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九讲)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这个《法华经》,《法华玄义》。

大家看到这段文字,中智,【中智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还是观这个十二因缘,用中智来观,中等的智。无明,最终十二因缘归结到一念无明,无明呢?【无明只是一念痴心,心无形质,但有名字。】一念无明,一念愚痴之心,本身这个心是没有形质,但有名字。就是心的自性是空,它没有本质的。佛教还是讲缘起性空嘛。

这里讲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最终再归结呢?就到性空。就是十二缘起本身也只是个假名,没有一个真实的法的存在。缘起法,在因缘有的时候生起来了,因缘灭的时候它就消失了。所以只一个名字,就是有这个无明的这么一个名字而已,到底无明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个实质性的东西吗?没有。

下面具体说,【内外中间,求字不得,】它在内呢?在外呢?在中间呢?你都找不到。就是我们说,是属于内在的心法?或者外在的色法?或者又是色法又是心法?甚至说非色非心法?你怎么找都找不着。你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去定义或者去理解它,你都没办法去想清楚。就是这个名字、假名最终也不可得,名字只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名而已,实际上你取这个名也可以,取那个名也可以,问题都不大。

【是字不住,】也是不住的,也是空。下面来个【亦不不住。】为什么叫亦不不住?亦不不住并不是说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不是说这就是有住了,不是这个意思,连那个不住也不住,就是在这个否定之上再加上一层否定。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不住本身也不存在。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个空,连空本身也空,连无相本身也是无相,连不住本身也是不住,就是连不住这么一个概念你都不要有,就是继续让你这个思想,从这个有相,或者执著的这么一种习惯之中,再剥离出来。就是我们佛教叫什么?毕竟空。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你用一种相,或者用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一件东西,或者去定义一个东西,这种东西都是不住的,都是空的。

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啊,就是【犹如幻化,虚诳眼目,】骗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有时看,哎呀,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所谓的实在,是用我们世间有为法的这么一种定义。就是我们看到,哦,确实有颜色,红的、白的、黑的、黄的,是吧?但是你能看见的是什么呢?是肉眼。所看见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呢?是因缘所生法。你能看见的这个眼睛、眼根,它也是因缘所生法。

就是我们说,你不要完全地相信你的眼睛,甚至有时候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因为你现在的这个肉眼不可靠。到什么时候能够相信啊?真正你要有佛眼。前面我们不是讲过五眼吗?是吧?如果你的肉眼能够有相当于佛眼这么一种智慧的话、功能的话,你就可以相信了。但是佛眼呢?佛眼实际上最终也是无所见,也是一样的,他最终回到这个道理,还是一样的,犹如幻化,虚诳眼目,不是说没有,有,假的,幻化的,不实在的,不真实的。从这个不真实来说,它就是空。

但是你要执著空是一无所有,可能又错了。他为什么来个有虚假的、幻假?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它不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这个色身也不是真实的,暂时给我们用一下,你这几十年用完了,该还给它了,自然就灭掉了。

无明体相也是一样的,【无明体相,本自不有,】体是指体性,本体,没有自性嘛。所以它是本自不有。相呢?也是假的。虽然有,因为是假有,等于就不是真正的有,所以说它也是没有。这个没有并不是说完全不存在,它是假的,虚假的一种存在。如果从真实的角度去定义它的话,它实际上也跟没有差不太多。前面的是完全没有,这个是假有,大家明白了吧?体的话是一点都没有,确实一点都找不着,没有这个体;相的话,暂时存在的,假的相,没有真实的。

【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我们所有的现实的这些法,世间一切法,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妄想。为什么叫妄想啊?虚假的嘛,虚幻的嘛,不是真实的。我们现在能够思惟的这个意识的心,也是虚幻的,所想出来的种种的念头也是不真实的。

然后大家可能就问:那么怎么办啊?我们现在来学习佛法,我们难道不是用这个意识的心去思维佛法吗?没有关系,现在是妄想,以后我们慢慢把这个妄想越降越低,越降越低,我们就怎么去止妄啊,怎么去修真啊,因为妄本身之中它还有真的东西存在,真不离妄,妄不离真,它相互之间有这么一种关系。

无所有故,【假名无明。】就是缘起性空嘛,因缘和合而生,这就叫什么呢?缘生,没有自性,就叫无所有故。给它立一个假的名字,暂时给它立个名字,就叫无明。就代表我们一切的妄想烦恼,就是生起一切法的一个根源,从哪里来?从无明而生。

【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我们不善于思维,如果我们善思维就好了,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

【以不达无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则有善、不善行,】有时候当然大家可能会说,这个善思维和这个不善思维它是相对的,如果从绝对来说,是什么呢?没有达无明如幻的话,我们起的思维,说句实话,从绝对来说都是不善思维。但是按照世间的话,它有善法,有恶法,这是相对而言。如果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的话,可能我们从佛法的角度来讲,都是属于不善思维。

当然这里说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触、受。】这就等于我们说六道轮回样的。如果有善思维、有善行,你就能够生在三善道;如果你是恶行、恶思维,你就生在三恶道。

【今达无明如幻故,则诸行亦如幻,】你要通达无明如幻的话,你就不会受这个无明的蛊惑了,这个无明它就不能操纵你,它不能掌握你了,你要从这里面脱离出来。

则诸行亦如幻,【从幻生识、名色等皆如幻。爱、取、有生,三世轮转,幻化迁改,都无真实。有智之人,不应于中而生爱恚。】他这为什么叫我们去观察它是一切如幻?我们说《金刚经》里面这句话也可以套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为什么用这四句偈去开示众生呢?就是你观一切世间有为的因缘所生的这些法,都是虚幻的,都是不真实的。

既然不真实你干嘛还要那么执著呢?你干嘛还去贪取这些东西呢?干嘛还不能舍弃这些东西呢?所以下面说,“不应于中而生爱恚”,不要有憎爱之心,不要贪爱,也不要嗔恚它,也不要憎恶它。既然是假的,你就不要当真了,你一当真,你就上当了,受骗了。如果你认识它是假的,你就不在乎了,不在意了嘛。

【无明既不可得,则无明不生,】因为我们通达无明如幻故。这句话,这是根本。你现在通达无明如幻故,那么无明就不可得。无明有个真实的东西吗?没有,它也是假的。你不要受这种虚幻的这个意念或者烦恼的主宰,它并不能主宰你,它也是假的,它就是纸老虎,就这个意思。

你不要屈从于它,你应该自己独立出来,自己做主。所谓的自己做主是什么做主?真正也没个什么自己,你远离无明,这就是自己,离开这个妄想颠倒,这就找到自己了。并不是说另外还有一个什么自己在旁边等着你,没有。离妄即真。当然这还是个过渡的一个阶段,到后面的话,你发现妄想本身这个本体跟真的也没任何区别。

“则无明不生”,无明不生,下面就一系列,无明、行、识、名色一切都不生了,【不生则不灭,】

所以,下面呢?【诸行、老死亦不生不灭。不生故则非新;不灭故则非故;】没有新的东西生起来,没有东西生起来就不叫作新,刚刚生起的东西我们叫作新,等到后来过了段时间,老了,将要灭了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故,这是旧的。没有新,也没有旧;没有增,也没有减。一切都是从无生无灭开始的。为什么没有生灭呢?如幻故,假的。真正的有没有?没有。为什么呢?再往下,如幻的话就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等于就是没有自我的主体,谁在生?谁在灭呢?没有啊。

比如这个虚空,它一无所有,你说它什么时候生的?它什么时候灭?不可能。有这个东西,我们就问:哦,这个东西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什么时候出现的?比如有这个人,你是哪一年生的?你都没有这个人,你问他哪一年生的,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非故者无故可毕,非新者无新可造;】也就没有终结的时候,也就没有造作的时候。

【无新者子缚断,无故者果缚断。】这很有意思,没有新出现的这些东西的话,没有出生的话,子縛,就是你这个因就断了,没有生,生是因,灭就是果。它是用这么一种相对的概念去阐述这个问题。你没有出现,没有出生,哪儿会有死亡呢?这个子缚,它是处于前面这个因,因为你有生,就必然会有灭。

所以说无故者果缚断,果就是在这个子的情况之下,子前面说了,子就是什么?种子。大家还记得吧?种子就是因,因为有种子它就会产生结果,它就开花结果啊。既然没有生,哪儿还会有灭呢?所以说无故者果缚断,没有故的话,也谈不上最终死亡、灭亡。

【是名中智观十二因缘,得缘觉菩提。】这属于中乘之人,观一切如幻如化,缘起性空,一切无自性,他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既然无自性,那么好,无明也是如幻,无明也没有自性,所以我们不要受这个无明的蛊惑和操纵,你应该从这些假的现象,假的烦恼之中逃离出来,改变我们自己原来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所以佛教为什么叫我们修禅定?比如说你打坐、念佛,是降伏自己的妄想颠倒,先定下来,让这些妄想慢慢地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后,这个妄想就不生了。妄想不生,这无明它就起不了作用了。你有这种力量,可以去对治这种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被你“对治”了,不要说“断”,断不太容易,是吧?你能够降伏,《金刚经》上说能“降伏其心”,那你修行基本上就有成果了,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分分秒秒的事,你说得个什么念佛三昧,什么一心不乱,这很正常的。

如果它在主导你的生命,它在操纵你的种种身、语、意三业的话,那你就不自由了,是吧?那你还是按照这个十二缘起,生死轮回,轮转不已。如果它不起作用了,那么这个十二缘起就停歇了,最根本的第一个链条给它斩断了,第一个因给它斩断了,下面的一个一个的环节,下面十一个环节全部都无法进行下去了。所以找到它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一个症结所在。

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世间的事情,我们要看明白。佛教叫空花水月,空中之花,本来空中是没有花的,你眼睛有毛病了,看花眼了。水中之月,水中好像有月亮,但实际的月亮不在水中,在哪里呀?在天上。水中的月亮是假的,你捞能捞得起来吗?捞不起来呀。

水中实际上是没有月呀,只是个月影,月影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它是幻化的,它是个相,现的一个相在里面。我们现在呢?就是只停留在这个所谓的一种现象,现的一种幻影之中,然后我们真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天上的月亮我们是看不到的,天上月亮什么时候看得到啊?把这些无明烦恼降伏之后,你才能看得到。所以你先把世间这些虚幻的因缘先慢慢断了,你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法的这个因缘。

下面还有【上智观者,】上智的话,就是菩萨以上的,上乘人的智慧。【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无明只是痴一念心,心痴故派出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还是一样的。就是最终,受是从哪里产生的?他反过来去观察,从十二因缘最后一项,十二到十一 ,十一一直到十,慢慢最终到第一个,还是无明,又从无明开始派出种种烦恼与种种业,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到往后。

