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净界法师  2021/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辛五、池观。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第二个、是外在佛陀的加持力也不可思议。一般来说,圣道门的修学,偏重我们内在的心力,我们打开《金刚经》、《楞严经》,乃至《法华经》、《华严经》,它是教导一个菩萨,我们这一念心要怎么样能够发菩提心、怎么去修六波罗蜜,去突破我们自己的障碍,去建立诸佛的功德。

那么在这些经典所诠释的,都是在把我们的心灵的力量把它发挥出来,以心力去创造你的生命──心力不可思议,这是一种传承。另外净土宗的修学,比较偏重于佛力。

佛力是什么意思?就是虽然佛陀灭度了,或者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了,但是佛陀有法身,法身常住、无所不在啊。佛陀一念清净的法身,他有无量无边的大悲愿力,恒常在照了我们、恒常在加持我们,只要我们忆念他的圣号,我们就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把佛陀的力量引导到我们的生命当中。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叫做转他成自。

我们透过忆佛、念佛,把佛陀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做一种转换。佛陀的力量本来是佛陀受用的,但是我们透过种种的善巧方便,能够把佛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这个是佛力的加被。我们从本经的规划来看,《观经》它的修学宗旨,是把心力跟佛力结合,怎么说呢?《观经》的修学宗旨在智者大师的《观经疏》里面,主要就是一句话而已: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智者大师是以一心三观,来统摄本经的观想念佛,它的次第是如何呢?首先,先观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当然这个是空观,在修习本经之前,他是要先空掉我们一切的颠倒妄想。我们在娑婆世界打滚太久了,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生命记忆,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痕迹。那这怎么办呢?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们必须把一切的妄想消灭了,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就是用空观的智慧,把心带回家,来做第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修止观,不能把心中的妄想消灭,你要夹着妄想修习止观。就很难成功。

所以修净土的人,你本身要知道两件事:第一个、破妄,第二个、显真。你要把娑婆世界的相要慢慢的减少。在本经很强调相,在《观经》里面说:你今天心中经常忆念什么相状,你就会跟这个相状感应道交。它认为我们心中的相状,对我们生命是有引导性的,你一天到晚忆念娑婆世界的相状,你来生一定到娑婆世界去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娑婆世界的相状消灭掉,把整个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清净心,把一切的相状消灭了,把它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那么接下来干什么呢?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假观。从一念的空性的清净心当中,提起本经的观照。比方说:落日观、宝树观、楼阁观,乃至阿弥陀佛观等等,从清净心当中又建立一个新的相状,来作我们生命的引导,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所以它是先修空观破妄,再修假观来显真,叫破妄显真。

本经的结构很清楚的把心力观想的力量,跟阿弥陀佛的加持力结合在一起,心力跟佛力的加持两个结合。

好,我们看这个经文,辛五的池观。前面的宝树观,是讲到这个宝树跟楼阁是不可以区分的,因为宝树中有楼阁,楼阁一定是在宝树当中。所以这个宝树是讲到我们住处庄严,一个极乐世界居住的环境。这个地方的池是七宝池,是讲这个生处,我们受生的处所的庄严。我们先看前面两段:

辛五、池观

(一)结前启后

次当想水。

(二)明标池体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 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次当想水,这里的水跟前面的水观,不太一样。前面的水观,水是沉静不动的,是一种寂静状态,因为它那个水是要作琉璃地的一个准备工作,所以前面的水想是琉璃地是静态的。这个地方的水是什么呢?是指八功德水,它是动态的。前面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的大地庄严,这个地方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水中的莲华,乃至于这里的水能够演说种种妙法,所以水是流动性的。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所以这个水跟前面的水不太一样。

那么怎样观八功德水呢?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首先标出极乐世界的水,是怎么回事?是八池水有八种功德,它是澄净、清冷、甘美、润泽、轻软、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有这八种功德。这八功德水应该怎么观呢?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它说每一个八功德水,它是七宝变化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个水的颜色,它的颜色有七宝的妙色。当然极乐世界的宝是柔软的,它是其宝柔软而不坚硬。那么极乐世界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从如意珠王而生。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娑婆世界的水,是从云层下雨下来的,极乐世界的水,它那个八功德水,诸位你要看极乐世界庄严图,八功德水中间,它一定画一个如意宝珠,然后从如意宝珠当中,就像那个喷水池一样,有十四个方向,把这个水喷出来。

