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九(三十三天之六)

「『复次,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彼岸故,则有此岸。若无彼岸,则无此岸。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互共有生各各因缘。一切有为法从因缘生。因缘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死亦如是。天子当知!如是十二因缘,彼佛世尊于此宫殿,人中之数五千岁中,于此宫殿演说此法。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如恒河沙等三世如来、应、等正觉同说此法,为正法身。彼佛世尊说此法时,七亿诸天尽诸有漏,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还阎浮提,以大悲心为人说法。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时诸众生无量无边,远离尘垢,于诸法中漏尽解脱。如是世尊、天人之师,为诸天人演说斯法。』如是帝释为诸天众广说法已,往诣摩多隣那天宫,到其宫已,见种种鸟,七宝翅羽以为庄严。众莲华池,其诸池中七宝莲华,其莲华色种种宝色,种种众蜂以为庄严,如日初出,其华光明庄严宝殿。于其宫侧毗琉璃树,以树光明互相映发,令此天宫出青光明。其琉璃树真金为叶,以此树叶相映发故,出黄赤光。复有大光以为庄严,宫室园林以种种宝以为庄严。种种宝宫,种种七宝园林华树以为庄严,甚可爱乐。帝释见之,发希有心。于其殿中有大华池,七宝成就,其水黄色如融金聚,殊妙庄严。种种众宝庄严厕填,种种色鸟以为庄严。一切天众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共相娱乐,往诣大池,其池名曰一切最胜。

「池中诸鸟见诸天子心意荡逸,即为天子而说颂曰:

「『譬如灵鹫鸟,  不住莲花中,
  如是寂静处,  恶人不应住。
  如是寂静林,  云何行放逸!
  颠倒不顺法,  如日出冷光,
  若得离爱乐,  解脱离众苦,
  若离此二法,  天乐非为乐。
  修禅离放逸,  解脱于欲网,
  解脱乃名乐,  非汝爱所诳。
  世尊先住此,  及诸修行者,
  汝为欲所牵,  不应住此林。
  此殿受天乐,  无常不久住,
  若离于爱欲,  是为第一乐。
  先住此林者,  皆入第一处,
  若得第一处,  能断一切苦。
  贪心好美食,  为贪心所诳,
  此寂静林中,  斯人不应住。
  若修寂静心,  乐清净应住,
  心行于欲境,  不住寂静林。
  若有心寂静,  应住于林中,
  为欲心所乱,  不应住此林。
  怖畏五因缘,  爱所不能烧,
  清净离爱人,  终不堕恶道。
  有生必有死,  强者病所侵,
  富乐有衰恼,  少壮老所坏;
  恩爱必有离,  和合不久停,
  诸法皆如是,  正觉之所说。
  若人于三界,  其心不迷者,
  是人得寂静,  应住寂林中。
  常为欲谄曲,  忆念怀怖畏,
  是人则不得,  林中寂静乐。
  若人心清净,  依林修寂静,
  其人林中乐,  非是行欲人。
  林中修净心,  入聚心不动,
  是故住林中,  不应住城邑。
  若人入城邑,  为欲心所乱,
  谄曲不清净,  至林还寂静。
  是故林树间,  第一最寂灭,
  行者所应住,  能离于欲心。
  诸根心寂静,  行者心安乐,
  千帝释之乐,  不及此人心。
  若得禅定乐,  一切白净法,
  夜摩诸天中,  不及此乐分。
  乐从欲所生,  常与众苦合,
  若断烦恼乐,  永无有破坏。
  无始生死中,  烦恼怨结心,
  若断此怨结,  欲乐无能及。
  从欲生乐者,  不净苦果报,
  若得解脱乐,  是乐无与等。
  依止离欲行,  行者第一道,
  从爱生欲乐,  不能至正道。
  初爱生味者,  得报如火毒,
  从欲所生乐,  常在于地狱。
  初爱生善味,  中爱亦如是,
  后寂静清净,  能至安乐处。
  若行初中善,  庄严如慈母,
  云何舍正念,  戏欲乐境界?
  欲洄澓所转,  中后常苦恼,
  云何愚痴人,  于欲生爱乐?
  如妙色毒花,  如触勐火焰,
  欲乐亦如是,  后受大苦恼。
  如火益众薪,  其焰不可灭,
  自他俱能烧,  欲乐亦如是。
  如飞蛾投火,  不见烧害苦,
  欲乐亦如是,  痴人不觉知。
  若人着欲乐,  常为欲所烧,
  如蛾投灯火,  欲火过于此。
  是故舍欲害,  常乐修智慧,
  莫行于放逸,  放逸堕恶道。
  一切爱欲乐,  为放逸所诳,
  受乐报既尽,  后堕地狱苦。
  其人善业尽,  为欲之所诳,
  从天至地狱,  欲痴所诳故。
  从生乃至终,  常修正思惟,
  心念于戒法,  是人得寂灭。
  焰曲邪忆念,  三毒生味着,
  放逸水甚深,  女欲为水衣。
  歌乐动其心,  爱水冲磐石,
  境界蛇所覆,  心波駃流注。
  爱河大瀑恶,  流注龙境界,
  痴人入此河,  为天欲所没。
  可畏如瀑河,  痴人不觉没,
  犹如痴蜜蜂,  饮于毒树花。
  如是欲毒害,  痴人乐贪着,
  蜂饮毒存亡,  爱欲无不没。
  三毒水中生,  放逸风所吹,
  爱火烧天众,  而犹不觉知。
  毒生于天中,  放逸为稠林,
  痴人所游戏,  以爱自诳心。
  放逸生诸欲,  攀缘不暂停,
  是欲如梦幻,  智者所不信。
  诸欲虽如梦,  梦非地狱因,
  是故舍诸欲,  常修清净业。
  善行为最胜,  非为不善业,
  如是善业系,  则得于胜处。
  诸天着欲乐,  不得寂静处,
  智人至寂静,  以不放逸故。』

