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五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五十九

 广出与六师论我无我义 广释娑罗双树缘起 广释二月十五日缘起 广释一切法性无住住义 广释涅槃无相义 广释定慧舍相奢摩他等相

师子吼品之第六

尔时六师周遍六城(至)唯说如来常乐我净。

桉。僧亮曰。师子吼能令眠者觉悟也。佛说中道。能悟偏执之眠也。宝亮曰。外道既穷于此处。故求欲论义也。

尔时六师复作是言(至)嚮喻于眼见者喻我。

桉。僧亮曰。根机不同。俱是执着。而憍陈如。闻无常以受道。六师因我乐。以反真也。闻我则欣同。故说已解以自多。而此说非色为我。谓与佛解不同也。宝亮曰。此中往复。不异下先尼中。但自犹有徒众。未有所称。至于徒党都尽。十师方现受降伏。归还正道也。

佛告六师若言见者(至)闻见六尘当知无我。

桉。僧亮曰。此下有三开。难所执我。此即第一难。谓根非我。应如人向之异。一向之中。具见闻也。

所引向喻虽经百年(至)年迈根熟亦应无异。

桉。僧亮曰。第三难。向辨无用。知见非向。今明根熟则昧。故知见色根非是我也。

人向异故见内见外(至)若不见者云何有我。

桉。僧亮曰。第三难。若不内外俱见。岂是于我耶。

六师复言瞿昙若无我者(至)有我者即常乐净。

桉。僧亮曰。明见属众缘。无别见者也。

六师言瞿昙色亦非我(至)遍一切处犹如虚空。

桉。僧亮曰。然色等以因缘故。具有四过。我所以说。我相同虚空。不以因缘成遍一切处。难以分数分也。湛然常住。不可生灭。而能知能见。常御诸情也。

佛言若遍有者则不应言(至)若无常者云何云遍。

桉。僧亮曰。有两开。此第一难。言汝我既是见者。今物若遍。见亦应遍。遍则无物。物则不遍也。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至)云何而言转受人天。

桉。僧亮曰。第二难也。若遍五道。则一时合者。不得舍人受天也。

汝言遍者一耶多耶我若一者则无父子怨亲中人。

桉。僧亮曰。第三难也。既言是一。云何有尊卑之异耶。

我若多者一切众生(至)善业恶业愚智差别。

桉。僧亮曰。第四难也。若各有自在之生。岂有愚智之别耶。造业亦理然是同也。

瞿昙众生我者无有边际(至)众生业果不得无差。

桉。僧亮曰。外道救义但救多我之切也。我有遍常。不遍常法。非法不遍也。常我虽遍。然行法则智。行非法则愚。不得无差也。

佛言六师法与非法(至)若不尔者云何言遍。

桉。僧亮曰。我若遍者。应各各具二。具二者。业根应等。若不尔。云何言遍耶。

瞿昙譬如一室灯百千灯(至)修善行恶不相杂合。

桉。僧亮曰。救义意。如灯之小大。皆遍一室。不容以小故不遍也。

汝等若言我如灯者(至)众生我者则不如是。

桉。僧亮曰。破此执有三开。此第一从缘生故。缘大灯大。所以能有异也。我不从缘。不应异也。宝亮曰。灯之与明。悉从缘有。我既不尔。云何为喻灯明。要有本有末。在主之炎为本。譬上之明为末。成我不从身出。出住在异处。故无我也。

明从灯出住在异处(至)从身而出住在异处。

桉。僧亮曰。第二难也。灯与明异。我与法非法不异。若异者。我则不遍也。

彼灯光明与闇共住(至)当知初明与闇共住。

桉。僧亮曰。第三难也。初灯小故。不能破于大闇。与闇共住。闇处无明。明则不遍也。

瞿昙若无我者谁作善恶(至)师子吼者名大涅槃。

桉。僧亮曰。不作无善恶也。恶是作业。必应有作者。我是作者。作者是有为无常也。

善男子东方双者破于无常(至)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桉。僧亮曰。八树拟八法也。八法于兹而显也。犹明处是耳。

师子吼言世尊如来何故(至)我于二月入大涅槃。

桉。僧亮曰。有待时漏尽者。时节即道也。说如来真实者。就起四倒之时破说者。六时者。犹是三时各分为二也。宝亮曰。修道之第五文。次时为道也。既是众生入道之津。由遣其横计之情。令觉虚而安理也。

师子吼言如来初生(至)而是母人实不死也。

桉。僧亮曰。以初生乃至初得道。皆方便。非圆极故。因未满而显之也。今所明理圆。寄满月也。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何等比丘能庄严此娑罗双树。

