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慧律法师  2010/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台上台下

一分钟的轶事,胜过一小时的历史。 公开演说中不可原谅的过错是,忘记了观众的存在。 一句切中要点的话,胜过没有重点的长篇大论。 笑声比掌声好,因为人们可能基于礼貌鼓掌,但笑声却是生理反应。 喜剧里最难扮演的角色是小丑,虽然是傻角,但扮演的人却必需很聪明。 选字得当、善加组合的谈话,能带给听者极大的满足。 说得越多,人们记得越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平等心

正见的根本意义是:没有分别,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阳光与雨露,对世间的一切生命都一视同仁。 平等心是所有情操中最殊胜的一项。 平等必须先放下我见。 公平是人类永远追求,却遥不可及的梦。 映照在贫民窗上的落日与映照在富人屋顶上的阳光是一样的灿烂,而贫人与富人的门前积雪,同样都会在春天消融。 根据真理,在生、老、病、死当中,一切众生都是同伴。 在世俗社会,有在分贫富贵贱,只要走进佛门来,就没有在分别高下。 眼见不生分别,耳听不生分别,是为「自净其意」。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 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 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直至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 好也笑笑,坏也笑笑,好坏是分别出来的。 住无分别,万缘自寂。 真净法界,性相平等。 于一切法,不见二相,万有平等,唯是一相。 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一起分别,便生知见。 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 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你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 治瞋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一切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不可思议,不得于此中有所偏轻偏重。 夫受世间差别果报,皆为一念心异,分别情生。 不分别诸境,是真调伏心,了一切法空,则常在三昧矣!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是诸分别,是法非生灭。 不见十力空如幻。虽见非见如盲睹。分别取相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不畏贫从富,不舍贱从贵,大慈平等,都无选择。 当死期将至的时候,皇上和奴才又有什么分别呢? 若有人掘开死者的坟墓,他必认不清那个是贫,何者是富的。 佛弟子应将平等不二,纳入自己身心日用中,使妙法从自身中表现,因佛性而成 佛,转凡心成佛智。万法自如如,云何有动静,一切的影现,皆是自心分别。 当你用平等心行使于世间,德行即随之而来。 佛魔体同,而最大的魔就是心不平等。 心起还同心灭,学佛要进入空观,一切法平等,不生不灭。 欲得本性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在不同阶段中,若悟平等法性皆可融通。 在一切差别相中,当下一切平等。 佛是最平凡的,平凡到众生无法做到,因佛如虚空般无高、无低、无上、无下,绝对平等。 若不强加分别一切境界,业障就不会现前。 摆平了自己,不要去分别执着,就没有所谓的是非可言了。 若平等了你的心,你就平等了一切。 心能平等,我们就能处于一个和谐的世界。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圣人的伟大,在于他的平等心。 佛陀说:「布施给我的功德,等于布施给乞丐中之下贱者。」 以平等心,过着没有欣厌取舍,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智慧是平等心,聪明却是分别心。 「自大」是心灵的毒药,「平等」是心灵的乐声。 必须用「无分别心」,慢慢才有办法了解什么是「本性」。 悟的究竟处只是「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一心」罢了,并不神秘。 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要知道:一切的差别,皆源于自己卑劣的心性。 好和坏,苦和乐,皆因自己的分别心而来。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 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 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出世法必须离开分别心,在绝对上作观。 念者,分别心也。有分别心,即落于对待;落于对待,即时时刻刻去分别,而为意识所笼罩,必观至无念方可。 佛说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性。 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 观自在者:于法无取无舍,于根尘境识无障无碍,得大自在。 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 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 是非生灭,一由自心,若能无心,于法即无碍、无缚、无解,自体无缚名为解脱。 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性自本来清净。 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体性: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不二者,法身无二也。随顺者,无碍也。故能由体起用,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无住者,人之本性。 不分别诸境,是真调伏心。 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当你眼光持平之时,即见坑谷中亦有平原。 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入不二法门。 我所为二,因我有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入不二法门。 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入不二法门。 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入不二法门。 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是入不二法门。 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 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入不二法门。 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 不起二见,不厌不忻(忻:高兴喜悦。)。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空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拂电。 祖师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所以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 心本不异,法亦不异。只为汝见解不同,所以差别。 一切处无心,则种种差别境界自无矣! 无量功德,即是一心。 固守动静,三世佛怨;此外别求,即同魔说。 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尽,不被系缚,处心自在,名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分别不生,虚明自照。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无生灭。 真俗不二即是圣谛第一义。 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觉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人等修一切善法,则得无上菩提。 平等法界,本来一切法无我。 一切平等不二,谓之不二法门。 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慎勿观净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烦恼因心而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双烛烧残观法界,万缘放下见真心。 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五阴)拘,便有众生名,有佛名。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 道心者,无一切心。 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 但能当处无心,如莲在污泥,岂碍香洁? 寻牛须访迹,悟道贵无心。 于一切境不起分别,还汝本来面目。 凡圣之枢机,只在识智之转移。识者逐境分别,恋境生情;智者对境无心,本觉常明。 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境,此性纵汝迷时亦不失,悟时亦不得。 法本不生,今亦无灭。 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 自性本来具足,只要在善恶事中,没有所执就是修道人。 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若心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 音声色相本自心生,分别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体此妙理方见如来。 只要无憎爱,即可洞然明白。 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分别。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 心想若灭,生死长绝;不死不生,无相无名。 若求真去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起。 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是名心要。 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 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无念无思,无求无得,不彼不此,不去不来。 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无逆顺。 不仅佛性平等,贪瞋痴亦是平等。 水在高处是平的,在低处也是平的。 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人不了人。 非有非无,起本无起,落本无落,如是会得,强名正觉。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佛性不属有无,乃真空义。 无生死可了,无佛可成,无众可度,一切圆满自在,毋庸把捉也。 空者非无,乃一切皆佛性之谓也。 见性之人,一切法平等,恶言与功德何异? 厌喧求静,舍垢取净,有心求道,皆是造作。 明心见性后,生死涅槃犹如作梦,与自性了不相干。 调身柔软,调心无念;心平气和,道在其中。 既无苦,亦无乐,不存苦乐二念,是名极乐。 一切平心,心亦了不可得,泯然自尽,则本性圆明浑成,不假造作。 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 若能了达一切平等,即知凡圣诸法。 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同,诸法我心无别体,只在而今一念中。 一入空门心畅哉,浮云名利也忘怀,无心对镜谁能识,优缽罗花火里开。 自他平等,俱得无生。 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 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 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觉非有无,寂照双融。 悟平等之原、一真之性——如来。

