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六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随眠品第六之二

九十八随眠中。几由所缘故随增。几由相应故随增。颂曰。

 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
 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
 非无漏上缘  无摄有违故
 随于相应法  相应故随增

论曰。遍行随眠差别有二。谓于自界地他界地遍行。不遍随眠差别亦二。谓有漏无漏缘。且遍行中自界地者。普于五部自界地法所缘随增。不遍行中有漏缘者。唯于自部自界地法所缘随增。不遍行中无漏缘者。及遍行中他界缘者。于所缘境无随增义。所以者何。彼所缘境非所摄受及相违故。谓若有法为此地中身见及爱摄为己有。可有为此身见爱地中所有随眠所缘随增理。言随增者。谓诸随眠于此法中随住增长。即是随缚增惛滞义。如衣有润尘随住中。如有润田种子增长。非诸无漏及上地法为诸下身见爱摄为己有故。缘彼下惑非所缘随增。以不随缚增惛滞故。若下地生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谓染污。为求离染此欲生故。圣道涅槃及上地法与能缘彼下惑相违。故彼二亦无所缘随增理。如于炎石足不随住。如火焰中鹅不增长。此随眠起。亲由所依。然正起时兼託彼境。如是已辩所缘随增。随何随眠。于相应法。由相应故于彼随增。所说随增。谓至未断。故初颂首摽未断言。由此应知。诸缘无漏他界地烦恼唯相应随增。诸缘有漏自界地遍具有所缘相应随增。去来随眠有随增不。应言定有。能发得故。若异此者。诸异生类无染心位应离随眠。然世尊言。幼稚童子婴孩眠病。虽无染欲而有欲贪随眠随增。故说随增。乃至未断。若彼已断即无所缘。相应随增随眠宁有。彼犹不失随眠相故。谓由对治坏其势力。故不随增。然彼随眠体相不失。故言犹有。或据曾当有此用故。今虽无用亦号随眠。如失国王犹存王号。工匠停作其名尚存。九十八随眠中。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上二界随眠  及欲身边见
 彼俱痴无记  所余皆不善

论曰。色无色界一切随眠。四支五支定所伏故。无有势力招异熟果。故彼皆是无记性摄。若谓彼能招异熟果。应上二界有非爱受。染招爱受理不成故。然无圣道成无记失。唯有漏法有异熟故。此种类中无异熟者。方可说为无记性故。身边二见及相应痴。欲界系者亦无记性。颠倒转故。宁非不善。且有身见。顺善行故。违断善故。定非不善。爱慢虽有顺修福行。而由见力引彼令起。又断善时。为强因故背善友故。欲俱不善边执见中执断边者。计生断故。不违涅槃。顺厌离门。故非不善。如世尊说。若起此见我于一切皆不忍受。当知此见不顺贪欲随顺无贪。乃至广说。又世尊说。于诸外道诸见趣中此见最胜。谓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执常边见顺我见生。是无记理如我见说。余欲界系一切随眠。与上相违皆是不善。于此不善诸随眠中。有几能为不善根体。颂曰。

 不善根欲界  贪瞋不善痴

论曰。唯欲界系一切贪瞋及不善痴不善根摄。如其次第。世尊说为贪瞋痴三不善根体。唯不善烦恼为不善法。根名不善根。宗义如是。岂不一切已生恶法皆为后因。非唯三种无越二理。以不善根翻对善根而建立故。何缘不建立不慢等善根。五识身中无恶慢等可翻对故。又具五义立不善根。谓通五部遍依六识。是随眠性发恶身语。断善根时为胜加行。慢等不尔。如不善法有不善根。无记法中有是根不。亦有。云何。颂曰。

