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三面,丁十、证果第十。

智者大师把正宗分分成十科,前面的九科包括方便、正修、对治,是属于因地的修行,第十科是说明止观的果地功德,是约果地的功德来发明这一科。这一科讲到证果的差别分两科:

分二:初、明初心证果之相。二、明后心证果之相。

这个地方的初心指的是初地,初地菩萨他那一念清净心正式现前,这叫做初心。后心是初地以后的,乃至于等觉菩萨,乃至于佛陀,这个地方都归属于后心。就是一念的清净心现前以后,再继续的乘性起修,这个叫后心。智者大师把这个证果之相,分成这两部分来解释。

戊一、明初心证果之相

这当中有三科,就是天台宗的三止三观。

己一、修体真止成就空观

三止三观的次第就是先空观次假观后中观,空假中三观。三观当中的每一观都有一个相应的止。智者大师认为在观察一切法的真相的时候,他内心一定是安住的状态,不是躁动的状态。那么空观,当初的安住是约着体真止,它也是一个止,修体真止成就空观,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体真止?智者大师有解释: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

我们在修止观这是一个因地,当然你修止观,一定要具足正见,大乘的正见。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正见呢?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这是你要修止观,你一定具足一切诸法皆由心生这样的正见,你才有资格修止观。

我们不要讲的太广泛了,就讲你的生命体好了,你这个五蕴身心,扣着你的生命体。我们的生命体有各式各样的生命体,有男人的生命体,有女人的生命体,有天人有三恶道,有各式各样的身心世界。这个身心世界当然是不断变化,像流水一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整个变化的因缘主要是以一念的心来决定的,所以蕅益大师说,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我们生命的苦乐,整个变化的因素,是一念心性的迷悟来决定的,是这个意思。

一念心性的迷悟来决定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如果我们曾经修过忏,你会有这种感觉,你曾经很认真的拜忏,这个拜忏,内心当然就是思惟过去的罪业,内心当中曾经累积了过去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罪业在我们心中,使令我们感到不安、恐怖、痛苦,当然这个罪业也有花报,会让你有很多很多的病痛,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我们修忏的时候,你不断的忏悔,诃责自己,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时候你的所观境是观察你过去所造的罪业,然后你内心当中是用诃责的心情来诃责,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感觉到你的内心会有变化,你内心当中从最初的躁动的心情,慢慢的那个恶念的相续会被你诃责的因缘停下来,内心先表现一种寂静清凉的境界出现,同时你发觉,当你的内心变化以后,你整个外在的环境也开始变化,你的病痛也有一些贵人出现,帮你治好,你过去的一些逆境也自然的消失掉,那么你会想,我在修忏之前跟修忏之后,生命体产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句话,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为你修忏之前,那个所谓的“你”,跟修忏以后那个“你”,内心的状态不同,所以它表现出来的生命现像也就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是整个大乘佛法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我们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依止这样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修观了,你有这样的正见,你就可以修观了,以下讲修空观。

因缘虚假不实故空。

大乘佛法的空,它是怎么安立的呢?什么是空观呢?

因缘虚假。

大乘佛法的空它不是否定一切因缘果报现象的存在。说这个人造了罪业到三恶道去了,这个人造善业到人天果报去了,这些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存在怎么能说是空呢?因为因缘虚假,空是依止这个因缘生,这个世间上的生命现象,它要假借因缘才能够出现,离开了因缘这个东西就不能存在了,所以它没有一个自性,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我们称它为空,就是空掉我们对这个法的自性执。

我们凡夫的心情,我们不认为我的生命是一个因缘,我认为现在我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现在身体健康,我永远都会健康,你不认为你的健康是一个善业的因缘支持,而这个善业它也有用完的时候,你生命的寿命也是由善业的因缘,这个善业你造作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期限,所以你的寿命也有一定的期限。我们经常忽略因缘的存在性,就会产生一种常见,产生一种自性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不明白空了,所以这个地方讲空,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为什么叫不真实呢?因为它会变化,就像魔术师,他拿一个手帕,一下子变一个兔子,一下子变一个老鼠,这个兔子跟老鼠都是暂时的因缘,不真实,这个时候我们安立做空。

明白空以后,就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的相貌,这个是体真止,把我们心中的遍计执消灭了,是这个意思。空是空掉一切诸法的这些遍计执,不是空掉诸法,法的自体是假借因缘生,它有它存在的因缘果报的相貌,我们只是空掉我们对它的一个名言分别,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安住在一种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境界,心中没有名言分别的,这个是讲到空的内涵。

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一个修空观人的心情,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智者大师把这个修空观的心情讲出来。说他安住在空性的时候,他那一念清净的空性智慧相应的心,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

