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第十诵之二)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

比尼诵行法之余

僧上座法者,上座法若僧唱时、若打揵椎时,应疾到坐。坐已看上中下座,莫令失次,教令相近坐。应示相,若不觉,应弹指向。若弹指不觉,应语比坐,应徐徐软语。若饮食时,上座应教一切等与,应待唱僧跋。一切众僧应随顺上座,是名僧上座法。

僧坊上座法者,若僧坊破坏,是上座应自治、若使人治。若不见比丘,应推觅。若有病比丘,应看视问讯。若无看病人,应与看病人。若僧差看病人,是人不肯,应次第看。若是僧坊中僧应得利施,上座应一心勤作方便令不失。若得是利施物,应置随所堪能比丘令分处。若僧坊中有所作事,上座应先自手作。是名僧坊上座法。

别房上座法者,是别房若毁坏,上座应自治、若使人治。若不见房中比丘,应推觅。若有病比丘。应看视问讯。若无看病人,应与看病人。若看病人不肯,别房中应次第看。若是别房中僧应得利施,上座应一心勤作方便令不失。若得是利施物,应置随所堪能比丘令分处。若别房中有所作事,上座应先自手作。是名别房上座法。

阿蓝者,僧伽蓝。僧伽蓝中种种制限,是制限若随法,不自恼亦不恼他,是应受。若知制限失利,为自恼亦恼他,不应受,应余处去。若是比丘,自知有同见势力能如法灭是恶制,当白众僧灭。是名阿蓝法。

林法者,林名丛树。是林枝叶相接,面拘卢舍内,随意不失衣,是名林法。

阿蓝者,僧伽蓝。僧伽蓝中多诸别房,别房中有种种制限,是制限若随法,不为自恶亦不为他恶,是应受。若知是制限失利,为自恶亦他恶,不应受,应余处去。若是比丘,自知有同见势力,能如法灭是恶制,当白众灭。是名别房法。

房舍法者,若比丘随所住房舍,应扫洒泥涂晒治卧具。若有垢应浣。若欲出行,应还僧卧具闭户下钥。是名房舍法。

卧具法者,若比丘着僧卧具,得出僧坊门外四十九寻,不得过。若过,至地了时,得突吉罗。

户法者,户名出入处,若打户时不应大打,若开户时不得大排,若闭户时当徐徐。入出户时亦应安徐一心,莫令衣摩户两边。是名户法。

向法者,应施橝,去时当闭,为守护僧房亦守护自身故,是名向法。

空僧坊法者,比丘若入空僧坊,应扫洒令净,是中若有器物,应洗者当净洗着覆处。若有净人,当令却僧坊中草。若无净人,比丘如法应作者当作。不应空僧房中直出入。是名空僧房法。

钵法者,比丘应看钵如自眼,不应置地、不应置石上、不应置高处、不应置屋霤处、不应置牆头、不应置大小便处及洗大小便处、不应持入浴室、不应以杂沙牛屎洗,若未乾不应举,亦不得令太乾。不应故破、不得轻用,应好赏护,勿令破失,以更求因缘故妨行道。是名钵法。

衣法者,当赏护衣如自皮,若着僧伽梨,不得捉持瓦石泥土草木等,不应以青黄等色涂染。若着僧伽梨,不应扫洒涂地、不应以足蹑、不应敷坐、不应敷卧、不应衬身着僧伽梨,随僧伽梨法应用。郁多罗僧,随郁多罗僧法应用。安陀会,随安陀会法应用。是三衣应用净染坏色畜,五种纯色不应着,余异色点及纳衣。若比丘贫少衣,不能得割截衣,应衣上安叶,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十五、若过十五;若能得,应割截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是名衣法。

尼师坛法者,比丘不应受单尼师坛,先受尼师坛不应离。若舍,得突吉罗。是名尼师坛法。

鍼法者,如上说。

鍼筒法者,佛听畜鍼筒,为安鍼故。比丘当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破戒无惭愧沙弥不应令举。是名鍼筒法。

净水瓶法、常用水瓶法,亦如上说。

粥法者,有五利益故听啜粥:除饥、除渴、下气、除脐下冷、消熟藏中生者,是名粥法。

食法者,比丘食五食时应观,是食难求得、难成办;当观入口在生藏熟藏;若出时由是食因缘故,起种种烦恼罪业受苦果报。是名食法。

食处法者,比丘若到食处,应默然一心净持威仪,能起他净心,当徐入徐坐,是名食处法。

与食法者,比丘未受食,不应与他。先受已,后当与他。阿谁应与?若父、若母、若与闭系人、若与急须食人、若妊娠女人来,应正观当少多与;畜生应与一口。是名与食法。

乞食法者,比丘应一心从檀越受食,莫散乱心,勿观好恶,应生不净想,是名乞食法。

乞食人法者,如杂部中广说。

乞食持来法者,当一心持食,莫令散失,勿观好恶。应观时节早晚持食来。是名乞食持来法。

阿兰若法者,阿兰若比丘应常一心先问讯人,喜心和视共语,舍离颦蹙,赞言善来,应畜火及火炉,少多办食及食器,常畜水及水器,洗足水器常令有水,净澡罐厕澡罐中亦应令有水。应善知道径,善知日数、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读诵星宿经,善知修妬路、比尼、阿毗昙。若善知初禅、二、三、四禅,应善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若不能得修学,当问知当读诵,不应畜日爱珠、月爱珠,应畜法杖。所畜物皆随顺道,如《俱尼舍经》广说。是名阿兰若法。

