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皮革揵度之余

尔时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在拘留欢喜山曲中住,与亿耳优婆塞使人俱。时亿耳心自念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宁可除须发舍家为道。」即往大迦旃延所作如是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愿大德度我出家受大戒。」迦旃延言:「出家事难、沙门不易,汝但在家护持佛戒,当以时节修行佛教。」尔时亿耳如是再三白迦旃延,时大迦旃延见亿耳殷勤至三,便听出家,受戒难得三年乃受大戒。何以故?以不满十僧故。亿耳受戒未久便得阿罗汉道,自记得道亦如上说。尔时亿耳闻佛功德相好端正、诸根寂静、得上调伏,犹如象王又如澄渊,闻之欢喜,便欲见佛。诣迦旃延所白言:「我闻佛功德如是,今欲往见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迦旃延言:「佛功德如汝所说。」迦旃延言:「汝持我名诣佛所,头面礼足,问讯起居少病安乐不?持五事往白佛:『阿湿婆阿槃提国少比丘,受大戒难,三年中乃得受戒。何以故?以不满十僧故。从今已去,愿世尊少开方便,听阿湿婆阿槃提国得受大戒。阿湿婆阿槃提国多诸刺棘瓦石,一重革屣不得经久,愿世尊听着重革屣。阿湿婆阿槃提国世人好浴,愿世尊听比丘数数洗浴,如余方多好卧具,伊梨延陀耄罗、耄耄罗、氍氀如是。阿湿婆阿槃提国以皮为卧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愿世尊听得畜皮卧具。或有比丘往异方后,住处得衣便不肯受。何以故?恐犯尼萨耆,愿世尊听开少方便。』」时亿耳比丘闻大迦旃延语,默然受持,即从坐起头面礼足绕已而去。

亿耳闻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住,时亿耳持三衣钵,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已却住一面。佛即慰劳言:「住止安乐不?不以饮食为苦耶?」白佛言:「住止安乐,不以饮食为苦。」佛勅阿难,与客比丘敷座。尔时阿难自知常法,世尊欲与客比丘共宿,便使阿难敷座。时阿难闻佛语已,还佛屋内对佛座敷座,敷座已还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已为客比丘敷座竟,宜知是时。」尔时世尊即起还屋就座而坐,亿耳亦入佛屋对佛而坐。尔时世尊静坐须臾,告亿耳言:「汝可说法。」亿耳闻佛教已,在佛前说十六句义,不增不减音声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尔时世尊作是念:「善哉比丘!十六句义,不增不减不坏经法,音声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佛问亿耳:「本何所作?」答言:「久见欲过,难得受戒乃经三年。何以故?以不满十僧故。」亿耳念言:「今正是时,和尚迦旃延所遣五事。」即白佛言:「和尚迦旃延稽首世尊足下,问讯世尊起居,康强少病安乐。白此五事如前所说。」佛时默然听许。

时世尊明日清旦,以此事集比丘僧,为诸比丘随顺说法,无数方便称赞头陀,威仪齐整、少欲知足、乐处空闲,告诸比丘言:「听阿湿婆阿槃提国持律五人得受大戒。若有余方亦听。余方者,东方有国,名白木调国,已外便听。南方有塔,名静善塔,已外便听。西方有国山,名一师梨仙人种山,方外便听。北方有国,名柱,方外便听,如是诸方外,听持律五人得受大戒。听阿湿婆阿槃提国着重革屣,听阿湿婆阿槃提国数数洗浴,听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卧具,听诸比丘得衣入手数满十日,若过应舍,舍已忏悔。」

尔时比丘得皮补革屣,去佛不远便摘坏,恐犯重革屣事。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比丘:「汝何故摘坏革屣耶?」答言:「恐犯重革屣事。」佛言:「革屣若穿坏,听重。」

时诸比丘得未治皮,佛言:「听鞣治。若自鞣、若使人鞣,鞣皮竟,裁作一重革屣。」须刀,佛言:「听畜刀。」须裁板,佛言:「听畜板。」须筋、若毛、若皮缕等,佛言:「听畜。」须剗,佛言:「听畜。若刀钝,听畜磨石。」