当然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但是一个人入了空观以后,他以空的智慧来观察,所谓的佛是假借清净的因缘所显现的,所谓的众生是假借杂染的因缘所显现的,所以说从本性上来观察,他是没有一个佛果的真实相可以求,也没有一个众生的真实相可以度,因为这两个都是假借因缘而有,离开了因缘,所谓的佛所谓的众生根本不可能存在,离开了佛在因地六波罗蜜的善法,不可能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无边万德庄严的佛果,不可能;离开了众生杀盗淫妄的因缘,他不可能会出现刀山油锅的相貌,不可能。

所以从自性来观察,这些都不可得,这个就是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二谛观当然是从假入空,这个假指世俗谛,这个空是真谛,这个世俗谛的境界,入到了真谛。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是沿海地方,有一个内陆的比丘来参访他,去见过方丈顶礼以后,雪峰禅师就问了,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禅师说,我从内陆,从西北那个地方一路走到南方,来求见您老。雪峰禅师说,你一路辛苦了,走这么远的路。那个禅师说,仰慕道德,不耽辛劳。仰慕您高超的道德,所以我不怕辛劳。你找我干什么呢?请和尚开示。这个时候雪峰禅师就说:出去。两个字而已,就走了。

出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凡夫的一念心都是习惯在有相的境界分别活动的,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你要我开示,我就告诉你一个方法好了,你不要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了,你从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当中出去,到哪去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你进入到毕竟空的境界去,这就是出去,就是这句话,从假入空观。

一个初学者你不适合在假名假相的境界中分别,你应该要先净化你的自性执,应该先做这个工作。

所以雪峰禅师说,你先出去好了。你现在还不是在假名假相分别的时候,所以这个叫二谛观。这个地方的二谛主要偏重在真谛,依止世俗谛而趋向于真谛,还是重点在真谛。亦名慧眼,这个是空的真智慧。亦名一切智,因为一切法的总相是空,它能通达一开始法的总相,所以叫一切智。

看智者大师的证果次第,他把空观安排第一个,他是大乘菩萨的一个基础观法。这怎么说呢?我们行菩萨道,发了菩提心,菩萨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菩萨他开始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做各式各样的义工来实践他的菩萨道,他有这样的一个心情要利益众生,但是这个菩萨的内心要如何的安住自己?

我们刚开始安心是依止这个业果的道理,我们思惟我们的行为有善业有罪业,这个罪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堕入到卑贱痛苦的果报,这个善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成就尊贵快乐的果报,我们刚开始是依止这样的思惟,所以我自己的安心,我应该安住在善业,我要避免自己去造罪业,我在度众生的时候,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造罪业,安住在善业的境界,深信业果,断恶修善,刚开始菩萨是这样子的,这是对的。

但是慢慢的慢慢的这个菩萨,他这个事业越做越大,所缘境越来越广,遇到了人事因缘也就越来越复杂,慢慢的他会觉得这样的道理已经不足以安心了,因为很多很多的错综复杂的人事因缘,不是善恶这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不能讲清楚的,这个时候他会感到弟子心不安,虽然我要求我自己断恶修善,但是我发觉这样的道理还不足以安心。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菩萨应该怎么办呢?就要进步,从假入空。

就是说,你这个时候不要分别谁对谁错,他对你错,这些有相的善恶业果完全放下,你安住在一切法毕竟空的空寂的体性上去,这个时候把你心中的所有的名言分别全部的停下来,这个时候,你会发觉到:哎呀,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在这个境界里面都不必讲任何的理由,也不必为谁辩解,你内心当中跟你的真如佛性念念的相应,那种寂静的境界,这个就是最大的安乐处。

这个菩萨道的大悲心,他是依止空性发动出来的,不是依止我执我见的。

这个就是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这是通达一切法的总相的智慧。

前面这一段是说明体真止,也就是空观的内涵,这以下智者大师对于菩萨修的空观提出一份警告,要注意一件事情。

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经云: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智者大师说,我们修空观,不能住,空观不是不能修,但是你不能执着在空的内涵上,不能以这个为究竟,如果你执着在空观这,就会堕落到声闻辟支佛的二乘人的境界中去。

这以下引经来证明,以下引《法华经》譬喻品,《法华经》是佛陀开权显实,开三乘之权,显一佛乘之实,简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使令一切的声闻人发菩提心。这一段经文就是迦叶尊者他发了菩提心以后,他回忆他过去在做阿罗汉的心情,我们看看一个阿罗汉,他内心证得无生以后,阿罗汉是什么心情呢?

