法亦不着;诸善法自性空故。空无所着,若着则受味,是空中无有味。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生如是天眼,用是眼观一切法空;见是法空,不取相、不作业;亦为人说是法,亦不得众生相、不得众生名。如是菩萨摩诃萨用无所得法故,起神通波罗蜜;用是神通波罗蜜,神通所应作者能作。

「是菩萨用天眼通过于人眼,见十方国土;见已,飞到十方,饶益众生——或以布施,或以持戒,或以忍辱,或以精进,或以禅定,或以智慧,饶益众生;或以三十七助道法,或以诸禅、解脱、三昧,或以声闻法,或以辟支佛法,或以菩萨法,或以佛法,饶益众生。

「为悭者如是说法:『诸众生!当行布施,贫穷是苦恼法,贫穷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以是故,汝等当勤布施,自身得乐,亦能令他得乐;莫以贫穷故,共相食噉,不得离三恶道。』为破戒者说法:『诸众生!破戒法大苦恼!破戒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破戒法受苦果报:若在地狱,若在饿鬼,若在畜生。汝等堕三恶道中,自不能救,何能救人?以是故,汝等不应随破戒心,死时有悔。』若有共相瞋诤者,说如是法:『诸众生!莫共相瞋,瞋乱心人,不顺善法。汝等今共相瞋乱心,或堕地狱,若饿鬼、畜生中。以是故,汝等不应生一念瞋恚心,何况多!』为懈怠众生说法,令得精进;散乱众生,令得禅定;愚痴众生,令得智慧,亦如是。

「行淫欲者,令观不净;瞋恚者,令观慈心;愚痴众生,令观十二因缘。

「行非道众生,令入正道——所谓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为是众生如是说法:汝等所着,是法性空,性空法中不可得着,不着相是空相。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神通波罗蜜中,为众生作利益。

「须菩提!菩萨若远离神通,不能随众生意善说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起神通。须菩提!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应起诸神通;起诸神通已,若欲饶益众生,随意能益。

「是菩萨用天眼见如恒河沙等诸国土及见是国土中众生;见已,用神通力往到其所,知众生心,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或说布施,或说持戒,或说禅定,乃至或说涅槃法。是菩萨用天耳,闻二种音声:若人、若非人。用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皆能受持,如所闻法为众生说: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是菩萨净他心智,用他心智知众生心,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是菩萨宿命智,忆念种种本生处,亦自忆、亦忆他人。用是宿命智,念过去在在处处,诸佛名字及弟子众;有众生信乐宿命者,为现宿命事而为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用如意神通力,到种种无量诸佛国土,供养诸佛,从诸佛种善根,还来本国。是菩萨漏尽神通智证,用是漏尽神通智证故,为众生随应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起诸神通!

「菩萨用修是神通故,随意受身,苦乐不染;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苦乐不染。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游戏神通,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因缘不具足故,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因缘具足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一切善法是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善法,以是善法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檀波罗蜜是善法因缘,是中无分别是施者、是受者,性空故。用是檀波罗蜜,能自利益,亦能利益众生,从生死拔出令得涅盘。是诸善法皆是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行是道,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得度生死,已度、今度、当度。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十八空,八背舍、九次第定,陀罗尼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须菩提!是名善法。菩萨摩诃萨具足是善法已,当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当转法轮;转法轮已,当度众生。」

【论】

释曰:

尔时,须菩提问:「住何等善根故能受此身?」

佛答:「菩萨摩诃萨一切善法具足。」

乃至须菩提大欢喜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大方便成就力,住何等圣无漏法,能受此身而不为畜身所染?」譬如幻师,亦如变化;「住何等白净法,能作如是方便?」

佛答:「菩萨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成就如是方便,作种种身,能利益十方国土中众生,亦不贪是身。」

佛此中说因缘:「是菩萨三法不可得:一者、是菩萨身,二者、所作鹿、马,三者、所用法。何以故?是法皆性空。空亦不着空,空中亦无贪着;法无故众生无,众生无故法亦无。」

此中佛说因缘:「空中空不可得。」不可得故,菩萨云何贪是智慧?

