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分律卷第二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分律卷第二十九(二分之八明尼戒法)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六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尼,教授日不往受教授。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诸比丘尼言:「汝等教授日,云何不往受教授?」即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教授日不来入众中受教授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教授日不往受教授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有佛事、法事、僧事,或瞻病事。佛言:「听嘱授。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尼,不病,不往受教授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不往受教授,除余事,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教授时往受教授,佛法僧事及瞻视病人嘱授,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尼闻世尊制戒,听诸比丘尼僧半月从比丘僧求教授,而彼比丘尼不往求教授。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诸比丘尼言:「汝等闻世尊制戒,听比丘尼僧半月从比丘僧求教授,而汝等云何不往求教授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等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不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半月应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若不求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世尊有如是教,比丘尼半月应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而彼一切尽往求,以是故众便闹乱。佛言:「不应一切往,听差一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白二羯磨。应如是差。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白如是。』『大姊僧听!今僧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谁诸大姊忍僧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独行无护,听为护故应差二、三比丘尼共行。彼当往大僧中礼僧足已,曲身低头合掌作如是说:『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求教授。』如是第二、第三说。」时彼比丘尼,待僧说戒竟,经久住立疲极。佛言:「不应尔,听嘱一大比丘便去。」世尊既听嘱授,彼便嘱授客比丘。佛言:「不应尔。」彼便嘱授远行者。佛言:「不应尔。」彼嘱授病者。佛言:「不应尔。」彼嘱授无智慧者。佛言:「不应尔。」彼既嘱授已,明日不往问。佛言:「应往问可不?比丘应期往,比丘尼应期来迎。比丘期往而不往者,突吉罗。比丘尼期迎而不迎者,突吉罗。」

若比丘尼闻教授人来,当半由旬迎,在寺内供给所须洗浴具、若羹粥、饭食、果蓏以此供养,若不者突吉罗。若比丘僧尽病,应遣信往礼拜问讯,若别众、若众不和合、若众不满,当遣信往礼拜问讯。若比丘尼僧尽病,亦当遣信往礼拜问讯。若别众、若尼众不和合、若众不满,亦当遣信往礼拜问讫,若不往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半月往大僧中求教授;今日嘱、明日问;比丘期而往,比丘尼期而来迎;彼闻教授人来半由旬迎,在寺内供给洗浴具、饭食、羹粥、果蓏,以此供养;若大僧有病,应遣信往礼拜问讯,若别众、众不和合、若众不满,遣信往礼拜问讯;若比丘尼僧病,若别众、若众不和合、若众不满,亦应遣信礼拜问讯;若水陆道断、贼寇恶兽难、若河水瀑涨、若为强力所执、若被系闭、命难、梵行难,如是众难不遣信问讯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一)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尼闻世尊制戒,听比丘尼夏安居竟,应往比丘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然此诸比丘尼,不往至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诸比丘尼言:「云何世尊制戒,听比丘尼夏安居竟,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而汝等不往说自恣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比丘尼夏安居竟,应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云何不往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应往比丘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若不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时世尊既听比丘尼夏安居竟,应往比丘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时诸比丘尼,尽往大僧中说自恣闹乱。佛言:「不应尽往,自今已去听差一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往比丘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作白二羯磨,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当作如是白:『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白如是。』『大姊僧听!今僧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谁诸大姊忍僧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者默然,谁不忍者说。』『众僧已忍差某甲比丘尼,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独行无护,为护故,应差二三比丘尼为伴,往至大僧中礼僧足已,曲身低头合掌作如是说:『比丘尼僧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竟,比丘尼僧说三事自恣见闻疑。大德慈愍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如是第二、第三说。」彼即比丘僧自恣日便自恣而皆疲极。佛言:「不应尔。」比丘僧十四日自恣,比丘尼僧十五日自恣。若大僧病、若别众、众不和合、若众不满,比丘尼应遣信礼拜问讯,不者突吉罗。若比丘尼众病、若别众、若众不和合、若众不满,比丘尼亦当遣信礼拜问讯,不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比丘尼僧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竟,比丘尼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若比丘十四日自恣,比丘尼十五日自恣,比丘僧病、若别众、若众不和合、若众不满,比丘尼应遣信往礼拜问讯;比丘尼众病,乃至众不满,亦应遣信礼拜问讯;若水陆道断、若贼寇恶兽难、河水瀑涨、若命难、梵行难、为强力者所执,若不往问讯,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二)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尼,在无比丘处夏安居,教授日无受教授处,有所疑无可谘问。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诸比丘尼言:「云何乃在无有比丘处夏安居,教授日无受教授处。若有所疑事而无可谘问处?」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乃于无比丘处夏安居,乃至有所疑事而无可谘问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在无比丘处夏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说。

