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净界法师  2020/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今生看得太重要。他不管过去的,也不管未来。你跟他讲:你今生好好修行,拜一部八十八佛,来生有无量功德。他不在乎的!

但是你跟他讲这个地方有十块美金让他赚,他马上跑过去了。所以我们的执着在唯识学上说,“随所生所系”。随着你所受生的生命,会对眼前的因缘执着。

你是一只蚂蚁,你就把眼前的饼干看得很重要。你跟蚂蚁说:哎呀,这个饼干不要吃,你会得到更好的珍宝。这只蚂蚁听不进去的。就跟我们一样“随所生”,我们随着今生的生命,心就住在今生的生命,就被眼前的妄想误导,这样子使令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流转。假如没有得到教训,我们每一生就都做同样的事情。

直到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他告诉我们:你要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其实水流的思想是说:现在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你不了解过去,就没办法面对现前的妄想。你不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哪是它的对手呢?

蕅益大师说,你没有理观,没有安住空性,把妄想当真实,跟它对着干,你不是它对手!事修没有理观很辛苦,入道多辛苦!

你要把妄想的根先拔掉,达妄本空,它没有根本。然后你的信心大增,它只是一个假相,你才有办法调伏它的。

凭什么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打的妄想,在今生三年五年的时间把它调伏下来?凭的就是般若波罗蜜。我们有佛陀的智慧引导,我们看到妄想是没有根的,达妄本空!凭的就是这句话。

凭什么我们愿意发愿要成就佛道?凭的就是知真本有!因为真如本性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显出来。所以,“达妄本空”让我们安住空性,“知真本有”让我们发起菩提心。

既然有无量的可能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为什么不做呢?我不是糟蹋我的心性是什么?如果你能够把今生片段的人生和过去这一块接上来,把未来的目标也接上来,你的修行就上路了,你每天在进步。

但是如果你永远只活在现在,就很难修行。你没有看到人生的全貌,不知道你的过去,也没有规划未来,你就永远不是妄想的对手。人生完全被妄想控制,妄想要你去做什么事,欲望要你做什么事,你就得听它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眼前的调伏是重点。但是你没有过去的安住空性,没有对未来发菩提心的引导,就很难调伏现前的妄想。所以这三种功德力是互相影响的。

在操作上我们一定要安住过去,引导未来,才有能力去面对、调伏现前的妄想,从而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我们必须把片段的人生恢复成原来的相貌,它是过去、现在、未来一个完整的人生,贯通三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学佛法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生观,有过去才有现在,有现在才有未来,是这么一个思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应当追念过去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 念过去的意...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禅宗看话头的用功方法

禅宗的法门呢?我略讲两句就好了。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

别跟情绪互动,否则人生没完没了

我们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绪。我告诉你,处...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

什么是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总摄十种分別心

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是辨品类这一科里的第三科广...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佛教词典】顶法

(术语)又曰顶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暖,顶之二者...

【佛教词典】十一法

指比丘所应成就之十一法。即:(一)戒,(二)定,(三)慧...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绝对不要去嫉妒,那个是人家的福报善缘

人与人相处,需要宽阔心怀去面对。小事情不要太在意,...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