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四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请大家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金刚经》的第十四讲。从内容上看也将过半,其实这次讲《金刚经》好像拖的有点长,我们之所以给大家这样有点婆婆妈妈,就是希望能够随着语言,不管你在哪一段哪一讲,能够入这个悟境。所以说基本上每一堂的讲解,都可以当做一个单元来听,大家来听闻《金刚经》也要慢慢的学会随时出入语言语境。

入是什么意思,就是依着语言的方便而起悟,悟性的悟,这就叫入,入这个语境。那什么叫出,就是丢开语言的这种束缚反面作用,就抛开语言尽情的彻底的来承担无所得法。但是我们因为心都没有到过这,也包括修行很久的同修他的心也不敢到这,所以更不用说承担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感受不到无住无所得这个功德有多么殊胜、珍贵,甚至不敢做为理想来追求。

那么单从文字上而言《金刚经》虽然说表的是无上一乘的教法,但是我们有一点要明了,就是说从障碍的作用来讲,就语言而言,它与其他的烦恼业的障碍性的作用它是一样的,所以就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听《金刚经》的法语非常重要,他一定跟其他的语言有所不同,为大乘最上乘者说。那平等的而言,《金刚经》的语言跟所有其他世间一切的语言,甚至于所有一切烦恼业的我们刚才讲到的障道作用,他是一样的。

所以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虽然从听闻的方面来讲,听《金刚经》很重要,但是根本的重要点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心念需要一直在道上,一直往道上汇,来守候现前的道念。一旦语言的点化作用成功的发挥的话,那片刻就能够明心见性。而一旦明心见性以后,不仅仅语言,所有的一切法,曾经的烦恼业它又和语言一样又都成为助道的因缘,就这样子的。所以就像后面要讲到的,如来所得的法是无实无虚,既不是实法也不是虚法。这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事。“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脚下修”。当然特别再加一句就是不要搞错了,又觉得这个道理跟净土的道理是相违背的。其实我们说弥陀的净土,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也没有离开极乐净土,其实这就叫人人有座灵山塔。以我们有佛的心念,来念心具足的佛,就是好向灵山脚下修。你如果能够这样悟过来的话,这才叫做“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这个法是通的。所以大家要善用语言,然后也要善于屏蔽。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今天我们从这一段接着讲起。大家先来听一段经文。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来看这一段,就是这里佛跟须菩提的沟通中,说前面他所有的领解都是正确的,并做了首肯“如是如是”。并且说到这个经典这样的一种功德境,稀有难遇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人听了以后“不惊不怖不畏”,那我们诸位同修们都正在听《金刚经》,不知道你听到这个法以后吓到了没有。很可能你平常在心地上没有好好用功夫,你都不知道吓到的这个法是到了什么地步。就是尽情的你要往开甩,这种甩的颠覆性,甚至你所有的这么长久的辛苦修行都要把它给释怀开来。所以有时候我们真的是“我执”还容易打破,特别是“法执”上来讲的话,确实会让修行人久修的人,都能够生起惊心怖心和畏心,惊怖畏心。

“不惊”是什么意思,就是听到这个法以后,惊就是吓到了,猛的一下不习惯怎么会这样。人情里面待的太久了,那他让我们往道上面汇,就觉得执着的太久了,放开太难了,就会受到惊吓。

“不怖”是什么意思,怖就是深恶痛绝的意思,就是生起恐怖,就是不愿意提这个事,不想面对这个事,不去首肯这个事,所以更不要说去相应了。

“不畏”是什么意思,就是内心的这种怯弱叫做畏,实际上就是也是接受不了,就害怕真的是这样,这可怎么办。这样的一部无所得的宝典,对有所得人来讲的话,就会生起这样的惊怖畏心。所以佛陀说了,如果能够听到这个经,不生这样心的人,非常稀有难遇。

为什么悟的这么难呢,因为有两大问题,一个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在习气中全是有所得的烦恼,有执着心的烦恼,熏的都是这些习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跟般若的缘分就很浅,非常浅。所以这里才觉得“不惊不怖不畏”就很难,就跟我们说你存的钱非常少,你欠的债很多,所以就日子难过,般若的缘分太浅。

