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净界法师  2023/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五讲)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八面,丁二:依观发愿。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我们大乘佛教的修学,我们主要分成两大块:一个是圣道门;一个是净土门。圣道门它是靠自己心灵的力量,当然它主要的心力,来自于一种菩提心。那么圣道门是以菩提心来做一个出发点,来摄持六度的法门,从这个菩提心开展出六度,去创造它的一个功德庄严,所以它这个是一种单向的力量。

净土门它的修学,它是双向的力量,它是心力跟佛力的一种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是同时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来自于你内在的心灵的皈依的力量;一个是来自于外在的弥陀的本愿功德的摄受。所以它两种力量是心心相印,产生感应道交。

那么我们在净土宗的修学,它主要是做一件事情,就是转他成自。当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功德接触的时候,当然有些人,他的心跟佛陀接触的时候,他是没办法去转化佛陀的功德。但是你正常的操作,你如果你的心跟佛陀接触的时候,你要能够把佛的功德转成你的功德,这个净土宗的意思是这样子——他力摄受的法门。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把佛的功德,转化成我们自身来受用呢?

当然我刚刚说过感应道交,这个感应道交的关键,就是你的心跟佛陀的功德要顺从。你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能够完全顺从弥陀功德的这个方向,你就能够感应道交。

我们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就是有一个西藏的上师,他去弘法的过程当中,他路过一个树林,他在这个树林的石头旁边的缝儿呢,他救起了一个冻伤的小老鼠,他就把这个小老鼠,带回他的山洞里面去,给它温暖、给它食物,就把它养着。然后这个小老鼠慢慢它的身体恢复健康了,就跟它的师父在山洞里面修行。

但是这个山洞,除了它这个老鼠跟它师父以外,它师父又养了一只猫,所以这个老鼠一看到猫,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很大的压力。它有一天就受不了,跟它师父说,说:“师父啊,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一只猫呢?因为我老是看到这只猫,我心里就觉得很害怕。”它师父就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猫,那变成猫的时候,它就觉得很自在了。但是它有时候出去的时候呢,它看到一只狗,它又很害怕。它就跟它师父说:“师父啊,你可不可以慈悲,再把我变成狗?”它师父说:“可以”,就把它变成一只狗。

那么有一次它跟它师父,在进入森林里面做更深的远行,它看到一只老虎,它又觉得很害怕,它回来跟它师父说:“师父,你干脆把我变成一只老虎得了,万兽之王,我从今以后不再害怕”,它师父就把它变成一只老虎。但是这个老虎有一天,它要进门的时候,它突然间一刹那看到猫的时候,它吓得浑身出汗,它就觉得很奇怪了:我现在已经是一只老虎了,为什么我看到猫还是害怕呢?它就请它师父开示,它师父说:我能够改变你的外相,但是我改变不了你的内心。

那么这个是说什么事呢?就是说净土法门虽然是他力摄受,阿弥陀佛做了最完整的准备,他把四十八种功德都准备好了,但是他呢,阿弥陀佛他有一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他改变不了我们的内心!就是当我们的思想是错乱的、是颠倒的时候,这一块,佛陀的摄受力是没有用的,因为佛陀不可能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去跟你沟通的,不可能。

诸位,我们自己打的妄想,只有你有办法进到你的内心世界跟自己沟通。

所以蕅益大师讲到净土宗的修学,他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因为这个妄想是你捏造出来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本来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是你自己打妄想把这个世界搞乱了,所以你的内心是你自己把它弄乱的,所以也只有你自己回到你内心的深处,把它重新调整,这一块佛陀是做不了主的。

也就是说,净土宗其实它是两种力量的结合:佛陀已经做好最好的准备,但是我们自己也要做一些准备,我们才可以成功的把佛陀的功德,转化成我们的功德。

那么我们这一块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按照《念佛圆通章》的开示,我们要做一个正确的忆念。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你心中是怎么忆念?你是怎么忆念的很关键,你怎么去引导这个佛号?按照《弥陀要解》蕅益大师的规划,我们一个人要把佛号念起来的时候,直接跟弥陀感应道交,你要有三种忆念:第一个:你要正确的忆念娑婆;第二个:你要正确的忆念净土;第三个:你要能够正确的忆念名号。你如果这三种忆念具足,你这个佛号就可以直接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通行无阻,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

