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宏海法师  2019/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楞严道友们,在这几次讲义中,我们也跟着这个经文的板块,走的这个跨度非常跟经文吻合,每一次要么是讲五蕴,要么是讲六入,要么是讲十二处十二住。今天讲什么呢?讲十八界。那么从一路走过来,这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些都属于施设的教法。大家要明白,为什么说诸佛应机施教?他施设的教法,这个教法就是,每一个层面都让你这么去悟,这么去解。所以说对于十八界,它又是在十二入的根本层面上又延伸出来,把我们的妄想就像分子因式一样又进行了一个分离和安立,就像又用这个支点一样,它又支出来六个支点。但是最后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爆破,我们不要学这个越学越多了。所以说今天开始我们讲十八界,虽然好像是在这个名词上又多了,其实它的理还是这一门,如来藏妙真如性。

那要了解十八界,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什么叫做界。一般我们说,不是宇宙里边世界嘛,就是上下左右曰宇,古往今来曰宙。那世界它一定是有一个界限,就是隔断的意思,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今天我们还要赋予它一个理解是什么呢?界还有相连之意,就是说,你这个隔断这个地方是从哪儿隔断的?两个东西连起来连接在哪里?今天我们在破这个十八界的时候就是说,这个识在哪儿?大家参悟一下,这个识,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那么就说明,就内而言,能缘的是属于根。就外而言,所缘的属于尘。那我们就下意识说,中间能分别的这个肯定属于识,所以就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我们通常一学,往往就学成这样了。所以我们要正反两面,一个是从中隔断,有界限;二一个,在此相连,有关系。所以这个界,它也有根、尘和识三者相互依附而成就的,它还有一个依附的意思。这是我们对于界首先这么了解一下。

其次我们就要明确一下,上次我们也讲到说,为什么佛要说这个五蕴,再加上这个十二处、十八界呢?有时候加六入,有时候不加六入。这叫做三科。佛当时讲这三科的原意是什么呢?一个是你看,色受想行识他是略说,对吧,上根一听就悟到这个空性了。十二入就相对广了一点,对于中根而言的。那么这个十八界就等于更广了,他是为钝根人,他必须细细地跟他一点一点地说才能听明白。当时佛是这么给定位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而言,大家我们今天这里说,定性地说就有上根中根下根,有钝根有利根,那么我们就明白,这个上、中、下、钝根、利根,他也是一个分别起的,没有一个定性。大家说,你说他就是一个因缘而已。他有的人应该听了广法才能悟,那么你听略法他不起这个缘,明白吧,所以他必须。有的人他只能听略法他就悟,讲性他越讲越糊涂了。所以就是从因缘上来讲悟法有别,不是法有高下。所以你看有的人必须打坐在禅堂里,正经八本的他能够见性。那有的人天天出去云游,到歌舞酒楼妓院场所,他不小心悟道了。这就叫缘法。万事离不开这个缘。所以说悟来悟去,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这个如来藏,一切的眼、色、眼识都是如来藏的体现。但是我们悟与不悟就是迥然不同了。

关于这段话,如果我们回去看《印光法师文钞》,里边有这么一段复海曙法师书,特别有名,就是这个法师当时请印光法师就《楞严经》里面的比如说直指见性、见性是心不是眼,这个我们都讲过了,又说这个色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让他作一篇论文,以作这个就是说大家学习的范本一样。那印祖当时就,印祖是最不喜欢这些卖弄文字的,他是说通的人了,所以他说:你让我这么细细讲,你这个人真是找不着个北,说像我这样的荒唐学问,没有学识,怎么能写呢,说你应当找这个能写的法师,但是你既然问了,我也必须敦伦尽分,给你一个回答。就把这七道题一串穿来。所以短短的甚至还没到上百个字,就把《楞严经》就给讲透了。大家看,印祖怎么说的呢?他说到这个我们讲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他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包括后面要讲的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说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是周遍法界的。如果你说有在有不在,这就不对了。你看我们前面学七处征心,对吧,心不在内、外、中间,我们一直是这么讲。但是印祖就说,执著心在内、外、中间等,这是凡夫之见。但是如果你执著心一定不在内、外、中间等还是凡夫之见。你看所以他说,有在有不在,这就不算了。说如来藏它是包括众生和佛,空和有,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能出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这个悟与未悟呢?

以凡情观之,就是以凡夫的眼来讲,那么不但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生灭法,就是成佛,断惑、证真如、成佛,还是生灭法,因为凡夫看见的全是生灭法。

以圣智观之。就是以圣人的智慧,来观的话,不但说断惑、证真、成佛道是属于真如法,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体真如,从本以来就没有一念生灭相可得。你看这就是凡情和圣智就在之间,这一段这个开示特别精彩。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复海曙师,大海的海,曙光的曙。

那么我们讲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说,我们讲五阴、六入、十二处都是如来藏真如性,那么上次也说,就是说等于说每一次都是一个悟入口。讲到这里我们才能知道,什么叫做一门深入。因为我们通常理解一门深入就是总是说,你好好地抱着这个法门好好修就行了。还有一种是什么呢?门门入,就往这一门上会。这才是真正的佛门里的心地法门一门深入,大家知道吗?就是不论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如来藏的这一门;十二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门,离不开这一门;十八界依然还是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入此门。所以说念佛求生净土只不过是为深入此门,而设的一门深入之方便。这个大背景大家要知道,然后再知道什么叫做一门深入,什么叫做深入一门。这样会,那么才能够说,原来念佛念的不是用妄识念。我们现在十八界就开始讲识了,要用根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一旦落到识的时候,全是妄识了。那么根尘相对的时候,就是这个根之现量境界,念佛就往这儿锁,往这儿守,念念都是现量境界。是这么来理解的。所以说你看,一切凡情和圣智,佛法的修行巧妙转化就是在这儿,转识成智。后来印祖还说,这一段话不是我诌的,二十年前梦见的,其实就是二十年前明心见性悟如来藏。这祖师们讲法就是这么,看你会不会悟。

我们今天讲这个十八界的时候,就比十二处又多了一层识,意识,到眼识,眼耳鼻舌身意之识。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大家再看一下,做个现场试验。那讲十二处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说,原来十二处既不能住在这个,十二住嘛又叫,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住在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的。那如果说又出来一个十八住,十八处,这个识就好像说,这个识好像另外一层东西,妄识嘛,上哪儿找去呀?你说它没有的话,我们念念在起这个分别;你说它有,你就根本逮不着。就咱们屋子里面你想想这会儿你,每个人都有识,你说这识在哪儿呢?所以说这就叫设教。对于概念的认可,都源于我们所谓的六根门头的自以为感。

你比如我们都会讲,那古诗里面,远看山有色,眼看色,就是远看山有色,为什么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湖光山色很远呢?那你的湖光山色是从我眼这儿看到的,眼就在我的面上。近听水无声,他又觉得好像哗啦啦的这个流水,在我耳根上面在响。那诸位想想你们看我的时候,到底是这个识起的看我的,分别宏海的这个感觉,在我这儿呢?还是在你那儿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有时候又说余音绕梁,三天都完不了,那难不成这个识它会转吗?耳根的耳识会转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为有还是未有啊?为有暗香来。那你就觉得原来是眼看错了,妄相,以为是梅花误成雪了,结果又暗香扑鼻,这个鼻,这个分别香臭的这个在哪儿呢?为有暗香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都搞不清楚。这你看,生活多么有情趣,都给我们提供悟道的,湖光山色。这才叫尽大地万物都叫《楞严经》呀!