另外一个,就是包括修行已久的人,他放下执着法太难了,你好不容易得来的这种修行的成果,突然间告诉他没有人也没有法,所以他会很惊怖。惊怖到什么地步,我们常说六度万行般若忍辱,你看这里就虽然我们在讲“般若法”,可是随时随地都要破这个“般若法”,破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定见,你看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这个讲说的技巧,在《金刚经》后面的经文里面非常之多,就是说“即非第一”就是在真如实法中,波罗蜜这个法他也是无相的。那么“即非”就表明他的无相,“是名”是从世俗因缘中,他有一个假名而已,所以说“是名第一波罗蜜”。

当然从另外一个理解的话,就是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比其他的经典要殊胜,这也是确实如此“第一波罗蜜”。因为在六度的法中,般若是作为根本的引导,所以排名在第一,这里讲到的“第一波罗蜜”。我们都知道六度法行,前面是从布施开始后面是以般若智慧结束。

为什么后面要单提到“忍辱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因为就是前面我们不断的在讲般若的道理,讲他的名字概念,讲他体的圆满完美,但是般若得拿来用呀,你这具体到底有什么用,功用在哪里?

大家要知道功用是无穷的,能生诸佛,这个法能断我们分别心。为什么这里要讲到忍辱来进行勘验,就是因为最接地气。我们平常一般的凡夫,最麻烦的就是忍辱忍不住,安忍不住这个。所以看我们这个般若,你用的怎么样,有什么用,你用的程度在哪里了,就看忍辱。遇到忧遇到苦也不生忧愁心,碰到乐也不生欢喜心,这就是“忍辱波罗蜜”,这个功用最为切要。

所以大家看后面有一段,就引发出般若的作用,就是在这一件著名的事件之中,正在发生的时候,那么虽然是很血腥的事件,但是全体都是释迦牟尼佛在用“般若波罗蜜”。

那大家来看。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首先讲到“何以故”,为什么说前面讲的“波罗蜜”“忍辱波罗蜜”都是所谓的这样的一个“波罗蜜”,又说“即非波罗蜜”呢,“是名波罗蜜”呢。那么这里做了一件事例的引证,这个典故可能大家都有听过。这个主人翁叫歌利王,歌利王是印度话,在经典中有时候我们也看到叫做迦罗富、羯利等等都是指的他,他翻译成汉语叫做恶王,就是这个王是个暴君,他是富单那城的一个国王,为人非常的暴虐,他的恶名在外,不好惹,这么个国王。

有一次他带着宫女出去游玩,在山里面游玩,有水池,风景很好,正好这个山里面有一个忍辱仙人在这修行。他们玩儿的累了就睡过去了,睡过去以后,等他醒来的时候看见这个忍辱仙人,给他带的这五百才女给她们讲法,让她们修这个法说无烦恼。他看到了以后就非常的嗔恨,说修忍辱的仙人贪色,想非礼他的这些宫女们,所以他就问说:“道人是修什么法门的?”那么这个仙人他说:“我是修忍辱的。”一听这么说他就拿刀把他的手、脚、耳朵、鼻子什么的都一刀一刀给割掉,割一下就问说:“你忍不忍,你恨不恨我。”你看这里讲到“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就是等于说咱们中国叫凌迟刑法。

所以大家设想一下那个罪得受的,非是人能够受得了的呀。结果他还一边割人家一边问说你忍得住吗,你恨不恨我?这个忍辱仙人就说了,说大王你把我粉身碎骨了,我依然不生一点嗔恨。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感动的天地,四大天王见这个场景就暴怒了,因为四大天王是护法,他还是有嗔恨心的,暴怒了以后下金刚砂雨,后来歌利王看到了以后也生恐怖心了,就跪在地上忏悔。那么仙人就现前给他演法,就发了个愿说如果我没有嗔恨心,让我的身体还复如初,果然恢复了。并且他当下就发了一个愿,说等到我来世的时候,假如我得道了,那么先度的就是你歌利王跟我的这个因缘。所以大家可能有的也知道歌利王的后生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成道以后,回到鹿野苑,度的五比丘,第一个给说法的人乔陈如,这就是他的前世。

