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梦参老和尚  202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26讲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说假使有这么一个人布施所有阎浮提的众生各种的乐具,乃至于金银财宝,乃至于楼阁,最后还把这些人都度成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还成道。这功德大不大?佛举这个例子来告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感觉这个功德大了,不是财物,而是都能度这些人都能成阿罗汉,了生死了。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佛告弥勒,我现在分明语汝,这个大施主一切乐具布施给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最后还度他们,都让他们还证得阿罗汉果。这功德是大,佛也认承这是大的。但是不如第五十个人闻到法华经的一偈随喜功德,拿以前的功德跟闻法华经的功德比。闻法华经不是直接的听闻,是相传到五十个,最后这五十个人他听到法华经的随喜功德。只是随喜,并没有深入。他也没有在法华会上,听人家传说传到第五十个人。他闻到法华经的福德,都比这个施主的福德大,这是不可为比的,言及闻法华经的功德特别微妙。所以为什么在法华经上加个妙?妙法莲华,妙字的含义很深的。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跟弥勒菩萨说还不止这个,这个比喻还不够,又阿逸多,佛又跟弥勒菩萨说,若人为是经故。有这么一个人,假使闻法华经,到了僧人住的地方,或者是坐,或者是立,须臾听受。须臾的时间很短。就是这么一个很短的时间听了法华经,那义理当然不知道了,只是听一听。就以这个功德,他所转身,这个报身舍掉,再转为人,那他感的果报就很大的,就是闻了法华经的果报,他有车乘,那时候没汽车,佛没作汽车比喻。感个名牌的汽车!象马车乘、珍宝辇舆,什么都有。这些文字都不要讲什么了,我这么一说,大家随着义理想想,主要就是显闻到法华经的功德,拿些事相上想。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听到人家讲法华经,他坐一下。他在这坐着听法华经,后头又有个人来,他就劝这个人,“来!来!坐下来听”,令劝坐听。或者把自己坐分给他一点让他坐,若分座令坐。就这么一个功德,别的没做什么,到他这个身舍掉,再得的身,他得到玉皇大帝的坐。就是咱们平常人间所说的玉皇大帝,就是帝释天的坐处,成了山王天主了。或者是十八梵天的坐处,或者是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就这么一点点功德。在我们人间看着这是很小了,“你来听吧”!你让人坐一坐。或者让人家一个地方,给人坐。这是一种。还不止此,这功德没完没尽的。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匚@虒]。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陕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脩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余人,就是不是在法华座上说的。向别人不知道法华经的人,给他说有一部经名法华,跟他说这个名字,说有一部经名法华,现在有人讲,你跟我一块去听听吧!那个人随喜就跟他来了。到这来了坐不住,须臾倾,一坐下,或者听两句,或者没听,须臾间闻。就这么须臾间闻的功德,转身,就是再转身,可能跟到总持菩萨共住到一处,能可以遇到总持菩萨。陀罗尼就是总持意思,行菩萨道的菩萨,共生在一处。那他这个福德、功德、智慧就大了,利根的智慧。