 无记根有三  无记爱痴慧
 非余二高故  外方立四种
 中爱见慢痴  三定皆痴故

论曰。迦湿弥罗国诸毗婆沙师。说无记根亦有三种。谓诸无记爱痴慧三。一切应知无记根摄。慧根通摄有覆无覆。根是因义。无覆无记慧亦能为因。故无记根摄。此三有力生诸无记。何缘疑慢非无记根。疑二趣转慢高转故。谓疑犹豫二趣动转。故不立根。根坚住故。慢高举相向上而转。故不立根。根趣下故。世间共见根相如是。隐于土下故名为根。是体下垂上生苗义。此三如彼。故亦名根。余非随眠。或无胜用。故不立彼为无记根。外方诸师立此有四。谓诸无记爱见慢痴无记名中。遮善恶故。何缘此四立无记根。以诸愚夫修上定者。不过依託爱见慢三。此三皆依无明力转。故立此四为无记根。彼作是言。无覆无记慧力劣故非无记根。根义必依坚牢立故。由慢力故。诸瑜伽师退失百千殊胜功德。故慢力胜立无记根。此四能生无记染法。诸契经中。说有十四诸无记事。彼为同此非善不善名无记耶。不尔。云何。应舍置故。谓问记论总有四种。其四者何。颂曰。

 应一向分别  反诘舍置记
 如死生殊胜  我蕴一异等

论曰。等言兼摄有约异门。且问四者。一应一向记二应分别记。三应反诘记。四应舍置记。此四如次。如有问者问死生胜我一异等。记有四者。谓答四问。若作是问。一切生者皆当死耶。应一向记一切生者皆定当死。若作是问。一切死者皆当生耶。应分别记有烦恼者死已当生。无烦恼者死已不生。若作是问。人为胜劣。应反诘记。为何所方。为方诸天。为方恶趣。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恶趣应记人胜。若作是问。蕴与有情为一为异。应舍置记。有情无实故。一异性不成。如马角等利钝等性。已辩随眠不善无记。今应思择。何等随眠。于何事系。何名为事。事虽非一。而于此中辩所系事。此复有二。谓就依缘及部类辩。就依缘者。谓眼识俱所有随眠。唯于色处为所缘系。于自相应诸心心所。意处法处为相应系。如是乃至。若身识俱所有随眠。唯于触处为所缘系。于自相应诸心心所。意处法处为相应系。若意识俱所有随眠。于十二处为所缘系。于自相应诸心心所。意处法处为相应系。就部类者。谓见苦断遍行随眠。于五部法为所缘系。于自相应诸心心所为相应系。见苦所断非遍随眠。唯于自部为所缘系。于自相应诸心心所为相应系。如是一切随应当说。就三世辩。何等有情。有何随眠。能系何事。颂曰。

