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二

沙门释光述

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

分别贤圣品者。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贤圣故名分别贤圣品。所以次明贤圣品者。上三品别明有漏。次下三品别明无漏。欲令厌已生欣故。次明无漏。就明无漏三品中。贤圣明果。智明因。定明缘。果相麁显。所以先明。

如是已说至修道通二种者。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总明道体性。二明道所证谛。三约圣道辨人 此即第一总明道体性。上两句结前。下两句正出道体。

论曰至及修道故者。释上两句。

道唯无漏至故通二种者。释下两句。问答可知。

如向所言至次第随现观者。此下第二明道所证谛。就中。一明四谛。二明二谛 就明四谛中。一明四谛。二别显苦谛 此即第一明四谛。上两句显名。第三句显体。下一句明次第。

论曰至名先已说者。释第一句。

于何处说者。问。

谓初品中至无漏法处者。答。

彼如何说者。徵。

谓彼颂言至此说苦集谛者。释。引前界品颂答 问界品颂云无漏谓道谛。何故今引乃云圣道 解云圣道道谛名异义同。依义牒文。不相违也。

四谛次第如彼说耶者。释第二句问。四谛次第如彼界品先说道谛。次灭。次苦。后说集耶。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徵。

如今所列至四道者。释。

四谛自体亦有异耶者。释第三句。此即问也。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徵。

如先所辨至说亦然声者。释文可知 问虚空.非择灭何故非谛摄耶 答如婆沙七十七云。答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尽。是苦对治者。世尊立为谛。虚空.非择灭非苦。非苦因。非苦尽。非苦对治。是故世尊不立为谛 又云复次虚空.非择灭无漏故非苦.集谛。无记故非灭谛。无为故非道谛 又云。复次虚空.非择灭不堕世故非三谛。无记故非灭谛。广如彼释。

四谛何缘如是次第者。释第四句。此即问也。

随现观位至先后次第者。答。随谛现观先观先说。若异此者应先说集.道因。后说苦.灭果。 汎明次第略有三种 一或有法说次第随生。如四念住。身念住前生前说。乃至法念住后生后说等。谓等取诸静虑等 二或有法说次第随便。如四正胜。谓此中无决定理趣发勤精进起如是欲。第一先断已生恶法。第二后遮未生恶法。第三先修未生善法。第四后增已生善法。但随言便说四次第。此中文略且言恶法。或举前显后。故婆沙七十八云。虽四正胜俱时而有。而易说故先说断恶。后说修善。于断恶中先说断已生恶。后说遮未生恶。于修善中先说起未生善。后说增已生善。若作是说言辞轻便(已上论文) 等。谓等取四神足等 三或有法随现观次第如说说四谛 于三次第中今说四谛。是其第三随瑜伽师现观位中先后次第。

何缘现观次第必然者。问。

加行位中如是观故者。答。于决择分加行位中如是观故。

何缘加行必如是观者。徵。

谓若有法至纵马奔驰者。答。举法.喻显。引证。总结。如文可知。

此现观名为目何义者。问。

应知此目现等觉义者。答。应知此目现前等觉境义。

何缘说此唯是无漏者。问。

对向涅槃至故得正名者。答。此无漏慧对向涅槃果。正觉谛境。故唯无漏。此觉真净故得正名。

应知此中至物亦有殊者。出四谛体。问四谛若依实体。应唯有三。苦.集一物故。若依因果应有五种。于道谛亦有因果。若依现观应有八种。上下八谛故 答如婆沙云。复次依现观故建立四谛 问若尔圣谛应八非四 答谛行相同故四非八广如彼释。

何义经中说为圣谛者。问。

是圣者谛故得圣名者。答。

于非圣者此岂成妄者。难。

于一切是谛至非圣说是乐者。释。此四谛理于凡及圣一切皆谛。性无倒故。然唯圣者实见非凡。是故经中但名圣谛。非是非圣谛。凡虽观谛非是决定。而容后时颠倒见故 如有颂言诸圣者说涅槃是乐。非圣者说涅槃为苦。如外道云我见世间无一目者尚以为苦。况彼涅槃。诸根总灭而得有乐故计为苦 有漏之法圣说为苦。非圣于中妄说乐受。唯是其乐故成颠倒。

有余师说至圣非圣谛者。叙异说。有余经部师说。或是上坐部师说。灭.道二种唯是圣谛唯圣成就非凡成故。凡但伏惑不能正断。故于灭谛不能成就。余苦.集二通是圣谛及非圣谛。以圣及凡俱成就故。此师约得以释 又解灭.道二谛唯无漏故。唯圣观故。故唯圣谛。苦.集二谛圣亦观故故名圣谛。唯有漏故凡亦观故名非圣谛。

唯受一分至余有漏行法者。此即第二别显苦谛问。三受之中唯苦受一分是苦自体。所余有漏竝非苦受。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此即问及颂答。

论曰至亦无有失者。释上两句。由三苦合名苦无失。

此中可意至故名为苦者。释下两句。此诸有漏法中。若可意有漏行法。由与坏苦合故总名坏苦。诸非可意有漏行法。由与苦苦合故总名苦苦。除此二种余有漏行。由与行苦合故总名行苦。

何谓为可意非可意余者。问。

谓乐等三受至得可意等名者。答。谓乐等三受如其次第 由乐受力令顺乐受相应.俱有等诸有漏行得可意名 由苦受力令顺苦受相应.俱有等诸有漏行得不可意名 由舍受力令顺舍受相应.俱有等诸有漏行得非可意非不可意名。

所以者何者。徵。

若诸乐受至坏时苦者。此下答。明诸有漏行各由一苦故成苦性。此显三苦体性。若诸乐受由坏灭位成苦性故。正理五十七释经云。乐受生时住时乐者。由彼乐受性是乐故。坏时苦者。谓诸有情未离染时心恒求乐。于乐坏位起忧愁等。故说乐受为坏苦性。乐受坏时设无苦受。似苦显现亦名为苦(已上论文)。