「尔时,天鸟为于放逸诸天子等说是偈已,时释迦天王于此林中,复诣异处。到彼林已,其林一切善业庄严种种功德,学无学人所住之处,大仙世尊迦迦村陀如来住处。时天帝释与无量天众作天伎乐,共入林中,见此林树。既入林中,诸天威德悉皆殊胜,如须弥山处于六万金山之中,释迦天主在诸天中亦复如是。三十三天诸园林中,此林光明最胜殊特。时天帝释与诸天众恭敬围绕,诣阎浮林。其阎浮林一切金树以为庄严,释迦天王至此林中,告诸天曰:『汝等天众见此一切殊胜林不?无量华池园林具足。』天众白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此林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我今覩之,生希有心。今覩此林,如见迦迦村陀如来无等色身,一切智慧大悲如来之所住处。于此住处,无量天众以闻法故,从乐得乐。此佛、如来、无上丈夫,已入涅槃,遗果犹存。』尔时,帝释复往诣于俱吒迦殿林。迦迦村陀如来,往昔亦曾入此林中。帝释天王入此林中,见百千万殿围绕此殿,七宝庄严,谓青宝王、金刚车璩、毗琉璃宝,种种众宝间错庄严,种种幢幡以为严饰。诸殿之中,如来所坐殊胜之殿,光明晃曜。犹如初夏秋天之时,无诸云翳,于众星中日月最胜,如来所坐宫殿殊胜亦复如是。其明照曜,唯除帝释,一切天众不能久视是殿威德。譬如阎浮提中盛夏之日,一切世人无能久观,如来之殿亦复如是。释迦天王告诸天曰:『汝等见是殿威德不?』诸天白言:『唯然,天王!我已见之。』帝释告曰:『此殿往昔迦迦村陀如来、等正觉、调御丈夫、无上大师,与百千沙门皆离疑网,见四真谛,得二解脱,具六神通、四如意足,昇此大殿,以利安乐诸天人故。于夏四月,此处安居,为三十三天演说正法。所谓:「此是色、此色集、此色灭、此色灭道证,受想行识和合聚集,观过舍出亦复如是。」天子当知!彼佛如来,如是次第为诸天众——放逸憍慢、不觉退没无常之苦但着欲乐、不知自相平等之相——说如是法利益众生。

「『尔时,如来复为放逸诸天子等说微妙法,以偈诃责:

