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十)

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现在我们进入严冬时期,天气已经最冷了,咱们这学习佛法,这都不算什么,小小的考验,希望大家还是一如既往,抱着这种热情来好好地学习这个《大乘妙法莲华经》。

大家翻到课本,上次我们讲到这个四谛,四种四谛,应该到这一段了。【涅槃圣行。追分别众经。故具说四种四谛也】。这是《涅槃经》的圣行品,《大涅槃经》是佛教的大乘经典,也是属于圆教的经典,跟《法华经》一样的。法华涅槃时,《法华经》跟《涅槃经》都是天台判教称为是说大乘圆教的经典。在《涅槃经》里面有一品叫圣行品,追分别众经,他追说,再往前说过的这些经典,他又把他重新再梳理一遍,所以把四种四谛全部都详细地给大家说出来了。因为前面从华严一直到般若时,从第一时到第四时,它是包含四种四谛的,所以说叫具说四种四谛。

德王品也是《涅槃经》里面的一品,叫德王品,叫【追泯众经。俱寂四种四谛】。又说又寂,就是又说又不说。说是为什么呢?应众生的因缘而说,但实际上又不可说。真正的实相之理能够说出来吗?说不出来的。所以这里叫做追泯,又说又泯。我们觉得很有意思,实际上就是泯的话,就是一种圆融,最终叫什么?从可说到不可说,就跟我们说的,从可以思议到不可思议,这就代表佛教的最高境界。追说只是一种方便,追泯呢才是究竟,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吧。当然没有方便就没有根本,就没有究竟;但是仅仅有方便,没有究竟的话,这就没有真正讲到佛法最圆满的地方。

【文云】,这里面经文就说了,【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你看这很有意思。生生不可说,生生是代表什么四谛啊?生灭四谛;生不生是代表什么呢?无生四谛,这是通教的无生四谛;生灭四谛是藏教,三藏教的生灭四谛;然后不生生不可说是什么四谛?别教的无量四谛;不生不生那是什么呢?圆教。但不管这四种四谛,好像佛说了很多,四种四谛都说了,但最终呢统统归于不可说。

如果按我们普通大家理解,应该不生不生是无作四谛,那是最高境界,它才是真正的叫什么?不可说,叫不可思议。怎么前面这三种四谛也是不可说呢?当然实际上上节课我们就已经讲了。【法华明无量入一。是会三种四谛。归无作一种四谛也】。会三归一嘛,把前面藏通别三教最终都会入了、融入了圆教。所以前面这三种四谛也就会入了最终的无作四谛。在圆教人的眼中,一切法皆圆,所以说都是不可说。当然下面他具体说了为什么不可说,实际上说得也比较简单,咱们就怎么去理解。

【云何生生不可说】。怎么叫生生不可说呢?生生为什么不可说呢?这里有解释:【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说】。生生又是生,生生又是不生,到底生生是生呢?还是不生呢?生,有能生,有所生,实际上有生肯定就是有灭,当然这里没必要说灭的问题了。有生,从因缘缘起来说,它是有生的。有能生之法,有所生之法。所生的是什么?是果;能生的是什么?是因。因果这些事相法是不是存在的呢?确实存在。但既然它是缘起,这个因果事相,能生也好,所生也好,它是什么?都是性空。所以说能生和所生,又是不生,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那么你说它是生还是不生呢?既不是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生和不生,也不是非生非不生。实际上当然这里就没必要说这么多了,说这两个就够了,就不可说。

【若依文。但举生不生释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这生不生就是指通教。通教是什么,讲性空,讲空。所以说生即是不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就是用通教来解释藏教这个生生的话,那么通教这个生生实际上就是什么呢?变成了生和不生。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仅仅是站在三藏人的角度的话,生生还就是生生。但通教人看藏教人的生生的话,生生就变成了生不生,提高了,境界不一样了,明白吗。就是我们说世间人,你这智慧不一样,眼界不一样,看同样的问题,他的境界就不一样。如果境界低的人,他看待这个问题,他仅仅就是从比较低的这个层次去看,他没办法超越。但是突然来个比他高明的人,你看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能这么看,我还能那样看,我告诉你,他一下,啊,恍然大悟,明白了。

【那可偏作生生而说】。生生之中就是什么呢?生不生。【佛为利根人。举一而例诸】。举一个例子,其他的都是这样子的,举一反三。【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你看这里说了吧。【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么又从这个生生里面推导出生和不生,从这个生不生里面继续往上再推导,又可以不生而生。到最终又推到圆教的不生不生。

所以很有意思,就是我们说的天台经常讲这个四料简样的,这四句话。就像我们经常以前也给大家讲的,这四门:空门、有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表面上是四门,实际上四门是相通的,不仅仅是四门,最终都是通入这个城中,都能入这个城,入涅槃城,本身这个四门就是一体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佛教这里看什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能够同时什么呢?并存,但是最终呢,空有最终又能双泯,又要同时放下。

所以【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说,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这就不用再说了,不用再重复,不然的话又来个生不生即是生生,生不生即是不生生,生不生即是不生不生。就把通教这个生不生又跟其他三教之间,加一个算是贯通吧。然后到别教也是一样,别教是什么呢?不生生。不生生里面也有生生,不生生里面也有生不生,不生生里面也有什么?不生不生。

所以我们看这个,实际上里面这个句式,它这个次序也很有意思。

你看,首先是生,能生也好,所生也好,反正就是有生。三藏人比较实在,他老执著有个实在的东西、实有的东西。

但是通教人呢,他就比较那个了,他是属于大乘,大乘就开始讲性空了,生当下就是不生,不管是能生也好,不管是所生也好,皆是性空。所以他的生是什么?叫幻生;他的灭叫什么?幻灭。幻生、幻灭就不是真正的生灭,所以叫不生,他是注重在性空,刚刚进入大乘的时候。

好,再往上,别教,属于大乘里面再升级了,虽然说是空,虽然说是不生,虽然说性空不生,但是不妨从空而出假。所以叫不生里面又有生。叫什么呢?真空不碍妙有,知道吗,从妙有里面,妙有可以从真空里面进行什么呢?出生。当然不仅仅是真空妙有,实际上别教里面已经开始讲到中道了,他只是中道不圆满而已。

到最终圆教这里就完全究竟了,生也不生,不生也不生。为什么不生也不生?不生就是不生,为什么不生也不生?连这个不生的这个概念,也得放下。叫什么呢?人空法空,最终空亦空,连这个空都没有了,这就是最终空有二边俱不著,进入中道了。

就像我们经常说,哎呀,你要学佛,学佛法才能去除烦恼,世间的事情真的都是生死烦恼,只有佛法才是最好的,只有佛法才是究竟解脱。到最终佛法也不这么说了,连佛法本身都得放下,所以说叫作:“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把自我也得放下,这就佛教叫究竟无我,连自己本身佛法也不是说完全可以去取著的一个东西了。

有没有佛法呢?以前也跟大家探讨过这东西,当然有佛法,当然又没有佛法。对于我们来说,佛法是存在的,佛法就是药,对于我们有病的人、有烦恼病的人来说,佛法就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你说对佛、对菩萨来讲,这个佛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他是不是存在啊或者说?没有!他是完全健康的人,他没有烦恼病,还需要佛法这个药干嘛?佛法在他这里就等同于是无一样的。但是对于我们众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佛法就把这些问题说得很清楚,就对于不同境界、不同根机的人来说,对于凡夫、对于圣人来说,他看一件事情的这个观念,或者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得出来的认识,他是不同的。但即使这个结论不同,但是这个认识最终结论又可以把它融合在一起,它也是连贯在一起的,相互之间能够相通的,这就是佛法的伟大,明白吗。

世间法的伟大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相互之间是矛盾的,是对立的,是冲突的。虽然我们经常世间也有,当然也有辩证的,比如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它只是它的母,但失败并不是成功啊。从失败里面总结,总结经验、总结教训,最终下次可能就能成功,但是失败的当下它是不是成功啊?还并不是成功。佛教不这么讲,到圆教,失败就是成功,你当下能够觉悟,当下失败就是成功,不要等到以后。

所以说从时间方面说,从概念方面说,从重重种种认识方面说,佛教真正大乘的圆教,当下,讲究当下。为什么讲究当下,不仅仅是当下这一念。就是我们当下能够把一切问题都能圆融地去看待。如果你的根器、你的智慧足够的话,当下立即就能转变,他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觉得我这个事情我没办法去克服,这个事情我做不到,没那么严重,不能说你次次都能做得到。但是你如果具备信心的话,你不断地去修炼的话,你可能在一定的时候,就能,哎有时候就能做得到了,你就能感觉到佛法所说的是真实不虚的,你说有就有,你说没也就没了,说句实话。所以困难是看你怎么去看待这个问题。

下面又是问。【问。佛何故作偏释耶。答。为利根故。亦是有因缘故。宜须如此。时众如快马见鞭影。不俟彻骨耳】。就说佛为什么偏释,就是为什么又讲这四种次第,为这个根机的人又说这个,为那个根机的人又说那个。为利根故,亦是有因缘故,当然说这样主要讲这个无作四谛,是为这个利根的人说,无作四谛。这里又说了快马见鞭影,这个快马就是良马,这个良马悟性高,本身又有力量,它只要看到这个鞭子的影,不要抽到它身上,它就自己能够奋蹄而跑,向前赶紧就跑了;比较笨的马,比较根机差的人、众生,那就必须什么呢,一个是,有些是稍微好点的,次一点的碰到他的毛,这个鞭子它能触到他的毛,他就知道,啊,要往前跑;有些呢要抽到他的这个皮和肉,打到他的皮肉上,已经开始有疼了,知道要跑;有些抽到皮上、肉上还觉得这个无关痛痒,没什么感觉,要彻骨,彻骨之痛,要疼到骨头里面去了,他才知道跑。就是藏通别圆四种根机嘛。圆教的人就是快马;别教的人呢,就是触毛,这个鞭子打到他的毛就可以了;那通教的人呢打到肉;像藏教的人就打到骨。

我们现在是打到骨,要是没学佛打到骨都没有用,不知道,为什么打我,你还打我,我生气了,我还要跑,我还要听你指挥,我跟你理论理论,竟然这样子的,是不是。干嘛要听你,说什么东西,你还佛法,我看了你是歪说,歪理邪说,还得跟你争辩。我才不相信呢,我们是相信世间的,我们高举什么旗帜,我们或者信那个主义,信这个理论,他有一大堆的东西,多了去了,那就没办法。所以说打死他都没用,这就是得有因缘,知道吗。所以为什么佛对不同的根机说不同的法,没办法嘛。他不想让大家都成为快马,见个鞭影就赶紧跑?有些人没反应,没反应还好,有些人还负反应,更麻烦,还不如不说,弄得不好还诽佛、谤佛、骂佛,多可怜。

【如此追泯,何说而不寂耶】。就是佛说法四十九年,最终又无一法可说,无一众生可度,又归于性空,这就是叫做追泯。泯灭一切,一切法本来就是性空。所以何说而不寂呢?