【由业派出诸苦。观此烦恼种别不同,不同故业不同,】观察这个烦恼,它有不同的种类。因为它的种类不同,最终它产生来的业力的这个结果,也就不同。【业不同故苦不同。诸行若干,名色各异,种种三道,无量无边,分别不滥。】实际上这是在前面这个空的基础上,继续深一步观察。你不仅仅要知道诸法空,而且要知道诸法的假有之相。所以他为什么要观烦恼啊?要观业呀?甚至还要观道啊?种种苦啊?实际上就是惑、业、苦,明白吗?烦恼就是惑,业是业障,然后种种苦是苦道,苦障,就是我们说的业障,报障,最后就是报障。

【知因此烦恼,起此业,得此苦,】你看,这就是惑、业、苦。【不关彼业及彼烦恼。】就清清楚楚,这个惑对应的是这个业,这个业产生行为之后,它对应的是产生这样的结果,这样的苦果。分别之间,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不会错乱,因果不会错乱。

【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复无量。】就是因为有这个惑、业、苦这三道,最终就会障覆我们本具的这个三德,我们也叫三德密藏。哪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比如说我们惑道,就这个烦恼道,所障的是什么德?般若德。第二个呢?业障,业道,障的什么?解脱。业能束缚我们,烦恼能够迷惑我们。所以我们得有智慧,有般若,才能破这个惑道。你有解脱的这种德行,你才能解脱种种业力对我们的束缚,从这个业力之中、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最终这个苦道呢?是法身德。我们有所受的种种生死之身,这不是我们真实的身体。我们真正的身体跟佛一样的,都是法身。

这里就说了,【无明若破,显出般若;业破,显出解脱;识、名色破,显出法身。爱、取、有、老死,亦复如是。】他下面就没说了,反正都是归于这一类。那么这个爱跟什么是一样的呢?无明、爱、取。爱和取,无明、爱、取,这是跟无明是一起的。行跟有是归于一类的,爱、取也是般若,有又是属于业力,老死又属于苦道,跟这个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一样的。以前讲过嘛,把它分成三部分,无明、爱、取,第二是行和有,前面后面七个的话就属于苦道。

【自既解已,复能化他。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起道种智,】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这不容易了啊。这个一切种,就是比如说种种的烦恼,种种的业力,种种的苦果,甚至种种的众生,种种众生的根机,种种众生的烦恼,都要知道。不仅仅是知道自己,还得知道所有众生。这就不容易了。所以为什么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主要针对四种无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得了解无量无边无数的众生,他每个人的苦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命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生活在这个道,有些生活在那个道;有些是这样一种生命的存在,另外又是那样一种生命的存在。为什么有这种生命结果的存在呢?因为他有种种烦恼,造了业啊,所以你了解他的烦恼在哪里,他的根源在哪里,他为什么会落到这一道来,受这个苦,以前做了什么,他现在又在生什么样的烦恼,造什么样的业,以后可能又会导致什么样的一种苦,你都得了解,是吧?

然后下面呢?知一切法,佛法,用什么样的法能够解决他的烦恼,能够改变他的行为,最终能够改变他的结果。你都得了解,所以你得学多少?你光说空,你自己倒是空了,是吧?但是空中还有相啊,空中会有幻相,是不是啊?一个是你自己可能还要继续破这些无明惑,你需要。另外无量的众生还需要我们去帮助他,或者需要相互之间一种帮助。这些东西你不去学习,你永远就没有办法去了知。

不是说你自然一空,什么东西都进来了,哪儿这么容易?都是现成的?没这么容易现成,还得学,一样的。所以到最后说无量世、无量劫,还得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修这些东西,道种智。前面是一切智,一切法皆是空,一切智,首先对应的是空智。

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皆是自性空。从自性空里面,从空还得出假。你从空性之中,证到这个空智之外,然后你得发愿,在六道之中去修菩萨行,去度化众生。一个是自己学习锻炼的一个过程,另外也是自己积累福德、智慧的一个过程。你在六道之中,哪个地方你都得去。

所有众生的种类,不同生命的形式的存在,所有世间的一切法,你都得了解,然后找到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从果去求这些因,找到根本的原因之后,然后从这个因,再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等于说你要到下面去学习,去调查,查出原因之后呢?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这样子,你不学根本就不知道。所以这个道种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属于菩萨的一种智慧。

【导利众生。是名上智观十二因缘也。】他这种了一切法,就跟我们世间了一切法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别说,哎呀,我自己没修行成,我先在世间修菩萨道。你什么智慧都没有,一切智都没有,你自己还没证道,没证悟,然后你说我也去跟众生同事,他不是干这个行业,我要去学习。

没用呀,你都是生死之业,你最终没办法从这里出离,你找不到真正究竟的解决的办法。起码保证你自己生死已经解决了,然后你才能入苦海之中去度众生。起码自己会游泳,再怎么样,你救不了别人,你先能保自己的平安,然后你再去想办法救别人。但即使你救了自己,比如说你自己会游泳,你还不一定把人家捞得出来,还得练呀,怎么去救人,方法,里面有技巧,有方式、方法的。救一个人可以,救两个人呢?救多少个人呢?这不都得去训练自己吗?

当然,这都是后话,咱们都不着急,这些都是咱们以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起码得悟得无生法忍之后的事。你没有悟得无生法忍,你说,哎呀,我到世间来度众生。要证得无生,知道吧?你没有无生,好,一见到这些事情,你又生烦恼。为什么叫无生法忍?对于这些法,他知道一切法空。众生也空,法也空,一切皆是空。所以他不会起心动念了,他自己的生死烦恼已经解决了,基本上已经达到那个标准了,他才能到世间来度化众生。

没有的话,估计阿弥陀佛还不太放心派你来,或者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来。当然,有些东西也不能勉强。可能有时候阿弥陀佛也不一定会拉你,因为你以前就发了愿,哎呦,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能还没证得无生法忍,但是我牵挂以前的亲人、父母,我太爱他们了,我虽然自己还没度,我先得想办法让他们先度出来,哪怕我还在生死之中,没有完全出离。可能也有这种悲心的,是吧?但是你想一想那种行为,好像是很勇敢,或者说你很有爱心,但是缺乏什么呢?智慧。

我们以前也跟大家讲过,你要给予他的是要究竟解脱的一种智慧。如果你自己本身都没有这个宝贝,你拿什么给他呢?给他最好的宝贝,不要给他其他的、次要的一些东西,那个价值不大,知道吗?解决就要一次性把这个根本问题全部解决了。你不要今天给他,哦,今天你日子过不下了,我给你赞助几千块钱,或者上万块钱。你今年能过,明年又不行了。你还不如给他介绍个工作,让他自己能力在增长,他自己能够自食其力,永久性解决问题,这辈子你不用管他了,没有你他能生活得很好。

我们解救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大家不用着急。关键着急也没有用啊!我们再想想我们自己,自己都还没有解决问题,你说着什么急呢?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特别的大,大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你具体在想问题的时候,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得找到最合适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你想一想可以,但真正要去实行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这么去蛮干啊。

上上智,这是佛的智慧了。【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这种境界就不是我们的了,三道即是三德。前面是什么呢?破三道,成就三德,有破有立。现在三道就是三德,即时性的,立即就转化,点石就成金,你都不要经过后面炼制的过程,立刻就变成金,一瞬间,甚至都没有时间性的。那这就不是我们一般智慧能做得到的。

【岂可断破三德更求三德?】断破“三道”更求三德?这里面可能有点问题吧?断破“三德”更求三德?三德没有必要断破,是吧?就是必须要断三道之后才能求得三德,按道理应该是这样。当然我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啊,按照一般来说,大家可以去查查。

当然也可以讲断破三德更求三德,为什么呢?你如果去需要个断,才能够得到一个东西的话,那么这个所得到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真正的东西。大家可以去明白,它是相对性的一个概念,它不是最终的一个究竟圆满的一个成就。

比如我们说,你这个人很有钱,你这个有钱是相对别人没有你这么有钱的人而言的,你是一千个亿,人家只有一百个亿,你很有钱,然后下面再找个一万个亿的,你就变成没有钱了。如果是相对的话,永远就没有尽头,大家明白吗?你就永远不是走在最无上的、最极果的这么一种状态,那你怎么叫作真正的三德呢?三德就是究竟圆满,就是佛的智慧。

【则坏诸法相。】坏诸法之相,必须要坏这个相才能得到那个相——不需要坏,法法本来平等,法法本来不二。这就是佛教最终极的一个道理,大家一定得明白。这个东西里面实际上奥妙无穷,别看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众生要产生平等心、慈悲心、包容心,所有的心都可以从这里起来。

为什么要慈悲啊?别人就是我,别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别人就是佛,你对佛要不要恭敬啊?或者你对自己要不要好一点啊?那么你对别人是不是也好?因为别人跟你完全是平等的、无二的。有这些心的话,一切都包容——不需要包容了啊,你对你自己还会这么苛刻吗?对自己还会这么狠吗?不会啊,你傻啊,是不是?你没事儿去找事儿?自己找烦恼?明明知道这东西不好,你还去吃?不会了!所以你会善待一切的众生,平等、包容、慈悲,而且里面还有真实的智慧。因为平等了,所以你就对这些事情都放开了。

自然是自己的,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给他吃就是给我吃,一样的。你就没有什么贪心了,也不会有什么悭心。这些施舍,慈悲喜舍,都会具足,给他吃、给自己吃是一样的,还分什么你、我,是不是?所以你的布施啊,持戒啊,六度你慢慢都能修圆满。

比如我们持戒,持戒你就不要去让众生烦恼,不要去伤害众生。你会伤害自己的利益吗?你会这么傻吗?脑子糊涂了,除非这个人病得太重了,没办法,不正常,那没办法,跟他说不上这话。只要这个人脑子稍微正常一点,他都不会做损害自己的事情。那现在好,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你还愿意杀别人吗?你杀别人就等于杀自己一样,你偷盗别人的财富等于偷盗自己的财富是一样的,你会自己偷自己吗?当然也没法偷了,说句实话,什么叫作偷啊?从左兜里放到右兜里,是吧?