所以说,我们在讲十二处的时候,是有六根有六尘,到十八界的根本就是说,于六尘中起了差别相,在六根上起了差别心了,由于差别相和差别心相对作用,一旦我们产生定见,就各个隔绝开来,没办法融通会通了,这就不圆融了。这就是十八界的由来,所以才称之为十八界。

好,那么我们要开始贯文了,请大家拿起经本翻到这个,“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句开始。先把第一句大家看一下,因为又要给大家讲一下,有一个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个我们换一个角度,今天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就我读一下,大家找着这一句,然后把这一句先记下来,扣死了。“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找着这句话,那么先放下来。

我们要从,《楞严经》始终是在破,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到底为什么这里讲到“眼色为缘”?好,我们先熟悉一下,我写的给大家读一下。这里讲到的是“眼色为缘”。那么既然“眼色为缘”,相互做因缘。那么我们知道,如果在唯识法的教理阐述中,它都讲到有四种缘嘛。一个是因缘,就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亲因。第二个叫做等无间缘,就是我们念念,前念后念相续不断的这个念头。第三个就是所缘缘和增上缘。那么增上缘一般都属于外境,扑面而来的这个外境,激荡我们的六根,尘嘛外尘嘛。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讲一下“眼色为缘”,那么色属于增上缘。

眼属于所缘缘。大家听过所缘缘这个词吧?有的听过,有的没有。所缘缘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缘是认识的意思。第二个缘是条件,就是对象的意思。所以就眼根属于说,眼根它能认识,能认识所缘的对象,就所以叫做所缘缘。我眼根是能认识的一个缘,我能认识,能认识什么呢,能认识外在的现象,所以叫做所缘缘。

好,那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眼、色互为因缘,怎么感觉到我们的识里边觉得我在看见东西了?首先来讲,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不是说,种子是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吗?这是阿赖耶识一个总变。那么总变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承认,还是相对,记住我说的前提是相对,相对有主客观世界存在。这是相对法,在色法,就是在这个俗谛里面讲了。咱们《楞严经》一直在讲真谛,就一法都不立的。俗谛里面讲这个主客观世界的时候。

那么我们眼见境界是怎么见呢?一定是还要有一个概念大家了解,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什么意思呢?

亲所缘缘就是我们的眼根。比如说我看见大家了,我们大家都看见这个杯子了。看见这个杯子,我们要知道,杯子并不是真的我们直接看到杯子,明白吗?这个杯子如果我们现在暂时不看,它在不在呢?它还在。它现在只是一个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一个外境,一个客观,相对客观的世界。那么我们看见杯子是怎么操作出来的呢?是由眼根仗这个杯子作为外境,那么它会刺激我们的眼根,刺激眼根,这个眼根接收到这个外界的刺激以后,这是第一层面。但是他的真正的这个内识是怎么变的呢?储藏在我们自我,每个人都有阿赖耶识,自我阿赖耶识里面有这个造色种,就是色法种子的那个种子,变现色法的,大家明白吧,就是变现我看见的物质的。这个造色种它不能够单独生,一定要携带而起。携带大家明白吗?就是我携带着这个,仗着这个境界,但是由我阿赖耶识内,这个眼识里面马上就去阿赖耶识里面去扫描,扫描到有这个种子,携带而起,从见分和相分相互做互动,而生起现行来。生起现行的时候,这个携带的相分,就是等于说到了我们眼球上,它就会融二为一,融二为一又去舒广放大,辐射到这个客观境界上,为我们的眼所认识。但是我们真正眼睛看见的杯子,其实是我自识里边变现出来的那个影像,明白吗?就是说由这个影像再跟它相对吻合,这个时候,这个不是我们真实看见的,而我们又真实看见的是我当下我们每个人根识里边变现出来的杯子。每个人都有一个杯子。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我说的这个能听得懂么?所以,相对的客观就叫做疏所缘缘,因为我们毕竟要仗境而生,对吧,刺激我们的眼根,调动我们阿赖耶识的种子。那么真实看见的杯子,我们每个人看见的这个杯子,是我们每个人的亲所缘缘。这才叫做“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能听明白吗?

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个,就说明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可是识是妄相。唯识虽然这么讲,可是它最后还是归到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都是通的。但是在相对的里边,这个为什么要给大家讲呢?就再联系到我们刚才讲到的,凡情和圣智所见不同,那么这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怎么转这个智的呢?在这个经书上面,比如说同样的境界,我们的世界是染污的境界,对吧,阿赖耶识变现的染污有漏的境界,染土嘛。可是这个染土如果是由如来的圣智观的话,他同样也是仗着这个染土的境界,可是他的智识种里面全是无漏的清净种子,明白吗?所以他仗着这个染境,但是他变现的,疏所缘缘是染境,亲所缘缘他可以修和改,全程无漏地显现出来就是佛国净土。亲所缘缘显现出来他所见的就是佛国净土。所以圣见凡不见,凡所见非圣见。这就叫做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仗境方生。虽然圣人无漏智慧,也一定要仗我们凡夫的这个染土,有漏世界。可是他别变的时候,自己的这个无漏识,圣人已经叫阿陀那识了,就是清净不染污了,在凡夫层面叫阿赖耶识。他的这个阿陀那识在变现的时候,仗的这个本质境还是杂染的,可是变现出来的亲所缘的境已经是无漏的了。那同样,凡夫,如果就算我们现在当下就是净土,可是我们仗境,净的这个国土,可是我们变现亲所缘缘的时候,我们因为是有漏染污的种子,所以看见的还是依然是凡情。

所以叫做转识成智。我们现在破这个眼见色而生眼识的这个境界,就是从这儿下手的,明白吗?这就叫做变现。所以这个很有意思,大家看这就叫相对世界,还是有的,从这个事相上来讲。

为什么要往生净土?为什么?念佛念佛就是强行地把仗外染境将要变现为染漏的污染的种子,就让它变成净种子,观想极乐世界就是用亲所缘缘替代疏所缘缘提供我们的境界,不认这个理儿,不认这个事儿,我要重新缔造清净种子。那这不就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吗?

你比如说这样的话,就等于说,我们每个人有阿赖耶识,那么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自己阿赖耶识的亲所缘缘,我的这个色身是我阿赖耶识的亲所缘缘。但是,如果你的身体对于我的阿赖耶识,就成了疏所缘缘,为什么呢?就是我看在我眼里的你,未必跟你眼里的你是一样的品质,一样的秉性,乃至美丑好丑都不一样,有的人看你顺眼,有的人看你一看就,想起你都恶心。这就叫仗境别变,明白吗?那如果由这样来讲,这就很好明白了。为什么?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我们讲的这个跨度比较小,大家觉得说是这样的吗?