他说,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

事实上迦叶尊者他见到佛陀,七天就证得阿罗汉了,证得阿罗汉以后,他也是常随佛学,经常依止在佛的旁边,当然佛陀也不是完全讲小乘法,偶尔也给菩萨讲大乘法,那些阿罗汉也在旁边听着,招呼着,但是这个阿罗汉听到这个大乘佛法,所谓的净佛国土,教化众生,这是大乘佛法的两个内涵:一个是上求佛道,成就无量无边的依正二报的国土庄严,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另外一个下化众生,教化这些无量无边的如母的有情。佛陀有时候也讲这些大乘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净佛国土下化众生,但是阿罗汉在旁边听到这样的教法,内心是什么心情呢?心不喜乐。对于教化众生的境界,对于成就法身,对于成就净土,我内心没有欢喜心。

为什么对于这样一个殊胜的境界没有欢喜心呢?这以下讲出一个理由: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因为阿罗汉的心情,他内心安住在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什么叫空寂,就是他以毕竟空的智慧来观察一切法,无生无灭,没有这种生灭变异的有为相,因为从一切法的本性上来观察,一切法是不生也不灭的。

这不生不灭不是一句话,你把不生不灭念成一句话,那就产生自性执。不生,然后,不灭,这是两句话,这句话懂吗?不生,不灭,这是两句话。你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讲出来,不生不灭,刚好是一个东西不生不灭出现,那是自性执,我们应该讲这句话,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这都是两句话,离开两边的。你不要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把它读成一句话,你要读成一句话,你又创造了一个法的自性出来,有一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那你这个就不是空意了。

从毕竟空的角度说,一切法是不生也不灭,不大也不小,而且是无漏无为,我内心就暂时安住在一个无漏无为的境界,所以我这样的思惟,不生喜乐。对于佛菩萨无量无边的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不生喜乐。

我刚开始在修习空观的时候,也有这种心情,我刚出家的时候修空观,我读《阿弥陀经》没有欢喜心,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排这么多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觉得也不错,但是好像说没有很大的欢喜心,我是后来读了《法华经》,慢慢的慢慢的,另外一层的突破,这个时候读《阿弥陀经》起大欢喜心,这种妙用,无量无边的庄严,起大欢喜心。

所以说,如果我们刚开始修空观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人引导你从空观中出来,你真的会读到佛土的庄严,你真的会像迦叶尊者的心情一样,这一切法不生不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

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如果你在这种毕竟空的大安乐的境界里面入了无为,以这个为究竟目标了,你就证入了,当然这个证入就是阿罗汉位了,这个人的结果就很难再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了,就是定力多故,不见佛性。

有时候,我们菩萨道一路走过来,真的感觉到善知识的指导非常的重要,一点的差错那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弥补,那一差错,是百千万劫距离的差别。

你看《华严经》,《华严经》它对菩萨道的开示怎么样呢?怎么说法呢?《华严经》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第一个是讲菩萨修空观的一个境界,菩萨是怎么修空观的呢?菩萨那一念心的清凉月啊,常游毕竟空,你看他用游字,你看那一个月亮,它在空性当中是活动的,不是安住的,这句话就讲的很清楚了,菩萨的清凉月是常游毕竟空,是在空性里面活动的啊,他才有办法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才能够跟众生感应道交。月亮的好就好在,它在空中是活动的,它不是死死的咬住空性,它在空性里面游动的,这个地方是给我们菩萨一个修空观的一个消息,不要错损菩提。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要因为修空观能够堕二乘而不修空观,这个空观是三乘人必修的法门。智者大师讲,这个通教,般若波罗蜜的空观智慧,通前通后,三乘共坐解脱床,没有一个菩萨不修空观能成就菩萨道的,没有。你没有修空观,那你怎么安住你的内心呢?安住在自我?安住在自我你行菩萨道,诸多过失,那一定都是有漏的,那都是不及格的了。

没有修空观修菩萨道,修的善业都是不及格的,人天善法。

这句话就是说,空观应该修,但是不能执着,因为它是一个方便,它是一个以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的智慧是趋向于菩萨道的一个方便,依止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方便来消灭我们的我执法执,是这个意思,可以修,但是不要错损菩提,这是证果的第一个功德。

己二、修方便随缘止成就假观

他这个是有一个次第的,先空观,次假观。

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菩萨刚开始是修空观,从假入空观,先把自己的心安住好,这是第一个,先把心带回家,在心中先盖一个大殿,把心安住在大殿里面,然后做第二件事情: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你要能够追求两个事情:第一个,要利一切有情;要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

就是说,你安住在空以后,要忆念你的菩提本愿,你的目的不是追求空性,你学习佛法的目的不只是把你的生命停下来,这样消极自利就可以了,你学习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要利益一切有情,而成就佛的一切功德,既然你依止这样的目的,你就不应该取着这个无为的境界,而自寂灭。那怎么办呢?尔时应修从空出假观。从空性当中出来,在假名假相的境界继续的活动。

那怎么样从空出假呢?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从本性的境界来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空,但是你起心动念,一个念头一出现,它就有各式各样的因缘果报,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

我们前面说过了,说你动一个念头,就有各式各样的因缘差别出现了,这个因缘就像魔术师所幻化的境界,虽然没有真实性,但是它有暂时的见闻觉知的假名假相假用的差别,所以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但能于空中修种种行,从真空当中生起六波罗蜜的功德。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如空中种树。这个空中种树是出自于《维摩诘经》,不过智者大师讲这个空中种树就讲的比较简略了。他这段经文是说,三乘共坐解脱床,还是这句话,《维摩诘经》说,二乘人也证得毕竟空,大乘的菩萨也证得毕竟空,但这两个毕竟空有所差别,什么差别呢?