【或三种可说为粗】。前面三种四谛都称为粗。【一可说为妙】。叫什么呢?无作四谛是可说的,是妙。【或三不可说为粗。一不可说为妙】。最终又把它可说变成不可说了嘛。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这三种不可说又是粗。只有不生不生不可说,这是妙了。【或四皆可说为粗。四皆不可说为妙】。它就不同的一种那个,我们说的算是一种比较。四种四谛只要是可说,都称为粗。四种四谛你说到它不可说,都是妙。

【或四可说有粗有妙。或四不可说有粗有妙】。还是不出前面这个内容,一样的。就是可说里面分粗妙,不可说里面也分粗妙。那就前面是什么,第一、第二嘛,就这个意思吧。

或三种可说为粗,一可说为妙,就变成我们这句;或四可说有粗有妙;或四不可说有粗有妙,就相当于第二句;或三不可说为粗,一不可说为妙,就把它合在一起了;然后呢或四可说皆非粗非妙;或四不可说皆非粗非妙,那就更高的境界了,那就超越前面这几句的境界了。你不要用粗妙去什么呢,粗妙还是属于相待的,非粗非妙才是绝待的。《法华经》里面除了相待这个妙之外,最终还是绝待妙,而且绝待妙属于最高境界。所以说就是什么呢?可说的当下就是不可说,粗的当下就是妙!粗中就有妙,但是你懂得吗?就跟佛拿那个金色的婆罗华给你看,懂得我的意思吗?一看这不就是一朵花嘛,很漂亮,如此而已。人家看这是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摩诃迦叶,人家就看到是实相,你看到就是表面上一朵花。没办法,粗人嘛,也就不错了,能看到花就不错了,我们花都看不着。什么时候佛也能这样,给我们示说,哪怕我们如聋若哑、如痴如醉也没关系,能看就行,是吧。我们连著相的机会都没有,想著佛像的机会都没有,知道吗,还别说不著了啊。

【四不可说皆非粗非妙】。就是把四不可说,它实际上也是平等的,你不要说前面三种不可说是粗,后面一种不可说才是妙,一回事。

【如是等种种。皆决了入妙。开权显实】。你看不管是前面种种粗,最终都经过开会之后,经过给大家开示之后,都融入到这个妙里面去了。一个是相待的妙,一个最终是绝待的妙。前面还是开权显实,开始会粗归妙、会权归实,开权显实;到后面实际上就是非权非实,非粗非妙。为什么呢?它里面有什么直接的关联没有?给大家讲过了,跟这个净土宗是一个道理。叫什么,“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它本来不是两件东西,权实到最终权都归于实了,粗都归于妙了,还有粗吗?没有粗了!你这粗人都已经变成妙人了。点石成金子了,到处都是金子,没有石头了,那就叫非粗嘛。本来这个金子是因为这个石头才显出价值,这个妙呢是因为这个粗才显出它是妙的来,既然这个粗都没有了,这个妙也就不存在了,全部都已经脱贫了,全部都已经致富了。然后大家都是富人,你说我是富人,你有必要强调我是富人吗?因为你跟大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每个人、大家都是富人,就显得大家都不富了,都是一样,平等了。这个时候也叫非富,也叫非妙,就是当这个相待的两件东西都已经不存在的话,实际上既是非粗,也是非妙,都不能成立。我们世间的东西都是因为相待而能成立。

打个比方,我们一直拿我们自己这个身体来打比方。因为有左才会有右,因为有父母才会有你,因为有人才会有我。当一切这些需要相待成就的因缘条件都不存在的时候,还有你的存在吗?你已经找不到你的存在。你总得有你这个人,眼睛、鼻子、五官嘛、四肢嘛,没有了,到哪里去找你去呀。世间找不出一个东西是不要等待任何条件成就之后,它就能独立存在的这么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自性,有自性吗?没有。永远都是种种外在的这种虚幻的种种事相、种种因果之法、因缘之法,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最终佛教为什么讲,非空非有,就是这些事,就是讲这些道理。

好,最终又进行个总结啊,【四皆不可说。是位高。四皆可说。是体广。四亦可说亦不可说。是用长。四非可说非不可说。是非高非广。非长非短。非一非异。同称为妙也】。又跟前面所讲的位高、体广、用长。又跟这个体、位、用结合起来。实际上我们再理解也很有意思,你别说它,虽然说不可说、可说又说,亦可说、亦不可说,它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虽然最终都没有差别了,但是这个过程还是有差别的。

不可说,我们说佛教有深广二义嘛,它属于深,深浅的深,它有高、低,有这个区别。不可说它是代表什么?理解大乘的这个深义。可说的东西属于体广,属于广义,它都是讲因果、事相啊,讲种种佛法可以说出来的,可以思议的东西,但是它不够深。它虽然广,能够普遍,但是它不够深。就像我们说世间有很多人,学了很多东西,你说没有他不会的,但是没有他精的东西,没一样东西他能学得造诣非常深,他只是广,属于杂家,但不属于专家,没一样东西属于大家的。有些人到后面,亦可说,亦不可说用长,那就是既有位高又有体广,他才能得到亦可说,亦不可说。那需要说位高的时候就跟众生说位高,需要说体广的时候就跟众生说体广,这属于菩萨境界。你要哪样东西,我就给你哪样东西,你要来点世间法给你来点世间法,要佛法来点佛法,你要小乘我就给你小乘,你要大乘就给你大乘。可以窄、也可以广;可以浅、也可以深,这是指菩萨。到最终非可说非不可说,这就是佛究竟了。非可说非不可说,并不是说那我就不说了,什么都不说了,可说的也不说了,不可说的也不说了,不是说这个意思。大家千万不要,就是他已经到了究竟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些名相的东西了,达到顶点了,已经圆满了,这个非的话是不执著、不取著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不说。那我可说也不说了,不可说我也不说了。那佛天天就无所事事了,真的就无作?啥都不做了?不会这样子的。做无做做,达到最究竟,这才是真正的妙啊。

【观心可知。不复记也】。大家好好去思考这些东西,观心就从这个地方来。入文即能观心,随文就能观心。

下面我们再看啊,这个四谛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讲二谛了,四种四谛说完,前面讲的十二因缘。这个二谛挺复杂的,二谛比四谛还复杂,内容还更多。慢慢学吧,学完之后就有作用了。因为二谛它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这个真理,四谛是从苦集灭道嘛,二谛就是真俗二谛。

【四明二谛又为四】。分四个部分,跟前面一样的。【一略述诸意。二明二谛。三判粗妙。四开粗显妙】。一回事,它整个套路都是一样的。【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就是说二谛是从很多的经典里面出来的这个名字,很多经典都说到二谛。但是它的道理呢,很难知晓。名字大家一听都明白,都知道有这个名。但是到底什么道理呢?世间纷纭,众说纷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而且相互之间还有很多的争论,我觉得我说的这个更合适啊,我说得更有道理啊,反正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

【妙胜定经云。佛昔与文殊。共诤二谛。惧堕地狱】。你看这好,因为诤了这个二谛,堕到地狱里面去了。当然以前还没成佛嘛,以前也没作为文殊菩萨,肯定都在因地的时候,大家在讨论二谛,这好争来争去,最终都不讨好,全部到地狱里面去了。有些人一听害怕了,也不用害怕,没事嘛从地狱里面很快出来了。估计他们俩当时争得有点过分,可能是这个样子的。知道吗?这个争得有一点过分了,就是有点偏了。知见方面可能会有偏,知见一偏的话,这就是非常大的一种障碍,这种障碍的话,堕入恶道。但这只是暂时的,是吧。有些人那我们就不要去争论啊,对于佛法有什么疑义,大家算了不要辩了,也不要自己执著了。害怕了完全就不接触,回避,这也不对。要争辩,但是争辩要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自我太执著,以为就是自己对,别人就是不对。要和气嘛,自己心要空,就自己所理解的那么一点点,跟别人之间分享一下。不要一上来,就觉得我就比别人高,你就得听我的,我就得破掉你,我就把你辩输了,你最终得归顺于我,那这个人就不行,这不是学佛的态度啊。你还说争什么二谛,这叫二谛吗?一谛都没有。从世间上你都说不定,都没达到这个标准。人家世间有修养的人,从世间法来说,人家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个标准的,有个合理合情的一个方式的。你这个人一上来,这个标准、这个方式都没达到,具体这个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至迦叶佛时,共至所疑】。你到迦叶佛时,你共至所疑,到底谁对谁错啊,你看,一直还没完没了。【二圣因地。尚不能了】。你看,就是说,在因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把这个二谛搞明白,就这个意思。只有等到佛出世的时候,向佛请教,到底这个二谛是什么意思,佛说的才为最准确,只有佛才具有这种能力啊。