「『「放逸生死本,  诸天所住处,
   放逸毒所醉,  没在于诸有。
   若有离放逸,  永脱三界海,
   放逸痴为本,  盲冥无所觉。
   光明起有本,  从于火日生,
   因痴生放逸,  大仙如是说。
   放逸火炽然,  由心之所起,
   诳惑愚痴人,  至诸地狱道。
   天人行放逸,  女色之所使,
   和合相娱乐,  不知爱别苦。
   临命欲终时,  现前受大苦,
   婇女亦随尽,  诸乐皆磨灭。
   和合必有离,  一切乐皆尽;
   壮少当衰变,  一切业皆尽。
   一切诸众生,  善恶业所系,
   如伎人游戏,  去来各差别。
   业伎之所系,  流转于生死,
   无常业流动,  智者不应信。
   放逸如毒害,  应方便舍离,
   若离于放逸,  永渡三界海。」

「『尔时,迦迦村陀如来调伏九那由他放逸诸天,令离放逸,分别解说,利益诸天,与诸比丘及诸大众诣阎浮提。』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说是语已,往诣殿所,昇于宝殿。俱吒迦殿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其诸珍宝,一切天众先未曾见,诸天见之,皆生欢喜发希有心。帝释见已,告诸天众:『汝等见此殊胜殿不?未曾有此胜妙庄严。』时诸天众白天王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此宝宫殿乃是夜摩天王之所奉献,以净信心施于迦迦村陀世尊。此殿光明不可得见,如是彼天光明殊胜。何以故?先世天子不行放逸,如汝等故。』时诸天众自知劣弱,舍憍慢心。一切天众皆以头面礼如来殿,皆发欢喜,颜色悦乐心生厌离。自知其业减劣尠少,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缘觉菩提心者,有发声闻菩提心者,有于佛所得不坏信,一切天众皆生净信,合掌恭敬住在一面。时天帝释入俱吒殿,至于如来师子之座演说法处。迦迦村陀如来所卧敷具,金刚为床,种种具足。时天帝释以清净心,举身投地礼师子座,心自念言:『此是如来所坐之处。』以敬重心念如来故,从地而起,见书殿壁有偈句颂。其文颂曰:

「『若人投崖岩,  或有不失命。
  堕放逸地者,  无有不受苦。
  若人行放逸,  一切有所作,
  如是于昼夜,  终无有乐报。
  世间出世间,  一切诸乐法,
  放逸能破坏,  是故应舍离。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句;
  不放逸最胜,  当为诸天主。
  放逸生死本,  谨慎是胜道,
  是故舍放逸,  常得受天乐。
  若人欲求乐,  若怖畏诸苦,
  应舍放逸行,  放逸如火毒。
  放逸睡覆人,  放逸痴毒害,
  作诸不善业,  放逸坠坑陷。
  不放逸最胜,  放逸为不善;
  不放逸得乐,  放逸常受苦。
  总说此偈句,  为苦乐根本,
  既知此功德,  善修自利益。』

「尔时,帝释读诵此偈,增长恭敬,以清净心复以头面礼师子座,久于此处赞不放逸、毁呰放逸,还出此殿向诸天众。时诸天众见天王帝释皆生恭敬,至帝释所。时天帝释以向偈颂,为诸天众具足演说,告诸天曰:『如是偈句,为欲利益安乐一切诸天子故,书之殿壁。』一切天众闻是说已,皆礼世尊,作如是言:『如来世尊世间之眼,为我等故说如是偈。』时诸天众久不放逸,复以种种伎乐之音,与诸天众往诣微细行天。微细行天闻是事已,与诸天女种种伎乐,出妙音声来诣此林,欲与此林诸天子等共相娱乐。微细行天既至此林,此林诸天还失正念,入于放逸,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向微细行诸天大众。既相见已,皆生欢喜,于园林中宝树、宝枝弥覆园林,互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闭于三恶道门,还生人中安乐国土,园林流池皆悉具足,常行善业,大富饶财,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常乐布施,护持禁戒,乐作善业。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有地处第二十二,名威德轮。众生何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诸众生修行善法常不放逸,以利益心利益众生,信于业果,近善知识,不杀生、不偷盗。若尸赊婆树、若菴罗树、若枣、若榛种种林树,于此树上有诸鸟巢,巢中有子。若鸟、若蛇取诸鸟子,其人见之,以慈悲心利益众生,救令得脱。云何不盗?于他林树乃至不取一枝一叶,亦不教他。若行道路见地遗果,不取不盗,见人取者劝令舍离。云何行善而修布施?于降雨时以食施僧,若饥馑世、若疾病人以食施之。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见住戒者教他随喜,为他众生说业果报。念佛法僧而行布施,若施父母、若优婆塞,或无禁戒病患之人,以饮食汤药所须之具施此诸人,亦教他人,说业果报。不近恶友,不与同住,不共言说。常能善摄身口意业,自利利他。是人命终生于善道三十三天威德轮地。生此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如月盛满。其地庄严甚可爱乐,七宝园林充满其地。种种流泉,诸莲华池种种莲华,毗琉璃茎,黄金为叶遍覆池水。种种金石以为崖岸。旋转洄澓犹如舞戏,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令心悦豫。真金山峯、毗琉璃峯庄严其地。鹅鸭鸳鸯出众妙音,天子天女欢喜游戏绕莲华池。其河流注出妙音声,复有众宝莲华之林,种种光明、种种众蜂以为庄严。天子天女观莲华池,以种种宝庄严其身。光明轮天,久时受乐。复往诣于弥难多林游戏受乐,种种乐音互相娱乐。至彼林中有莲华林,名箜篌游戏,其莲华林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上味色香美味之饮充满其中,诸天饮之,歌舞戏笑共相娱乐。