以这么一个因缘,经过百千万辈子都不喑哑。口气不臭。舌根非常微妙,舌常无病。口也没病。这个道理很简单,简单到什么呢?只是这样子闻一闻法华经,就感到果报有这么个果报,殊胜果报,相貌圆满。人人都愿六根全具,谁也不愿长得很丑。现在有镶牙的,过去没镶牙的,谁也不愿牙齿都掉了,说话漏风,说不清楚。有的长得嘴唇搭拉下很长的,有的长得又很短的。种种样样怪毛病都没有,每一个人都喜欢相貌庄严,谁也不愿意丑陋。就这么一个功德感应的,你所有的牙齿永远不黑、不垢、不黄,牙齿也周密的不疏漏、不缺短,也不弯曲;嘴唇也不下垂、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胗是长的毛病,长斑疹,身上长那些个。没有这些毛病。也不缺坏,也不喎斜,不厚不大。形容词!也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匚@虒],鼻子长个塌鼻子,多难看。你闻到法华经,六根非常圆满的,总的说就是这样,谁见到你都欢喜,长得一副令人看见喜欢相。嘴唇、牙齿都很严好。鼻子脩直,不扁塌,不歪曲。总而言之说面貌很圆满。眉高而长,不是扫帚眉,也不是很短的一丛。形容一个能够见了佛,闻到法华经,得到六根没有缺陷。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阿逸多,汝且观是,你想想这个问题,就是劝一个人到那听听法华经,就感到这么多的功德。假使一心去听说,或者自己读诵,你说那功德该好大?乃至于为大众分别说,如说修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这个意思再重说一遍。这不加解说了。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没有听全,只听一偈,就是四句话;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传到第五十个人,一次、一次、一次;最后人获福,最后那个人所得的福报,今当分别之。这些前文都说过了。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就是快死了。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这个世界就像水上的泡沫一样的,像那阳焰一样的,就是太阳一晒起来的那个阳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对这个世间一切相,你有什么贪着的?不要贪着了。生厌离心可不要慢,要快点生,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有一个人这样说这个法,那些人闻到了就证得阿罗汉果了。一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最后第五十,闻到法华经辗转相传到那第五十个人,闻到法华经一偈,四句,他就随喜。随喜就是赞叹,不反对。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闻法五十个人都比前头证阿罗汉果的人功德大,这是辗转闻来的。辗转闻来的福德尚且这样无量,那若亲自参加法会听到说呢?那个功德就更大了。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脩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这法华经千万劫你都遇不到,你跟我去听听去吧!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这个人就跟他去听了。须臾闻,听听就走了。就是这么一个听听就走了这个福报,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牙齿好,唇也不厚缺。嘴唇也好,牙也好。没有可恶的相,就是相貌长得很圆满。舌也不干、也不短、也不黑。鼻子高高大大的,也不塌,也不歪。额头平正宽广。面目端严,谁见了都生欢喜。口里说话没有臭味。这个大家可能感觉到吧?有人跟你说话,离老远你就闻到那个味道,使你心里就翻胃恶心。我不晓得大家有感觉吗?我非常感觉到。为什么?我们这些四面八方的道友,他不一定都是吃素的,不是说坐你跟前,你这屋子里头都是,他走了之后很久不散,又不好说他,人家来请法的。人家来亲近法师,法师嫌他口臭,不理人家行吗?不行。但是非常的难闻,你闻到那个就要恶心。多了,这类味道可能每人都知道。但是我们三宝弟子,应该说三宝弟子很没有这些,在家二众还是不行。出家二众他的饮食生活条件,我们大家是一样的。在家的他什么都吃,所以那口里头味道非常之大。或者他前生没听过法华经,不然他怎么那么大味道!听了法华经的没有,就是我们现在的听到法华经的没有。那么讲法华经的呢?如果大家跟人讲,那个利益跟这个利益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些人他不但不臭,而且是香。若能闻到他莲华香,他口里头一发言就是莲华香。大家知道莲华香吗?就是我们普通花的香,幽香的,不是这样苦恼的。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须臾之间,闻到一句两句,就是这个福报,以后生到天人之中,得到很多的妙象宝马,很好的宝车,珍宝之辇舆,还得到诸天的宫殿。

【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咱们在这讲法,进来一个人,你劝他坐你旁边听,就这么样一个功德,是福因缘得。得到什么呢?释梵转轮座,将来你可坐到玉皇大帝那个宝座上;让半座于人。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何况一心听,坐着一心来听讲经,还能够明白它的义、明白它的趣向;解说其义趣,还把法华经的道理、它的目的、它的趣向跟你说。如说而修行,照着法华经说的道理,佛怎么教授去怎么做,那这个福德不可量。这是随喜,不是真正自己去听,随喜!随喜!就是你不反对。听人讲法华经,你不反对,赞叹!随喜!没说赞叹的语言,光说随喜。

