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六面,己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前面的两科对治心沉浮修止观,随便宜修止观,都是在一种粗心的状态下对治,这以下是在细心,就是你已经在得到了禅定了以后,生起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加以对治。禅定当中到底会生起什么问题呢?因为你禅定的时候已经没有昏沉掉举的烦恼活动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毛病呢?我们看以下的说明: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

在定心的时候,我们这个修行人先用止观对破粗乱,这个时候我们所依止的是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这个时候你的乱心慢慢慢慢的被调伏了,得到了禅定。

禅定的相貌是一个什么相貌呢?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是智者大师讲出禅定的相貌。怎么知道得到禅定呢?从色身的角度来观察,觉身空寂。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这个色身是一个粗重性,就是一块肉坐在那个地方,不是腰痛就是背痛。得到禅定的人,这种色身的障碍消失了,它自己感觉这个色身若有若无,如云如雾,就像是有又像是没有,讲出一个譬喻就像是云跟雾一样,你看起来是有,但是你一抓它,又抓不到。

那么得到禅定的人亦复如是,别人看他的色身还在,别人从外面看,这个人还是坐在那个地方,但是他自己感觉自己的色身若有若无,如云如雾,觉身空寂,感到色身好像不存在了,他自己觉得色身不存在了,就是色身那种业报,那种欲界的粗重性,因为禅定的力量把它给对治掉了。

其次,受于快乐。他的内心从一种散乱,慢慢的专注达到一种明了寂静的时候,他的内心有殊胜的轻安乐,感到特别的轻松,不像欲界有烦恼的众生,他心很粗重,就像负担很大一样。得到禅定的人,他把欲界的烦恼给调伏了,他的内心感到很轻松,就像一个人把重担放下来一样,轻安的快乐。这两个都是禅定的功德相貌。

觉身空寂,是讲色身;受于快乐,是讲内心的轻安快乐。这个时候会有一些事情出现,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这个多数都是很少听闻佛法,比较偏重于行门的,或者是外道,他只是一路的修禅定,得到禅定以后,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个时候他的明了心特别的锐利,利便心发,特别的灵巧,特别的锐利,他能够在这个寂静当中会想出很多很多偏邪之理。

我过去认识一个高雄一个居士,他学道家的,经常打坐,你跟他一接触,那个气色不同,色身特别的光明,眼睛也特别的有神,他能够打坐四十九天都不吃饭的,完全喝水,水也喝的很少,经常在禅定当中。但是他从禅定里面为你开示,他也能讲出很多很多玄妙的道理,完全讲偈颂,很压韵的,但是你用佛法的正见来抉择它,完全是邪知邪见,不合乎生命的真相,他所诠释的道理不合乎生命的真相,但是他自己讲话他很有自信,讲的跟真的一样,你要是没学过佛法你听他讲,一定被他摄受,因为那个有禅定的人,那还得了,堪能性,他讲话都不经过思考,他那个偈颂一句一句,就像泉水一句一句流露出来。这就像智者大师说的,利便心发,他那个心解脱了欲界烦恼系缚的时候,他的心特别的锐利灵巧,他也能够在寂静的心当中想出很多很多的道理出来,起偏邪之理,就会有这个问题。

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著。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

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就不知道他所想的是虚妄的,对他所说的,自己会生起贪着,那么贪着就执以为实。这个执以为实,大多是执着他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就是涅槃。

我们凡夫的心,这种粗乱的状态,我们经常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不是起烦恼就是打瞌睡,不是打瞌睡就是起烦恼,但是得到禅定的人,他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当中,他有强大的堪能性,他能够心想事成,他说这个扶尺是黄金,这个扶尺马上变成黄金,当然有一定的期限,时间过了又恢复原样。他的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神通的境界出现,什么事情要出现,他也能够预先的了知,他就会认为说,哦,我这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就是一个涅槃的境界了,恢复到我的生命的最初的本来面目了,所做皆办。但事实上他那个明了寂静的心当中,他执着有一个常一的我,那种执着,那种分别还在,他只是说,那个我还在,只是我很寂静,把那个散乱的我,调整为寂静的我,如此而已,因为他没有修观,他一路修止,心中颠倒的我见是存在的。