时诸比丘刀锥筋毛皮缕剗迸散在地无安处,佛言:「听作囊盛,若织竹作笼,若树皮笼,听以毛囊裹,外十种衣中,听趣用一一衣作囊。」时诸比丘用皮作,佛言:「不听以皮作。」

时诸比丘着新衣革屣上坐污衣,佛言:「不应着新衣革屣上坐,比丘亦不应皮上坐,除阿湿婆阿槃提国。」时诸比丘持革屣在前便睡,狗衔去,佛言:「不应持革屣在前而睡,应以草覆。若两底相合,置尼师坛下。」

尔时比丘持革屣置边而睡,转反堕革屣上,有畏慎心,恐犯眠皮上。佛言:「不犯。」

时比丘持革屣置钵中行,余比丘见甚恶之,佛言:「不应以革屣置钵中,应清净持钵。」

时比丘一手捉革屣钵,余比丘见恶之。佛言:「不听一手捉革屣钵,应一手捉钵,一手捉革屣。」时诸比丘渡泥水不得褰衣,衣堕泥水中,佛言:「听指钩革屣钵置掌中,一手褰衣。」

时诸比丘,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无比丘住处村,宿陶师舍。时泥作边有皮,比丘在上眠。清旦见,畏犯皮上眠,佛言:「不犯。」

时六群比丘,畜大皮、师子皮、虎皮、豹皮、獭皮、野猫皮、迦罗皮、野狐皮,诸比丘白佛,佛言:「一切大皮不得畜。」

时六群比丘坐高大床上,若独坐绳床、木床、象牙床、敷马皮、敷象皮、锦褥、杂色卧具、氍氀、若獭毛用贮褥,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高大床上坐乃至獭毛贮褥。」

时诸比丘,到白衣舍,为比丘敷好高大床,请比丘坐,诸比丘言:「佛不听我等坐高大床。」诸白衣言:「我等更何处得床?」诸比丘白佛,佛言:「听除宝床,余者在白衣舍应坐。」

时诸比丘,至白衣舍,为比丘敷皮床、独坐床,诸比丘畏慎不敢坐,念言:「佛不听我等皮上坐,除阿湿婆阿槃提国。」诸白衣言:「我等更何处得床?」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在白衣舍内坐。」

时诸比丘至白衣舍,为敷长绳床、木床,诸比丘畏慎不敢坐:「佛不听我等与上座同床坐。」诸白衣言:「我等更何处得人人别床?」诸比丘白佛,佛言:「听白衣舍得坐。」

时诸比丘至白衣舍,白衣为敷皮囊,比丘有畏慎心,念言:「佛不听我等坐皮上。」诸白衣言:「我等更何处得别坐?」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在白衣舍得坐。」

尔时跋难陀释子,有放牛人为作檀越。清旦着衣至檀越舍敷座而坐。时牧牛儿来坐听法,跋难陀释子善为说法,种种方便劝进檀越,令大欢喜。即问言:「大德何所须欲?」跋难陀言:「可止!无所须,便为得供养已。」复言:「愿说所须?」跋难陀言:「止不须语。若我说,俱不与我。」答言:「大德!但说当与。」去前不远,见一杂色犊子,跋难陀言:「我须此皮。」答言:「小待,须我杀之。」彼即杀之,剥皮与跋难陀。跋难陀得皮已,从坐起持去。时牛母大吼唤,逐跋难陀至祇桓门。诸比丘见问言:「此牛何故吼唤逐汝后?」答言:「此是其子皮,我持来故尔耳。」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乞生皮,若乞如法治。」诸比丘畏慎,不敢带浮囊渡水,佛言:「听。」

时诸比丘捉牛尾渡水,渡已方见是牸牛,畏慎。佛言:「无犯。自今已去,不应捉牸牛尾渡水。」

时诸比丘不敢坐皮床上渡水,佛言:「听。」

时诸比丘畏慎不敢乘皮船渡水,佛言:「听在皮船上若坐、若卧随意。」

时诸比丘,皮作刀囊不以物裹,刀生坏。佛言:「听若以毳、若以劫贝、若以大皮裹刀。」

时比丘畜两重革屣,佛言:「不得畜两重革屣。」

时诸比丘畜迦那富罗革屣,佛言:「不听畜迦那富罗革屣。」

尔时比丘与白衣拘萨罗国道路共行,为木刺刺脚,血大出,甚患之不能行。时白衣即以所着革屣与比丘。时比丘畏慎不敢取,恐犯迦那富罗革屣。佛言:「有如是因缘听受。」

时六群比丘畜旋角革屣,佛言:「不应畜旋角革屣。」

诸比丘畜鹿角革屣,佛言:「不应畜。」

诸比丘畜阿罗梨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以杂色皮作革屣带,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持绢布作革屣带,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畜富罗跋陀罗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真誓梨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编边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多带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捲形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大皮革屣,师子皮、虎皮、豹皮、獭皮、野猫皮、杂色皮、野狐皮,佛言:「一切不得畜。」