你比如说人的阿赖耶识跟老虎的阿赖耶识,对吧。我们伸出一只手,大家说,这比如说女众的手,我们就说这个纤纤玉手。但是我们是仗着这个手的外境,而生起人的亲所缘缘,认识这是个手。如果让老虎或者狮子的话,它看见这个手,同样是仗着这个手的外境而生,它下意识产生的是什么呢?吃的。它的亲所缘缘,就变成吃的。所以你看这就叫别变。一个手如果长得美了,我们赞叹说纤纤玉手,可是让一个修不净观的人来看,他即刻就把它转化成骷髅了。这就差别大了。

那想想十法界就是这么差别来的,人看见水是水,天人看是琉璃,恶鬼看是脓血嘛。一样的境,仗境为自己识所变。那这样一明白了,大家说修行跟其他人有关吗?没有关系,都是你唯识所变。

那这样的话大家想想,比如说我们转世投胎吧,这很有意思从唯识上。比如说我们的中阴身,每个人死了以后的中阴身是我们每个,我自己阿赖耶识的什么呢?对,亲所缘缘。那么中阴身去投胎的时候,一旦这个中阴身受这个淫欲心的这种外相的吸引,看到父精母血结合,那么这个时候,父精母血就跟我们刚才讲的外境的这个杯子一样,它就有刺激引发作用,明白吗?引发作用就牵带起这个中阴身带着亲所缘缘的这个淫欲心去投胎,执持,就把父精母血给执持过来了。执持过来以后就变成自己的色身了,对吧,一个神识投进去,这个时候就把疏所缘缘给转成亲所缘缘了。所以我们为什么有的儿女有少分长得像父母,就这么来的。可是儿女又有多分长得不像父母,为什么?他在他的生活过程中,后来的情形是他仗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四大种子地水火风变现。跟过去的种子业力有关,非常复杂。所以因果、佛法、解脱都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起信,对了,就是这么个意思,就可以了。

所以这里我们讲到的这句话叫作,“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就是这么变现的。这是从有的层面,进行一个诠释。下面我们又要从《楞严经》的角度进行破斥。好,这一段,我们再找到这段,大家一起来开始读。“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翻到没有?好,我们一起来。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是第一段。下面我们就又开始枯燥地要贯这个经文了。我那天饭桌上跟一个法师,我说讲《楞严经》讲得现在到了一个相对这个经文也比较枯燥,不知道这个讲的(怎么样)。那法师说,修行本身就是枯燥的,你怕什么?我们来看,第一段就叫作定关。你看,阿难如你所知道的,这个眼根和色尘相互为缘而生的眼识,这是我们唯识上讲的,刚才讲到的共许的,是的。那么通过这个常理我要问你。这个识是从眼根所生,以眼根为识的这个界呢?还是因色尘所生,以色尘为识的界限?就是你这个识是依附于眼根,还是从色尘而起?从哪儿来的这个识?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在哪儿呢?在哪里?那么它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从根而生,一个是从色尘而生。如果眼识是由眼根而生的,对吧,那么由我们的眼根而生的话,你就跟外在的这个尘境没有关系。可是尘境里边只有,要么是有色,有物质,要么是空,看见虚空,无非色空两种尘境。如果跟这没有关系,就没有色空了。没有色空的话大家想想,你还有一个可分别的外境吗?色空没有了呀!外境除了色就是空,那没有的话,纵然你有这个分别的识是从眼根生起的,那没有可分别的尘,你这个识有什么用呢?这是其一。

况且,你这个眼根的这个见性生起的这个识,它是没办法用这个,你看这里,“又非青黄赤白”,没办法用这个青黄赤白,也没有个方圆长短。那么没有什么表示你这个识,从哪儿立这个界呢?就是这个东西你怎么给我画一个,这是你的眼识出来了?没办法表示呀,看不见摸不着。那你说立这个眼识界,怎么从眼根而生呢?说明不能从眼根而生。

那么就只好从外尘而生,色尘而生了。大家再往下看。如果说这个眼识是由色尘而生的,那么这个空没有色的时候,你的眼,就是你的这个识,应该随着色尘消灭。因为外界的色尘,大家这块儿要停顿一下,我提醒下。我一说色尘就包括空和有两种,明白吗?一个是色,一个是空,这才叫做色尘。那么随着色尘而消灭了,识灭了就没有辨别的能力了,因为你的识是从色尘生的。那么色尘里边,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色它会变成空的,变成空的,你的识也就空了,消灭了,就没有辨别的能力了。怎么能知道前面的境界是虚空呢?可是问题是,没有色的时候我们也能知道是空。所以就不能够认为是从色尘之生,尘境生的。

那么下面你看,“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这句话找着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再如果,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定为它是,好,纵然依你说的,这个识是从色尘生的,从尘境而生,那么如果说这个色境变迁的时候,你这个识是跟着变不变呢?如果跟着不变,就是你的识不动,看着这个色在消亡,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这个识才能看见这个色的变迁,你的识又不随着色变迁而变迁,那么色已经没有了,你的识还在,一存一亡,你的色生识的界从哪儿生起呢?色没有了呀,你怎么生识呢?纵然你的识不变,可是色没有了,你认为说识是从色而生的。

再随着来说,如果这个色境变迁的时候,眼识也跟着变,也跟着它是同步的,那么这个色变成空的时候,你所生的识也变成空的了,色和识都是空的了,就没了呀,那你从哪儿立界呢?这又是一层。

最后说到,说如果能生的色尘虽然变,但是你所生的这个识又不变,那么你的这个识性是恒常的,恒常的话,为色尘所生,那就属于无知之物了,因为色尘是没有知觉的。为色尘所生就是不能知道,无知之物的话,色灭了你的识还在,怎么辨别虚空所在呢?因为它是无知的呀。那么现在我们明明知道虚空,色没了,空我还知道这是空,则不能说从色尘而生。

就这一段过来、过去就绕了这么个弯。大家能听明白吗?能跟得上吗?全能跟得上吗?我看有的不行了。好,那么我们再找一下经文吧。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说眼识和眼根,就是眼识是从眼根跟色尘两个和合共生的,我的眼根跟外界的这个色空二尘是和合而生的眼识。那么你这个所生的识,肯定是一半从根生,一半从尘生。那两个生的话,你要把它弄成一个,中间得有一个缝隙呀,你现在给我找找这个缝隙在哪儿?找不着这个缝隙,实际上识怎么会有缝隙呢?你看我们说在你那儿还是在我这儿,来回倒腾,它就这样游走一样,没有个一刀切的东西。假如说你是,这是合起来生的。就算这个根和尘没有合起来,离开,但是生了眼识,那么就说明所生的识,眼根生的这一半有知,对吧,色尘生的那一半无知,有知无知合在一起,体性就杂乱了,你怎么能生眼识界呢?这是这句话的意思。