首先我们谈一谈忆念娑婆世界,这一块我们上次谈过了,我们把它做一个回顾,我们必须要忆念娑婆世界,忆念两件事情:对今生的忆念跟来生的忆念。

为什么要忆念娑婆世界呢?你说我娑婆世界不是很熟悉吗,为什么要忆念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虽然熟悉,但是我们不了解娑婆世界。虽然我们在娑婆世界一次一次的打滚,一次一次的受生,但是因为我们的心跟娑婆世界接触的时候,我们自己打自己的妄想,我们自己活在心中的影像。你曾经有一些小时候或者是你成长过程有一些快乐的影像,你自己就把心住在这个影像上。

所以我们平常忆念娑婆世界,我们根本不是忆念真实的娑婆世界,我们完全是在忆念我们心中的影像,用这个影像来代表娑婆世界,这个就是一种爱取呀,就是对我们产生一个很大的误导。所以我们应该把心中的妄想,我们前面说过,用无分别智,把心中的妄想破坏了,破坏以后,我们对娑婆世界没有贪爱、也没有厌恶,就是平常心。但是净土法门对娑婆世界不能平常心,如果你走圣道门,你可以平常心。所以你用空观的智慧,破坏了你心中的妄想以后,净土宗对娑婆世界的心态是厌离的:你必须想要离开,你必须想要做一些改变。

所以我们必须要忆念娑婆世界的过失,如果你是福报大的,你今生的善业力给你很多的快乐:你身体健康、眷属很满意、你的身相也相对的庄严,也就是说你今生是一个安乐的果报多,你必须要忆念无常、败坏,你要告诉你自己:你今生的水泡迟早会破裂的。所以你今生拥有的一切东西,总有一天,你跟因缘借来的东西,一定要还给因缘的,它是缘生,它就会缘灭。所以当你是对今生执着爱取,你必须要多忆念无常败坏的道理。

那么如果你今生是痛苦的时间很多、业障很重,身体也多病、又贫穷、很多不如意、子孙对你又不是很好,你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到来生,这个时候你要忆念三途的果报。如果你对来生有所期待,你要付出第三生的代价,因为你第二生的放逸,会让你第三生到地狱、饿鬼、畜生去。所以我们对于娑婆世界,知道今生的过失跟来生的过失,我们开始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这个是净土宗第一个心态。

我再讲一次,对娑婆世界不能平常心,平常心不是娑婆世界的心态,不是净土的心态。空性的智慧把我们的爱取破坏以后,我们现出一种平常心以后,要加修忆念法门,就是:厌离娑婆,对今生的厌离跟对来生的厌离。

那么厌离娑婆世界以后,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是个凡夫,我们也不可能到涅槃去,来生不到娑婆世界,那我们该去哪里呢?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好,我们看一看,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叫做极乐世界——“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那么这个极乐世界,当然对我们很陌生,我们必须要透过佛陀的教诲,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的教诲,来做一些正常的忆念。那么在《阿弥陀经》里面,我们对极乐世界功德的忆念,又分成两块:第一个是安乐功德的忆念;第二个是解脱功德的忆念。我们先看安乐这一块,安乐这一块又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无有众苦;第二个是但受诸乐。我们看第一个:无有众苦。我们先把这个安乐道的功德六块先念一遍:

极乐世界:

一、不堕恶道;二、色身坚固;三、衣食自然;四、国土庄严;五、具足五通;六、寿命长远。

那么净土宗的人,你不能对极乐世界太过陌生,因为你陌生,你就不可能欣求,你没有欣求,你的佛号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我们

第一个忆念:不堕恶道。

人生当然也有痛苦,但是佛陀说的痛苦是分两块:一个是带有希望式的痛苦,这种痛苦会给你希望、会给你增上的;一种是破坏式的痛苦,这种痛苦它不但没给你希望,还给你产生很大的伤害的,比方说三恶道。当我们临终的时候,我们杀盗淫妄的罪业起现行的时候,一念的妄想去刺激到罪业的时候,你到了地狱的刀山油锅、你到了饿鬼道的饥饿口渴、你到了畜生道的系缚打杀,这个三恶道这个痛苦我们就不谈了,这个长时间的痛苦关键是什么呢?关键你从三恶道出来的时候——愚痴暗钝,你在人世间所栽培的善根,产生严重的遮蔽,你要经过很长时间在人世间的流转,慢慢慢慢把三恶道给你的后遗症,那个暗钝相,再把它给剖开来,你才能够恢复到你现在的功力。