如意宝珠的意思,是说八功德水,它有随心自在随众生的欢喜。它的温度、各种味道、甘美等等,都能够随众生的心意,自在变化。从如意珠王出来时,分为十四个方向,古人解释这个十四支,认为是表法,他把十和四分开的,十就是这个八功德水,它是遍满十方没有欠缺的;四,表示八功德水有常、乐、我、净四种功德,这叫十四。就是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十方,每一个方向都是常乐我净,叫十四。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每一个支流,都是有七宝的妙色。前面有说它是七宝所成。那么以黄金来做这个道路,七宝池它的本质当然是七宝,但是它四边的这个水池的岸边,是黄金的,在池底有金刚的宝沙。智者大师解释说,为什么池底是金刚沙呢?因为这个水,它的功德是佛的不生灭心所变现出来的──金刚不可破坏,表示坚定而不可破坏的意思。这个地方先把水的本身的相貌讲出来,但是本经的结构,主要讲这个水是讲两个重点:一个是水中莲华的庄严,一个讲它可以说法。下一段才是这个观想的主轴。我们看下一段:

(三)莲华庄严

一 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 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这个水,当然有它的功能德用。在每一个水池当中,它都有六十亿的七宝莲华,它是承载莲华的,而且每一朵莲华的体积,它的周围有十二由旬。我们一般到极乐世界,你不是马上去住楼阁,不是这样,一般的人是先在莲华待一段时间,到后文九品往生就会知道。有些人时间长,有些人时间短,就像我们投胎娑婆世界,也不是马上就生活了,而是在母胎十个月。那么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它是莲华化生,你品位愈低,你待的时间就长一点,你品位高,你的华就容易早一点开。总而言之,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先在莲华作一个过渡的生活,所以这个必须介绍。

(四)水演妙法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莲华跟水的配合,是有作用的。这个摩尼宝珠流出来的水流注华间,它在莲华的华瓣当中流动,而且顺着宝树,这个宝树应该是八功德、七宝池旁边的宝树,它不但是在莲华当中流动,而且它还跑到岸边的宝树是上下的流动,不是静态的。那么水一流动起来,肯定有声音。这个声音是做什么的呢?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乃至于赞叹诸佛相好。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地方是诠释极乐世界所说的法。当然佛法跟世间法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法有解脱分,它有解脱的功德,它能够了生死!你看你信基督教、一贯道,它的教义能够让你升天,但是不能了生死。所以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就是它有空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在天台宗的诠释主要有三个内涵:

第一个、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

它观察的所缘境是以众生法,空性的智慧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小乘法。它是从苦谛下手,它是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小乘的法它是从无常去体会,我们生命会有变化,你比方说年纪大一点就有感觉,你现在的相貌跟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体力也不一样。

所以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得到一个人的果报,我们的生命就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心中没有安全感,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娑婆世界你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永远住在娑婆世界,谁敢说你永远住在娑婆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我们来到娑婆世界都是随时准备要走的一个客人!

在《楞严经》上说,你今天到一个地方去挂单,它说你是挂几天,只是时间长短不同。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来娑婆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住世的,这个就是无常。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这死亡的威胁,所以福报愈大的人,面对死亡愈害怕,因为他不想失去这一切。在娑婆世界,就是说你得到一个果报体,你好不容易来娑婆世界投胎,刚开始很不习惯、很陌生,你在生命里面搞了三、四十年,你很熟悉了,你对家庭环境熟悉了,跟你的亲属也熟悉了,再没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之后,业力风把你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你又出生,出生的时候又很不习惯,然后你又熟悉了,又死掉了。

所以我们在三界中飘来飘去,这就是无常怖畏,这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你没有一种安稳性,我们的人性对于快乐的诉求,就是安全感。所以我们的快乐也叫安乐,安稳快乐嘛。但不幸的是,你作为一个人你永远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来生要去哪里、不知道这个业力要把你飘到哪里,你不知道。所以说在小乘的空观是认为:因为是无常所以痛苦;因为痛苦,所以是无我,我们没有办法做主;所以无我故空。小乘的空性,就是从无常去观进去的,这第一个。这地方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个地方就是从众生的五蕴的身心世界而切入空性。