由此而知,这个你看,“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是我们刚才给大家讲的虚妄之相。从它的性上而言,还是本非因缘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从眼识而言。好,我们再趁热打铁,再读一段。“阿难,又汝所明”,找着了没有?好,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我们稍微慢一点,大家盯紧经文,我们一小段一小段地讲,大家跟着这个思路,哪怕就是现场能跟得上,也是功德无量的。阿难如你所知,这个耳根与声尘互为因缘生的耳识,大家都这么认为的。那么这个耳识我就问你,是因耳根所生的呢?还是以耳识为识呢?就是因耳根所生,以耳识为识的界呢?还是因声尘所生,以声尘为识的界?就是这个你的耳识的分别,是从耳根生起来的还是从声尘生起来的?属于哪边?还是这个问题。那么这里就是,首先一个大家看,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说阿难,如果你说耳识是由耳根生的,这是一个层面。那么以耳根为界的话,动静二相才算声尘的相,就是我们听声音,耳根是一个方面,那么我们听什么呢?大家听到我讲了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做动了,对吧,我不说话了,就叫静了,我又开始说了,又叫动了。就是不断地有人说这个话,起伏起伏,这才叫声尘,声音的境界。这个动静不现前的时候,耳根就不成有知之根了。就是没有动静二相的时候,你的耳根就没有知了嘛,因为你的耳根要有知,一定是听外面的动静二种声尘之相。那么你的耳根没有知的话,必然就没有所知的尘了,外在的动静没有。动静没有,反过来,你能知的耳根也不成了,耳根没有作用了,失去作用了。失去作用的话,那你所生的耳识是什么相状呢?你耳根现在的根都没有了,那生起来的识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是第一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为什么?就是耳根的知都没有了。为什么知没有了?外面的根尘都没有了,因为你说耳识是由耳根生的,跟这个声尘无关。这句话能听得懂吗?好,那么下面。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这句话我们再来讲,说如果你这个识,刚才耳识是从耳根生的,那么现在纵然你这个识是从耳闻,就是识,你的耳根有作用了,能闻了,从这个而来的,对吧,能闻的这个功能而来的,那么你这个没有动静两种声尘的时候,能闻的根也是不可得的,一样的道理。再一个,何况你现在认为这个有形的,就是这里讲到的这个“云何耳形杂色触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耳朵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有肉么。你看猪耳朵那叫层层脆,一盘一盘切出来为什么,它有骨头有肉有筋呀。那么这个有肉之形的耳能生识,这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这个肉耳,就是这个我们头上长的这个耳朵,大家想,它不属于眼耳鼻舌身意的耳根,属于眼耳鼻舌身意的身根,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明白吧,它不是耳根。那么既然是身体的话,那它所对的是触尘,而不是声尘了。它是一个耳根的这个色相,那么所生的识也应该是身识,而不是耳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么既然不是耳识界的话,你这个耳识从哪里建立呢?这又是这一段话,“则耳识界,复从谁立”。为什么?因为它属于身根,不属于耳根了,那么所对的就不是声尘了,而是这个触尘。这是这一段话。下面这一段话就更加地层层递进了。

首先我们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这句话是什么呢?说如果你这个耳识,耳听声的这个耳识是从声音所生起的,声尘所生的,那么就不关耳闻之事,耳朵的闻性就不关它的事。你说的是从外在的声尘所生起的。但是这个声音它一定是由我的耳闻才能够显现的,你现在说不关于耳闻,那没有所闻之相,亡失掉了,那么也就没有声相所在之处,也亡失掉了,都亡失掉了的话,你怎么生识呢?这就是这一句话,“无闻则亡声相所在”。看到了吗?那么下面又一句。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说耳识一定是从这个声尘生的,好吧,依你所说,纵然此声尘是由闻而有的声相,就是你说的对。可是这样说来的话,既然是声生的,那么这个声音中、声尘中就应该有识,你说的是耳识是由外界的声尘生出来的嘛,那么这个声,声尘里边就应该有这个耳识,同时为耳根所闻了。你说是由声音生的识嘛,那我的耳根是用来听声音的,既然是声音生的识,那么这个识也得让我的耳根来闻了。那在这种情况下,就都是耳根的相对之境了,那我们耳根在闻声的时候,应该同时能够闻到识。我们能闻到识吗?闻不到。如果我们闻声的时候不能闻到识,那么这个识就绝对不是从声音生出来的,不应该为声识界。那你现在说这个耳识是从声尘生起的,这就是不对的。那么再下面一句。

“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就是说如果你闻声的时候同时也能闻到识,这是又退了一步,纵然你觉得识是由声音的这个尘境生起的,那么你又说我耳朵闻的时候同时也能够闻到声音,也能够闻到识。那么这个识就同于声音了,成了被闻被听到的对象了。那么你的这个耳朵能听声音又反而全是靠识的分别作用,你这个识已经被闻了,那么就是同于无情一样,你这个听声音的识从哪儿生起呢?识已经变成无情了,跟声音一样被你闻了,那你闻声音的这个识从哪儿生起呀?而且所闻之声同声一样无知的话,就同草木一样,你怎么能说它名之为识呢?它没有知觉呀。这是这句话。所以下面。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就是说不应该说到说,由能闻的耳根和声尘合杂起来,成就了我们中间的耳识,不能够这么说,为什么呢?现在中间的这个耳识,我给你摆活了半天没有啊,如果你们听不懂了,你们记住这个是假的、没有就行了,这也无妨。既然没有的话,中间的这个东西没有的,你说两边是合成的,中间没有那两边也建立不起来呀!那这样的话,外在的声相和内在的耳根,这两条界怎么建立呢?由此而知,不要寻觅了,都是徒有虚名的虚妄之相,究其体性,耳根与声尘乃至耳识三界,都是非因缘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还是体现的这个。

能听得懂吗?听懂一句算一句。实在累得不行了,稍微歇会儿,十五分钟以后我们回来继续,到十点零五。好,阿弥陀佛!

好,那各位同修,我们来进行这个第二十讲的下半场。因为今天是讲十八界,比较繁琐,希望大家用神来听,把这个神给凝聚起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要讲到鼻香识三界了,由鼻子嗅香味而产生的鼻识,那么这三个界到底是真实存在呢,还是依然虚妄?这一大段特别是在讲到鼻识的时候层次比较分明,但是它的文也比较长,我们来一起先把它文贯一遍。一气呵成,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好像从十八界上慢慢地这样微细讲开了以后,我们的感觉就比较多了,是吧。你比如说讲到五蕴的时候,就是一个色受想行识,那我们基本上能够粗重感知到的,色是没问题,对吧,好像这个行呀识呀是比较微细的,好像是与已无关。那么讲到这个十二处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像比如说这些,好像眼耳鼻乃至舌还可以,有时候我们把身和触的这个就容易忽略。意跟法那就更需要反观的能力了,就更想不到了。所以这些为什么,就是体现我们的粗重烦恼,体现得比较突出。那么我们在听闻这个法义的时候,就是说你的心没到这里,就是我们都还是烦恼障碍障着。特别是我想如果开了眼的人,只能说我想,我设想,那么他就是说能够进出自如,宗通说通的时候,可能就这一段话,他可以几个字表达明白,特别是如果跟你有因缘的话,还可以让你听得完全清楚。所以我们也要发心,大家劲儿往一起使。那么这会儿又讲到咱们的鼻子上了。开始也是例行公事。