然后你说:哎呦师父,这好,我偷了别人的东西等于从左兜里放到右兜里,因为是平等的——这就完全是脑子更出问题了,是吧?我是说让你站在利益众生的角度,你又偏偏往其他歪的角度去想,是不是?那就完全错了。我们就换一种,你既然要这么讲的话,好,别人把你的钱掏出去,你也不要去追究责任了,行不行?但是你做不到啊,是吧?不可能这样子的。

【烦恼道即般若,当知烦恼不暗;】烦恼本来就不是痴暗的,烦恼它本身之中就有光明,因为烦恼当下就是般若。哎呦,我们真的就是变废为宝一样的,我们后来发现没有什么是废物,没有什么东西是垃圾,全部都是宝贝了。那种智慧、这种根机那不是我们能够具足的。

【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般若也不明,烦恼也不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反正就是所有你对立的两个都不存在,这就是不二法门。本来般若我们说是明的,相对烦恼来说,烦恼是暗的,有明暗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但是到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了,因为它绝诸对待,它叫绝待之法。既然绝待了,哪里还有什么明暗的分别呢?所以说般若也不明,般若也不暗;烦恼也不暗,烦恼也不明。没有用明和暗之间的任何的这种定义,去总结这么一种状态。

【烦恼既不暗,何须更断?】何须更断呢?当然它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该断还得断啊!断的时候断无可断,已经究竟圆满了,你这个时候突然一想,才发现烦恼当下就是般若。【般若不明,何所能破?】既然没有暗就不需要断,既然不是明也就无需再破。

【暗本非暗,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耆婆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也算是医圣,是吧?他能用毒来变成药,以毒来攻毒,在他的眼中,一切世间的万物都是药。就是他师父曾经跟他说,学到一定的时候了,他师父就考试他,你到外面去找一个草,任何的一个植物、一个草,认为它不是药的,你给我拿回来。他后来到田地里,田野里,到处山里面去找,找不出一种不是药的东西,他认为所有的生命的存在都是药。他最后啊,找不出来,空手就回去了。师父说:你修成了,你这个医道全部学会了,已达到最高境界了。无不是药,连毒草都是药。就是这种境界啊,是不是?

我们最终看一切众生皆是佛,就是你到外面去找找,有没有不是佛的众生?你给我找回来。还用找吗?是吧?不用找,你当下就是,因为你就不是佛,不用找,师父,我就是,你还说我们到外面去找一尊不是佛的众生?

当然其实我们还有其他故事,你到其他地方,比如到家里去,有任何一家里没有死人的吗?是吧?不是有这种故事吗?哪家是没死过人的?父母没死,他祖上不是死了吗?总会有死过人的,找不出任何一家没死过人的。

你这找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按照这种方式、这种思维去看的话,一切众生皆是佛。你分别,当然他就不是佛。为什么我们认为他不是佛?因为你有分别心存在。你先不管他现在是不是所谓已经成佛,但毕竟他能成佛,他的本性就有佛性。如果你从这个不分别的角度看,他就是佛。

【岂可舍此取彼?】不要舍此取彼,这是一种境界了。我们有些人,”娑婆即是极乐,干嘛还得求生西方极乐?我们在娑婆就是极乐嘛!”你不要光嘴上说嘛,你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脚下一按这个大地,立即变成黄金,是不是啊?黄金为地,跟极乐世界一样,你有这个本事你再说。光说没用,现在我们只是说一说,知道吗?那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千万不能当作自己跟别人辩论啊、谈论的一种资本,没事儿来引经据典,没用的。

【业道即是解脱者,当知业道非缚;解脱即业者,脱非自在。业非缚故,何所可离?】干嘛要离开这个业力的束缚呢?【脱非自在,何所可得?】你得到什么解脱呢?也没有得到。有什么自在吗?也没什么自在。

【如神通人,岂避此就彼耶?】神通之人他到任何地方都是自在的,没必要趋吉避凶啊!哎呀,这个地方凶险,我到其他比较吉祥或者平安的地方去,没必要。

【苦道即法身者,当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苦不是生死。按道理来说,苦是属于生死,生死果报,生死之苦嘛。法身就是生死,这个“就是”生死,“即”,不是说跟生死,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生死啊,他说,跟生死的本质、本体是一样的,但是现象是不一样的。就是我们现在是属于因缘法之中,我们这个生死就是生死,法身还跟你没有什么任何关系。

虽然有,【法身非乐。苦非生死,】生死非苦嘛,【何所可忧?】法身即生死,所以说法身就不是快乐,有生死它怎么是快乐呢?苦非生死,何所可忧?就是无忧无乐,【法身非乐,何所可喜?如彼虚空,无得无失,不欣不戚。】你也没什么高兴的,你也没有什么悲忧的。

【如是观者,三道不异三德,三德不异三道,亦于三道,具一切佛法。】他能直接从这些三道之中观察到三德,本身完全是一种不二的存在。这种智慧是上上智,明白吗?不是我们的智慧,我们下智都没有啊。现在是从佛的境界,这是最高境界讲。

【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观十二因缘,即是坐道场,】按道理,本身一般的十二因缘是属于缘觉人的佛法,只能得到缘觉乘。但是能够深观,能够具备上上的智慧来观察的话,你就跟成佛是一样的,他就不属于缘觉的智慧,就属于佛的智慧了。

【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余例可知。】所以,为什么佛经常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我们眼中就没有佛法,我们眼中一切法皆是世间法。佛法在我们眼中,学得不够好,佛法也变成世间法。因为你有妄想颠倒,虽然给你佛法这么珍贵的宝贝,你用不上,有眼不识泰山啊。

【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这是佛的菩提。

上面就分别讲了这四种智,四教分别对应四智,藏、通、别、圆。

【约此应判粗妙、开粗显妙,意可解故,不委记耳。】判粗妙就不用说了。那么下智、中智包括上智,只有上上智才是妙,其他前面几种智全部都是粗。有粗有妙,这还是相待的妙,还不是真正的妙。只有开粗显妙之后,粗也变成妙,这个时候是绝待的妙。开粗之后,无复有粗,粗当下就是妙,这就属于绝待妙。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转,其智则粗。四境转成妙境,粗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绝之意(云云)。】就跟前面也是一样的,境为所照,智为能照。如果四智照四境,那个境界没有转的话,那么这个智慧还是属于粗。等什么时候你用这个智照这个境,它能够转这个境了,这个境才是真正的妙。

但是也是属于当下这个妙,比如我们说用下智来照这种境,虽然这个境已经转了,但它毕竟是下智啊。在没转之前,这个智慧还不够成熟,它是属于粗;等转的这一刻已经成熟了,这个智是妙。但是即使是已经转了,那下智相对于中智,相对于上智和上上智来说,它还是粗。不管你转不转,它转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就是我们说,不为境转,而能转境,心不为境所转,而心能转境。好像“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好像有这么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你心能转境,你是什么样的心?你是什么样的智慧来转?你得佛智来转,你才能是如来。

那其他的二乘人,包括普通的菩萨,他也有一定的转境的这么一种能力啊,但他转境并不究竟,没有用啊,难道他就是如来吗?他不叫真正的如来,当然他也叫菩提,是吧?我们有佛果菩提,有声闻菩提,有缘觉菩提,他有不同几种菩提的存在。

待绝也是,下面相对于上面来说就是粗,上面相对下面来说是妙。这都是相待的粗妙,最终下智、中智都开粗成妙之后,就没有粗、妙之间的分别了,就称为绝待。

【二,对四种四谛明智者,】这里面也是一大段,我们都看看。

【大经云:“知圣谛智则有二种:中智、上智。中智者,声闻、缘觉;上智者,诸佛、菩萨。”】就把这个圣人的智慧分成两种。

【若依此文,束于体、析,合称为中;束大乘利、钝,合称为上。】就是把前面四种智合成两种智了,一个是声闻和缘觉,统统叫中智,佛和菩萨称为上智。前面束于体、析,一个是体空观,一个是析空观。析空观的话,主要属于三藏教的声闻、缘觉,体空观是通教的声闻、缘觉,当然也包括菩萨了,他们实际上都有三乘啊。但他虽然叫菩萨,实际上跟声闻、缘觉本质上差不多,合称为中智。束大乘的利钝,大乘的钝根的人叫菩萨,利根的叫佛。

【今若约根缘利钝、内外事理,开即成四。】下面就具体把它分解一下。

【声闻根钝,缘四谛事,即生灭四谛智;】就是说,声闻乘的人根机比较钝,他只能缘四谛之事,只能缘这个事法、事相的东西,他不能缘四谛之理,所以叫什么呢?生灭四谛智。

【缘觉根利,】缘觉根相对来说比声闻的根机要更利一些,他能【缘四谛理,即无生四谛智;菩萨智浅,缘不思议事,即无量四谛智;诸佛智深,缘不思议理,即无作四谛智也。此乃大经之一文。】大概把他分成这几个。分别有根钝和根利,分别有事和理,然后分别有什么呢?生和无生、无量、无作这四种四谛。

【又云:“凡夫有苦无谛,】这里面就讲的很有意思了。凡夫有苦无谛,这句话以前好像跟大家也大概说过,是吧?【声闻有苦有苦谛。”凡夫不见苦理,故言无谛;】我们只有苦,哪里见到什么苦谛呢?不知道苦的真实的存在,不知道真理的存在。我们只有造苦因,得苦果,但是苦的根源在哪里?苦的真相在哪里?它的真谛在哪里?找不着!

声闻就不一样了,声闻是圣人,他能见什么呢?【声闻能见无常、苦、空,故言有谛。】如果能够见到苦的本相是无常、无我、苦和空,你就知道,这就是明白苦谛了。

【即是生灭四谛智也。】但它是属于观四谛、缘四谛之事,虽然他见,并不是说声闻见不到一点理啊,但他那个理还不是真正的真理。以前讲过,声闻所见的是什么?叫偏真理性,三藏教的声闻,见到的是偏真理性。偏真的话,不是真正圆满的真谛,只能见到真谛的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说一半都不到,可以这么讲,我们就说刚刚一半吧,说得那个一点。但是实际上跟真实的这个真谛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什么呢?因为要灭事即证,他要灭了这些事,才能得到这个真谛。

比如说灰身灭智,大家知道,是吧?声闻人都喜欢灰身灭智,或者叫什么无余依涅槃。为什么呢?他认为只有离开世间,才能获得出世间的这个涅槃。这个出世间的涅槃就是他所见到的真谛。但这个真谛是真正的涅槃吗?不是!