「是名无所得空般若波罗蜜;菩萨住是中,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障碍故易得。

须菩提问:「菩萨住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今何以但说住无所得般若波罗蜜中得?」

佛答:「须菩提!何法不入般若中?」

一切法皆入般若波罗蜜中;若住般若波罗蜜,则住一切法。

复问:「若般若波罗蜜性空,云何一切法皆入中?」

此中须菩提自说因缘:「一切法性空中,无有法出、无有法入。」

佛告须菩提:「一切法、一切法相空耶?」

「世尊!空。」

「须菩提!若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一切法应入空中,汝云何言空中无有法出入?」

尔时,须菩提心伏受解;闻是菩萨化身度众生,今问:「世尊!菩萨云何住一切法空中,能起神通波罗蜜,到十方如恒河沙国土供养佛、听法,种甚深善根?」

「善根」者,诸陀罗尼、三昧门、无碍解脱之根本。

须菩提意:般若波罗蜜性空,云何菩萨安住性空波罗蜜中,能行是神通有法?

佛言:「空故能行。所以者何?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时,观十方如恒河沙国土皆空,是国土诸佛亦空。」

问曰:

若国土空,佛亦应空,何以别说?

答曰:

佛以无量阿僧祇实功德得是身,能以一足指动十方如恒河沙国土;又菩萨世世来深爱重佛,不能疾观使空。

是故不共国土合说。

此中佛自说因缘:「若十方国土及诸佛不空者,空为有偏」——「有偏」名有空、不空处;「今实不偏,故一切法、一切法相空。」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一切法无碍;以肉眼观色不通:见上不见下,见前不见后,通见障不见,昼见夜不见。知肉眼力少故,以方便更求天眼。

「方便力」者,令他界四大来在身中。

用天眼义,如先说。生天耳、如意足、他心智、宿命智,知众生生死所趣等。

菩萨若无神通,不能得饶益众生。何以故?若无神通,云何能令多众生发心?菩萨有神通,犹尚不能尽令众生发心,何况无!是故神通波罗蜜是菩萨所行道。

菩萨自见善法,亦令他人得见善法,亦不着是善法。何以故?是法性皆空故。

问曰:

天眼可见色,云何「见善法」?又言「见一切法性空」?

答曰:

因中说果。以天眼见,自见己身及见十方众生,然后用他心智、宿命智,求其今世、后世善根;是善根及果报久皆磨灭,磨灭故见空。

是善根皆是有为法、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不可着,亦不可受味,不可受味故不着。

譬如蝇无处不着,唯不着火焰;众生爱着亦如是,善、不善法中皆着,乃至非有想非无想着故,不能入涅槃,唯不能着般若波罗蜜性空火。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相空;若般若波罗蜜不空,即是味,是可着处。

菩萨住是智慧中,不起有漏业,为众生说法,亦知众生假名不可得。安住是无所得般若波罗蜜中,而能具足神通事;若菩萨不得是无障碍般若,则不能得无碍神通。

菩萨得是无障碍空神通,飞到十方国土,利益众生。如《经》中广说:或以布施,或以持戒等;悭者为说布施等六波罗蜜义,如此中佛自广说。

如此中说譬喻: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萨亦如是,无神通波罗蜜,不能教化众生。

菩萨以天眼见十方国土诸佛及一切众生;以天耳力,从诸佛闻法;以如意神通力,放大光明,或现水火作种种变化,现奇特事,令众生发希有尊重心;以他心智力故,知他心心数法所着、所厌,可度、不可度,是利、是钝,是善根成就、是未成就——如是等知他众生心,摄取善根成就者。有可度者,以宿命智、生死智,观其本末:「何所从来?种何善根?所好何行?从此终当生何所?何时当得解脱?」如是筹量思惟,知可度者过去业因缘、未来世果报。

复以神通力,是人应以恐怖度者,以地狱示之:「汝当生此中」;应以欢喜度者,示以天堂;眼见是事,心怀惊怖、欢喜,厌患世间。

尔时,以漏尽神通说漏尽法,众生闻是法,破其着心,以三乘而得涅槃。

譬如白鹭欲取鱼时,筹量进止,不失期会,知其可得,即便取之,终不空也。菩萨亦如是,以神通力故,观众生本末,应度因缘、国土、时节,知其信等诸根增利、诸因缘具足而为说法,则不空也。

是故说:「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如鸟无翅。」

余神力,如佛自说:「以天眼见十方众生生死,亦知众生心,随意说法」;乃至「善修神通力,而为众生受身,不为苦乐所污。」是菩萨于众生中:或为父、或为子,或为师、或为弟子,或为主、或为奴,或为象马、或为乘象马者,或时富贵力势、或时贫贱——于此诸事,亦不为染污;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不染苦乐。

「一切事」者,如先作种种阿僧祇身度众生。

「苦乐不染」者,乐中不生爱,苦中不生瞋;不如生死众生随处起烦恼。

菩萨应如是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问曰:

菩萨神通力有所作,何以名「游戏」?