阿兰若上座法者,若诸比丘出界,阿兰若上座应善教化下座比丘,应为说阿兰若法示教利喜,诸下座比丘应随上座教行。若诸居士至阿兰若处,应为说甚深法,应示正道邪道,应说知见。若诸居士去者善,若不去,少多与食,应作是言:「我唯有是食。」是名阿兰若上座法。

近聚落住法者,近聚落住比丘,应常一心先问讯人,喜心和视共语,舍离颦蹙,赞言善来。应畜火及火炉,少多办食及食器,常畜水及水器,洗足水器常令有水,净澡罐厕澡罐中亦应令有水。应善知道径,善知日数、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读诵星宿经,善知诵修妬路、毗尼、阿毗昙,善知初禅、二、三、四禅,应善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若不能得修学,当问知当读诵。不应畜日爱珠、月爱珠,所畜物皆随顺道,如《俱尼舍经》广说。是名近聚落住法。

近聚落住上座法者,若近聚落住上座比丘,诸比丘出界,上座应教化下座比丘,为说近聚落住法示教利憙,诸下座比丘应随上座教行。若诸居士来,应为说甚深法,示正道邪道,应说知见,教布施、持戒、忍辱、行善、受持八戒。是名近聚落住上座法。

洗足瓫法者,比丘见洗足瓫空,应自着水、若使人着,是名洗足瓫法。

洗足上座法者,若下座已洗足,上座不应驱遣,若驱得突吉罗。是名洗足上座法。

客法者,若客比丘初到僧房中,偏袒着衣,若泥洹僧高,应下着;若衣囊在右肩上,应转着左肩上;若杖油囊革屣针筒在右手中,应移着左手中。若有大小便,应先在外却已入僧房。若得水洗足已入;若不得水,以草木树叶拭足已入。若门闭,应求开门,若开应入;若不开,僧房外有牆堑刺蕀,应在现处立,一心净持威仪,能起他善心。若见旧比丘应问:「此僧房中有若干岁比丘房舍不?」若言:「有。」即语开门。开门已入复问:「是房舍中为有人、为空耶?」若言:「空。」应问:「用何等水?」若言:「井水。」应索罐及绳扫篲。应开房户弹指,若有毒虫闻声便去。当安徐往出枕、被褥、床榻、覆地物。出已应扫洒泥涂,抖擞荐席被褥枕覆地物觅虫,觅虫已还如本敷。洗足瓮、净澡罐、厕澡罐中皆着水,持革屣至水边,浣拂拭物。浣已绞捩,绞捩已擘散,然后捉革屣,先拭前头,次拭后、拭中、拭带。若水瓶在右边,应右手取水左手洗足;若在左边,应左手取水右手洗足。洗足已着革屣入房,闭户下橝坐绳床,先徐摄一脚,次摄第二脚。摄已大坐正观诸法,地了已应问旧比丘:「此僧房中有前食后食不?」应问:「乞食处何处有恶狗、恶牛、大童女、寡妇?何处是僧学家羯磨、覆钵羯磨。何处可行?何处不可行?」问是等事已应行乞食。若是客比丘欲去,罐绳扫篲还付本主,摒挡卧具闭户下橝已去。是名客比丘法。

客比丘上座法者,客上座应筹量客比丘多少,应语旧比丘言:「我尔所客比丘来,当知须尔所卧具。」是名客比丘上座法。

欲行比丘法者,若比丘明日欲行,今日应辞和上阿阇梨,若听去便去;若不听去不得强去。若是中住,知不能增长善法,当出此僧房观诸方筹量伴侣,是人真实不?同心不?若道路病痛,不弃我去耶?如是筹量已应去。若不如是筹量去,得突吉罗。是名欲行法。

欲行比丘上座法者,欲行时上座应最后发,当付嘱僧卧具。出僧房已语诸伴党莫有所忘。若伴党有所忘物,上座应不远待道中,应教化等伴,莫令作非法散乱调戏。是名欲行上座法。

非时法者,若比丘非时欲行,应白和上阿阇梨:「我至某城邑某聚落某甲舍。」若听便去;若不听不应强去。是名非时法。

非时会法者,除六斋日,余非时会、非时事、非时坐。若闻唱时、打揵椎时,应速去速次第坐。应随法随比尼随佛教行,莫轻上下座。是名非时会法。

非时会上座法者,如上说。

僧上座会坐法者,月六斋:所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于是日无病比丘,应和合一处说法。是中若外道论议师,怀嫉妬心来欲破说法,比丘当如法难诘降伏,莫瞋恶口。是名会坐法。

会坐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坐,上座来不应令起。若驱令起,得突吉罗。是名会坐上座法。