你看《印度佛教史》,很多的外道就是这样,执着四禅为四果,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那个禅定它还是有为法,因为你那个自性执在,那个无明在,那个无明就会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所以他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被他高深的禅定所压住,如石压草,烦恼跟罪业完全原封不动,等到有一天烦恼活动的时候,就把他的禅定破坏了,这个时候,他就起邪见了,他就说,原来这个世间上没有涅槃,原来是佛陀打妄语,说什么有苦集灭道,这个杂染的世间有出世的因果,出世间有涅槃,此是灭可证性,既然是可证性,那为什么我得到涅槃,又失掉呢?原来世间是没有涅槃的,生死是永远不能够解脱的,诽谤正法,诽谤佛陀,就直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了。

这个禅定,他调伏了烦恼以后,他容易生起邪见。我们凡夫还不容易生起邪见,所以这个地方,执以为实。怎么办呢?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这个当然就是要有正见了,要打坐之前要有正见,修止,知道它是虚妄不实的,那么不容易取着,这个是修止。

虽复修止,若心犹著,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著定见,若不执著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如果修止不能调伏,这就表示这个邪见的势力特别强,这个时候观于定中细心,这个时候你观察你那一念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而生,它不是自性生,也不是偶然间突然就出现禅定的心,你是经过长时间的正念正知的这样一种摄心的因缘,才出现的寂静的相貌,可见这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生。所以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既然是假借因缘生,它的本性就是毕竟空,用这个空观消灭我们的这个定见,禅定的邪见。

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把这个无始的无明给消灭,这个生死烦恼的业力就消灭,这是修观。

此则略说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释禅波罗蜜》说,说禅定有两种:一种是有漏,一种是无漏。外道的禅定是有定无观,他只是让内心当中一路的修止,没有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是因缘空无主,缘起性空,这个时候心中的烦恼跟罪业都还是存在的,有漏的禅定,但是他的心还是明了寂静,所以也可以说是定,这是有漏定。

佛弟子在禅定当中他能够回光返照,这一念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寂静的心当中是无我无我所的,把内心的自我的执着就消灭了,内心当中跟平等的法性相应,没有对立的,这个是无漏的禅定。这是两种的差别。

己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这也是在细心当中,定慧不均等,或者定强或者慧强,你要把它调整一下,使令它均齐。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若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

这个均齐定慧修止观,他讲了一种情况说,我们在坐禅的时候,或者修止或者修观而入定,一般都是修止入观的,但是也有修观入观的,智者大师就是这一类,智者大师他是颂《法华经》,颂到某一品的时候入三昧,这是特殊的。

虽然入定,但是他没有观慧,他在定当中不能生起无常无我的智慧,没有观慧,这是一个痴定,禅宗说一滩死水,只是让自己明了寂静,但是对于心的寂静的真实相,它的空性的道理不能明白,这个叫做痴定,不能断除烦恼。

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

这个时候你要加强你的智慧,你要多听经闻法,读颂经典,把这个生命的道理要加强起来,观察要加强起来。

在《般若经》上说,我们一路的修定,完全不分别诸法的差别相,无常无我的智慧都不观察,你来生来的时候,你这个人的心性就是很暗钝,因为你的心识经常不活动,它习惯了,来生的时候有人跟你讲因果的道理,讲空性的道理,讲真如的道理,讲了半天,你完全没有感觉,你也不能明白,旁边的人都明白了,就是你不能明白,这个就是痴定,这种很容易入外道种性,一路就是无分别住,这是死水不藏龙,一滩死水,里面什么鱼都没有,不要说龙。这样当然不能断烦恼,这样子应该多多的听闻佛法,加强你的观慧。

若于定中,智慧开发,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禅定当中加强智慧,就能依止禅定的力量开发智慧,断烦恼,禅定再加智慧的力量就能够断烦恼。

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

这是另外一种根性的众生,他坐禅的时候,他一路修观,修到什么境界呢?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大乘佛法闻思的善根特别强。

看六祖大师,他也没读什么书,今生没读什么书,但是他跟五祖接触的时候,他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这一念心就像涌泉一样,不断的涌出智慧出来,就是这个意思,豁然开悟,智慧分明,对一切法的抉择,他马上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不管是总相别相,别相总相,他对这个身心世界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定心微少,心则动散。他的心禅定薄弱,浮动。讲出一个譬喻,就像风中的灯,这个灯比喻他的智慧,这个智慧能够照清诸法的真相,但是有风的干扰,所以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怎么办呢?尔时应当复修于止,而因为这个修止的缘故得到禅定的心,就像密室当中的灯,能破除黑暗,照物分明。

