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梦参老和尚  202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8讲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佛对舍利弗说,我以前不是这样说过,一切十方诸佛都是以种种因缘;说法没有因缘,佛不会出现于世的;要利益众生得有因,没有因缘佛也难得度众生。佛跟舍利弗说,我以前不是给你们说过,十方一切诸佛都是假因缘而说法的。因为直接宣扬法义,恐怕众生不能进入,所以假比方、假譬喻说、假语言说种种的方便。说方便法就为的众生能够得入,目的可不是方便法,是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法。因此所说的法都是化菩萨故。这句话可以通大、通小、通一切,一切都可以称菩萨。我们进入佛门的一受三归五戒,就称为你是菩萨。什么原因呢?你进了佛门就发心了,发一个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一个成佛的心。要想成佛得先化度众生,发了菩提心,要行菩提道;发菩提心、行菩提道的都是菩萨。但是所说的方便法,方便法是什么?就是因缘、说人间的苦难、说求出离,乃至说二乘苦集灭道四圣谛法。

就是先说世间、出世间的因果,以因缘说因果;但是目的不是,目的是什么?化菩萨。化菩萨,菩萨就是佛的因。若想成佛果,先得度众生,得发菩提心。菩萨,梵语华言说全了就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就翻觉有情。觉有情就是使一切众生都能觉悟,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觉悟。不止人类,乃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恶道都能得度,也能成佛。因为为了教化一切众生都能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然舍利弗”,就是然而事实不是这样。为什么?众生不得理解,因此才有方便道。对于经的正义、义理、经文不能得解,怎么办?佛假譬喻因缘,打比方说。例如下文就是讲三界不安,犹如火宅。我们人生是在火宅当中生活的,就说咱们这个世界,乃至包括欲天、梵天。因此说正法不容易进入,就假譬喻因缘显正法的含义。一切有智慧的人对经文经义不得了解的话,打个比方,说说譬喻。比方不一定的一定说现实,对于我们现在什么境界相,就是世间的境界相拿来做形容。例如我们说这个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就把它不安的讲讲,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安。灾害,像现在咱们的灾害,有的地区打仗,有的地区遭水淹,这就是不安的形相。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县也好,一个村镇也好。这个地方以每个地区都要有道德的长者,大多一称长者都是年迈了,没有说年轻人是长者的。有的长者财富无量,有很多的田宅,还有很多的佣人僮仆。一般称长者就是世间的寿命长、福德大,都称为长者。一者,种姓尊贵。这是随顺印度当时的佛教,印度的种性很严格的。二者,地位很高。在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县里头地位很高。三者,大富。有钱有势,就是大富。四者,威猛。有势力。五者,智深。光有势力不行,还得有智慧,还能做慈善事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六者,年耆。一般在印度那时候长者大概都六十岁以上的。七者,行净。他的行为很清净的。八者,礼备。很有礼貌的,礼备很周详的。九者,上叹。为这个国家国王所赞叹的。十者,下归。一切大众人民所卫护他的。具足这十种这样的德行,就叫长者。形容这个长者家里头是富豪,家业广大,就是齐家的产业也很多。拿这个比喻什么?拿这个比喻佛法,大概是比喻三界,以三界为家。一切众生都在三界轮转,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轮转。不过在法相宗它所解释家是以你八识为家,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八识为家,惑业所寄托的。这个大长者也是形容词,形容佛教化一切众生时候是言语广大、智慧无碍。

【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这个家很大一个大宅子,家宅很广大的。但是只有一个门。咱们这法堂很大,但是我们的门很多,前后左右都有门。这个比方这个家宅广大只有一个门,这么大个家宅一个门出入很困难。什么门?一路涅槃门,它是以智慧通达的,一门深入。所以无异路,唯此一门,智慧涅槃门。“多诸人众”,这个宅子里头有很多人,大至说五百人,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都在这个宅子中住。

【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焚烧舍宅。】“堂阁朽故,墙壁隤落”,年久失修了。宅子很大,电灯也好,柱子也好,柱子的根都腐朽了、都坏了;梁栋都斜了、倒了,很危险。同时突然间这个宅子起了火了,突然间欻然火起,那这整个大宅子起了大火烧了。

【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在这个宅子起这么大火的时候,这个长者有很多的儿子,十个、二十个、三十个,都在这个宅中玩。玩,就是游戏。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已。心不厌患。无求出意。】长者见大火从四面烧来了,很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我自己能在这个门平安出去了。但是这些孩子怎么办?“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他还在那玩,根本没理这个大火烧,还乐着嬉戏,没有感觉。四面都起火了,他这些子女还不知道,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一点恐惧都没有。火已要烧到身上了,“苦痛切已,心不厌患”,既不恐怖,也不发愁,也不求出离。形容什么?形容我们一切众生在三界火宅之内,已经被火烧了。三界五欲境界贪瞋痴不肯舍离,就是在“财、色、名、食、睡”里头贪着不舍。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惟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这个时候长者他很着急,叫他这些诸子离开,他们不离开,怎么办?“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长者心里想以我的力量,我的身体有力量,可以把他们救护出去。或者想个什么办法,用机智让他们从这个舍出离。他做如是想,长者做如是想,但是这个大宅唯有一门。前头说了只有一个门,而且门还狭小。他这诸子都是年纪很小的,没有知识,就是贪恋玩、贪恋游戏,那很危险,堕落火坑,可能就为火所烧。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谕。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我们一切众生在三界火宅之内,佛来救度我们,我们都是佛子;只要是受过三皈的,或者受过五戒的,就是佛子;乃至于没有受过三皈五戒的,佛都是平等对待的。在三界里头不安,五欲境界,叫这些儿子说危险了,赶快出去,他们不听;再待一会儿,把梁烧断了,一下子砸下来,这个宅子没有了,被火烧坏了。这怎么办呢?长者就如是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你们赶快离开这个宅子,不然就被火烧死了。这个世界五浊恶世,这个时候非常的不好,浊乱得很,这个时候不好,劫浊,寿命长短不一。咱们现在你看电视上每天都是几万人死,生的也不少,就是生死循环,耽着五欲,互相争斗。杀,不是像过去拿刀杀,现在用这个弹、那个弹,原子弹;不过没敢用原子弹,原子弹要一打了那不得了。还不等用原子弹,水灾、火灾、风灾、旱灾灾难重重,就是这些都是恐怖的事。