若诸苦受至住时苦者。若诸苦受由体成苦性。经言苦受生时苦。住时苦。故名为苦。坏时乐故。正理释经云。然薄伽梵契经中言。苦受生时。住时苦者。由彼苦受性是苦故。坏时乐者。苦受坏时设无乐受。由苦受息似乐显现故亦名乐于相续息位立以坏名。故苦受息时名苦受坏。

不苦不乐受至即是苦者。不苦不乐受由生灭无常行成苦性。众缘造故其性不安念念生灭。如契经言若非常即是苦。故正理云。不苦不乐受生时住时皆非苦非乐。性是彼故。即彼坏时苦.乐随一容现前故可言俱有。苦.乐坏时无容有二。故佛于此作别异说。

如受顺受诸行亦然者。如是三受得三苦名。顺受相应.俱有等行。应知亦然说为三苦。故正理云。此三苦性其体是何。应定判言三受为体。由三受故顺三受法。如应亦得三苦性名。

有余师释至名行苦性者。此释三苦名。有余师释苦即苦性名苦苦性。坏即苦性名坏苦性。行即苦性名行苦性。皆据持业释也。

应知此中至行苦故苦者。此明三苦宽狭。应知此中说可意为坏苦。非可意为苦苦者。由是别苦不共余故从别立名。理实一切诸有漏行。行苦故苦。若依此文可意有二。谓坏苦.行苦。体非苦受不名苦苦。非可意有二。谓苦苦.行苦。坏时乐故不名坏苦。余有漏行唯名行苦。体非苦受不名苦苦。坏容生乐不名坏苦。

此唯圣者至于有顶蕴者。此显行苦微细。此行苦性唯诸圣者所能观见。凡夫虽观不能深悟。故经部师鸠摩罗多有是颂言。又对凡夫显圣厌胜。

道谛亦应至有为性故者。问。

道谛非苦至唯显有漏者。答。道谛非苦。违逆圣心是行苦相。非缘圣道起四行相违逆圣心。由此圣道引众苦尽。又通经言 若观诸有为涅槃寂静者。释云亦由先见彼有为法是其苦性后观彼法上灭以为寂静。故彼经说有为之言唯显有漏。道谛非苦亦无涅槃故。有为之言不通道谛。

若诸法中至苦为圣谛者。问。

有一类释至计痈为乐者有一类。说一切有部师释。如文可知。

有余于此至说乐亦名苦者。有余经部鸠摩罗多。而于此中以颂释言。以此乐受能为未来苦果因故。能集未来众苦果故。有苦逼迫希彼乐故。故说乐受亦名为苦。

理实应言至为谛非乐者。论主述说一切有部正释。理实应言圣者观察诸三有.及三有中乐体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为谛非乐。

如何亦观乐受为苦者。余部问。

由性非常至一如苦受者。论主答 由性非常。简异灭谛 违圣心故。简异道谛。故名为苦 如以行苦相观色等时。非彼行苦相一如苦受。显苦受差别。

有谓乐受至行苦何用者。论主牒前经部颂破。苦因是集。岂关于苦。又圣生上缘彼如何有苦名转。非彼诸蕴为苦受因。若据苦苦名苦谛者。又经复说行苦何用。以彼部计苦名苦谛。乐.舍生苦亦名苦谛。故作此徵。

若由非常至行相何别者。问。

生灭法故至能引苦行相者。答。生灭法故观为非常。违圣心故观之为苦。但见有漏非常知违圣心。故非常行相能引苦行相。

有余部师至受唯是苦者。叙异计。有余经部大众部等作如是执。定无实乐一切三受皆唯是苦。此中应言定无乐.舍三受唯苦。为前但问乐受故叙异宗。但言无乐不言无舍。

云何知然者。问。

由教理故者。异部答。

云何由教者。徵。

如世尊言至名为颠倒者。异部引三经答。如文可知。

云何由理者。徵。

以诸乐因至其相方显者。异部以理答 以诸乐因皆不定故。显无实乐。谓诸所有衣服等事若依时用。不过量用。诸有情类许为乐因此若非时。过量受用。便能生苦。复成苦因。如夏被胡裘。冬着生葛。饱饮食已复数饮食。寒天遂冷。热取煖等。此等皆名非时受用。衣服.饮食.冷.煖等事便能生苦。复成苦因 其衣服等虽依时用。此若过量受用便能生苦。复成苦因。不应乐因。于增盛位过量受用。或虽平等不增不减。但由非时便成苦因。能生于苦 故知衣等本是苦因。苦微不觉。苦增盛时其相方显乃觉苦也。

威仪易脱理亦应然者。此类释也。行.住.坐.卧威仪易脱。诸有情类计为乐因。此若非时。或复过量。成苦因等。准前应释。此显威仪乐因不定。明无实乐。

又治苦时至乐觉乃生者。又开二章显无实乐。一治苦觉乐。二苦易觉乐。

谓若未遭至能生乐因者。释初章 疲。谓疲劳。欲。谓淫欲 或疲淫欲 食对治饥 饮对治渴 温对治寒 凉对治热停息坐卧对治疲欲。谓若未遭饥等苦逼。不于食等诸乐因中生于乐觉。若遭饥等苦逼迫时。方于食等诸乐因中生于乐觉。故于对治饥等重苦食等因中。愚夫妄计此轻苦因能生于乐。实无决定能生乐因。

苦易脱中至定无实乐者。释第二章。苦易脱中于其轻苦愚夫谓乐。如荷重担暂易肩等。于初轻苦妄谓为乐故受唯苦定无实乐。若依经部三受皆具三苦。谓三受实是苦受故皆是苦苦。三受相续断位变坏故。皆是即坏即苦。三受念念生灭故。皆是即行即苦。