我空观是能够断烦恼,真实能够断烦恼,但是要有禅定的帮助。讲一个譬喻,说这个刀,它真实能够把树砍断,这个刀有砍树的能力,这是真实的,但是小孩子拿这个刀,他砍树砍不断,没有力量,这个问题不是刀,是你的力量不够。就是有慧无定,就像小孩子拿刀,不能把树砍断。这个断烦恼跟这个禅定就像大人拿这个刀,一下就把树砍断,是这个意思。

是即略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审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这段是智者大师对我们的鼓励。

我们在静中修的时候,能够善用这五个方法来修止观。前面第一个是总相,后面四个是对治,取舍不失其宜,有时候修止,有时候修观,得调配的很适当。这个人智者大师赞叹,这个人善修佛法,因为能够善修佛法的缘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必于一生不空过也,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佛法的意思,人生难得。在六道当中,三恶道的身心太痛苦了,虽然有出离心,但是他的明了性受到这种身心痛苦的逼迫,他很难专注,很难去思惟佛法,这三恶道的果报体是不随顺于修行的。

诸天的果报体,虽然很安乐,但是他没有出离心,太过快乐。这个快乐的境界太复杂,使令他的心散乱,他也很难去专注思惟佛法的道理,所以这个天的果报也不随顺于修行。

只有人的果报体,他苦乐参半,而且他的第六意思明了性特别强,造业力特别强,所以一般要成就善根,无漏的善根都是在人道,只有得到人的果报,才能完成这个大事业,成就佛道的大事业。

佛法说我们的这个功德有两个: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增上生,外道也能集积一些福报,他也能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使令他来生得到一些可乐的果报,或者是一劫乃至于八万大劫的快乐,但是快乐受完以后,又继续来到人间或者三恶道继续流转,他的内心当中原封不动,不会因为他修善的缘故有什么改变,这叫增上生。就是说,他的善业的因缘对他的意义,只是在他的生命当中有一种甜美的快乐,就像做一场美梦,醒过来以后,什么都没有,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决定胜,决定殊胜。说我们内心当中能够栽培止观,这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对治的力量,心中有一种光明,有这个止的调伏力,有光明的观察力,这样子叫决定胜。就是说,这样的珠胜是决定的,他不退转的。你往这个菩提道迈进,那是永远迈进的,这叫决定胜。前面他是一种福德的资粮,增上生不能说决定,就是说,你要善修佛法,这样子才说是一生不空过,这样子才真正把生命好好利用。

前面是说明坐中修,这以下讲历缘对境修。

戊二、历缘对境修

分三:初、总标述义。二、别明修法。三、结示劝修。今初。初、总标述义,是说明为什么要历缘对境修这个道理。

己一、总标述义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历缘对境修之前,先说明它的理由。

端身常坐,我们经常在佛堂当中有一定的定课,这的确是契入圣道的一个最殊胜的方法,但是现实的人生是有累之身,我们是一个业力所招感的凡夫,的确,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我们在生长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的因缘会障碍我们,有些事情还非得你去办不可,必涉事缘。这怎么办呢?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所间断。你只是在佛堂修止观,离开了佛堂就完全放逸,结业触处而起,烦恼业力就随处生起了,这样子就很难跟佛法相应。所以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这样子才能够通达一切佛法。

这是说明,现实的人生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完全呆在佛堂当中,所以说,你应该也要历缘对境的试着去修止观,使令功夫能够相续,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这个作作,第一个作是动词,造作的意思。第二个作当名词,事物,造作事物。行住坐卧,还有作作跟言语,言语是很重要的,人跟人之间不讲话,可能要发生误会,彼此要互相勾通,在言语当中也应该要修止观,这个就是历缘。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前面的历缘是行住坐卧作作语言,对境是对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这是一个总标,什么是历缘,什么是对境,先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这以下,别名修法,个别说明他的一个修行方法,先说历缘修止观。

己二、别明修法。 庚一、历缘修止观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

我们在行之前,这个行就是出去办事了,你应该要先观察你的动机,这个动机是良善的或者是不良善的,先把这个动机观察出来,再决定要不要行。

智者大师后面的止跟观都是会归到空性,但是这个空性它不是糊涂,它对于善恶是非常清楚的。比如说《金刚经》,《金刚经》就是发明这个无住的道理,但是《金刚经》对修行的指示,它说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金刚经》对菩萨的开导是说,你观一切法空,不要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关键是在观空的同时,修一切善法,这样子才能够得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