「时有天鸟名曰正行,见诸天子行于放逸而说颂曰:

「『无耻无惭愧,  懈怠恶知识,
  是地狱种子,  智者所舍离。
  无耻无惭愧,  常作不善行,
  如人坠高岩,  后时乃自觉。
  贪痴无诚信,  其心无怖畏,
  为嫉妬所迷,  不得生天中。
  饮酒虚妄语,  心坚着贪欲,
  不信业果报,  是地狱因缘。
  守护心过恶,  瞋恚之恶业,
  众生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心勇造恶业,  常为欲所使,
  常行于妄语,  其人无乐报。
  若人毁犯戒,  如伪宝云母,
  其人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若人住恶心,  其闇无有边,
  若人归三宝,  如夜大光明。
  愚夫行放逸,  如醉痴自欺,
  二放逸所惑,  轮转于地狱。
  一切诸世间,  有出必归灭,
  如生则有死,  毕竟不相离。
  放逸自围绕,  境界海增长,
  爱锁之所缚,  游戏于天中。
  诸天初生时,  乐生念念灭,
  放逸自覆心,  不知无常转。
  放逸自迷惑,  常乐于境界,
  因欲无厌足,  常受诸苦恼。
  无有念念时,  须臾不自在,
  是爱使众生,  受于天中乐。
  爱地甚暴恶,  无量杂觉观,
  游戏于爱地,  为欲之所使。
  譬如地狱火,  焚烧诸罪人,
  爱火亦如是,  焚烧一切天。
  饥渴火炽然,  焚烧诸饿鬼,
  畜生相残害,  人中追求苦。
  爱火周遍起,  一切皆围绕,
  火烧常炽然,  世间莫能觉。』