说法人法者,应一心说法,生慈悲利益心,当净洁明了庄严语言,次第相续辩才无尽,如是说法随顺诸法实相,为法故说不为利养,是名说法人法。

说法人上座法者,若下座法师说法,上座法师应观察所说,为次第说、为不次第说;为说法、为说非法。若次第说法,应随顺赞善;不次第、若说非法,应呵止。是名说法人上座法。

诸外道梵志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大得利养增长徒众。洴沙王深爱佛法故,作是念:「愿诸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我当引导大众自往听法,令诸比丘以是因缘大得供养增长徒众。」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诸不病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诸比丘随佛教,听六斋日一处说法,国王群臣皆来听法。诸比丘大得供养,徒众增长。诸比丘或有坐地说法,音声不能远闻,作是念:「佛听我立说法善。」以是事白佛,佛言:「听立说法。」尔时诸比丘广说大经,说者劳闷、听者疲极,以是事白佛,佛言:「若宜止,时到听止。」时诸比丘,取佛经义自用心广分别说,诸比丘心疑将无坏法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取佛经义庄严言辞,次第解说,佛经本当直读诵,莫杂论议。」尔时诸比丘处处乱呗,佛言:「不应处处乱呗。」尔时二比丘一处合呗,佛言:「不得二比丘合呗,若合呗得突吉罗。」时诸比丘以是说法呗取财利,佛言:「不应以法取财利,若取得突吉罗。」尔时说法呗者,将大众到余处说法呗,佛言:「不应将大众到余处说法呗,除自徒众。」尔时诸比丘,令一眼、无眼、通精瘿、无手、偻嵴、跛人说法赞呗。时有贤者深爱佛法,诸外道嗤弄言:「此是汝等赞施师、汝等塔、汝等所尊敬,先受供养在前食,在汝等前行者,正如是耶?」诸贤者皆大羞愧,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一眼、无眼、通精瘿、无手跛偻嵴,不应请说法赞呗,若请得突吉罗。」尔时有诸破戒破正见人令说法,是人说法因缘,大得供养徒众势力,行非法事不可禁止。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不应请破戒破正见人说法,若请说得突吉罗。」不知使谁说法赞呗?佛言:「若请先习说法赞呗者令作,若无先习说法赞呗者,当次第语令说法呗。若诸比丘中无先习说法呗者,又不次第说法呗,诸比丘得突吉罗。」是名说法法。

不说法法者,如杂部中广说。

安居法者,比丘若欲安居,先应筹量住处。若住处出入安隐,有好树林有好水,昼夜少音声,少蚊虻蜈蚣毒蛇,少风少热,是中有真实比丘得同意比丘,共安隐坐禅说法听法,若疾病当得随病药、随病饮食、瞻病人,筹量如是事已应安居。若不如是筹量安居,得突吉罗。

安居中法者,比丘安居中无佛所听因缘,不应出界宿乃至一夜。如伽尸王子出家作比丘,父王欲起佛图,遣使唤儿:「汝来共起佛图。」是比丘言:「佛未听我为作佛图故破安居。」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为起佛图故去。」是名安居中法。

安居上座法者,安居上座应观诸房舍,谁治谁不治?若治应赞言善好,若不治教令治。是名安居上座法。

安居竟法者,比丘安居已应作三事,更唱界分。若受迦絺那衣,随得施物,迦絺那衣所摄。随所住房,应洒扫泥涂。若卧具有尘土垢腻,应抖擞浣,浣治已还置本处,出户下橝听随意去。是名安居竟法。

受众法者,比丘应筹量众,为乐说法、为乐默然?若乐说法,应随宜为说;若乐默然则止。是名受众法。

往众会法者,比丘应先分别,往刹利众应如是,往婆罗门众应如是,往居士众应如是,往比丘众应如是,往到是众中应如是,入出行坐应如是,问讯如是言说,或时应默然。是名往众会法。

受众法者,受众比丘应观,是众谁善行、谁不善行?若善行者,应好看视供给衣钵汤药所须,若有罪应佐助令得出;若非善行者,应如法呵责令心调伏。是名受众法。

受众上座法者,受众上座应如法教化众,莫令非法调戏散乱,是名受众上座。

说波罗提木叉法者,五种说波罗提木叉:说戒序,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一。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二。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三。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说二不定法,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四。第五广说。是名波罗提木叉法。

说波罗提木叉人法者,说波罗提木叉比丘,先当闇诵令利,莫众僧中说时错谬,是名说波罗提木叉人法。

僧会法者,除月六斋日,余残僧会、僧事、僧坐处,唱时、打揵椎时,诸比丘应速去如法次第坐,应随法随比尼随佛教行,不轻上中下座。是名增会法。

上座法者,如上非时会上座说。

中座法者,中座、下座比丘欲入白衣舍,当推上座在前,应恭敬上座。若上座便利,中座下座应待,不应远去。若白衣来语:「诸长老入。」当答言:「小待,须上座至。」若檀越急唤入,当留上座所坐处然后坐。檀越言:「受水。」当言:「小待,须上座入。」是名中座法。

下座法者,下座比丘,应扫洒佛图、讲堂、布萨处、佛图门中众僧会处地,应次第敷坐床,应办火及火炉,应办灯及灯具,洗足瓫中着水,净澡罐、厕澡罐中皆着水,如是僧所有作事,下座皆应作。是名下座法。

上中下座法者,上中下座比丘,随佛所说戒尽应受持,是名上中下座法。

浴室法者,比丘入浴室,应一心小语好持威仪收摄诸根,是名浴室法。

浴室洗法者,浴室中洗得五利:一、除尘垢;二、治身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除风气;五、少病痛。是名浴室洗法。