生命定位

追求可能达成的目标,而不要好高骛远。 会议、演讲与书籍,都不应该以其长度来评论之。 只为了赚钱而工作的人,永远不可能像那些爱好工作的人一般投入。 工作本身并没有前途,前途是在做事的人身上。 任何人能做的最好投资就是精进修行。 努力工作以「成就」某事,而非「获得」某物。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来衡量;有些人在一刹那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突然老去。 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英雄只死一回,懦夫却死无数次。 懈怠的人生活下去是为了吃与喝,而进取的人则为了生活下去才吃与喝。 疾病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终归一死,当我们不顾一切地追逐世上浮华与欢乐之际, 仁慈地将我们拉住,使我们对于自己的任务有正确的领悟。 我们是以感觉自己有能力作什么事判断自己;而别人却以我们已经作成了什么事判断我们。世界永远在张着臂膀迎接才能。 我们很少看到极端优劣的灵魂,一般人都是站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 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好的摹仿便是最完美的创作。 我们宁愿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生命只不过是一连串的改变而已。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勿怨我不如人,世间不如我者甚多。勿夸我能胜人,世间胜我者甚多。 没有必要为了做健身操而去租借奥运会场。 别小看自己的工作,也别让工作牵着自己跑。 瞧那树上的麻雀与地上的松鼠,多灵巧!多活跃!不必嫌自己瘦小,万物只在平衡而已,何必壮? 生命的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 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你在人生中所做的选择。 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绝不可轻视。 世界大同,就是「世界大同小异,大家异中求同」!同样是人,同样是地球人,同样是命运共同体。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名字,从「名词」变成「动词」,一定是因为他对别人有很特别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很大的人生价值。 「肯定自己」是来自内省的力量;而「膨胀自己」却是外在比较的结果。 「名望」只是别人眼中的你;「品格」才是真正的你。 如果要从最高点起步,唯一能移动的方向就是向下退了。 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怜悯自己的人,即使将他放在柔软的沙发上,依然会自怜不已。 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 生命的喜悦来自于适才适所。 有些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变老。 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发挥生命最大的作用。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景仰,并非在于他所得过的优胜,而系于除掉这些头衔与财富之外,他还能剩下些什么? 足够的蜘蛛吐丝时,可以把一头狮子网住。 一个人的愚蠢,是另一个人的财产。 有学问而无道德,是一个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是一个鄙夫。 我们每个人都曾被爱我们的人塑造和再塑造过,只要他们稍微有些恒心,我们便成了他们的作品。 全宇宙里除了解脱之外,没有任何事物有其真实意义。 「垃圾」与「黄金」,有时只有一线之隔。 人生就像一幢空荡荡的建筑物,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全看自己怎么规划设计。 将军如果失去战场,就不再有任何价值。 杀害「自信」的元凶,就是「否定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成功——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 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是福也是祸。 「衣冠禽兽」比「衣衫褴褛」更让人鄙夷。 最好的艺术品,不是因为「最像」,而是因为「传神」。 君子重价值,小人重价码。 任何生命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 小草能和大树共同存活在同一块土地上,这就是天地的慈悲。 无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权利。 人生长短不是以时间衡量的,是凭思想与行为。 就算我们知道自己无法拥有全部的智慧与才能,但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对世界毫无贡献的藉口,即使最细微的头发,也会在地上留下影子。 拥有深度的洞察力且能自制的人,已近乎「完成」了。 有创意的作家并非什么人也不模仿,而是无人能模仿他。 人生最大的动机不是快乐,而是意义。 衡量一个人的最终标准,不是看他在舒适自在之时站在哪里,而是看他在受到挑 战非难和争议的时刻站在哪里。 人生的要务就是做自己的事,并认识自己! 小小的力量,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丰盛的生命不在乎时间长短,在乎品质与内容。 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 每个人在世上都有一个位置,每个位置都是重要的。 人不应追逐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独特的召唤与使命等着他实现。 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诚恳地问自己:「我是为什么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是为什么而生的?我们是为了不要再生而生。 玻璃、瓷器和名声都极易破裂,而且从来无法修复得完好如初。 尽你的能力,不要忘记你的责任和义务。 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笃敬,下等人也;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让一根小小的蜡烛无光。 路旁的树枝,对行人似乎没什么用,但谁要是跌倒了,却可以扶着它站起身来。 当山崩时,一粒落砂便能引起更大的灾难。 同大多数会飞行的动物比较起来,蜜蜂何其渺小,然而,它酿的蜜却是最甜美的。 我们要放下有限的人生观,才能完成无限的生命。 不必考虑在别人眼中,你是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自己已尽力而为,所产生的心安理得。 任凭你怎样广泛阅读,当你失掉修养的时候,你便是一个无知识的人。 学者,是从书本上得知很多事的人;有教养的人,是对其时代最普及的知识,或风俗习惯有心得的人;而真正的新新人类,是对自己生存的意义有所领悟的人。 真正的生命,是来自清净、喜悦的心。 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 活乞丐与死皇帝,你选择那一个?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少数主观偏见者的好恶之上的。 生命不觉醒,成长的过程就是迷失的过程。 深水缓流,浅水急暴。 魔的定义就是拿自己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完成心灵的净化与进化。 无功而食是雀鼠,肆害而食是虎狼。 追求卓越的人,不是为了满足与取悦他人而做。 人类的生命,是用来开拓「福祉」的。 「法身」即是同宇宙一样,永恒不朽的生命。 恶名昭彰,与半死人无异。 没有智慧的百年人瑞,不如只活一天,却具有智慧与定静的功夫。 生命的属性就是「觉」。 谁能构成社会人群的需要,谁就最重要。 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天,八个钟头的劳累,换得的只是晚间短暂的休憩。人生的意义在那里? 认为父母是人类生命的创造者,是项很严重的错误。父母只是一项工具,生命藉其而得以彰显。 当我们了悟了宇宙绝对的本体,我们就在永恒的本体中扩大,并且充满了神圣的光辉。 生命不是一种负担,但是由于自我的迷惑,结果把它变成了一种负担。 生命就是一场梦,在梦中你梦见自己的梦。 一个人没有这么坏,你一直毁谤他,他不会下地狱。一个人没有这么好,你一直赞叹他,他不会成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盅不如无。 高估自己,便不能长进;低估自己,便不能振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 丧失良心,禽兽不远。丧失智慧,愚痴现前。 当你了解生命原来那么珍贵时,就值得你好好活下去了。 人们最大的错误是,他们总是认为必须努力去取悦自己和满足自我,而不愿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不要瞎忙,不要争论,不必要求,能够知足,如此才拥有真实的生命。 真实的存在不是依赖我们的接受,就好比尼加拉大瀑布的存在,不是依赖我们的观赏。 人类是生存在行为与思索中,而不光是生存在岁月中。 活着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人生和宇宙的完美。 「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开花。」一个工作的完成,如果只是希求别人认定他的价值,一心一意只想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其价值实在至为渺小,不值得一顾。 积邱山之善,犹未得为君子。贪丝毫之利,即已陷于小人。

