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智犍度他心智品第二之二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念前世智。答曰。念前世阴故名念前世智。

界者是色界。问曰。何故无色界中。无念前世智。答曰。非其因故。乃至广说。复次念前世智因色生。无色界无色故。无地者。在根本四禅地。非诸边无色中。所以者何。若有通所依定处。是处有念前世智。诸边无色中无通所依定故。无念前世智。问曰。以何地念前世智念中间禅耶。答曰。或有说。以初禅者。复有说。以第二禅者。评曰。应作是说。以初禅者。所以者何。同一地故。所依身者。依欲色界身。行者无所行缘者。初禅念前世智。知初禅及欲界前生五阴。乃至第四禅者知欲界。乃至第四禅前生五阴。不知无色界。问曰。何故念前世智。不知无色界耶。答曰。念前世智不知上地法。初禅者不知第二禅前世五阴乃至第三禅。不知第四禅前世五阴。无色界中则无念前世智。问曰。生欲色界中。起无色定现在前。念前世智为能知不。答曰。不知。所以者何。如不知果。因亦如是。问曰。若念前世智。不知无色界者。佛经云何通。如说世尊于过去处处无数生。若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过去无数生。有如是相貌。尽能忆念。问曰。说何者是色何者非色。答曰。色者是前时有。无色者是中有。问曰。若然者声闻亦能知。与佛有何异。复有说者。色者是欲色界。无色者是无色界。问曰。若然者。世尊云何知无色界耶。答曰。以比相知。问曰。若然者。声闻以比相亦能知。与佛有何异耶。答曰。如外道观前世事。若于欲界色界不见则言断灭。声闻观前世事。若于欲界色界中。过二万劫不见者。言是众生生于空处。而彼众生。或于上地。未尽其寿。若过四万劫不见者。言是众生生于识处。而彼众生。或再生空处。或于上地。未尽其寿。若过六万劫不见者。言是众生生无所有处。而彼众生。或三生空处。或一生半生识处。或于非想非非想处。未尽其寿。若过八万劫不见者。言是众生生非想非非想处。而彼众生。或四生空处。二生识处。一生半生无所有处。世尊若欲观无色界时。众生于欲色界中命终者。观其死时。心知是众生生于空处。是众生生于识处。是众生生无所有处。是众生生非想非非想处。是众生尽寿。是众生不尽寿。若于无色界命终生欲色界者。观生时心知是众生从空处死。乃至从非想非非想处死。是众生尽彼寿。是众生不尽彼寿。外道比相智见于断灭。声闻比相智所知。或如其事。或不如其事。佛世尊比相智。明净妙好。悉如其事。无有虚者。念处者是总缘法念处。尊者瞿沙说。是四念处。如所说念前世苦乐事。若念苦乐。岂非是受念处耶。答曰。前世时。或曾得乐所须具苦所须具。念是事故。作如是说。而实是总缘法念处。智者是等智。尊者瞿沙说是六智。除他心智灭智。所以除他心智者。以缘现在故。所以除灭智者。以缘无为故。评曰。应作是说。是一等智。三昧者不与三昧相应。根者总与三根相应。世者在三世。缘三世者。过去现在者缘过去。未来者缘三世。善不善无记者。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缘三种。三界系者。是色界系。缘三界系者。缘欲色界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是非学非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缘非学非无学。是见道断修道断不断者。是修道断。缘见道断修道断不断者缘见道修道断。缘名缘义者。缘名缘义。缘自身他身非身者。是缘自身他身。是离欲得方便得者。是离欲得。亦以方便离欲时。得方便起现在前。初禅者离欲界欲得。乃至第四禅者。离三禅欲得。圣人佛法凡夫得本曾得未曾得。念前世智。外道凡夫得本曾得。念前世智离欲时。得方便起现在前。佛不以方便起现在前。辟支佛以下方便。声闻或以中。或以上方便。问曰。念前世智方便云何。答曰。如施设经说。初行始入法者。取次前灭意识相。念已知之。复取久灭意识相。问曰。取久灭意识相。为以时为以刹那耶。答曰。以时。若以刹那者。则不能念半便死。可是方便。无满足者。取此生老时相。念已知之。次取中年时相。次取少年时相。次取童子时相。次取婴孩时相。次取波奢佉时。次取健那时。次取卑尸时。次取阿浮陀时。次取迦罗罗时相。念已知之。次取欲入母胎时心相。念已知之。是名念前世智满足。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中有中死。次入母胎中有。即属此生。评曰。应作是说。若能念知前世死时最后一刹那者。是名念前世智满足。问曰。欲修念前世智时。为缘自身为缘他身。答曰。或有说者。缘自身。问曰。若然者。无色界命终者。则不可尔。复有说者。缘他身。评曰。应作是说。缘自身。亦缘他身缘自身作方便。若自见从无色界命终者。则缘他身。令得满足。若缘他身作方便。见他从无色界命终者。则缘自身。令得满足。是故缘自身他身。修念前世智。令得满足。