彼比丘尼,无比丘处夏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有比丘处夏安居;若依比丘僧夏安居;其间命过者、若远行去、若休道、或为贼所将去、或为恶兽所害、或为水所漂,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三)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城中有一多知识比丘尼命过。复有比丘尼,于比丘所住寺中为起塔,诸比丘尼数来诣寺住立言语戏笑、或呗或悲哭者、或自庄严身者,遂乱诸坐禅比丘。时有长老迦毗罗常乐坐禅。比丘尼去后,即日往坏其塔除弃着僧伽蓝外。时彼比丘尼,闻迦毗罗坏其塔除弃,皆执刀杖瓦石来欲打掷,时迦毗罗即以神足飞在虚空。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诸比丘尼:「汝云何乃欲持刀杖瓦石打迦毗罗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是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乃持刀杖瓦石欲打比丘?」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入比丘僧伽蓝中,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诸比丘尼疑,不敢入无比丘僧伽蓝中。佛言:「听入。自今已去应如是结戒:若比丘尼,入有比丘僧伽蓝中,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亦不知有比丘无比丘,后方知有比丘,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疑者。「不知者无犯。」佛言:「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寺入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彼欲求教授,不知何从求?有疑欲问,不知从谁问?不敢入寺。佛言:「自今已去听白然后入寺。」彼欲礼佛塔、声闻塔,佛言:「欲礼佛塔、声闻塔,听辄入,余者须白已入。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不白而入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不白而入门,波逸提。一脚在门内、一脚在门外方便欲入,若期入而不入者,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无比丘而入;若礼拜佛塔、声闻塔,余者白已入;若来受教授、若欲问法来入、若被请、若道由中过、或在中止宿、或为强力者所将去、或被系闭将去、或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四)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长老迦毗罗比丘夜过已,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诸比丘尼见迦毗罗即骂詈言:「此弊恶下贱工师种,坏我等塔除弃僧伽蓝外。」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言:「云何汝等乃骂长老迦毗罗?」呵责已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骂迦毗罗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骂比丘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骂者,下贱处生、种姓下贱、技术下贱、作业下贱、若说犯罪、若说汝有如是如是结使、或触他所讳。彼比丘尼,种类骂比丘,乃至说他所讳。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独语、若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五)

尔时婆伽婆在拘睒弥。时迦罗比丘尼,好喜斗诤不善忆持斗诤事,后瞋恚嫌责尼众。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迦罗比丘尼言:「汝云何喜斗诤断已,怀恨经宿嫌骂尼众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迦罗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喜斗诤断已,怀恨经宿方便骂詈尼众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不喜骂比丘尼众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诤有四种如上。

众者,若四人若过四人。

彼比丘尼,喜斗诤经宿后骂比丘尼众,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独语、若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六)

尔时婆伽婆在释翅搜迦毗罗国尼拘律园中。时跋陀罗迦毗罗比丘尼,身生痈使男子破之。此比丘尼身细软如天身无异,时男子手触身觉细滑生染着,便前捉欲犯,即便高声言:「勿尔!勿尔!」时左右比丘尼闻其声皆来问言:「向何故大唤耶?」即具说因缘。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跋陀罗迦毗罗言:「云何比丘尼乃使男子破痈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跋陀罗迦毗罗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使男子破身痈疮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身生痈及种种疮,不白众及余人,辄使男子破若裹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僧者亦如上。

彼比丘尼,若身生痈及种种疮,不白众使男子破,一下刀,一波逸提。若裹时,一匝缠,一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白众僧使男子破痈若疮、若裹,若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七)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居士欲办具饮食请比丘尼僧,即于其夜办种种多美饮食,夜过已清旦往白时到。时舍卫城中俗节会日,诸居士各各持饭、乾饭、麨、鱼及肉,来就僧伽蓝中,与诸比丘尼。诸比丘尼受此施食食已,然后方诣居士家食。时居士手自斟酌羹饭与诸比丘尼。诸比丘尼言:「止!止!居士,不须多着。」居士报言:「我所以办具此种种多美饮食人别一器肉者,正为阿姨故耳!勿谓我无有信心而不食。阿姨但食,我实有信心。」比丘尼报言:「我等不以此事,朝是节会日,诸居士各各持饭、麨、乾饭、鱼、肉种种羹饭,来诣僧伽蓝中,与诸比丘尼。我等先已食,以是故少受耳。」时诸居士皆共讥嫌言:「此比丘尼不知厌足,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云何先受我请已,复受他种种饭食食已,后方受我食?」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诸比丘尼言:「汝等云何先受居士请,复受余食?」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先受居士请,后复受余食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先受请,若足食已,后食饭、麨、乾饭、鱼及肉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先受请,若足食已,后食他饭、麨、乾饭、鱼及肉食,一咽一波逸提。