行解相应

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如不证得四大皆空,五阴非有,就不算得入空门。 有三法为进道之捷径:一智眼明;二理性通;三志坚固。 尔既不知生死为何等事,今发心为生死得无妄乎?夫生死事大,苟不知生死之理 徒加参学,譬如辟谷(辟谷:道家长生术的一种,不食谷物以求成仙或学道。) 之人遣其耕获,虽勉从命令,将不旋踵(旋踵:形容极短的时间。)而退惰矣! 以无为法为目的,须借有为法作路径。切不可执性废修,又不可着事昧理。 修有为法而不住着,便是无为法也。 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君子之于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 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学不在践履处求,悉空谈也。 真学问在行,若知而不行,犹弗知也。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得学之,患不能行。 若依空谈德不行,习病非治转向深。贪瞋渐渐变恶行,杀害慧命佛难生。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作不成。 就像箭头没有拔出,就在伤口涂上膏药一样,单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劳无功的。 佛说:「修行须你们自己去行,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 想要用思想和聪明来了解佛法,而不去实修实证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佛法的真义。 闻法要与心地相应,断除自己坏的习气,并保持秒秒安详。 「道」若没有运用在你的生命里,也只不过是一种文字。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工作必须自己去做,因为圣人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嘉言没有行为相随,就像风吹河边芦苇。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实践一句名言,比看千句来得有用。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解在行处,行在解处。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会禅语而不能行佛事,如人在水底坐叫渴,饭箩里坐叫饥何异?当知禅语即佛事,佛事即禅语。能行能解,在人不在法。佛法贵在实证实践,行解相应。倘在求博,与文字为缘,只成解悟,而耽误证悟功夫矣! 设解得百本经论,不如一个无事底阿师。尔解得,即轻蔑他人,胜负修罗,人我无明,长地狱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纵能解得,终是解,非悟耶!