第二个大乘的空义有两种:

从自利的角度大乘的空性是从道谛,前面小乘声闻的苦谛,是声闻的空性从苦谛切入。大乘的空性是从道,这个道它的所观境是以心为所观境,它观察我们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它认为说人生没有痛苦,不绝对是痛苦也不绝对是快乐,因为它从道谛。

大乘佛法看人生,人生是无自性的,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就是说人生对我们到底是一种负担呢?还是一种功德呢?就看你怎么去经营。如果你明白道理,能够假借这个臭皮囊来积功累德,来拜忏,这个人生对你是加分效果。你会因为今生的生命,而到极乐世界,创造你来生的功德庄严,靠你这一生。当然,你也可能把人生给糟蹋了,你攀缘、执着,结果把人生搞得满身的罪业,那么这个人生对你来说,就是一种障碍了。

所以大乘佛法认为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呢?答案是不一定!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大乘的空性是这样解释的,小乘的空性是认为人生没有价值,他赶快要到涅槃去,小乘是用悲观的思想来诠释人生。因为他用无常观察生命,人生就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呢?你终究要死,今生荣华富贵又能怎么样呢?空欢喜一场!在小乘的思想认为人生是一场梦,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梦。

大乘佛法看人生就没有这么悲观,大乘佛法说: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看你的心是觉悟还是迷惑,你带动出不同的人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观是从道谛,它强调方法,你掌握正确的方法你操作得当,人生是有价值;你不知道方法你胡思乱想,你的人生就充满了障碍,这就是大乘的空义,它向内心观进去。

那么有一种特殊的净土法门——他力门。它不是以心为所观,而是以佛的功德为所观境,也就是以四谛里面的灭谛,直接趣入佛的涅槃。他认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虽然人生充满了障碍,但是我可以透过正确的忆佛、念佛,而进入到佛的功德庄严中,跟佛感应道交,这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直接观佛的相好庄严──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是业障凡夫,但是透过正确的观想、观像、持名,我可以受用到弥陀的功德庄严。所以这个就是净土宗的空义,它建立在自他不二。净土宗的空是什么呢?是空掉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也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净土的空性是建立在感应道交──就是把自跟他之间的障碍消灭掉。

所以,同样是空性,个人诠释不同:小乘的空性,从悲观的无常去诠释;大乘的空性,从一念心性去诠释;那么净土宗的空性呢?从感应道交去诠释空性。那么这个法在极乐世界通通有宣说,所以叫作:有时候宣说苦、空、无常的小乘空性、有时候宣扬大乘诸佛的相好的空性,这个地方就是由这个八功德水的流动,来演说这些妙法。我们看最后的两段:

(五)结归佛力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六)总结观名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前面我们讲到流水的说法,这地方又讲到另外一个演说妙法的一个方式。说这个如意珠王,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这个如意珠王本身能够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这光明是干什么呢?这光明能够化作种种颜色的鸟类,这些鸟类的音声特别的清亮高雅,能够赞叹佛、法、僧。赞叹佛陀有说法之恩,赞叹法有开慧之恩,赞叹僧有住持之恩,赞叹三宝的种种功德,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这个地方的池水观,主要是在诠释两个东西:第一个、当然它这个地方的池水观主要的主轴是莲华,就是我们受身的地方。但莲华主要是诠释两个东西:第一个莲华以什么为住呢?当然是以八功德水为住,所以强调我们受身的处所是安乐的、如意的。因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乐的功能。

第二个这个莲华在你还没有到极乐的居住的环境之前,你能够听到的水声、还有鸟类的种种说法,道业的增上,是这两种意思。其实极乐世界的殊胜微妙,它是五尘庄严,色、声、香、味、触。但是我们一路看过经文走过来,依报环境快要结束了,我们发觉佛陀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偏重于两尘:第一个、色尘,眼根所对的。

比方说你看极乐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讲了很多光明相,甚至于为了光明相佛陀作准备,先讲落日观,佛陀头的前后都有圆光,那个圆光就有点像落日,那种光明很温和、柔软。清净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还有庄严相,那就有种种的七宝庄严。当然它的光明、清净、庄严是互含互摄,光明中有庄严,庄严中有光明,互含互摄,这是色尘。