以下就讲法师的功德了。法师,你不要认为非得讲法华经那个的法师。法师,怎么解释呢?以法华经为师。宽广一点,以法为师。我听了法华经了,我的师父就是法华经,我一天念法华经、持法华经,乃至读诵,你再给别人解说,你的六根非常清净。这叫六根清净,达到六根清净,生生世世六根清净。所以说这一品的当机众是常精进菩萨,佛给常精进菩萨说有五种的法师,说他们功德相。这五种法师的功德感到是六根清净。多数讲六根清净的。前头讲功德是劝流通,这一品的功德就是劝你给人解说,法师功德品。一个能解说的给人解说,不能给人解说的,你自己以法为师,以法华经这个法就是你的师父,自己把它认为师父。这是这品的大意。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当机众是常精进菩萨。凡是读法华经的都是常精进,不懈怠。能读法华经,就是不懈怠。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受是领纳,持之不舍,领受了之后保持它,不要把它丢掉,不要把它放下。持的意思,就是不放下的意思。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师。哪一种?平等平等的。你得到好多功德呢?那功德可就大了,一个一个说。眼能得八百眼功德。眼、耳、鼻、舌、身、意都得到功德,一个一个说,眼能得到八百功德,耳根能得到一千二百耳根功德,能得到鼻的功德八百,知道舌的功德一千二百,八百身功德,一千二百意功德。以这些功德来庄严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叫什么?六根清净。到了菩萨位六根清净时候,那你修多少大劫不容易得到。但是你若是诵法华经、读法华经,你都得到了。佛的慈悲含义,让一切众生闻到法华经这个名号,那身心毛骨都悚然的,完了是持之不舍,完了在一天的诵持,你就得到这些功德。诵持就是修行,解说也是修行,行菩萨道嘛!诵持解说。

假使你在诵法华经的时候,你心里想。想,就是愿。你别认为你在这坐,一个人都没有。你可不知道鬼神天龙八部,乃至于初发意的菩萨,你身边天龙八部人多得很,都在那听你诵法华经。这也是解说一种吧!当你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当你修行的时候,你观想。你认为这个法堂里头没有人,就你一个人,那时候有无穷无尽的众生,来听你读诵法华经,是你肉眼见不到。见到呢?见到吓得你不敢读了,奇奇怪相什么都有,所以他不能让你见到。大菩萨能见到。这是额外的,额外的就是经上没有这样说,我加以注解说的。

读任何经,修行时候你观想,不是单独的,你见不到的。你读诵大乘,有的说你受三归五戒,受五戒就二十五个护法神。你读诵大乘那就多了。你读诵哪一部经,哪一部经都有无量的护法神。当你读的时候,他们都来了,你看不见。这是附带跟大家讲。当你一念经的时候,你感觉身上发热,本来外头天气并不热,但是你自己感觉发热,那就有那大力的鬼神,功德很大的来听你念经,所以他就影响到你。或者你发寒冷,无缘无故的发寒冷,当你念经的时候心里头打颤,有恐怖感,那不是一般的,那是大菩萨来了,加持你。或是你念经念得非常的殊胜,心里高兴,那你本尊来了,加持你。你会有很多的感觉,这个附带跟大家解释。这叫密,不跟你说。他们叫密宗密宗,这叫密,有一半不跟你说;不跟你说,你并不知道。你看我们道友,他一念经时候,人家都没热,他热,他脱衣服。我就告诉他,“你不要脱、不要脱,脱什么脱,这个热一会儿就没有了”,这就是感到的功德。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的清净肉眼,就是我们现在父母所生这个肉眼,没有生天眼,也没得慧眼,也没得法眼,也没得到佛眼。咱们看金刚经五眼圆明,就是这个意思。就是父母所生的肉眼都能看见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的山林河海,乃至于他看见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天,这个其中一切众生造业受报,善的善业,恶的恶业,各种因缘,就是现在这个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看他造业受果,下地狱,或者生天,悉见悉知。这就是诵法华经功德,诵到能见到这些境界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并余诸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偈颂就是说长行,长行没有几句话,偈颂说得很多,就是再加以解释。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若在大众说法华经的时候,你们听听他说法华经的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内外弥楼山,弥楼山就是七金山的外面;另一种翻译叫尼民陀罗山,就是持地山。这个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外头有七金山,外围的山都叫弥楼山,内外的弥楼山。并余诸山林。肉眼看见七金山、看见须弥山。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所有世间相都能够看到,能看见阿鼻地狱。上头到有顶天,有顶天还有形相的。大梵天、梵天没形相了,清净天了。有顶天还是有形相的。在这个中间所有一切众生,不是光人类,其他畜生类、龙类,一切鬼神众,你都能看得见。但这并不是天眼,是肉眼看见的,为什么肉眼能看见呢?讲法华经故,这突出法华经的力量。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复次常精进,佛又跟常精进菩萨说。这个当机众是常精进菩萨了,不是前头讲的弥勒菩萨,那一段过去了,现在当机众是常精进菩萨。佛跟常精进菩萨说,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解说法华经,或者是读也好、诵也好、解说也好、书写也好,得千二百耳功德。前头是说的一样,耳还有听。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声音都能闻得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天。在阿鼻地狱到最上有顶天这个中间,内外种种语言的音声,象叫唤的声音,马叫唤的声音,牛的声音,车的声音,还有啼哭的声音,愁叹的声音,螺声,鼓声,钟声,铃声。一切声!