 若于此事中  未断贪瞋慢
 过现若已起  未来意遍行
 五可生自世  不生亦遍行
 余过未遍行  现正缘能系

论曰。若有情类于此事中随眠随增名系此事。夫为能系必是未断。故初未断如应遍流。且诸随眠总有二种。一者自相。谓贪瞋慢。二者共相。谓见疑痴。贪瞋慢三是自相惑。诸圣教内屡有明文。且如经言。告衣袋母。汝眼于色若不见时。彼色为缘起欲贪不。不尔大德。乃至广说。又契经说。佛告大母。汝意云何。诸所有色。非汝眼见。非汝曾见。非汝当见。非希求见。汝为因此起欲起贪起亲起爱起阿赖耶起尼延底起耽着不。不尔大德。乃至广说。故此事中有贪瞋慢。于过去世已生未断。现在已生能系此事。以贪瞋慢是自相惑。非诸有情定遍起故。岂不已断系义便无。既说系言已显未断。何缘说此被未来系。复说过去已生未断。此未断言应成无用。无无用过。此未断言显有品别渐次断故。即于此论次下文中。亦说未来意遍行等。谓彼贪等九品不同。修道断时九品别断。有缘此事上品随眠。已起已灭已得永断。彼于此事尚有未来余品随眠。未起未灭未得永断犹能为系。是故本论于此义中虽说未来爱等所系。而于过去说未断言。故未断言深成有用。然过去世此品随眠。得永断时。未来亦断。容有余品未来随眠。能系此事未得永断。以未来世意识相应贪瞋慢三遍缘三世。虽于此事或生不生。但未断时皆名能系。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可生。唯系未来世。由此已显五识相应可生随眠。若至过去唯系过去。至现亦尔。义准若与意识相应可生随眠。若至过现未断容系非自世法。非唯意识相应随眠。若在未来能缚三世。诸与五识相应随眠。若定不生亦缚三世。谓彼境界。或在未来。或在现在。或在过去。彼虽已得毕竟不生。而未断时性能系缚所余一切见起无明。去来未断遍缚三世。由此三种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缚故。若现在世正缘境时。随其所应能缚此事。以何为证知贪等惑缘过去等三世境生即于其中能为系缚。由圣教证。故契经言。欲贪处法总有三种。一者过去欲贪处法。二者未来欲贪处法。三者现在欲贪处法。若缘过去欲贪处法生于欲贪。此欲贪生当言于彼过去诸法系非离系。乃至广说。又契经言。若于过去未来现在所见色中起爱起恚。应知于此非色系眼非眼系色。此中欲贪是真能系。如是等类圣教非一。为有去来于彼说系。应言彼有。有相如何。异毕竟无。及现在有为实为假。应言是实。有实假相云何应知。为境生觉。是总有相。若无所待于中生觉。是实有相。如色受等。若有所待于中生觉。是假有相。如瓶军等。不可定执。过去未来唯是假有。无假依故又无所待。能生觉故。谓缘去来现世三境。如次无待生宿住念。求未来愿了他心智。过去未来既有所说。实有相故决定实有。然实有法复有二种。一有作用。二唯有体。有作用法复有二种。一有功能。二功能阙。由此已释。唯有体者。诸假有法亦有二种。一者依实。二者依假。此二如次如瓶如军。然有功能不名作用。所有作用亦名功能。据别功能前说有阙。以如是理蕴在心中。应固立宗去来定有。由有因果染离染事。自性非虚说为实有。非如现在得实有名。现见世间有同时法。体相虽一而有性殊。如地界等内外性异。受等自他乐等性别。此性与有理定无差。性既有殊。有必有别。由是地等体相虽同而可说为内外性别。受等领等体相虽同。而可说为乐等性别。又如眼等。在一相续清净所造色体相同。而于其中有性类别。以见闻等功能别故。非于此中功能异有可有性等功能差别。然见等功能即眼等有。由功能别故有性定别。故知诸法有同一时体相无差。有性类别。既现见有法体同时。体相无差有性类别。故知诸法历三世时。体相无差有性类别。故过未有与现有异。宁知三世容皆实有。颂曰。