你来我往

成功的协商不在于手中有哪些好牌,而在于如何出牌。 只和有权作决策的人协商。 有所准备的协商者,已经领先了一大步。 协商过程的重点在于,知道何时该叫停。 放弃一些小利,你可能会获得更多。 知道何时该放手与知道何时坚持一样重要。只有白痴会把所有的牌摊在桌上。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馀事矣! 迟到是对其他人的不敬。 人们不会因为好几个理由去买一样东西,只会有一个理由,而且对他们而言,是最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不是推销员所说的,而是买主愿意相信的。 以「价值」来销售货物与服务,而不是以「价格」为取向。 推销员的目标不是在于做成一笔买卖,而是留住顾客。 权力必须来自他人的认可。 新的意见永远被人怀疑,并因为它的新奇而常遭人反对。 永远不肯收回自己意见的人,他们是爱自己更甚于爱真理。 失足尚可挽回,失言无法补救。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一条船可由它发出的声音知道它是否破裂,人也可以由他的言论证明他是聪明或愚昧。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挟智术以用世,殊不知世间并无愚人。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恭以事上,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承事,此居身之要也。 攻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太高,要令其可从。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当每个人都陷入错误时,每个人都是对的。 别对那些不喜欢你的人白费唇舌,行动才能令他印象深刻。互信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持久性的成功,要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世间最大的奖赏是归于能永远信守诺言的人。 合作就是对你的同伙侪,以行动来表示关心。 当你努力谋求解决的办法而非加入抱怨的行列时,别人大多会以宽容的态度回应。 不管别人对你存有任何的恶感,都会因为你对他的敬重而立即消失。 含蓄巧妙的对话,使人犹如置身伊甸园。 口才能使人际交往更觉充实,也是一种人人学得会的技巧。 一个坚持己见者,将会失去通融性。 心理生活缺乏纪律的人,就像电脑缺乏有效的软体一样,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就会当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至少要设身处地,深入了解关于他的感情、不幸和思想的秘密。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 人因为会说话而胜过野兽。然而,如不正确地说话,野兽便会胜过你。 自私是人与人之间问题的根源。 人与人间的距离,永远无法测量。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坦诚互信。握手代表的可能是接纳,也可能是较劲。 拉近距离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出共同利益。 妥协是分配糕饼的一种技巧,能使人人自以为得到最多。 有两种事是对心脏有损的——跑上楼梯及践踏他人。 勿以阿谀之言为敬意;勿将敬意之语视同阿谀之言。 礼貌是照出每个人自己姿势的镜子。 发言之前须考虑三件事:礼貌、场合与时机。 若说成功有什么秘诀,应该是了解别人的观点,能以双方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 莫以为将别人踩在脚下就算胜利。 你永远都不可能做出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的事。 一个聪明的人看他人,是以智慧来看,而非愚痴。如果我们以智慧来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可是,如果我们以愚痴来看的话,我们只会找到他人的过失。 没有机智的谈吐,又不知适时沉默谛听,就是不懂谈话的艺术。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突如其来的争吵,往往会导至冲突,火苗可以燃着,也可以啐灭,两者皆出于你的口。 以言语来讥笑人,这是学者的大病。 如果几句自责与奉承,就能使一个傲慢而无礼的国王,转变为一个忠诚的朋友, 那你就可能想像得到,「谦逊与赞美」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有多大的帮助了。 敌意不能镇压敌意,放弃敌意方可消弭敌意,此乃古今通则。 如果两个人互相敌对,那是两个人都不好。你在零上面无论加多少个零,答案还是零,怀有敌意的人加在一起,出现的终究还是敌对状态。 「微笑」是你的随身宝,也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你应该好好把握住它。常露微笑、常保和善、常施小惠,即能外得人和,内得心安。 微笑永远受人欢迎,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烦恼的良方,但它不能买、不能求、不能借、也不能偷。纵使你抛弃了它,任凭是谁也不能将它占为己有。 不可因一时兴起,而轻易地允诺于人。 当我们听到,有人开始在非难别人的时候,若立刻加以劝阻,大家就能相处得比较和谐。 正直的人所该采取的态度是:即使自己能从某件事获得极大的利益,也绝不因此造成任何人的悲哀。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言行真心诚意,别人自然会尊敬你,这也是做人的根本。 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如果用和气谦逊的态度去说,往往会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反之,费了很多力气,不但不能达到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家的误会,造成反效果。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见,常常导致冲突,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感受,这正是互相切磋激励的机会,也正是我们改变想法,深入思考的激素。 与别人关系的转捩点,乃在于你开始转变自己时。 狗猫不会有敬爱的心理,敬爱是人类的特质。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谁都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而生活。善良的人互相帮忙,而不互相猜疑。 伤口可以包扎,污辱可以忘却,但是,如果你辜负了人家的信任,就无可挽回了。 抵押了田地,有一天可以把它赎回。但信实一旦被押当,那就永无赎回的机会了。 待人要宽心,讲话要小心。 讲话厚道而不刻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酸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 学习着相信别人,日子就会很好过。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 与人相处可以推心置腹,但不能缺少礼貌。 一体皆有两面,尝试着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使你豁然解脱。 最大的亲和力是赞叹他人,及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肠。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极其危。 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人,即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乐趣。 当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别人也同样的会给予回报。 好言难得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用慈悲的心及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山;半句非言,误损平生之德。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人便要千句话。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 心中有真理的人,应当相和、相敬,不可争执。应如水乳之和合,不应如水火之不相容。 「怨」固不可深结,「恩」亦不宜过求。 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 常常把别人的名字叫错的人,令人不悦。 处处以恶意面对别人,将会造成不协调的状况使自己痛苦。处处以平等心、虔诚心来发现别人的优点,你将与天地间的一切和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言语以减少为直截,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馀地处人。 凡责人甚于责己,不足与同谋共事。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性情执拗、个性古怪之人,不可与谋事也。 足(足:过分。)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入境随俗即能与他人打成一片。 让人批评为谄媚、奉承、阿谀就是——什么都赞成。 夸奖他人要对时机,不对时机的夸奖会自取其辱。 同样一句话——和气从容,面悦则人亲;气忿不平,色厉则招怨。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有力的自我介绍。 既然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在亲密的人中,勿忘礼貌。 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多说:「谢谢你!对不起!辛苦你!」 说话要得宜,不要说得太长。谦得失礼,令人恶心;骄得丑陋,使人厌恶。 近邻胜于远亲,善待你的邻居。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间自无切齿人。 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人不可孤立,贵能互助。 诚心改善和别人的关系,一定得到报酬。 当真理维持内在的平衡时,便能无入而不自得。不要担心是否受人欢迎,只要诚恳地对自己下工夫。 人搭言语知高低,水搭探杆知深浅。 客气为维持朋友与家庭幸福的要件, 如车之与油,非有不可。 小人之量如针眼,不能容物。心如荆刺,常思害人。身如屋茅,见事生风。君子遇之一以礼,待之一以默。包之,可也。远之,可也。

