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大安法师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

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份推崇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好。我们弘扬净土宗,它有一个时节因缘的问题,慧远大师在对净土宗的贡献方面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他也不是一般人,连鸠摩罗什大师都称慧远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鸠摩罗什大师说这句话是有经典依据的。有一部佛经曾经悬记:震旦国,就是东方会有护法菩萨应化。正因为有这个经典依据——你看当时天竺国的比丘、僧众,每天都向庐山方向顶礼。在那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每天向庐山顶礼,说庐山有大乘开士,在这里应化,就是指慧远大师。所以我们考量慧远大师一生的业绩,他确实——他在这里护法,护了什么法呢?真的他护的有各宗各派,其中最重大的护法功绩就是念佛一法。

他的老师道安法师原来修净土都是修兜率内院,他作为道安大师的弟子,他却是求弥陀净土。他组建白莲社,在般若云台建斋立誓,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修念佛三昧,人人都有往生的瑞相,透过这个群体的修行,他向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了一桩事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真实存在的。慧远大师以及莲社的莲友们,在定中、在梦中、在临命终时见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跟净土三经所展示的无二无别。念佛法门这是难信之法,来到震旦国它需要一桩事情,就是证明。如果不能证明这种存在的真实性的话,那净土一法在中国也是很难传播开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作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儒家文化是强调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出世间法是比较淡薄的。所以要在这里把一种那么究竟的、那么超越的出世间法——求西方净土,在中国的民众心里当中扎根下来,他需要一个精英群体的证明。也是那个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如果得不到这种证明的话,念佛一法在中国就推不开。所以能不能证实这桩事情是净土宗能否推广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这种挑战是慧远大师来完成的。所以他称为净土宗的祖师,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慧远大师的念佛思想,他有他的修学背景,也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应。那个时代主要是注重禅法和般若系经典,定和智,以这个背景来修念佛三昧,在持名一法方面它不是有特别的强调。但是并不是说莲社不持名,有持名念佛的,但主要是慧远大师(每个祖师来到这个世间,他有他的一个历史使命,)慧远大师是完成净土宗念佛一法的真实性在中国推广的使命。所以庐山东林寺成了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以后净土宗理论的建树,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完成的。每个祖师在那个时代弘法的重点,都是依据众生的根机来实施的。现在我们尽管也在提倡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大师的思想确实很精纯,直接从信心一法入手。但在盛唐之际(隋末唐初),中国人根机很利的时候,这一法是单刀直入,不假方便,就能解决问题。但这个在现代众生来看,又很困难了,马上从信心就能契入的人,是有,但不普遍。所以这样就会想到,印光大师是近代(只有六十年左右,他是一九四零年往生的,)六十几年的这样一个时间,他所针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众生的根机跟现代我们众生的根机相距不远,有很多相同之处。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的弘法,他在事相方面谈了很多: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在中国古代可能这些事情都能很好地解决,不需要讲他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现在众生连这个水平都没有,连福德都没有,你怎么能让他有甚深的般若智慧从信心进入呢?那信心一法不能进入就得要给他设置一个前方便嘛,要善巧,循循善诱,就从循循善诱,普被众多根机的众生来说,印光大师的思想是比较契合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和这个时代的特点。那么一切祖师大德,佛菩萨在这个世间,他教化众生一定要看准时节因缘,不是说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印祖说,达摩祖师在这个时代教化众生,他也只能弘扬净土一法。你叫达摩祖师来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这个人吗?他跟神光之间的对话:将心来。神光禅师说:“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马上神光就开悟,当下见到琉璃地,成为第二代禅宗祖师——慧可大师、慧可祖师。那你看看,一言半句之下就言下大悟。现在我们说几千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慧能禅师就开悟。我们天天念,摇头晃脑念,念几万遍也开不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怎么无所住,生什么心?都莫名其妙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众生的根机故,众生的时节因缘故,要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而且我们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印光大师在那个时代,还比现在要单纯一点。现在在一种信息社会、科技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时代,很多问题也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始料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还要掌握这些祖师的原则立场,还得要善巧方便地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够把祖师的思想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做如来使者,使更多的众生回归弥陀的怀抱,成就往生之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突然获得了特异功能,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的朋友在一场突然的人生经历后获得特异功能,...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问: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大安法师答:...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

【佛教词典】厌欣

(术语)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略。...

【佛教词典】虚妄分别

虚妄分别者略有十种,谓根本分别、相分别、相显现分别...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效医鞭伤

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