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一诚法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没有立下一个高远的志向,勤修苦学就没有一个方向。

我给他们打比方说,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糊口,只想在这个领域有一小块立足之地,那你的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假如说你的目标是把自己造就成为出色的大学问家、大修行家、大弘法家,那你学起来就会有无穷的动力,你会钻研得很深,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努力。

别总给自己框出一个界限来,敢想,才有可能去做。你立下一个大的志愿,即使最后没有做到,至少也接近了它嘛。所以说,我们的心眼要放得大一些,视野要放得远一些,这样脚步才迈得开。

佛经里讲“芥子藏须弥”,一粒小芥子里面可以藏一座须弥大山,你们可能觉得很荒唐,但是这跟人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这些道理听起来玄乎,实际上很实在。心有多大,我们能够触摸到的世界就有多大。有大的企图心,事业的格局自然也就大了。

什么是大的企图心,就是你在过着今天的日子时,能想到明天、后天、一年后,甚至十年后的生活,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得失计较。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住在山上的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挑水喝,后来呢,几年时间过去了了,一个和尚仍旧下山挑水喝,另一个和尚却不用再去挑水了,怎么回事?原来这几年间,这个和尚利用空闲的时间挖了一口井,从此可以喝井水啦。

天天担水的那个和尚安于现状,他没想过要改变,所以他的生活当然也就不会有改变。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这样,那它就真的只能这样了。你们看历史上著名的布衣皇帝刘邦,如果他没有当皇帝的企图心,恐怕一生只能当个布衣百姓,也就不会开创出延续几百年的大汉朝了。

当然,人光有志气,光有大的企图心还不够,你的眼睛一直盯着远方,就容易好高骛远。你不去留意脚下,不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就容易被这些问题所阻碍。

你们看那个挖井的和尚,他心里头能够为未来打算,但同时也能够沉下心来,每天在忙碌的修行中抽出时间去挖那口井。这可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每天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所以说,一方面,你能够高瞻远瞩,另一方面,你又能够把这种高远的目光收回来,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去走好脚下的路,这是一个需要去协调的问题。

怎么去协调呢,首先需要理解一点,你的志向抱负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它最多能够指引方向,而不能成为脚下实实在在的道路,人生的道路还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去开辟。

然后,在你埋头苦干的同时,也别忘记了苦干的目的和意义。要安住于当下,努力过好今日,同时也要懂得从当下抽身,不要被现状黏住了。

有人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从当下抽身是说你不要安于现状,更不要沉溺于现状,而是要去为未来打算,但是你不可能真正活在未来,所以你只能活在今天,专注于当下的日子。

我一直鼓励我的弟子和学生要有“高高山顶立、低低海底行”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说,大家可以有很高的志向目标,但仍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过去释迦牟尼佛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就告诉他扫地也能开悟。这当然不是叫每个人都通过扫地来成佛,佛陀的苦心是希望他的弟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忘记去做好眼前的小事。

很多人可能的确有大的志向、企图,胸中装下了很大的抱负,但是,饿了的话,你仍然需要吃饭;困了也需要睡觉;当屋子脏了的时候,你还是应该和别人一样拿起扫帚去扫地。

你的心再大,也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大地生活;同样,你胸怀大志,也不表示你高人一等,可以跳过做小事的这个步骤,直接成就大业。

古人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有做大事的眼光和魄力固然很好,但同时也要有做小事的细致和耐心。先将眼前事做好,先把眼前的障碍搬走,然后才有向前迈进、到达远处的可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

珍惜暇满人身

一、暇满的体性 暇是闲暇。脱离了八种无暇,就是所谓的...

人生的七宝

人总想要拥有一些财宝,金银、珍珠、钻石、房屋、地产...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戒淫诗(图)

...

【佛教词典】七惟

七种不招致衰退之方法。即:(一)惟经道,指无常观。(二...

【佛教词典】无去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不...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问: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梦参老和...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