【二圣因地。尚不能了。况即人情。强生去取】。实际上这是给大家学佛的一种态度,不要自以为是。为什么呢?本来你就不是,说句实话吧,我说话都是很直接的啊,听我说话,告诉你,你听到了,这是对你们很有启发的,知道吗。本来就没有是的时候,我们做的都是非的事情,是吧。身语意业,举手投足全部都是错的。因为什么呢?我们都是妄想心。打个比方,我们这个发动机出问题了,这个思想就出问题了,你这个身语意业,你所做的一切东西能够正确吗?即使你现在在学佛法,因为你根器这么低劣,最终思维佛法你也不可能完全正确,也还是有偏差。然后呢你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我学得很多,我学得很高了,我非常了不起,那没有用!你说得稍微好点,就是比稍微差点的人稍微好点,知道吗,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觉得哎呀,你看我很讲卫生,我一回家里我得洗三遍手是吧,洗一遍手我得搓十分钟,但是最后一看显微镜下还是有细菌。你说你是清净的人吗,你永远都不清净,你是人就不清净。但并不是否定你没有学佛法的资格,就知道你学佛法可以在你的人的这个层次上不断地进步,但是你永远不可能达到究竟。不仅仅是在人的程度上,你就是在菩萨的法界,也不可能究竟啊。只有成了佛你才能究竟,这个时候你才敢说一句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才真正地知晓一切了。你其他人敢这么说吗?说这个就是大话,就是妄语。所以你必须要谦虚啊,要谦虚、要谨慎啊。我们现在都是人情,都是按人情。懂得多一点,我聪明一点,聪明都是小聪明,都是情执,都是妄想心。

【问。释迦值迦叶。即是二生菩萨。云何始解二谛。尔前复不应堕恶道。答。尔前语宽。何必齐二生之前。始恶道出】。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值迦叶佛的时候,当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成佛,是在因地的时候,已经是二生菩萨。为什么那个时候才开始解二谛呢?尔前复不应堕恶道,在这之前不应该堕恶道才对呀,就是他应该能够理解二谛才对呀,是说的二生菩萨,第二大阿僧祇劫。三藏佛修成佛要圆满的话要三大阿僧祇劫,他是属于第二大阿僧祇劫。第二大阿僧祇劫,但是他属于藏教佛,知道吗。尔前语宽,何必齐二生之前,始恶道出。就是说你不能仅仅从这个地方去看,二大阿僧祇劫从恶道出,当然有些他有不同说法,就是三藏教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之间他还会堕落,他还会有退,到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时候呢,才开始不退。

【又二生菩萨。将邻补处】。三藏教的补处了。【补处位多。别圆。永无此理】。本来按补处菩萨的话是属于别教或圆教的道理,实际上三藏教的话是不说这些东西的。【通教见谛。已免恶道。亦无堕落】。通教见谛就是已经破见惑的。通教有十地,其中这个见谛就是已经破除见惑了,他就已经超凡入圣了,所以他就不会再堕到恶道里面去了。但是在没有进入圣道之前,都可能会有退。那三藏教也是一样的,没有破见思惑,他也会有退,所以说这里说【应是三藏菩萨】,是指三藏教的菩萨。

【至二生时。犹未断惑。始解二谛】。他刚刚能够解二谛,但是呢还没有断惑,还没有断见思惑。

【此义无咎。尔前堕恶道。亦有其义】。所以前面他们二生菩萨在之前堕恶道,这也是合理的,合情合理的。就是没有破见思惑之前,都会有可能退堕。他虽然在修行,修到一定程度,但是有时候会退步的,但退步之后呢很快从恶道里面又出来,等什么时候破了见思惑,超凡入圣了,他就不会再堕了。当然这是说三藏教讲这个二谛,三藏讲这个二谛的话还差得远呢,说句实话,何况他都还没有超凡入圣,属于二生的这个菩萨。三藏教的二生,就是三生又怎么样,就是三藏教已经成佛又怎么样,那也就是刚刚二谛。这按照佛教,这天台宗啊,这二谛刚刚起步呢说句实话。有好多种二谛,三藏教的二谛是属于什么呢,最初级的。

【问。三藏菩萨有堕落。余三教无者。金光明经。那云十地。犹有虎狼师子等怖耶。答。为恶友杀。则堕地狱。为恶象杀。不堕地狱】。就是说三藏菩萨有堕落,余三教无者。《金光明经》里面说:那云,是在十地里面,还有虎狼狮子等怖。就说还是可能会有什么,有堕落。这里的话实际上咱们怎么去理解,不仅仅是三藏教的菩萨有堕落,余三教,你没有超凡入圣之前,都会有退转,也都可能有堕落的,知道吗。

当然他这里说,从另外的角度说。为恶友杀。则堕地狱。为恶象杀。不堕地狱。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恶友?什么叫做恶象?恶友就是恶知识。恶象的话,就真正像虎狼之相,这些能够害你命的这些猛兽。你为恶象杀啦,你最终就是这个身体死了,没有了,你不会堕到地狱里面去,你不会造业;但是为恶友杀呢,你受了恶知识的这种蛊惑,那就是说有恶的知见产生,那你就肯定堕地狱无疑。那就表明什么意思呢,只要你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自己正确的知见,或者说没有超凡入圣之前,你都有可能堕落。为什么呢?你不可能完全远离这个恶知识,你还有烦恼,而且你的烦恼还有很重。所以说为什么我经常还得求三宝加被啊,大家为什么要皈依佛,去求三宝加持。你不要去遇到什么恶知识,要得遇善知识。本来你学学还好啦,学得稍微有点点基础,但是还离得很远。碰上一个恶知识,随便给你说说,你以为是佛法,他说得很对,那就听他的了,最终堕落了。

【然圆教肉身。于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肉身未免恶兽】。你看就是圆教的肉身还是不免这恶兽之难。虽然心中的烦恼已经破了,但是身体这个业障,过去的业障没有消的话,可能还会被这些什么恶兽所害,但并不会堕于恶道啊。他害了你,你不会有嗔恨心啦,因为你烦恼已经破了,没关系嘛。但是你如果烦恼没有破,你这个恶兽害你不算什么,这个恶知识想害你,那就很容易了。这个恶兽害你只是暂时这一生的生命失掉了。恶知识害你什么,害你的法身慧命啊。那你生生世世,多生多劫,你在恶道里面一时半会儿都出不来了。那是最害命的。

好,【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其他的教,你的肉身在一生之中,不可能登十地。只有圆教才能什么,顿超十地。【以烦恼为虎狼。作行解者。于理则通】。就是这里的虎狼不是确切的实际之中的这个虎狼。是把虎狼呢比喻成烦恼,是个比喻,所以说你还是会被这些虎狼所害,还会堕落。

【于事不去(云云)。然执者不同。庄严旻。据佛果出二谛外。为中论师所核】。这是什么呢。就是庄严寺的这个叫僧旻那个法师。他讲二谛,认为佛果是出二谛之外的。结果这个中论这些法师,学中论就是三论宗的,他就进行破执,认为他说的不对。

【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无别理可照。不应出外。若出外而无别照者。藉何得出。进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这里什么意思呢,有时候认为:佛智是在二谛之外。如果佛智在二谛之外,那么佛智他到底照何理,破何惑呢?这意思说:佛智不应该出二谛之外。如果出二谛之外则无别理可照,所以就叫不应出外。

“若出外而无别照者。藉何得出”。如果是佛智在二谛之外,他没有其他可以照的,他本来就应该照二谛才对,那离开二谛之外他还能照吗?既然没有照,他怎么又能出呢?实际上就是对这个二谛,这个谛理的一种讨论。我们说智慧和谛。我们经常说这个谛是什么?是境;智慧什么呢?是能照。境为所照。就是说境和智之间应该是不分家的。有能照必有所照,能照的最终照的就是所照,所照最终就是被能照所照。打个比方就像现在太阳一出来,我们大地一切万物都为太阳所照,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不被太阳所照的吗?他的光芒是遍一切处的,没一样东西不为他所照。那佛智也是的,佛智就像太阳,他能普照一切。你既然说这个二谛是在佛果之外,或者说佛果是在二谛之外,那就麻烦了,不出它之外。

所以说进不成三。退不成二。又没办法成为三谛,又没办法退,又不成为二谛。这就是你二谛本身不成立,但是你又另外还来个什么三谛吗,也没办法成就。进退都不成。那么这个佛智又什么呢,这个佛果又是什么呢,在二谛之外难道还得另外立个什么东西吗,就没必要。

【梁世成论】,在梁朝的时候叫《成实论》。成实论师,成论师。【执世谛不同】,就对世谛的这种理解也不同。【或言世谛名用体皆有。或但名用而无于体。或但有名而无体用(云云)】,就是对这个世谛的理解不一样。有些认为又有名,又有用,又有体;有些认为只有名、用,但是没有体;有些认为只有名,又没有体、用,种种。实际上这些东西没必要太执著,反正你公说公有理,是婆说婆有理,知道吗。反正最终到这里来说,一到天台宗智者大师就认为,你这个东西说得都太片面了。也不能说你完全不对,反正就是片面,没必要在这些地方去纠缠。