六群比丘用大皮缘革屣,或用作带或用缝,佛言:「不得用缘及带缝。」

时六群比丘着青色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以青缘革屣或用作带缝,佛言:「不应以青缘革屣及作带缝。」

六群比丘着黄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黄缘革屣,若作带若缝,佛言:「不应用黄缘革屣及带缝。」

六群比丘着赤革屣,佛言:「不应着赤革屣,缘带缝亦如是。」

六群比丘着白革屣,佛言:「不应着白革屣,缘带缝亦如是。」

六群比丘着似孔雀毛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锦色革屣,佛言:「不应畜。」

彼比丘得成锦色革屣,佛言:「不应畜,若坏色者听畜。」

六群比丘着毳[袖-由+宁]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着劫贝紵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以弊帛紵革屣,佛言:「不应畜。」

六群比丘,以芒草、婆娑草、舍罗草、汉陀罗草[袖-由+宁]革屣,佛言:「不应畜。六群比丘痴人!是我所遮,便更作余事。自今已去,一切[袖-由+宁]革屣不应畜。」

时比丘天雨泥污脚污坐具、污身卧具,佛言:「听护身、护座具故,在僧伽蓝内着蒲革屣洗足。」既着蒲革屣洗足已,水入蒲革屣内,污脚污座具污身污卧具,佛言:「听以树皮若皮缝着底。」

尔时舍卫国六群比丘,着钦婆罗屐,佛言:「不应畜。如是四种草屐不得畜。」

尔时佛在王舍城,六群比丘剥多罗树叶作屐,树便枯乾。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沙门释子无有惭愧,断绝生命,自言:『我知正法。』如是观之何有正法?云何乃取多罗树叶作屐,使树枯乾?」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

尔时世尊在拘睒弥国。时六群比丘着木屐,犹如马行声,乱诸坐禅者。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木屐。」

时诸比丘畏慎,不敢上大小便屐上,不敢着洗足屐,佛言:「除可着行者,余者应上。」

尔时世尊在婆竭提国。时毗舍离跋阇子比丘,着金屐银屐,佛言:「不应畜。」即复着琉璃屐,佛言:「不应畜。」复着宝屐,佛言:「不应畜。」复着宝填屐,佛言:「不应畜。」佛言:「如是痴人!是我所遮,辄更作余事。自今已去,一切屐不得着。」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国。六群比丘着革屐共佛经行。佛告诸比丘:「外诸巧师受学弟子,亦有恭敬于师。此六群比丘痴人!着革屣与佛共经行。」佛言:「自今已去,一切革屐不得畜。」

时六群比丘,于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前,己在好经行处,和尚等在恶处;己在高处,和尚等在下处;己在前,和尚等在后;与和尚等竝语与竝经行,反抄衣缠颈裹头,通肩披衣着革屣。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和尚和尚等、若阿阇梨阿阇梨等在恶经行处,己在好处乃至着革屣,一切不得。」

尔时六群比丘,于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前,通肩披衣着革屣,若有所取与,不露右肩不脱革屣。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尔。」佛言:「自今已去,听在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前,偏露右肩、脱革屣有所取与。」

时诸比丘在白衣舍,于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前有所取与,偏露右肩、脱革屣时形露。诸比丘白佛,佛言:「听白衣舍在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前,不露右肩、不脱革屣,随意有所取与。」

尔时比丘,共余比丘在道行,一比丘从余比丘索水,诸比丘作是念:「佛不听着革屣有所取与。」彼比丘即脱革屣取水,于是失革屣。诸比丘白佛,佛言:「听若在道行,着革屣随意有所取与。」