「如是天鸟为诸放逸诸天子等说是偈已,若诸天子已于先世行善业者,闻此法音,少离放逸,不饮天酒,远离色香味触上妙五欲放逸之乐。复入园林伎乐自娱,随心所念受种种乐。青毗琉璃车璩宝峯,于园林中流泉河水、众莲华池以为庄严,种种色蜂游集其中。其莲华林,毗琉璃叶,颇梨为茎,多有众蜂不可喻说,百千天女与诸天子游戏受乐。以善业故,种种境界、天女爱河之所漂没,未曾觉悟。如是游戏共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生安乐处,大富饶财,其心广大,乐修正法常爱智慧,爱乐沙门及婆罗门,寿命延长。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二十三地处名曰月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闻知见:若有众生以清净心修行善业,善修其心,造佛形像或为供养,洗佛形像令除尘垢,揩拭刷磨。或见金银为如来像,见之欢喜,思惟爱仰福田功德,思心功德,自熏其心而行善业,心生喜悦,不杀不盗。云何不杀?如是之人乃至不念断众生命,亦不教他,见人作者不生随喜,劝令不作,令住善道,自利利人。复有不杀:不生杀念,乃至床褥卧具有湿生虫,不起心想欲害其命,于微细命乃至蚁子不起杀意,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如是善人修行善业不知厌足,于一切处不行偷盗,乃至草木泥土,自既不取亦不教他。设有大热,不夺他荫,不令他人住于日中,自受荫处。自有势力亦不夺他,不教他人,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乃至荫凉亦不偷盗,微细之事皆不偷盗。是名不盗。如是之人命终之后生于天中月行之地。生彼天已,以善业故,得乐果报。光明普照犹如和合十月并照,如是天众身相光明,清净无垢亦复如是。天子既生,一切天众百倍转胜,其身光明冷暖调适,一切余天见之爱乐。其光胜于余天之光,其光普照满十由旬,胜余一切珍宝之光,以善业故。如是天子无量眷属以为围绕,作众伎乐,诣于园林游戏之处,林名五乐,第一胜妙,于三十三天最为殊特。其树威德,树有善果、众鸟胜慧、钵头摩伽华、华池流水,空中香风来吹宝铃,出于无量微妙音声。是时天子与诸天众作众伎乐,与诸天女种种庄严,诣五乐林种种伎乐游戏受乐。天女歌颂五乐之音,受第一乐。以于福田作善业故,得此胜香,其香普熏满五由旬。其果处空犹如众星。其树庄严,天中最胜,明如日光,其光不热亦复无冷。其果色香众味具足,其香胜于一切香气,熏五由旬。如星处空,果中常流种种香饮,诸天饮之离于醉乱,种种香味随心所念皆悉得之。受如是等功德之种。

「时有天鸟名教放逸,为于放逸诸天子等而说颂曰:

「『善业将尽,  空过寿命,  当速修法,
  莫行放逸。  少壮易过,  命亦如是,
  众具将失,  莫行放逸。  天非常法,
  非常具足,  及时未坏,  当修福德。
  善业和合,  心念守护,  未见有处,
  而无过患。  若常乱心,  行于非法,
  是乐虚妄,  去已不还。  持戒贸乐,
  生于天中,  若不护戒,  临终悔恨。
  故应持戒,  守护莫犯,  愚人离戒,
  不能昇天。  若于天中,  受五欲乐,
  持戒清净,  故得大果。  诸天着欲,
  放逸痴毒,  不觉无常,  坏其身命。
  无量百千,  那由他天,  皆为放逸,
  欲火所烧。  一切众生,  放逸所盲,
  后受衰恼,  乃知其过。  心常攀缘,
  而无暂住,  愚不觉知,  后为大恶。
  心乐欲境,  不觉忧恼,  衰祸既至,
  乃生悔恨。  结使烦恼,  从忆念生,
  心王结使,  常行随逐。  随心驰骋,
  在在所住,  常为惛醉,  流三界海。
  若知真谛,  见世间法,  无常苦空,
  永离忧恼。  为色所使,  常求诸欲,
  是人后生,  永无天乐。  此珊瑚林,
  众宝庄严,  种种枝条,  莲华严饰。
  种种流水,  诸河庄严,  业因所得,
  遍于虚空。  劫火既起,  烧灭须弥,
  况此天身,  犹如水沫,  生已复灭,
  放逸自欺。』

「尔时,诸天子若于先世集众善业,闻此天鸟说法之音,则能解悟。『如鸟所说,必当无常。』少时忆念,离于放逸,复为境界色香味触之所诳惑,悉忘法音犹如隔世,所应作业、不应作业皆悉忘失。现受欲乐,不观未来,不念天鸟说法之音。现观五欲游戏受乐,不念地狱、饿鬼、畜生受大苦恼,不念天身甚为难得,不念无始苦恼轮转地狱、饿鬼、畜生。诸苦坚[革*卬]难可调伏,唯除天子第一胜心久习善根。