◎问曰。念前世智。为念曾所更事。为念未曾所更事耶。答曰。念曾所更事。问曰。若然者则无念生净居天者。所以者何。无有曾生净居天者。答曰。曾更有二种。谓若见若闻。净居天处。虽不曾见。而得曾闻。

问曰。为因欲界生此智耶。为因色界生此智耶。答曰。亦因欲界。亦因色界。或有因欲界作方便。于色界得满足。或有因色界作方便。于欲界得满足。或有因欲界作方便。于欲界得满足。或有因色界作方便。于色界得满足。因欲界作方便。于色界得满足者。与恶性难共住。众生同在一处。作是思惟。如此恶性难共住。众生必是于欲界命终者。观察是时。乃是色界命终者。因色界作方便。于欲界得满足者。与善性易可共住。众生同在一处。作是思惟。如此善性。易可共住。众生必是色界命终者。观察是时。乃是欲界命终者。因欲界作方便。于欲界得满足者。与恶性难共住。众生同在一处。作是思惟。如此恶性难共住。众生必于欲界命终。观察是时。是欲界命终者。因色界作方便。于色界得满足者。与善性易共住。众生同在一处。作是思惟。如此善性。易可共住。众生必是色界命终者。观察是时。是色界命终者。

问曰。为观一一世。为观多世耶。答曰。初学时观一一世。满足时观百千万世。世尊初学时。则能观百千万世。问曰。为能舍过百千万世。乃观久远百千万世不耶。答曰。初学则不能。后满足时则能。世尊初学则能舍过百千万世。乃观久远百千万世。问曰。次第观前世乃至久远。若欲止时。各还次第止耶。为一时止耶。答曰。或有说者还次第止。评曰。应作是说。随意而观。亦随意而止。问曰。次第观前世。经久远时。舍已即能观未来世耶。答曰。佛世尊能非余人。所以者何。佛世尊观前世智。次第能生观未来智。观未来智次第能生观前世智。不以方便一切功德悉现前故。

问曰。于一刹那中。能观几世耶。答曰。一世。何以知之。如毗尼中说。尊者输毗多。作如是说。我一发意顷。能忆念五百世生事。诸比丘皆言。应驱逐之。所以者何。自称得无有是事。过人法故。佛告诸比丘。不应驱逐是比丘。所以者何。是比丘从无想天来生此间。无想天寿。经五百劫。忆念一生事故。言五百世。

问曰。于一时顷。能观几趣耶。答曰。或有说者。能观一趣。复有说者。能观二趣。谓地狱趣畜生趣。或畜生饿鬼趣。或畜生天趣。或畜生人趣。若观转轮王时。则忆念三趣。谓人畜生饿鬼趣。人趣者。王及臣属畜生趣者是象马。饿鬼趣者。是受祭祀鬼神及转轮等诸神。若观顶生王时。则忆念四趣。畜生趣是象马。饿鬼趣是受祭祀神。天趣是帝释及眷属。人趣是顶生及眷属。无有是处。以分别故说。若令五趣共在一处者。亦于一时能忆念五趣。