【陈世中论】,你看,陈朝的时候,中论师破立又不同。【或破古来二十三家明二谛义】。就是古来对这个二谛解释的共有二十三家,中间有法师,也有大居士。每个人对于二谛这个解释道理都不一样。但是呢,中论统统把它全部破了。就说你们这个解释这个二谛啊,都不究竟,都不圆满。只有我们中论师,我们重新再给你们解释解释,我们比你们确实要高明。

【自立二谛义。或破他竟。约四假明二谛。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不信余说】。这个四假就是从四种境界来说,明二谛都是假的。

好,【今谓不尔】。就现在来说,智者大师又有不同看法了。【夫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知根知欲种种不同。略有三异】。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个总结。第一【谓随情】,第二【情智】,第三【智等】。一个是随情,一个叫随情智,一个叫随智。【随情说者。情性不同说随情异】。每个众生的情和性都不同,所以说佛所说的法,也就随着众生的情而有所不同。

【如毗婆沙。明世第一法】。应该这里可能有点问题啊【明世第一法。有无量种】,就世第一法都有无量种。

【际真尚尔。况复余耶】,就世第一法离最终的超凡入圣只差一步了。暖顶忍世第一,到后面就开始见道位了,离见道位、入圣位只差一步,它里面都有无量种的差别,何况是其他的呢。就是说连世第一这个相似的,我们说叫什么,这个忍位它都有这么不同。我们说叫内凡,内凡位,他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世第一是最高了,那么前面的暖顶忍就更有无量种了,它的差别就更多了,就这个意思。

【如顺盲情。种种示乳】。就是说顺盲人之情,来开示什么才是乳啊,给他解释什么是牛奶。这些人都是盲人,都是瞎子,没见过牛奶到底什么样子,你要给他解释到底牛奶是什么样子,你能说得清楚吗?说不清楚。【盲闻异说而诤白色】,大家盲人听了佛说的之后就开始在争论,这个白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岂即乳耶】。有些人说像雪一样的,但不知道他见没见过雪;有些人说像这个白鹤一样的;有些人说像这个贝壳一样的;有些人说像盐一样的,反正你就是种种比喻。这个乳的颜色——白色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家就在猜想。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盲闻异说而诤白色。岂即乳耶】,但最终真的这个白色都不是这个乳这个白色。

【众师不达此意。各执一文自起见诤。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只信这一个,不信那个。认为这个是是的,那个是非的。当然智者大师站在前任的这些高度来说,他统一再进行一个总结嘛。说起来实际上也容易,实际上我们做起来太难。我们现在大家实际上也都是这样子,佛法,每个人看到的佛经文字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看到佛经,理解的道理是不是一样?佛教同样一句经文,每个人理解就不一样。就等于对这个牛乳,我们都是盲人,我们的智慧很有限啊,根性都不行啊。每个人都说,我是这么理解的,他说我又是这么理解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然后相互之间可能会有争论,相互之间就有是非,没有办法。你说佛也没办法,你说佛你不要走,你不要圆寂,你到时候给我们解释清楚。你的答案是对,我们都要尊崇,可能吗?不可能。佛该走的时候就得走。留下这些问题的话,关键他解释问题解释不清楚,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下面又有问题。因为你这还是瞎子,没办法。今天的问题解决了,明天又有问题;明天问题解决了,后天还有问题。难道还让佛天天都跟着你们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相离。你又没这个善根,所以众生就是可怜呢,你看,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佛已经留下这么大财富给我们。但即使这么好的财富给我们的话,我们也经常叫不识货,看到这个宝贝,这个宝贝是什么宝贝,不认识。这个宝贝有什么用,这个宝贝有多大的价值,根本不清楚,有时候经常贱用,拿块金子就买颗糖吃,反正有宝贝,无所谓,不值钱,随便用。佛一看你这败家子,没办法。

【信一不信一。浩浩乱哉】。但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并不是佛说,你看我这一圆寂,你看后世这些子孙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我真是心里非常伤感。你说他会伤感嘛,也不会伤感,他知道这些事情。他已经看到未来肯定就会发现这些事情,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成佛了,这些事情,已经演了无数次了。一切无非是过去世佛在度化众生中曾经出现过的情景,在现在也会出生,在未来也还继续。

关键是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得去除自我的这种执著心,知道吗。我们抱着相对一种比较中允的态度、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事情。在我们这个世间只有相对比较有道理的,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对的。没有真正可以说是,我是绝对权威,我代表的说法就是,我讲的东西就跟佛说得无二,没有这样子。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太高了,就在世间来说相对大家比较公认的,大多数比较认可的,这就已经非常了不起的师父了,法师了。

【莫知孰是】,不知道谁是是。谁对谁错嘛。【若二十三说。及能破者。有经文证。皆判是随情二谛意耳】。都把这个二十三说啊,都归随情二谛了。【无文证者。悉是邪谓】。如果连这个经文这个证明都找不到的话,那你所说的二谛那就随便说了,瞎说了,邪见。【同彼外道。非二谛摄也】。就说你起码是什么引经据典嘛,言之有据呗,你说这个二谛那还行,如果你都言之无据,你自己想出来这一套,我随便怎么去解说的话,那你这个人就靠不住了。

【随情智者。情谓二谛。二皆是俗。若悟谛理。乃可为真。真则唯一】。你看,情谓是有二谛,但是二谛本身皆是俗,它都是有谛可说的,真正这个谛外之理你能悟得了吗,不一定能悟得了,你能悟得这个谛理之外,谛中之理,这才是真正的真。就像我们现在在学习这个二谛。给你讲各种二谛,给你讲种种名相、种种道理,但是你能真正悟得这个理吗?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等你真正悟得这个理的话,你才是真正的真。当然你真正悟得这个真理的话,你就离证道不远了。起码是悟道嘛,悟道的话就能修道,修道就能证道。这里举了个例子,【五百比丘各说身因】,这个五百比丘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五百大阿罗汉各说身因。

【身因乃多。正理唯一】,就是过去修行时候是怎么修行的。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但是最终所证得的这个真理都是一样的,叫正理唯一。所以说最终佛也都肯定他们,你们所修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没问题。但是每个人修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修学的这种因缘也都不一样。

【经云。世人心所见。名为世谛。出世人心所见。名第一义谛。如此说者即随情智二谛也】。你看,这又是个第二种标准,世间人所见的就叫做世谛,就是世间人不管怎么见,你说二谛也好,三谛也好,你见的都属于世谛。只有出世人,超凡入圣的这些圣人,他能见到的才是属于真谛。那么意思就是说,随情都只有世谛,随智才是真谛,那这么一说我们心中确实不得不服气。就是真谛在你这里就变成俗谛了,俗谛还是俗谛,真谛也成了俗谛。那么在这个圣人面前呢,真谛是真谛,俗谛也还是真谛。以前跟大家都说过这些东西是吧,就不是这个意思嘛。你没办法,你就这么点智慧,你就这么个根性,本来一个好的东西往你这里一弄,变成不好了。打个比方就是以前佛也拿这个比方,就是用甘露或者用醍醐,灌到你这个瓶子里面去,关键你这个瓶子太脏了,无上的醍醐、这甘露都被你给糟蹋了,就这么染污了。本来纯净的牛乳变成染污了,弄得不好成毒药,吃了之后还有害,就像我们现在吃的很多食品不健康嘛,染污的。因为我们本身这根器,这个根身器界它就是有染污的。这个佛经本来是金光闪闪,佛像金光闪闪,结果你这好,有色眼镜戴太多了,你看恍恍惚惚,不清不楚的,被你给那个了,没办法,哎呀!都不能完全见到他真实的这个面目,所以叫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此山中的话,你永远都见不到庐山真面目,就像我们在三界之中,只要是你没有出离生死,你永远都不可能见到庐山真面目,这二谛也就是庐山真面目呗。你见到的只是世谛,只有你什么时候不在庐山之中,不在山中的时候,你才能见到真面目,那就是成为圣人的时候。

所以为什么大家看修行超凡入圣,第一个叫什么,见道位,说是破见惑,实际上也就是见到道了,知道吗,见到这个真理了,明白真理了,这才叫见道。

大家休息一下吧,我们这内容太多了,有时讲起来时间根本就不够用,大家休息五分钟啊!待会我们再回来,阿弥陀佛!