浴室上座法者,浴室中上座若见下座比丘已洗,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浴室上座法。

和上法者,和上应教化共行弟子,遮令离恶知识,令近善知识。当佐助衣钵汤药,若有罪佐助令得出。是名和上法。

共行弟子法者,共行弟子不应轻慢和上,有所作事皆应白和上,行时当随从和上后,常供给一切所须,常随和上意不得违逆。若有所作,不白和上不得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若共行弟子,于和上边知不能增长善法,应白和上,持我付嘱某甲比丘。和上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更付嘱余比丘。若知和上不好,应舍去。是名共行弟子法。

阿阇梨法者,阿阇梨应教化近行弟子,遮令离恶知识,令亲近善知识,当佐助衣钵汤药,若有罪佐助令得出,是名阿阇梨法。

近行弟子法者,近行弟子,不应轻慢阿阇梨,其所作事,皆应白阿阇梨。行时当随从阿阇梨后,常供给一切所须,常随顺阿阇梨意不得违逆。若不白阿阇梨不得有所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若近行弟子,知阿阇梨边不能增长善法,应白阿阇梨,持我付嘱某比丘。阿阇梨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付嘱余比丘。若阿阇梨不好,当舍去。是名近行弟子法。

沙弥法者,沙弥不应轻慢和上,有所作事皆应白和上。行时当随从和上后,常供给一切所须、随顺和上意不得有违逆。若有所作,不白和上不得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沙弥住和上边,知不能增长善法,应白和上,持我付嘱某甲比丘。和上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更付嘱余比丘。若和上不好应舍去。应令取草树叶、取果齿木,除僧坊中草,扫洒授饮食汤药。是名沙弥法。

出力法者,若白衣于寺中,欲作恶事侵恼诸比丘,诸比丘尔时应苦切语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语是恶人知识,次语王夫人及王子大臣等。若是人舍恶事便止,莫令得事。是名出力法。

随后比丘法者,随后比丘不应在前,亦不应太在后。不得并肩行,莫先语,不应多语,不问不应语,若问当时答。若前行比丘说非法,后比丘应呵止,若说法应随喜。若如法得施应受。是名随后比丘法。

常入出家比丘法者,入出家时,常摄诸根不应调戏,净持威仪如法,能起檀越善心,是名常入出家比丘法。

至家法者,若比丘散乱心不厌离心至檀越家,常得五罪:一、不请自入;二、屏处坐;三、强坐;四、数数食;五、无男子与女人过五六语,是名至家法。

住家法者,住家比丘,应善知坐处坐法差别,应为诸白衣说甚深法、示邪道正道,应说知见。常应教布施、持戒、忍辱、行善,与受八戒。是名住家法。

住家上座法者,住家上座,应好观自徒众,莫令诸根散乱调戏,常净持威仪起檀越善心,是名住家上座法。

语言法者,客比丘初来时,旧比丘不应疾与卧具,先应共语,次问用僧卧具,随是比丘上中下应与卧具,是名共语言法。

息法者,客比丘初来时,不应从旧比丘疾索房舍卧具,初入僧坊先应在现处立,净持威仪守摄诸根,然后向旧比丘说房舍卧具,是名息法。

漉水囊法者,比丘无漉水囊,不应远行。若有净水若河水流水,又复二十里有住处,不须漉水囊,是名漉水囊法。

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

虚空法者,一切虚空无界,地人向空中人,空中人向地人,不得遮羯磨作羯磨,是名虚空法。

便利法者,比丘若欲入厕,先应弹指。若有先入者,应待出。出已脱衣着一处,然后入厕,应蹲坐。若便利未下者不应待,下者不应留。是名便利法。

近厕法者,比丘不应近厕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近厕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所作不应近厕,除便利,是名近厕法。

厕板法者,比丘应安徐便利,勿令污板,是名厕板法。

厕上坐法者,若下座先入厕已举衣,上座后来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厕上座法。

拭法者,不应用利物拭,不应用草拭,应用滑石软木,是名拭法。

洗处法者,若不洗大便处,不应坐卧僧卧具上,若坐卧得突吉罗。若无水、若白衣事水、若着药不得洗,如是不洗无罪。是名洗处法。

近洗处法者,若近洗处,不应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有所作,不应近洗处,但除洗。是名近洗处法。

洗处板法者,比丘应安徐洗,勿令湿板,是名洗处板法。

洗处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在洗处坐,上座后来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洗处上座法。

小便处法者,不得处处小便,应在常处,是名小便处法。

近小便处法者,比丘不应近小便处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近小便处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所作不应近小便处,但除小便。是名近小便处法。

小便处板法者,比丘应一心安徐小便,勿令湿板,是名小便处板法。

小便处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入,上座来不应驱起,若驱起者得突吉罗,是名小便处上座法。

唾法者,比丘不应大声唾,不应唾净洁治地,是名唾法。

唾器法者,佛听二种唾器:若瓦、若铜。应好守护勿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是名唾器法。

钵支法者,佛听用鍮石、铜铁、铅锡、白鑞、瓦作,应好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是名钵支法。

