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三

提婆设摩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补特伽罗蕴第二之二第一嗢拕南颂后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学补特伽罗。无学补特伽罗。非学非无学补特伽罗。彼答言尔。法亦三种。谓学法无学法非学非无学法。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先是非学非无学补特伽罗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补特伽罗。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先是非学非无学法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法。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先是非学非无学补特伽罗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补持伽罗。是则应说先是非学非无学法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法。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先是非学非无学法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法。则不应说先是非学非无学补特伽罗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补特伽罗。言先是非学非无学补特伽罗次成学。既成学已后成无学。成无学已复成学补特伽罗。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领受不苦不乐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自作苦乐。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受不苦不乐受。是则应说自作苦乐。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自作苦乐。则不应说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受不苦不乐受。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受不苦不乐受。不应道理。若作是言。自作苦乐。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即受即领诸有欲令自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自作苦乐。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即受即领诸有欲令自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即受即领诸有欲令自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则不应言自作苦乐。言自作苦乐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他作苦乐。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异受异领。若有欲令他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他作苦乐。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异受异领。诸有欲令他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钻部卢出家外道说钻部卢异受异领。诸有欲令他作苦乐。此钻部卢我终不说。则不应言他作苦乐。言他作苦。乐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领受不苦不乐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此作此受。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领受不苦不乐受。是则应言此作此受。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此作此受。则不应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领受不苦不乐受。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能造诸业。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彼造顺乐受业已。领受乐受。造顺苦受业已。领受苦受。造顺不苦不乐受业已。领受不苦不乐受。不应道理。若作是言。此作此受。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此作此受是堕常边。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此作此受。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此作此受是堕常边。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此作此受是堕常边。则不应言此作此受。言此作此受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异作异受。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异作异受是堕断边。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异作异受。则不应言于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异作异受是堕断边。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一梵志说言。梵志。异作异受是堕断边。则不应言异作异受。言异作异受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于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牧驴頞李瑟吒苾刍说言。苾刍诸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如是一切非我我所。亦非我我。如是如实正慧观见。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于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牧驴頞李瑟吒苾刍说言。苾刍。诸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如是一切。非我我所。亦非我我。如是如实正慧观见。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牧驴頞李瑟吒苾刍说言。苾刍。诸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如是一切。非我我所。亦非我我。如是如实正慧观见。则不应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于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言有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由有补特伽罗故。于所见闻觉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随寻伺。不应道理。