尔时有比丘,暮从比丘索水,彼作是念:「佛不听着革屣有所取与。」时彼住处去水远畏毒虫,时彼比丘脱革屣往取水,毒虫啮脚痛苦不乐。诸比丘白佛,佛言:「若日入后,听去水远若畏毒虫,得着革屣随意取与。」

时六群比丘,见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不起迎。诸比丘白佛,佛言:「应起,若一坐食、若作余食法不食、若病,听作如是语:『大德忍!我有因缘故不起。』和尚者,从受得戒。和尚等者,多己十岁。阿阇梨者,有五种阿阇梨:有出家阿阇梨、受戒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受经阿阇梨、依止阿阇梨。出家阿阇梨者,所依得出家者是。受戒阿阇梨者,受戒时作羯磨者是。教授阿阇梨者,教授威仪者是。受经阿阇梨者,所从受经处读修妬路,若说义乃至一四句偈。依止阿阇梨者,乃至依止住一宿。阿阇梨等者,多己五岁。除依止阿阇梨,若比丘所住房应扫洒,扫洒已若故有尘,听泥浆污洒。泥浆污洒已,若故有尘,听作地敷。若伊梨延陀耄、罗耄耄、罗氍氀、若十种衣,随所得敷之。」

时诸比丘不洗足上地敷,佛言:「听在户边安拭足物,若故不净,应户外安水器洗足。」比丘洗足已,足未乾便上地敷,地敷烂坏,佛言:「足未乾不得上地敷。若有急事,应以足拭膝、若拭[蹲-酋+(十/田/ㄙ)]、若以手拭、若以弊物拭。」

时诸比丘,为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有所取与,数数洗足疲劳。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若为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有所取与,听用铜盘、若桉、若机,饮食所须之物,尽持置上一时授与。」

时有比丘足下恶肿,于天雨中余比丘扶往厕上,卧泥中极患苦。诸比丘白佛,佛言:「听为护身、护衣、护卧具故,僧伽蓝内听着一重革屣。」

时诸比丘在道行,为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有所取与,偏露右肩脱革屣疲极。诸比丘白佛,佛言:「听若在道行,为和尚和尚等、阿阇梨阿阇梨等有所取与,即于头上若肩上取与。」

尔时佛在舍卫国。时六群比丘着革屣入聚落。时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沙门释子自言:『我知正法。』云何着革屣入聚落?如今观之有何正法?如似国王大臣。」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着革屣入聚落。」时诸病比丘有畏慎心,不敢着革屣入聚落,诸比丘白佛,佛言:「听病比丘着革屣入聚落。」

时六群比丘託病着革屣入聚落,余比丘见,语言:「佛不言:『不得着革屣入聚落。』耶?」彼言:「我病。」即问言:「何所患苦?」答言:「长老!佛不作如是说。若人言:『须臾间不乐,是谓病人耶?』我等託病。」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託病着革屣入聚落。」

尔时长老毕陵伽婆蹉,脚跟破须鞔跟革屣,诸比丘白佛,佛言:「听着鞔跟革屣。」

尔时长老毕陵伽婆蹉在道行,眼闇、脚指蹴地坏足。诸比丘白佛,佛言:「听着鞔足指革屣。」

尔时毕陵伽婆蹉多知识,在道行,大得大麦、小麦、斑豆、粳米,诸比丘疑不敢受。白佛,佛言:「听受。」诸比丘受已,不知置何处?白佛,佛言:「听若囊、若箱盛。」

尔时长老毕陵伽婆蹉在道行,得酥、油、蜜、石蜜不敢受。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受。」受已不知着何处?白佛,佛言:「听若以键瓷、小钵、次钵受。键瓷者,入小钵。小钵者,入次钵。次钵者,入大钵。」诸比丘不知畜键瓷、小钵、次钵,当净施不?白佛,佛言:「听不作净施畜。」

时长老毕陵伽婆蹉,老羸不堪步涉,白佛,佛言:「听作步挽车、若舆、若乘,除女人、牸牛马。」

尔时毕陵伽婆蹉在道行,得辇不敢受,白佛,佛言:「听受。」得皮辇不敢受,白佛,佛言:「听取却皮,十种衣中随以一衣裹之。」复得织皮辇不敢受,白佛,佛言:「听却皮绳、发绳,以余绳织应畜。」