好,大家回来,我们接下来看下面还有一个随智。【随智者。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见色见空】。就是随智二谛,圣人如果真正悟得了这个真理,那么不仅仅能够见到这真理,而且也能了俗;就是不仅仅能够明白这真谛,同时也能知道这个俗谛;不仅仅能够知道这真空,也知道这妙有,性空和妙有他同时都能知得道。如眼除膜,就是把眼睛这个膜给除掉了,比如说像什么眼病啊,什么白内障是吧,因为白内障看东西看不清楚,本来是空中无一物,你看到空里见华红,好像隐隐约约影影绰绰的影子,实际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把这膜去掉之后,就是众生把这些情执去掉之后,用智慧来观照世间的话,又能见色,又能见空。空的就是虚空,空无一物,代表什么,真谛;色就代表什么,俗谛。即使有森罗万象种种不同的色法,他也是了知无余。

这里又打了个比方。【又如入禅者。出观之时。身心虚豁。如轻云霭空。已不同散心。何况悟真而不了俗】。就像这些入了禅定修禅的这些人,即使在不入禅定的时候,已经出禅定出关的时候,他身心还是非常虚豁、非常轻松的、非常轻安的。在入关的时候肯定他的境界就更好了,即使出关之后这种境界还能在他的日常之中,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就是这个出关的时候,因为他入定的时间长嘛,再出来的时候,他仿佛还在入定境界之中,没有出来。看到世间的东西啊,就看得还似有似无一样的。即使是有,也就像轻云霭空,一片都是空,都是真空,没什么真实的存在,就像非常轻薄的这个云彩一样,好像挂在这个天空上,不会障碍他。但是我们世间的人就不是,我们世间的人看到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放不下,看不破,所以已不同于散心,我们是散乱心,他们的心是什么?属于定心。

【何况悟真而不了俗】,如果你悟到了真谛怎么可能不会了悟这俗谛呢?当然他这个了俗跟我们之间去看这俗的话,完全不一样了。他是以智慧来看这俗,照俗谛,我们呢是以这种妄想心、分别心去理解这些俗谛。比如我们看世间这些相,完全凭着我们意识心去认知,六根啊、六尘啊,我们是用根尘去了知这些东西,用六识去了知。那真正证入圣道的人他就不用这六根,他是用智慧,已经超越了。他六根已经清净了,表面上还有六根,但实际上这六根的作用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了。打个比方,就是过去,现在咱们的手机像素都提高了,原来的话可能有个几百万像素不得了,现在可能几千万都不算啥,以后可能就上亿,看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以前看个电视,弄个天线,天线信号还不好,晃晃晃,晃来晃去的,雪花点特别多,看人看不清楚;现在好,一根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现在我们又有些嫌太清楚了。有时希望来点什么?浪漫一点或恍惚一点的,不一样。就从肉眼就变成天眼,从肉眼又变成慧眼了,慧眼看东西跟我们肉眼是一样吗?不一样,不同的境界了。

【毗昙云。小云发障。大云发障。无漏逾深。世智转净】。小云就是什么呢?小的这种惑,见惑,大云是思惑。它都会出生种种障碍。当你的无漏智慧越来越深的话,世智就能转染成净,意思就是能破除这些障碍。

【故经言。凡人行世间不知世间相。如来行世间。明了世间相】。凡人行在世间,好像我们都看到世间的很多相,但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够了知;如来行世间,他才是真正能够明了世间相。这意思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世间的话,我们表面上世谛也不同,虽然有世间法,但是不懂世谛,如来在世间即使世间法、世谛,他在这里已明了之后,世谛当下也就是真谛。

【此是随智二谛也。若解此三意。将寻经论。虽说种种】,就是解,知道这三种意思,随情、随情智、随智,这三种二谛,你再去看经论的话,你就不会一片茫然,虽说有种种二谛的不同,【于一一谛】,每一谛【皆备三意也】。实际上这三意的话我们再简单看,就是针对不同的众生去说,最差根机的众生就只有随情二谛;根机稍微好一点的话,随情智,由情入智,慢慢能够破除这些烦恼,能够超凡入圣;那真正圣人的话,那就只要随智二谛就够了。那到底他是随情呢?还是随智呢?是吧,实际上二谛就是二谛,就看随什么根机不同,他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或者说法的这种方式不一样而已,实际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佛没办法,为了方便度众生啊,适宜不同众生的根机啊,所以说他有三种二谛。实际上不就一个二谛吗?

东西都在这里,你看不看得明白,你了解得清楚不清楚,这是你的问题。当然佛说法上吧,有时候可能会有些小小的差别,但实际上这种差别的话,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什么?在众生这一边。只要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佛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其他的一种说法的方式,大家明白吗?水清则月现,水浊则月不现,水要是半清半浊的话,就朦朦胧胧的月亮,就这么回事。所以说你众生意思代表什么呢?众生有多大的善根,就配听闻多深的佛法。但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善根,但是呢过去又有听法的善根,但是他没有修法的善根,没有悟法的善根,他听到了他也不明白,所以你哪怕是最好的佛法放到他那里,也就变成普普通通的了。本来听到的是大乘法门,但是他的根器太差了,就跟听小乘差不多,甚至还更差的话,就跟听世间法差不多。有的人不是把佛法当作是修行的工具,当作个辩论,当作个知识,他跟别人说,我懂得佛法,我自己可能从来就不信仰,他也不一定了解多少。你说他懂吗?懂一点点,他就跟别人去辩论、去争论:你看我懂得很多。就当作世间的一般的学问一样的。有这样子的人,太多了。

第二,【二正明二谛者。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就简单地说说。【无明十二因缘为俗谛。于义即足】。那什么是真谛呢?法性就是真谛,十二因缘都是俗谛。通过十二因缘,最终我们能够证入自己的法性,这就是从俗谛里面最终能够出生真谛。

【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妙。更须开拓。则论七种二谛】。这实际上讲的这个俗谛,当然说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包含一切的东西了实际上,我们说苦集灭道,实际上都可以算是。但是我们按照苦集灭道的话,有时候也划分不一样。苦集呢又算是俗谛,有些人说是把灭道划分成真谛,有些甚至于把道谛也是属于俗谛,只有灭才是真谛。反正不同的这种说法。

下面又论七种二谛,这就很复杂了,且够大家学的啊!总共有七种。【一一二谛。更开三种。合二十一二谛也】。这就是把所有的二谛,最终我们用最完整的形式呈现出来,大家就记住七种二谛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三种二谛的话,就是把这个随情、随情智、随智乘上这七种二谛,就变成二十一种了。大家就把这个基础的七种二谛搞清楚,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下面就是具体讲这七种二谛了。

【若用初番二谛。破一切邪谓】,就是破一切世间的这个外道的邪见。【执著皆尽。如劫火烧】,就是劫火把一切都能烧尽了,【不留遗芥】,一丝一毫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况铺后诸谛。迥出文外。非复世情图度】。就是真正的这个谛啊,不是在文字之中,而是在文字之外。文字外,就是我们说言外之意,就属于这样的东西,不是我们世间的人能够去揣测的、去思考的。

我们再看第一个,我们再看下面。第一番,哪怕是最初的这个第一种二谛,都比世间的东西要超出。哪怕是第一层的,我们说最基础的这个二谛,都超过世间的一切法,它是这段所要说的这个道理。

下面就是具体讲这七种二谛了。这里面大家看得有时候眼睛容易花啊,我告诉你。这个是俗,那个是真,这个又是俗,那个又是真。

【所言七种二谛者。一者。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这是第一种二谛啊,也叫实有二谛。大家命个名字叫实有二谛就可以了,或者有些地方叫生灭二谛,当然也可以,实有。

第二是幻有,【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它属于幻有二谛。

第三那就更复杂了,【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你看,幻有是俗谛,幻有呢,又是空,又是不空,空与不空同时存在,这都成为真谛。

第四个,【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它跟第三个之间是有联系的,大家一看,就比第三个多那么一句话,一切法趣空不空。

再往下,【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你看,第五个跟第六个之间是不是又有联系啊?第六个又只比第五个多这么一句话: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前面这第四个跟第三个也是一样是吧,也就多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是不是,所以它之间是有联系的。

第七个,【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这是第七个。实际上我们总结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的话,就是七种二谛不出藏通别圆四教,把藏通别圆四种教,通过它不同的这个,算是一种什么呢?一个角度吧,把它分析出七种二谛来。

第一个,一者,这是属于三藏教的二谛;第二者是什么呢,通教二谛;第三个是别接通二谛;第四个是圆接通二谛,第五个是别教二谛,第六个是圆接别二谛,第七个是圆教二谛。

大家大概记一下就行了啊,一个是三藏教的,三藏教没有被接,三藏教它就是三藏教,他根机太低了,没办法,接不了。要被接引太难了,不是说绝对不能啊,一般来说是不能的;通教的话能够通后面的别、圆二教,他的根机就比较好了,属于利根;然后呢他除了自身的二谛之外,还可以被别教、被圆教所接,他就是别接通,圆接通;后面的别教也是,相对于前面的藏、通来说,他是比较好的了,比较高明了,但是他相对于圆教来说,他又不够,所以别教又能被圆教所接,所以叫圆接别。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啊,还是个可造之材,虽然现在层次低一点,但是被高明的人一点拨,哎,就从这里脱颖而出了,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了。有些人确实榆木脑袋,你也没办法,朽木不可雕,那就没办法被接了,你就老老实实在那儿待着吧,你先修吧,修到以后突然一下善根发现,我再把你接走,现在嘛,不行。有些人还不服气,不服气也不行,怎么不把我接走啊,怎么就接他们走啊!接你也去不了,到时候你半路都会下车,当然这是比方啊、比喻啊。

我们下面看第一个,一个一个二谛我们看:

【实有二谛者。阴入界等。皆是实法。实法所成。森罗万品。故名为俗。】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所有世间的这一切,都是属于真实之法。实法所成的东西,有森罗万象种种不同。因为阴、入、界,它是构成一切法的基本要素。

五阴就是五蕴嘛,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六根、六尘。界是十八界,再加上六识。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五阴就是六根、六尘,五阴就是十八界,简单的说就是五阴。把它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十二入,把它说得再详细一点,就是十八界。无非就是色法和心法。色、受、想、行、识嘛!色就是色法,受、想、行、识皆是心法。六根、六尘也是这样子。六根里面眼、耳、鼻、舌、身、意,实际上都是属于色法。但是意根里面它有一定的心法,包括后面这个尘也是这样,法尘里面也有一定的心法,其他基本上都属于色法。十八界的话,就是六识都属于色法,有些地方就是说色法多、有些说心法多,有时候色心俱多。说心法多,简单说就是五蕴,因为五蕴里面只有一个蕴是说色法,所以说色少心多,其他的受、想、行、识都是属于说心法。然后六根、六尘是色多心少。除了意根,除了法尘里面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其他的五根、其他的五尘全部都是讲色法。