也就是说你一旦去了一趟三恶道,可能你同梯一起修行的人,已经跑很远了,你要很久才恢复到现在的你的情况。所以三恶道的可怕,不是它是痛苦而已,它的这种痛苦,给你的这个后遗症太大了。因为你那个第六意识,在整个畜生道、饿鬼道、地狱的时候,长时间第六意识它是不活动的,所以这个机器完全不运转。三恶道的痛苦,它完全是直觉性的,它没有太多想象力,完全直觉,就像你那个针刺你一下,当下的直觉。所以你第六识长时间没有运转的结果之下,你就算回到人世间,你还是一样,你的思考能力受到很大的伤害。而所有佛法的善根,在没有入圣道之前,都必须要透过如理思惟,要透过第六意识的运转,这个我们待会儿会讲到。

所以你到了三恶道以后,你所有的善根全部停摆。诸位,你心中没有光明,那烦恼就出来活动了,所以印光大师说:一个人堕落到三恶道出来以后,又很可能会再回去,这个道理是合理的,这个是合理的推论,因为你善根受到伤害,你心中没有善根——六神无主,那你很容易受到烦恼的攻击。

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它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极乐世界本身没有三恶道。它要么人道、要么天道,极乐世界只有两道。当然圣人那我们不讲,我们讲的是凡圣同居土。那这个实报庄严土,那圣人的境界,常寂光净土、方便有余土,这种圣人境界我们不谈,就讲我们带业往生的凡夫,我们到凡圣同居土的时候,只有两道:你要么是人,要么是天,这第一个,极乐世界只有两道。第二个,你从极乐世界回入娑婆的时候,你只要去过一次极乐世界,在你未来的成佛的过程当中,你永远不到三恶道去了,即便我们还有三恶道的业力,但是这个业力到了净土,去一趟净土以后,这个业力的功能被破坏了,它没有得果报的力量了——弥陀本愿的摄受。

也就是说你去了一趟净土以后,你未来的菩萨道,即便你没有成就圣道,你要么做人,要么做天。只要你去过极乐世界一次,这个是弥陀给我们的保证:不堕恶道,这个是很关键啊!行菩萨道最大的悲哀,就是堕落三恶道。你看《华严经》讲,佛陀警告所有的凡夫菩萨,你不准堕三恶道,所以佛陀讲出三皈五戒、讲十善就是这样,你不管怎么样,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在行菩萨道做的第一件事情:想办法不要让自己到三恶道去,当然做人最好了,因为天上也很难行菩萨道。那么极乐世界给我们第一个保证:就是在你未来的生生世世的菩萨道当中,你不堕恶趣了,这个三恶道的恶梦跟你没有关系啦,这叫离开痛苦,离开这种毁灭式的痛苦。

我们看但受诸乐:

第二个:色身坚固。我们凡夫的这个果报体是种业力,当然我们业力就是复杂啦,有善业有恶业,所以我们的身体变来变去:小时候很健康,长大就生病;小时候生病,长大很健康,这个色身你是做不了主。极乐世界的身叫意生身,他能够随意做主,第一个:寿命自在。他寿命可以长可以短,当然他的色身也自在,他在一生当中呢,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这种意生身,因为他是莲花化生,他不是父母的这种胞胎的肉身,所以他没有老病的问题。极乐世界在他一生的生命当中,不管他时间多久,他长大是什么样子,他以后永远是这个相貌,他的相状没有衰老、没有病痛,这是第二个:色身坚固,因为他是意生身,不是业报身。

第三个:衣食自然。你在娑婆世界投胎,如果你来生再来的话,除非你福报非常非常大,正常人你必须工作,你必须把你人生的精华的八个小时,贡献出去,换取你需要的衣食。所以你的整个精神体力都为了工作,就是工作的因缘拿掉,你剩下的时间有限了,因为你的黄金时间都在工作了。所以到了极乐世界,他没有工作的问题,因为他是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他念头一动,饮食自然现前,他吃完饭以后,饮食自然消失掉,他没有这个衣食的困扰。