 三世有由说  二有境果故
 说三世有故  许说一切有

论曰。实有过去未来现在。了教正理俱极成故。现在诸法实有极成。何教理证去来实有。且由经中世尊说故。谓世尊说。过去未来色尚非常。何况现在。若能如是观色非常。则诸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舍。于未来色勤断欣求。现在色中勤厌离灭。若过去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舍。以过去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舍。若未来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于未来色勤断欣求。以未来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于未来色勤断欣求。又契经言。业虽过去尽灭变坏。而犹是有。何缘知此。所引契经。说有去来。定是了义曾无余处。决定遮止。犹如补特伽罗等故。谓虽处处说有补特伽罗。而可说为实无有体。又契经等分明遮故。由此说有补特伽罗。所有契经皆非了义。又如经说。应害父母。理亦应是不了义经。以余经言。是无间业。无间必堕捺落迦故。又如经言。诸习欲者无有恶业而不能作。此亦应是不了义经。以余经中遮诸圣者由故思造诸恶业故。如是等类随应当知。非此分明决定说有去来世已。复于余处分明决定遮有去来。可以准知。此非了义。然此决定是了义说。以越余经不了相故。岂不亦有遮去来经。如胜义空契经中说。眼根生位无所从来。眼根灭时无所造集。本无今有有已还去。若未来世先有眼根。则不应言本无今有。此意遮眼来从火轮。或从自性或从自在。眼根灭时还造集彼。为显正义故次复言。本无今有有已还去。因中无果故说本无。或约作用故说今有。又具二缘识方生故。谓契经说。识二缘生。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如是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未来世非实有者。能缘彼识应阙二缘。既说二缘能生于识。此则唯说实及假依。为根为境方能生识。二唯用彼为自性故。非无可为二缘所摄。由此知佛已方便遮无为所缘识亦得起。既缘过未识亦得生。故知去来体是实有。又一切识必有境故。谓见有境识方得生。如世尊言。各各了别彼彼境相。名识取蕴所了者何。谓色至法。非彼经说。有识无境。由此应知。缘去来识定有境故。实有去来。又已谢业有当果故。谓先所造善不善业。待缘招当爱非爱果。思择业处已广成立。非业无间异熟果生。非当果生时异熟因现在。若过去法其体已无。则应无因有果生义。或应彼果毕竟不生。由此应知去来实有。诸有处俗及出家人。信有如前所辩三世。及有真实三种无为。方可自称说一切有。以唯说有如是法故。许彼是说一切有宗。余则不然。有增减故。谓增益论者。说有真实补特伽罗。及前诸法。分别论者。唯说有现及过去世未与果业。刹那论者。唯说有现一刹那中十二处体。假有论者。说现在世所有诸法亦唯假有。都无论者。说一切法都无自性皆似空花。此等皆非说一切有。经唯总说一切有者。谓十二处曾不别说。唯现在有无有去来。处处经说去来是有。故说一切有通三世无为。唯执现在少分有论。不应自称说一切有。如说现在唯假有论及都无论。不可自称说一切有。彼亦应尔。由彼所言违背圣教及正理故。为遮实有补特伽罗。及为总开有所知法。佛为梵志说如是言。一切有者唯十二处。是故去来决定实有。如是所许一切有宗。自古师承差别有几。谁所立世最善可依。颂曰。

 此中有四种  类相位待异
 第三约作用  立世最为善

论曰。尊者法救作如是说。由类不同三世有异。彼谓诸法行于世时。由类有殊非体有异。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虽有殊而体无异。又如乳变成于酪时。舍味势等非舍显色。如是诸法行于世时。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虽舍得类非舍得体。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由相有别三世有异。彼谓诸法行于世时。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现在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未相。如人正染一妻室时。于余姬媵不名离染。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彼谓诸法行于世时。至位位中作异异说。由位有别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一名一。置百名百。置千名千。尊者觉天作如是说。由待有别三世有异。彼谓诸法行于世时。前后相待立名有异。非体非类非相有殊。如一女人待前待后。如其次第名女名母。如是诸法行于世时。待现未名过去。待过现名未来。待过未名现在。此四种说。一切有中傅说最初执法转变。故应置在数论朋中。今谓不然。非彼尊者。说有为法其体是常历三世时法隐法显。但说诸法行于世时。体相虽同而性类异。此与尊者世友分同。何容判同数论外道第二第四立世相杂。故此四中第三最善。以约作用位有差别。由位不同立世有异。如我所辩。实有去来不违法性。圣教所许。若拨去来便违法性。毁谤圣教。有多过失。由此应知。尊者世友所立实有过去未来。符理顺经无能倾动。谓彼尊者作如是言。佛于经中说有三世。此三世异云何建立。约作用立三世有异。谓一切行作用未有。名为未来。有作用时。名为现在。作用已灭。名为过去。非体有殊。此作用名为何所目。目有为法引果功能。即余性生时。能为因性义。若能依此立世有殊。或能作余无过辩异。智者应许名鉴理人。若有由迷立世别理。怖他难故弃舍圣言。或了义经拨为不了。许有现在言无去来。或许唯现仍是假有。或总非拨三世皆无。此等皆违圣教正理。智者应斥为迷理人。然我且依尊者世友。约作用立三世有殊。随己堪能排诸过难。是故三世实有义成。诸有智人应随信学。已辩随眠。于如是位系如是事。复应思择诸事未断。彼必被系耶。设事被系。彼必未断耶。若事未断。彼必被系有事被系。而非未断系非未断。其相云何。颂曰。