那什么是善法?就是你的因地发心,因地是善就是善法,因地是恶就是恶法。所以我们在修行之前,先审察你的因地发心是善还是恶,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就是正式说止观。

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这里的止是体真止。说你在行动的时候,你会产生很多很多的业,可能是善业可能是恶业,这个业是由于你行动的因缘而有的,它不是自然有的,因为你行动了,才有烦恼等善恶等法,要这样子讲,你的行心及行动的法都是假借因缘生,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心安住在毕竟空,这个就是止,体真止。

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智者大师在历缘对境修止观,他的一个方法是说,你观察外境是空,这个叫止;你观察能活动的心,你观察能行住坐卧的这一念心是空,这叫修观;他是这个意思,后面就可以看的出来。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

这也是一样,审察你的因地发心是善是恶。

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就是了知,你所面对的一切善恶等法都是因为住的缘故才有的,你所缘的这些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是止。

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观察住心是毕竟空,这个就是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垒脚安身就是迭跏趺坐。这里面的道理也是容易明白的。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吉祥卧)。

这个师子王卧就是吉祥卧。

这个观察动机,当然从圣道的角度他主要是从善恶的判断,是善的动机是恶的动机。从净土的角度,他的思考是观察你这件事情跟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相随顺。你行住坐卧的时候,假设这件事情跟往生极乐世界相随顺,你就可以做;跟往生的事情相违背,就不能做。这样子审察有一个好处,使令你生命的水流趋向于一个固定的方向。

一行三昧,说你这棵树,不管在平时,不管在白天不管在晚上,不管在佛堂,不管在历缘对境,这一棵树的生长趋向于西方的方向,有固定的方向,说是把它砍断,它只有朝一个方向倒下去。所以说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也可往生净土,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个愿力,来抉择你的动机,这个方法也是很好。

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一切的善恶法都是因为你卧在这个地方才生起,他刚刚没有卧的时候没有善恶法,可见这个卧中的心跟所卧所面对的善恶法,都是假借因缘生,既然是因缘生,从根本上来观察它的自性就是毕竟空,这个时候你就安住在毕竟空的境界里面,这个就是修习止跟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地方讲话还要特别注意,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讲话之前不要马上讲话,先审察一下你讲这句话的动机是什么?是良善的动机还是带有恶意的动机,这个是蛮重要的。

我们的十恶业当中,口业就占了四个:两舌、绮语、妄言、恶口,人跟人之间的伤害,这个语言是很厉害的,所以当你内心当中有嗔心的时候,你不要讲话,因为你动作不良善,发动出来,肯定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恶口就像一支箭,从你的内心射出来,一定先射伤你自己再射伤别人,自它两伤。智者大师很有智慧,先检查一下,你为什么要讲话,是为了利益众生的事,就该讲;如果是为了烦恼的事,就不该讲,这方法很好。

庚二、对境修止观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

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

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观这个色尘,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如水中月,这个方法不错。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男众的颜色,女众颜色,你观察它是如水中月,它没有一个真实性,若有若无,这个就是修止跟观。这个地方的止跟观也是跟前面一样,这个止是体真止,观是空观。止,主要的是破所取相;观,是破能取的心。同样是空观,但是它所破的不同。是这样的差别。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

这个焰是阳焰,沙漠中的水蒸汽,在沙漠当中,阳光照在沙漠,它把这个水蒸汽蒸发以后,现出很多宫殿,什么样的影像,就是它不真实,它有相状,它不真实。比喻这个香像这个阳焰一样。

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著;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六味,我们解释一下,内外六味,舌受味是酸甜苦辣咸淡,三德六味,六味性无分别。酸甜苦辣咸淡,它只是如实的表示它的味道,它的体性没有分别的功能,那么这个分别心怎么来的?是由根跟尘的合和,才有舌的分别心生起,我们才产生这样的分别。六味不就是六味吗?那样就是那样,它的体性本身没有分别的功能,是我们的心才有分别的功能,表示这个心的分别是不真实的,是我们的名言所安立的,我们个人的爱憎取舍的名言安立的,这个叫做遍计执,应该把它消灭,是这个意思。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嗔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是讲到历缘对境修。这个历缘对境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一般的相貌就是心随境转,随顺我们的习气去分别境界的好坏,当然境界本身没有好坏,怎么会有好坏呢?是你自己的分别,名言分别。

