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大安法师  2021/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身体是不可能跟这个「吾」等量齐观的,它不是一回事的。

所以这个「吾」就是神识,「吾」就是主人。这个「身」,身体就是客,有时候叫“客尘烦恼”,是坚固妄想的产物。那么这个客,这个「身」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是苦恼的,我们真正生命的价值是在主人这个地方,是在「吾」。这个「吾」——主人是无量劫以来长期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客——身体是可以改形的,改变形状的,转变它的相貌的,一下子来,一下子走的。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我们即便行了五善,仁、义、礼、智、信,你下辈子转了一个人身,改变面貌,你在世的父母子女相见都不认识啊。如果改变一个身体,改变成一个牛的身体、马的身体,那更不认识啊,他会改变他的形象,用什么来改变,就是这个「吾」。你这个身体造作的恶业,在这个「吾」——神识里面的业力决定我们改什么形,易什么相。

那么这个「吾」和「身」的关系进一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就好像我们要到远方去,去远方用什么样的工具呢?或者是乘船去,或者是坐轿子去,或者是骑马去,或者是开着车去,你的旅行工具可以改变,但无论你是乘船、坐轿、跃马、驱车,这个里面的人不会改变,是你自己。所以这个船、车、轿、马就是身体,乘船、车、轿、马的就是「吾」。

再比如一个演员他要做戏,他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或者扮演皇帝,穿上龙袍站在那里,或者扮演大臣、官吏,或者扮演乞丐,他在舞台上的角色有种种改变,但是作为他自己本人,不会改变。你不能去高度认同这个角色,在台上你做皇帝,你在家里你还端着皇帝的样子吗?你回家了你就是个丈夫,就是个父亲了,他的角色在改变。所以帝王、官吏、乞儿这就是你的「身」,扮演这个帝王、官吏、乞丐的就是「吾」。

所以就从我们的身体来看,我们能够看见东西、能够听到东西的是身体,身体见、闻、觉、知的功能。但是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有能力见、闻、觉、知的是「吾」。大家都要注意了,比如我们现在能够见、闻、觉、知,这是灵明不昧的“吾”。

如果我们这口气不来,死了,死了之后,死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神识离开了。离开了,你的眼睛还能看吗?你的耳朵还能听吗?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把它要看清楚,「吾」和「身」绝对是不一样的。只有我们的身体有生有灭,有死亡,所以我们的眼睛从小比较明亮,到老了就昏花;这个耳朵青年阶段比较灵敏,到了老年就闭塞了。

但是这个「吾」是没有生死的,这点你看《楞严经》,有一个波斯匿王,曾经跟佛陀的一个讨论——人有没有轮回的问题,佛用恒河水跟他来比喻,说你最早看到恒河水是什么时候,他说三岁的时候看到恒河水,那你三岁看到恒河水,现在你已经六十岁了,三岁的时候你是婴儿,十三岁的时候是青少年,到了中年你慢慢的人就越来越老了,到了六十岁皮肤都皱了,头发白了,牙齿摇动了。那么你三岁时候到六十岁是不是有变化?身体有变化,但是你现在看恒河水,你身体的变化有皱纹,你见恒河水有没有皱纹啊?

他说没有皱纹,三岁看恒河水跟他六十岁看恒河水都一样。那佛就指示,能够受你变化的,你有皱纹的是会生灭的,但是没有皱纹,不会变化的怎么会受你的断灭呢?就是不变的东西它就永远存在,变的东西它会坏灭,从中来指示波斯匿王,你的“见性”是永恒的,是存在的。你的身体的皱纹迟早是要灭掉的,要死亡的。

《安士全书》在这里也是谈这个问题,你能够看的那个眼睛会昏迷,但是能见的那个“见性”,它是不昏不衰的,不昏不衰的不顺从变易,你能变易的身体顺从断灭,就会终结,谈这个问题。所以就知道有智慧的人从其大体。

儒家也讲“大人从其大体,小人从其小体”,这什么意思呢?大体就是有智慧的人,大人,他能够尊重生命当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吾」,就是自性。在这里面展开他对生命的尊重,展开他行为的这种规范。如果把这种「吾」,这种自性作为一个主人翁,那这个身体就是一个工具,为我所用的一种工具。

如果小人呢,就是没有智慧的人,从其小体,从其小体就是把这个身体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当他把身体看成真实的,那对这个「吾」,对这个自性,往往他就认为不存在,边缘化了,迷失了。迷失了这就是身见,这就是我执。这样他就一切都被这个身体所用,为这个身体做奴才去了。身体要享乐、要赚钱,就这一生为他人嫁衣裳。这就是从其小体,为了这个身见的满足,我们的主人翁昏睡了,为他做奴才了,去造作诸多的恶业了,这就是可怜悯者。

那么这些可能我们听过去还是觉得很生疏,由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些道理,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人的生命,色、受、想、行、识,这种身体的虚幻相,以及我们的心也是攀缘之相,当下有不生不灭的自性。我们的生命去趋向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本觉妙明真心,这就是大人。

如果被这个身见所执,把这个不真实的东西认为是真实的,虚假的认为是不得了的主人翁,我们就完全成了小人。小人到哪去,小人的行为一定是没有道德的。他为什么没有道德,因为他不能体认到这个心性本体的东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两头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佛教词典】秘藏

(术语)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

【佛教词典】回銮寺

位于山西介休县城西南绵山下。原称空王灵溪寺。后因唐...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圣一老和尚《地藏经略说》

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今日地藏经法...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

星云大师《愿心的升华》

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一生所系惟念西方,佛声浩瀚仙乐满耳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县)。从小就不好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