佛经说。常见有三种。有忆念二万劫者。有忆念四万劫者。有忆念六万劫者。问曰。何等常见忆念二万劫事。何等四万劫。何等六万劫耶。答曰。常见者。根有上中下。下者忆念二万劫。中者四万劫。上者六万劫。复次或有忆念火水风劫者。忆念火者二万劫。水者四万劫。风者六万劫。复次或有忆念喜乐舍根坏时。忆念喜根坏者二万劫。乐根四万劫。舍根六万劫。复次或是声闻性。或是辟支佛性。或是佛性。声闻性者忆念二万劫。辟支佛性者忆念四万劫。佛性者忆念六万劫。

若是他心智。尽知他心心数法耶。答曰。或是他心智不知他心心数法。乃至广作四句。是知他心智不知他心心数法者。他心智在过去未来。有如是相。不知他心心数法。所以者何。过去者所作已竟。未来者未有所作。是知他心心数法非他心智者。犹如有一。若以相知。若闻其说。若生处得。如是智故能知。问曰。谁能以相知耶。答曰。人能。曾闻。跋难陀释子。至一优婆塞家。其家门边。系一驳犊。时跋难陀释子。语优婆塞言。汝家门边所系犊子。其色斑驳。若以其皮。作敷具者好。时优婆塞。作是思惟。是比丘。欲得是犊子皮。以为敷具。即便杀犊。以皮与之。时跋难陀释子。持其犊皮。往诣祇洹。犊母呜呼而随逐之。如是等名以相知。谁闻说能知耶。曾闻。有一居士。着新衣服。诣祇洹精舍。跋难陀释子。见已而语之言。善哉居士。汝所着衣中。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若敷具。是时居士。作是思惟。是比丘欲得我衣。即便与之。复有说者。闻说能知。即是以相知。经文应如是说。若以相知。若卜筮知他心心数法。以相知者。如先说。卜筮知者。如诸外道。或以指卦。或触衣物。若以算术。若逆取相。便能知他心心数法。谁有生处得智耶。答曰。地狱众生。然无定名者。问曰。生处得智。为生时能知中时能知后时能知耶。答曰。初生未受苦知后受苦时。犹不能知自心。何况他心。为住善心时能知。为住秽污无记心时知耶。答曰。住三种心尽能知。为住意识。为住五识身能知耶。答曰。住意识知非五识。为住威仪。为住工巧。为住报心耶。答曰。住威仪心非工巧报心。所以者何。彼众生无工巧故非报心。报心在五识故。畜生中亦有能知他心心数法者。曾闻。有一女人。以儿置一处。有缘余行。时有一狼。取其儿去。时人语言。何故取他儿耶。狼作是言。此儿母常食我子。我今还食其子。若彼能舍怨心。我亦舍之。时人语是女人可舍怨心。女人答言。我今已舍。时狼观女人心。不舍其怨。而口言舍。即杀其儿。舍之而去。问曰。畜生为生时知为中时知为后时知耶。答曰。三时尽知。为住善心染污心不隐没无记心知耶。答曰。三种尽知。为住意识为住五识身知耶。答曰。住意识知非五识身。为住威仪工巧报心知耶。答曰。三种尽知。余鬼亦知他心心数法。曾闻。有鬼入一女人身中。咒师问之。何故触恼他女人耶。彼鬼答言。此女人五百世中。与我作怨。常断我命。我亦断其命。彼若能舍怨心。我亦舍之。时人语是女人。可舍怨心。女人答言。我今已舍。鬼观女心。虽口言舍怨心不除。即断其命。舍之而去。问曰。为生时知为中时知为后时知耶。答曰。三时尽知。为住善心染污心不隐没无记心知耶。答曰。三种尽知。为住意识知为住五识知。答曰。住意识知。为住威仪工巧报心知耶。答曰。三种尽知。天中亦有生处得知。能知他心心数法。然无定名。初中后知者。广说如畜生饿鬼趣。余广说。如杂揵度。是知他心智。亦知他心心数法者。若智是修是修果从修生得不失。此智现在前。知欲色界众生心心数法及无漏心心数法。非知他心智非知他心心数法者。除上尔所事。除上尔所事者。广如先说。行阴作此四句。此中尽说过去未来现在他心智及现相智。闻他说智生得智。作前三句。余相应不相应行阴四阴。及无为法。作第四句。是名除上尔所事。

