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金刚经》

慧律法师  201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你可以用庄严的三十二相见到真正的佛吗?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在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法身无相。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到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吗?可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须菩提说: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空生疑谓。】所以说:大概吧!其实他是代众生问的,示现的。【众生是有。】众生认为是有,【可化成圣。】有什么圣人可以成,【法身不无。】法身是不可思议的,【可以妙相而见之也。】所以说:须菩提是故意怀疑的

【佛言。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以三十二庄严之相认为看到如来,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 “转轮”旁边写四个字:表法,表生灭。转轮:一直轮转就是生灭。【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王这个生灭相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啰。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知道的,佛不可以用庄严,释迦牟尼佛这个庄严三十二相,来看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是看不到的,外表庄严,不代表他悟道。所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来观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因为法身是无相,如果三十二相就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是如来。

佛言: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毕竟空,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者。佛以近事质之。】佛用现在的、最接近的,【令其自解。】你自己审察看看,你令自己审察看看。

【又云。未达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的话,【即是心有生灭。】就是心有生灭。【生灭即是转轮义。】转轮的意思就是生灭。

【王者。心也。虽修三十二净行。生灭心转多。终不契清净本来心。故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句话就是重点。你想要用这个生灭的色相,来见到我们清净自性吗?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你用音声,就能找得到、求得到你的清净自性吗?这也是生灭啊!你用生灭法,来求不生不灭,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句话的道理。若以色见我,以色相见世尊,以音声求佛、求世尊,这个人是行邪道的,不能见如来。

诸位!那我们每天都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以音声求我啊?那我们每天观想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是不是以色见我啊?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啊?诸位!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观念: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就是佛,这是最重要的。《金刚经》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转识,我们人有神识嘛!先把你这个神识,转到莲花化生的极乐世界去,才慢慢来。先转识,这是重大的观念。所以我们也不是以色见佛,也没有以音声求佛,其实到极乐世界,还是我们清净自性,还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缘和合的,还是这样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念佛?因为断惑难,开悟难、了生死靠自力难,没有办法了,时间不够用,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不够用。念佛,冲、拼,先到极乐世界去,两者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弥陀经》里面:“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是叫你执持名号就是:当你要打妄想、贪瞋痴,不如集中精神念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所以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能悟到清净自性,就是实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萨,你的果报就是大菩萨。去,就是常寂光净土。在娑婆世界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它有常寂光净土,有实报庄严土,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这个讨论起来又很多。大家都可以求生极乐世界,你在娑婆世界的心境高低,决定极乐世界的四土。好了!这已经超过我们今天经典讨论的范畴。

【音声色相。本自心生。分别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体此妙理方见如来。】

0:00 / 0:00
金刚经1
金刚经2
金刚经3
金刚经4
金刚经5
金刚经6
金刚经7
金刚经8
金刚经9
金刚经10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什么叫做异熟识?什么叫【果相】?善、恶、业、果,善...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佛教词典】六随眠

谓贪、瞋、痴、慢、疑、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乃俱舍家...

【佛教词典】有漏无漏

为有漏与无漏之并称。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

【佛学漫画】曾经做屠夫的罪业,怎样才能彻底去除

一禅法师的往生故事...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