桉。僧亮曰。修道之第六。寄人以明道。所谓待伴漏尽也。

善男子若有比丘受持读诵(至)常住于此娑罗树木。

桉。僧亮曰。法由人弘。故问弘法之人也。宝亮曰。众生根性不同。若应以千人为缘。少一人则不悟。要须数足。今略数人。若广列者。其事亦难。具可顿显也。

佛言善男子一切诸法(至)汝云何言愿如来住。

桉。僧亮曰。修道之第七文。次遣着。以明道也。道者。忘怀为德。如其存住。即便背道。今就此门中有三翻。皆是遣执也。

善男子凡言住者名为色法(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

桉。宝亮曰。第一释疑云。如来既入涅槃。便不得自在。今遣此执也。佛已断一切色缚。累尽而体无相。若不达于空。可存有去住也。

善男子若有说言身口意恶(至)于拘尸城亦无是处。

桉。僧亮曰。有为相续。故住竟无实住。如来永断有为。不应请住也。宝亮曰。第二遣执。向既辨道相。但空理难安。于下愚未悟故。引譬以明。理谓必然。功夫行善。不可使得恶果。亦不可使行恶得善果。两因既不可使。回换明道。是无相无为。竟何所住耶。

善男子如来今于此拘尸城(至)以是因缘入禅定窟。

桉。僧亮曰。上云。涅槃无生无诸有。如来即涅槃。而言。王宫之生。双树之灭。谓以出动为生。入寂为灭。应物之迹也。何故入禅定窟者。将显现灭之旨。以益当时。故发问也。宝亮曰。劝行佛所入定。为化众生。得无相涅槃也。

师子吼言世尊无相定者(至)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桉。僧亮曰。重问涅槃无相义也。明涅槃之中无十相之苦。欲令行者修因。起之为乐。知着相为失。无相为得也。说道有广有略。初从灭定。讫时方广门也。今略门有二。但说始终此定也。

师子吼言世尊何等比丘(至)修集舍相是名三相。

桉。僧亮曰。已说涅槃无相之利。利由因得。故问也。时时修集。至是名三相。一是修时。一是应修时也。定能除乱。慧除颠倒。舍调迟速。略问举要。此三者涅槃之要行也。宝亮曰。修道之第八文也。出能修道人。明菩萨无时不修定慧舍三法。故言时时也。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名为(至)慧舍二相亦复如是。

桉。僧亮曰。若心在缘。不散为定。念念取缘。皆不散也。心在一境。至不名三昧。若心相续。一境名定也。如其非定非一切智者。缘四则非定。所以互破者。修定慧为一切智。一切智者。无法不知。名一切智。审定名智。一体具二。不具非一切智也。非一切智云何名定者。若不余缘。不知一切。非直失一切。亦复失知下。以行为异耳。定慧亦如是者。亦以非定破慧。非慧破定也。宝亮曰。既唱此三名。时众有疑。故师子吼。于一法中。作三难也。举定为隅耳。慧舍亦然也。此第一谓。众生自有三昧。何须修耶。第二难云。定本摄心一境。佛既遍缘万境。便应非定也。第三难云。若以一行得三昧者。是则六度之中。唯一禅是。余五应非。若定不能生智。亦非定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至)如是余缘亦一境故。

桉。宝亮曰。先遣第二难。唯使一境中得定。则一切境悉静照。故言如是余缘亦一境也。

行亦如是。

桉。宝亮曰。答第三难也。夫六度之行。无非是静。悉缘中解用。岂非智耶。

又言众生先有三昧(至)云何而言不须修集。

桉。僧亮曰。答意虽分分别四谛。皆得重缘。亦定亦智。善三昧者。为涅槃修善三昧。非心住境。便是涅槃因也。宝亮曰。答第一难也。此言三昧。名善三昧。一切众生心行。虽有善恶。不取此心为定也。

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至)见佛性者名为舍相。

桉。僧亮曰。此下广说善不善相也。宝亮曰。此下凡有三翻。明此三法也。第一直总明定慧舍相。第二从奢摩他。名为能灭。以去别解。此三法也。第三从奢摩他有二种。世间出世间以下。偏释定慧二法也。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者。若摄心在境。不驰荡外缘。目之为定。十住菩萨未居极位。不免企上之心。故义言智多定少耳。此非了义言也。

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至)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桉。宝亮曰。第二释也。奢摩他。此名为定。此中以五种义释定也毗婆舍那。此言智慧。此文中有六义释也。忧毕叉者。此言舍。据空解为目。文中有四义释也。

善男子奢摩他者有二种(至)善男子是名三昧相。

桉。僧亮曰。上总说。今别三相之能也。宝亮曰。第三别释定慧深浅之相。舍无别体。故不分门也。此中自有二意。一正各辨定慧深浅之相。第二明修定慧有所为。定中深浅相者。世间曰有相定。出世间名无相定也。此先辨定深浅相也。

善男子慧有二种(至)复有四种所谓观四真谛。

桉。僧亮曰。下别说定慧二体。舍无别体。不说也。宝亮曰。辨慧之深浅相也。

善男子为三事故修奢摩他(至)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桉。僧亮曰。上说三相多能。今说为能中要者。故修也。宝亮曰。第二重。次明修定慧有所为也。先有三句明定。后有三句明慧。合定慧二门。凡成六句释义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五十九

 

上篇:大般涅槃经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盂兰盆经疏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 充国沙门宗密述 始于溷沌。塞乎天地...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翻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觉,子于...

佛说摩诃刹头经

佛说摩诃刹头经(亦名灌佛形像经) 西秦沙门释圣坚译 「...

【注音版】佛说回向轮经

佛说回向轮经...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止...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闻如是...

缁门警训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佛说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失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

化导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