真正的涅槃不需要灭除世间,世间之中就有涅槃,你得明白当下就是,一个是析空,一个是体空。你不要离开这个东西,在当下本身就是,当下就有,这才是真正的真谛。就是事和理本身是不能分开的。如果要离开事才能证得理的话,这个理不是终极的或者究竟的一种道理。

【又云:“菩萨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即是体苦非苦,故言无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谛。】这是属于说的通教的人。

【乃是摩诃衍门无生四谛智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苦,苦的这个事相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它当下是空的,所以体苦无苦,当下苦的体,苦的本体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哪里有个什么真实的苦的存在呢?所以故言无苦。即事而真,事的当下就有真谛的存在,不要离开这个事。比如说,我们要灭除烦恼才能证得菩提,现在发现,菩提并不是离开烦恼而存在,它本身是一个体。

比如说,离水无波,用这个譬喻大家就明白了,离开水哪儿会有什么波浪呢?这个波也是用这个水所引起来的,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应该叫离波无水呀,不能叫离水无波。说反了!波是在动的,动的是烦恼的,不动的水,它才是菩提,所以离波无水。当然,离水无波也讲得通了!

【又云:“知诸阴是苦;知诸入为门,亦名为苦;知诸界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苦,是名中智。”】诸阴就是五阴,是吧?色、受、想、行、识。诸入呢?是十二入。哪十二入啊?六根,六尘。知诸界呢?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再加六识。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是苦、这个是门、这个是分、这个是性?都是对它的一种分类而已。亦名为苦,是名中智。

【依前说者,即属声闻也。分别诸苦、诸入、界等,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是名上智。】这是属于菩萨法,属于别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非诸声闻、缘觉境界,此则异前两意。】这就异前面的藏教和通教,这称为上智。【即称上智,又非二乘境界,岂非别教菩萨观恒沙佛法如来藏理耶?是为无量四谛智。】前面讲的是无生四谛智,现在这一段是讲的什么?别教的无量四谛智。

【又云:“如来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非苦者,非虚妄生死;非谛者,非二乘涅槃;是实者,即是实相中道佛性也。】就是说,既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这里面非苦集灭道,前面有非苦非集非灭非道,就是非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本身属于什么呢?生死法。谛、非谛,这是属于解脱法,出世间法。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既不是苦,也不是谛。既不是世间法,也不是出世间法。既非生死,也不是涅槃。就是非二边的中道,这就属于圆教的智慧。

【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如此明义,既异上三番,岂非无作四谛智耶?】他这是属于无作四谛。既没有苦,也没有断苦的这个智慧,或者说佛法。既没有世间法,也没有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身是不二的,所以他已经超离了这种相待的、分别的状态,已经进入绝待的一种境界。这就是什么呢?绝待的就属于圆融的,这就属于圆教,圆教的智慧。

当然我们只是说啊,实际上圆教对我们来说现在根本修不上。别说圆教了,别教也修不上。现在我们估计能够适合大家的,一个是藏教,藏教我们嫌他又太低了,是吧?可能通教来说,比较适合大家。通,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是吧?你的思想境界虽然不能太高吧,先低一点修,估计问题不大。但也不能太低了,起码观察一切世间如幻如化,无有真实。这个是我们可以去用得上的。

就是我们自己现在所有的生命体验也好,你自己心里所想也好,你每天的衣食住行啊,工作啊,生活啊,所面对的一切环境或者是人,你都要记住,都是如幻如化的,都不是完全真实的。

虽然我们要珍惜,虽然我们要善待一切法,但是最终从根本上我们知道,这都不是真实的,是虚幻的,这样的话,你心中就会放下些,不会这么执著,知道吗?然后从幻化之中,再进一步,性空。既然不是真实的,最终是不是还得完全地放下,要舍弃掉?不仅仅是舍弃,就是当下它本身就是性空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佛教就干脆说,它就没有——这个没有,跟我们世间理解的空无所有,是两回事。就是它真实的存在是没有的,它自性是没有的,佛教就给它定一个名字叫作空。

如果是从这个空的角度,你再去进行自己的一种生命的活动,我觉得你可能活得境界会高一些,活得质量也会高一些,并不是舍弃世间的这些因缘,珍惜善待一切众生,但是呢,即使做了这些事情,心中不要有太多的这种挂碍。

不要说爱就爱得死去活来,恨就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杀掉。是不是啊?什么事情都放不下。你不去做还好,一旦沾上了,就把你给黏住了,脱不了啊,你心中老去想这些事情,你不想都不行,是吧?如影随形。千万不要这样子。

【例此一谛为四,余三亦应尔。】就是用苦谛,它也分成什么呢?四种苦谛。那么其他的灭谛、道谛、集谛也是一样的,都是这么去观察。苦,有什么?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是吧?苦的本身是存在的,苦的因实际上就是集谛。苦尽呢?是灭谛。有断苦之道,断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什么呢?道谛。

我们都在观察这些东西,就说你自己看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把它分成四个方面,苦、集、灭、道。本身它是一种因缘的存在,它有种种不同的因缘。它的因缘的背后,它是由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它的根结是在什么地方?集谛。找到这个根结所在,怎么去解决这些因呢?苦的因怎么去断除呢?断苦之因,断苦的方法,就是道谛。最终你把这个苦给断掉了,你已经算是灭了,起码这个苦,你就不会再存在了。

这件事情比如我做了,我做了件糊涂事,形成一个不好的结果,这就是苦。我自己也很苦恼,为什么这么干啊?就是因为当时一时糊涂。为什么糊涂呢?就是没有智慧。赶紧啊,修智慧啊,增长自己的智慧。就是这个道法,它对应这个苦因的,你越聪明,越有智慧,保持自己内心的一种镇静,一种清明的状态,你就不会随便产生这种糊涂状态了。

或者你不接触这些不好的因缘,不跟这些不好的人在一起,你可能就不会做这些事情了。或者你不到那些不好的境界里面去,你就不会做那些坏事了。你没事老去什么夜店,到一些不好的环境里面去,你本身这个人不算太坏,你都被他们染坏了。下回你就不去了吧!别人怎么叫你,你就不去呗。

然后你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做一些比较更积极向上的、更正确的一些事情。这就是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的一些根本的,用正确的方法去对治它。既然没有不好的因缘的话,就不会产生这些不好的结果。你明明知道这个事情不对,还要去跟随,摆脱不了,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为什么说大家要好好修福,要念佛?就从自己内心的这个烦恼方面,先慢慢去对治这些烦恼。你养成这种慈悲心,养成这种宽厚的心、平等的心,你再面对其他的生命的活动,你的身口意业才会越来越净化,知道哪些东西是必须要舍的,哪些东西是要取的,先是有取有舍。

下面也是一样的,你看,【谓有集,有集果,有集尽,有集对;】集是本身这个集,集果就是苦,集尽是什么呢?集尽是灭谛,集对是什么呢?道谛,对治集的,知道吗?有它相对应的。有多少病,就会有多少药,就这个意思。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总会有解决它这个事情的,都是相对应的,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说的相待法。世间都这样。

我们现在只是找不到这个方法去解决而已。但你得去寻找。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科技的发展也好,人类这个文明的发展也好,现在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种更高级的阶段。等到发展到高级的阶段,可能有些问题就不叫问题了,这就叫对。但是即使找到这些解决办法,你还得去做才行啊,你不做,跟你没半毛钱关系,是不是?

下面也是,【有尽,有尽因,有尽障,有尽障相;】尽是什么呢?灭谛。尽因是什么?道谛,是吧?尽障是什么呢?集谛。有尽障之相,这是什么呢?苦谛。

下面也一样的,【有对,有对果,有对障,有对障相。】都是一回事。就是从这个道谛又说了,是不是?这个对,就是对治烦恼的道法。有对的果,这是灭谛,是吧?有对障,还是一样的,本身对的这个障是什么呢?是集谛。所对的相,最终它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这是苦谛。它把这个对呢,就当作是道的一种那个替代了。

【如来非此四四十六种,但是于实(云云)。】就是说,真正如来的智慧都已经超越了这四四一十六种,比这十六种还得高,只有一实,一真实。连说这个最终的这个无作四谛,好像是不是都显得有些多余了?因为这个无作四谛,还是相对前面的无量四谛、无生四谛、生灭四谛而言。真正的真实的话,叫什么?不可说。大家明白吗?他最终就用这么一种方式来替代,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的智慧?如果还是相待的妙,还就不是究竟圆满之法。连相待这个妙,无作四谛,你都得放下,这就叫“非此”,是吧?都得舍离。这才是真正的绝待的妙。

【如是等智,观于四谛,谛既未融,智谛皆粗,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就是说,我们说用以上种种智慧来观察四谛,就看你是用哪种智慧来观察四谛了。四谛本身没什么区别。虽然我们也可以说,有这种什么无作、生灭,什么四谛,这是从这个智慧上产生的一种分别。你没有智慧,它就有这种存在,境界好像就有差别。如果你的智慧真正达到像佛一样的智慧的时候,它就没有这种差别了。

打个比方,你有多少钱,你就过怎么样的生活。你钱多,日子过得好一点,物质丰富一点。你钱少,日子就过得简单一点,简朴一点。智慧也是,你智慧多一点,那你观察的这个谛,这个境界,它本身这个层次就更高。你智慧低,你同样还是看一件东西,它反映出来的这种境界就是低,层次就低。

就是我们说的眼界,你人的境界不一样,同样是一件事情,在你这呈现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我们打个比方,同样都是四谛,我们先不把它分成四种,什么生灭啊,无生啊,什么无量、无作。对于佛这种无作四谛来说,即使是把这个生灭的四谛境放到他前面,自然这个生灭四谛就变成无作四谛。

就像这里,你即使把这个娑婆世界,你说,佛啊,你就别在西方净土待着了,你到我们娑婆世界来吧!他自然,这个娑婆世界就变成什么?变成净土。为什么?他有这种智慧,有这种功德。他同样跟你吃个白菜,他吃的就是甘露的味道。你吃个白菜,就是白菜味。你要是三恶道的众生,吃白菜都吃不下去。恶鬼,变成火炭。你说我给你吃的是很好的,做的是很好的美食,为什么变成火炭?境界立即就变了。

“谛既未融,智谛皆粗”,谛境本身,这个谛境,它是可以融的,相互是可以融化的,是吧?是可以圆融的。这个境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别,本体都是一样的。智谛也是粗,那么你这种智慧,和这种谛,当下都是粗。“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就是非苦非对非道非灭,这个才是真实的,才是妙。

【若谛圆,智亦随圆,皆是如来非苦非谛是实之妙智也。此即待绝两意(云云)。】大概就是这样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当然我们理解,就是前面第一个是境妙,第二个现在我们学的智妙,智妙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是吧?差不多了,后面可能还会有一点点,不多,就学得差不多了。就是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间,我们看待这个世间,就是一种境界,就是一种定。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间?一个是从客观的,被我们所观察的这个世间,从佛法方面进行分析,这是属于境妙。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从我们能够观察世间的这么一种方式方法,或者一种思维,或者智慧,去分辨它,叫作智妙。这个世间本质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世间?都很重要。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观察这种境界的智慧,或者一种能力,这些地方,我们都得去修啊。