「复次,比丘观此天鸟以何等业,说于清净无垢如实之法,教于放逸诸天子等?彼闻知见:若有于人中时,作放逸行,若游戏人、若大力士、若诸伎儿,身着袈裟游戏歌舞,颂佛功德而得财物。既得财物,若衣若食布施沙门、婆罗门或自食用。以着袈裟因缘力故,身坏命终生于天上受飞鸟身,受第一乐,以彼业故。复次,诸天歌舞戏笑娱乐受乐,毗琉璃树,黄金为叶,颇梨为枝,四周弥布。复有宝树,种种珊瑚宝树严饰,百千众蜂以为庄严,黄金真珠以为树枝。复有山峯,七宝焰轮以为庄严。复有莲华——黄金莲华、颇梨莲华、毗琉璃华,于此华中游戏受乐。复有异天宝殿楼阁,诸天于此与诸天女游戏受乐,离于嫉妬及诸恐怖,心相爱乐互相渴仰,受第一乐。复与天众游戏歌舞入如意林,既入此林,随心所念一切皆得。以是因缘,名如意树。久于此林受天乐已,复往诣于须弥金峯,其山峯中河池流泉以为庄严,与诸天女歌舞戏笑作天伎乐,出妙音声,闻之悦乐,目视种种上妙之色而受快乐。以自业化,诸天女众以为围绕,于须弥山无量种种莲华之池皆悉见之。复有种种园林莲华,其香殊妙闻之悦乐。复有第一上妙之触,若身触之犹如触于迦旃隣提(迦旃隣提,海中之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无量离垢清净光明善妙之香。若有见之,甚可爱乐。游戏如是山峯之中,若心生念,一切皆得无量功德皆悉具足,自在受用,他不能夺,清净无垢,于此地中受天快乐,游戏娱乐受种种乐。其身光明,无量天女以为围绕,受天五欲。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从生至终常受快乐,色貌第一,或为王者或为大臣,所生国土常有善法、正见众生之所住处而于中生,离恶知识。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有地处第二十四地,名阎摩娑罗。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闻知见:若有众生奉持禁戒,以正见心利益众生,正身口意。若边险地、若旷野中,若人没溺堕于大河,救令得脱。若于旷野,渴乏所逼,施以浆水。若于险道迷失道径,示以正路不求报恩。利益众生,救护众生,施其寿命。云何不杀生、不偷盗?或于此人若复余人行于善业。不杀众生:若于所住房舍之中生诸众生——若胎生湿生、若麁若细——坏人资具,或在樑间数堕人上,令人不安,以慈悲心而不杀害。虾蟆毒虫,种种毒螫,虽被中害,不断其命。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几种不盗?如是善人行于旷野,其力自在,贾客之水及于黑盐,有力能取而不偷盗,自守渴乏。若彼贾客以水施之,然后乃饮。若彼不施,贸以饮之,善观微细业之果报,受行佛法、念佛功德以修其心。于须臾顷不近恶友,不与言说,不同道行。以何因缘不与同行?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何以故?恶知识者,是贪瞋痴之所住处,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其人清净如鍊真金,身坏命终生于阎摩娑罗之地。善业之人生彼天已,一切善人敬重供养,决定业行,受于乐果。其身光明如人之数日日增长。何以故?诸天之中无日夜故,此天身光如是增长。余天见之,于天女前皆生惭愧。胜余一切异地诸天,诸天见已,皆往诣于释迦天王问此因缘,白言:『天王!阎摩娑罗有一天子,初始出生光明胜于一切天众。』

「时天帝释闻是语已,而说颂曰:

「『天子之光明,  从于持戒生,
  须弥金光轮,  十六不及一。
  身常出光明,  犹如融金聚,
  光明善和合,  智者造业故。
  以上中下业,  三种持戒故,
  得果亦如是,  有上中下报。
  持戒离放逸,  增长无放逸,
  常得受安乐,  诸法皆如是。
  若持戒清净,  今得光明身,
  和合千日光,  所照莫能及。
  若有胜丈夫,  受持七种戒,
  其人得善果,  先佛之所说。
  若人造善业,  不失乐果报,
  不作则无果,  作业终不失。
  痴人不乐因,  但喜乐果报,
  无因果难求,  如沙不出油。
  若人修行善,  远离于嫉妬;
  不善愚痴人,  常行于瞋恚。』

「尔时,天帝释说于如是善业果报,教于放逸诸天子等;时诸天子闻是语已,顶受奉行,还至阎摩娑罗之地。至其住处,天子天女游戏娱乐伎乐音声,受天之乐。此天地处,二娑罗树于三十三天诸园林中,此树最胜。其量色相光明华果最为殊胜,铃网弥覆树叶之音如五乐声,天闻其音皆来向树游戏受乐。诸天既至,昇娑罗树,于其树上有莲华池,其莲花池名曰欢喜。莲华池中多有鹅鸭鸳鸯,出众妙音以为庄严,无量莲华八功德水莲花庄严,诸天见之叹未曾有:『除此二树,未有如是莲华浴池。此娑罗树唯除波利耶多拘毗陀罗树,余无及者。』说是语已。天子天女游戏歌舞受五欲乐,久于此处受天之乐。复往诣于常游戏林,首冠华鬘,服于种种异色之衣,其身流出种种光明,说少分喻。譬如夏日电光之色,三种具足:一者青光;二者黄光;三者赤光。游戏之处,诸天子等,受五欲乐,如山濬水涌波之力,受种种乐。

