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十

 出顶生王缘起 会通今昔五盛阴苦义 举昔为释摩男说色有乐义 举昔说善法得乐受义 举昔所说乐受偈 释于下苦生乐想义 释三受苦义 释二乘不知常住乐因是故为说以下苦为乐

圣行品之第四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至)爱别离苦所谓命终。

桉。僧亮曰。生为五阴之本。爱是众结之本。引先偈为证。罗汉所以无忧无畏者。以爱尽故也。所谓命终者。说其重者耳。此中说一切苦。皆由爱生也。

善男子以别离故能生种种(至)现在之世爱别离苦。

桉。慧朗曰。出缘起显其重者也。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大般涅槃观怨憎会苦。

桉。智秀曰。辨怨憎会苦。即就所受之身。是则常与怨会也。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行大乘(至)迦叶是名苦谛。

桉。宝亮曰。夫未足之境。所不免也。除佛已还。无非此苦也。五盛阴者。更无别体。即指七苦也。

尔时迦叶菩萨摩诃萨(至)五盛阴苦是义不然。

桉。僧亮曰。谓五阴皆苦。与昔教相违。以昔证今也。僧宗曰。此下第四引昔徵今。会通二教也。宝亮曰。第三会通今昔两教也。教有因果。昔已会果。今会因也。昔已点三受悉苦。令物情厌背而进德。其义虽然。竟未及坏因。若使因果俱会。众生何肯修善。唯得且抑福而置。故四时经教。但劝修善以灭恶。于生死身中。习学成圣也。而一切智体。未免无常。但乐果未现。不得坏因。今常住教。与乐果义彰。始得坏因也。我本云。修善乃是菩提之因。非生死之法。有人解言。今教由会果。恐非佛意。昔已会毕。今何得重。故知理不应。然今者将欲会因。故迦叶先捉果。以作难。佛既先遣果。唯苦竟。然后正言。我于昔云何善得乐者。乃是菩提道乐。但此义未明。今始会也。

何以故如佛往昔告释摩男(至)若有求者则不名苦。

桉。僧亮曰。凡举五据。此第一举乐缘。以有求故。不应无乐也。宝亮曰。迦叶先作五难。第一以人天五欲中有乐不应苦也。

如佛告诸比丘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桉。僧亮曰。第二举三受明若无乐者云何有乐受耶。宝亮曰。第二难以三受中有乐受故不应苦也。

如佛先为诸比丘说若有人能修行善法则得受乐。

桉。僧亮曰。第三举所修善因也。因既是善。理有乐果。故以因为证。宝亮曰。第三难以善是乐因。故知不应无乐。

又如佛说于善道中(至)意思好法亦复如是。

桉。僧亮曰。第四举善因。今举六触。即是善果。且以乐因。而得乐果。云何无乐耶。宝亮曰。第四难如树伽于人中。受天报故。知六根所对。无不乐也。

如佛说偈持戒则为乐(至)所作众事辨是名为最乐。

桉。僧亮曰。第五举因果。诸偈通证有乐也。宝亮曰。第五难举昔诚偈为难。

世尊如诸经中所说(至)云何当与此义相应。

桉。智秀曰。总举上事。以求会通也。宝亮曰。难虽有五。不出二途。第一第二第四就果报上作难。第三第五以因徵果也。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至)所说苦想与本不异。

桉。道生曰。无苦者。体既非苦。而能无苦。而众生以微代重。以为无苦。是曰横计也。僧亮曰。答第一第二第四。谓横乐者。众生犹以下苦。横生乐想。因以为教耳。昔所说乐。约彼横情。终是无乐。今云。皆苦亦无违也。僧宗曰。总答五难也。以众生不识真相故。于下苦中。横生乐想。将恐起此。必堕三涂。且说人天是乐。令修十善五戒。以背恶道。所谓以屑出屑者也。宝亮曰。此下讫三受以来。先答第一第二第四果。报上难也。下苦者。三恶重为上苦。人天轻为下苦。凡夫不觉下苦。横生乐想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至)上生者所谓天上。

桉。道生曰。生是生者所贪苦。是苦者所恶。贪则为胜恶。则为剧下生。自是三涂下苦。自是人天而生即是苦。似若下苦。是彼下生。故致问也。僧亮曰。承声为难耳。乃更与三关问也。佛所言下者。轻微为下也。如迦叶所言。以尤重为下也。此第一关也。宝亮曰。物情一往未悟。迦叶今更作二难。佛意以人天为下苦。迦叶以三涂为下苦。

若复有人作如是问(至)生于乐想当云何答。

桉。道生曰。对下苦横生乐想。以为难也。僧亮曰。第二明顾反答。下苦故说乐。知一切皆苦物。今亦以下乐故说苦。当知一切皆乐也。宝亮曰。第二倒竝如来向义也。若以三受尽苦者。今以三受尽乐。但以乐微故苦耳。