所以你看未成佛道先广结因缘,那么恶缘都被世尊能够结的转成得度的因缘,何况善缘。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听《金刚经》也是宿世,像经文里面也讲到了,不是一二三佛,是见了无量诸佛以后,所才感的因缘果报。为什么在这个事件中我们讲到,全是忍辱在起作用呢,你看佛说“我于尔时。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且“何以故”这里问的,就是释迦牟尼佛问,为什么能够这样。一个在这个事件中他没有嗔恨,因为有“我相”的话,他应该嗔恨,无我的话谁去嗔,嗔者又是谁呢。第二个所谓的“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就是说没有一个真正的忍的一个状态,已经空掉了,没有人我之相了。那你没有忍的状态,那谁忍谁,谁是在忍的人,什么是要忍的事,都没有这些。不嗔不忍叫做“忍辱波罗蜜”,这才叫“忍辱波罗蜜”。

所以大家听《金刚经》法,每一句法义境,其实都是最究竟的,你一定要就到这个妙高峰顶来,以身示法。所以说前面都讲到,以舍身的布施都不如持经的四句功德大。为什么?因为你舍身的布施,他是有所得的,他是颠倒的苦因,他还要得有所得的苦果。所以他不如受持经典的功德。那大家也会反问,佛从往昔以来种种的苦行,这样修过来,难道他也是修的颠倒之因呀,为什么现在成佛了,不是颠倒的果,而是圆满的果呢。这里就要明了,佛往昔所修的苦行,皆是发的无生法忍之心。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忍辱波罗蜜”。是“波罗蜜”,不是光干干的在那儿强忍着。

所以虽然舍身,他没有烦恼。不但没有烦恼,没有这个苦,他还有乐,他有法乐。为什么?因为身是苦本。这个身体是造业的苦本,所有的觉受都是因身体而起的。我们现在对自己的身体,因为知见也罢、境界也罢、发心也罢,都没有调频到那个高度。因为我们现在听《金刚经》这么讲,好像就释迦牟尼佛能够做得到,我们确实做不到。可是如果真的跟法相应了,到了那个地步,太小菜一碟了。

后面我们看。“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这里讲到“又念过去”,是说刚才讲的歌利王肢截他的那的一世,以前这个仙人,你看他名字就叫“忍辱仙人”。“仙人”在佛经里面其实就代表是一个修道者。不是我们说的神仙通常的一个狭义的概念。因为佛陀不是也被称作为“金仙”吗,就是仙人中的头儿一样,最圆满的。这里讲到,从歌利王那一世往前算,整整五百世,他都是做忍辱仙人。而且这五百世,一直在做舍身的布施,就舍这个色身。

所以其实“舍”和“忍”呢,是直通的。生生世世,能舍这个苦本,舍这个大患之身。我们现在根本就觉得,修行也在修,应该出离,想了生脱死。但是真正面对这一个层面的时候,想都不敢想。我们生怕这个色身有一点损坏。我们常说“千万般宠爱就在这一身”。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个沉重的色身、障碍,给彻底抛掉以后,这个时候我们本有的觉性,才是光彩照人的时候,这什么境界。所以我们难以企及的,从设想上演习一下,都演习不来的时候,世尊已经五百世,生生世世都在舍这个障道的色壳子。而且要知道这五百世,也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修行中的一段切片而已,一段而已。无量劫来不知道修了多少。光我们去读世尊的本生故事,过去世生生世世。

我记得讲哪部经典,有一世到一个孕妇家里,她刚生了孩子。那一世释迦牟尼佛还是一个淫女,也就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菩提心非常得难得。孕妇生了孩子以后饿得要命,要么她就得饿死;要么就把她生下的孩子煮着吃了,孩子得死。在这样情况下这个淫女,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就把她的两个乳房给割下来,提供给孕妇吃,把她的命救下来,又把她生的孩子的命救了。所以生生世世都在做舍身布施。为什么呢,这就是后面讲到了,舍和忍是一个境界。