齿木法者,佛听齿木三种枝:上、中、下。上者尺二寸,下者六寸,余者是中。是名齿木枝法。

擿齿法者,不应用利物擿齿,不应强擿,不应破齗,是名擿齿法。

刮舌法者,不应用利物刮令伤舌,是名刮舌法。

擿耳法者,不应用利物擿耳垢,不得强擿,当徐徐擿,勿伤耳肌,是名擿耳法。

如是等比丘法,当应受学修行,与上法相违,是名非法。(行法竟)

◎二种毗尼及杂诵

三事决定知比尼相:一、本起;二、结戒;三、随结。复有二种比尼:诤比尼、犯比尼。复有二种比尼:净比尼、烦恼比尼。复有二种比尼:比丘比尼、比丘尼比尼。复有二种比尼:遍比尼、不遍比尼。

诤比尼者,相言共斗诤讼、相骂相打作二分。诸比丘应观察,是事何因缘起?云何可灭?起斗乱事因缘者,十四破僧事,六斗诤根本,起斗乱因缘。灭相言事者,以二比尼灭:现前比尼、多觅比尼,是名灭比尼。

云何犯比尼?五众犯定犯,摄犯比尼。云何五种?所谓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犯是五众犯,应求本起,应觅除灭。本起者,五众罪所起因缘,有身犯非口非意、有口犯非身非意、有身意犯非口、有口意犯非身、有身口意犯,无但意犯,是名犯起因缘。有犯下罪,心念便除灭。有犯中罪,从他除灭。有犯须出罪羯磨,有犯不可除灭。犯出罪羯磨有二种:一者覆藏、二者不覆藏。覆藏者,随覆藏日与别住。不覆藏罪,但与六日六夜摩那埵。犯不可治,则不可除灭。

烦恼比尼者,应觅起因缘、灭因缘。起因缘者,可系法中贪着心,见利味诸烦恼发,是名起因缘。灭因缘者,于可系法中,观无常生灭厌离舍灭,善心住诸禅定三昧地中,和合诸行系心缘中,入三脱门,能断见谛所断思惟所断结使。二种结断故证沙门果,随得果故有圣人差别,是名摄断结。

比丘比尼者,是净、是不净。比丘尼比尼者,是净、是不净,遍、不遍、一切遍。一切遍时净者,初夜受浆。二时净者,初夜、后夜分,应若坐禅若读经。一夜净者,比丘尼应一夜畜长钵。二夜净者,得二夜共未受大戒人宿。三夜净者,第三夜未受大戒人应移处宿。五夜净者,佛听极久五夜不受依止。六夜净者,阿兰若比丘怖畏处,得六夜离衣宿。七夜净者,病听极久七夜畜残药得服。十夜净者,比丘畜长衣钵,极久得至十夜。半月净者,应半月一处和合说戒作布萨。一月净者,得非时衣,极久得一月畜衣。二月净者,比丘听二月无依止。三月净者,比丘应三月安居。四月净者,受露坐比丘在多雨国土,应四月空地住,八月在覆处。五月净者,比丘五月受迦絺那衣。八月净者,受露坐比丘,在少雨国土,应八月在露地住、四月在覆处。九月净者,比丘有事未了,极久应停至九月。一岁净者,一岁比丘得受迦絺那衣。二岁净者,二岁比丘尼应常随逐和上。三岁净者,比丘中间相降三岁,得共大绳床上坐,小绳床上得共二人坐,独坐床上但一人坐。五岁净者,五岁比丘应依止他,满五岁已得离依止宿。六岁净者,比丘尼六岁应依止他,满六岁已得离依止宿。七岁净者,佛听沙弥极小乃至七岁。九岁净者,九岁比丘应随僧作使。十岁净者,十岁比丘应畜弟子。又极小十岁曾嫁沙弥尼,得受六法。十二岁净者,曾嫁式叉摩尼年十二应受具足戒。十二岁净者,比丘尼应畜弟子。十八岁净者,童女沙弥尼年十八岁,应受六法。二十岁净者,沙弥年二十,应受具足戒;童女式叉摩尼年二十,应受具足戒;二十岁比丘僧,应令教化比丘尼。

一净者,应一比丘作阿地檀布萨。二净者,二比丘应共分施物展转分。三净者,三语布萨。四净者,四比丘应说波罗提木叉。五净者,五比丘应差自恣人。八净者,八比丘应受大众会法。十净者,十比丘应受具足戒。二十净者,二十比丘应作出罪羯磨。钵净者,佛听二种钵:瓦钵、铁钵。八种钵不应畜。衣净者,七种衣不作净施得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雨浴衣、覆疮衣、尼师坛,及余百一物。刀子净者,佛听畜月头刀子,为割截衣故。鍼净者,佛听畜二种鍼:铜鍼、铁鍼。三种鼻:糠鼻、圆鼻、小豆鼻,比丘无鍼不应行。染净者,五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用何等物染衣?」佛言:「用根汁、茎汁、叶汁、花汁、果汁、新生犊子粪汁染。」坏色净者,比丘得新衣,应三种坏色:若青、若泥、若茜。量净者,不应等佛衣量作衣,应随自身量。如是等诸净,尽应思惟观察,及二部波罗提木叉,并义解比尼增一。