好,哎呦,这时间都过了啊,算了,中间就不休息了,大家辛苦一下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下】,终于到第三卷了啊,第三卷下了,【天台智者大师说】,【三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对二谛,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用权和实两种智慧来观察。

【上真俗二谛既开七种,】前面我们说了,真俗二谛有七种,是吧?哪七种大家还记得吧?还是不离藏、通、别、圆,大家知道,是吧?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各有一种二谛,然后通教呢?因为可以被接入别教和圆教,所以多出两种,是吧?就是别接通、圆接通。别教又可以被接入圆教,所以说,圆接别二谛,加起来就七种二谛了。

【今权实二智亦为七番。】跟前面也是一样的,你有多少种二谛,就有多少种这个权、实二智。

【内外相即不相即,四也;】这他是说得太简单了,为什么这里就四种?哪四种?什么是内?什么是外?什么是相即?什么是不相即啊?外,首先讲内吧,第一个是内,是界内的,界内的不相即,是藏教的二谛;界内的相即,是通教的二谛;界外的不相即,是别教的二谛;界外的相即,是圆教二谛。大家当然能够明白嘛,是吧?分界内和界外,分相即、不相即,二二相乘,二二得四,就分别对应四教。

【三相接,合七也。】你看,一样的,是吧?相接,圆接通,别接通,圆接别。

【若对上数之,析法权实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智。】分别就有这么多种,你看,析法、体法,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就七种全部出来了。析法权实二智,这是藏教的两种智慧;体法权实二智,是通教的两种智慧,二智;体法含中二智,这是什么呢?通教的被别教所接;体法显中二智,是通教被圆教所接的二智;别二智,是别教当下它自己本身的这种二智;别含圆,是圆接别之后,它本身的这种智慧;最终是圆二智。

【上七番各开随情、随情智、随智,合二十一种谛。】你看又分,那就三七二十一种,随情、随情智、随智。大家也知道啊,随智是什么呢?最高的境界;随情是相对初级的;随情智呢?中级的。

按我们现在,我以前也讲过,我们大家现在都是随情,我们都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不可能没有情。你想得到点智慧,你现在智慧摸不着边,你还是先从情里面修吧,慢慢少一点,慢慢少一点,能够修出那么一点点智慧来。智慧越多越多,哪怕是情和智,就相对属于兼具的一种状态,平衡。好,最后呢?情越来越少,智慧越来越多,最后情都没有了,只有智了,这就叫随智。情是有情执,它是有执著,它是有分别,它是有烦恼的一种状态。就是你这个执著烦恼越来越少,你才能慢慢过渡到完全智慧的一种状态。

大家不要说,哎呦,一到智慧,这个人是不是太理智、太冷静了,是吧?我们都没有感情了,不讲情谊了——不是那种理解啊,千万不要那种理解。我们不要用世俗的这么一种情感,去分析这些东西。佛教所讲的情,不仅仅是感情的一种东西,比感情它更加宽泛,你只要有执著、有分别,都算是情。

不仅仅是从感情方面的,就是有时候我们很多东西不是从感情,有时候你从见解方面也是一样的,有情,还有见。你的知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不仅仅说,哦,他跟我感情深,我就对他更好点,他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就跟他关系保持一般般,不是这个意思。

即使有时候跟你感情好的人,当然你这个人说心性很恶劣,特别自私,感情再好,你对他一样冷漠啊,这就属于思想观念有问题了。所以说我们不要说什么都是用世间的这种概念去套佛法的一些概念,不是一回事。

你说到了智的时候,这个人什么都是太理智了,太冷静了,是不是就没有情感了?也不会啊,菩萨他为了度化众生,他会从空而出假,虽然是有智慧、空智,但是他也会随顺众生啊,不是你需要吗?是吧?需要,那我就跟你之间做同学、做朋友、做兄弟、做姐妹,都可以,他是随顺你来,只要你欢喜,怎么都好。

所以从这个智里面,他是可以随顺你来随情的,但是在他自己这个境界里面,他永远是保持这么一种智慧、理智的一种状态,但也不妨碍他为了随顺你,而示现种种不同的所谓的初级或者是低级的一种状态,没关系的,你是看不到他的,他是能够看得到你,他能俯就群生,是吧?我们只能仰视他,够不着。

所以大家不要想,成了佛之后是不是大家太理智了?成佛之后他更慈悲,最慈悲的无过于佛,是吧?最能度众生,最愿意度众生的,无过于佛。反而就是你因为有情执、有分别,反而你,有些众生你喜欢,有些众生你讨厌,是吧?你跟众生之间就有距离,知道吗?你心上就有距离,情感上有距离,你的认识上有距离,所以你的生命啊、种种因缘上就会有距离。你想接近他,你想帮助他,你都帮助不了。正是因为你没有这些距离,所以你才可以无限地接近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他。先把自己的障碍打断了、打消了,你才能让众生能够进得来,或者你能够主动去接近众生。

【今七番二智,亦各开三种,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又把它分成三种,七番二智,是吧?化他的,主要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第二个,自行化他,不仅仅化他,化他之中还有自行。实际上跟前面这个随情智,它就大概相通。随情的话,主要是指化他的;自行化他呢?随情智的;自行权实,随智的。自行权实是自己的境界,实际上是佛的境界,自行化他是菩萨境界,化他权实属于菩萨以下,当然也有一些就说没有真正进入圣位的菩萨,也可以说是有化他权实,二乘都包括在里头。

【合二十一权实也。】所以我们想这个地方,实际上大家不要想,它仅仅是个概念,就我们世间为人处事,有些东西都是可以对照的。比如这三种,什么随情、随情智、随智,或者化他、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有不同的一种方法可以去做,没有说哪种方法就是最合适的。相对来说,可能比如说会有粗妙,会有高低的一种差别,但是即使有高低的差别,并不是你这个最高的、最好的方法才是最适用的。在当下这个因缘里面,也许我们说,用其他的,不是最高的、最好的一种方法,反而能够更加地相应。

所以我们佛教不是有什么呢?契机。还有什么呢?契理。契理,还得契机,知道吗?实际上在有一定的时候呢,契机有时候比契理还更重要。因为你一下要契理的话,那太高了,契不到。先契机再说,先用方便的法门,先让众生能够接受,能够欢喜。然后从这个契机的角度,再慢慢地进入这个真理,反而更容易。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机,现在的根机都比较差,直接跟你讲道理,你也听不懂。即使听懂那么一点点,你也修不了,干脆就契机得了。

所以我们在世间办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有些人说,这个人光讲人情,不行,都讲关系,那肯定我们大家都觉得不好。这个人太理智,什么关系、一点情面不讲,也不行。反正大家好像还是觉得有情有理才是更合适,但并不是这种状态就好。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想,他理智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干嘛一定得讲情呢?讲情是你自己的一种方式方法,或者你能够接受的一个方式,或者一种尺度。换另外一种方法,人家可能就不这么看,你干嘛要得执著自己的呢?是吧?

所以佛教里面,他也是一样的,你自己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修学的方式。智慧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不能真正说达到这种境界,但实际上有些名词概念的东西的话,它跟我们之间是可以结合的。跟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思维,你是可以自己慢慢通过这些东西思考,得到一些启发。

做什么事情啊,这个人就是不要太固执,知道吧?我们现在不是讲开放嘛,开放,先得开放。当然开放里面还有很多讲究,怎么开放?哪些能够开放的?哪些不能开放?这你是后面去学,但起码你得有开放的一种思想。开放之后,然后你再慢慢去解决一些问题。学佛也是这样子的。

【若析法权实二智者,照森罗分别为权智,尽森罗分别为实智。】照森罗万象,能够分别种种法相,那属于方便智,也属于世智,也叫俗智,俗谛嘛。真正的真实的智是“尽森罗分别”,把这些分别、执著全部都消除掉,这才是真实的。

【说此二智,逗种种缘,作种种说,随种种欲、种种宜、种种治、种种悟,各随堪任,当缘分别。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这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说此二智,什么逗种种缘,是对种种不同的因缘所说的,有不同的因缘,我们就说不同的法,作种种说。随种种欲,众生有不同的乐欲,有不同的兴趣,你是感兴趣,你是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乐欲不同。种种宜,适合他的种种根机,他喜欢这个,他适合这个。种种治,有种种对治的办法,或者是佛法,通过对治之后,他能够得到种种的感悟。

各随堪任,随着不同的众生,他自己都有他自己能够对应的修学的法门。有些他只能修这个,有些他只能修那个。你不能堪任,你能修这个小的,可能就修不了大的,你这个根机因为不够能力,所以叫不堪任。你能堪任的是属于这一类的佛法。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都属于析法里面的,最低的三藏教的这个权实之所摄。故有化他二智。

【化他二智,随缘之说,皆束为权智;】。你看,不管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里面本身又分为权智和实智。但是化他二智呢?最终又把它总结,都通通又属于权智。

【若内自证得,若权若实,俱是实证,束为实智。】就是化他的,是随众生之缘而说,就叫权智;如果是自己内证的,不管是权或者是实,它又称为实智。它就是当下,比如三藏教里面,它又分成这两种:一个是化他,一个是自行。化他的二智,三藏教的二智,是权智;自行的三藏教的二智,是实智。

【内外相望,共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权实二智也。就自证权实,唯独明了,余人不见,更判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就是你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别人是不能了知的。这两种,他这种智慧,虽然都叫实智,但是里面他自己证得的,又分自证的权智和实智。

【今更约三藏,重分别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实智。二乘禀此化他之实,修成自行之实。故佛印迦叶云:“我之与汝,俱坐解脱床。”即此义也。】就是佛化二乘人都用什么呢?化他的实智,而不是用化他的权智。然后二乘人修这个化他的实智,最终修成了自行的实智。

【若化菩萨,多用化他权智。其禀化他之权,修学得成自行之权,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此三种二智,若望体法二智,悉皆是权。】就对于三藏教的三乘人来说,他又有不同的分别。对于前面二乘人,声闻和缘觉乘的三藏教人,佛主要用化他的实智,来教化二乘人。对于三藏教里面的菩萨乘的人,多用化他的权智来教化三藏教的菩萨乘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三藏教的菩萨乘也好,他的二乘人也好,望后面的,他要相对于后面的通教的体法二智,他都是属于权。所以说“悉皆是权”。