我见枷锁

执拗的人是一个极聋的演说家。 我们对人、事的瞋怒,都只不过是自己杂染的反应,其实跟人、事是全然无关的。 所有的问题皆是由于我们的反应所造成。 固执显示了我们没有接受新观念和新见解的能力。 别老是想开悟,只须去除你所有的观念和意见就好。 执着自我的观点,表示我们仍未领悟无常的道理。 摒绝偏见,永不嫌迟。 我们的见解都受到「我见」的污染,所见的事物亦从「我在看」的角度出发。 我们被自己的观念、自我、欲求系得这样紧,以致无法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必须先除去充满意见的心,才能走进领悟的大门。 唯有当我们全然被束缚于痛苦,以致无法挣脱时,我们才会放下自己的无明。 一个人执取他自己的观念和意见,其危险性并不会小于执着如意可爱的东西。 偏见就像戴隐形眼镜,自以为把世界看得更清楚,事实上对自己却造成不少伤害。 唯有无法支配自己内心的人,会为了利己心与骄傲,而想去支配别人的意志。 自然知识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包含对权威的绝对排斥。 我意见与别人不同,并不表示我是对的。 人们自命不凡的头脑里往往被为数很少、熟知的事物所占据,没有地方去容纳那些尚不知晓、数之不尽的事物。 过分固执,是最违反自然的事。 有些人在人生旅途中,虽有双眼,却什么也看不到。 偏见是生命中的绊脚石,会扭曲世界的真相。 自认有原则远比身体力行容易。 僵化和执着是障蔽创意的主要原因。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人只要能摆脱刻板的视野,就会回复活泼的生活态度。 导致你受苦的不是身体,而是你错误的知见。 往自己以外看,是比较和分别,这样是找不到快乐的。 如果你的口袋里有臭的东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很臭,所以,请别说是地点的问题。 不要盲目地抓着权威的见解不放。 当我们依着自己的看法去修行,以自己的主张去看「法」时,我们将永远看不清事情的对与错。 执着那些见——导致我们从生到死在旋转,不曾到达圆满。 佛陀教导我们放下己见。别让慢心去黏着于那本身的见解。 人们想要见法,却只想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见,他们不愿依循修行的道路。 在你自己的修行中,你只相信自己,不管他人说什么,你都黏着于自己的喜好, 不去小心地思考修行。这就称作「误认自身是真理」。 如果我们以「我们自己」的观点来看,那么环绕着我们的每桩事物都变成了「我的」,迷惑随之而来。 无论何时,我们感觉我们必然是对的,以致我们拒绝对其他任何事物或任何人敞开心灵,当下我们便是错的,那变成了邪见,而后果就是痛苦。 任何由于我们说或做而引发了痛苦的事,都应该被当作邪见来认知,那是妄想和愚痴。 如果我们说某件事物是好的,或责难某件事物是不好的,通常是源自我们的喜恶,而很少体察它是否合于真实。 如果起先你不做观察,而后却偏袒一方,这样只会导致更多的邪见。 我们被自己的见解所形成的囚牢给逮捕了,除了自己的见解外,我们无法听从任何人,这真是一座最恐怖的囚牢。 一旦戴上执着与妄见的眼罩时,我们便会变得很主观。 只要自我的妄见愈强,便会愈苦。 假如我们依然认定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继续好恶生活环境中的某些部分,就表示对自己内心的反应还不够敏锐。 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思,不可强就自己的意思。 心性离见,智慧光明,遍照法界。 境无自性,由见而有。 一切邪执,皆依我见。 我见实为生死根本、流转主因。 性自本净,若起见解,才作佛见,便被佛障。 守文作解,尽属生灭,计度分别,皆是知解。 解属于情,情生智隔,知解愈多,去道愈远。 知解横生,岂成妙慧?认定死语,重增虚妄。 为什么修行会是困难的呢?只因为我们的想法错误,我们有不正确的见解! 这世间的事物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习俗罢了!建立它们之后,我们迷失其中,并且拒绝去放下,致使我们执着于个人的见解和观念中。 如果我们能放下习俗,舍弃我们的主见,我们就会有平静了。 执着成见是一个很大的束缚,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的本然。 我们被执着所系缚,透过观念、想法和构思来认识这个世间,并将这些概念视为真实的。 放下对自己根深柢固的观念的执着。 唯有当旧有的污水倒掉后,杯子方有利用的价值。 知见多,容易动,皆缘妄心不息所致。 知见多,则分别心重,而人我见深。 只是除去心中作见解处。 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众生总是透过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来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断来采取行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所有的事物。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来观看事物时,才能以更包容的心,来体贴其他的立场。 执拗的人并不能拥有意见,而是意见拥有他。 硬叫邪见人信佛,等于给死人吃药。 我们希望一切事物,都是透过我们理性的指挥和安排,但事实上,透过主观意识所认定的理性,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一定确切的善与恶,绝对的是与非。 我们最容易犯的过错,就是轻率的断定别人为好人、坏人或愚者,贤者。 我们常以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不以它本来的面貌视之,而是透过一层主观意识,加上了有色眼镜。 「偏见」是进步的最大阻碍。 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意见,我们必须抛除偏见,才能以完全自由的头脑来判断事物。不顾风向的转变,一直张着帆航行的航海者,绝对到不了他的目的地。 我们为了求生存而学习,而将种种学习,转化成一股强烈的执着,进而固执自己的习性,以为这就是真理。 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只要你能接纳其不可能的部分。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唯其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坚持之,且不忍割舍。 确实有许多人,只执着于自己的所见,且以其所见的部分,相互争论。 