因为“舍”就是智慧。你只有智慧生起来,我们平常智慧没有生起来,就是没有随顺着教法来修。这是我们汉传佛教,说实在的很缺这个短板。我们现在听(法),要么你就是根器非常的好,一听就上去;要么就是完全云里雾里,跟自己不相干。很少有次第的技巧,就是你能观照到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然后在一天的生活中,专门在心地上不断的提正念,跟智慧相应。不断的来发心,不断的来用愿力来扩展自己的心地。所以不能够相续这个“舍”,智慧就相续不起来,也忍不住。你不舍的话就会贪着。不舍这个相,那一定就会执著这个相。任何事物都是这样。

那一著相,马上三毒就同步而起了,贪、嗔、痴。愚痴的相貌状态,就是执著不放呀。在愚痴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出来粗重的烦恼。一个层面是贪,一个层面是嗔。虽然是两种状态,其实是一条病根。因为你自己得不到了,就贪了。别人得到了,你眼红了就会嗔。所以得到得不到,皆是对万法相状的、一个同步节奏的、一种分别烦恼就是著相。所以后面才让“须菩提。是故菩萨应离一切相。”来发正等正觉的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离一切相发这个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这里又讲到“不应住色乃至声。香。味。触。法生心。”因为从经文的开场以来,好象有过三次了,讲不应住色乃至法生心。但有什么不同呢,大家还记得吧。

第一次讲不应住的时候,是为了什么,为了成就布施。成就无所得布施,所以说不应住色而行布施。

第二次说不应住色身香味触法生心的时候呢,是为了种净土的正因。因为你有所住,那你的心就是有“秽”。心里有秽,土也不净了,成了秽土了。当下的这句,这是第三次了讲什么呢,应无所住,是为了成就无上的菩提心。无上的菩提心,大家要体会,真正无上的菩提心,就是无住而生心。如果你心有所住,就不是中道、正理,不是正道之心。

你看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这是这句经的后面一句。如果你的心有住,有执着,那么就住的是颠倒。不是住的般若。你住了一切法了,任何一法上,你住一点点,有著相,那就不住般若了。一切法,如果你真的不信了,我告诉大家,可以试着这么修一下。如果一切法,万事万法,你都不相信它的时候呢,你就相信般若。大家可以从心地上体悟,试着修一下“一切法都不信”。

为什么在经典里面,佛陀说过你不要信自己的意愿,你的意愿是不可信的。为什么,意愿其实也是驱动一切法的总后台。自己认为,自己看待,自己感觉是怎样怎样怎样的。这一切法你都不用信,那么你对般若就会有感觉。

后面讲说:“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大家来看这一段经文。前面我们刚才讲了一二三四层面,这个第三次呢,是为了成就无住来发这个菩提心,依着无住而发菩提心。

下面要讲的布施是什么呢,是依着无住来修菩萨行。既然无所住了,又说无所住发心,又说无所住修行,这个《金刚经》把人逼得,就是要逼到头。那为什么还要发心,要修行呢。大家看到这一句是这段经文的核心眼目,特别重要。为什么既然无所住了,还要发心,还要修行。为什么,“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为了利益众生,这句圣言量,真的既是圆满究竟又是第一方便。虽然一切无所住了,可是为了发心度众生利益众生,故要修行故要发心。那反过来说明,只有我们以无住修行的这种水准,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因为这样的话,才能让众生往佛的一乘道上汇呀。唯一的法,就是佛乘,就是佛道。所以才叫无所住的修行能利益众生。

现在大家再看一下,就是我们现前的修行,都属于有所住的修行。有所住的修行,真的就是不究竟的。他不是住到“爱”,就是住到“见”。爱见嘛,关爱的“爱”,见解的“见”。如果住到“爱”来修行的话,看上去也是结伴而走,师兄呀,同修呀,居士呀,但是是用感情来维系的。感情维系必然就是难舍难分,或者是相互不待见。

这样的话,不管是关系好也罢坏也罢,一定是相互依赖,还是落到人,我,众生,寿者中。我们有所住修行,修得好一点,更多的是住到“见”里边,见解的“见”。就觉得修行正合我意了,非常法喜充满,我们所谓的“法喜”吧。基本上都是这种在道心上面,又增加了一些满足感。其实都是增加我们的种种知见的。或者法门之见,乃至跟哪个同修相应了,说他修得好。为什么,因为感觉遇到知音了。谁修得好不好,是看不出来的,你怎么知道他修得好了。他对你好,或者说他对所有的人都好,那你就感觉到他好,有个“好不好”吗?