【故龙树破云:“岂有不净心中修菩提道?】就是如果你自己心不清净的话,你是修不了菩提道的。他说的是什么呢?三藏教。

【犹如毒器,不任贮食,】就是你这个器具,这个容器本身是有毒的,你就不能装其他的清净的食物,就不能装真正的佛法,大乘的佛法就装不进去,你这个根机不够。

【食则杀人。”】譬如说你这个里面有毒,把这个食品装进去了,这个食品也变成有毒了,你会杀人。当然不是指真正的杀人了,最终是什么呢?你这个根器不够的话,反而会害人,对自己来说,不相应,就这个意思。

【此正破析法意也,】用体法来破析法,所以说,【故皆是权(云云)。】就是析法的三乘人的权实二智,皆是权智,皆是权。

下面讲体法,【体法权实二智者,体森罗之色,即是于空,即色是权智,即空是实智。】你看,所以当下就是空,色即是空。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通教很有意思啊,基本上我们讲的很多般若的经典,般若主要是讲空性为主,当然最终也回归中道,但是它更多的着重的地方,还是在空方面讲得更多,而且是当体即空,也就是体法空,它更多的内容、主体的内容,都是讲这些东西。所以说叫即色即空,色即是空。即色就是权智,即空就是实智。

比如我们说,“色即是空”,这就是什么呢?实智。“空即是色”,这就是权智。你不能说只有“色即是空”,没有“空即是色”,那就不完整。为什么?既然是“色即是空”,反过来一样的,可以推到什么呢?“空即是色”。因为“即色即空”,空和色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别,它只是我们叙述方式的一种不同而已,把前后掉了一个个儿,但实际上都是一回事,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只是从这方面强调的话,它是属于权智,从那方面强调、从空方面强调,它是实智而已。

【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这就显出它跟前面这个析法智不同的地方。即色是空是什么呢?体法智。色灭才空,这是什么呢?析法智。不要灭色才能得到空,色不用灭,当下这个色就是空,这就是体法智,叫当体即空。

【正是此义。为缘说二,】因为有种种不同的根机、根缘,所以佛分别用这个体法和析法,这两个方式为众生说。

【缘别不同,说亦种种。虽复异说,悉为化他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你看,所以这里又回答了,化他是随情,自行是什么呢?随智。如果来个自行化他二智的话,就是随情智。只要是化他的,都是随情,既然是随情,所以说化他虽然有权智,也有实智,不管是化他的权智和实智,最终都把他总结为叫什么呢?权。

【皆束为权;内证权实,既是自证,悉名为实。】自行的、内证的权实二智,既然是自己证得的,它不管是权也好,不管是实也好,最终都把它叫作实。这是从通教本身,跟前面藏教本身也是一样的,它归纳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是从当下本教来说。

但是如果藏、通之间对立来说,相对来说,又不一样了。即使是藏教前面内证的权实二智,它相对自己来说是什么呢?是实。它如果是相对于通教来说,它就变成权了。它甚至不要相对于通教的内证,就是自行的实智,它是权;它即使相对于通教的权智,三藏教的实智都是叫作什么?叫作权。就是你跟人家的权智都比不上,别说跟人家的实智比。就是下一教的跟上一教的,差别就这么大。你的高级、最高级的,比人家最低级的都比不了。

这也可以理解,比如说你上初中,你初三的水平跟人家高一的水平能比吗?初中也分三个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初中。高中也分三个年级,高一、高二、高三。你刚读到初三毕业,你比人家高一还是差,就这个意思。

再往下,【以自之实,对他之权,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把它分成自行二智和化他二智。【就自证得,又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跟前面是一样的,这都是重复的。

【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复皆名权。何者?无中道故(云云)。】此三种二智,就是通教的三种二智,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相对于通教本身具备的这个含中二智,就是被别教所接之后,它含有这个中道、中谛的这么一种智慧,它都叫作权。从通教本身来讲,哪怕是它达到最高的自行的实智,它也不能跟别接通的这个含中二智相比,它那种境界就更高了,为什么呢?没有中道。

【体法含中权实二智者,】下面又讲这个含中二智了。【体色即空不空,】又是空,又不是空,你看,前面说即空,就讲到个空为止。现在再进一层,不但是空,也不是空。又是空,又不仅仅在空的这么一种境界上。所以说非空,这个不空就是非空。

大家不要说“不空”就是“有”,千万不能用“有”去替代了,错了啊。你用“有”替代,犯了什么错误呢?大家知道吗?那你又用相待法去描述佛法了,明白吗?佛法,真正的佛法是用绝待的,所以它只用“非”,不用另外一种说“有”的方式去讲。非空、非不空,或者非空、非有。

实际上非空跟非有之间还有点区别,大家自己去想想。非空和非不空,跟非空、非有是不一样的。大家想想啊,不是双重否定之后,它就是肯定了,不是这个意思,又回到原路上去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它是毕竟空。如果是非空非有,空和有之间是对立的,是相待的,是不是?这个相待的表达,跟前面的那种绝待的表达,是不一样的,还是稍微有所不同。

【照色是权智,空不空是实智。】你看,体色就是照色,即空不空是实智。体色照色是权智。【说此二智,赴无量缘,随情异说。虽复无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摄,】既然是非空、非不空,所以说它里面就有中道的这个理性存在了,中道的这个真谛存在。

【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机,】逗众生之机,【皆名为权;】自己证得的这个二智,【自证二智,】才叫什么呢?【皆名为实。于自证二智,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所以说这自行、化他、包括自行化他,这二智,【望显中二智,】望后面的显中的二智,又是权。你看,【悉皆是权。】就是圆教接入通教之后,所开发的这个显中的二智,比别教接通教的所得的这个显发的含中二智,又更高一层。

【何者?带于空真及教道方便故。】就是说,别教的中谛虽然说出来了,但是它是带于空而说中。圆教的话不要带于空真,直说中谛。另外说教道方便,就是他在教方面,不够究竟,不够圆满。

【又体法显中权实二智者,】这说的是通教之中最后一个二智了啊。【体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权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实智。】他就多了一句,一切法趣空不空。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当下就是中道,明白吗?

甚至前面,说实话,体色即空不空,这个东西,你甚至有时候都可以把它忽略掉,它都属于过渡性的一种描述的状态,实际上最终所要真正显发的就是,一切法当下就是中道,而不仅仅是一法,一切法平等。

我们有时候只是观察一件事情,比如别教,它是别别不同,这个法是这样的,那个法是那样子的。比如说九法界,你声闻就是声闻,菩萨就是菩萨,佛就是佛。到了圆教这里,没有声闻、缘觉,也没有菩萨,都是佛,甚至连六道众生也都是佛。他能到达那种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佛能够入十法界。入十法界,其他的九法界在佛的当下,全部都是佛法界。如果是别教的话,还做不到那样。为什么呢?他九法界之间还有差别,既然有差别的话,说实话,你就没这么自在了,明白吗?就是觉得你跟他之间是有分别的,你跟他之间是有距离的。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平时世间,举个例子,如果你跟自己各方面兴趣、爱好、年龄阶段各方面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你会觉得最舒服。但是跟普通的朋友在一起,你就达不到那种境界。你要跟自己讨厌的人在一起,你觉得就很难过。是不是?你跟不同的人接触,你就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烦恼很多,你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万法平等。

有些地方你能平等,你能平等的是这一类的,知道吗?都要达到这个层次的,你能平等。哦,对好人,我特别欣赏,我特别喜欢,觉得跟他在一起太舒服了,太好了,我就永远愿意跟他在一起。其他不好的人,最好能离我远一点,不要找我,我也不会找你。但是佛不一样啊,对所有的众生都是一样的,众生给他所带来的所有的感受,也肯定都是一样的,在他这里都是平等的境界,就不会有这些差别了。

所以我们就得去修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我们还修不了。现在我们说,近君子,远小人。我们要近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先远离恶知识,先还是给大家一些分别的佛法。为什么?你这个阶段还没达到那种境界,不能一蹴而就。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循序渐进,且长呢,那个路很长的,是不是?到最后才教你,这才是平等,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以后再说。

但是先明白,先从心里不要有障碍,但是从事实上肯定会有障碍的。比如说,我从心里观想,一切众生平等,再坏的人我也要对他好,哪怕是地狱的众生,我也要对他慈悲。当你真正见到了,你该难受还是难受。这些事情一考验,你就原形毕露。但是你先心里想一想,先嘴巴上先说一说,慢慢地练,等到以后因缘具足了,你再适当地接触,你可能就跟现在,没这么难受了。他就越来越有这种能力了,先练点假的,以后再来真的,知道吗?就这样子。

所以佛教里他为什么修观想?观想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一种境界。比如我们念佛也是这样,我们说在想佛的相好,实际上佛像的相好,跟真实佛的肯定不一样的。打个比方,就把这个佛像画得再好,最高明的画师,把佛像画得再庄严,但跟真实的阿弥陀佛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即使不一样,你有这个像,比你自己内心没有这个像,你去观想,那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那我们念佛也是一样,你就念一句佛号,你在想佛,佛很慈悲,佛力来加持我,佛的光明照注于我,你这时候就能获得力量,你这个念头能够专注,能够投入这个清净的念头里面去,佛的这种力量,他就能够慢慢地加持、能够摄受于你。如果你不去想这些东西,你去想其他的世间的,那一点力量都没有,是吧?