对法诸师至此言应理者。论主标显说一切有宗。于苦受外言乐实有。此言应理。

云何知然者。问 且应反徵至有乐应成者。略作三番徵责经部。显有实乐。

若谓可爱至非可爱故者。此即牒经部等救。既离染时圣者厌患可爱复成非爱故。明知乐受无实理成。

不尔可爱至有实乐受者。说一切有部破。如文可知。

然世尊言至非真了义者。此下说一切有部通经部等所引三经。此即通初经也。经言诸受无非苦者。佛言我依诸行无常有为变坏。蜜说诸受无非是苦。若依无常说受是苦苦.是行苦。若依变坏说受是苦苦.是坏苦。故知此经但依行苦.坏苦二种说受是苦。不依苦苦作如是说。故正理云。故知此经依二苦说。不依苦苦说皆苦言。又解无常.变坏俱是行苦。以说诸受无非苦故。若说坏苦唯乐受故不通苦舍。正理云。通坏苦者即是行苦中变坏无常行苦。非是三苦中坏苦 若由已下。显有三受。说受皆苦依蜜意言显有别意。非真了义说有三受。不言蜜意。明知了义实有三受。

又契经言至观乐为苦者。通第二经。经言以苦观乐受者。此苦即是无常行苦.变坏坏苦。乐受有二。一有乐性。二有苦性。观乐过患。佛不劝观。观苦利益。故佛劝观。非无有乐 又解无常.变坏俱是行苦。

如何知此自相是乐者。经部等问。如何知此乐受自相。体性是乐性非苦受。苦苦摄耶。

如有颂言至故说受皆苦者。说一切有部答。颂中但依非常行苦.变坏坏苦说受皆苦。不依苦苦言受皆苦。明知别有乐受自性。若乐性苦何不亦以苦苦观耶 又解无常.变坏俱是行苦。

又契经言至故成颠倒者。通第三经。一开三章。二别牒释。此即开章。经言于苦谓乐倒者此别意说。以诸世间一于诸乐受。二于诸妙欲。三于诸三有一分乐中。一向计乐故成颠倒。非计少乐名为颠倒。

谓诸乐受至故成颠倒者。此释初章。谓诸乐受依自相门虽性是乐非是苦苦。若依异门亦有坏苦.及行苦性。世唯观乐不观为苦故成颠倒。

诸妙欲境至故成颠倒者。此释第二章。诸妙欲境顺乐受少。顺行.坏苦多。唯观为乐不观为苦故成颠倒。

诸有亦然者。释第三章。诸三有亦然。顺乐受少。顺行.坏苦多。唯观为乐。不观为苦。故成颠倒。

故不由此至无实理成者。结。故不由此所引三经能证乐受无实理成。

若受自相至有何胜利者。重责经部等。

若谓世尊至无非苦故者。牒救徵破。若谓世尊于一苦受。随顺世俗说三受者不应正理。佛蜜说受无非苦故。若蜜意说受皆是苦。若显了说受即有三种。既尽理说显说有三。明知说三非随世俗。

又于观五受至乃至广说者。经观五受说如实言。明知说三受非随俗说。以彼三受摄五受故。五受如实三受亦实 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永断此三得预流果 乃至广说者。又断薄贪.瞋.痴得一来果。又断五下分得不还果。又断一切结得无学果。

又佛如何至上等乐觉者。复重责言。又佛如何于一苦受。随顺世俗分别说三。若谓世间于下.上.中苦。如其次第于下苦起乐觉。于上苦起苦觉。于中苦起舍觉。佛随顺彼说乐等三。理亦不然。何但苦三乐亦三故。应于下等三苦唯起上等乐觉。谓于下苦唯起上乐觉。于中品苦唯起中乐觉。于上品苦唯起下乐觉。不应起舍觉。此中难意苦.乐各三应无舍觉。唯苦.乐觉 又解乐亦三故。应于下等三苦。唯起上等乐觉不起苦觉.舍觉。又正理云。又乐亦有下等三故。不应言乐唯是下苦。

又受殊胜至都无有.故者。复约事难。又受胜境所生乐时。有何下苦而起乐觉。汝许尔时有下苦者。如是下苦过去已灭未来未生也。应尔时有极乐觉。此位众苦都无有故。

受欲乐时徵问亦尔者。此即类释。受淫欲乐时徵问亦尔。准前可知。

又下品受至乐等三受者。约品约地为难。下品苦受现在前时。许为乐受明利可取。许中苦受现在前时。名为舍受非明了取。如何应理。又于色界下三定中。说有乐故应有下苦。三受明义。喜亦名乐故通三定。第四定等以上五地。说有舍受应有中苦。定胜苦增。岂应正理。结破可知。

又契经说至少分实乐者。复引经证。如婆沙六十云。问亦有是乐法器 如契经说。大名当知。色若一向是苦非乐。非乐所随。无少分乐.喜所随逐者。应无有情为求乐故染着于色。大名当知。以色非一向苦。亦是乐。亦是乐所随。是少分乐.喜所随逐故。有诸有情为求乐故染着于色。乃至识蕴。广说亦尔(解云非乐所随顺增长。无少分乐喜所随顺逐者)。

经言乐等有情贪着故知定有少分实乐。

如是且辨至亦不成证者。此下显理证亦不成。将破彼理结前生下。

且以诸乐因至决定理成者。此下第一破乐因不定。夫苦.乐因。由内.及外。因缘和合前后不同。为因决定非唯外境 所依。谓所依身分位。谓前后分位 差别。谓前后不同 或为违因。谓非美熟因 余文.及喻思之可知。

又三静虑中至能生苦故者。约上地难。显乐因定 言三静虑。谓下三定。余文可知。

又彼所说至准前应说者。此破第二治苦生乐 又彼所说要治苦时起乐觉者。准前下苦生乐文中已破。谓受胜境所生乐时。对治何苦而起乐觉。设许尔时治麁苦者。此能治细苦。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尔时转应生极乐觉。又于欲界可容治麁苦计细苦为乐。静虑中乐治何苦故而得生耶。如是等破。准前下苦生乐中说。