诸比丘须辇辕,白佛,佛言:「听作。」诸比丘须辇绳,白佛,佛言:「听畜。若绳数断,听用皮作。若担辇肩痛,听安枕荐。若患脚寄痛,听作橙安枕荐。」时不知何人应担,白佛,佛言:「听比丘、若僧伽蓝民、若优婆塞、若沙弥,若得车亦如是,若皮车应却皮,十种衣中随以一衣裹之应畜。若得织皮车,除皮绳、发绳,余得畜。」不知何人应牵,白佛,佛言:「听若比丘、若僧伽蓝民、若优婆塞、若沙弥牵。」

尔时长老毕陵伽婆蹉,得守僧伽蓝人,佛言:「应畜。」

尔时六群比丘,作皮床、皮独坐床,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复作皮褥皮枕皮卧具皮地敷,破地生虫屋内臭秽,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

时有婆罗门出家为道,持伊师皮作拭足物置户内,佛言:「听畜。」

时诸比丘,汲水罐绳数断,佛言:「听以皮作索。若罐破听以皮作,若绳断以皮作绳。」若户绳数断,佛言:「听以皮作,若开户若闭户患手痛,听以大皮裹之。若户枢不转,应着皮。若上枢坏,听以皮縺,若向亦如是。若绳床、木床脚坏,听以皮縺。」

时有比丘脚痛。佛言:「以大皮裹脚令得患差便却。」若比丘覆屋绳断。佛言:「听以皮作,若户扂绳数断,听以筋若毛作。」

时六群比丘,畜皮钵囊、革屣囊、鍼綖囊。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

尔时有木师出家比丘,畜皮囊盛作器,白佛,佛言:「不应畜。木师出家比丘,一切作器不应畜。」

尔时众僧得木作器,白佛,佛言:「听畜。」不知用何物盛?佛言:「听十种衣随以一一衣作囊盛。」

尔时比丘酥油瓶露,佛言:「听以湿皮覆,若虫啮应以泥泥。」

尔时比丘得花形皮油器,畏慎不敢畜,佛言:「听畜。」

尔时比丘,得角作油器,畏慎不敢畜,佛言:「听畜。若下漏、上漏、若边漏听以皮缠覆。」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比丘木刺刺脚破,须软革屣。「听畜。」

时世尊与阿难俱行,去尸陀林塚间不远,见有贵价重革屣,世尊知而故问阿难:「汝何不取此革屣?」阿难言:「恐畜重革屣。」佛言:「听此粪扫物得畜。」

尔时比丘在道行,去塚不远,见有木贯死人皮厚,便剥取还房,作一重革屣,房内臭秽。余比丘问:「房内何以臭?」即以事答。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畜人皮,若畜偷兰遮。及余不净可恶皮不应畜,若畜突吉罗。」

尔时有比丘,从寒雪国来脚冻坏,诣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知而故问比丘:「汝何故脚破?」白佛言:「寒雪处来故冻坏。」佛问比丘:「彼国法何所着?」比丘言:「着富罗菴鞮。」佛言:「听着。若须靺,听作靺。听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作,不得作余用。若余用如法治。」

时六群比丘皮作腰带,佛言:「不应畜。」皮作禅带,佛言:「不应畜。」

比丘畜皮器,佛言:「不应畜。」

比丘畜皮帽,佛言:「不应畜。」

比丘作皮紧殊炭,佛言:「不应畜。」

比丘不拂拭革屣,污脚污卧具,佛言:「不应不拂拭革屣。」

时比丘洗足已,未乾便着革屣,革屣湿烂坏,佛言:「不应尔。」

时比丘不数浣拭脚物,诸比丘见污秽不喜,佛言:「听浣。」彼浣已不捩不晒,虫生。佛言:「应浣捩晒燥。」(皮革揵度竟)

衣揵度

尔时世尊在波罗捺国鹿野苑中。时五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五人白佛:「我等当持何等衣?」佛言:「听持粪扫衣及十种衣:拘舍衣、劫贝衣、钦跋罗衣、刍摩衣、叉摩衣、舍兔衣、麻衣、翅夷罗衣、拘摄罗衣、嚫罗钵尼衣。如是十种衣,应染作袈裟色持。」