第二个、声尘,现在慢慢讲到声尘,音声,你在这个地方接触到音声,它唱很多微妙的音乐,包括天上的奏乐、包括鸟类的说法、包括八功德水流动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色尘,声尘。但是极乐世界的触感怎么样、它吃的东西味觉怎么样、诠释得少,但是不是没有。

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是顺从我们婆婆世界的根机, 我们六根当中经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你看韦提希夫人刚开始的时候,她跟佛陀说:愿我不见恶人、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就是指色尘,不闻恶声就是指声尘。所以释迦牟尼佛就顺从众生的喜欢,他的方向,我们看本经在诠释极乐世界的方向,偏重色尘偏重声尘,有所偏重。其他的香尘、味尘、触尘没有说出来,但是事实上也是具足的。

我们看第六科的总观,总观就是把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合。经文当中我们分成两大段:第一个先说明因地的观法,第二个再看果地的功德,先看前面的四科:

辛六、总观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 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这一段是把前面的极乐世界所有的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结。他说极乐世界总而言之是众宝所成的国土,众宝当然指的是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沙、石头。它都是七宝所成。而且在每一个区域当中,有五百亿宝楼,这些楼阁跟宝树有相当关系。极乐世界的楼阁,归纳成三类:

第一个是树上的楼阁: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宝树上。

第二个是地上的楼阁,就是我们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楼阁。

第三个是空中的楼阁。前面的两种楼阁是实体的,这个是光明变现出来的。在空中有光明,那变现种种的楼阁,这是给你听法跟修行用的,有三种楼阁。

(二)阁内庄严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楼阁的当中,有无量诸天,作种种美妙的音乐,这个音乐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说法。

(三)楼外庄严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在楼阁旁边,有很多乐器悬挂在虚空当中,它的样子有点像天上的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乐器不须要打击,自然会演奏种种的音声。

(四)天乐说法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这个音声,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赞叹三宝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因地的观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看经文:

(五)观成之相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六)总结观名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那么前面的这个观想,他说此想成已,这个此想当然把前面的包括宝树、宝地、宝池都观想成功,我们就粗见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叫粗呢?因为相对于正报来说,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比较粗显,不像佛陀在解释正报,解释阿弥陀佛的庄严、观世音菩萨庄严、大势至菩萨庄严,那么的精致微妙,我们看佛陀解释依报是比较粗显的,光明的庄严,这个清净庄严音声等等,是比较粗显的。这是第六观。

(七)观成之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那么如果你能够把这些前面的观想观起来,能够灭除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前面有讲过五逆十恶、谤法之重罪,透过你能够忆佛、念佛都能够消除,而且命终之后,必生净土。

(八)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依照如此作观者,名为正观,否则,就是邪观。到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全部讲完。

我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做参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净土三要述义》里面,有讲到一个公案:明朝时有三个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这三个人生长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做官的,这三个兄弟非常聪明,很年轻就考上功名,考上举人、进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们三个人的个性,特别的刚正清廉,所以在当时的官僚体系当中,跟大家不合。后来他们三个人就在中年的时候,罢官隐居,专修念佛法门。在他们的传记当中说,除了念佛,他们还兼修止观、修禅观。后来袁宗道大哥往生了,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他弟弟袁中道。

有一天他弟弟晚课做完的时候打坐,他在一个窗户的旁边打坐,他看出去还能够隐隐约约看得到外面昏暗的月光,他打座的时候突然间一念相应入定,入定以后他的神识就飞出去了。当然禅定的神识是很清楚的,禅定心跟作梦的心不一样,作梦的神识是暗钝的。所以他飞出去的时候,他看到虚空的云层当中,有两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后他就很自然地跟两位童子一直往上飞,飞到一个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宝树,这些宝树排列地非常整齐,一排宝树、一排街道;宝树之间的距离也非常清楚分明。再继续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各式各样的莲华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楼阁,大大小小楼阁。

当他走到其中一间楼阁时,那两位童子就飞下来,然后就站在楼阁的门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对他说:你在外面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进去,跑进去以后,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的二哥袁宏道。他二哥说:唉呀,你今天来啦!就带他到楼阁里面去坐。袁中道就问:这个地方是极乐世界吗?袁宏道说:对!这就是我们平常修行忆念的极乐世界。他说这个极乐世界,你现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地居跟空居,我们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的极乐世界。他说你再往上走,就是天人住的空居,比这里超过百千万倍庄严;那么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萨住的地方。