无本起因缘、比尼共不共,是事净不遮、是事不净遮。如青黄赤白色,是不净遮。非青黄赤白色,是净不遮。如酒色、酒香、酒味酒力,是不净遮。非酒色、非酒香、非酒味、非酒力,是净不遮。又如诸比丘作净已得用,如五种子生,比丘五种作净得食。八种浆以水作净得饮。十种衣三种坏色净得用。是事净,比丘、比丘尼应用;是事不净,比丘、比丘尼不应用。

是事某方、某时净,比丘、比丘尼应用;是事某方、某时不净,比丘、比丘尼不应用。是事某时、某人应用,如饥饿时如老病比丘应用;若丰乐时,若年少无病比丘不应用。如是事应筹量轻重本末已应用。(二犯等竟)

波罗夷法初戒

佛在毗耶离,尔时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作是念:「佛结戒断淫欲先作无罪,我多作淫欲,不知我何处是先?何处非先?」如是心生疑悔。是事白佛,佛言:「是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未结戒前一切淫欲不犯。」

问:「佛说狂人不犯,齐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亲里死尽故狂、财物失尽故狂、田业人民失尽故狂、或四大错乱故狂、或先世业报故狂。比丘虽有是五狂相,若自知我是比丘作淫欲,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

问:「比尼中说散乱心不犯。云何名散乱心?」佛言:「有五种因缘令心散乱:为非人所打故心散乱、或非人令心散乱、或非人食心精气故心散乱、或四大错故心散乱、或先世业报故心散乱。比丘有是五种散乱心,自觉是比丘,犯波罗夷。若不自觉知,不犯。」

问:「佛言:『病坏心人不犯。』云何名病坏心人?」「有五种病坏心:或风发故病坏心、或热发故病坏心、或冷发故病坏心、或三种俱发故病坏心、或时节气发故病坏心。比丘有是五种病坏心,若自觉是比丘,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

有跋耆子比丘,是比丘不还戒、戒羸不出,到自家作淫欲已,还生信心故出家,作是念:「我当问诸比丘。我还得受具足戒,当出家作比丘;若不得当止。」是人问诸比丘,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若比丘不还戒、戒羸不出,自至家作淫欲,是人不得受具足戒。随今日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入比丘法,不反戒、戒羸不出,作淫欲乃至共畜生,得波罗夷。」

有一比丘,作道想非道中作淫欲,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是事白佛,佛言:「道中道想作淫欲,得波罗夷。道中非道想,亦得波罗夷。道中疑,亦得波罗夷。非道中非道想,得偷兰遮。非道道想,得偷兰遮。非道中疑,亦得偷兰遮。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令入大便道中,得波罗夷。入小便道中,得波罗夷。入口道中,得波罗夷。比丘于象作淫欲,若触肌,得波罗夷。若不触,偷兰遮。若不触出精,僧伽婆尸沙。牛马、骆驼、驴骡、猪羊、犬、猿猴、麞鹿、鹅鴈、孔雀、鸡等亦如是。若触,波罗夷。若不触,偷兰遮。若不触出精,僧伽婆尸沙。」

有一比丘,常淫欲发,语善知识:「我淫欲常发忧恼,不能自止,得一女人共作淫欲可休。」知识语言:「便可作去。」即随知识语作淫欲。知识比丘心生疑悔:「我将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波罗夷,得偷兰遮罪。」长老优波离问佛言:「世尊!偷兰遮云何忏悔除灭?」佛言:「有四种偷兰遮:有偷兰遮罪从波罗夷生重、有偷兰遮罪从波罗夷生轻、有偷兰遮从僧伽婆尸沙生重、有偷兰遮从僧伽婆尸沙生轻。优波离!从波罗夷生重偷兰遮,应一切僧前悔过除灭。从波罗夷生轻偷兰遮,应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从僧伽婆尸沙生重偷兰遮,亦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从僧伽婆尸沙生轻偷兰遮,一比丘悔过除灭。」

佛在舍卫国,有乞食比丘名难提,中前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竟持尼师坛着左肩上,入安陀林一树下敷尼师坛大坐。有魔天神来,欲破是比丘三昧,化作端正女人,在比丘前立。比丘从三昧起,开眼见此女人,即时起贪着心。世俗禅定不坚固,发淫心失禅定,欲摩女身。女人即却渐渐远去,是比丘即起随逐。时林中有死马,到死马边女身不现,是比丘淫欲烧身故,共死马作淫。作淫已欲热小止,即时生悔言:「我已堕,非是比丘非释种子,诸比丘必弃我、不复共我住,我不应以是不净身着袈裟。」即揲袈裟着囊中置肩上,诣佛所。尔时佛与百千万大众围绕恭敬说法。佛遥见是比丘来,作是念:「若我不软语劳问,是人必破心肝热血从面孔出。」是比丘到佛所,佛言:「善来难提!汝能还学比丘所学耶?」是比丘闻佛言:「善来难提!」心大欢喜,作是念:「我当得共诸比丘住,必不摈我。」如是思惟已答佛言:「世尊!我能还学比丘所学」。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还与难提比丘学法,若有如难提比丘者,亦与学法。应一心和合僧,难提比丘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跳-兆+詹]合掌,作是言:『大德僧忆念!我难提比丘,不还戒、戒不羸作淫欲。我难提从僧乞还学法,僧怜愍难提故,还与我学法。』第二、第三亦如是乞。众中一比丘应僧中唱说:『大德僧听!难提比丘不还戒、戒不羸作淫欲,难提从僧乞还与学法。今僧怜愍故,还与学法。若僧时到僧忍听,还与难提比丘学法。白如是。』如是用白四羯磨。『还与难提比丘学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与学沙弥行法者,与学沙弥,佛所结一切戒尽应行,在诸比丘下坐,应授与大比丘饮食汤药,自应从沙弥白衣受饮食,不得与大比丘同室过二宿,自不得与白衣沙弥过二宿,得与大比丘布萨自恣二羯磨,与学沙弥不得足数作布萨自恣羯磨。」