“阿难”像你所知的那样,鼻根与香尘互相为缘,“生于鼻识”。那么我这里现在问你,你这个鼻的识是依鼻根所生,以鼻根为识的界限呢?还是从香尘所生,以香尘为识的界限?这是每一段前面都是这样。那么下面又开始定关了。这个鼻,鼻香生鼻识,那么前面的这一大段文我们看到了,我给大家画了一下,基本上是表达鼻根,就是假如说你这个鼻识是以鼻根为鼻识的界限,那么我就要开始问你,首先你是以什么为鼻子?你现在给我定调,你的这个鼻子是以什么,是以肉爪,就是说我们脸上长得像爪子一样两个窟窿的这个肉为鼻子呢?还是你吸一下能够嗅知的这个知的这个感觉为鼻子?你首先给我定关,这两个是怎么样的。所以你看下面,这里讲到了说,“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你首先给我定性,你是以什么为鼻子的?以什么为鼻子的这个性质?“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这是两个,大家看到了吗?我列出来了。那么首先破的是什么呢?以这块肉为鼻子。如果你取脸上的肉形为鼻,“若取肉形,肉质乃身”,找到这句话了吗?这个肉质还不是属于鼻根,跟刚才的耳朵一样,属于身根。那么身根所知的是触尘,“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为身根,那么它就不能够称之为鼻根了,对吧?那么这样的话,名为触尘,也不是能称之为香尘了,不是香,外界的六尘之中是触的尘,而不是香的尘。那么这样说来的话,你这个鼻根,你说这是个鼻根,连它的名,它是身根,不是鼻根,连名都建立不起来的话,你怎么能说依这个鼻子所生的鼻识界呢?所以看到了吗?以肉爪为鼻就把它破掉了,对吧。那么下面进一步言知。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看见这句话了吗?如果你是定调定的说,你就是以我们鼻子吸一下能嗅的这个知觉性,你把它定为鼻子,把它定为说这是鼻子。那么,“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看到了吗?还是说你把这个定为鼻子的话,那么第一条以鼻肉为知,就是说,知的这个感觉是从这块肉生起来的吗?是不是?不是嘛。还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你以这块肉为知的话,那还是什么呢?还是身根,触尘,还是触,不是鼻子。这是第一条,看到了吗?以鼻肉为知是错的。

第二个,“以空为知”。大家知道以空为知是什么呢?就是鼻窟窿里边的这个小空间。这个小空间大家首先知道,是跟外面的大空间是连的,对吧,那这就是一个虚空。如果你以为说,吸一下说哎哟,不是这块肉闻到的味道产生的识,那肯定是在鼻孔里面这两个地方有味道进去,塞满了,对吧,好像我才有识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以鼻孔中的空为知了。“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看到这段了吗?就是说如果是“以空为知”的话,空是没有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空是没有知的,对吧。那你现在说它有知,那就是这个空它自己知了,自己知的话,就跟你的鼻子、任何鼻子都没有关系了。那么这样的话,跟鼻子没有关系,不会闻东西,虚空来知,那说明,你现在明明是你阿难知嘛,那就是说明虚空就是你,这个身体反而不是你了,成了无知之物了,对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虚空既然是你,虚空没有相貌,那么现在你阿难也没有个相貌了,所以讲到说应无所在。这是第二条,以鼻中空为知,明白吧?

那么下面的话是“以香为知”,这段比较长了,大家看他说“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你是以这个鼻孔中你感觉到的香,说这个是你的鼻的这个鼻识,以这个为知,那么你要知道这个知是由香,属于香,而跟你的鼻子同样无关,跟你鼻孔里面这个虚空也无关了,它跟香味有关了。那么这样的话,跟你的鼻根没有关系,怎么能说鼻根生识呢?这是这一段,你看,“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特别简单,谁能,有没有人给我举手回答一下?我看看你们的心这会儿有没有跟得上来。谁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就是假如说这个,我们闻到的味道最典型的不是香就是臭,对吧,如果这两个气味必定是生于你的鼻根,你现在非得要说了,刚才已经三方面都不是了,你现在说非得要生于你的鼻根,生这个香臭这两种流气。你看这讲的还是流气,因为味道一定是窜到我们鼻孔里边了,对吧,我们闻到这个味道飘过来。那么就说明,两种流气就不生伊兰及栴檀木。就典型的印度的话,说香味一般就是旃檀最香;说臭呀,伊兰,有一种叫做伊兰草,特别臭,臭得闻都不能闻,不能靠近了。那么就说明,既然香臭之味是从你的鼻,能知的这个味道,能知是从你的鼻子里面的香臭生起来的,那说明香臭之味就跟你的鼻子闻有关,跟旃檀跟伊兰没有关系了,不是旃檀、伊兰了,所以说“不生伊兰及栴檀木”。这句话听得懂吗?再看下面。

“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这是什么呢?又进一步说,如果香和臭两种气味,你还是说不是从那个旃檀和伊兰来的,就是你的鼻子,你咬定了,这么犟,就是你的鼻子生的。那么你自己知道,鼻子闻了,闻的到底是香呢还是臭?因为我们闻香就不闻臭,闻臭就不闻香嘛。

当然可能诸位同修说,谁说的?我们有时候就觉得又臭又香。臭豆腐。我告诉你啊,那叫做一念臭一念香,臭的时候绝对就是臭,香的时候还是香。就是我们的念头。

所以这里讲到的说,“臭则非香,香应非臭”。那么如果你非犟着说,你的鼻孔同时能够又闻到香又闻到臭,那就说明你有两个鼻的知觉了,不是一个知了,因为你同时知香知臭,对吧。那么就应该,既然有两个鼻知,那你向我这会儿问法的话,就有两个阿难了。两个知呀,一般我们都知道人身体只有一个知觉,你现在有两个知,就有两个阿难,那哪一个是你的本体呢?这是又是这句话,“谁为汝体”。下面再一句,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非得说你的鼻子知是一个,那么你所闻的香臭,同时能够闻香闻臭的话,鼻子的知是一个,你只能闻一个,香和臭就不是两个味,成了一个味,对吧。那么一个味的话,香也成了臭了,臭也能香了,香和臭就没有香臭的区别了,没有它们的属性了,你闻到一个味了。既然是一个味了,你都分不开香和臭了,你还说什么鼻子的,鼻的识从哪儿而来呢?整个这段话就这么个意思。听懂了吗?

我们往回再推一遍。你看,你现在从鼻子的肉知不对,从鼻中空知也不对,从鼻孔的香为知还不对。那就说明什么呢?你鼻中吸动的这个嗅知觉为鼻识不对。为鼻就不对。你定你的鼻根,你定位成你能够闻味道的感觉是鼻根,这就不对了。推回来这不对。

那么你以这块肉,像爪子一样的这块肉为鼻子,也不对。那我现在问你说以什么为鼻根?这两种为鼻根都不对。

那么首先你说鼻根生鼻识,不对,鼻根都建立不起来嘛。那么没办法,只好再转念是什么呀?鼻识是由香尘而生的。下面一段话就是讲到说“若因香生”了,看到了吗?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我们讲到这里,大家锁到这儿,看到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你的这个鼻识是从香尘而生的,那么这个识就因香而有了,对吧。可是问题是,我们的眼睛是有什么呢?眼睛有见。可是我们的这个眼睛的见能不能反观其眼呢?因为眼见是由眼生的嘛,对吧,那么眼的见就不能够观自己的眼,观不到。那你这个鼻识是由香而生的话,你这个识就应该嗅不到香了,因为是因香而有的,就如同眼见因眼而有而不能够见眼一样。可是你现在既然因香而有,就不能够自知其香了。这是头一句。