要学习着摆脱习惯性的思想束缚,跳出某些环境下所形成的思想樊笼。 错误的知见是永恒的牢狱。 当一个人怀有成见时,便会对万事万物,使用既有的或先入为主的观念。事实了,若以既有的概念,来解释所有的事物,则会偏离事物的真相。 我们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实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见。 知道自己愚蠢,就不是最愚蠢的;知道自己糊涂,就不是最糊涂的。最糊涂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醒;最愚蠢的人,一辈子都冥顽不化,、因为他们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偏见」是我们的佩剑——进攻时,招招凌厉;防守时,风雨不透。 强烈的分别心使你无法回光返照,整天沉迷于自我的看法中,因而形成种种妄想,使自己痛苦不堪。 我们常常透过自己有限的知见和错误的观念,来看周遭的一切,因此看不到事物本来的面目。 众生的思想是瞬息万变的,每天都在增加或减少,改进或懊恼。因此,强烈的对抗,恶缘的对立,变成一种习惯性的错觉。时间一久,这种错觉产生了。很强而有力的批判力量,就会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没有比欺骗自己更容易的事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所想的,我们全部都相信。 妄心——在有着有,在无着无,常在二边,不知中道。 越钻牛角尖的人,越使智慧闭塞,越障蔽真如法性,此人将陷于烦恼之网,并且把自己整个心灵世界都搞乱掉。 若你心中有一念强而有力的执着,你就没有别的空间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有智慧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会改变自己的意见。但是,愚蠢的人,却永远固执己见。 凡是从经验妄想去推测分别的,皆是无明。 每个人都会自己订出一套标准,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敌人,而加以排斥,这都是由意识造成我们内心的一种主观标准,如果不能突破,就会一直生活在意识的阻碍里而痛苦不堪。 若能超情离见,决定去缚解粘。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人有时不能太过相信自己的意思,因为心里善念说:「我是善的。」恶念说:「我是大善。」终究还是听从恶念了。 不要去猜测他人的想法,若无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误差的。 在没有大智慧的直观之下,所谓客观,也是一种主观。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则少悔。 佛说:「凡执着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他做缠缚。」 每只手皆有两面,人各有见,见各不同。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心中装满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就听不到他人的心声了。 走出象牙塔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常识就是由「见取」所生的妄想。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要暴露自己的缺点,最好是多替别人出主意。 一意执着己见,曲解他人,又不给别人有解释的馀地,这种人还真不是「普通愚痴」。 人们不明白真实的自己,因为他已完全被主见所俘虏了。 当你手中捉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你就有机会 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待人不可任己意,当顺人情;处事不可任己见,当顺事理。 放下身心的执着,远离主观意识的错觉,能得自在。 人因执着浮动的迷惑心,并被颠倒的见解所迫,故徘徊于迷惑之巷。 铁石般的壁垒把人禁锢在自我中心里,直到他放弃由罪恶所制造的世界。由于无明力量的作用,我们把绳子看成蛇,在沙漠中把海市蜃楼看成水。 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最难度。 一个用盐做的玩偶,想去探测海洋的深度,在途中就溶掉了。用妄想的推测,想去了解圣人的内在,那是不可能的事。 停止各种念头的活动,是让我们了解内在真我的唯一途径。 从不收回自己意见的人,爱自己甚于爱真理。 找一个「滔滔人世,不受人惑的人」很难。找一个不受「己惑」的人更难。 两位武士为了盾是金的或银的而争吵着,继而怒目相向,拔剑相斗。当他们倒下的一刹那,终于见到了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 自我意识强的人,会活得很辛苦。 过分的聪明,便成愚笨。 井里的虾蟆说井里干净,堰里的虾蟆说堰里宽整。 人多半无法跳出自己错误见解的束缚。 一向怀厌恶心、排斥他人和破坏的批评,将会阻碍悟性的修持。 若无一切见,佛有何处所? 欲见本性,必应离名绝相,破其我见。 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而起念即着相矣! 旧时见解总须舍却,所谓蠲(蠲:免除。)除戏论之粪是也。 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井蛙焉知沧海之阔?野干(野干:兽名。)何能师(师:同「狮」。)子之吼? 莫存知见。 情存圣量,犹落法尘,己见未忘,还成渗漏。 拟存一毫知见,则觌(觌:看见。)体相背矣! 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得。 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有人不见日,不是无日。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心本不异,法亦不异,只为汝见解不同,所以差别。 你不先把自己空掉,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何习禅? 魔的标志就是「我对」世间不少的错误和罪恶就是在「我对」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犯下的。 对固执的人用不着多费口舌,失败的教训会叫他回过头来找你。 喜欢说:「我这个人就是………」的人,距觉悟的日子非常遥远。