憍萨罗国有一比丘,深山林中独住,有非人女来,语比丘言:「共作淫欲来。」比丘言:「莫作是语,我是断淫欲人。」女言:「汝若不来,我当破汝利与汝衰恼。」比丘言:「随汝作,我不共汝作淫欲。」作是语已中夜比丘卧眠,鬼女合纳衣持比丘着王宫内夫人边卧眠。王觉见已问言:「汝何人耶?」比丘言:「我是沙门。」「是何沙门?」答曰:「我是释子沙门。」王言:「汝何以来此?」比丘以是事具向王说。王言:「汝何用在深山林中住,为恶鬼所娆?汝去。我知佛法故,不与汝事。」是比丘有大事得脱,向诸比丘具说。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如是无人深山林中可畏处不应住。」

憍萨罗国有一比丘,阿兰若处住,有毗舍遮鬼女人来,语比丘言:「作淫欲来。」比丘言:「莫作是语,我是断淫欲人。」鬼女言:「汝若不作,我当破汝利与汝衰恼。」比丘言:「随汝作,我终不与汝作淫欲。」比丘夜卧,鬼女以纳衣裹,持着酒舍酒瓫中。酒家人明日见比丘在酒瓫中,问言:「汝是何人?」答言:「我是沙门。」「是何沙门?」答言:「释子沙门。」问言:「汝何故在是中。」比丘具说是事。酒舍人言:「汝去!」比丘以从是大事得脱故,向诸比丘说。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比丘深山林中空处可异无人处不应住。」

有比丘在恶牛群中行,恶牛逐欲触比丘,走倒女人上。女人抱捉比丘,比丘出手推却,是比丘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应安徐行牛群中。」

有一比丘看井,堕井中,井中先有女人,比丘堕上。女人抱捉比丘,比丘推却。有居士入僧坊,井上看见是比丘,即时牵出。出时与女人俱出,居士问言:「比丘与女人是中作何等?」比丘言:「是女人先堕,我后堕。」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罪。从今日应一心看井,莫令堕。」

有一乞食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到小门中欲入。有女人欲出,二人肩相触,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若无心无罪。从今日应徐徐行乞食。」

有比丘女人共乘船渡水,船没水中,女人抱捉比丘,比丘推却。比丘后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当徐徐乘船。」

有一男子,名迦毗罗紧度,状似女人,喜女人事。到比丘尼所,语比丘尼言:「度我出家。」诸比丘尼不思惟便度,是人摩扪比丘尼,比丘尼驱出;复摩扪式叉摩尼,式叉摩尼驱出;复摩扪沙弥尼,沙弥尼驱出。比丘尼自念:「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罪。从今日当好思惟然后应度。」

有一估客远行,其妇与他人作淫欲,有娠转大,怖畏故自堕胎,堕胎已看是死儿大愁忧,无有同意人可使弃此死儿者。是家中有一比丘尼,常入出其家,是比丘尼中前着衣持钵来入其舍,比丘尼问言:「汝何故愁忧?」答言:「我夫远行,我于后与他作淫欲有娠,闻夫欲来我怖畏故自堕胎。我今无同意人与我弃此死儿者,是故愁忧。」语比丘尼言:「善女!汝能为我弃此死儿不?」答言:「我能持去,谁能知者。」即盛着瓫中以物覆头,远弃着无人行处。是中有诸博掩人,见是比丘尼持瓫来,各相谓言:「往看比丘尼弃何物?」即共往看。见死儿,见已自相语言:「释子比丘无断淫欲,共比丘尼行淫欲,有娠生儿弃之。」一人语二人,二人语三人,如是展转恶名流布,遍舍卫城。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大愁忧,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缘故和合僧,佛知故问是比丘尼:「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因缘呵是比丘尼言:「云何名比丘尼弃他死胎?从今日诸比丘尼,不应弃死胎。若弃得罪。」