又彼所说至应知亦尔者。第三破苦易脱生乐。又苦易脱乐觉乃生如易肩者。此身分位初易肩时实能生乐。乃至此身如是分位未灭已前必有乐生。灭则不尔。若异此者。此初位后时乐应转增。苦渐微故。然久易时苦虽渐微而不生乐。故知乐受非是下苦 如是易脱身四威仪。于初易位生乐解劳。应知亦尔。

若先无苦至生于苦觉者。经部等问。若先无苦于最后时。何为歘然生于苦觉。良由初位苦微不觉。后渐苦增方能觉苦。

由身变易至甘酢味起者。说一切有部答。由身变易前后分位差别不同。前位乐生后时苦起。如酒等后时分位差别不同。初甘味起。后酢味生。非由先有后方生也。

是故乐受实有理成者。别结。是故乐受我说实有。据理亦成。

由此定知至如应名苦者。总结。由此上来所释教理。显受非皆苦亦有少实乐。定知一切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其所应名之为苦。非唯苦受名之为苦。

即苦行体亦名集谛者。此下第二明集谛。说一切有部标宗。即诸有漏苦.行体性亦名集谛能生果故。

此说必定至爱为集故者。经部申难显说违经。

经就胜故至亦是集谛者。说一切有部通经。经就胜故说爱为集。理实所余一切有漏亦是集谛 言爱胜者。润生等胜。

如是理趣由何证知者。经部问诸有漏法皆是集谛。如是理趣由何证知。

余契经中至依法相说者。说一切有部答。余经亦说余法为集。伽陀非唯说爱为因。说业.无明为因招后行。故知集谛非唯是爱。又契经说五种种子。一根。二茎。三支。四节。五子。此即别名喻有取识 取是烦恼。识有取故名有取识。如言有漏识 又彼经中说。以五种种子置地界中。此即别名喻四识住。种子.及田。俱生芽等。竝是其因。识.及四识住。竝能生果。俱名集谛。故知集谛非唯是爱 又解五种种子即喻五趣识 置地界中。即喻四识住。俱能生果竝是集谛。故经所说爱为集谛。是密意言非真了义。阿毗达摩依法相说言诸有漏皆集谛。

然经中说至及彼因因者。此下说一切有部会释前经。然经蜜说爱为集者偏说起因。伽陀中说业.爱.无明皆为因者。具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无明为因因。与业因为因故名因因 或与业.爱因为因故名因因。生之与起虽复俱是所得五蕴。由业体生故名生因。由爱助起故名起因。故婆沙一百七十三引经言。如契经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生.起即是所得五蕴。

云何知尔者。经部问。云何知业为生因。爱为起因。无明为因因。

业为生因至有绪故者。说一切有部答。业为生因。爱为起因。经所说故所以得知。又彼大因缘法门经中。次第显示后行支等皆悉有因。有缘。有绪。此三竝是无明等异名。生后行等果。以无明等能为因故。能为缘故。能为绪故。故婆沙二十三云。如大因缘法门经说。佛告阿难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缘有如是绪。乃至广说 此论引经从前等后。婆沙引经从后等前。行既有因。因即无明。故知无明名为因因。或亦兼显业为生因。爱为起因。随其所应等中以摄。

为别建立至为集谛体者。释第二经。彼契经中为别建立种子.及田。说有取识.及四识住。明知五蕴皆能为因。故非唯爱为集谛体。

何法名生何法名起者。经部问。何法名生。何法名起。而言业为生因。爱为起因。

界趣生等至应知亦尔者。说一切有部答。三界.五趣.及四生等。种种不同品类差别。自体出现说名为生。若无差别但后有相续皆名为起。业与有爱如其次第为彼二因。业为差别生因。业令界等身形种种差别生故。爱为无差别起因。但后有续不简彼此爱皆能起 言有爱者。有之爱故名为有爱 譬如种子与穀.麦等别种类芽为能生因。业为差别生因应知亦尔 水与一切无差别芽为能起因。爱为无差别起因应知亦尔。

爱为起因何理为证者。经部问。

离爱后有至爱为起因者。说一切有部答。以三理证爱为起因。一离爱后有必不起故。二由爱力故相续趣后。三执取后身我爱最强。由此三理爱为起因 有爱。谓凡夫学人 离爱。谓诸无学。余文可解。

如是世尊至异此名胜义者。此即第二明二谛。

论曰至衣等亦尔者。此释初句及第三句中如瓶世俗。若彼物觉。彼物破时彼觉便无。彼物应知名世俗谛。指事可知。

又若有物至火等亦尔者。释第二句及第三句中如水世俗。又若有物以慧分析同聚余法。彼觉便无亦是世俗。犹如假水四境为体。被慧析余色.香等时。水觉则无。假火.风等应知亦尔。前界品言假地.水等是显.形色。彼文且据一显相说。

即于彼物至名世俗谛者。释世俗谛。即于彼物瓶未破时。水未析时。以世想名施设瓶.水。假施设有故名为世俗。依世俗理说瓶等是实名世俗谛。

若物异此至受等亦尔者。释第四句。若有物体异此瓶等名胜义谛。谓彼物觉。彼物破时彼觉不无。及慧析余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谛 如是色等物碎至极微。一一极微皆名色等。或以胜慧析除味等。一一极微皆名味等。彼色等觉从麁至细恒常有故。受等亦然。无色之法虽不可碎细至极微。然可以慧析至刹那。彼受等觉恒常有故。

此真实有至名胜义谛者。释胜义谛 问此言二谛通四谛不。及非谛不 解云婆沙七十七评家意说四谛皆通世俗.胜义。苦.集谛中有瓶.衣等。佛说灭谛如园.林.等。佛说道谛如船筏等。皆名世俗谛。佛说四谛各有四理。皆是胜义谛。又云。由说四谛皆有世俗.胜义谛故。世俗.胜义俱摄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虚空.非择灭亦二谛摄故。