愁叹的。螺声,吹法螺那个,咱们有法螺声音。打鼓的,打钟的,铃声。还有人在笑的,有人在哭的。有人说话,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八部鬼神的声音。还有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地狱受苦难的人。还有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我想老半天,我们比丘声是什么声?比丘尼声是什么声?都是比丘声、比丘尼声,说他们说话,说话很合法义,这样理解。还有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能听到佛声。总之所有一切声,皆悉闻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诵法华经故。如是以分别种种音声,但是耳根不坏。咱们不行,咱们那声音太大了,把耳根就震坏了,他是功德声,功德圆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声。琴瑟箜篌声。箫笛之音声。清净好歌声。听之而不着。无数种人声。闻悉能解了。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及闻男女声。童子童女声。山川险谷中。迦陵频伽声。命命等诸鸟。悉闻其音声。地狱众苦痛。种种楚毒声。饿鬼饥渴逼。求索饮食声。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自共言语时。出于大音声。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遥闻是众声。而不坏耳根。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为他人说。撰集解其义。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诸佛大圣尊。教化众生者。于诸大会中。演说微妙法。持此法华者。悉皆得闻之。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声,琴瑟箜篌声,箫笛之音声,清净好歌声,听之而不着。听就过去了,声音嘛!过去就没有了,不执着,不分别,不贪恋,没有希求,没有贪恋,这就是读法华经的力量。无数种人声,人有无量无量种,这人声不一样的,闻悉能解了。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及闻男女声,童子童女声。山川险谷中,迦陵频伽声,命命等诸鸟,悉闻其音声。地狱众苦痛,种种楚毒声,饿鬼饥渴逼,求索饮食声。我今天看到这,我说这个声音不要听到吧!听到好烦恼。他吃不着东西叫唤,你听到了不是很烦?想给他也给不到,他也接不到。有很多的音声,但是这是微妙的,不要把它当成事实,这是读法华经的法力,中间没有分别的,以法华经法力的力故。

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自共言语时,出于大音声。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说法的人就在他坐的地点,所有什么声音都具足,都听见了。十方世界中,所有飞禽走兽,一切鸟,互相呼叫声。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作圣义解!

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为他人说,撰集解其义。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诸佛大圣尊,教化众生者。于诸大会中,演说微妙法。持此法华者,悉皆得闻之。不论在哪个世界,这个读诵法华经的法师能够听到佛的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不论多大音声,耳根震不坏,这是功德力。不然雷声雨声大声音,你耳根就震坏了,震破了,这个是不坏耳根的。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薝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旃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旃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不是光说耳,还要说鼻子,鼻子也如是。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鼻子是闻香的。读诵经的功德,一切味全变成香的了。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薝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莲华虽然是一种,但是各各颜色的华,各个的香味不同。华树香,果树香,旃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

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香,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旃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闻了香就知其所在。这个是咱们持法华经得到的,你闻到文殊师利菩萨身上香,现在文殊师利菩萨在哪里,你就知道了。现在经还没念明、还没念通,还闻不到,念到了,你就闻到了。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旃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及诸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大势转轮王。小转轮及子。群臣诸宫人。闻香知所在。身所著珍宝。及地中宝藏。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诸人严身具。衣服及璎珞。种种所涂香。闻香知其身。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持是法华者。闻香悉能知。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持经者住此。悉知其所在。诸山深险处。栴檀树华敷。众生在中者。闻香悉能知。铁围山大海。地中诸众生。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罗男女。及其诸眷属。斗诤游戏时。闻香皆能知。旷野险隘处。师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闻香知所在。若有怀妊者。未辨其男女。无根及非人。闻香悉能知。以闻香力故。知其初怀妊。成就不成就。安乐产福子。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心。亦知修善者。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种种诸璎珞。无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闻香悉能知。天上诸宫殿。上中下差别。众宝华庄严。闻香悉能知。天园林胜殿。诸观妙法堂。在中而娱乐。闻香悉能知。诸天若听法。或受五欲时。来往行坐卧。闻香悉能知。天女所著衣。好华香庄严。周旋游戏时。闻香悉能知。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若坐若经行。及读诵经典。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旃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及诸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说法华经的他闻到这个香,知道这个香从什么地方来的,来处就是他住处。大势转轮王,小转轮及子,群臣诸宫人,闻香知所在。身所著珍宝,及地中宝藏,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诸人严身具,衣服及璎珞,种种所涂香,闻香知其身。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持是法华者,闻香悉能知。专指持法华经的,闻香就知道了。