尔时比丘得塚间衣,佛言:「听畜。」

尔时比丘得愿衣,佛言:「听畜。」

尔时比丘在道行,去塚不远,见贵价粪扫衣,畏慎不敢取。佛言:「听取。」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时有大姓子出家,于市中巷陌粪扫中拾弊故衣作僧迦梨畜。时波斯匿王夫人见,慈念心生,取大价衣破之,以不净涂弃之于外,为比丘故。比丘畏慎不敢取。比丘白佛,佛言:「若为比丘者应取。」

尔时有比丘,大姓出家,于市中巷陌厕上粪扫中拾弊故衣作僧伽梨畜。时舍卫长者见心生慈愍,以多好衣弃置巷陌若厕上,为比丘故,使人守护,不令人取。时有诸比丘直视而行入村,时守护衣人语言:「大德!何不左右顾视也?」时比丘见,畏慎不敢取。诸比丘白佛,佛言:「若为比丘,听取。」

尔时比丘堑中得死人衣畏慎,白佛,佛问言:「汝用何心取?」答言:「以粪扫衣取,不以盗心取。」佛言:「不犯。自今已去,不应取坑堑中死人衣。」

尔时有居士,浣衣已晒置壁上。时纳衣诸比丘见,谓是粪扫衣便取。时居士见语言:「莫取是我衣。」比丘言:「我谓是粪扫衣故取耳。」便放之而去。彼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粪扫衣取,不以盗心取。」佛言:「无犯。自今已去,不应取在园上、若篱上、堑中粪扫衣。」

时有比丘,于大官断事处前,有死人衣,比丘取此人衣。时大官勅旃陀罗,取死人弃之。旃陀罗言:「何不使取衣者弃之?」大官问言:「何人取衣?」答言:「是沙门释子取。」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在断事处取死人衣。」

尔时比丘在道行,去塚不远,见未坏死人有衣,即取而去。死人即起语言:「大德!莫持我衣去。」比丘言:「汝死人,何处有衣?」故持去不止。死人逐比丘,至祇桓门外,脚跌倒地。余比丘见,问此比丘:「彼何所说?」比丘答言:「此死人,我取其衣来。」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取未坏死人衣。」

尔时有牧牛人,以衣置头上而眠。时粪扫衣比丘见,谓是死人,彼作如是念:「世尊不听比丘取未坏死人衣。」即取死人臂骨打此牧牛人头破,彼即起语言:「大德!何故见打?」答言:「我向谓汝死。」牧牛人言:「汝不别我死生耶?」即打比丘次死。诸比丘白佛,佛言:「死人未坏,不应打令坏。」

时六群比丘,畜非衣作钵囊、革屣囊、针筒。畜锦文卧毡、褥枕、氍氀、獭皮。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以非衣作钵囊及针筒。不应畜锦文卧具、毡褥枕、氍氀、獭皮。」

尔时比丘,塚间得锦文卧毡、褥枕,诸比丘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用。」

时有比丘,塚间得伊梨延陀耄、罗耄耄、罗氍氀,有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却皮却草着,余者用作地敷畜。」

时有比丘于塚间得皮绳床、木床、独坐床,白佛,佛言:「听取。却皮,十种衣中随以何衣作,听畜。」

尔时比丘在塚间,得绳床、木床、独坐床,有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除二种绳,皮绳、发绳,余者应畜。」

时比丘在塚间,得辇得盖得步挽车,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畜。」

时比丘在塚间,得瓶澡灌、得杖扇,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畜。」

时有比丘在塚间,得钁鈎刀鎌,畏慎不敢取。白佛,佛言「听取畜。」

时有比丘,在塚间得钱自持来。比丘白佛,佛言:「不应取。」彼比丘须铜,白佛,佛言:「打破坏相,然后得自持去。」

时有比丘得牛嚼衣,白佛,佛言:「听取用。」

时有比丘得鼠啮衣,白佛,佛言:「听取用。」

有比丘得烧衣,白佛,佛言:「听取。粪扫衣有十种:牛嚼衣、鼠啮衣、烧衣、月水衣、产妇衣、神庙中衣、若鸟衔风吹离处者、塚间衣、求愿衣、受王职衣、往还衣,是谓十种粪扫衣。」

尔时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与摩竭提王阿阇世,中间共斗多人死。时比丘欲往取死人衣。白佛,佛言:「听往彼。若有人,先语取;若无人辄取。」