然后十八界呢,色多、心也多。虽然这个六根、六尘里面是色法多,但是后来加上六识,心法也多起来了,就是色、心俱多。他是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东西,但不管怎么样,色法也好,心法也好,他认为都是真实之法。由这些真实之法所构成的其他的法,森罗万象,故名为俗。

【方便修道。灭此俗已。乃得会真】。通过我们种种方便,修学种种道法之后,最终把这些俗法给灭掉之后,才能会入真谛。就真和谛之间是对立冲突的,有你没有我,有我没有你。实实在在有生死,实实在在有烦恼。要破烦恼才能得菩提,要离生死才能证得涅槃。

【大品云。空色色空。以灭俗故。谓为空色。不灭色故。谓为色空】。你看,实际上这里面讲的就是空色。要把这个色给灭掉这叫空色。不要把这个色灭掉叫色空,色本来就是空。如果你色不能空的话,必须要空色,空色之后色才能空。这就是什么?前面这两个字说了什么?是说的实有二谛。

【病中无药,文字中无菩提,皆是此意】。这里是用个比方呢,病中是没有药的,文字之中是没有菩提的。有你就没有我,水火不能相容。有病就不能有药,有病就不健康,健康就不会有病,就这个意思。文字之中不可能有菩提,要离文字之外才能有菩提。要离世法之外、世谛之外才能有真谛。真谛跟世谛、跟俗谛永远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它就属于佛教的基础阶段。

所以我们经常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有众生可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有烦恼可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有破、有断、有度、有成。这个有的话就是实法,你执著这个有的话,那就属于实有二谛。你什么时候把这个世间的破了,你最终得到有佛道可成,有法门可修,虽然这属于真谛,也是属于实有的,这都属于初级阶段。再往下,【皆是此意。是为实有二谛相也。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推之可知。幻有空二谛者。斥前意也】。即是实有二谛里面既有随情、随情智、随智这三种二谛,不一样,还是根据不同的这个根机,又分为三个等级。

下面是幻有空二谛,这就属于通教的二谛。通教的二谛就有意思啦,能够进入这个阶段,你就不错了。如果学佛,哪怕你只进入这个阶段,你这个人基本上就及格了,达到及格线。如果你这个都不懂,你这个二谛就白学了差不多,及格都达不上,懂啥懂,都不好意思去说。斥前意的,就是把前面的实有二谛呢,破斥掉了,那个还不行,那个二谛的标准啊,理解的标准就太低了。

【何者。实有时无真。灭有时无俗。二谛义不成】。实有的时候无真谛,灭有的时候无俗谛,二谛义不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实有的时候就没有真谛,实有的时候就是讲的俗谛;灭有的时候是讲的真谛。就是有俗谛的时候就没有真谛,有真谛的时候就没有俗谛。那么二谛的义就不能成就,就是真、俗不能二立呗,就这个意思呗。我们前面讲,如果是实有二谛,它本身是有矛盾的。那就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一个能够存在的。假如只有世谛存在的时候,这时候就没有真谛了;你把这个俗谛灭掉之后呢,真谛出来,灭掉了俗谛,俗谛又没有了。那这个二谛能够成立吗?能够同时存在吗?没有。就是有敌就无我,有我就没敌人。你不能说又有敌人,又有我,这不行。那就是敌我都不成就,又没有真谛,又没有俗谛,属于中间这个阶段,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就谈不上真正的有啦。

【若名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这就说到了,幻有的、假有的这些俗谛,幻有是属于俗谛,幻有的东西不是真实有,不是真实有的东西它就不可得。我们认为有得,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得的,都是虚幻的,都是骗人的,就这个意思。大家现在都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些生活都是虚幻的一种假象,但是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你感觉这还不错。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因为你没有从这个圈子里跳出来,你认为是真的。我们是什么呢?是愚痴的、是懵懂的一种状态,就是我们这个觉还没醒,所以你觉得都是真实的一种画面。等什么时候可能生命结束了,或者你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比如说“神识”,跳出来一看,哎呦,这不就是演戏吗?都是假的。即俗而真,俗的当下就是真谛。因为这个俗就是幻有,幻有就不是真实有。没有真实有就说明是性空。这说明俗中就有真谛,而不需要把这个俗谛灭掉之后,才能有真谛的呈现。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属于大乘的这么一种境界了,虽然是空观,有大乘的一种义理在里头了。

【大品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就跟我们说的《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说的大乘般若的思想,空义。空色相即,那就是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空也就是空色相即嘛。【二谛义成】,既然能够相即,二谛义才能真正地成就。这就是【是名幻有无二谛也】。幻有即是无,这个无就代表是真谛,幻有就代表俗谛。前面就是实有,他不知道实有,实际上不是真实有,这个所谓的实有是个假的有,知道吗,他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实有”。所以那个“实有”应该双引号把它引上,实际上就等于是幻有,它真实的面貌是幻有。幻有代表的就是空,就是无,就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了。

【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云云)】。也有三种不同的阶段。【随智小当分别。何者。实有随智照真。与此不异。随智照俗不同】。实有随智照到的真理,就是前面实有二谛,随智照到的真理与此没什么不同。但是随智照俗呢,就跟前面实有二谛不一样了,明白什么意思吗?前面的实有二谛只能照真,能不能照俗呢?一般来说还不太能。这里的话随智呢又能照真又能照俗。当然也不能说不能照俗啊,即使是照俗跟这里的照俗就不一样了。

【何者。通人入观巧。复局照俗亦巧】。通人入观,复局,我看看,通人入观巧。复局,照俗亦巧。通人入观,巧这个地方可能有点问题啊,复局照俗亦巧。他入观,他是体空观嘛,所以他属于巧观,所以说他照俗呢也能巧。【如百川会海。其味不别。复局还源】。噢,这个复局没问题,复局的话呢是他好像打个比方,就像这个围棋复局一样的,把它重新再演练一遍,那棋已经下完了,再给它复盘,又按照原来这个过程,第一步是怎么下的,第二步怎么下的,这样子的。就是我们打个比方,这里观已经成就了,然后重新再去照俗的话,就等于这个复局一样的。

【如百川会海。其味不别。复局还源。江河则异】。这个比方就挺好的,百川会海,海的味道没有区别。但是呢回到源头,这个复局就是回到源头,这个江与河,这个百川之间是有差别的。没有入海之前,江河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入了海之后跟大海的味道都一样的。

【俗是事法。照异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俗谛是属于事法,我们照它,是有差异的,不要有任何的疑问;但是呢真谛是理法,理法是只有唯一的,没有什么不同的。打个比方,那就说理就相当于大海,这个事呢就相当于百川,由百川会入大海之后,那你说这个百川到底是不是海呢?这个时候就是海,这个百川的水跟这个海水本身,连接起来它就是一体的。你不要等到说,哎呀,这个河已经入海之后才是海,通教的没有入海之前也是与海相通的。跟海水也没什么不同,这就是不同的境界。

【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应如是】。所以说一个就是事后诸葛亮嘛。你必须把它破掉之后你才明白:噢,原来是一样的,把这个过程全部都走完了才知道是一样的。这个不需要,在走的当下就明白了,我必将要入海。俗谛的当下就真谛,这就是不同的境界。既然他入了海之后知道是海,但是他还认为海就是海,河还就是河。这三藏,三藏教的人执著心就那么重,他实有的。我现在已经入海了,我不再是河了,我已经变成海了。但是通教的人呢,在入海之前就知道河必然要入海。在入海之后呢知道,海呢原先就是河,复局嘛,再恢复原来呢,它是怎么来的。就等于下这盘棋,有些高明的人,在下棋的时候,走一步就能看到几步,甚至有些最高明的人就知道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但是你就说差一点的,复局也行啊,下完之后再一步步,噢,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为什么会这么下,第二步为什么这么走,别人为什么会这么应。

所以任何过程跟结果之间,它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相互之间应该是有内在的这种紧密联系,不会冲突的。所以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有时候也在理解啊,真正学佛人当然真正理解这种道理的话,就不会执著于这个百川之异,明白什么意思吗?大家这种分别心、执著心就应该放下了。你干嘛还去纠缠这些问题呢?这都是障碍最终你入海的。要知道大家最终都要归入大海,你应该以海作为自己的一个标准,海味是“一”啊,应该平等一味才对呀。是吧,应该有海的胸怀,有海的这种气度才行啊。没办法,就是小家子气嘛,小河小流,没办法。还相互之间,噢我这个方向流对了,你这个方向不能入海,我这个方向才能入海;我这个味道好,你这个味道不好。有意思吗?学佛法也是这样的,世间法本来就已经很多烦恼了,学佛法也学出很多烦恼来。一样的,是吧。

再往下啊,这就更复杂了,不太好懂,这真是不好懂,大家慢慢学吧。

【幻有空不空二谛者】,你看,前面是幻有无,这里是幻有空不空,实际上是幻有无不无,空跟无在这里意思是可以完全是一样的。又是空又是不空。如果仅仅幻有空的话,那还不够,空中又有不空,这才更完整啊。

【俗不异前】,就是俗谛跟前面的这个幻有无二谛是一样的。但是呢,这个幻有空不空的真谛跟前面就不一样了。【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这什么意思呢?真谛跟前面的两种幻有啊、实有啊都不一样。

【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著】。一个是非俗,一个是非真。非无漏不就是非真嘛,是吧。【何者。行人缘无漏生著。如缘灭生使。破其著心。还入无漏】,本来就是让大家入无漏的,但是有些人又执著于无漏的当下。本来是让你入空的。但是呢有些人又会执著于空了,所以为什么又来个不空呢?以不空来破除对于空的一种执著,它又更进一层了。