说二乘人的毕竟空,他不能种树。你看到哪一个人在虚空中种树的,那么,菩萨能够在空中种树,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有大地,菩萨有菩提心的大地,菩萨能够在大地跟虚空当中种树,就是有这个大地的差别,就是菩萨有菩提心。

所以菩萨学者,他证得空性以后,他那个菩提心会推动他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为了成就无上的佛道,他就会从空出假,就像在空中的大地中种树一样。这样,菩萨他就不会懈怠,他就会广学一切的法门,来分别众生的诸根,性欲的无量,他就会想办法分别众生根机的厚薄,他的过去的习性,他的喜好,这个人喜欢布施,这个人喜欢持戒,这个人喜欢修习禅定等等,分别他的好坏,应机说法,说法无量。

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这个地方是说,菩萨在空中怎么种树呢?他要学习两件事情,这个假观事实上是要学习两件事情:第一个,学习去观察众生的根机;第二个,学习无量无边的法门。

就是说你做为一个中医师,你第一个要把众生的病给把出来,第二个你还要知道各式各样的药性,因病与药。菩萨利益众生亦复如是,你要广学一切的法,知道佛陀所宣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然后再要去观察众生差别的根机,你要知道他无始劫来,哪一个烦恼比较重,哪一个善根比较强,应该先要用什么方法来度化他,这个就是所谓的方便随缘止,对各式各样的因缘来施设不同的方便。

这个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这个道种智,这个道,什么是道呢?诸佛道法谓之道,你要学诸佛的无量无边的道法,这是药。什么是种呢?众生根性谓之种,你要能够分别众生差别的根性,这是种。所以这个假观叫道种性,一个是药,一个是病,把它合和起来。

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他已经能够观察到中道的佛性了,但是还不圆满,是这个意思。

智者大师的这个假观他是就着一般的圣道门来开显的,一般的圣道门的假观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学习无量的法门,这是对的。但是站在净土的角度,他这个假观看这个净土宗的历代传承祖师的开示,他好像还不要你去分别众生的根机,他要你去分别娑婆世界的苦跟极乐世界的乐,他偏重在这个假观,为什么呢?因为往生净土的关键就是愿力,你一定有愿力来引导念这句佛号,这句佛号才能趋向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如果没有愿力的引导,这句佛号就在三界得果报了。

所以这个净土的假观,你看天亲菩萨的五念法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他这个观察,还不要你观察众生的根机,他要你观察娑婆世界的苦。

这个娑婆世界的苦,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你不能只是观察三恶道的苦,当然这个别相的苦很重要,三恶道的苦这帖药很重,治乱世用重典,贪恋心强,苦谛念之,这个是合理的,但是你一定要观察到娑婆世界总相的苦,就是无常。就是说,我们有无量的生命,换句话说,我们一定有来生,你今生积集了很多的善业,你为什么不在三界得果报呢?你一定是观察到三界的果报是无常的。

就是说,你下辈子到天上去,很快乐,但是他会退转,这个快乐跟不安稳性,说你买一个房子买在地震带,你愿意嘛?房子环境很好,你盖的很漂亮,装潢也很好,但是在地震带,我看谁也不要,就是你住在里面,你总是觉得不安稳,因为它随时会破坏。

那为什么说这个苦谛要安立在无常呢?因为无常故苦,这个相貌是通于整个三界的,而刀山油锅的苦,它只是在三恶道。如果说,一开始你说服你自己,厌离娑婆的理由是因为有地狱,地狱的刀山油锅,到了临命终的时候,诸天的果报现前,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因为你当初厌离娑婆的理由是有地狱,但是现在出现的不是地狱,所以你今天抉择离开三界一定是安立在无常,因为无常是遍三界的。

说你为什么要离开三界,因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的房子再好,迟早会被无常大火所烧,极乐世界的房子没有无常大火,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足够让你直至成佛。说我买一个房子买贵一点没关系,买到这个房子能够住永远,一劳永逸。所以在分别假观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你这个观察的智慧,是不是涵盖三界,这个就很重要了。

这个是讲到假观,假观就是分别假名假相假用,从这个角度上去分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佛教词典】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

【佛教词典】周忌斋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