尔时阿阇世王,与毗舍离梨奢,中间共斗多人死。时比丘欲往取彼死人衣。白佛,佛言:「应往语然后取,若无人辄自取。」

尔时众多居士,于塚间脱衣聚置一处,埋死人。时粪扫衣比丘见,谓是粪扫衣,取之而去。时诸居士见语言:「此是我衣,莫持去。」比丘言:「我谓是粪扫衣。」即放地而去。比丘畏慎,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以粪扫衣取,不以盗心。」佛言:「不犯。不应取大聚衣。」

尔时众多居士于塚间烧死人,时粪扫衣比丘见烟已,唤余比丘共往塚间取粪扫衣去。彼言:「可尔。」即共往至彼,默然一处住。时居士见,即与比丘一贵价衣。第二比丘言:「持来当共汝分。」彼言:「共何谁分?彼自与我。」二人共诤。诸比丘白佛,佛言:「应还问居士:『此衣与谁?』若居士言:『随所与者是彼衣。』彼若言:『不知。』若言:『俱与。』应分作二分。」

尔时有比丘,往塚间取粪扫衣,遥见有粪扫衣,一比丘即占言:「此是我衣。」第二比丘即走往取,二人共诤,各言:「是我衣。」诸比丘白佛,佛言:「粪扫衣无主,属先取者。」

时有二比丘,俱往塚间取粪扫衣,遥见有衣便占言:「是我衣。」二人俱走往取衣,共诤各言是我衣。比丘白佛,佛言:「粪扫衣无主,随共取分作二分。」

尔时有众多居士,载死人置塚间。粪扫衣比丘见,即语余比丘言:「我曹今往取粪扫衣,可多得。」彼比丘言:「汝等自去,我不往。」比丘即疾往,大得粪扫衣,持来至僧伽蓝中净浣治。彼比丘见,语此比丘言:「汝作何事而不共我往取衣?我往取衣大得来。」此比丘言:「持来共汝分。」答言:「汝不共我取,云何共分?」二人共诤。比丘白佛,佛言:「属彼往取者。」

尔时有众多粪扫衣比丘,共期要往塚间取粪扫衣。有一比丘得贵价衣,余比丘言:「持来共汝分。」彼答言:「我得此衣,何故共汝分?」多人共诤。比丘白佛,佛言:「随先要,所得多少应共分。」

尔时佛在舍卫国。时诸居士祖父母、父母死,以幡盖衣物裹祖父母、父母塔。粪扫衣比丘见,剥取之。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沙门释子无有惭愧,盗取人物,自言:『我知正法。』如今观之有何正法?我等为祖父母、父母起塔,以幡盖裹塔供养。彼云何而自剥取?如似故为沙门释子裹塔供养。我等实为祖父母、父母,以幡盖裹覆塔供养。」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得取如是物。」若风吹漂置余处,若鸟衔去着余处,比丘见畏慎不敢取。比丘白佛,佛言:「若风吹、水漂、鸟衔着余处,听取。」

尔时比丘,见有庄严供养塔衣即取,取已畏慎。比丘白佛,佛言:「汝以何心取?」答言:「以粪扫衣取,不以盗心。」佛言:「无犯。不应取庄严供养塔衣。」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时毗舍离有淫女,字菴婆罗婆利,形貌端正,有欲共宿者,与五十两金,昼亦与五十两金。时毗舍离以此淫女故,四方人集于毗舍离。时国法以为观望极好。时王舍城诸大臣闻毗舍离有淫女,字菴婆罗婆利,形貌端正,有欲共夜宿者,与五十两金,昼亦尔。时毗舍离以淫女故,四方人集于毗舍离,观望极好。时大臣往瓶沙王所白言:「大王当知,毗舍离国有淫女,字菴婆罗婆利,形貌端正,有欲共宿者与五十两金,昼亦如是。以淫女故,四方人集于毗舍离,观望极好。」王勅诸臣:「汝等何不于此安淫女?」时王舍城有童女,字婆罗跋提,端正无比,胜于菴婆罗婆利。时大臣即安置此淫女,若有欲共宿者,与百两金,昼亦如是。时王舍城以淫女故,四方人集于王舍城,观望极好。时瓶沙王子字无畏,与此淫女共宿,遂便有娠。时淫女勅守门人言:「若有求见我者,当语言我病。」后日月满,生一男儿,颜貌端正。时淫女即以白衣裹儿勅婢,持弃着巷中。婢即受勅,抱儿弃之。时王子无畏,清旦乘车往欲见王,遣人除屏道路。时王子遥见道中有白物,即住车问傍人言:「此白物是何等?」答言:「此是小儿。」问言:「死?活?」答言:「故活。」王子勅人抱取,时王子无畏无儿,即抱还舍与乳母养之。以活故,即为作字,名耆婆童子。王子所取故名童子。后渐长大,王子甚爱之。