【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理。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真正的就是要显这个中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非空非不空,这就是中道。意思就是什么呢,在这个幻有空不空二谛之中,它的真谛,表面上是真谛,实际上有中道的意思。知道吗?已经表明中道之理了。

再往下,【又人闻非有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虚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又是一番二谛也】,你看这就是三番二谛。前面是一番,这里呢又是一番,到最后呢还又来一番。像最后这一番的话,实际上这里显得有点早说句实话,因为这里的话还没有说到这个地步,还没有说到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一切法趣有漏非无漏,什么趣非有漏非无漏,应该是下一个二谛的内容,但提前说出来了。

看来这个智者大师都已经等不及了,怕你们到时候不把这个意思搞清楚、搞完整的话。这里的话只显得双非中道,并没说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到第四种才有,圆接通的时候,才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就是这个中道呢能包含一切法界,就这个意思。这中道不是离九法界之外。别教的话是什么呢,佛法界是离九法界之外的,别显的中道,叫双非中道。而到圆教这里呢,一切法皆是中道,中道即是一切法。离九法界之外,别无一法界,九法界就是佛法界,佛法界就是九法界,这才是真正的圆教。了不起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一切法皆趣非有漏非无漏,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别教还做不到啊,你菩萨就是菩萨,众生就是众生,佛法就是佛法,中道就是中道,离中道之外另外还有二边。到圆教这里最终究竟圆满,了解之后发现,二边就是中道,叫即边而中,有个词叫即边而中。边,二边,就是中道,实际上也就没有边,没有中了,就这个意思。反正提前说了啊,把提前第四层这个二谛的意思都说出来了,大家可能听我这儿讲,一时半会儿可能也理解不了,告诉你,回去看吧,可不容易了啊。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这是我们这个第三层二谛的正义,主要是指这个意思。这是普通的,实际上也是第一番二谛,这是最基础的,你起码要到达这个程度才行,也马马虎虎算及格了。声闻之人只见到空,见不到不空,只见到真谛,没有见到真正的俗谛。智者能够见空,又能见到不空,能从空出假。

【二乘谓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就二乘人执著于这个空,那么到了大乘呢,要破掉这个空,破了空之后,所以说这里是不空的。

【空著若破。但是见空。不见不空也】。就二乘人虽然破了空,但也只能见到空,还是不能见到不空的一面。他老是执著于这个空智,不能从这个空智里面再出来。

【利人谓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这利人就属于大乘人了,但这个大乘人还不圆满的根器,还不是真正最后的利根,还有个叫利利人,这是上上根机的人。

【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就是中道,就是非空非有,前面只是妙有,这里又不是妙有,又不是空,是非空非有,属于中道实相,然后一切法还趣中道实相,这就更高了。如果仅仅是比如说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仅到这个地方,那属于别教。如果我们再多句话的话,最终圆教还知道仅仅是利利利人,利利利人,三个利。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这就是真正的圆教。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二谛也】。但最终呢,还是从这个空不空分出这三种不同的二谛出来,就是说随情,随情智,随智二谛。所以你看,那一分别,光看一个谛里面它都有很多的文章存在,那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这个地方还得给大家回顾一下。

比如说幻有空,如果仅仅知道幻有空的话,也最多就是通教,通教是知道幻有空。但是如果知道幻有不空的话,那就开始进入别教,从空能够出假,这是属于菩萨。通教的本教它当下,还是大概把它归纳成属于二乘为主。但是呢通教不仅仅是二乘,它是属于二乘里面,它又具备大乘的根性,所以说它又能从空里面出生不空,它就能接入别教,最终空和不空呢又代表中道,把它合在一起,你不能把它两个分开,空和不空它是一家的。你仅仅看空的话就跟二乘人一样,仅仅看不空的话只相当于权教的菩萨,如果空和不空合在一起,那就是实教菩萨了。最终又把这个空不空,最终跟这个一切法趣空不空,趣非有漏非无漏,这就是圆教。当然下面会讲圆教,这是实际上还没有(讲到),这是叫别教接通教,别接通二谛。到下面才是圆接通二谛。我们再往下看,这里还有很多,一大堆的东西。

【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是瓶处如。又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这是第一种,有些人虽然听说是非有漏非无漏,但是最终认为诸法还是不离空。你到其他地方走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原本的这个地方,还是回到空,实际上这种的话,就属于根机比较差的人了;“又人闻趣,知此是中理”,那就不一样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这就基本上属于别教的根机了。

【又人闻一切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这就属于圆教了。就是同样地闻到这个最深的这个法义的,还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认为非漏非无漏就是空义,有些认为非漏非无漏就是中道义,但事实上中道义里面又分别教和圆教的不同。就说中道跟空和有之间是对立的,那属于别教的中道;中道跟空和有是完全不二的,是一体的,这就是圆教的中道。

【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复真。或对不思议真】。什么叫做单真啊?空。什么叫做复真啊?叫做不空。空和不空。什么叫做不思议真啊?非空非不空。所以大家理解这个词啊,事实上这个语言也很有点意思,你说它好像是玩语言游戏,不仅仅是玩语言游戏。它为什么这么排列呢?你仅仅一个词的话,很难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它就代表不同的意思,它这个意思就更加的丰富了。最终重新再理解,从不思议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双非中道,又非有又非空。但是一切法都是非有非空,关键这句话很重要,知道吧,就是非有非空不是出一切法之外的。

【无量形势。婉转赴机。出没利物。一一皆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若随智证。俗随智转。智证偏真。即成通二谛】。随智证,俗谛就会随着智而转。智证偏真,如果这个智只是证得这个偏真理性的话,它还是属于通教二谛。通教二谛只能证得这个真谛理性,也还是叫做偏真。

【智证不空真。即成别入通二谛】。就是这个真谛里面,空有不空的意思的话,那就成了别教入通二谛。【智证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圆入通二谛。三人入智不同。复局照俗亦异(云云) 】。既然入智不同,最终呢照俗这个智慧也是不一样的,你入了真谛的这个智慧不一样,反过来去照俗的话,你观察一切法的话,你也存在差别。打个比方就说,你这个相机更高级,拍出来的像素更高,他的相机比较低级一点的那个像素就低了,拍出来的照片能一样吗?不一样。因为本身这个功能就不一样。大家好好去理解,这个里面基本上就把佛教不同层次,这个真谛就差不多说清楚了到这里。实际上你把这个通教的这个叫圆入通或者圆接通二谛搞清楚的话,基本上这些就没什么太大问题了。

【何故三人同闻二谛。而取解各异者。此是不共般若】。三个人,三种不同根机的人,同样闻这个二谛,为什么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呢?因为这是不共般若。每个人学的法都是不共法,不是共法。共法的话,那学的都是一样的,取解都是一样的。【与二乘共说。则浅深之殊耳】,有浅和深的差别。

【大品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有菩萨初发心。如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有菩萨初发心。即坐道场为佛。即此意也】。就是把这举出三种不同的。如果是与萨婆若相应的话,这是第一种;第二种的话,不仅仅是与萨婆若相应,而且能够游戏神通,能够净佛国土;有些不仅是净佛国土,能够立即坐道场成佛。这就是菩萨里面有三种不同根器。

【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者。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不二为真。二乘闻此真俗。俱皆不解】。打个比方啊,说得很清楚。幻有无,皆是俗,本来前面是幻有是真,幻有是俗,无是真,是吧。这好,现在把空和有全部都成为俗谛了。就是说:三藏教的俗谛和真谛,到了这个别教或者通教这里,统统都变成俗谛了。只有这个不有不无呢,才是真谛。有无二故为俗,为什么有和无都叫俗呢?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所以它都是俗谛。中道呢?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叫不有、不无,不二。所以它才是真谛。

【二乘闻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聋如哑】。这就等于像《华严经》一样的,说的大乘圆教,二乘人根本听不懂,二乘人只认二谛,不认这个中道,他不知道什么是中道。你跟他讲中道,那人家不认可,听不懂。

【大经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声闻谓说真谛】。你看,大乘的圆教的菩萨,我们正在共同探讨这个世谛,也就是俗谛,五百声闻认为他说的是真谛。在声闻这里的真谛,到了大乘菩萨这里就成为俗谛了。

【即此意也。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看来今天不用讲太多,讲到这些地方都已经很难懂了,说句实话。就是我简单说吧,这谛,就是表明什么?佛法对于世间的一种观察,认为世间的这些一切法,是属于一种不同的什么?一种境界。用什么样的智慧来观照,这种境界就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我们大家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够好的了,声闻人认为觉得自己已经解脱了,但是在菩萨、在佛这里一看的话,哎呦,还离得很远,知道吗。我们对于声闻来说,对于阿罗汉来说,我们是凡夫。声闻人是什么呢?是圣人。但是声闻人在佛、菩萨这里,真正一看的话,他跟凡夫差不多。只有菩萨跟佛才是圣人。因为他还没有了生死啊,他还有他的生死没有了,他认为他已经了生死了,标准不一样,就是这个意思。简单跟大家讲讲吧,这些东西大家自己去慢慢悟,好了,这个地方是比较难的地方。

还有两个问题,简单给大家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师父慈悲。第十五讲中玄义说【若能妙悟寰中。息觉观风。心水澄清。言思皆绝】。)

就是人如果真正能够开悟,悟得真理的话,这一切的觉观就不需要再用了。你不要再用觉观去观照了,你这观照已经停止了,没有能观,也没有所观。一切言语、一切思虑皆要放下。因为那个时候自然一样,就已经没有了。那个时候是智慧自然地呈现,就不需要用那些其他的观照的力量,普通的比如说,有时候还用什么意根去观察,这个意识去思考,都不用这些东西了。

(【如黠师子。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

是个比喻了。

(【妙悟之时。洞知法界外无法而论绝者。约有门明绝也。是绝亦绝。约空门明绝也】。)

法界外无法,法外无法界,一切法皆是法界,一切法皆是实相。那还有什么法可以论的呢,那还有什么法界可以论的呢,都没有了。就跟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真谛和俗谛一样的。既然俗谛没有了,真谛也就不存在了。

(【如快马见鞭影,无不得入,是名绝待妙也】。)

非空非有,这就是绝待义。

(这里的块本和鞭影分别指的是什么?)

