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净界法师  2021/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是最圆满的了。这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相妄性真”。这个相状就是我们整个五阴的身心,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我们前生可能是一个天人,今生却变成一个人的相貌。这样的相状是变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内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断地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种种的相状都是一种虚妄相,因为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实不变的。我们讲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你前生做一只蚂蚁的时候,你的心性是这样子;你变成了一个人,你变成了一个菩萨,乃至于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远都没有改变,都是如此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心性是真实的。佛陀刚开始是把相状跟心性作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所谓的“相妄性真”。

到第二大段的时候,讲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说,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相状是不能分开的,相状当中有心性,心性当中也有很多的相状。这两个是不可分的,永远分不开的。

讲了这些道理以后,其实阿难尊者已经是大开圆解了,发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楼那尊者跟二乘的无学,这个时候对“性相不二”的道理产生了质疑。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说我们这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怎么就产生了虚妄相呢?为什么产生这些山河大地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很简单,主要的重点只有四个字:迷真起妄。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这个观念很重要——本来是没有生死的。那么没有生死,怎么就有生死了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动,就在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虚妄相出来。你看,蚂蚁的相状产生了,人道的相状产生了,天人的相状产生了,阿修罗的相状产生了……这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动而有。

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要知道,“真本无妄,因迷故有。”心性本来是没有虚妄相,后来怎么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不在相状,重点在心中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的无明的妄动,那一念的向外攀缘的心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是真如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

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我们前面讲...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佛教词典】云犀玩月

系用以赞叹游于悟境者之用语。云犀,又称灵犀;月,指...

【佛教词典】无色有

【无色有】 p1047 如有支差别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矮国王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星云大师《求财富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求您加持我获得人间的财富。 因为在...

舍掉现在才能得到未来

一个菩萨的转变,他的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色受想行识...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