所以有时候我们见地相合了,就觉得情投意合了,就是同修善知识。其实什么见呀地呀,无所谓“见”,无所得的见才是真正的见地,你要做什么知音呢。所以这种有所住的修行,不是住爱,就是住见。都是千般缠绕,万劫不复,《金刚经》就讲这么究竟,让我们无所住修无所住的发心。所以这里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不要住在度众生的见解中。

后面这里讲到了这一句话,我们常引用,五语者是如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叫五语,五种语言。

后面讲到真语,什么叫真语呢,大家细细的理解。真语是什么呢,就是如实而见真理实相而说,他见到真理实相了。

实语是什么呢,在真语中,能够不加分别、不见增减、不见垢净、不见来去等等这些真实利益,这叫做实语。能让听闻者得到这样的真实利益,入到真实的见地中,这就叫实语。

什么叫如语呢,这是我们分开来讲。其实这五语,总而言之其实是一个境界。分开来讲。如语是什么意思,就是佛佛道同。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口径都是不约而同的。因为三世诸佛皆依这个道这个法来成就的。就这一道一法,就是这一个见地。这就叫如语。

不诳语者就是不欺诳众生。为什么呢,广长舌相可以作证呀。又想到《佛说阿弥陀经》里所说的出广长舌相。

不异语是什么概念呢,人家前后就这么一个法,不会有矛盾,就让你断疑生信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凡夫讲法,是矛盾的。有时候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我们做不到。甚至包括很多公开场合说的话,甚至在讲这部经和那部经不一样的时候,现在有时候讲法的法师,调出来他的视频时都会觉得讲的有矛盾。就在这个时候这么说,那时候有那么说,好像自己跟自己意见不一样、不圆满。所以我们现在的根性,只适合主要的去弘扬一个法门。这样的话,口业的斗争会稍微少一点。

最好的例子就是什么,印光法师。我们也在闻思讲堂一直在讲《印祖文钞》。印光法师是从出道开始,弘扬净土,赞叹净土,摄大家念佛,没有改变过,没有挪移过,这也是属于不异语。这样的话大家都能仰靠,你说的不一样,我们会觉得你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到底怎么样呢?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释迦牟尼佛也有异说,为什么呢,他一会儿说“诸法无常”,一会儿又说“常乐我净”,这个我们大家不要搞错了。正因为有异,才说明佛语是不异的。为什么,常与无常,都是为了成就不二之道,道是不异的。成就的佛道,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他所说的话,也是不异的,叫做不异语。

所以我们在这个上面,理解一下什么叫做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差别相上理解,还是有助于我们对于佛的广长舌,对于世尊这种无上智慧,要生起信心。比如说从因果的角度,如语的话就说的是因,真语讲的是果,那如语和真语其实是讲的是大法,大的层面。实语者就是讲的是小法,为什么,像实语讲四谛法,那就是真实不虚的苦集灭道,他属于实语,这个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后面再来看这段经文的总结一句叫做“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句经文的由来,为什么说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呢,前面讲到一切相非相,一切众生非众生,这是引证释迦牟尼佛讲的话来劝信的,就是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劝大家要相信。刚刚我们讲到了这五种语是论证佛所说的是真实不虚的,这里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什么,是从佛所证的境界上来讲,劝大家来信这个无所得的教法。因为佛就是亲自依这个无所得的教,证得这个无所得的法。什么法呢,就是无实无虚,中道正法。刚才我们讲到了没有什么垢净、增减、生灭等等,这就叫无实无虚,入不二法门。