这是个比喻了。刚才说了快马鞭影,这个鞭影是种方便法门。就是这个利根的人,他只是看到这个鞭影,这个方便法门,他就悟得,噢,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个言外之意,这个鞭子就是指挥,他这个指挥,要知道要往前走,往左、往右、或者停、或者往前飞奔,它就知道这个意思。为什么?它是快马,它有这个根性。但是有些笨马就不知道了,是吧。你这个鞭影没有反应,抽到身上也不知道该怎么跑,最终打到骨头里,痛醒了,知道要跑了。这个块本也是,扔这个土块。这个狮子比较有智慧,黠狮子嘛,就是聪明的狮子,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笨的,就是这个狗,叫做犬,叫痴犬。就是这个人拿土块去打这个狗,这个狗就比较笨,它只会去追逐这个土块,它不会去追那个人;那个狮子就聪明,它知道这个土块是谁扔的,是人扔过来的,它就不去追这个土块的东西,它直接去赶那个人去,人追到了,他就没有时间再去扔这个土块去打它了。这是个比喻,这个人是什么?说得不好听一点,算是我们说造业的一个主体。我们众生愚痴啊,愚痴心啊,无明烦恼啊,无明烦恼就会造种种业呀。所以真正我们聪明的人,就应该从因上去解决问题。找问题要找到根本,不要从枝末去解决问题。有些人说,我觉得穷。为什么会穷啊?没有福报呗。他就想到怎么去挣钱,反正只要能挣到钱,不管黑猫白猫,都是好猫,造种种业都不管了。他不知道真正能够改变自己的业力,应该用智慧去改变,而不是稀里糊涂去造业,不能只是追这个土块。为什么他会打你呀?是吧,你笨呗,你傻呗,他就打你呗。打了之后你得觉醒啊,是吧。他为什么要打我,是吧,我能不能变得聪明一点,把这个根本烦恼,背后这个主宰的东西给去掉,那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意思,不仅仅是我说的这个意思,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我们学习佛法也是这样的。这个块,土块代表什么?文字语言。表面上这些经文啊、道理啊、声音啊、传播佛法这些手段啊属于块,言外之意这些道理属于人。你要通过学习这些文字语言懂得言外之意,悟得这些真理,你才是抓到根本,才能解脱生死。不然你天天在这念经,又不知道经文到底什么意思,念了也是白念。当然不能说白念,有些人说能种远因,确实种远因,但是即使种远因,到无量劫以后,你还是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能开悟。开悟之后你才能伏惑,才能断惑,你才能解决生死。所以说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学佛都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的烦恼从哪里来,你的生死怎么破,抓住根本。

我们应该像狮子一样,比较聪明一点,要有一点悟性。没悟性的人,好,打一下动一下,打一下还不知道动。下回要知道,不打都知道什么意思了。要跟佛、跟师父心心相印,一点就通,那就好办了。所以快马鞭影,大家都明白这个意思啊。当然鞭影本身也代表不用打到身上,打到身上那就是方便法门,鞭影的话还是属于根本,属于根本法门,相对来说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在读诵《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弟子对于终归于空有点疑惑,不是从空出假,从假入中道吗?)

说得也有道理哦,干嘛要归于空啊?不仅仅是空嘛,空也能出假,空也是中道啊!没有错。

(这个空肯定非三藏教的析法空,但是具体的意义不太理解,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学倒是学了些东西,很有思考的。但你说终归于空,你就不要把这个空想得太简单了。刚才不恰好讲这个二谛嘛,空即是不空,空即是非空非有之中道。说终归于空,你就不要想着仅仅就是说空,明白吗。空中有假,空中还有中道。

真正说,佛教天台宗(讲)什么,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用空来代表假和中,叫一心三观嘛!然后不要说“终归于假”,你就认为仅仅是假,假中难道没有空吗?假中就没有中吗?也都有,一回事。

就到了圆教的空和假,或者中之中,只提到一个词的概念,立即想到它是三谛圆融,三观于一心,三智一心得,要想到这些,不要仅仅想到一条线上去了。那还学什么,难道天天都需要师父完完全全给你讲一遍,要不耐其烦,又是空、假、中,还需要么,已经跟你讲过了,你应该领悟到这个道理了,下次我一点就通,知道吗。

见到这个快马这个鞭影就行了。还一次又抽到你的身上你才知道。第一次是笨,打到彻骨我才明白;第二次变得聪明一点,只要抽到点肉,就知道跑了;下回碰到毛,就知道怎么走;下回只要看到鞭影,你就知道怎么走。应该越来越聪明才对,还每一次都打得这么实在,不需要了。

当然肯定非三藏教的析法空,也不是通教的体法空,也不是别教的次第三观那个空,空观,而是圆教一心三观的空观,明白吗。这就是终归于空,这是在法华圆教里面这个空所代表的意思,跟前面其他的藏通别三教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话,他就能破除一切偏执。不仅仅认为空就是空,空就是不空,不仅仅执著于不空,不空、空都不执著,最终进入中道,这就是圆教。为什么叫做圆教?圆教,圆满、圆融,还有一个叫什么呢?圆超、圆具,圆满地具足一切,它就是叫什么呢,没有任何的瑕疵,说得不好听一点,指不出它漏洞来。

有些人想批判圆教,批判不了,没办法,因为我这一个意思里面跟你所理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明白吗?他一个意思就包含一切意。所以最终为什么叫一切法趣空不空;一切法趣非空非不空。你可以简单说一切法趣空也行;你可以说一切法趣不空也行;你可以说一切法趣空不空也行,没有分别了。因为什么呢?空就是假,空就是不空,空就是中道。

所以我们为什么学这些东西,但是你必须要学,你不学的话你不懂,懂了之后还得学会用。包括我们世间做事情也是这样。你学佛了,学佛了难道那就一定得放下世间法吗?实际上是不需要的。你可以在世间法里面就行佛法。但说句实话呢,这是随情智,根机比较高的人才做得了,世法跟佛法不违背、不矛盾,能够圆融。但我们人能够圆融得了吗?又圆融不了。你又得回到头来说,那世法就是世法,佛法就是佛法。从理论来说,世法跟佛法是不二法门,讲理论谁都会讲,谁都能想得通。但是在行的地方,你就行不通了。哎呦,你在行世法就是在行佛法,你做不到,你在骗人。所以师父也经常说:你还是多念佛,少去干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什么“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为什么还有少与多呢?按道理应该是非多非少啊,非一非异呀,干嘛要这样呢?你最基础的修炼都没修成功,你还什么非多非少,你先把少和多做好了再说。就是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先把这第一关、第二关给过了,最终才是什么,“自净其意”。最终这个自净其意才是没有分别,非善非恶的一种境界。为什么呢?该修的善已经修圆满了,没有善可以修了,修到顶点了;该破的恶已经破没了,没有恶可以破了,所以叫非恶。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净其意,心才是完完全全清净的。你开始该修的善一点都不修,该破的恶不去破,你就想自性清净,不可能的!清净从哪里来呀,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就是慢慢地一点点,什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时候把它扫干净了,勿使惹尘埃,才转入到第二个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第二重境界,你现在达不到,你就来第一重境界就可以了。你道理明白,有第二重境界就行了。到了圆教这里的话,一看六祖慧能这个句子还不圆满,什么非呀,什么非呀,什么本来无一物呀,一非无亦非非无。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又何妨呢,有万物又何妨呢!万物当下就是菩提,就是明镜台。又非明镜台,又是明镜台,这就是中道。所以我们一看,回去你们再编个偈子啊,只是编而已。比六祖慧能还高呢,我告诉你,这就是天台圆教,就不一样啦!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不懂得天台,不懂得华严,你这个禅宗修来修去说句实话,你修不到那个境界上去。就六祖慧能又怎么样呢,光看点般若经典就够啦,还不行,还得看《华严经》,还得看《法华经》,看《大涅槃经》,这才是佛教义理的最高峰。般若经典能够通,它属于通教,但是没把这些东西最高的义理完全地呈现出来,或者单独地给我们总结出来。需要你在里面去选择,需要你去悟。一般人根本悟不到。更多的人是容易执著于什么呢,偏于这个性空,或者即使说这个中道,中道也不是天台宗这个圆中的道理,容易偏向于别教那个但中的道理,是但中,他这个中道跟其他的空和有是有区别的。到圆教这里没有区别了,一切法都是一样的。但是能做到的话就不容易了啊,咱们做是做不到,先想到就可以了。这个想到的话为以后就种种子,先种下种子,以后你成熟的机会、成熟的时间就更早更多,我们就做这个基础。

所以说现在咱们学习净土宗,你不学天台没戏。不学华严,净土宗这个修行真的就是被人瞧不起。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是佛啊,佛在哪里呀,怎么去理解,根本就搞不通,仅仅就是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好我就去了,是好的地方谁都愿意去。我编个世界你也去嘛,能随便编嘛。他后面是有道理的,你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人家才是心悦诚服。

好了,其他不说这么多了,最后大家一起合掌,我们做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的,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