答曰:

「戏」名如幻师种种现变;菩萨神通种种现化,名之为「戏」。

复次,佛法中三三昧,空名为上行。何以故?似如涅槃无所着,无所得故。诸余行法,皆名为下下,如小儿。是故说神通力,名为「游戏」;于成就众生,净佛土中,最为要用。

「成就众生」,如是中说:「净佛土,共修善根。」

问曰:

何必要用「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答曰:

佛自说因缘:「不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不能得无上道。何以故?因缘不具足,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缘」者,所谓一切善法。

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于是行法中,无忆想分别:是施者、是财物、是受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若菩萨不着心、无所分别,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以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自度,又能度众生。

问曰:

菩萨若着心布施,有何等过而不名具足?着心布施,受者恩重。

答曰:

虽有小利而有大过;如美食杂毒,虽有美利而自丧命。

问曰:

何者是过?

答曰:

若着心布施,有不称意事,则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

若着心供养善人,有少凶衰,则嫌布施无应,悔惜所施;若布施心悔,所受果报则不清净。

复次,着心布施者,深心贪着财物,若有侵夺,则便加害;自念:「我为福德好事集财,汝何故侵夺?」先贪财物,为今世事;而作布施,为后世事。爱惜转深,以染着故,若有侵夺,能为重罪;重罪因缘故,受三恶道苦。

复次,贪着因缘故生瞋恚;瞋恚因缘故加刀杖;刀杖杀害,受诸苦恼。

复次,人起愚痴业,大不安隐,行此虚诳不实事故,后必致大患。十方诸佛皆说无相解脱门;诸法无相相是为实。若人取是财物虚诳不实相,然后心着;心着故,期大果报而能施与。譬如人欲求多收故,大用穀子。如是着心布施,果报少而不净,终归于尽,受诸忧恼,不可称说;皆由取相故,有如是过。若以如实相行布施,无有如是过;无量阿僧祇生死中,受诸福乐而亦不尽,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若人以着心行善法,是人若闻诸法毕竟空,即时舍所行法,着是空法取相,以此为实,先者为虚诳;是人则失二种法:失先善法,而堕邪见。着心者,有如是过;譬如重病之人,虽有众药,疗之无损,药复作病。

着心行诸功德,有如是等过罪。

菩萨舍于着心,不取空相。如:如、法性、实际,于布施等法亦如是见,为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菩萨布施时,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诸佛毕竟清净智慧,知诸法实相,亦知是布施相,我亦以是性回向。」

复次,是菩萨一切五情心心数法中不用不行,不能知诸法相故。是法皆是因缘边生,虚诳无有自性故;我今欲知诸法实相回向,是诸虚诳入实相中,皆无有异。我今未能得诸法清净实智慧故,有所分别,是虚、是实;以清净智慧知之,则皆作第一义谛;入第一义谛中,皆为清净,无有别异。

如是布施等回向,直至佛道。是故说:「无所分别心,能行布施等,是名真菩萨道。」

◎大智度论释四谛品第八十四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是诸法是菩萨法,何等是佛法?」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是诸法是菩萨法,何等是佛法』者,须菩提!菩萨法亦是佛法。若知一切种,是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菩萨当得是法;佛以一念相应慧,知一切法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佛之差别。

「譬如向道、得果异,是二人俱为圣人。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无碍道中行,是名菩萨摩诃萨;解脱道中无一切闇蔽,是为佛。」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自相空,自相空法中,云何有差别之异——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是天、是人;是性地人、是八地人,是须陀洹人、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人,是辟支佛,是菩萨,是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世尊!如诸人不可得,业因缘亦不可得,果报亦不可得!」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自相空法中,无众生、无业因缘、无果报。

「须菩提!众生不知是诸法自相空,是众生作业因缘——若善、若恶、若无动:罪业因缘故,堕三恶道中;福业因缘故,在人、天中生;无动业因缘故,色、无色界中生。

「是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时,尽受行是助道法;如金刚三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饶益众生,是利常不失故,不堕五道生死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五道生死不?」

佛言:「不得也!须菩提!」

「世尊!得业若黑、若白、若不黑不白不?」

佛言:「不也!」

「世尊!若不得,云何说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诸佛?」

「须菩提!若众生知诸法自相空,菩萨摩诃萨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拔众生于三恶趣,乃至五道往来生死中。须菩提!以众生实不知诸法自性空故,不得脱五道生死;是菩萨从诸佛所,闻诸法自性空,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诸法不尔如凡夫人所着;是众生于无所有法中,颠倒妄想分别得法——无众生有众生相,无色色相,无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相;乃至一切有为法无所有,用颠倒妄想心,作身、口、意业因缘,往来五道生死中不得脱。