 于见苦已断  余缘此随眠
 及前品已断  余缘此犹系

论曰。且见道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诸事已断。见集所除遍行随眠若未永断。能缘此者于此犹系。及修道位随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已断。余未断品所有随眠。能缘此者于此犹系。及声兼明前前已断后后未断。皆能系义。何事有几随眠随增。此中但应辩所缘相。谓辩何法何识所缘。则易了知。此所系事定有尔所随眠随增。且法与识数各有几。诸法虽多略为十六。三界五部及诸无漏。能缘彼识名数亦然。此中何法为几识境。颂曰。

 见苦集修断  若欲界所系
 自界三色一  无漏识所行
 色自下各三  上一净识境
 无色通三界  各三净识行
 见灭道所断  皆增自识行
 无漏三界中  后三净识境

论曰。若欲界系见苦见集修所断法。各五识缘。谓自界三。即如前说。及色界一。即修所断。无漏第五。皆容缘故。且欲界系见苦断法为自界三。识所缘者。谓欲见苦所断一切。及欲见集所断遍行。欲修所断善无记识。色修所断善识非余。无漏识中。唯法智品见集修断。如应当知。若色界系。即前所说三部诸法各八识缘。谓自下三皆如前说。及上界一即修所断。无漏第八皆容缘故。且色界系。见苦断法为自界三。及上界一识所缘者。准前应知。为下界三。识所缘者。谓欲见苦见集所断上缘相应修断善识。若无漏识唯类智品。见集修断。如应当知。若无色系。即前所说三部诸法各十识缘。谓三界三皆如前说。无漏第十皆容缘故。准色界系如应当知。见灭见道所断诸法。应知一一增自识缘。此复云何。谓欲界系见灭所断为六识缘。五识即如前增欲见灭断见道所断。义准应知。色无色系见灭道断随应为九十一识缘八十如前各增自识。若无漏法为十识缘。谓三界中各后三部。即见灭道修所断识。无漏第十皆容缘故。不委释者。如应当思。应以如前所略建立十六法。识蕴在心中。思择随眠所随增事。恐文烦广略示方隅。且有问言。所系事内眼根有几随眠随增。应观眼根总唯有二。谓欲色界各修所断此随所应欲色修断及彼遍行随眠随增。若有问言。缘眼根识复有几种随眠随增。应观此识总有八种。谓欲色界各有三识。即见苦集所断遍俱及修所断。合而成六。无色界一。即修所断空处近分所摄善识。无漏第八皆缘眼根。且应了知一切无漏。决定不为随眠随增。前七随应欲色各三部。无色修断遍随眠随增。谓欲界系。见苦所断遍行俱识。欲见苦断见集断遍。随眠随增翻此应知。见集断识修所断识。欲修所断及诸遍行。随眠随增准此应知。色界三识。无色善识。能缘第四静虑眼根。无色修断及彼遍行随眠随增。若复有问言。缘缘眼根。识复有几种随眠随增。应观此识有十三种。谓于三界各有四识。除见灭断。合成十二。并诸无漏识能缘缘眼根。此随所应三界四部。除见灭断随眠随增。谓欲界系。见苦所断遍行俱识能缘眼根。此识容为欲见苦断。见集断遍修道所断善无记识。及色界系修断善识。并法智品无漏识缘。此诸能缘缘眼根识。随应欲界见苦见集修道所断。色修所断及彼遍行。随眠随增。余随所应。当如理释。乃至无漏缘眼根识。此识容为三界所系。见道所断无漏缘识。修所断善无漏识缘。此诸能缘缘眼根识。随应三界见道所断。修所断遍随眠随增。若别疏条前十二种。各有尔所随眠随增。应言欲界见苦所断。诸缘缘识。欲见苦断见集断遍随眠随增。翻此应知。见集断识修所断识。欲修所断及诸遍行随眠随增。见道断识欲见道断。及诸遍行随眠随增。然无漏缘唯相应缚。所余但作所缘随增。准此应知。色无色界有差别者。见道断识欲界上界。如次应知缘法类品缘眼根识。余所系事例眼应思。今于此中复应思择。若心由彼名有随眠。彼于此心定随增不。此不决定。谓彼随眠未断随增。非已断故。如本论说。彼于此心或有随增。或不随增。云何随增。谓彼随眠与此心相应。及缘心未断。云何不随增。谓彼随眠与此心相应。已得永断。何等名曰有随眠心。