先轨范师至名世俗谛者。经部之中先轨范师作如是说。如出世智即是无漏观智.及此出世智后得世间正智。所取诸法。名胜义谛。如此余智所取诸法。名世俗谛。

已辨诸谛至谓名俱义境者。此下当品大文第三约圣道辨人。就中。一明圣道加行。二约三道辨人。三明诸道差别 就明圣道加行中。一总标加行门。二广明七加行 此即第一总标加行门。

论曰至起修所成慧者。释上三句 顺见谛闻。谓闻顺见谛教。余文可知。

此三慧相差别云何者。此下释第四句。明三慧别。此即问也。

毗婆沙师至三慧亦尔者。亦缘句文 唯言缘名。举初显后。或影显也 俱谓缘名.及义。若据三慧成满位时皆唯缘义。今此文言闻唯缘名思缘名.义。据加行位辨三慧别 余文可知。

有言若尔至闻修所成者。论主述诸师破毗婆沙义。有言若尔思慧不成。若缘名时应是闻慧。若缘义时应是修慧。

今详三相至食草所成者。论主述已解 闻谓耳闻 思谓思量 修谓等持 此三即是能成三因。说所成言显三胜慧是闻.思.修三因所成。从因为名故言闻所成慧等 如言食所成命。草所成牛。食.草是能成。命.牛是所成 界分别者。闻通欲.色有耳闻故。非在无色无耳闻故 就欲.色中婆沙四十二云。地者闻所成慧在五地。谓欲界。四静虑。有说在六地。谓前五.及静虑中间。有说在七地。谓前六.及未至地(然无评家)思唯欲界是不定界。若欲修时堕思中故。非色.无色。以是定界。若欲思时堕修中故。修通色.无色是定界故。非在欲界不定界故 三得分别者婆沙四十二云。加行得。离染得。生得者。此三慧皆通加行得.离染得。非生得。闻.思所成离染得者。离有顶染时得故。有说三慧虽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从上地没生下地时亦有得故。有余师说。闻所成慧在欲界者唯加行得。在色界者可言是加行得。可言是生得。可言是加行得者。谓在欲界加行修习闻所成慧。观察诸法自相.共相。极纯熟者从欲界没生色界时乃可得故。可言是生得者。虽在欲界加行修习闻所成慧。观察诸法自相.共相若未生彼犹未能得。要生色界方得彼故。思所成慧唯加行得。修所成慧通三得。加行.离染.生时得故。

诸有欲于修至暂息永除故者。此下第二广明七加行。就中。一明身器清净 二明五停位。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 此即第一明身器清净。就颂文中。初一句显初因。次五句显第二因。后六句显第三因 第二因中初一句标。后四句释。就释中前两句举所治。后两句显能治 第三因中前两句显体。后四句立意。

论曰至三住四圣种者。举种列名。

身远离者至离不善寻者。释初句。

此二易可成至无大欲者。释第二句。颂文应云无不喜足。略不言喜。

所无二.种差别云何者。此下释第三.第四句。此即问也。喜足。少欲。所无二种.差别云何。

对法诸师至名大欲者。答 于已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释已得多求名所无 于未得妙衣服等多希求名大欲。释未得多求名所无。

岂不更求至便应不成者。难。岂不更求名不喜足亦缘未得。便同大欲。此二差别便应不成。

是故此中至名为大欲者。论主申正解。不喜足望已得。大欲望未得。

喜足少欲至应知差别者。释治相违。喜足能治不喜足。少欲能治大欲。与此所治二种相违应知差别。于所已得不妙不多。住知足心名为喜足。于所未得衣服等事。不求妙.多名为少欲。

喜足少欲至唯欲界所系者。释界三.无漏。喜足少欲。俱通三界.及与无漏。所治二种唯欲界所系。

喜足少欲至欲贪为性者。释无贪性。

能生众圣至亦是无贪者。释第七句。此四圣种能生众圣圣之种故故名圣种。四圣种体显同前故亦是无贪。

四中前三至谓乐断修者。释第八句。四圣种中前三体性唯是喜足。一于衣服随所得中喜足圣种。二于饮食随所得中喜足圣种。三于卧具随所得中喜足圣种。第四圣种于有.无有乐断.乐修圣种。婆沙一百八十一释乐断.乐修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复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复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复次乐断者显诸忍。乐修者显诸智。乐断.乐修是谓差别。