「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一切善法内般若波罗蜜中,行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为众生说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道,开示分别一切助道善法皆入四圣谛中;用是助道善法故分别有三宝。何等三?佛宝,法宝,僧宝。不信拒逆是三宝故,不得离五道生死。」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用苦圣谛得度?用苦智得度?用集圣谛得度?用集智得度?用灭圣谛得度?用灭智得度?用道圣谛得度?用道智得度?」

佛告须菩提:「非苦圣谛得度,亦非苦智得度;乃至非道圣谛得度,亦非道智得度。须菩提!是四圣谛平等故,我说即是涅槃;不以苦圣谛,不以集、灭、道圣谛,亦不以苦智,不以集、灭、道智得涅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四圣谛平等?」

「须菩提!若无苦、无苦智,无集、无集智,无灭、无灭智,无道、无道智,是名四圣谛平等。

「复次,须菩提!是四圣谛如、不异,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实际,有佛无佛,法相常住,为不诳不失故。

「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时,如通达实谛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直入菩萨位中?」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见诸法;见已,得无所有法: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住性地中,不从顶堕。用是顶堕故,堕声闻、辟支佛地。

「是菩萨住性地中,能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菩萨住是初定地中,分别一切诸法,通达四圣谛:知苦,不生缘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缘道心;但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观诸法如实相。」

「世尊!云何观诸法如实相?」

佛言:「观诸法空。」

「世尊!何等空?」

佛言:「自性空。是菩萨用如是智慧,观一切法空,无法性可见;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无性相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诸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亦非阿罗汉所作,亦非向道人所作,亦非得果人所作,亦非菩萨所作。但众生不知不见诸法如实相,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是众生说法。」

【论】

问曰:

佛法、菩萨法,大有差别:佛是一切智,菩萨未是一切智。须菩提何故生疑而问佛:「何等是诸菩萨法?何等是佛法?」

答曰:

此中佛教菩萨如佛所行,应如是行六波罗蜜等,乃至一切种智。

是故须菩提问:「若如佛行,与佛何异?」

佛可其意,应如是问。

色等诸法行处是同,但智慧利钝有异。

此中佛自说因缘:「菩萨虽如实行六波罗蜜而未能周遍,未能入一切门,是故不名为佛。若菩萨已入一切种智门,入诸法实相中,以一念相应智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断一切烦恼习,得诸法中自在力,尔时名为佛。」

如月十四日、十五日,虽同为月,十四日不能令大海水潮;菩萨亦如是,虽有实智慧清净,未能具足诸佛法故,不能动一切十方众生。

月十五日光明盛满时,能令大海水潮;菩萨成佛亦如是,放大光明,能动十方国土众生。

此中佛自说譬喻:「如向道、得果,虽同为圣人而有差别。」

菩萨亦如是,行者名为「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金刚三昧;佛已得果,断一切法中疑,无所不了,故名为「佛」。

须菩提复问:「自相空法中差别不可得——所谓是地狱乃至天,是性人、八人,是须陀洹乃至佛!世尊!如地狱等众生不可得,业因缘亦应不可得。何以故?作业者不可得;业不可得故,果报亦不可得。佛云何说佛与菩萨有差别?」

佛可须菩提意,还以所问答须菩提:「众生不知自性空法故,能起善恶业」,如《经》中广说。

「众生」者,凡夫未入正位人,是人我心颠倒,烦恼因缘故起诸业。

「业」者,有三种:身、口、意。是三种业有二种:若善、若恶,若有漏、若无漏。

恶业故堕三恶趣,善业故生天人中。

善业复有二种:一者、欲界系;二者、色、无色界系——色、无色界系生业名「不动」,不动业故生色、无色界。

若众生自知诸法性空,即时不生着心;着心不生故,不起业,乃至不生色、无色界。以实不知故生。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尽受行布施等法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所失、无所少;乃至用如金刚三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饶益众生。众生得是利益故,不复往来五道生死。

须菩提复问:「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实得是五道不?」

佛言:「不得!」

问曰:

佛先说「大利益故,不堕五道」;今云何言「不得」?