世尊若下苦中生乐想者(至)于下苦中而生乐想。

桉。道生曰。难意不许下苦生乐。故以此为徵也。僧亮曰。第三关若果于轻下之苦而生乐者。一罚北千。千为甚重。一为极轻。而未见应受重苦于轻苦之上。而生乐想者也。故知不以轻苦为乐想也。宝亮曰。此就理为论也。若以人天轻苦。为下苦者。应以一罚轻苦为下苦。若尔者。应缘此一罚。而生乐也。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以是义故无有乐想。

桉。道生曰。答最后难。前两难自解也。如是一下。不生乐想。是都无乐之验也。僧亮曰。实无乐者。桉句解也。是人当受千罚。脱余多苦。于一罚上。横生乐想。昙爱曰。是以不以一下为乐。以脱重为乐。缘脱重之心。实是行苦。凡夫以之为乐。以此一答。并答三难。何者一罚之与千罚。俱是重苦。既不一下为乐。云何而言。于底下之苦。而生乐耶。即答第一难。又是人缘于脱重苦。而横生乐想。云何而言。于下乐生苦想耶。即答第二关。宝亮曰。即此答三难也。今先释横生义。若一下而脱者。到缘一下安之为。岂非妄乐耶。非是受一罚时生乐也。

何以故犹如彼人当受千罚(至)于无乐中妄生乐想。

桉。道生曰。脱千受一。便妄生乐想。无乐信矣。前言于下苦横生乐想。此之谓也。僧宗曰释横义也。

迦叶言世尊彼人不以一下(至)以得脱故而生乐想。

桉。宝亮曰。迦叶云。实无九百九十九。故缘此无。故实有实众也。

迦叶是故我昔为释摩男说五阴中乐实不虚也。

桉。僧亮曰。受责既不以一下为乐故。乐故乐非横也。佛言乐实不虚者。以免受为乐。不可空中说乐也。昙爱曰。迦叶领解非难也。佛即述成也。宝亮曰。释第三实乐义也。三涂中苦。人天实无。无处与佛何异。故知非虚说也。

迦叶有三受三苦(至)余二受者所谓行苦坏苦。

桉。僧亮曰。昔以轻重义。故说三受。今以三苦。故说一切苦所为事异。不相违也。苦受名为三苦者。性摄三苦也。余二受乃苦性之别义也。宝亮曰。答向第二难也。佛前云。三受悉苦。迦叶难云。三受悉乐。佛今举三受唯苦而无乐。岂得难言三受皆乐耶。既于下苦。微故不觉。横生乐想。即答初难。谓于尤重之下苦。生乐想也。苦受具三苦者。若如昔解。直点三受为三苦。是则苦受为苦苦。乐受为坏苦。舍受为行苦也。今明苦受具三苦者。义旨小异于昔。何者若刀杖缘中生心。亦是苦受。失坏缘中生心。亦是苦受。今取刀杖缘中生苦受者。为苦苦。失坏缘中生苦受者。为坏苦。即此苦体。是动求行缘。便是行苦。故言苦受具三苦。非是苦苦具三苦也。余二受各具二苦者。乐受起时。因中说果。即是坏苦。即体是动求行缘。故是行苦。亦得言乐受具二苦也。舍受具二苦者。四禅以上是舍受。然彼众生。舍命之时。亦爱寿命。便是坏苦。其体岂非行缘动求。若尔则舍受具二苦也。

善男子以是因缘生死之中(至)是故说言一切皆苦。

桉。僧亮曰。以轻重因缘也。苦乐性不相离者。三苦不相离也。宝亮曰。实以无三恶苦。故有实乐。苦乐性不相离者。十住无漏之解。从初住至金刚心以来。当分除惑。于无惑边。恒是实乐。而无漏之体。未免世谛。故举体是苦。故言苦乐性不相离也。

善男子生死之中实无有乐(至)随顺世间说言有乐。

桉。僧亮曰。将说乐因。为答第三第五难。故说有为天乐也。宝亮曰。五欲之中。实无熙怡乐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今作是说其义云何。

桉。僧亮曰。上义未显。问以成之也。昙谶曰。领解也。宝亮曰。第三第五两难未被答。此重举以请答也。

佛言善男子如上所说(至)一切皆苦无有乐想。

桉。僧亮曰。亦生苦因者。明外物非苦苦因。故说苦也。宝亮曰。答其二难。明此并是因中说果有何虚妄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乃能知是苦因乐因。

桉。道生曰。二乘不知常住。故不知乐因。僧亮曰。解苦者。解三苦也。无苦者。说下苦为乐。乐非苦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十

 

上篇:大般涅槃经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妙法莲华经玄义

法华私记缘起 沙门灌顶述 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

法华经玄赞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盖闻至觉...

阿弥陀经疏

刻弥陀经义疏序 孤山圆师撰《弥陀经义疏》,后又钞之...

三弥勒经疏

三弥勒经疏 兴撰 弥勒上生经料简记 将释此经。略以五...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 一...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佛说善生子经

佛说善生子经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闻如是: 一时,众祐...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懂得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的鸽子看到...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