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持经者住此,悉知其所在。诸山深险处,栴檀树华敷,众生在中者,闻香悉能知。铁围山大海,地中诸众生,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罗男女,及其诸眷属,斗诤游戏时,闻香皆能知。旷野险隘处,师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闻香知所在。若有怀妊者,未辨其男女,无根及非人,闻香悉能知。以闻香力故,知其初怀妊,成就不成就,安乐产福子。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心,亦知修善者。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种种诸璎珞,无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闻香悉能知。天上诸宫殿,上中下差别,众宝华庄严,闻香悉能知。天园林胜殿,诸观妙法堂,在中而娱乐,闻香悉能知。诸天若听法,或受五欲时,来往行坐卧,闻香悉能知。天女所著衣,好华香庄严,周旋游戏时,闻香悉能知。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入禅定的时候,出禅定的时候,诵法华经的人都能知道,闻到他出禅的气味跟入禅的气味不一样。

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若坐若经行,及读诵经典。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十方无量诸佛说法,不管在东西南北上下,随所在方,一切诵法华经的人都能闻到,闻到都能够往去而能听法。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这是说鼻根的。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这是耳、鼻。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乾闼婆。乾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睺罗伽。摩睺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都变成无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演说得靠舌头;舌头不说,发不出音来了,都靠舌根给大众演说法。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乾闼婆、乾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睺罗伽、摩睺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说法华经的人。是人所在的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诸佛向他说法,他能领受能受持,又能出于深妙法音。这是舌的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皆以恭敬心。而共来听法。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大小转轮王。及千子眷属。合掌恭敬心。常来听受法。诸天龙夜叉。罗刹毗舍阇。亦以欢喜心。常乐来供养。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如是诸天众。常来至其所。诸佛及弟子。闻其说法音。常念而守护。或时为现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佛都说两遍的,一个长行,一个重颂,就是偈颂。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恶味也变成善味,毒药变成善药,药不死菩萨。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说法不是强硬的,要假因缘譬喻,要假喻,喻是比喻。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皆以恭敬心,而共来听法。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大小转轮王,及千子眷属,合掌恭敬心,常来听受法。诸天龙夜叉,罗刹毗舍阇,亦以欢喜心,常乐来供养。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自在天、大自在天,如是诸天众,常来至其所。诸佛及弟子,闻其说法音,常念而守护,或时为现身。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受持法华经,或者若读,或者若诵,或者给人讲解,或者书写,得八百身功德。说完舌了,说身体。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的时候,死的时候,上下好丑,生善处,或者是生恶处,悉于中现,于这说法者身中显现。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天,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又如净明镜。悉见诸色像。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又如净明镜,悉见诸色像,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菩萨不用照镜子,就看身上就好了。一看,想看哪,哪都有。上至有顶天,下至阿鼻狱,这个中间诸佛菩萨六道众生都于中显现,像明镜一样的见诸色相。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读诵法华者,他自己知道,别人在他身上什么也看不见,没有,所以唯独自明了。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但是他这个身是法性的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身口意,这是说到意的功德。这个意就是我们的妄想,在我们来说是妄想,意根就是我们的识心。当你诵法华经,在你没有成就的时候,还是意根,还是意念。乃至于闻到一偈颂、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一个句子就能解释一部法华经都能通达,还能够明了它的道理,能演说一句一偈。这一句一偈,演说一个月,演说四个月,乃至演说一年。诸所说法,随其义趣,无穷无尽。为什么?义无尽故,众生愿力也无尽,趣向无尽,义理的显示,它所趣向都不同的。但是有一个总的原因,跟实相不相违背。实相是什么?就是法华经的真实义,它不相违背的。言说演说一切法,不与实相相违背,说真实的,这是顺正法故。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里的动作,你身上所做的,心里所想的,乃至于心里的戏论,皆悉知之。一切众生的念,他的念,诵法华经者皆悉知之。是体上知。但是你能够了解缘起了,就能知道性空;知道性空,就能知道缘起;是这种悉知。虽未得无漏智慧,没成到佛的智慧,没得到大菩萨,但是他的意根却能清净于这样子,这是诵持法华经的力量,法力加持。这个人心里所想的、所计划筹量的、所有言说的都是佛法,皆是佛法,没有不真实的,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过去诸佛都如是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次第如法说。月四月至岁。是世界内外。一切诸众生。若天龙及人。夜叉鬼神等。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种。持法华之报。一时皆悉知。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思惟无量义。说法亦无量。终始不忘错。以持法华故。悉知诸法相。随义识次第。达名字语言。如所知演说。此人有所说。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于众无所畏。持法华经者。意根净若斯。虽未得无漏。先有如是相。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持法华经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明利就是智慧,智慧无不照,都是清净,没有垢染。以此妙意根,这个意不同了,是妙意根,加个妙。知上中下法,从众生到诸佛,上中下,一切法都知道。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一即一切,一法里头含着无量义。次第如法说,月四月至岁。或者说一个月,或者说四个月,或者说一年,随意自在。是世界内外,一切诸众生。若天龙及人,夜叉鬼神等。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种。持法华之报,这就是报答。你持诵法华经,持诵法华经是因,感的果。一时皆悉知,这是法华的力量。