第四:国土庄严。国土庄严,在这个《阿弥陀经》,它主要把它分成结构式的庄严跟功能式的庄严,我们先谈谈结构式。

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经》它分成两块,第一个:生处。就是我们刚刚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受生的环境: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它有三个:宝池庄严;功德水庄严;还有莲花庄严,三种庄严。所以你刚开始到极乐世界,你受生的地方是干净庄严的,不像我们凡夫来到母胎,是臭秽的、是污秽的一个环境。第二个:住处庄严。当我们长大了离开莲花以后,我们住的是一种宫殿楼阁——七宝所庄严的宫殿楼阁。当然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有两种:一种是在地上的;一个是在树上的,两种。那么结构式的庄严是生处跟住处。

我们再看看它的功能式的庄严,在极乐世界的功能是有三大功能,第一个:光明。极乐世界的七宝它自动放出光明;娑婆世界的七宝,它只能够反射光明,它本身不能放光;第二个:极乐世界充满了音乐,常作天乐。极乐世界的虚空,经常出现美妙的音乐;第三个:极乐世界的珍宝,它除了放出光明,它还放出一种旃檀的香气。所以极乐世界是充满音乐的地方、充满光明的地方、充满香气的地方,它这个五尘: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是特别的微妙庄严,不可思议的。

那么前面讲到依报,这个地方谈谈它的正报。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本身一受生就有五种神通,所以在那个《阿弥陀经》特别提到这个神足通,说你在极乐世界吃完饭的时候,这个你能够怎么样呢:一刹那间到这个十方世界,十万亿佛土外的世界,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神足通不可思议。我们一般的娑婆世界阿罗汉,他只能够到一个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他能够到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他那个果报体的功能,是特别强大的。当然你亲近十方诸佛,你就能够蒙受诸佛的教化。所以蕅益大师他说,你说你表面上是往生到极乐世界,表面上好像是到一个世界,但是你实际上是往生到很多地方的世界。所以蕅益大师说:生西方就等于生十方世界。虽然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放弃其他诸佛的世界,我们只选弥陀世界,对不对?但事实上阿弥陀佛的世界,它给你一个很强大的这种飞越的功能,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同时等于是可以去受用其它国土,因为它神足通太广大了。

第六个也是最重要的:寿命久远。所有的快乐都是以寿命做基础,你没有寿命,就是他的有效期限到底有多长,他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时间,所以极乐世界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古人说拼个今生,永做闲汉,它是一劳永逸啊。诸位,你要走圣道门,圣道门是无量无边的楼梯,圣道门没有一劳永逸啊,你到了初果,对不起,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不要讲说初果好了,讲大乘好了:你到了初地到二地,你要做很多事情;你到二地到三地,你也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你每一地的增长——对不起,各凭本事!圣道门没有说,我做一件事情以后就一劳永逸,没有这回事情,每一关每一关,都有你要做的很多很多事。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你努力一次,除非你自己愿意放弃你的寿命,你到其它十方世界去,你可以一直在极乐世界待到等觉菩萨为止,它是一次性的完成你的修学,就是你拼个今生,永做闲汉,所以它这个也特别有代价的。

那么这个地方,前面六个安乐道,都是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乐世界的六大安乐。当然极乐世界,它也不是为安乐而设计的,它更重要是在安乐当中,它有圣道的力量。我们看这以下有

解脱的功德:

第一个亲近诸佛。它这个亲近诸佛,主要来自于他的神通力,他能够到十方世界亲近十方诸佛;

第二个随愿闻法。极乐世界的说法叫五尘说法,当我们在树下乘凉的时候,微风吹动、享受各种音乐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它五尘给我们接触的时候,虽然带给我们快乐,但是不会带给我们放逸,反倒是会产生一种圣道的加持,让我们能够开启智慧、随愿闻法;

第三个诸善聚会。极乐世界有很殊胜的一种僧宝的僧团的力量,大家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会说:今天我伤害你、来生你伤害我,互相的伤害,它没有这种情况。那么当然我们在忆念极乐世界的时候,安乐道它是一个方便,因为安乐道它某种程度,它是共诸天的。当然它也有些地方不共诸天的,比方说寿命久远,但它绝大部分,八成,都是共诸天的。