如何亦用无贪为体者。问。第四圣种乐断.乐修。如何亦用无贪为体。

以能弃舍有欲贪故者。答。以能弃舍有.欲贪故。有贪谓上界贪。欲贪谓欲界贪。此贪即是有.无有爱故。此第四无贪为体。故正理云。由此能治有.无有贪故。此亦以无贪为性。岂不第四亦能治瞋等。则应亦以无瞋等为性。非无此义。然以前三为资粮故。前三唯是无贪性故。此亦自能对治贪故。从强偏说。又解有谓有.无有。欲贪谓即欲是贪。以能弃舍有.无有.欲贪故 问少欲.喜足俱对治贪无贪为性。何故喜足立为圣种。非少欲耶 答正理云。以少欲者容于衣等物有希求故。谓有意乐性下劣者。于未得境不敢多求。设已得多容求不歇。见喜足者少有所得。尚不更求况复多得。故唯喜足建立圣种。广如彼释 又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答少欲之名有过失。有增益。喜足不尔。有过失者。但言少欲不言无欲故。有增益者。于实无欲而名少欲 少欲于未来处未得事转。喜足于现在处已得事转。不取现在一迦履沙钵拏为难。非于未来转轮王位以喜足难。故立为圣种。广如彼释(解云钵拏此云钱。一迦履沙当十六贝珠。八十贝珠当一钵拏。十六钵拏名迦履沙钵拏。杂心翻迦履沙钵拏为一钱者谬也) 问于四依中何故不说药为圣种。但说前三衣。旧大德等皆言。四依中陈弃药是粪秽者。不然。陈久之药他人弃之名陈弃药。出家少欲取而服之 答正理云。于药喜足何非圣种。不说于彼有爱生故。为治爱生建立圣种。经唯说有四种爱生。是故于药不立圣种。或即摄在前三中故。谓药有在衣服中摄。有在饮食中摄。有在卧具中摄故药喜足不别立圣种。广如彼释 问体虽同前约界云何 答如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界者皆堕三界及不堕界。问色界无饮食。无色界无前三。云何三界皆具四种 答彼虽无食等。而有彼喜足功德。有说由下界具四种故。展转引生上界者。亦具四种。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上界虽无食等。而有彼对治。然对治有四种。谓断对治。厌坏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色界于食等具四对治。欲界有三。除断对治。无色界有二。谓持.及远分。广如彼释 又正理云。缘衣服等所生喜足如何可说是无漏耶。谁言如是喜足是无漏。若尔圣种宁皆通无漏。由彼增上所生圣道。彼所引故从彼为名。故言圣种皆通无漏。不作是言。缘衣服等所有喜足皆通无漏。少欲无漏准此应释。谓彼增上所生圣道。彼所引故从彼为名。非圣道生缘衣等境。

为显何义立四圣种者 释第九句。此即问也。

以诸弟子至解脱非久者答。如文可知。

何故安立如是二事者。释第十句。此即问也。

为欲对治至说四圣种者。答。为欲对治四种爱生。经言苾刍爱因衣服应生时生。初获时也 应住时住。次受用时也 应执时执。后坚执时也 如是有爱或因饮食。或因卧具。或因有.无有。皆如是说 有。谓有爱 无有。谓无有爱。为欲对治此四爱故说四圣种。

即依此义至第四圣种者。释后两句。即依此中四圣种义更异门说。谓佛为欲暂息我所事欲永除我事欲故说四圣种 我所事者。谓衣服.饮食.卧具 我事者。谓自身。即有.无有。缘彼四贪名之为欲 为暂止息前三贪故。说前三圣种。为永灭除四种贪故说第四圣种乐断.乐修。

如是已说至如次第应修者。此下第二明五停位。七加行中五停心观也。就中。一总标。二别释。此即总标。

论曰至二持息念者。释上两句。正入修门虽有多种。要者有二。如文可知。

谁于何门能正入修者。释下两句。此即问也。

如次应知至能正入修者。答 贪增上名贪行者 寻增上名寻行者 余文可知。

有余师言至治彼无能者。叙异说。前约缘多。后约缘外。故不净观非能止寻。

此中先应至名超作意位者。此下第二别释。就中。一明不净观。二明息念观 就明不净观中。一明不净相。二诸门分别 此即第一明不净相。

论曰至令不现行者。释初两句。贪略有四。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显色坏故治显色贪缘虫食等修不净观。形色坏故治形色贪 缘虫咀等修不净观。妙触坏故治妙触贪 缘尸不动修不净观。无威仪故治供奉贪 作此四观各治一贪 若缘骨璅修不净观。通治四贪。以骨璅中无四贪境。故应且辨修骨璅观。于三作意中此唯胜解作意摄故。是假相观。不能断惑但伏现行。夫能断惑遍缘上下。此不净观少分缘故。不能断惑。但伏现行。

然瑜伽师至三超作意者。释后六句。此即开章。于三位中前二作意方现在前。第三淳熟不须作意 任运现前名超作意。

谓观行者至初习业位者。此释初章。释第三.第四句。

为令略观至已熟修位者。释第二章。释第五.第六句。

为令略观至超作意位者。释第三章。释后两句。

有不净观至有差别故者。明不净观。所缘自在少.大不同。相对四句自在之中即有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四位差别。所缘之中即有自身.至海二种差别 第一句所缘少非自在少。谓作意已熟位数观自身 第二句自在少非所缘少。谓作意未熟位暂观至海不能数观 第三句所缘少亦自在少。谓作意未熟位暂观自身不能数观 第四句非自在少非所缘少。谓作意已熟位数观至海 问如上颂云。除足至半头名为已熟修。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桉此即作意已熟所缘唯少。作意未熟通缘少多。如何乃言作意已熟而缘至海 解云颂中所说据观初成。成重观时亦容观广。故无有失。

此不净观至有漏通二得者。此即第二诸门分别 无贪性。答初问 十地。答第二问 缘欲色。答第三问 人生。答第四问 不净。答第五问 自世缘。答第六问 有漏答第七问 通二得。答第八问。

论曰至无贪为性者。释无贪性。又婆沙四十云。问不净观以何为自性。答以无贪善根为自性。修定者说慧为自性。如契经说眼见色已随观不净。观是慧故。有余师说。以厌为自性。厌所缘故。评曰。此不净观无贪善根以为自性。非慧非厌。所以者何。对治贪故。若并眷属四蕴.五蕴为其自性。

通依十地至中间欲界者。释十地 问何故不依无色界耶 答如婆沙云。以无色界无缘色法不净观故。

唯缘欲界所见色境者。释缘欲.色。

所见者何者。问。

谓显形色至由此已成者。答。欲界一切显色。形色。缘义非名。由此已成。又正理五十九云。此不净观力能遍缘欲界所摄一切色处。若谓尊者阿泥律陀。不能观天以为不净。舍利子等于佛色身。亦不能观以为不净。如何此观遍缘欲色。此难不然。胜无灭者。能观天色为不净故。佛能观佛微妙色身为不净故。由是此观定能遍缘欲色为境。由此已显缘义非名。

