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谛闲法师  202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念佛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是心想净土,是心是净土。

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维摩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其心净,则佛土净。”此之谓欤,今之净土法门,无论淄素男女,老幼尊卑,谁人不知念佛。诘其何用?则曰修来世,或言生西方。若如是,岂全无信愿。无信则安肯念佛,无愿则不言生西。既有念佛之行,并有信愿之心。理宜千修干生,万修万生。

经云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今人念佛,至于临命终时,求其决定往生,干万人中,难得一二侥幸者。何所以耶?究其病根,只在信欠真,愿欠切,念佛欠一心耳。当知过在己躬,非法门咎也。故今摘取古人用心相应之语,以为十方淄白之劝。

灵峰旭祖日:“夫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人,不可不知。”

是知信愿行三,实往生净土之资粮也。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譬喻世人远行,必要资粮预备。如百里之程,便要一日资粮。设干里之远,不备十日资粮,必不能到。此则人所共知者也。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无足疑矣。

言真信者,如截流大师云:“念佛一法,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间耳。如是信心,岂是真实?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历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日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第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佛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矣。具如上三种真信。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耶?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矣。”

言切愿者,如坚密法师曰:“净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弘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如出幽狱,奔托王家。步步之间,欣厌具足。是故万缘之唾不食,众苦之忍莫回。高置身于莲华,便订盟于芬利。蛆蝇粪壤,可杀惊惭。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若夫余宗,在昔之时,不必改弦。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时,只可助行,必须净业专修。冷暖自知,何容强诤。三者,一句弥陀,非大彻不能全提,而最愚亦无少欠。傥有些子分别,便成大法魔殃。只贵一心受持,宁羡依稀解悟。乞儿若见小利,急须唾弃无余。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已上三要,颇切今时。”

言一心念佛者,持名法门,贵在专一其心,无间无杂,非必以多念快念为胜也。先须觑破世情,了知三界皆苦,无一可乐,撇去爱念,放下尘缘。然后提起佛名,不缓不急,密密持去。高声低声,各随己意,四字六字,俱属无妨,出口入耳,记忆分明,名号字句,心中历历。乃至穿衣吃饭,坐立经行,这句洪名,绵密不断,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昏沉。如是念佛,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能体究万法皆如,心佛不二。

所谓能念是心,所念是佛;离能念心,无别所念之佛;离所念佛;无别能念之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如是乃至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净秽苦乐,欣厌取舍,烦恼菩提,生死涅槃,悉皆平等,无有二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安排,但自如实体究,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穿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二六时中,觅毫发异相,了不可得。如是了达,可谓理上能一心精进矣。

前一心似难而易,后一心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行者若能策进身心,精勤努力,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愿,常修如是行门,临终华台稳取,必不在中下品矣,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谛闲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时节》

每年的元旦都要说几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讲经...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佛号医病续命 让父亲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

【佛教词典】火帐

禅林中,饭头计算每日用食人数及所食物量之帐簿。又饭...

【佛教词典】有记法

【有记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有记法云何...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感谢嫉妒者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