所以诸位,你今天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你不能只是扣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不对啊!你忆念极乐世界只是忆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半你没有忆念到,极乐世界的最重要的关键在:见佛闻法!尤其是亲近十方诸佛,见佛这一块更为要紧。佛陀是所有善知识里面,最高明的善知识,因为他有殊胜广大的方便力。我们生活在末法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法无人。我们可以接触到《楞严经》、接触到《法华经》,但是当这个经典要进入到你内心世界的时候,缺乏善知识的引导,它有什么问题呢?这个法直接进去以后,你只知道一种原则性的佛法,你不能够知道一种个人性的佛法。

诸位,佛法的修学全部是个人化的,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没有两个人他在成佛过程当中,他所需要的法是完全一样的,不可能!因为你的病跟他的病不一样。那现在问题来了:谁能够为我规划一个适合我的契机的佛法?现在谁也没有资格来安立这种个人化的佛法。我们现在身为一个法师,我们只能够讲一个通途性、原则性的佛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原则没有错。但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果落实到你的生命当中,你应该怎么操作?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们不是佛陀。

佛陀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解释一下:佛陀的力量他能够“一为无量”,在《维摩诘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用一个音声来说法,百千万人听到的东西,每一个人,人道听到是人的声音、鬼道听到是鬼的声音,每一个人听到的是:佛陀是专门为他说法的,这个叫做普门示现。这个所有的菩萨、所有的阿罗汉,是不共的,只有佛陀才有。

所以你亲近诸佛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能够听到契理又契机,这个契机就不容易了,他能够为你规划一个个人性的佛法,他会告诉你:喔,你现在呀,什么都不要学,你只要听我的话,你拜一百零八部八十八佛,然后念几声佛号,然后发愿,就可以了,欸,你这样对你这个人,你的烦恼这样就够了,你就不要太多时间去try and error,对不对?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摸索,摸索还不见得有效果,因为我们现在有法无人,我们不知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就像那个神农氏去亲尝这个草药一样,因为医生都不在了,只剩下药在而已呀。

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诸位,你不要忘了,它是有佛陀住世的地方——“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你待在娑婆世界,你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世界是一个黑暗时代,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够听到一个原则性的佛法,我们没办法学习到个人化的佛法。所以我们在忆念极乐世界的时候,除了忆念极乐世界的种种安乐道以外,我们一定要知道:在所有的快乐当中,是有佛陀住世的、是有五尘说法的。见佛闻法这一块,你一定要把它忆念下去,才能够显出极乐世界不共的地方。

好,这个是我们要忆念娑婆世界的过失,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

那么第三种忆念:忆念名号的殊胜。

丁三:会归佛号

会归佛号有平时的会归,跟临终的会归,我们把它念一遍:

平时思惟:

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

二、弥陀大愿,必定救拔。

三、无常迅速,把握当下。

临终正念:

一心归命——阿弥陀佛。

那么当我们前面忆念娑婆世界的过失,让我们厌离娑婆;一方面也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让我们欣求极乐,也就是说呢,表示我们生命该是改变的时候了,该是换跑道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从一种娑婆世界的流转,而转成极乐世界的莲花化身。那么这么大的一个转换跑道,到底谁能够帮我们做?我们发了愿,心中有一个愿景,那么这个愿望谁来帮我们实践呢?这个地方就很重要,这会归很重要,你没有会归,你前面的思考就很可惜,就散掉了。

我们来看,

第一个我们要思考:业障深重,求出无期。

虽然我们很想离开娑婆世界,但是我们评估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从现在开始,我饭也不吃了、我觉也不睡了,我每天拜佛念佛,我也没办法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没办法。

这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是你根本做不到,因为你不可能把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用几十年来处理嘛,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受生,每一生都造成很大的问题,都存在第八识,就像这个厨房的油烟一样,你生生世世留下的问题,你今生就想处理,你这个不合比例呀。所以了生脱死,它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关键在这儿,所以我们今生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叫做:业障深重,求出无期。这个业卡得太重了,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洗干净的,可以忏悔干净的,这是第一个,你是先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了解自己。我们自己是怎么回事呢?业障深重,求出无期。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看第二段,我们来看看佛陀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弥陀大愿,必定救拔。

阿弥陀佛他经过了五劫的思考,他经过长时间的六波罗蜜的摄受,他成就了四十八种功德,他把四十八种功德放在一句佛号当中,所以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就不用费心了,你只要相信就够了,就是佛陀他有足够的能力救拔我们,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第二个概念。

