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金刚经》

慧律法师  201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须菩提现在悟性很高了,见性了。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注意“乃至”,乃至就是毕竟无法可得,“乃至”就是究竟。怎么样说,无有少法可得,毕竟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参考的余地,没有思维的余地,就是不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少法得。亦是著相。志公云。但有纤毫。即是尘。】“纤毫”底下写两个字:“动念”,没有一点点的动念。“尘”旁边写两个字:“染污”。你只要有动念,就是染污你的清净自性,“举意”旁边写个:动念,【举意便遭魔所扰。】你动念,只要著相,魔就跑来了,困扰你了。

【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一句话太重要了,要画双黄线,如果有人要了解佛的境界吗?你想要进入佛的领域吗?很简单,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就是这样。

【学道之人。但于一切诸法。无取无舍。】执著不得,抛弃不得,见一切相,当下就是离相。【见如不见。】看到了,就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无相可得嘛!你看到这个人,用X光照一下,没这个人。【闻如不闻。】清净自性闻一切音声,如如不动,跟没听到一样。【心如木石。刮削并当。】刮,用剃刀剃;削,小刀;“刮”就是剃刀;“削”就是小刀。“刮削”比喻顺逆二境,刮是顺,削是逆境。不管是顺境,不管是逆境,并当,“当”旁边写四个字,如如不动。这个是表法的,任何的顺境、逆境,统统如如不动。【令内外清净方是逍遥自在底人。】

【琪禅师云。念念释迦出世。】你只要毕竟空,每一念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嘛!【步步弥勒下生。】每一步统统叫作弥勒下生,你不必等到弥勒佛降生,你现在就见性了,为什么要等那么久?现在我们有《金刚经》作依据,有师父开示,你直下承担,现在就是释迦,就是弥勒。【分别现文殊之心。运用动普贤之行。】用大智慧分别,注意喔!这个不是分别心,一定要弄清楚。用大智慧善于分别,这个就是文殊大智慧的心;运用动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门门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你修什么,你哪里统统是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醍醐就是:乳去提炼的最好味道,乳、酪、生酥、熟酥、最后就是醍醐。每一个味就是醍醐。我们说:醍醐灌顶,醍醐就是最上味。【不出旃檀之林。】“不出”就是不能离开,旃檀就是香。旃檀林哪里都是香,你只要明心风性,那你修各种法门,你统统是解脱。【长处华藏之境。】事事无碍叫作华藏之境。在“华藏之境”旁边写:事事无碍。每一件事情碰到了,统统没有罣碍,统统没有障碍。【若如此也。行住坐卧。触目遇缘。虽应用千差。且湛然清净。】

0:00 / 0:00
金刚经1
金刚经2
金刚经3
金刚经4
金刚经5
金刚经6
金刚经7
金刚经8
金刚经9
金刚经10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什么叫做异熟识?什么叫【果相】?善、恶、业、果,善...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佛教词典】六随眠

谓贪、瞋、痴、慢、疑、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乃俱舍家...

【佛教词典】有漏无漏

为有漏与无漏之并称。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

【佛学漫画】曾经做屠夫的罪业,怎样才能彻底去除

一禅法师的往生故事...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