有随眠名依何义立。复由何等名有随眠。且前所言。三界各五部十五种识名有随眠心。如是诸心各有二种。谓遍非遍行。有漏无漏缘。染不染心。有差别故。依二义立有随眠名。一是随眠所随增故。二以随眠为助伴故。由随眠故名有随眠。相应随眠通断未断。所缘唯未断心名有随眠。云何与心相应烦恼。乃至未断于心随增。谓彼随眠能引起得。于心相续能为拘碍。又与来世为同类因。引相续中心等流起故。乃至未断说于心随增。断则不然。无随增义。非由断故。令彼离心。故虽已断而名有彼。以助伴性不可坏故。谓对治力于相续中能遮随眠令不现起。及能遮彼所引起得。于心相续不为拘碍。故说已断。相应随眠。无随增理。非对治力能遮随眠俱行伴性。故彼虽已断心名有随眠。若诸随眠缘心未断。随心断未断于心随增故。恒令心得有随眠名。若彼缘心随眠已断。心不由彼名有随眠。道力令心离随眠故。虽为助伴及能所缘。俱非道力能令相离。而对助伴能所缘疎。故此有名。唯据未断助伴性亲。断亦名有。此中身见相应之心。由所相应无明身见随增伴性。名有随眠。由自部余见集断遍唯随增性名有随眠。所余俱非。故非有彼。其余见苦见集所断遍不遍心。如理应思。见灭所断邪见俱心。由所相应无明邪见随增伴性。名有随眠。由自部摄有漏缘遍唯随增性。名有随眠。所余俱非。故非有彼。其余见灭见道所断。若缘无漏缘有漏心。如其所应例应思择。修道所断贪相应心。由所相应无明及爱随增伴性。名有随眠。由自部余及诸遍行唯随增性。名有随眠。所余俱非。故非有彼。余修所断烦恼俱心。如其所应例应思择。诸修所断不染污心。由自部摄随眠及遍唯随增性。名有随眠。如是所论皆约未断。彼若断已有伴性者。唯由伴性名有随眠。依此义门应作略说。颂曰。

 有随眠心二  谓有染无染
 有染心通二  无染局随增

论曰。有随眠心总有二种。有染无染心差别故。于中有染所有随眠。若未断时。相应具二所缘唯一。若已断时。相应有一所缘都无。彼无染心所有烦恼。唯未断位名有随眠。断已都无。非助伴故。此缘无染所有随眠。在有心前。或俱时断。断缘染者通前后俱。相应与心必俱时断。故染通二。名有随眠。无染局一。有随增性。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二十六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发智论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师玄奘...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佛说阿阇世王经

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卄/干]喻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注音版】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

三慧经

三慧经 失译人名今附凉录 佛常欲得三人,一者、信;二...

集诸经礼忏仪

集诸经礼忏仪卷上 大唐西崇福寺沙门智昇撰 一切恭敬 ...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

(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为何用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表达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观世...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