所以这个假,慢慢地假亦成真啊,假作真时真亦假,别说真亦是假,最后假亦是真。从“像”,到“就是”,慢慢就接近,从相似到真实,他有个过渡,而且这个过渡的阶段是相当相当地长的,就像我们所见到的佛的身体。

比如说,我见到佛了——真正的佛你是见不到的,就算你修得好点,最多见到佛所现的一个相,叫什么呢?应化之身,而不是佛的法身。如果你见到佛的法身,你绝对不会这么傻,说我见到佛了,法身还用见吗?法身能够用见去描述吗?法身是无形无相,你还说见?那一下就把自己这个尾巴露出来了,真丢人。不用见,法身无处不在,法身又是无形无相的,就这么有意思。

就像我们说用个镜子一样的,去照这个世界,镜子本身之中是没有相的,但是外在的这些万事万法,一对镜的时候,它都能在镜中去显现,它有镜中之相。但是镜中之相,并不代表镜本身它自己内在有个相,镜本身还是空的,知道吗?相是假的。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这就叫作不可思议。

虽然它是空,它本身不具备真正的相,但是它不妨碍外在的相在它这个镜子之中都能呈现出来。就像这个法身,虽然是无形无相的,但他并不妨碍能够应现种种应化的身体,他能现种种相。

我们就用这个镜中之相,来对应这个法身一样的,这个比喻可能大家就容易理解。本身是无一物,但不妨碍万物之中自然在他里面呈现,他能够照见万物,他就具有这么一种能力。当然我们不仅仅是能照见万物,我们的法身不仅仅能照见万物,而且能够什么呢?变化成同万物一样的种类。有因缘的话,可以去教化众生,更加不可思议,这种力量很强大。

所以一切法都趣空不空,你这个能趣,那个就趣不了;这个能够欢喜,那个就不能欢喜,那就还不是真正的这个圆教,你不够圆,就是我们世间也讲,叫圆融嘛。你不能圆融,你这个性格就比较格涩,哎呀,这个喜欢,这个人是个善知识,这个修行很高,我特别喜欢他。那些看不上的,哎呀,算了,算了,我也教化不了。虽然有慈悲心,但他跟我之间确实有距离。不能,这说明你还没有修圆满,还差着。

【为缘说二,缘既无量,说亦无量。无量之说,悉为显中二智所摄,】化他有种种说法,有种种方便,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得到这个显中二智。【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缘,悉名为权;】在显中里面的化他二智也是权,自行二智也是实。

【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证二智,更分权实。】自证的里面,也有自证的实智,和自证的权智。

那么好,【此三二智,】就是这个显中里面的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望别权实二智,】相望于,比较别教的权实二智来说,【悉皆是权。何者?带即空及教道方便故。】为什么它跟别教的权实二智比较,它又叫作权呢?它因为是从通教里面发展出来的,它还带有通教的一些特点,叫带即空及教道方便,它有即空的一些色彩,这个即空就是通教本身的一些色彩,它不纯,不够圆满。

再往下,【别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权智,不空是实智。】当然我这里讲啊。算了,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不讲下面这一段了。

这里面的话,我还得把自己个人的一些不同的理解说说。他这里说望别教的权实二智,悉皆是权。这句话一分为二,我认为是这么理解的,我就认为我的理解可能会有一点道理,虽然书上没有说,智者大师都没有说,不能仅仅这么一看。

虽然它带有即空和教道方便的一些缺陷,或者不足的地方,它跟别教的权实二智来比,它是属于权,就是它的层次要低一些,别教反而是实,但是未必!为什么呢?别教本身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它没有“一切法趣空不空”,大家会发现,后面慢慢去学就知道了。

它只有前面这一段,“色即空不空”,我们再往后面看,是怎么去理解的。“体色即空不空”,但是没有说“一切法趣空不空”,没有这一句。别教的当教,它本身这个教的当下来说,它是不具备“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这么一种圆融的思想,它虽然讲到中道,但是中道不能遍一切法,一切法也不能含具中道。

所以说,实际上通教被接入圆教之后的这个显中二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它实际上比别教的权实二智要什么呢?要更高,我告诉你。这东西不是我随随便便说的,大家以后去学天台的教理里面,它会讲这些东西。它被接入之后,虽然它还会带有前面这个通教的一些色彩,或者不足,这是它的缺陷。但是它被接入圆教之后,因圆教把它的境界一下提高之后,反而它超越你了,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

就是你原来本身这个能力不足,比如说你手中只有一百万,别人有三百万,好比一百万的就是通教,三百万的就是别教,但是你本身没这个钱,你跟着他三百万比,你钱是少。但是现在呢?因为你认识一个有一千万的人,人家借给你五百万了,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特别合适,你手上是不是就有六百万了?你这六百万比人家三百万的这个,别教这个三百万,反而要高了,知道吗?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五百万不是你自己的,你还得还,知道吗?你虽然暂时好像是比别教的这三百万高,但是最终你得通过这个借给你的钱,再赚更多的钱,你才能真正超越这个别教,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

就是从理论上,从暂时这个现象上,你反而可能是超越别教了,但并不代表你真实的水平就一定达到超越它的这个境界。但是你只要具备这个基础,你超越它,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所以大家学佛要明白这些事情。

就是说,我现在用这种方式实际上就给大家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佛法,我们不一定修得了,或者也不一定完全能够学懂,但是你得去学,你能学多少是多少,明白吗?你学了之后,以后就能用得上,你这个因缘就会更早地成熟。

如果你都不学,不结这个因缘的话,那以后你就跟这个没有缘分了,你就会浪费很多的修学的这个时间了。你这修学的效率啊,修学的这个功德啊,都会大大地降低,层次也会降低。即使你不能完全按照它百分之百的实行,能够行之一二,那你已经比前面,甚至比你高的那个阶段更高,因为你学的是更上乘的法门。你本来是下乘的,现在你反而一学上乘法门,能够超过中乘的了。虽然你学得还不太像样,甚至你现在比中乘的实际的境界,还低得多,但是给你以后超越这个中乘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就我们现在叫什么呢?跨代,是吧?我们叫什么?弯道超车嘛。现在不是说弯道超车了,我们直接跨越这个工业时代,直接走入信息时代,反正这个工业时代跟这个先进国家也比不了了,我们直接进入信息时代完事了。跨越这个层次,我们不要资本主义阶段,我们直接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就这个意思。

直接从封建社会跨入社会主义,是不是?可以的嘛,为什么不能呢?你干嘛还得一定说,从封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然后从资本主义社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未必!你可以直接修其他的。修,当然可能对你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说你完全就没有一点点的能力。你是可以的,慢慢积聚这个能力,你不需要说一步一步地去往上走。这里也是一样的。

当然说,有些事情也不能说这么绝对,就说你前面的就可以忽略,不用再学了吗?不是!以后再学,知道吗?以后回头再学,为什么呢?你修了更上乘的法门,你回过头来再学那些什么,以前的没有学好的,不足的这些什么中乘啊,或者下乘的,那效率太高了,随随便便学一下就完事了。以前可能用几十年学的,现在三年就够了,因为你学习能力更强了。

所以修学里面还是有些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啊,是可以实现的,并不是说没有一点点的这个窍门。但是这个窍门,也是建立在你有这个善根因缘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善根因缘,你听都听不到;或者你听到了,也不会信;或者信了,暂时也修不了,学不了。就是暂时这个缘分还不够,你还得积累这个听佛法的、听这个上乘佛法的更多的因缘,你才能达得到。

但是你说,我干脆,学不了我就不要了,可能就错过非常好的一个机会,你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发展的机遇,是吧?就像我们现在的话,错过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那我们在娑婆世界也是的,如果你错过这个法华圆教,你说我也可以修净土,我就念阿弥陀佛,我事修就行了嘛,我心中有佛,佛中有心,我念,一句一句地,我念念不断——倒是很老实,也很实在,但是你方法太笨了,效率太低了。

你挣钱就是天天一个人自己干,一天天挣一百、二百、三百,挣到一千你就很了不起了。你要开个公司,一千个人、一万个人给你打工,每个人身上抽十块钱,都比你现在挣的多多少倍。这就不一样了,你干嘛呢?当然能开公司,你先得学,练练开公司的本事,知道吗?

然后你自己本身可以有这个能力,慢慢发展的。你天天就这样,不想开公司,你不求上进,天天也是无事可干,天天都干重样的活,你就把这个时间实际上就浪费了,效率就最低了。你天天进展一点,今天当不了老板,我先学啊,学个三年、五年、几十年,我有一天就能当老板了。

你干嘛天天都原地踏步呢?天天就挣三百块钱、五百块钱,三十年之后你还是挣三百,人家都已经挣三万、几十万了一天。原来你们起点都是一样的,但人家更积极,更精进努力,他就能达到那个阶段。不要一蹴而就。一天提高一点点自己的能力,一天再提高能力,等以后可能就会量变积累成质变。就完全用不同的方式去生产,你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

学佛也是这样的。所以你对自己有时候要稍微狠一点,知道吗?把自己的潜力得逼出来一点——不要太狠啊!狠一点是应该的,不然的话,你怎么进步?有些人,哎呦,轻松、自在、逍遥。过得太清闲,没有用的,你没办法进步。

好,今天时间也到了,下面有两个问题,给大家简单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师父慈悲,上节课讲到三藏的下智观,弟子对于四善根、四果智和下智的对应关系不太清楚,恭请师父慈悲!”

这都属于,基本属于三藏教的一种智慧。比如说下智,三藏教的下智,是什么呢?属于声闻智,缘觉智,或者菩萨,属于他们三乘人的这种智慧。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已经证入声闻的果位以上的三藏教的圣人,叫作下智,他是相对于通教、别教或者圆教来讲,他是属于下智。

但是前面还有一个什么呢?四善根,四果智。四善根就是什么呢?属于内凡,实际上还有个五停心智,五停心智这里没说,直接就四果智。就是下智里面就包含什么?四果智为主,知道吗?主要是以四果,声闻四果嘛,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用声闻四果就涵盖了后面的缘觉和菩萨。

实际上三藏教的缘觉和菩萨比声闻这一层,他要更高一些,但大概都属于这个下智的这么个范畴。他智慧略比声闻更高一些,是缘觉。菩萨呢?又比三藏教的缘觉要高一些。但是他都不超越于什么呢?破除这个见思惑,证得偏真理性。他们证的都是偏真理性,见的都是偏真真谛,这个真谛还不完整,前面说过。偏真的话,只偏于理,没有事。

所以我前面讲的叫什么呢?无余依涅槃,他就很难发起这个心去度众生,即使能发心度众生,他有菩萨乘,他那个修的六度,也叫事六度。他这个没有证得这个理的话,修的六度,这个层次比较低,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认知度啊,或者这个境界,不够高。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世间,你也修六度,你也修布施,但是你这个布施,本身之中是有分别心的,你会分别对象。比如说你声闻的人,他能够度化的众生,他是有限的。跟他有缘的,有机会的,他愿意去帮助。跟他没有什么因缘的,可能他就很难发这个广大的心去度人家,这是一方面。

另外能够度化众生的这种能力,也是有区别的。他这种智慧不够高,所以最终他能够给予众生的帮助也很有限。一个是范围有限,一个是帮助利益的力度也是有限的,所以叫作下智。

前面什么五停心、四善根就更基础了,还没有进入果位之前的智慧。五停心就是前面修的这个五停心观,五停心观本身就是智慧。用五种停心的观法,来观察你所对应的这种境界,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比如我们说,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就是当你一旦有贪心起来的时候,你要用不净观去对治。这种不净的观,本身就属于一种智慧,你得修这种观法,提升自己观察这种境界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它就成为一种智慧了。