若是念前世智。尽知前世无数生耶。乃至广作四句。是念前世智不知前世无数生者。念前世智。在过去未来。有念前世智相而不知前世无数生事。所以者何。过去所作已竟。未来未有所作。知前世无数生非念前世智者。犹如有一。有自性念生智者。有生处得智者。谁有念生智耶。答曰人有。谁有生处得智耶。答曰。地狱众生。如经说。地狱众生。作如是言。沙门婆罗门。见贪欲未来过患故。为我等说法。应当断欲。我等不用其言。以贪欲因缘故。今受苦痛果报。问曰。地狱众生。为初时知为中后知耶。答曰。初时知非中后。若未受苦时则知。已受苦时。次前灭法。犹尚不知。何况久远灭者。余广说如他心智处。畜生亦有生处得智。如经说。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昇此座。广说如杂揵度。问曰。为初时知为中后知耶。答曰。初时知中后亦知。广说如他心智处。饿鬼亦有生处得智。如偈说。

 我自聚财物  以法及非法
 他今受快乐  而我受苦恼

问曰。为初时知为中后知耶。答曰。初中后尽知。广说如他心智处。天亦有生处得智。如偈说。

 今此祇陀林  贤圣僧所居
 法王亦在中  我心大欢喜

问曰。为初时知为中后知耶。答曰。初中后尽知。广说如他心智处。问曰。人中何故无生处得智耶。答曰。非其因故。广说如上。复次为念生智所覆蔽故。复次人中虽无生处得智。而有胜妙念前世智愿智。是念前世智亦知前世无数生者。若智是修是修果从修生得不失。以此智念前世无数生。有如是相貌。非念前世智亦非念前世无数生者。除上尔所事。除上尔所事。广说如上。此中行阴作四句。三世念前世智及现在念生智生处得智作前三句。余相应不相应行阴四阴及无为法。作第四句。是名除上尔所事。若是念前世智。亦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耶。乃至广作四句。初句者。是自缘念前世智。第二句者。是愿智方便缘他者。第三句者。是缘他念前世智。第四句者。是愿智方便自缘者。此四句是略毗婆沙。是念前世智。不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者。若智是修是修果从修生得不失。以此智念前世。生自阴界入及心。是说自缘念前世智。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非念前世智者。若智是修。乃至广说。以此智知他此生过去阴界入及心。是说愿智方便缘他身者。言念前世智亦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者。若智是修。乃至广说。以此智知前生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是说念前世智缘他者。非念前世智。亦不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者。若智是修。乃至广说。以此智知此生过去自身阴界入及心。是说愿智方便缘自身者。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上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下篇:鞞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说一切有部)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后出阿弥陀佛偈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一(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西晋...

【注音版】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佛说太子墓魄经

佛说太子墓魄经(开元录云:沐魄或慕魄) 西晋月氏三藏...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璎珞...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过程当中八个「勿」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净土为何独指西方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一门入后门门入,...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天人的五衰相现

天人有五衰相现,这五衰相现是什么呢? (一)花冠萎...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

愚蠢也是天使的礼物

前不久看书,读到一则这样的寓言每个人出生时,天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