第二句的话,如果你说这个识能够知香,既然是由香生的识,还能够知香,那么这个鼻识就非香尘所生了。能够知就不是它生的,它生的就不能够知,对吧。那如果不知香的话,它又不能名为知的识嘛,这样的话,由这个识来知有香,这是说不通的。那么这个香识界自然就不能建立了,识不能知香,因这个识而生的界,香识界也绝不是从香建立起来的。就是这段话,“因界则非从香建立”。识不知香呀,因为你这个识没办法知香,从香生的嘛。所以这上面的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从香尘生识比较短,主要是从鼻根生识比较长,所以给大家列了,这个大家记住,看不懂回去再看一下。下面又开始说了。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什么意思呢?既然鼻根为内,香尘为外,那么没有中间的鼻识,那么你这个内之鼻根和外之香尘都不存在,能嗅的这个闻性也不存在了。所以大家要知,这个鼻根与香尘为缘生鼻识界乃是顺世而谈,就是随顺着世间而说的。真正的真如法界如来藏性中,还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讲到眼耳鼻了。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舌味识界。找着了吗?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个舌味比较好理解,简单。那么开始还是问到说,如你所知,相互为缘,生于舌识,那么这个舌识是以舌根为界,舌根所生,以舌根为舌识界呢?还是因味尘所生,以味尘为舌识界?又是一个定关。那么首先我们来看。

“阿难,若因舌生”,如果说这个味道是由于这个舌根,单由这个舌根而生的,对吧。那么单由舌根而生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世间上的这些什么,这是叫甜甘呀,酸梅呀,黄连呀,或者这个石盐呀,或者辣的生姜肉桂等等,就没有滋味了。我一开始读到这个时候说,怎么就黄连乌梅就没有了滋味呢?大家说为什么没有滋味?你看有时候这人一下子拐不过来,他就是拐不过来,我就为这个想了大概快半个小时,最后才一句话说,因为你说味道全由舌头生了,就不从东西上生了,明白了吗?就这么简单。我当时就绕不过弯来,我说单由舌根而生,世界上的这些就没有味道了,怎么这么说呢?就因为这个味道全是这些东西的酸甜苦辣。那么你现在说这个味识是由舌根生的,就是由舌头一个就搞定了,想变什么味变什么味,跟所有东西没关了,它们没味儿,就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不信念佛呢?就这么简单,他还以为说有多复杂,就回不过神儿来。那么如果没有,你看就不都成了没有滋味了,下面说,如果都没有味儿的话。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那么你试着尝一下自己的,那这样的话,你自己尝一下自己的舌根,有这么多的味,究竟是甜味呢还是苦味呢?这个甜味我们这里把它理解成为淡,就是有苦呢还是没味呢?那么说,如果这个舌根它的性是苦的,你这个味道是苦的,那么由谁来尝这个舌而知其是苦的?因为你舌根生的,这个生的都是这么多味,那谁来尝这个苦呢?苦是由舌根生的,就不能尝了,对吧,那由谁来尝呢?舌不能自己尝呀,谁知道这个是苦呢?那么如果你要说这个舌头它不苦,不是苦的,那就说明是淡的,就没有味道了,没有味道的话,那么你的舌根都没有味道,你说这个舌的识,识别的这个酸甜苦辣的生于你的舌根,怎么立呢?就立不起来呀。所以说“云何立界”,这是说从舌根而生,是一方面,对吧。

“若因味生”,大家看到了吗?这个我们再一句一句地给大家稍微弄一下,因为它比较环卯多。“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就是假如说你舌的这个识,就是尝味道的这个识,是单由味尘所生的,是由味道生的,那么你的这个识已经成了味了。已经成了味了,就跟刚才那个从香生嗅知一样,对吧,那么你的这个知就成了香了。那同样的,那么你这个舌根就不能自己尝自己的味了,因为你是由味生的,那你怎么去尝自己的味呢?就如眼不能自见一样。那么再一个,既然舌是从味尘生的,舌已经成了味了,那这个味还能自己知道味吗?你的这个知觉,尝舌的这个识是从味尘生的嘛,那就已经成了味了,谁生的就是谁呀,那你怎么能够自己又味来知味呢?你怎么还能够觉知说,这是什么味,酸甜苦辣味,或者有没有,这一味是甜味苦味,有味没味?都尝不起来,为什么?从味生的呀。我们仔细想想都不赶趟,为什么?味道已经出来了,你还没生呢,等你生出来你怎么知道呢?这是第一句,一个层面。

再看另一个,“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切味,就是所有的酸甜苦辣,它不是从一个东西生的,对吧。那么就是说明从一切物品生的。那么既然能够生味道的这个从很多物品来的,那你现在所生的识也应该有很多个体。因为你的识是从味里来的,味是从很多种东西来的,那你的识也就变成很多种了,有多体了。这是第二句。

第三句,“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这段话是什么呢?说如果你觉得,刚才讲到的识变成多个体了,好吧就如你所说。假如说识体还是一,那么其体又必定从味而生,生的那么多的味,生的舌识的体是一个,那么就成了这些咸淡酸甜苦辣混在一起共生,成了一个味道了,对吧。成了一个味道就应该没有分别,那么这个味道的分别没有了,你所生的识还能有分别性吗?所生的识没有分别性,识的功能是什么?是什么?是分别呀。那么就应该,没有分别了就不应该说还有识了,怎么能说从味道而生你的识界呢?难道你这个是从虚空出现的你的识吗?这明白吗?

所以最后你看说到,“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这个舌和味和合的时候,它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性,你现在说它和合而生,不可能的。没有了自性了,什么叫做没有了自性了?大家知道,舌是有知,对吧。我们都知道,那么这个味是无知的,对吧。舌和味如果一结合,那么一结合它们本身的体性就失掉了,就跟水跟土一结合,水的流动性就没了,对吧,土的干燥性就没了,变成泥了,泥不会流动,又不干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说明三种都不可得,搅在一块儿,本身就是虚幻的。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都没了,还怎么去生识界呢?

所以从此可见,这个“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段是不是好明白一点呢?那下面两段你们要歇一下吗?不要是吧?勇往直前,那好,咱们一起来读第五个环节,身和触,根身和触尘乃至身识界。这个就是文虽短,但是比较难理解。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是先刚给大家讲了,就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根身,就是自己的身体好像,自我感觉一下,马上有感觉了对吧。特别是我们在这里大家一定要知道,触尘呀,就是我们的身体触,不是说光碰东西叫做触,碰完东西离开了,这也同样叫做触。所以这就有合离二种,都称之为触。这个我们首先要给大家讲,因为一般我们以为触就是,碰上了我触到了,好像离开了不算触了,就到了空中了,是吧。所以对这个你要,说出来似乎很抽象,我们要有一个感觉。那么首先这里就还是,阿难如你所知,我们的身根和触尘为缘而生的我们的身体有识,身识嘛,那么这个身识是“因根所生,以身根为界”呢?还是“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好像有时候我们仔细比划琢磨一下,这眼耳鼻舌跟身能分得开吗?好像是分不开吧。那怎么这会儿又说身、触,又来了一套呢?这不是平地捏坟堆儿吗?所以就是说让你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大家再回忆一下,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就一个。你钻到这一个里面,随便它怎么样就万变不离这一个。所以这里就讲到说。