智者大师说,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不要分别境界的好坏,你回光反照你这一念心,观察你的心的分别,你的习气,可能生贪烦恼嗔烦恼,各式各样的相貌,你观察你这一念能分别的心是毕竟空的,让你的妄想不再相续下去,破和合识,断相续心,这样子你生死的业力就在你一次一次的观照当中,业力一次一次的薄弱,一次一次的薄弱,系缚你的三界的业力就一次一次的薄弱,是这个意思。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

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

己三、结示劝修

这段是把历缘对境修做一个总结。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作时知作,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

我们如果能够在行住坐卧当中,见闻觉知当中,一切时一切处当中修止观,智者大师赞叹道这个人是真修摩诃衍道,是大乘法门的行者。

这以下引证,引《大品波若经》,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作时知作,这个当然是止观现前。我们一般行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行,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在做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做,我们心中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你要突破你的妄想,让你的心真实的见到如实的境界,那当然要有止观的力量来破除你的妄想才可以的。

乃至服僧伽梨,僧伽梨就是出家的九衣,为人家说法的时候才穿的。视眴一心。视,就是时间比较长;眴,就是一眨眼的时间,时间比较短。不管是长时间是短时间,内心当中都保持一心,安住在止观的功德,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是大乘菩萨。

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这个地方结叹,我们能够在历缘对境中修行大乘法门,是这个世间上最胜最上的修行者。

这个地方是说明小乘法跟大乘法的不同。小乘法它的一个根本的发心是出离心,他一心一意只想要出离三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苦恼当中,他没有救拔的心情,所以他也没有所谓的历缘对境的事情了,整天就是在佛堂里面用功,用功完就去托钵,托完钵以后继续用功,外面发生什么事,跟他不相干的。

但大乘菩萨不同,大乘菩萨你发了菩提心,你要做两件事:第一个你要上求佛道,第二个你还得下化众生。换句话说,不但是自己在佛堂用功,去加强你的戒定慧,你还得拔出一点时间来关怀众生,弘扬佛法,令佛法能够相续地在世间流传下去,所以说这个历缘对境就很重要。

这个历缘对境的重要性,我看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他提出了两点,他说历缘对境的修行,第一个从内因的善根来说,他说这个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炙不晶莹。我们在佛堂当中的止观,是很薄弱的,就像顽铁,里面有很多的杂质,这个铁拿去敲敲打打,拿到水里去淬火,然后再敲打,把这个杂质都打掉以后就变成钢,特别的坚硬,声音就特别脆。就像美玉一样,你不磨练它就发不出美好的光泽,不炙不晶莹。就是说,你在佛堂当中所成就的正念,如果不在境界上历练,这个正念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以说,你刚开始在定中加强止观的正念,然后把你止观当中的正念,再到一切境界当中去历练,遇到境界把你的正念提起来,调伏自己,这是第一个,历缘对境能加强你内在的善根。第二个从外缘,就是福德因缘,你经常帮助别人,对你成就佛道是有帮助的。

我们之前也讲过《妙庄严王本事品》,《法华经》的二十七品,这个妙庄严王为什么得度呢?说过去有四个居士,这四个居士是好朋友,在一起共修,后来慢慢年纪大了,中年以后四个就发心出家了。这四个人在一起住茅棚,当然是住在山上,经常要下来托钵,每天从山上爬下来,身体很疲惫,经常都是托完钵以后回去,身体也疲惫,内心也没有精神,就打瞌睡了。这四个人就开会决定说,我们四个人再这样下去,四个人一生都空过,谁也不能成就圣道,这怎么办呢?有一个人就发心了,好,你们三个人专心修行,我护持你们,以后就专门由我一个人来托钵,你们三个人就不下山了。当然他托钵不但托自己,还要托其他三个人,花的时间很多,终日走街坊,终日跑来跑去,当然他也积集了很多福报。

有一天他看到国王出巡,这国王威严的境界,他生起了欢喜心:哎呀,做国王这么好!他因为护持修行人的关系,又起了这样一种愿力,果然,从那以后,生生世世就做国王了,其他被他护持的三个修行人,后来就成就圣道了。当然他过去帮助过他,那种圣人的心,他在大光明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他有时候也会注意一下,我过去的朋友现在在干什么,哎呀做国王了,没事,继续做吧。到了最后一生,就是妙庄严王,他过去的三个朋友知道了,他的福报到这一生全部享尽了,这刚好这个妙庄严王遇到了婆罗门师,婆罗门师口才特别好,就相信了外道,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知道,这个时候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就到三恶道去了。