答曰:

决定取相邪见、堕邪见,五道生死不得;但凡夫人以颠倒因缘起业,假名有生死五道,其实如幻、如梦。

复问:「得黑、白等四种业不?」

佛言:「不。」

「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等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名为「黑」。

受善业果报处,所谓诸天,以其受乐随意自在明了,故名为「白业」;是业是三界天。

善、不善业受果报处,所谓人、阿修罗等八部。此处亦受乐、亦受苦,故名为「白黑业」。

「无漏业」能破不善有漏业,能拔众生令离善恶果报中。

问曰:

无漏业应是白,何以言「非白非黑」?

答曰:

无漏法虽清净无垢,以空、无相、无作故,无所分别,不得言「白」;「黑」、「白」是相待法;此中无相待故,不得言「白」。

复次,无漏业能灭一切诸观;观中分别,故有黑、白,此中无观故无白。

须菩提复问:「若不得是四种业,云何分别是地狱乃至阿罗汉?」

若无黑业,云何说是地狱、畜生、饿鬼?若无白业,云何说是天、人?若无黑白业,云何说是阿修罗道?若无不白不黑业,云何说是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佛答:「若一切众生自知诸法自性空者,菩萨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亦不于六道中拔出众生。」

何以故?众生自知诸法性空,则无所度;譬如无病则不须药,无闇则不须灯明。

「须菩提!今众生实不知自相空法故,随心取相生着,以着故染,染故随于五欲,随五欲故为贪所覆,贪因缘故,悭、虚诳、嫉妬、瞋恚、斗诤,以瞋恚故,起诸罪业,无所识知。是故寿终随业因缘生于彼处,续作生死业,常往来六道中,无复穷已。是故菩萨于诸佛及弟子所,闻说诸法空,而慈愍众生:众生以狂愚颠倒故生着,我当作佛,破众生颠倒,令解诸法空相。」

所以者何?「诸法不尔如凡人所着。众生、法无有定实,但自于无所有中,忆想分别,望有所得;无众生中起众生想,无色中起色想,无受、想、行、识中起识想。以狂颠倒故,是人能起身、口、意业,于六道生死中不能得脱。」

若但生众生、法想,结缚犹轻,易可得度。生贪欲、瞋恚,于是中起诸重业,是为重缚,受此业果报,则难可得度;譬如积微尘成山,难可得移动。

「菩萨为是众生故,欲破其生死因缘果报故,于般若中摄一切善法,行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众生说四圣谛,所谓苦、苦集、苦灭、灭苦道,种种因缘开示、敷演。」

问曰:

佛无量阿僧祇劫来,习微妙法,所谓十八不共法,乃至无碍解脱诸甚深业,何以但说「苦、集、灭、道」?

答曰:

众生所畏急者,无过于苦;为除苦已,然后示以佛道。如人重病,先以除病为急;然后以宝物、衣服庄严其身。

「苦」者,受五受众身,是一切苦本,性即是苦;是苦略而言之,是生、老、病等,如《经》中处处广说。

「苦集」者,爱等诸烦恼;爱是心中旧法,以是故,佛说爱能生后身故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若人欲舍苦,先当断爱,爱断苦则灭,断爱即是苦灭。

苦灭即是道,观是五众种种因缘,苦及苦集过罪,所谓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疮、如怨、如贼等,于八圣道分中为正见,余七事助成发起,能断一切法中爱;如以酒发药。

此人于一切世间无所复贪,得离苦火,然后示以妙法。

复次,此中佛自说因缘,所谓「于四圣谛中摄一切善法。」

有人言:「佛何以但说苦等四法?」以是故,佛说:「一切助道善法皆摄在四谛中。助道善法因缘故,分别有三宝。众生不信三宝故,不得离六道生死。」

问曰:

须菩提何以作是麁问,言:「为以苦灭、以苦智灭?以集灭、集智灭?」

答曰:

此非麁问!今问:「见苦等四谛体故灭?为用智故灭?」

爱等诸烦恼灭故,名「有余涅槃」。

若以苦谛得道,一切众生牛羊等亦应得道!

若用苦智得道,离苦则无智,离苦智不名为「苦谛」,但名为「苦」。

苦谛、苦智和合故生,不得言「但以苦灭」、「但以智灭」;乃至道谛,亦如是。

佛答:「不以苦谛灭,亦不以苦智灭」;乃至道谛、道智亦如是。

我说:「是四谛平等即是灭,不用苦谛灭,不用乃至道谛灭。」

何以故?是苦等四法皆从缘生,虚妄不实,无有自性故不名为实,不实故云何能灭?