识身足论补特伽罗蕴第二中第二嗢拕南颂

 言慈何所缘  识身与念住
 诸觉支可得  有为及无为

性空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补特伽罗论者问言。具寿。慈何所缘。答言。诸法性有等有。由想等想假说有情。于此义中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彼问。汝说慈缘执受蕴相续耶。此答言尔。彼复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此答言尔彼作是言。汝听堕负。若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则不应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不应道理。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有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彼答言尔。问言。具寿。慈与何等识身相应。为眼识耶。为耳鼻舌身意识耶。若言眼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眼识。唯缘色故。若言耳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耳识唯缘声故。若言鼻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鼻识唯缘香故。若言舌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舌识唯缘味故。若言身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身识唯缘触故。若言意识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诸意识唯缘法故。若言不与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相应。即应别有第七有情之识慈与彼相应。此识世尊不现等觉。具寿。世尊于无畏中作如是说。我于诸法现正等觉。若有沙门或婆罗门天魔梵等。如法诘难或令忆念。于是法中不现等觉。我于如是正见。无缘我正见。彼无有缘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大众中正师子吼。具寿若尔。岂不难佛为无智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世尊于此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曾为具寿阿难陀说。汝阿难陀。我于诸法无间宣传。谓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汝阿难陀。如来于法无有师拳。谓自覆藏恐他知我无所识解。具寿若尔。为不难佛有师拳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亦不难佛为有师拳。世尊于彼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昇摄波林。契经中说。汝等苾刍。乃至大地昇摄波林叶之齐量。我于彼法自然了知。虽现等觉不为他说。是故世尊。于如是识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应问彼言。具寿即彼契经。为不更有余广句耶。谓世尊言。汝等苾刍。然彼诸法。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设有如是补特伽罗。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即无所用。是故无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补特伽罗论者问言。具寿慈何所缘。答言。诸法性有等有由想等想。假说有情。于此义中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彼问汝说慈缘执受蕴相续耶。此答言尔。彼复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此答言尔。彼作是言。汝听堕负。若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则不应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不应道理。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有四念住。身念住受心法念住。彼答言尔。问言。具寿。慈与何等念住相应。为身念住耶。为受心法念住耶。若言身念住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身念住唯缘身故。若言受念住相应。则不缘有情。以受念住唯缘受故。若言心念住相应。则不缘有情。以心念住唯缘心故。若言法念住相应。则不缘有情。以法念住唯缘法故。若言不与身念住受心法念住相应。即应别有第五有情念住慈与彼相应。此念住世尊不现等觉。具寿。世尊于无畏中作如是说。我于诸法现正等觉。若有沙门或婆罗门天魔梵等如法诘难。或令忆念。于是法中不现等觉。我于如是正见。无缘我正见。彼无有缘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大众中正师子吼。具寿若尔。岂不难佛为无智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世尊于此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曾为具寿阿难陀说。汝阿难陀。我于诸法无间宣传。谓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汝阿难陀。如来于法无有师拳。谓自覆藏恐他知我无所识解。具寿若尔。为不难佛有师拳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亦不难佛为有师拳。世尊于彼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昇摄波林。契经中说。汝等苾刍。乃至大地昇摄波林叶之齐量。我于彼法自然了知。虽现等觉不为他说。是故世尊于彼念住。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应问彼言。具寿。即彼契经。为不更有余广句耶。谓世尊言。汝等苾刍。然彼诸法。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设有如是。补特伽罗。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即无所用。是故无有补特伽罗。

性空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补特伽罗论者问言。具寿。慈何所缘。答言。诸法性有等有由想等想。假说有情。于此义中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彼问。汝说慈缘执受蕴相续耶。此答言尔。彼复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此答言尔。彼作是言。汝听堕负。若慈缘执受诸蕴相续。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当使有情具诸快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则不应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言慈缘执受诸蕴相续。不应道理。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有七等觉支念等觉支择法精进喜安定舍等觉支。彼答言尔。问言。具寿。慈与何等觉支相应。为念等觉支耶。为择法精进喜安定舍等觉支耶。若言念等觉支相应。则不缘有情。以念等觉支唯缘法故。若言择法精进喜安定舍等觉支相应。则不缘有情。以舍等觉支唯缘法故。若言不与念等觉支择法精进喜安定舍等觉支相应。即应别有第八有情等觉支慈与彼相应。此等觉支世尊不现等觉。具寿。世尊于无畏中作如是说。我于诸法现正等觉。若有沙门或婆罗门天魔梵等。如法诘难。或令忆念。于是法中不现等觉。我于如是正见。无缘我正见。彼无有缘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大众中正师子吼。具寿若尔。岂不难佛为无智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世尊于此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曾为具寿阿难陀说。汝阿难陀。我于诸法无间宣传。谓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汝阿难陀。如来于法无有师拳。谓自覆藏恐他知我无所识解。具寿若尔。为不难佛有师拳耶。彼言。具寿。我不难佛以为无智。亦不难佛为有师拳。世尊于此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具寿。世尊昇摄波林。契经中说。汝等苾刍。乃至大地昇摄波林叶之齐量。我于彼法自然了知。虽现等觉不为他说。是故世尊。于彼等觉支。虽现等觉而不宣说。应问彼言。具寿。即彼契经为不更有余广句耶。谓世尊言。汝等苾刍。然彼诸法。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设有如是补特伽罗。不能引义。不能引善。不能引法。不引梵行。不证神通。不证等觉。不证涅槃。即无所用。是故无有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有为可得。无为可得。补特伽罗亦有可得。性空论者问言。具寿。补特伽罗。当言有为。当言无为。若言有为。应同有为可施设。有生灭住异。若言无为应同无为可施设。无生灭住异。具寿。世尊为诸苾刍说有二物。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为无为外无别有物。是故无有补特伽罗。