所以每一句经文它都有它的妙用,因为我们所有的众生,就是谁都没办法超越的一个特质,就是步步为营地去生执着,念念地生着。所以说前面讲了这么多的劝信,一定要信,要生起这个无所得的信。害怕什么呢,害怕有钝根的人,他又守着这个语言不放,怎么办,所以第一个守着不放的这种钝根的人,对这个语言他放不下,才在这里说无实无虚。如果你守着语言不放,你就失了正道了。所以说语言是不实的,无实嘛。但是我们也不是说能够离开这个语言来表这个法,所以叫不虚,无虚嘛。这是第一个恐众生对这个语言生起执着。

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如来所证的境界,这里讲到的无实无虚,其实同步也表达了,自在的智慧中也可以实也可以虚。我们都知道诸佛菩萨,常说示现示现,示现的一个菩萨怎么样点化众生。我告诉大家,诸佛菩萨示现,比如说示现六道里面,示现一个鬼,他就真的是一个鬼,不是虚的,他就真的是一个鬼一样。但是虽然他是个鬼,他就是示现就是幻化的,他也不是实的,这就叫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法,他所证的这个圣量,这个境界是真的,他所说的语言是虚的,这也叫做无实无虚。

那么最后我们可以从这一句话,这句法里面切入点,我们设想一下,观心释,前面我们都是从文字上释,再观心一下释,真正我们现前的念头中,你去观照相应一下无实无虚,也就是不增不减,就我们现在当下大家在听法,都在拿着手机在放,就在这个事件里边,就在这个境界中,你在上面不要再多一点点的念头,就是无实无虚。一切这就是因缘自在,不要在上面,一多就是头上安头,一少就是刻意破坏,这就叫中道法。

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住于法而行施,这里的住于法,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颠倒相,就会生障碍,背觉合尘。你只要一有住,就是你一粘在那个境界上,那么他一定会所行的、所证的就都成了颠倒相。这对于我们真的是修行人来讲,凭自力修行的人来讲,非常冤枉的一件事情,那么的精进辛苦,但是一旦你有著,一旦你锁定一个目标,有个停靠,那你一切的这个皆成了颠倒相。为什么这里说应该不住法而行布施,我们太容易住法了,我们基本上都住在这个法中。

大家想,我们这里讲一个知识点给大家听,就是我们所住的法,无非是三个层面,一个叫做境,一个叫做行,一个叫做果。我们做任何一个法,你看这里讲到的布施,始终以布施为例,我们任何一个相应的行法,在这个境来讲,我们一定是有住的。

什么叫做境,境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五蕴之境,我们的色身这个身体,六根六尘,包括我们的思想认知等等,这都属于境界。大家想想我们在行法的时候,在布施的时候,能不住到这种境界中吗。你去布施,我们现在去布施给人家送一个苹果,马上这个苹果就影现出来,我们确定这就是一个苹果,就有住。给两百块钱,马上你就知道这是两百块钱,我给了他了,他得了好处了,受了我的恩惠,这都叫住。一定会住在这种境界中,真的有境。

那我们修六度万行来讲,那么的不容易,我们一定会觉得我们当真在修行,很不容易,修得的的确确在行,这也叫住。那么我们期望说,将来超凡入圣了,好像成了什么果位了,像菩萨一样十信十住十地等等这些果位,终将有所获得,这就住到果里边。境、行、果无时无刻不在住。

所以在心有所住的背景下去行布施,就跟道背道而驰了,就跟我们一下子就入到黑暗的境地一样。大家知道这个有住布施,现在我们因为做不到了,所以才觉得能布施已经不错了,可是真正的如果从佛的这种智慧境界,具足的佛眼中来观的话,他觉得我们有著布施太浪费了,你住相布施,你一定是生到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你会招的来生又不如意。

那么就三世因果而言就等于说,你虽然你布施的发心好行为善,但是你有可能会招恶果。在这个善恶之间不断有相续作用,慢慢就牵引的这世好像你行的是善法,或是上一世你还得的是乐报,但是在这种有所得中,他没有保票的。只要你有得那就会继续造业,有得就会有失,有失再会去有取,有取就会有报,就这样循环中,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有多麻烦,就好比一个人在黑暗里面瞎摸地往前走一样不断地碰壁,眼看着他得往悬崖下掉,就是佛看我们有所得心行布施的时候就这么危险。所以说只有不住法布施,就像一个人有眼睛一样,有道眼,这就讲的不是我们肉眼凡胎了,能看到日光,就是佛的智慧,能见种种色,就是真正见到意识到相应到无所得布施的种种功德,这里是一个比喻,见种种色,所以大家看这就是住。