唯人趣生至况余界生者。释人生。又婆沙云。问何处起此不净观耶。答唯人三洲能初现起。天中无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后起。有说初后皆唯人趣。六欲天中无青瘀等不净相故都不现起 俱舍同婆沙后师。若据初起或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前师。

既立不净名唯不净行相者。释颂不净。又正理云。此观行相唯不净转。是善性故体应是净。约行相故说为不净。又婆沙云。行相者非十六行相。

随在何世至通缘三世者。释自世缘。又婆沙云。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生法缘未来。若不生法缘三世。

既唯胜解至唯是有漏者。释颂有漏。此观既非十六行摄。但是假想。理唯有漏。

通离染得至未曾得故者。释通二得。由有曾得故有离染得。由有未曾得故有加行得。此且据一相说。若细分别。曾得.未曾得俱通二种。曾得离染得者。谓离下地染得上地观。曾得加行得者。谓非离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未曾得.离染得者。谓离有顶染时得。未曾得加行得者。谓非由离染。由加行力修得.未曾得者。又婆沙云。加行得.离染得生得者。有加行得有离染得。非生得离染得者。谓离染时而修得故。加行得者谓作加行现在前故。佛无加行。独觉下加行。声闻或中加行。或上加行。异生上加行现在前。曾得未曾得者通曾得未曾得。圣者。菩萨后有异生。通曾得。未曾得。余异生唯曾得(解云菩萨即是后有异生)。

说不净观至有六谓数等者。此下第二明息念观。就中。一明念差别相。二明息差别相。此即第一明念差别相。上三句辨差别。第四句辨相。差别有八。一释名。二辨体。三依地。四所缘。五依身。六二得。七假实。八内外。

论曰至阿波那念者。释息念。此即释名 阿那。此云持来 阿波那。此云遣去。应名息慧 而名念者。慧由念助力观此息为境名持息念。念能持息名持息念。余文可知。

以慧为性至如念住故者。释慧。此即出体。此持息念以慧为性。而说念者此品念胜故得念名。由念力记持入出息量故。慧于境分明所作事成故。如四念住以慧为体而言念住。

通依五地至息无有.故者。释五地。依地门。下三近分.中间.欲界。此念唯与舍相应故不在根本。欲界苦.乐能顺引寻。此念治寻故不俱起。三受明义。苦即摄忧。乐即摄喜。色界喜.乐能违专注出入息境。此念唯于出入息境。专注故成。亦由此相违故不俱起。有说.根本下三定中亦有舍受更加三种。彼说依八地。此非正义。第四定等已上诸定现在前时。息无有.故。虽有舍受非起此观。故但依五。或说依八。

此定缘风者。释颂缘风。所缘门也。

依欲身起至除北俱卢者。释依欲身。依身门也。又正理云。此念初唯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卢(解云既言初唯欲身。明知色界亦通后起与俱舍不同也) 又婆沙云。所依者。唯欲界非色.无色。有余师说。依欲.色界非无色界。然初起时必依欲界。俱舍同前师。正理同后师。

通离染得及加行得者。释颂二得。即二得门也。总而言之通二得也。正理破云。唯加行得非离染得。未离染者定由加行现在前故。非离染得地所摄故。已说皆是近分地摄非根本故。又此念唯是胜加行引故。不应说此有离染得 俱舍师救云。灭尽定中云佛无一德非离染得。又离非想第九品染三乘之人。尽智初心修九地中有漏功德。又中间定离染地摄。此等岂非离染得耶。

唯与真实作意相应者。释颂实假实门也。此息念观唯与真实作意相应。又正理云。此唯真实作意相应。有说亦通胜解.作意。此论同正理前师。杂心.婆沙同正理后说。此即意各别也 又解前师唯据根本故唯真实。后师亦据加行故通胜解。

正法有情至微细法故者。释颂外无。内外门。正法有情方能修习。外道无有。无说者故。非佛.独觉虽不藉教自能觉悟。又彼外道自不能觉微细法故。故不能起。又正理云。此与我执极相违故。彼我执有故此念无。

此相圆满至六净者。释第四句。明相差别。此即开章。

数谓系心至乃至得定者。释初章。淳熟已去不多用功。任运忆持名不作加行 放舍身心。非全放舍。若未淳熟数修加行谨卓身.心恐心聚故不减十。恐心散。故不增十。从一至十。先从入数。故婆沙云。先数入息后数出息。以生时息入死时息出故。余文可知。

随谓系心至念恒随遂者。释第二章。如文可解。

有余师说至或吠岚婆者。叙异说 吠岚婆。是铁围山间风。又真谛云。吠岚婆此云恒起。即是运转日.月风也。

此不应理至作意俱故者。论主破余师。此念真实作意俱故非是假相。何能远至风轮等耶。以此故知。真实为正 正理论云。经主于此斥彼师言。此念真实作意俱起。不应念息至风轮等。彼言息念根本虽与实作意俱。中间有余胜解作意相应起者。为令真实作意速成故于中间起斯假想。虽尔无有出息念失。为息念加行意乐不歇故 俱舍师云。此念加行亦真实故。诸论中言通假想皆非正义。

