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忏:无生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
前面的事忏,你要遵守忏法的仪轨,该礼拜的时候礼拜,该跪下读诵的你读诵,该发愿的时候发愿,该发露的发露;这个理忏是一种心地法门,在忏的过程当中,他是一种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就是这个人学过经典,他有很多方便,他可能透过念佛、持咒、礼拜等等,重点在下面随所施为,恒观无性,恒就不是说一时的对治了,你经常要安住空性,观察怎么样呢?业性本空,这个很重要。
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不要站在本来就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这两个会有不同的效果。
所以你真实功夫提起来的时候,除了你的精进的用功以外,就考验你的心理的水平了,你所学的道到什么程度,就影响到你坐什么车乘,这个是真实功夫。
你开始在忏的时候,你那个心地法门,你是怎么观照的?你能够直接观到它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圆满的。所以那个恒观,就是安住的意思,它不是一时的,不像四念处是一时的对治,对治烦恼,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佛法的药有两种,一种是一时的对治。诸位你要看,只要是这个药非常猛,比方说不净观、无常观、苦谛观,这个药一下来,你的烦恼马上会停止的,药性很猛的,都一定有副作用,因为你吃得太多的话,会让你的菩提心发不出来,因为你对痛苦的感受太过强烈,这种是一时对治的。
但是只要是正念真如的,观照清净本性的这种药,都是比较温和的,都要常常的安住,叫恒观无性;恒就是怎么样呢?经常性的,安住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你本来就没有罪业嘛,你本来就有罪业吗?那是你一念的妄动,一念的妄心攀缘妄境,心境和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如果你本来就有罪业,那你就不可能忏干净了,你怎么忏干净呢?它本来就没有的,它是因缘而有,所以它才有可能因缘而消失掉。既然是因缘而有,它是如梦如幻的,所以你不能随这个因缘而转,你一定要安住在清净的本体来面对它。安住是很重要的,你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忏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我们的建议,当然我们不知道我们过去做了什么,如果你想临终的时候没有障碍,我们的建议是你最好一生当中你至少要修一次忏,一百天的忏,先把心中比较重大的垃圾,把它除掉,最好是这样,差不多拜八十八佛一天四十五分钟。
大悲忏我是没拜过,我们都是,我们的传承都拜八十八佛,放蒙山的。你最好是,比方说你这个时候刚好比较空闲,你一年当中找一个时间,做一个加行,但是不能断续,你不能做一个礼拜,休息两个礼拜,那没有效果了,这个火刚好烧到一个热度,就被断掉了。
所以你这个加行,一定要相续,以一百天为期,你修过一次忏以后,诸位你再来念佛,你的心跟佛号,你会觉得中间那个隔层的障碍消失了,你那个佛号很清楚,除非你后面再造作;如果你刚忏完,你心中提佛号的时候,你会发觉你的心跟佛号几乎没有距离,你会觉得你跟阿弥陀佛距离非常接近。
所以这个忏悔业障,虽然不是正行,它的确有帮助,助行。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最好你一生至少你要做一次修忏,而且越早做越好,趁你精神体力在的时候,拖到年纪大了就比较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