阿难,如果你的身识是由身根所生,对吧,那么就与外面的尘境无关,与触尘无关了,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必然没有外界离合两种,就是触的时候是合,离开的时候是离,对吧,就没有这个感觉了,没有触尘了。那么没有这个触尘,你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以为觉观时的助缘了,大家看到了没有,“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就是我们的这个根身的感觉我在触东西,一定是从合跟离开的,对吧。那没有外界的触尘的这个离跟合,就没有这个助缘了。那么我们的根身,身体产生识是以合为所知道的境界,这个识分别的境界没有了,离开这个,是根身所生,就没有触尘了,对吧。可是我们的根身所生的识是对触尘有感觉的,你现在没有触尘了,根身所生的识没有感觉了,以何为缘呢?所以你说从根生识就错了。这是第一句就已经定了说,属于从身根所生的身识界是成立不了的。那么下面说。

再一个,“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这一句话是什么呢?如果说你的这个身识是由触尘所生的,对吧,那么就又没有你的根身了,因为与触尘有关嘛,这个识是由触尘所生的。这样的话,那么就有外境,没有身,是不是?那可是我要反观,就要问你一句,试问一下,哪个我们知道触尘能离开根身去知呢?能吗?离开根身的参与跟触尘的接触,你能生起来我根的识吗?生不起来。那么如果说,你看阿难,世间万物不能自触而成知呀,任何一个东西都不可以自己知道自己在触。没有触不能知嘛,对吧,若想知必须触嘛,那不触你自知,不可能的嘛。所以必须要与身和合方知有触,你现在说这个身识是单单由触尘生起来的,是不可以的,对吧。那么下面这几句就是对前面的这个又进一步的一个发挥。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因触而知道有身,对吧,触摸才知道有身嘛。那么则知是从这个触而生的,就是触尘了,对吧。如果这个因身而知有触,那么这个知是从身而生的,那么就是根身了,对吧。但你现在的这个知既然是从触尘生的,就跟根身无关了,对吧。那么如果是从根身生的,就与触尘无关了。那么这个根身与触尘,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呢?原本就没有一个相对立之处所内外。大家发现了没有?触与根身,就是我们触摸的时候其实是以根身为主体有感觉的,这个触的感觉完全是以根的这个体性而体现的,对吧。那么你现在触尘离开了根身了,就等于说在虚空里面求触一样,了不可得呀。我们触的时候离开根身了去触,不可以呀。而且有感觉也主要是以根为主导的,对吧。那你现在说由触尘而生起,是不行的。所以,“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刚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样的话。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就是根身与外触尘都不能成立,你所中间生起的识从何处得以安立?这还是老一套了,中间的识不能成立,内根外尘其性也空,识生不起来,就不可以立界。所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还不是生,既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因缘生,根本就没有一个生了。

怎么回事听得懂吗?这后面的一章的话更麻烦,这身体至少我还摸一下有,意识在哪儿呢?你仔细从脑子里面抽出来一条,能抽得出来吗?有时候我们说脑瓜子想,心里盘算。到底意识在哪儿呢?好,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读完。今天能够讲完,正好一个板块。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当然一开始还是讲到说你的意根为缘。大家一直能够理解什么叫法尘吗?我再问一下。

法尘是什么感觉呢?对,有同修就记得住,这很好。就是我们五根对五尘进行了碰撞以后谢落的影子,由意识进行对照分别。

所以相对来讲,就讲到我们刚才看杯子的时候,其实意识进行认识杯子的时候属于谢落的影子了,也有一点亲疏的关系,谢落,就是已经迈到第二步了。所以我们的意识是妄识嘛,它不是现量的清净无漏识了,已经有分别了。分别的东西都是人家吃剩的渣儿,那你吃的渣儿,你把真正的营养能吃到吗?一定是假的,妄想的。

所以说,意根与法尘互为缘“生于意识”,这个识是由意根生,以意识为识的界呢?还是由法尘生,以法尘为识的界?首先定关,还是分文而破。如果这个意识,好吧我就抛开这个文,一贯还糊涂,我们再这样笼统地来讲一下,看大家能听明白吗?

说如果这个意识单单是由意根所生的,对吧。那么它就属于意识的层面,那么属于意识的层面,我们想意识,我思故我在,我思要有一个思的东西,对吧,不是光思在这儿干巴巴地思,它在思什么?所以说必定有一个所思的法尘来发明、促成你的意根有能思的功能,对吧。要有一个法尘。而如果没有现前所思的法尘,那么你能思的意根就没有所生。那么这会儿你觉得意根离开所缘的法尘,就这样根尘双泯,无形无相,那你生的这个意根有什么用处呢?生的这个意根,能生的意识,有什么用处呢?没有法尘,是单从意根所生的,意根所生没有对境嘛。可是你的意识反过来也有个反作用,说明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意识一旦思惟的时候,能没有对境吗?大家说意识能没有对境吗?那它思惟什么呢?所以但凡有思惟,必须有对境,现在你说单单的,离开对境单独由这个意根而生,那本来就是个悖论,明白吗?这是第一个。

其次,“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这是第二个,就是说再一个说,这还是属于说由意根而生的范畴。你的识心,就是你能意识的心,这个很微细,与能思量的意根,现在跟做实验一样,假设把它给剖开,对吧,一个意根,一个意识嘛。那么假如说你的这个所生的意识和你能生的意根现在都成立,对吧,那么两个都有了别的感觉,意根跟意识都有了别的感觉。意根本身就有了别的作用,对不对?那么你能生的意识也是,识以了别为义呀。那么如果说都有了别的感觉,我问你一下,所生的这个意识跟能生的意根,它是同呢还是异呢?对吧。假如说同于意根,那么这个识心就是意根,你怎么能说由意根所生呢?它是一个,相同呀,对不对?假如说这个意识和意根不同,那么意根已经有了知的作用了,那么生的这个识心就没有了知了,因为意根已经在了知了,这个已经被它抢摊了,这个功能是属于它所有,你就没这个功能,那么你就只能属于外境,属于外尘了。外尘的话自然就没有识了,没有识的作用了,那么你就跟意根不是同类,就是不同了。那你怎么能说是意根为所生之识呢?因为一旦是生出来的,必须要是同类。可是你现在又说它是不同类,对不对?那就说明,不同类的话没有知,不是所生之识。好,假如你说意识它就是有所知,那么我就问你,你怎么才能分别出,意识的了别性是由意根来了别,还是由意识来了别?由谁来了别?当正在知的时候,是谁在知呢?所以说意识和意根不管是同还是异,这两法都不能成立,你现在说从意根生起意识而建立意识界,从哪里建立呢?首先一个就是说没地方,意根生意识根本就生不起来,因为单生没有外境,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纵然能生,这两个是同还是异?同异都不行,那说明意根不能生意识。就是这个意思。那没办法。