等你这种观已经修成了,说明这种观智已经具足了。以后有这种观智的话,你就不会在这个方面再去贪著了。比如你修这个不净观修成了,你对这些世间的男女色,甚至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你都不会有贪著了。你得去修啊,用不净观来对治。

那么四善根是什么呢?暖、顶、忍、世第一义,实际上还是从修四念处里面出来的。四念处,大家记得四念处吗?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于身、受、心、法这四种境界,你都能心无妄念、心无颠倒,用不净、苦、空、无我,分别来进行对治。

但是我们想一想,实际上什么不净也好、苦也好、空也好、无我也好,它本身不是究竟的一个境界。大家明白吗?不净,也非不净,你得往这方面继续去发展。你不要说,哎呀,这个东西是不干净的,你认为它就是不干净的,给它下了个定义了。那不干净,你就会产生分别,会厌恶,哎呀,这个身体不干净,比如你观自己的身,观身不净,有些人说这个身体太不干净了,不要了,赶紧死吧,赶紧走吧,这个身体太肮脏了,太罪恶了,你就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到那个时候的话,你也得把这个不净的思想,你得放下来,不要执著于它是不净的,这样的话,你才能产生出平等的这么一种状态。

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讲究,就是我们修行之中,不要认为哪种方法或者哪种观念,就是绝对的——没有!只要有知见,都得放下,最终都得破除。最终佛教叫无所得。所以为什么说通教啊、般若啊适合大家学习?因为它不会走偏。凡所有相、凡所有见、凡所有法,皆是虚妄,你所有的分别心、所有的妄想、所有的颠倒,你都得慢慢地从这里剥离出来。

下面第二个问题,第二十八讲经文讲到,【又决了别教历别之智入于妙智,当体即是某位,进入是某位,细捒(云云)】,其中进入是某位,是否可以理解外道被圆教接入后,当下也成为圆教的各品位?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就是他说,别教的历别之智,被接入圆教的妙智之后,那么别教当时的这个位置,当体就变成圆教的这个位置了,相应的一个位置。就是你被接之后,看你被接的是哪种根机,或者哪种程度,接入到圆教之后,你所能够相称的这个位置是哪个位置。

打个比方就是说,我这里经过考试选拔之后,考入大学了。考入大学之后,我们还得分班啊,有些班的话,可能比较高一点,尖子班,有些班是普通班。那么好,尖子班,它录取分数线,虽然你都已经达到了,基础的分数线你都已经达到了,你甚至超越了,但是你的分数线比尖子班的要求更低一些。

比如说我们进这个学校是要求六百分,但是进入这个学校的尖子班得六百三十分,你只有六百二十分,那么好,你只有在这个学校的普通班里面学习,你成为他们班级的一员。如果你能够超过六百三十分,你六百三十五、六百四十分,好,你在这个学校的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尖子班里面待着。

这个也是一样的,别教虽然都可以被接入圆教,但是在被接的时候,你所具备的这种根机、善根不同,所以被接入圆教之后,你所对应圆教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就是对号入座,实际上就这个意思。比如我们去看戏也是一样的,你花更高的价格,买的是贵宾位;次一点的价格,可能是比较前排一点的,位置也还可以;你要最便宜的票,一百块、几十块,算了,随便找个位置,后面,最后面,离得远。它就是这样子的,享受不同待遇。

但是这里说,是不是外道也能被圆教接后,成为圆教的各品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相对是比较少。你不要看他是外道,有些东西啊,外道之中也有高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虽然他当下这个因缘成熟,他所学修的是外道,他的身份也是外道,但是因为他前世曾经修过佛法,跟圆教,或者跟别教,他有这种因缘。但是他现在的果是什么呢?外道的果先成熟。但即使外道的果成熟,也不能抹杀他前面这些佛法的因缘,所以有时候也能直接从外道之中,直接被圆教接入,进入圆教的位置,明白吗?

就打个比方,某些人就说,现在中学考试,有很多中学是重点中学,更多的中学是普通中学。重点中学被重点大学所录取的这个录取率是不是更高一些呢?但是并不能说普通中学就没有这个尖子生啊,它录取率可能很低,你一个班级可能有百分之二十、三十都到重点大学里面去了,但人家百分之二、百分之三总会有啊,哎,这就是外道。

打个比方,你层次虽然比他低,但是里面也有出类拔萃者啊。所以我们看众生的因缘也是一样的,当然它是有个概率,概率不好改变。就是越低级的、层次越低的,恶道的众生,他要求得解脱是更难的。善道的众生,要求得解脱的机会是更多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要远离三恶道啊?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说,啊,不要,没事,我在三恶道只要好好修,也能出来。就跟我们世间经常说,哎呀,这个专家说抽烟会得什么肺癌,不利于健康,你看我抽了烟,活一百岁。那你是个例,因为你是低概率的人,你不能拿这个低概率普遍地去说,绝大多数人可能他的健康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因为你有这个福报,或者你是属于低概率的人,你还能活得这么长久。但是这个概率是不可改变的,你只要有不正确的这个生活习惯,你可能不健康的这个因素就会积聚得更多。

学佛也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有些人说,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嘛,求菩萨道嘛,不是更加精进勇猛。你看《无量寿经》都说了,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劫,甚至更长时间,是不是效率更高啊?但是你想想,你能在这里修行几天呢?你修行的质量能达到那么高吗?你不要说拿一句话说事,知道吗?你在娑婆世界能遇上佛法的概率,能够修学佛法的概率是极低的,如果能够修上,那都是亿中无一二,百千万劫难遭遇啊。

但是你到极乐世界,分分秒秒,你不想学都得学,是吧?眼睛所见到的外在的这个山河大地,它当然没有山河,见到的一些树木啊园林啊,它都是在表法,听到的一切声音,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法,你不修都得修。所以有些东西不能拿这些难易啊、或者时间啊、或者功德的大小,简单地去衡量一件事情。那边好像你是修行一天等于这里修行一劫,但是那一劫就等于我们这一天,它时间过得很快啊。你这里是度日如年,修行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大家好好地学习。

就是修学佛法,实际上这里面就是说,你有条件,尽量给自己争取更好的、更大的机会。不要说,我要一定得迎难而上,是吧?这个迎难而上,有些这个难度的法门、高级的法门不适合你修行。比如说你修密宗、比如你修禅宗,那都是要求上根机的人。

你要说你下根机,当然你就慢慢积累吧,等你什么时候修了多少世时候,积累到中根机了,中根机再修多少劫之后,修到上根机了,这个法门才对你产生效果。但是你已经这么长时间,人家在那边都已经证得无生法忍,早已经花开见佛了。你说到底谁快谁慢呢?它里面是有讲究,在最合适的时候,找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去修行,这才是最妙的。不要生搬硬套。

现在我们学这些东西也是这样的,我们能学多少是多少嘛,有机会就学嘛。不是大家学不了,我们还是有大乘根机的,虽然修不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理解一些东西。所以这个东西,哪怕只是理解,只是在思考,或者只是在观想一些佛法的概念,或者义理的东西,这个功德已经是不可思议。它直接对应的是什么呢?无上的佛果。我们一合掌、一低头、一拜佛、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是说已经成佛道,就是说你种的这个因,是直接跟以后成佛,完全对接上来的。

如果你没有这个大乘佛法的根机,你虽然修了,而且修得很精进,但是你走的这个路啊,不是直接通向佛道的,知道吗?你走的不是最捷径的一条路,你走弯路了,你走得再快有什么用啊?当然不能说你是南辕北辙,那说得也太狠了,那起码你是歪歪扭扭地走,浪费很多的时间,你的效率也低,没必要。

所以大家好好去体会啊。咱们念佛,修行净土,然后必须要什么呢?学习不同的教理,你不学习唯识、不学习中观、不学华严、不学天台,你净土都修不好。千万不要简简单单,啊,这个以前祖师就说过了,哪位祖师都说过,只要念阿弥陀佛,只要修什么《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就可以了。

他这种话,是对一部分人、或者一小部分人说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这句话,它是有问题的,它不适应。我们现在有这个因缘就得学,在我自己个人认为来说,你要学好一个宗派,哪怕是最容易修的这个念佛法门,你必须要具备对于佛法的基础的了解,对于大乘佛法的这些基本的认知,没有这个的话,你要修是很难的。因为你要真正说,哦,傻人有傻福,最终修什么,不知道怎么糊涂就被阿弥陀佛接去了——那种情况是极少的。我们学什么东西都要明明白白的,做什么事情也得明明白白的,即使做得不够好,起码我们这个思想认知方面,你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大家一起努力吧!

阿弥陀佛!(众)

下面我们最后一起合掌回向,跟着我念: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三遍)

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玄义1
妙法莲华经玄义2
妙法莲华经玄义3
妙法莲华经玄义4
妙法莲华经玄义5
妙法莲华经玄义6
妙法莲华经玄义7
妙法莲华经玄义8
妙法莲华经玄义9
妙法莲华经玄义10
妙法莲华经玄义11
妙法莲华经玄义12
妙法莲华经玄义13
妙法莲华经玄义14
妙法莲华经玄义15
妙法莲华经玄义16
妙法莲华经玄义17
妙法莲华经玄义18
妙法莲华经玄义19
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妙法莲华经玄义21
妙法莲华经玄义22
妙法莲华经玄义23
妙法莲华经玄义24
妙法莲华经玄义25
妙法莲华经玄义26
妙法莲华经玄义27
妙法莲华经玄义28
妙法莲华经玄义29
妙法莲华经玄义30
妙法莲华经玄义31
妙法莲华经玄义32
妙法莲华经玄义33
妙法莲华经玄义34
妙法莲华经玄义35
妙法莲华经玄义36
妙法莲华经玄义37
妙法莲华经玄义38
妙法莲华经玄义39
妙法莲华经玄义40
妙法莲华经玄义41
妙法莲华经玄义42
妙法莲华经玄义43
妙法莲华经玄义44
妙法莲华经玄义45
妙法莲华经玄义46
妙法莲华经玄义47
妙法莲华经玄义48
妙法莲华经玄义49
妙法莲华经玄义50
妙法莲华经玄义51
妙法莲华经玄义52
妙法莲华经玄义53
妙法莲华经玄义54
妙法莲华经玄义55
妙法莲华经玄义56
妙法莲华经玄义57
妙法莲华经玄义58
妙法莲华经玄义59
妙法莲华经玄义60
妙法莲华经玄义61
妙法莲华经玄义62
妙法莲华经玄义63
妙法莲华经玄义6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佛教词典】四相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

【佛教词典】三轮相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

关于近日流传讯息之郑重申明

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