第三个概念叫:无常迅速,把握当下。

你没有太多时间考虑了,诸位,未来是不可以规划,死亡是不能规划。你说:欸,我五年后我再下定决心求生净土,你不能这样规划,因为你这个人生无常,你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前面的愿望,所有的愿景,把它寄托在一句佛号,这个很重要。你要把所有的观想会归到一句佛号,也就是说前面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最后要把这个目标跟佛号做一个结合。

所有大乘佛法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开合的问题,你看圣道门,因为你走的是大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你修小乘法,小乘法就这么几个简单的无常、无我,它也不需要什么会归。大乘佛法那是广大的六波罗蜜呀,所以大乘佛法的会归,法法消归心性,会归到菩提心。净土法门的会归,会归到一句佛号,你要能够从一句佛号,开出无量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要有本事从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会归到一句佛号。

也就是说你所有的理想、抱负、愿景:你希望你来生,你的色身不受病痛的干扰;你希望你来生的色身有无量的神通力——遨游十方世界,亲近药师佛、亲近普明佛、普光佛;你希望你的色身有长时间的寿命等等,完全因为你有佛号的关系,你必须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句佛号,叫会归一句佛号。

那么你平常这样子会归有什么好处呢?到临终的时候,你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代表一个声音了,当你的佛号现前的时候,它代表的是你的来生所有的希望。因为它跟你的希望结合在一起,它已经变成一种叫做万德洪名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对佛号,临终的时候,你就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你最好检查一下你心中的佛号,你最好检查一下,有些人的佛号是很空洞的,它空洞到只剩下声音了。为什么你念佛的时候,你老是佛号抓不住呢?因为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认为它就是一个摄心的方便而已,因为你没有把佛号转换,从一个空洞的声音转化成万德庄严,是你今天没有把佛号做好,你念的是一个空洞的佛号,它摄不住你的心。

如果你把你所有的希望、你所有的愿景,都会归到这句佛号,你平常就是把佛号,把它庄严成一种功德庄严,我相信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不容易失掉它的。因为你失去佛号,你就来生你就什么都不是了,你想厌离娑婆、你想远离三恶道、你想要得到广大的依正二报的国土庄严,这个都跟佛号有密切关系。

所以今天你临命终的时候,当你的佛号现前的时候,这个佛号到底会对你产生多大的引导力,就看你平常的栽培了,如果你的佛号还是如此的空洞,它只是空洞到只剩下声音,对不起,临终的时候这个佛号对你一点力量都没有,因为你根本没有对它修皈依嘛。当佛号没办法引导你的时候,那就是业力引导你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在修观的时候一定要开出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最后一定要告诉你自己会归到:因为有佛号的关系,所以你才能够实践你所有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切的理想,都跟佛号有关系。

所以这个佛号,它就不是一个声音而已了,它已经提升为无量功德的万德洪名,就是你的生命已经跟佛号不可切割了,它是你未来生命的所有的功德,都靠这句佛号了。所以我们在净土宗一定要知道,圣道门是会归到菩提心,因为有菩提心,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才有意义;因为有佛号,所以你才可以实践你的理想,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好,那么净土宗,我们一定要做三种忆念,提起佛号的时候是三种忆念: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后对佛号一心归命,这三种忆念。

0:00 / 0:00
唯识学概要1
唯识学概要2
唯识学概要3
唯识学概要4
唯识学概要5
唯识学概要6
唯识学概要7
唯识学概要8
唯识学概要9
唯识学概要10
唯识学概要11
唯识学概要12
唯识学概要13
唯识学概要14
唯识学概要15
唯识学概要16
唯识学概要17
唯识学概要18
唯识学概要19
唯识学概要20
唯识学概要21
唯识学概要22
唯识学概要23
唯识学概要24
唯识学概要25
唯识学概要26
唯识学概要27
唯识学概要28
唯识学概要29
唯识学概要30
唯识学概要31
唯识学概要32
唯识学概要33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佛教词典】十二面观音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

【佛教词典】三种同分

【三种同分】 p0180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八页云:同分有三...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驴肉是这样来的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处驴肉馆。几乎每到傍晚,门口...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2023)

(第一讲) 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