性相一如

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会相归性,无不融通。 所有的工作若能配合觉性,则所有的工作皆是佛法。 一合相即是理事无碍、事理圆融。 解大涅槃甚深义者,则知诸佛终不毕竟入于涅槃。 寂灭就是——任何境界皆无碍。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吾人事事依照佛说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 手不执卷,常读佛经,口无言声,遍诵众典。佛不说法,常闻梵音,心不思惟,遍照法界。 在在是居士菩提场,物物是居士正法眼;事事是居士菩萨行,步步是居士那伽定。 真心体用,约相则非一,约性则非异。故此体用非一非异。妙体不动,绝诸对待,离一切相,非达性契真者,莫测此理也。 定是体,慧是用。即体之用,故慧不离定;即用之体,故定不离慧。定则慧,故寂而常知;慧则定,故知而常寂。 妙用随缘,应诸万类,妄立虚相,似有形状,约此有相无相,故非一也。用从体发,用不离体,体能发用,体不离用。约此不相离理,故非异也。 法离见闻觉知,法即见闻觉知。 无住而住,常住涅般;无行而行,即超彼岸。 久种善根深,同尘尘不侵,非关尘不染,自是我无心。无心心不起,超三越十地,究竟真如果,到头只个是。

性灵方向盘

照顾好你的内在,那你的外在就自然会照顾好它自己。 你若常在衣服上用心思,当然没有时间在智慧上花心思了。 要与人相处得好,首先要能和自己相处。 心灵就像时钟,也需要不时地上上思想的发条。 人生中百分之十是你所创造,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则看你如何去面对。 要测知一个人的个性,去看看当他做错事时如何自处。 花钱可以买到一条狗,却没办法叫它摇尾巴。 听起来不错的答案,未必就不错,他们只是答案。 当你的情绪与理智都告诉你相同的决定,那就对了。 我们用心智去阅读,而用全身去体会。 你的心智就像是你的胃:进去的东西可不算数,吸收的才算。 当人们死去时,生命仍可以是有趣的;正如同人们欢笑时,仍可以是严肃的。 有些开放的想法,也要适时关闭加以整修。 我们可以学得他人的知识,但学不到他的智慧。 人的面貌,天生的美远胜于粉饰的美;而优美的姿态和表情,又比面貌之美更胜一筹。 生活是一种锻炼灵魂的东西。 当你走到陡峭与险峻生活的路途上时,要保持自己的思想与心的平坦。 一个人的目的,不在他的命运里,而是在他的灵魂中;不在于生活环境的外表,而在于心灵内部的深处。 既然你无知,就不要耻于学习。 金钱买不到灵魂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的心应依循善良的法则活动,并以真理的原则做轴心。 不蔑视分内应作的事是高贵,深知欺骗是怯懦的行径是诚实,不违背良知而降志辱身是忠贞不二。保持这些德行,永远面对光明,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之心,欲人同其善;小人之心,欲人同其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褊:狭小),缓能制急。察其偏而力矫之,则气质变矣!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细密,不可琐屑。趣味要淡雅,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道自微而成,祸自微而生。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快速的节奏能够帮助我们追赶或摆脱,但不能帮助我们深思和体认。 大事听天命,小事靠努力。 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想享受生命的幸福和快乐,没有别的方法,只有热爱你的生命。 爱自己不是放纵自己,而是自我改进、自我奖励、自我成长。 如果你伤害良知,它将会回头报复你。 改善社会风气,就从「礼让」做起。 自我尊敬是赢取他人敬意的最好方法。 人生的进展,起始于心,也终止于心。 要是不想把生活搞砸,就不要跟已经搞砸自己生活的人混在一起。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思想的力量是无远弗届的。 心态是形成你人格的最重要的因素。 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握意识着手。 心灵统治肉体的论调,虽然没有生物学或医学的根据,却是生命过程中最根本的事实。 付出就像山谷的回音一样,你付出什么就回来什么。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在于寻求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活得过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 积极的生活,就是精神上的财富。 生活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社会,就必须培养健康宁静的心灵,否则就会被激烈的功利波涛袭卷漂流,成了漂泊无根的难民。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先得有阳光。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测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应该先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以澹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不能独处。 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会影响自己的未来。 华丽的装饰,只会使你陷入虚荣之中而无法自拔,一颗平凡坚实的心,才能陪你走过重重艰辛的日子。 本能的需要是可以满足,而且很容易办到。使我们焦躁不安的恰恰是其馀的那些需要。 你要驾驭自然,先得服从它。 世上没有卑鄙的职业,只有卑鄙的人。 人而好善,福虽未远,其祸远矣;人而不好善,祸即未至,其福远矣!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人的面孔常常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以为思想没有色彩,那是错误的。 无所事事并非宁静,心灵的空虚就是心灵的痛苦。 岂唯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心境不能开广,俗见不能摆脱,非豪杰达观之道,亦非孝子爱身之术。 人们的想法包罗万象,但生命的确只是一个成人的教育课程,而最为重要的课程,就是去耕耘和令心成长。 因为我们爱自己,所以要求自己在行为上遵守某些规矩。 心若不曾受过训练,就会如小孩一样懵懂无知。 要在自心中寻得平静与导向解脱之道的唯一方法,便是去革新自我,而不是去改变世界。 别再等到体力竭尽时才开始想要修习佛法。 修习佛法必须以正知见为基础,以破除烦恼为目标。 永远低头看脚尖走路的人,注定一生卑微。 钱愈多,愈觉得贫穷。知识愈丰富,愈觉得无知。 衣裳只能盖住丑陋的身材,却盖不住丑陋的心。 自重、自知、自制,唯此三者能使人生达无上权力之境。 受过伤的人,才能体会别人的伤痛。 唯有修养内涵,才能改变外貌。 伟大的人视精神力量强于物质力量。 中年,是你将狭窄的腰肢换为宽广心怀的最佳时机。 每一个人必须先学习跟自己生活,然后才能跟别人有良好的亲密的关系。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数。 想追求更圆满的心境,不是欲望,而是心灵的需要。 如果没有怀疑,何来了解真实的喜悦? 生命是我们持续不停修改的衣服,但它永远看起来不合身。 人的行为是思想的最佳诠释者。 我们一生除了为自己或孩子打拼,也要分出一些时间与金钱,去为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打拼,人生的意义才会更丰盛。 那些决定利用休闲时间提升心智发展的人,他们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敞开尘封了的心灵,生命自然飞翔。 外在的时空,局限不了心灵的飞翔。 强摘的果子不甜;强求的因缘不圆。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获得生命的诀窍不仅仅是活着,而在于为了什么而活。 人类的谋生方式超越了生命的目的。科学的力量胜过了精神的力量。人类操控飞弹,却把自己引入歧途。 真诚待己比苦心与人锱铢计较来得更好,也更不容易。 缺乏灵魂的工作,将使生命窒息死亡。 理论和实践——前者认识药草的名称,后者则亲自去寻找它、利用它。 爱,不是心中想着,而是要拨出时间去实践。智慧,也不是凭空存在的,必须在生活中,腾出时间去体验和表达 应先除去烦恼,平静便是烦恼的止息。 现代的人想得太多,也有太多诱人的事物使他们感兴趣,但这些事物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导引出真实的圆满。 以佛法训练你自己,代替情绪的放任吧! 性灵上的修持包括了整个个体与反应的深究,以及长养对他人的敏锐和能够随顺一切逆境。 「苦」是指我们失去了控制。只要肯下功夫,我们就有能力主宰自己。 除非我们能守护根门,否则永远只会怪罪外尘的不是。 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 笼鸡有食锅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 严切己对治行,不加矫饰;除悟他当机语,少作闲谈。 