止谓系念至方名.净者。释后四章。及重颂结。如文可知。

息相差别至等流非下缘者。此即第二明息差别相。总有六门。

论曰至一分摄故者。此释初句。身心系门。随身系也。

此入.出息转至息最后出者。释第二句依身心门。此入出息转依身差别。依心差别。身心有多种。有依此身心不依余身心故。名依身心差别。要具四缘息方得转 一入出息所依身。即是谓要身中 二风道通。所谓口鼻或是九孔 三毛孔开。此上二种即是有诸孔隙。孔隙有二。一风道通。二毛孔开。或风道通是孔。毛孔开是隙 四入出息地麁心现前。即是入出息地心正现前。四中前三显身差别。第四一种显心差别。于此四缘随有所阙息皆不转 生无色界四事皆无故息不转 羯剌蓝等。等取頞部昙.闭尸.键南。于此四位虽有一事麁心现前。阙余三事。息皆不转。故婆沙云。问何故羯剌蓝位息不转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转者彼应流动。问何故頞部昙.闭尸.键南诸根未满未熟位息不转耶。答彼身尔时风道未通。毛孔未开。若息转者身应散坏。然在卵[穀-禾+卵]及母胎中。从羯剌蓝乃至诸根未满未熟。尔时未有息所依身。风道未通。毛孔未开。唯有息地麁心现前。虽有一事而阙三事故息不转。准婆沙文故知钵罗奢佉位诸根满.熟具四事也。又婆沙云。问于胎.卵中至何分位入出息转。答具色根六处满位息风方转。又以此证故知至钵罗奢佉具四事也 入无心定息不转者。身在欲界.及初.二.三地入二无心定。虽有前三。阙麁心故息亦不转。故婆沙云。若入出息但依身转不依心转。则在无想定.灭尽定位入出息亦应转。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风道亦通。毛孔亦开。唯无入出息地麁心现前。以无心故。虽有三事而阙一事故息不转 第四定息不转者。谓身在欲界.及初.二.三地入第四定。虽有前二而阙后二息亦不转。故婆沙云。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静虑。唯有息所依身及风道通。然毛孔不开。亦无息地麁心现前。虽有二事而阙二事故息不转 又婆沙云。问何故在第四静虑息不转耶。答彼心细故。谓入出息依麁心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极微细故息不转(广如彼说)又正理六十云。何缘但入第四静虑身无毛孔。非余定耶。以彼等持极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种遍身。即由此缘尊者世友说。入彼定身毛孔合 若入世俗第四静虑。身无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摄微蜜大种充满身故。若入无漏第四定时。此身如何亦无毛孔。以彼但引随所生地大种现前造无表故 彼无漏定所引大种虽生处摄。而极微蜜与彼相似故无有过 泰法师云。以此文证故知造无漏戒四大。随身大小遍满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随大多小各各别造。道戒既尔定戒亦然 所言等者。等谓等取生第四定。及身在欲.初.二.三定入无色定息皆不转 生第四定息不转者。四事俱无。故婆沙二十三云。问第四静虑亦有风界。以四大种不相离故。何缘生彼无息转耶。答第四静虑虽有风界。而不名为入息.出息。以于彼身不入出故。有说生彼虽有风界。而无前说四种事故不名为息。准此婆沙。故知生彼无四事也 又解生第四定有二。阙二。言有二者。一风道通。既有口鼻能发语言。明知有风道通 又正理六十云。若生彼地身无毛孔。如何生彼能发语言 非发语言要由毛孔。但由颔动亦得发声如机关声岂由毛孔 准彼论文不遮风道通 二入出息地麁心现前。以能起下威仪.通果 言阙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转心微细故 二毛孔不开。纵起散心毛孔亦闭。身蜜合故 婆沙有说。无四事者非是正义 言身在欲.初.二.三定入无色定息不转者。虽有前三事阙后一事麁心现前 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时息最先入。入第四定等及后死时息最后出。

息有情数摄有情身分故.者。释颂情数。即第三情.非情门也。有情身分故唯有情数。故正理云。此入.出息有情数收。无觉身中息无有故。是虽从外来。而系属内义。

非有执受与根相离故者。释非执受。即第四执受.非执受门。由离根故非有执受。故正理云。此入出息非有执受。以息阙减执受相故。身中虽有有执受风。而此息风唯无执受。

是等流性至无如是故者。释颂等流即是第五等流门。同类因生故是等流性 非所长养。身肥大时息损减故。身瘦少时息增长故 非异熟生。断已后时更相续故。余异熟色无有断已更相续故。故正理云。身中虽有长养异熟风。而此息风唯是等流性。

唯自上地至通果心境故.者。释非下缘。即是第六观心缘息门。此显息观在自.上地不在下地。生下地时无上息故。生上地时下地余心不成就故。虽起下地威仪.通果。而此二心非息观摄。又泰法师解云。若生初定唯起欲界通果心。然通果心唯缘自地所变化事。息随身系初定摄故。非下欲界通果心境。生二.三.四地起下地通果心。类同此释。若生二定以上起初定威仪心发上地威仪业。其威仪表业随初定系。息虽依初定转。然随身上地系故。非下地威仪心所缘。以威仪心唯缘自地身表业故亦不缘上息 说从威仪心后展转缘十二处者。唯缘自地不缘上地。又正理六十云。唯自上地心之所观非下地心所缘境故。谓生欲界起欲界心。彼欲界身欲界息依欲界心转。即彼心所观。若生欲界起初定心。彼欲界身欲界息依初定心转。即彼心所观起二.三定心。皆准前应说。生初静虑起三地心。生二生三起二起自。准生欲界如理应说。若生上地起下地心。彼上地身上地息依下地心转。非彼心所观。如是欲界息四地心所观。初.二.三定息如其次第为三.二地自地心所观。有息地四。无息地五。依有息地起无息地心。息必不转。依无息地起有息地心。息亦不转。依有息地起有息地心随其所应有入出息转。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二

 

上篇:俱舍论记

下篇:律宗新学名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俱舍论疏

俱舍论疏卷第一 沙门法宝撰 将释此论五门分别。第一会...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一...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 崇福寺沙门法藏撰 释题目。颂中敬意。...

理门论述记

理门论述记 泰法师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论中论。即是诸...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卄/干]喻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注音版】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

三慧经

三慧经 失译人名今附凉录 佛常欲得三人,一者、信;二...

集诸经礼忏仪

集诸经礼忏仪卷上 大唐西崇福寺沙门智昇撰 一切恭敬 ...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

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

手书备悉。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欲了生死出轮回者...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佛教故事系列

王子公主的故事 躲在暗室里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香菇的营养成份

香菇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肴...

不净的羹汤

过去,曾有人种了许多白草。这种草需于特定时节采收,...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