比丘,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受非正食请,若不满足食请,若先不被请,若即于食上更得食,若于其家受前食、后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八)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提舍比丘尼,是安隐比丘尼弟子,彼有知旧檀越家。安隐比丘尼语提舍比丘尼言:「可共往至檀越家。」报言:「欲往可尔。」二人俱往。安隐比丘尼衣服齐整不失威仪,檀越见已生欢喜心,以此欢喜心便与供养。时安隐比丘尼食后还至僧伽蓝中,语提舍比丘尼言:「此檀越笃信欢喜好施供养。」时提舍比丘尼有嫉妬心,便作是语:「檀越笃信好施供养于汝。」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提舍比丘尼言:「云何生嫉妬心,乃作是言:『是檀越笃信好施供养于汝。』」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提舍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乃生嫉妬心言:『檀越笃信好施供养于汝。』」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于家生嫉妬心,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于家生嫉妬心言:「是檀越笃信好施供养于汝。」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其事实尔,若彼檀越笃信好施供养于彼,便作是言:「是汝檀越笃信于汝。」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独语、若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九)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以香涂摩身,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此比丘尼等,不知惭愧犯不净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以香涂身,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尼:「汝等云何乃以众香涂身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以香涂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以香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以香涂摩身,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以胡麻滓涂摩身,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此比丘尼,无有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持胡麻滓涂身,如似贼女、淫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以胡麻滓涂身?」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乃以胡麻滓涂身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以胡麻滓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以胡麻滓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一)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使诸比丘尼揩摩身,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使诸比丘尼揩摩其身,如似贼女淫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乃使诸比丘尼揩摩其身?」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诸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乃使诸比丘尼揩摩其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是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使比丘尼涂摩身,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使比丘尼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二)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使式叉摩那涂摩身。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此比丘尼等,不知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使式叉摩那涂摩其身,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使式叉摩那揩摩其身?」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使式叉摩那揩摩其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使式叉摩那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使式叉摩那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三)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使沙弥尼涂摩身,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此六群比丘尼,不知惭愧犯梵行,使沙弥尼涂摩身,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乃使沙弥尼涂摩其身?」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使沙弥尼涂摩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使沙弥尼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使沙弥尼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四)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使白衣妇女涂摩身。时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此比丘尼,不知惭愧犯梵行,乃使白衣妇女涂摩其身,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使白衣妇女涂摩其身?」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使白衣妇女涂摩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使白衣妇女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使白衣妇女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五)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偷罗难陀比丘尼作如是念:「着[袖-由+宁]髁衣令身麁大。」居士见皆共讥嫌:「此比丘尼等,不知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着[袖-由+宁]髁衣令身麁大,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偷罗难陀言:「汝云何作如是念:『着[袖-由+宁]髁衣令身麁大。』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偷罗难陀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作如是心:『着[袖-由+宁]髁衣令身麁大。』」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着[袖-由+宁]髁衣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袖-由+宁]髁衣者,若用毳、若劫贝、若俱遮罗、若乳叶草、若刍摩、若野蚕绵一切物,比丘尼作如是意:「着[袖-由+宁]髁衣令身麁大。」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内着病衣;外着涅槃僧,次着袈裟;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六)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畜妇女庄严身具手脚钏及猥处庄严具。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此比丘尼,无有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畜妇女庄严身具手脚钏及猥处庄严具,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乃畜妇女庄严身具手脚钏及猥处庄严具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畜妇女庄严身具手脚钏及猥处庄严具?」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畜妇女庄严具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有命难、梵行难,有疑不敢着庄严身具走。佛言:「自今已去若命难、梵行难,听着庄严身具走。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尼,畜妇女庄严身具,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尼,畜妇女庄严身具,手脚钏猥处庄严具,乃至树皮作鬘,一切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若命难、梵行难,着庄严具逃走,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七)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尼着革屣手擎盖而行,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此比丘尼,不知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着革屣擎盖而行,如似淫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乃着革屣手擎盖而行?」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着革屣手擎盖而行?」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着革屣持盖在道行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至小食大食处,若夜集若说戒时,行遇雨渍坏新染色衣。佛言:「自今已去听护身、护衣、护卧具故,在僧伽蓝内作树皮盖、叶盖、竹盖。」时有比丘尼天雨时涂跣行泥,污脚污衣污坐具。佛言:「自今已去听为护身、护衣、护坐具故,在僧伽蓝中作屧着。」诸比丘尼虽作屧,犹污衣污身污坐具。佛言:「自今已去听下着树皮、若皮堕,以缕綖缀、若断,听用筋若毛,或用皮带系之。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行,除时因缘,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行,除时因缘波逸提。彼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行,随所行村界,一一波逸提。无村阿兰若处,随行十里,一波逸提。行减一村界,突吉罗。减十里,突吉罗。行一界内,突吉罗。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护身护衣护卧具,于僧伽蓝中作树皮盖、叶盖、竹盖;护身、护衣、护卧具故,于僧伽蓝内作屧着,不犯。或为强力者所执,或为系闭,或命难、梵行难,着革屣持盖行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八)

四分律卷第二十九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菩萨戒本

菩萨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萨说 北凉天竺...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白...

五分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五分戒本(亦名弥沙塞戒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佛说三转法轮经

佛说三转法轮经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一...

法句譬喻经

法句譬喻经卷第一 晋世沙门法炬共法立译 无常品第一...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注音版】优婆塞菩萨戒诵戒仪式

优婆塞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十力经

佛说十力经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 新译《十地经》及...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 开府仪同...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卷第一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疏 昔风穴和尚谓首山曰。不幸临济之...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有八种原因会导致持咒不灵

1-3、【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