若心地平,则于世界一切皆平。 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冰霜之操自励,以穹窿(穹窿:天的形状,中央高而四周下垂。)之量容人。 做人要正直无欺,真实无伪,又要温厚和平,勿太棱角峭厉。 做人之道,以勤廉信慎四字为要。勤可以补救愚拙。廉则临财不苟。信则出语不欺。慎者心则敬畏,而言则退让也。 目欲视,即当思其邪与正。耳欲听,即当思其是与非。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法不敢道,非德不敢行。 惩(惩:克制。)忿如摧山,窒(窒:抑止。)欲如填壑(壑:坑谷、深沟。)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德业常看胜于我者,则愧耻增;境遇常看不及我者,则怨尤息。 做人不可有傲态,然不可无傲骨。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慎言。 小细缝也能容阳光穿透,小事情也能够显示个人的品格。 正直的人纯正,必引导自己;奸诈的人乖僻,必毁灭自己。 善人的荣誉,存于自己的良心当中,不在别人的嘴巴上。 追求名利之人,如以手掬水,掬得一时,终会流失。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一支温度计,只能反应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但一支自动调温器,会随着环境来改 变它的温度,你要如一支温度计还是自动调温器? 立身十戒:谨言行以寡过。节饮食以尊心。省嗜好以养心。耐烦劳以尽心。慎喜怒以平气。戒矜张以集事。崇退让以合众。慎诺言以全信。减耗费以惜福。存悲心以养德。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详。 道风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虑凝静。 把人导致大不幸的最常见诱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如此」这句话。 一个人最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始能激发他人自觉和自尊而奋勉努力,彼此互助以善意对待,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发心不正,则所有的美德将付诸东流。 我们的心,应以真理的原则做轴心,依循善良的法则来活动。 受人之恩,不忘图报,方为君子;给人恩惠,不起一念,乃真仁人也。 如果想判断一个人,跟他在一起是不够的,必须进入到他的内在。 若以爱做为世间的角度,爱的下降点为情,情的下降点为欲,其最低点就是占有。 慈悲与智慧兼备,就像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而益加显出光彩。 人类并不是因为吃得下东西才能活下去,而是因为消化得下东西才能活下去。 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不要把生命拿来造恶。 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 弓工调角,水人调船,木匠调木,智者调心。 引起大爆炸的原因,通常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花。 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算命不如认命。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诉众生,何者善,何者恶。生命还是要自己掌握。 无事时,戒一偷字(偷:偷安。);有事时,戒一乱字。 面对现实,才能超越现实。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可忽略初发心。 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已成人身,又作邪恶行,比在镶有珠宝的金器之中,存放恶臭呕吐秽物的人,更加愚蠢。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空;行歹事,衾(衾:宽大的棉被。)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莫行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顺境时勿怠惰自大,逆境时要勇敢忍受。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用伤害别人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恶,难收无过之人。 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若浮云。 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金钱买得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金钱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心灵不能统一,精神即成分裂,什么都会反应过度,造成负担。 私言则有所不正,私德则有所不明。 追求声名,不如先正心术。 最大的施舍,是给予他谋生的技能。最好的教育,是启发他内心的智慧。 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表达了的思想,思想就是行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面随心转。心有所变,形相也将随之而变。 失去控制的心灵,就好比是双翼受伤而无法飞翔的鸟儿掉入河里,随小波逐流陷入痛苦的深渊。 世智辩聪的知识有其极限,并且还掺杂了无知。 让一个芥菜子停留在牛角上,要比让心灵专注在一件事物容易多了。 一颗赤诚之心,是支持吾人走在悟道上不令退转的双脚。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没有悟道的众生,就像在黑暗中持着一根蜡烛,没有点燃却对别人说:「跟着我走。」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不为,转祸为福。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在某一时空中对某一类众生所说之法,并不一定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万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压泰山。 轻浮乃百恶之源。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仁者不以盛衰败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礼——存于中者为诚心,形于外者为敬意。 罪恶感是骗人的情绪,它阻止你找到真正的自由。 错误的态度和虚伪的观点,对你毫无用处。 无法掌握住生命要点,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停止希望快乐的心理,试图了解不快乐的原因。 教我如何安慰人,不必教我怎样得安慰;教我如何谅解人,不必教我怎样得谅解。 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们的生命,而是我们的心态。 智者选择至善之道,无知者追求世俗的逸乐。就像蚂蚁要从沙和糖的混合物中把 糖拣选出来,智者能分辨二者的轻重。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迁怒,不贰过。 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立德付之己。 以孝悌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时时守义安命,时时责己恕人,则心境和平,一切牢骚激愤自无所用之。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尽人之情。处世不可任己意,要尽事之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证严法师静思语

001 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002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

出家的真实义

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

【佛教词典】教导理门

【教导理门】 p1013 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云何教导?谓...

【佛教词典】不耽着现在诸欲

【不耽着现在诸欲】 p0339 瑜伽四十卷五页云:又诸菩萨...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虚伪的迦罗呵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造佛塔的功德

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