问曰:

二谛有漏,凡夫所行法故,可是虚诳不实;道谛是无漏法,无所着,虽从因缘和合生而不虚诳;又灭谛是无为法,不从因缘有,云何言「四法皆是虚诳」?

答曰:

初得道,知二谛是虚诳;将入无余涅槃,亦知道谛虚诳,以空空三昧等舍离道谛,如说栰喻。灭谛亦无定法。如《经》中说:离「有为」无「无为」,因「有为」故说「无为」;苦灭如灯灭,不应戏论求其处所。

是故佛说:「不以用苦乃至用道得灭。」

须菩提问佛:「何者是四谛平等?」

佛答:「若无八法处——所谓四谛、四谛智,是则平等。」

复次,「须菩提!四谛如实、不诳、不异,如、法性、法相、法住、实际,若有佛、无佛,法相常住,不用心、心数法及诸观,但为不诳众生故。

「住一切余法皆颠倒,妄着颠倒果报生故,虽能与人天喜乐,久久皆虚妄变异;但有一法,所谓诸法实相,以不诳故,常住不灭。

「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诸法实谛。」

须菩提复问:「云何菩萨通达得实谛,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

佛答:「若菩萨思惟筹量求诸法,无有一法可得定相,见一切法皆空——若在四谛、若不在四谛。」

「非四谛」者,虚空、非数缘尽;余在四谛。

「若观如是法空,尔时,入菩萨位。」

问曰:

何以不说「空亦空观,入菩萨位」?

答曰:

不须是说。何以故?若说「诸法空」即是空,空亦空;若是空、不空,不名为「一切空」。是故行是空,得入菩萨位。

「菩萨住是性地中,不堕顶」——「性地」者,所谓菩萨法位;如声闻法中,燸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名为「性地」。是法随顺无漏道故,名为「性」,是中住必望得道;菩萨亦如是,安住是性地中,必望作佛。

「能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菩萨住在禅地中摄心,分别思惟筹量诸法,通达四谛——所谓知见苦,亦非缘苦生心」:知苦是凡夫受身,着苦因缘故,受诸忧恼;是人身皆如贼、如怨,无常、空等。得是已,即时舍,不取苦相,亦不缘苦谛;菩萨法位力故,乃至道谛,亦如是;但一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知是四谛药病相对,亦不着是四谛,但观诸法如实相,不作四种分别观。

须菩提问:「云何如实观诸法?」

佛言:「观空。须菩提!若菩萨能观一切法若大若小皆空,是名如实观。」

复问:「用何等空?」

佛答:「用自相空。」

问曰:

十八空中佛何以但说「自相空」?

答曰:

是中道空。内外空等是小空;毕竟空、无所得空等是甚深空;自相空是中空。自相有理破故而心不没,而能入甚深空中。

「是菩萨得如是法,观一切法皆空,乃至不见一法有性可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诸法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自性空;非佛所作,非大菩萨所作,非阿罗汉、辟支佛所作,常寂灭相,无戏论语言。众生不能知见如实相,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为众生说法。」

「方便力」者,菩萨得无生忍法,入菩萨位,通达菩萨第一义谛;观是道相甚深微妙,无得无舍,用妙智慧不可得,何况可得口说!大悲心深念:「众生以空事故,堕三恶道,受大剧苦;若我直说是法,则不信不受,则破坏法,堕于地狱!我今当成就一切善法,庄严身三十二相,引导众生,起无量无边诸佛神通力,得成佛道,一切众中主,于诸法得自在。若赞恶法,众生犹尚当受,何况实法!」是菩萨如所愿思惟行,为众生说,使皆度脱。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四

 

上篇:大智度论

下篇:金刚般若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宝积经论

大宝积经论卷第一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世...

金刚仙论

金刚仙论卷第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者。总括八部之大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 无着菩萨造 唐三藏法...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后汉安息优婆塞都尉安玄共沙门严...

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身口意清...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佛言:...

佛说瞻婆比丘经

佛说瞻婆比丘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

证契大乘经

证契大乘经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唐天...

【注音版】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佛制比丘六物图

佛制比丘六物图 大宋元丰三年夏首余杭沙门元照于天宫...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 济能 纂辑 白云峰...

佛说骂意经

佛说骂意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骂意。十方虫...

佛说佛大僧大经

佛说佛大僧大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佛在王舍国。国有富...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

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很多在问,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答案是:能...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功夫用到纯熟程度,那种境界是不思议的享受

今天,我们能在这个道场用功办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师...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