「尔时,天帝释与善法殿一切天众游戏,出于善法堂殿,与诸天女作众伎乐,出妙音声,向阎摩娑罗所住之地。时阎摩娑罗一切天众见帝释来,皆出奉迎,合掌顶礼。释迦天王、善法堂天、阎摩娑罗天皆共和合,共相娱乐歌舞戏笑,往诣双树。至此树下,一切天众围绕此树,饮于摩偷天之上味。时释迦天王告诸天曰:『汝见如是阎摩娑罗树,一切天中,唯除波利耶多俱鞞陀罗树,余一切树无与等者。』诸天白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汝等诸天,未知如是阎摩娑罗树之功德,唯见其色,汝当观此二树势力。』时天帝释从殿而下,手执金刚击此大树,其门即开。于其树中,无量园林华池流水莲华庄严,摩尼山峯、白银山峯、颇梨山峯、毗琉璃山峯,种种流水河池庄严。复见天华七宝莲华池,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复见园林,黄金白银、毗琉璃宝、青宝王树。复有众鸟,七宝为翅,出无量种美妙音声,诸天闻之,得未曾有,欢喜受乐。时天帝释与诸天众前后围绕,入于阎摩娑罗树中行列之殿,见行列殿种种宝柱七宝庄严,谓青宝王、毗琉璃宝、白银众宝、颇梨车璩庄严其柱。复有种种床褥缯敷綩綖庄严其床,其床四足,众宝庄严,谓金刚宝、青宝颇梨、毗琉璃宝。复见树内山峯之中,种种众鸟无量音声。时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见此双树之内奇特事不?』诸天白言:『唯然,已见。』时天帝释自观天众放逸着乐,将诸天众入于示业果报之殿,其殿清净犹如明镜,其明普照。时天帝释晓示诸天:『汝等当于宝殿壁上观业果报,随其因缘所作之业。若于福田施以财宝,信心奉施、随心而施、以时而施,得如意报。随其生处,则受果报,随其所受种种果报皆悉见之。』时天帝释复示天众:『汝等天众当观如是持戒修行,于诸道中守护众生犹如父母,如实不虚,如清净地、如好珍宝、诸天种子。若人护此七种之戒,随其生处天人之中,受持戒果。』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业镜之影,告诸天曰:『汝等观于一切业报。若有丈夫作诸善业,集于智慧正见之灯,能知如是上中下智,漏、无漏果。』时天帝释复示天众九种布施持戒之智:『于布施中有上中下,善道果报皆得成就。思修福田,功德具足九种具足。天子!若不决定施,不相应相,是名少果。复有少果,谓饿鬼神通,或有畜生受于乐果,是名下施。天子!汝等观是业镜之影,种种业果中布施果。不修思心,心不具足,功德财物亦不具足。施好福田具功德者,得中果报,生于人中弗婆提国、瞿陀尼国。若处畜生——若阿修罗、若夜叉中,是名中果。』于镜殿壁见如是相。时天帝释复示天众业之果报,告言:『天子!汝等当观上中下业,不修思心,福田具足。云何名为不修思心而得果报?若有施主,以时而施,使人布施,心无深信;非身自施,见之不起,不恭敬礼;具足福田、具足财物,思不具足,决定布施。生于边地无正法律、无礼仪处,或为王领或为臣佐,无有人礼。诸天子!汝当观此业镜之壁,悉皆得见。』时天帝释如是示之。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胜义空经

佛说胜义空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

佛说懈怠耕者经

佛说懈怠耕者经 宋沙门惠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

禅法要解卷

禅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行者...

安乐集

安乐集卷上 释道绰撰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诵经起诵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 洞山广道者梓州...

【注音版】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佛说诸行有为经

佛说诸行有为经...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

一定要报母恩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毗舍离的獼猴...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