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  2016/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

其实你来生得一个果报会有问题,即便你今生修了善业,来生变成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是一个大国王,但是你在三界得果报,你就一定有三种障碍:

第一种,起惑。安乐的果报肯定让你产生贪爱,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产生瞋恚,那么这个烦恼活动久了就造罪,第三生就到三恶道受用痛苦了。所以这个三界的果报——惑业苦,互相牵引,辗转增盛。

印光大师曾经警告那些修习善业,甚至于念佛的人,对一个在念佛的背后已经埋下对来生有所爱取的人,提出一个“三世冤”的警告,他说:”念佛人你不发菩提心,不发愿求生净土,就为你的来生种下一个贪爱的种子。”我们都知道,佛号是阿弥陀佛创造的无量的功德,所以你的心一接触佛号的时候会产生感应道交,你可以把佛的功德,转成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但是,你成就这么大的功德,你没有发菩提心,你没有好好地去引导往菩提心走,往净土中走,取而代之你对来生有所期待,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

你第二生果然是快乐,第二生果然大自在——大富长者。但是,有问题了!因为你在造这个善业的时候,已经埋下祸根,你已经埋下一个贪爱的种子,所以,第二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你一定会放逸!为什么我快乐一定会放逸呢?因为你在每次拜佛的时候,已经把贪爱的种子埋下去了,所以果报出现的时候,你埋下的种子——那个贪爱的种子就起来活动,你一定会放逸的。一个人一放逸,就开始造罪了,尤其你福报越大,造罪越重。

你第二生会因为你福报大的关系——造业,第三生就直接到地狱去了。印光大师说:“这个地狱的果报,虽然是第二生造的,但是你第一生的种子已经埋下去了。因为你造善的时候,没有发菩提心,已经把第三生的地狱种子预埋进去了。第三生的地狱跟你第一生造善的时候起了一个不好的愿力有关系,叫‘三世冤’。”这个痛苦在第三生才表现出来,我们一般正常是第二世就表现出来了。但是这个种子,因为你不发菩提心,所以你第二世富贵的时候,你就忘了,颠倒妄想,然后就放逸。

所以说你今生对来生有爱取,你要小心!

你第二生会满你的愿,但第二生的快乐是什么?佛陀说,一个人不发起菩提心,而产生贪念娑婆的心,去修善,这个叫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就是说,你在享受第二生快乐的时候,就好像吃一个巧克力蛋糕,吃起来很甜美,很幸福,是吧?但是,不幸的是那个蛋糕里面有毒药,你同时把毒药吃下去了,“初虽美味,终成大患”,等到毒瘾发作的时候,第三生,你就要堕入痛苦。

诸位!你去想想看,如果来生让你做大国王,然后第三生让你去受刀山油锅,这两个,两个都要哦!你愿不愿意?对了!但是很奇怪,我们明明知道,你还是对来生有所期待,因为你没有看到真相,就是我们看到蛋糕,但是没有看到蛋糕背后的毒药,我们往往产生一种直觉性的判断,所以了解真相很重要!人生因为颠倒,我们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你把真相看到了,我们就要改变错误。当然你也不要勉强自己,必须用智慧来疏导,才会死心塌地改变。

所以,生死过患就是说:你来生的期待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埋下了第三生的过失。总而言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在你没有成就圣道之前,在你不是法身菩萨之前,三界包括诸天的快乐都是火宅,你随时有堕落恶道的可能。这个你必须有危机意识,除非你成就了法身菩萨,你回入娑婆,乘愿再来,那另当别论,生死凡夫先求解脱很重要。所以你对来生有所期待,那你在想到第二生快乐的时候,请你也想一想第三生的痛苦,这个时候你就会改变你的想法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佛学漫画】既然明白世间是苦,为何不把苦卖掉

如此的贫妇,对净土法门一无所知,只是念佛数年就能预知...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佛学漫画】西天极乐世界

轮回苦海茫茫,能够获得人身已然是个奇迹,就像梦中的...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财神之王药师佛

一、前言 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十劝世人

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

【佛教词典】夏书

(行事)于夏安居时期书经文也。夏安居者于佛法为枢要...

【佛教词典】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p1356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诸欲...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别人也得到一...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推荐】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