这时候三个人,一个人就是妙音菩萨,做他太太,另外两个,一个是药王菩萨,一个是药上菩萨,做他的儿子。三个人就显神通,凡夫的境界就是先显神通让他生起信心。显神通以后,妙庄严菩萨就说了,你的师父是谁啊?你怎么那么厉害呢?我师父就是佛陀。这个时候,他们就带他去见佛陀,那尊佛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这个时候,妙庄严王遇到佛陀,佛陀就为他讲《法华经》,他就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毕竟有善根嘛,就把这个国王位交给他弟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修了八千四百岁,那个时候的寿命长,就在今生当中证得了无生法忍。

所以《法华经》讲妙庄严王本事品的意思是说,妙庄严王他本来今生就要堕落了,他已经信了外道了,生起邪见了,但是三个大菩萨的摄持,三个善知识的摄持,把他的善根启发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忏公师父说了一句话: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我们护持大众当中,别人打佛七我们护持你,你们都离开了,我在慢慢折棉被,收这个草席。你们去听课,你们去打佛七,我帮你们煮饭行堂,这个点点滴滴,表面上你是在护持别人,其实在你未来菩萨道当中,当你有障碍的时候,你就会有善因缘帮助你。这个车子开到这个地方,开不过去了,有石头挡住了,自然会有人帮你把石头搬开。

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要历缘对境修,积集自己福德因缘,广结善缘,这也是蛮重要的。所以智者大师赞叹,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大乘菩萨。

这以下讲出一个偈颂来做总结。

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淡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这个偈颂是赞叹禅定的功德。说我们修禅定应该怎么修呢?闲坐林树间,你刚开始不要找一个吵闹的环境,要在一个空闲寂静的处所。寂然灭诸恶。在这个禅定的心当中,慢慢慢慢的栽培你这个寂静的力量,来消灭你心中的昏沉和掉举,灭诸恶。

得到禅定以后是怎么样相貌呢?淡泊得一心,内心当中一种殊胜的轻安乐,淡泊,内心当中虽然有轻安乐,但是他还不散乱,他还是心一性境,虽然是轻安乐,但是心还是保持在寂静的状态。这种快乐,斯乐非天乐,跟世间的五蕴乐不同。为什么呢?人求世间利,名衣好床褥。人世间所追求的五欲乐,名啊,利啊,种种的五欲快乐,这种快乐有两个过患:

第一个,斯乐非安隐。因为五欲的快乐会带动你心中的烦恼,而这个烦恼的相貌是扰动相。所以说,你在受五欲乐的时候,心是不寂静的,烦恼会破坏你的安乐,一个人不寂静谈什么安乐呢?这个禅定的三昧乐,虽然安乐,内心还是寂静住,他这个安乐不会破坏你的寂静。这世间的安乐是不安稳的,扰动相,让你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其次,求利无厌足。这个世间的五欲乐是向外追求的,你会觉得永远不能满足,越追求越空虚。这个禅定乐是向内安住,这种安乐是让你非常的满足的,感到很满足的,很安稳的,就是有这样的差别。

这个五欲乐是非安稳,无厌足;三昧乐是淡泊得一心,非常的安稳,而且是满足相。这个是赞叹禅定的功德。

以下赞叹智慧的功德。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衲衣在空闲,我们刚开始修观也是一样,衲衣就是一个破旧的衣服,在一个空闲的处所。动止心常一。刚开始在修观之前,要先修止,不管是历缘对境,或者是坐中修,内心保持一种寂静专一的状态,这个是修止。

修止以后做什么事呢?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观察这一切的诸法相貌。当然你要观察之前,你要把这个修空观的操作规则先明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什么叫做因缘空无主?如何去思惟?这样的一种思惟规则,你要先学习到,然后你把这个规则在你的寂静心当中,去观察一切法,当然主要是去观你的身心,先观察你现前的身心世界,去观察它的真实相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是坐中修。

然后,历缘对境,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离开了佛堂,遇到了顺境,遇到了逆缘,你都是以平等的空观来观察它,使令它契入真如理平等的空观来观察。这以下赞叹智慧的功德:

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

你这个解慧现前的时候,内心当中还是寂然,这个寂然是指禅定,一方面是禅定的寂然,一方面是解慧的光明;一方面是解慧的光明,内心还保持寂然;你这个修行人,三界无伦比,三界当中最为殊胜。这是一种圣道的功德,是一种解脱的功德,不是一般的世间的有为的福报所能比的。这一段就说明了正修行第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佛教词典】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

【佛教词典】周忌斋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