在经文里边一直用布施来做例子,可是我们退一步,其次来讲的话,也要反观反观自己。大家想首先说如果我们住于法去行布施的话,都好像要进入到一个看不见的黑暗之中,那我们就会想想说,如果依然住于六根六尘的境界,却还不行布施的人,那要到什么境界。就等说你住到六根六尘的境界中去行布施,好像入了黑暗,那你依然住于六根尘,而且还不去行布施,叫入什么境界?如果心里老想得到好的果报,还不肯去布施的人要进入什么境界?纵然说有的一些修的比较好,对根尘无所住,觉得六根六尘都是空的,可是他又不去行布施,虽然算是有点儿小自在,他还是住于非法,得不到这个无所得的究竟功德,等等这一切又入什么境界?所以大家想这个背觉合尘,是非常的就一个字“苦”。苦,再没的说了。

我们大家也自己对照对照,你说无住而行布施,我们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不去布施,依然还住在根尘中去贪恋。而且不肯布施住在根尘中还要想得到好的果报,等等这一切,这就是颠倒中的大颠倒,粗重颠倒、无可奈何。

再往下看:“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个就很明了了,还是校量说,能够于此经典能够受持读诵的话,佛以佛的眼,佛的智慧,清清楚楚的见到这个人能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那好,既然说经典的功德如此之大,下面又开始要校量一番。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大家看这里又开始校量有所得布施和无所得法义的差别相,而且这个距离拉的是越来越大了,更大的拉开了距离。就体现出这个四句偈,这部经典金刚无所住不思议的特性。说白了就是讲到般若的功德,真的是无穷无尽,就好像我们通常说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根本丈量不到,是一个道理。

大家看此处不仅仅是外财布施,就内财施的话,前面说“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这里更多了,为什么,一天布施三回。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我们一天不是有六时吗,我们常说六时吉祥,这个就叫昼三时。从太阳出来到上午九点叫初日分,从九点到下午三点叫中日分,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叫后日分。所以大家看这个布施多吧,一天三回恒河沙等身布施,时间又久,为什么,无量百千万亿劫一直这么坚持以身布施一天三回。这样的布施规格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可是大家要知道从听闻这个经典就能够对般若生起信心的功德来讲,它越来越低。所以从中就可见差别越来越大,般若的福已经这样形容是越来越重。

你看这里讲到一句叫做“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什么叫做“信心不逆”,那当然从我们佛弟子来讲,最好能够生起实相的净信,能够深解义趣。可是大家知道这个水平已经非常高了。那么把每天布施自己的身命,百千万亿劫这样的布施比下去的时候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只要什么呢,信心不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多么地去深信领解,只要你怎么样?不反对。大家听明白了吗,不反对。这个不逆就是不去相违,不生反对的心,这样的信心生起来的时候,功德就盖过前者。实相的清净功德对它不逆,那么你一定会依教奉行,信解行证,随顺佛语,那这样的功德,它已经盖过了前面如此艰辛庞大的布施发心。

从下来列上,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书写”是什么意思,古代来讲,其实就是写经来流通这部经典,我们现在印《金刚经》就是这个功德,何况书写。那么“受持”就是法义跟自己的心地相应。“读诵”能够把经文念或者背下来。“为人解说”就是讲解这个法义。所以读诵属于闻,讲解法义属于思,书写受持属于修,还是闻思修的功德,要比这样庞大的布施发心,两种功德不可同日而语。

好今天就到这里,时间关系,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生啊,就这样下去,完了

出于丛林,入于古刹,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一...

【佛教词典】七聚

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

【佛教词典】夏路派

又作布顿派。西藏佛教派别之一。系十四世纪由布顿仁钦...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