只好再转一下,他又开始说了,如果意识单从法尘而生,就是落谢的影子,法尘来生的,跟意根没有关系了。那么好,大家都知道,世间的诸法它是不离五尘境界的,眼对色,耳对声,刚才我们一路这么讲过来。那么你可以仔细观察,当前的这些色法、声香味触等法,都是相状分明的,我看色就有一个色,我听声就有一个声,我尝东西就有一个味,我触还有一个感觉呢。这些东西不管是色法心法,它都是相状非常分明,呈现的很到位,是不是?那么相对于五根,这些都不是意识所涉的范畴,你意识所对的法尘不过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你现在觉得说意识是由法尘生的,你给我说说法尘是什么样?在哪里?它的颜色是怎样的?味道是怎样的?你能给我说清楚吗?那么前五尘都有一个相状,你现在说法尘没有相状,说不通呀!应该都有相状,可是你现在又提供不出来一个相状,那说明说,意识从法尘生,法尘都没有相状,意识怎么生啊?这是其一。

其二,再一个来讲,如果我们离开了动和静的变化,通和塞的分别,离和合的这个触,生灭的法尘等五境所落谢的这个影子,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落现的这个影子是有生灭的,对不对,你绕不开生灭。那么你现在如果离开这个生灭相,你的法尘就不可得,因为五尘是生灭的,所以法尘也是跟着生灭的,对不对?那么现在我们的法尘之性,它只不过是随着色空变换、生成有无、动静分别所落现出来的影子生,它有生的时候生,有灭的时候灭。这个法尘有没有自体呢?没有自体,随着前五识而生灭。那么因它生的意识也没有自体,对吧。意识没有自体,你现在这个生意识的相状想建立一个意识界,在哪里呀?没有自体,从哪儿生。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识与法尘及意识界三,都是虚幻之相,从根本而见,是本非因缘生,非自然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大家都想想,后边我们就会讲到说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破这个;大势至菩萨念佛都摄六根念自性,还是破这个;香颜童子闻香性,还是破这个。就是要见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

今天能听得懂吗?一半一半是吧。有的已经气馁了,还行,哎呀我觉得北京话里边说还行,那就是说有点懵懵懂懂了,其实或许就是听不懂。好,不管听懂听不懂,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

十二入是根对尘,十八界是根尘相对而生识,它这个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破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吗?根尘相对的时候,推倒一个,对吧,另外一个就倒了;或者抽走一个,你就点不起来了。那么这个十八界在破的时候,你看我们一直在,一开始都在定关,你的这个识从根生还是从尘生,对不对?就为了立这个,立起来这个识。所以其实十八界重在破什么呢?破什么?破这六识。破这六识,那么为什么呢?大家想想,根尘在前面十二处的时候已经把它破得明示得差不多了,可是十八界依然把六根六尘又带进来说。虽然带进来说,我们要知道,主攻的是破识。那既然是破识,为什么又把根和尘带进来说?为什么呢?就因为六识离开根和尘,产生不了识。就好比什么呢?

我们现在要说一个这块地,对吧,这块地要横呀竖呀划成一些田埂嘛,大家种过地的,不是田地里面有田埂嘛,对吧。现在我们为了说明这个田地,但是这块地有多大,你一定要有一个田埂进来了别,成立。所以这会儿就必须,离开这个田埂说田地说不清楚,是吧,一望无际呀。那么就这样立了一个田埂,这样就说清楚了。所以说必须要有根与尘来说这个识。但是虽然说这个根尘,还是为了表达识,就是虽然我们立了这个田埂,实际上为了让田地更加分明,重在还是田,不是埂。大家这个能听得懂这个意思吗?

所以在《楞严正脉疏》里面,交光大师就讲到,说这个十八界的破法,破这个虚妄之相,叫做三法从要破,就是根尘识这三法揪着它最主要的破,就是意识,识。从要破。他打了个比方好比什么呢?我们做弓箭,大家知道做弓箭的时候,拉的那个松紧的那个绳子,就跟打弹弓一样的,大家知道弹弓吗?那个绳子叫做筋,牛筋的筋,身体上不是有这个筋嘛,我们说筋道。这个弓的这个叫做角,就是木头,有时候是其他的材质,不是要给它弯起来嘛,叫做角。可是这个筋拉着这个角拉成一个弓的时候,最重要的关口在哪里呀?那两个接口处一定要有胶,要把它粘住。这个胶粘得紧了以后,这个才弓也弯了,绳子也拉紧了,嘣的一下就出去了。所以最最重要的关头在胶的这个关头。要破这个弓,就把这个弓给破坏了,怎么破呢?就把这个胶给它蹭掉。这里的意识就是等于说破胶。意识是粘这个根境的一个桥梁一样,对吧,你把意识一破,筋也不成筋,角也不成角了,这弓就破了,就没有作用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破就是这样破,就跟立这个田埂是为了田地分明,说田地分明必须依照着田埂,可是不管田地和田埂,离得开一望无际的大地吗?离得开吗?整个大地没有区域,同为大地,就是一门深入,妙真如性。我们今天就主要在这个田埂上不断地给它踩平,抹去,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还是那句话,实在听不懂了,所以只能念佛。你看这样的法义听不懂,我讲的也有时候自绕,然后你们听的也把你们绕进去,这就说明我们智慧不够。我们在兜率内院听,在极乐世界听,那就不是这个情形了。兜率内院的话,大家静静的,还不知道用不用嘴巴说都不知道。在极乐世界听的话,根本就不用六根六尘六识了,全部用的现前一念心体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还是愿生西方净土中。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0:00 / 0:00
楞严经1
楞严经2
楞严经3
楞严经4
楞严经5
楞严经6
楞严经7
楞严经8
楞严经9
楞严经10
楞严经11
楞严经12
楞严经13
楞严经14
楞严经15
楞严经16
楞严经17
楞严经18
楞严经19
楞严经20
楞严经21
楞严经22
楞严经23
楞严经24
楞严经25
楞严经26
楞严经27
楞严经28
楞严经29
楞严经30
楞严经31
楞严经32
楞严经33
楞严经34
楞严经35
楞严经36
楞严经37
楞严经38
楞严经39
楞严经40
楞严经41
楞严经42
楞严经43
楞严经44
楞严经45
楞严经46
楞严经47
楞严经48
楞严经49
楞严经50
楞严经51
楞严经52
楞严经53
楞严经54
楞严经55
楞严经56
楞严经57
楞严经58
楞严经59
楞严经60
楞严经61
楞严经62
楞严经63
楞严经64
楞严经65
楞严经66
楞严经67
楞严经68
楞严经69
楞严经70
楞严经71
楞严经72
楞严经73
楞严经74
楞严经75
楞严经76
楞严经77
楞严经78
楞严经79
楞严经80
楞严经81
楞严经82
楞严经83
楞严经84
楞严经85
楞严经86
楞严经87
楞严经88
楞严经89
楞严经90
楞严经91
楞严经92
楞严经93
楞严经94
楞严经95
楞严经96
楞严经97
楞严经98
楞严经99
楞严经100
楞严经101
楞严经102
楞严经103
楞严经104
楞严经105
楞严经106
楞严经107
楞严经108
楞严经109
楞严经110
楞严经111
楞严经112
楞严经113
楞严经114
楞严经115
楞严经116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净界法师:闻法仪轨

(第一讲) 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佛教词典】哦哆也

梵语 gatayah。意译作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卷七...

【佛教词典】青莲

(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脚底养生功效多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与人体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