他讲到极乐世界的住处有三层,我们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极乐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萨住的。袁宏道又说: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时候,虽然誓愿坚定兼有这个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书叫做《西方合论》,有弘法的功德)。他说我往生的愿力很强,那么兼有弘法的福德,但是,我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两个过失:第一个、戒行不全,戒行没有持得很清净;第二个、情染未除,对于娑婆世界的情感没有彻底的消灭,所以我只生于地居,就是我只能够生在地居。

但是虽然生长在地居,我现在飞行自在游诸佛国,我还是可以飞行自在,而且可以亲近十方诸佛。他的弟弟就说:那你可不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萨住的地方?袁宏道说:我但能神游未得久住。他说我偶去,以神通力飞到天人住的地方,只能够跟他们做一些参学神游,但是不能在那个地方长住下来,可以跟他们做暂时的见面、暂时的参访,但是他的神通力,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诸佛去参访,他能够飞行自在游诸化国。

他的弟弟又问说:你觉得在这里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么差别?他说在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胜解易成。这个地方没有五欲的杂染。你看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也很用功做功课,但是我们的修行老是进进退退。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娑婆世界修行逆水行舟;因为很多的杂染的因缘不断刺激我们,所以我们进步又退步、进步又退步,修行很难成就正念。那么在极乐世界无诸杂染,胜解易成。对于这种清净的智慧很容易生起来。

那么谈完之后,他弟弟要离开极乐世界,要回到娑婆世界的时候,他就问他哥哥说:你有没有什么样的,对净土宗修学者有什么建议?要怎么修行比较好?他哥哥临走前告诉他说:

第一个、戒行清净。

他说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因为戒行不清净,结果多为业力所牵。虽然你的愿力很强,信心也具足,但是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他在传记里面特别讲到杀业,诸罪业中,杀业尤重!特别的重,他说你如果戒行不清净,往往堕入八部鬼神。虽然你有菩提心、有波罗蜜的善业,但是因为持戒不清净,容易堕入八部鬼神,这第一个。

第二个、实悟实修。

这个地方就禅观了——破妄。很多修净土的他只强调把清净庄严的相状引进来,但是忽略了把我们已经在心中的妄想消灭掉。就是这个杯子你要装甘露之前,你没有把它洗干净,就直接把甘露装进来,临命终的时候,有杂染的妄想,也有清净的力量,两个都有,最后的结果是──心随妄转,因为它是熟境界,所以他说在平常的时候要兼修禅观,实悟实修。

第三个、誓愿坚定——往生的愿力要坚定。

只要能够遵照他这三个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见,你跟我一定就能在极乐世界相见。说完之后,袁中道突然感觉从空中掉下来,又回到他的身体,眼睛一打开啊,竟是清晨了,月亮已经没有了出现光明了,清晨。关于这个公案,诸位可以去看《净土三要述义》,讲得非常详细,他从极乐世界回来之后,他特地把它记下来,他怎么样从禅定当中到了极乐世界一趟。

当然我们在观想的时候,在整个印证极乐世界庄严,一定要有经文的根据,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有一位大陆的法师,写了一本极乐世界游记,很多人看过。他说到了极乐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么样,这就不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女众相!我们所有的功德庄严一定要跟经典相符合,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那我们怎么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极乐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他说在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胜解易成!天界也有很多的宝树、楼阁,那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天界是一个放逸、杂染的地方,因为有五欲,它肯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说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这个地方一定是清净的国土!肯定!所以说,我们在判定这个,当然我们今天的皈依境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但这个依正庄严,必须以经典来做根据,叫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要以经文做根据的。

0:00 / 0:00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2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3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4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5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6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7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8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9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0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1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2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3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4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5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6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7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8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9
观无量寿佛经导读20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会相信吗?也许年老的人或者面...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佛教词典】变易身

(术语)变易生死之身也,三乘圣人于界外净土所受之正...

【佛教词典】毗昙孔子

(杂语)释氏要览下曰:西秦慧嵩,善阿毗昙论,时重号...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一个「和」字包含的义理

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大吉祥经》中的38种吉祥事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

常诵此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诵楞严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