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思惟无量义,说法亦无量,终始不忘错。从最后,乃至于回到开始,没有错乱的,没有说错的,也不忘失,也不错乱。随义识次第。说法得有次第,随着众生的意思,讲说的是次第,解说是次第。因为通达了名字相、通达了语言相,如所知而演说。此人有所说,皆是先佛法。说的不是他的,他所说的都是过去诸佛的法,皆是先佛法,过去的佛所说的法他承当下来。以演此法故,于众无所畏,讲法华经的处众无畏。持法华经者,意根净若斯,持法华经他那意根清净的达到这样程度了。若斯,就是这样程度。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读诵法华经,你已经达到希有的地位了。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因此一切众生对他产生无量的欢喜、无量的爱敬。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这已经达到四无碍辩,言语无碍,没有障碍;辞无碍、义理无碍、乐说无碍,一切无障碍。为什么有这种力量呢?持法华经故。所以他分别能演说一切法,就因为持诵法华经的缘故,这是法华经的力量,法华经力量的加持你。这一品是常精进菩萨,这一品大多都是我们很容易懂,我们没证到。语言都能懂,谁看谁都能懂,认得字的就懂,但是没证得,还不能享受。

以下是常不轻菩萨品。佛告诉大势至菩萨说,对于常不轻菩萨往昔所有的修行,所有的受持法华经的故事。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佛是对大势至菩萨说的,这一品叫常不轻品。常不轻的意思是常被人家轻慢,他被人家轻慢的时候,他能忍受。这是修忍辱波罗蜜修成功的,特别的代表。在过去威音王的时候,古时古时的像法当中,有一位菩萨比丘,就叫常不轻,任何人轻慢他,一切众生侮辱他,他都是一种尊敬心接受,以尊敬心接受人家的轻慢,这是他的菩萨行。但是他尊重别人,不轻慢别人,口里头不说轻慢别人的话,身体不做轻慢别人的事,意里头从没有这个想念,因此叫常不轻菩萨。但是佛对大势至菩萨说,大势至是有大势力的,势力之强之猛,他叫大势力。那么大势力,谁敢轻慢他!常不轻菩萨不是的。佛对大势至菩萨说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大家这样观想,这是法华经的不思议。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现在你应当知道一件事。还没说什么事,汝今当知。知道什么呢?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如果受持此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前头眼耳鼻舌身意那些清净的功德翻过来了,那不是功德了,那是罪业了。所以受持此法华经的人,你不能有恶口、骂詈、诽谤。若是再有恶口、骂詈、诽谤,罪加上无量。罪加无量,不是一等,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前头都说过了。翻过来了,有那么多的罪过就变成那么多的福报,变成功德。功德跟罪过是相等的、相对的,功德反过来就是罪恶,罪恶反过来就是功德。佛就来说这个故事,这故事就很长了,这故事下回再说吧!今天就说到这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佛教词典】阿鸠罗加罗

(杂名)ākulakara,风名,译曰作乱。见大威德陀罗尼...

【佛教词典】随眠

(术语)于小乘有部之宗义,为烦恼之异名。于大乘唯识...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