识身足论补特伽罗蕴第二中第三嗢拕南颂

 补特伽罗无有空  诸法和合各所作
 了知由几俱生二  心性无常明爱缘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色为缘生眼识如是眼识唯能识诸色。非补特伽罗。此补特伽罗非眼识所识。唯有诸色为眼识所识。是故此眼识非补特伽罗识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如是眼触唯能触诸色。非补特伽罗。此补特伽罗非眼触所触。唯有诸色为眼触所触。是故此眼触非补特伽罗触。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受。如是眼触所生受。唯能受诸色。非补特伽罗。此补特伽罗。非眼触所生受所受。唯有诸色。为眼触所生受所受。是故此眼触所生受。非补特伽罗触所生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想。如是眼触所生想。唯能想诸色。非补特伽罗。此补特伽罗。非眼触所生想所想。唯有诸色。为眼触所生想所想。是故此眼触所生想。非补特伽罗触所生想。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思。如是眼触所生思。唯能思诸色。非补特伽罗。此补特伽罗。非眼触所生思所思。唯有诸色。为眼触所生思所思。是故此眼触所生思。非补特伽罗触所生思。由此诸法触为第五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有六识身。为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色为缘生眼识。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识。皆非补特伽罗。唯有眼色为缘生眼识。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识若眼触。皆非补特伽罗。唯有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受。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识若眼触若眼触所生受。皆非补特伽罗。唯有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想。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识若眼触若眼触所生想。皆非补特伽罗。唯有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想。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思。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识若眼触若眼触所生思。皆非补特伽罗唯有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思。由此诸法触。为第五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生色生眼识不生。如是不可得。眼生色生眼识亦生。如是可得。此中眼灭色灭眼识不灭。如是不可得。眼灭色灭眼识亦灭。如是可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此中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不生。如是不可得。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亦生。如是可得。此中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不灭。如是不可得。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亦灭。如是可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受。此中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受不生。如是不可得。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受亦生。如是可得。此中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受不灭。如是不可得。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受亦灭。如是可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想。此中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想不生。如是不可得。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想亦生。如是可得。此中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想不灭。如是不可得。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想亦灭。如是可得。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思。此中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思不生。如是不可得。眼生色生眼识生。眼触生眼触所生思亦生。如是可得。此中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思不灭。如是不可得。眼灭色灭眼识灭。眼触灭眼触所生思亦灭。如是可得。如是诸法触为第五同生同住同灭。一生时一切生。一灭时一切灭。由此诸法触。为第五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色为缘生眼识。如是眼识能识诸色。非触非受非想非思。由能识相是眼识故。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如是眼触能触诸色。非受非想非思非识。由能触相是眼触故。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受。如是眼触所生受能受诸色。非想非思非识非触。由能受相是眼触所生受故。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想。如是眼触所生想能想诸色。非思非识非触非受。由能想相是眼触所生想故。又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触为缘故生思。如是眼触所生思能思诸色。非识非触非受非想。由能思相是眼触所生思故。如是诸法触。为第五同生同住同灭。一生时一切生。一灭时一切灭。既生起已。各各别作自所作事。不作其余他所作事。由此诸法触为第五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问眼识何所了别。答眼识了别诸色。何所不了别。谓十一处。问耳识何所了别。答耳识了别诸声。何所不了别。谓十一处。问鼻识何所了别。答鼻识了别诸香。何所不了别。谓十一处。问舌识何所了别。答舌识了别诸味。何所不了别。谓十一处。问身识何所了别。答身识了别诸触。何所不了别。谓十一处。问意识何所了别。答意识了别。眼色及眼识。耳声及耳识。鼻香及鼻识。舌味及舌识。身触及身识。意法及意识。如是六识身。是能了别。有了别性。非无了别性。补特伽罗无如是性。是故无有补特伽罗。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问眼处几识所识。乃至法处几识所识。答色处二识所识。谓眼识及意识。声处二识所识。谓耳识及意识。香处二识所识。谓鼻识及意识。味处二识所识。谓舌识及意识。触处二识所识谓身识及意识。余七处唯意识所识。如是十二处。是所识有所识性。非无所识性。补特伽罗无如是性。是故无有补特伽罗。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有触。与触俱生有受想思。由此识法触为第五。补特伽罗。非可得非可证。非现有非等有。是故无有补特伽罗。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于可爱事由无智故。便生等贪。此中无智即是无明。等贪即行。了别事相即是其识。识俱四蕴即是名色。名色依根即是六处。六处和合即是其触。此中领纳即是其受。受生欣喜即是其爱。此爱增广即名为取。能生后有业即名有。诸蕴现起则名为生。诸蕴成熟即名为老。诸蕴弃舍即名为死。于内热恼即名为愁。发言怨嗟即名为叹。五识相应不平安受。说名为苦。意识相应不平安受。说名为忧。其心热恼扰恼燋恼。说名扰恼。等起谓生。言如是者。示现显了开发增语。能生起故。说名积集。纯谓至极。究竟圆满。大苦蕴者。大灾大横大殃大恼。顺大世分。众苦法聚。