尔时王子唤耆婆童子来语言:「汝欲久在王家,无有才技,不得空食王禄,汝可学技术。」答言:「当学。」耆婆自念:「我今当学何术,现世得大财富而少事?」作是念已:「我今宁可学医方,可现世大得财富而少事。」念言:「谁当教我学医道?」时彼闻得叉尸罗国有医,姓阿提梨,字宾迦罗,极善医道,彼能教我。尔时耆婆童子,即往彼国,诣宾迦罗所白言:「我欲从师受学医道,当教我。」彼答言:「可尔。」时耆婆童子从学医术经七年已,自念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即往师所白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时师即与一笼器及掘草之具:「汝可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非是药者持来。」时耆婆童子即如师勅,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非是药者。周竟不得非是药者,所见草木一切物善能分别,知所用处无非药者。彼即空还,往师所白如是言:「师今当知,我于得叉尸罗国求非药草。面一由旬,周竟不见非药者。所见草木,尽能分别,所入用处。」师答耆婆言:「汝今可去,医道以成。我于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我若死后次复有汝。」时耆婆自念:「我今先当治谁?此国既小,又在边方,我今宁可还本国始开医道。」于是即还归婆伽陀城。

婆伽陀城中有大长者,其妇十二年中常患头痛,众医治之而不能差。耆婆闻之,即往其家语守门人言:「白汝长者,有医在门外。」时守门人即入白:「门外有医。」长者妇问言:「医形貌何似?」答言:「是年少。」彼自念言:「老宿诸医治之不差,况复年少。」即勅守门人语言:「我今不须医。」守门人即出语言:「我已为汝白长者,长者妇言:『今不须医。』」耆婆复言:「汝可白汝长者妇,但听我治,若差者随意与我物。」时守门人复为白之:「医作如是言:『但听我治,若差随意与我物。』」长者妇闻之,自念言:「若如是,无所损。」勅守门人唤入。时耆婆入,诣长者妇所问言:「何所患苦?」答言:「患如是如是。」复问:「病从何起?」答言:「从如是如是起。」复问:「病来久近?」答言:「病来尔许时。」彼问已语言:「我治汝病。」彼即取好药以酥煎之,灌长者妇鼻,病者口中酥唾俱出。时病人即器承之,酥便收取,唾别弃之。时耆婆童子,见已心怀愁恼:「如是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病者见已,问耆婆言:「汝愁恼耶?」答言:「实尔。」问言:「何故愁恼?」答言:「我自念言:『此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以是故愁耳。」长者妇答言:「为家不易,弃之何益?可用然灯,是故收取。汝但治病,何忧如是?」彼即治之,后病得差。时长者妇,与四十万两金并奴婢车马。时耆婆得此物已还王舍城,诣无畏王子门,语守门人言:「汝往白王言:『耆婆在外。』」守门人即入白王,王勅守门人唤入。耆婆入已,前头面礼足在一面住,以前因缘具白无畏王子言:「以今所得物尽用上王。」王子言:「且止不须,便为供养已,汝自用之。」此时耆婆童子最初治病。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菩萨戒羯磨文

菩萨戒羯磨文(出《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 弥勒菩...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宋罽宾三...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

明菩萨沙弥智旭述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

佛说八大菩萨经

佛说八大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注音版】佛教念诵集--暮时课诵

根据上海佛学书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诵集》(朝...

佛说杂藏经

佛说杂藏经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后汉安世高译 佛在世时,维耶离国王苑...

【注音版】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一) 闻如...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放生蛇反遭咬,结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妈闲聊。她问我:你还记得小阿公吗?小阿公...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

圣严法师《安心就能安世界》

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