俱萨罗王波斯匿,闻跋陀迦毗罗出家,即请来入宫中,夏四月共止一处。后时王欲到园中,语守门人言:「汝好守门,莫令是比丘尼出。」守门人言:「尔。」王出后时守门人作是念:「是比丘尼乐住不走。」时守门人有余因缘,比丘尼着夫人被服从门出迳到祇洹。尔时佛与百千众恭敬围绕说法,佛遥见来近已,佛言:「善来跋陀迦毗罗!」当佛作是语时,即失夫人被服,头发自落,袈裟着身,作比丘尼。作比丘尼已到佛所,头面礼佛于一面立,佛为说四如意足神通道,即时比丘尼得神通力。是时王闻跋陀迦毗罗女走去,便将兵众围绕比丘尼坊,是比丘尼便飞虚空中。王仰看见已生悔心:「我云何污是阿罗汉比丘尼?」心闷躄地。时诸群臣以冷水洒,还得醒悟,向比丘尼悔过。诸比丘尼驱出:「汝是行淫欲人。出去!」是比丘尼言:「我无受欲心。」诸比丘尼言:「汝夏四月共王在宫殿中,云何不受?」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当受?我觉是细滑,如热铁入身。」佛言:「汝若无受细滑心无罪。」尔时佛语诸比丘尼:「汝等勿复说是跋陀迦毗罗事,女人业报因缘故得是女根,他人强行淫。若比丘尼他人强捉行淫,无受欲心无罪。」

有比丘尼,名善生,端正可爱能动人心。迦毗罗紧度,先不语直来摩触是比丘尼。比丘尼驱出,驱出已心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受欲心无罪。」

有比丘尼名陀尼,端正可爱能动人心,中前着衣持钵欲入舍卫国乞食。道中有诸博掩人,将入深林中,强共行淫。诸比丘尼驱令出坊,作是言:「汝是行淫人,不应住此。」是比丘尼言:「我无心受细滑。」诸比丘尼言:「诸博掩人将汝到深林中行淫,云何不受?」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实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受?我以手推脚蹋转身,不能得脱。」佛言:「若无心不受无罪。」佛语诸比丘尼言:「汝等勿复说是比丘尼事,是比丘尼手推脚蹋转身不受,为他强捉无罪。」

有比丘尼名守园,中前着衣持钵行乞食,有诸博掩人,牵入深林中,强为淫欲。诸比丘尼驱令出坊,是比丘尼言:「诸善女!我无心受细滑。」诸比丘尼言:「诸博掩人牵汝入深林中作淫欲。云何不受?」是时阿难在比丘尼坊中,诸比丘尼语言:「阿难在此。」阿难问是比丘尼,敬畏阿难故不能答。阿难嫌其不答,是比丘尼心念:「诸比丘尼驱我出坊,长老阿难复嫌我,我用活为?今当至阿耆罗婆河自投而死。」是比丘尼盛满瓶沙,自系其颈沉于水中,沙瓶绳断身或浮没。尔时诸博掩人游戏岸边,见已相语:「汝看是比丘尼,为水所漂浮,往取来。」即共出之,扶着岸边,水出得稣。将入深林共作淫欲,还来入坊。诸比丘尼复驱出言:「汝先言无心受细滑,今博掩人将汝入深林中作淫已放来。」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比丘尼言:「汝有心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受?我啼哭大唤,语言莫作,不能得脱。」佛言:「汝若无心受细滑无罪。」佛语诸比丘尼言:「汝等勿复说是比丘尼事,女人以先世业因缘故,得是女根,不得自在。虽啼哭亦强捉,虽言莫作亦强作,虽大唤亦强作。若比丘尼,为他强捉,无受欲心无罪。」(初波罗夷竟)

第二盗戒之初

佛在王舍城,因达尼迦陶师子比丘,结不盗戒言:「先作不犯。」是比丘心生疑悔言:「我多盗取材木,不知何者是先?何者非先?」是事白佛,佛言:「达尼迦比丘未结戒前一切时取材木不犯,是名先作不犯。」

有比丘空处取无所属物持去,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若知是物属他,得波罗夷。若是物属他,生无属想取,得波罗夷。属他物中疑,亦得波罗夷。是物无属,生有属想取,得偷兰遮。无所属物生疑,亦得偷兰遮。若无属物,生无属想,无罪。」

比丘他不与饭食。自取持去,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当计是饭食直。饭、麨、糒、鱼、肉饼亦应计直。」

有一比丘不请自来食,心生疑:「我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不请不应往食。若往食得突吉罗。」

有旧住比丘至聚落,有知识比丘与取食分,是比丘从聚落还,知识比丘言:「我与汝取食分。」是比丘言:「汝何故取?」答言:「为汝故取。」是比丘言:「我不语汝,汝何故取?」知识比丘生疑:「我将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比丘若他不语,不应取食分。若不语而取,得突吉罗。」

有一比丘至聚落。众僧分饭,是比丘有二共行弟子,是弟子不相知故,俱取食分。后二弟子自相语言:「汝所取分,我所取分,谁具足取得波罗夷耶?」心生疑,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应自相语令一人取。取时当言:『我与某甲比丘取食分。』」

有一比丘病,众僧分饭,看病人为取饭,是比丘死,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若病人先死后取饭,还归本处。若先取饭后死,应同死比丘余物分。」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

 

上篇:十诵律

下篇: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菩萨璎珞本业经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集众品第一...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白...

五分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五分戒本(亦名弥沙塞戒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

增壹阿含经

增壹阿含经序 晋沙门释道安撰 《四阿含》义同。《中阿...

佛说十八泥犁经

佛说十八泥犁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言:「人生...

佛说树提伽经

佛说树提伽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 昔有...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如幻三昧经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注音版】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如是...

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去惑众骗人

『方便妄语』:就是种种显异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狱,鬼,畜...

印光大师:不可赤体睡觉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以心常如在佛前...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