又诸无明未断未知。为因为缘诸行生起。谓随福行。随非福行。随不动行。如是诸行未断未知。为因为缘诸识生起。或往善趣或往恶趣。如是诸识未断未知。为因为缘名色生起。或在此世或在后世。如是名色未断未知。为因为缘六处生起。或有圆满或不圆满。六处和合故有其触。随触领纳故有其受。受生欣喜故有其爱。即爱增广说名为取。能感后有业名为有。诸蕴现起说名为生。诸蕴成熟说名为老诸蕴弃舍说名为死。于内热恼说名为愁。发言怨嗟说名为叹。五识相应不平安受。说名为苦。意识相应不平安受。说名为忧。其心热恼扰恼燋恼。说名扰恼。等起谓生。言如是者。示现显了开发增语。能生起故。说名积集。纯谓至极。究竟圆满。大苦蕴者。大灾大横大殃大恼。顺大世分。众苦法聚。

由十四因。应知心性决定无常。谓加行故。相应故。威仪路故。工巧处故。身业故。语业故。意业故。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染不染故。受差别故。所作事业展转异故。

若心已生分明可了。或于今时。或于余时。诸所忆念即所了知。如是心性不离前心。又此心性不离前心。由此道理诸心展转。无前际来诸心次第。如是名为苦集圣谛。如是应观苦集圣谛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智。

若有诸爱未断未知。为因为缘后苦生起。若有诸爱已断已知。无因无缘可令后苦更得生起。设使诸爱已断已知。为因为缘后苦生起。由此具寿。应见应闻。如是具寿。已离诸爱生于世间然今诸爱已断已知。无因无缘可令后苦更得生起是故具寿。不见不闻。如是具寿。已离诸爱生于世间。如是名为苦灭圣谛。如是应观苦灭圣谛。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智。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识有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何等因缘。谓此俱有相应法等。何等等无间缘。谓若从彼诸心心法平等无间。如是眼识已生正生。何等所缘缘。谓一切色。何等增上缘。谓除自性余一切法。是名眼识所有四缘。谓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如是眼识是谁因缘。谓此俱有相应法等。是谁等无间缘。谓从眼识平等无间。已生正生。诸心心法。是谁所缘缘。谓能缘此诸心心法。是谁增上缘。谓除自性余一切法。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卷第三

 

上篇: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下篇: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亦名闻城十二因缘经) 吴月氏...

【注音版】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如是我...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曹溪派列,淘涌而流注无穷...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一、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

大安法师:做不到的就全交给阿弥陀佛

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不小心伤害了小动物是否破戒

问: 在清理花园的时候,不小心伤害了小动物,是否破戒...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诚实比说谎更容易

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