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怜愍我们,教授我们,说很多的佛法。不信!等于他那些个诸子在火宅里头游戏,把欲界、色界、无色界佛经里形容着像这个大宅子失火一样的,所以叫火宅。虽然佛说了种种方便,八万四千法门出离这个三界的,但是诸子照样的玩,照样贪着五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烦恼非常重,咱们经常说业障,这个时候是众生业障最重的时候,烦恼得不得了。众生的寿命不一样,长、短,有的活得很长,有的活得很短,命浊,这个时候不对。还有看问题的看法,为什么互相争斗?因为见不清净,你见到的、我见到的在争。凡是打就是两个见不合,见不合就斗。就是见浊。所以这个世界当中,没有一样能够安定的。

佛对于一切众生怜愍说了种种八万四千法门,就等于这个长者老父亲叫他这些小孩子们善诱,赶快出去吧!这个房子也快烧塌了。但是他那小孩子不理,也不惊,也不畏,也不怕,没有出去的心,还在这火宅里玩,没有出离三界的心。他也不知道什么是火,像我们在三界里头,在生死流转当中,没把它看成是火宅,住高级宾馆,到娱乐场中去,乃至贪着五欲,一心向钱看,想一切办法找钱,就是火中取欲,大火中来挖,因此也不知道火,也不知道宅,也不知道这个房子要烧完了,只是贪着游戏而已。或者是我们信佛的人,经常看看佛、拜拜佛、想想佛,出离心不那么恳切,就是出三界的心不那么恳切。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长者就想我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孩子都出去?形容佛说种种方便法,就让众生脱离苦海,火海。长者说我让我这些儿子们都出去,不必被火烧掉。他不听,怎么办?设方便,假方便善巧免于难。佛也如是,说种种的方便善巧法门,让我们脱离三界苦海。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佛知道众生心,这个比方说就是这个长者知道他的小孩,给小孩爱好的东西,所喜欢的东西,珍玩奇异这些东西,他们都乐着的。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长者就假方便了,“汝等所可玩好”,你们想玩最好的玩法,希有难得的玩法,你赶快取。汝若不取,后来就后悔了。这是三车,或者假四车。“如此种种”,火宅外边有“羊车、鹿车、牛车”,这是三车比喻。假四车,就是大白牛车。现在这个车都在门外,你们可以各取所需,爱好什么车就坐什么车,赶快离开这个火宅。那些车都给你们的,随汝所欲。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这些小孩子们听到父亲所说的车上还有些珍宝,不是光个空车,所以他们都知道心怀踊跃的,这样子互相竞共出了这个火宅了。这段就是佛应一切众生的机所愿,一般的众生有这种闻慧(闻法的智慧),他也能够有思考思惟,因为佛所说的法是以思慧的善巧方便,众生就会想了。三车就形容什么?佛的三乘法,怎么样离苦得乐再不受生死轮转了。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三车就是三乘,车就含着运转之义。从五浊恶世火宅当中,运出三界之外,心得清凉,这样子苦难就免了,长者也就不要忧愁了。佛以前所说的诸法方便善巧,引导众生出离三界,拿这个三车,拿诸子来譬喻,这些长者的诸子要想得这车去玩耍游玩去,所以很快离开这个火宅了。这会儿没有障碍了,心里安静了,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这些诸子就像他父亲说了,父先许我们的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现在给我们吧!就是请求的意思。形容佛的弟子或者依着四谛法,就是声闻;或者依着十二因缘法,就是缘觉;依着六度法,那就是大乘。这就是形容乘三车。但是佛所说的诸法实相就是三车的本体,三车唯一心,没有三,也没有大,也没有小。在法上说你断惑断得浅,光断见思惑,当然你所证得的道就浅;不但能断见思惑,能断烦恼惑,能断尘沙惑,能断无明惑,那就是大乘,那就是了义。佛所说的本意,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的本意如是。但是众生的因不同,所以他取的果也不同。佛没有什么吝惜的,佛愿一切众生都成佛。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长者这些小孩子(儿子)要求给他们车,长者有的是财富,有无量车,就是每人给他们一辆大车。“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都给他们大车。

【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这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这是显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拿这个比方佛的知见极深而且远,没有边际的边际,周遍法界。俗谛、真谛、中谛三谛之法,究竟让众生都能进入中谛,既不落于有法,也不落于空法。俗谛是说的有,世间相。真谛是说的理,咱们讲华严经讲得很清楚了。中谛是一乘,唯佛与佛,这是一真法界。这叫三谛。所以你修的时候是万行庄严,那就是众宝庄校、周匝栏楯。这是形容词。杂宝严饰,就是法有无边无量的善巧方便,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家都看到那些,都听到、学到那些法。宝绳、宝网、华缨,所有这些个安置。以喻来形容法,就是容易懂得了。

但是这是甚深的法,众生接触不到。最初开始说的是四谛,最浅近的就是从世间因果讲出世间因果,当你受苦难的时候,苦是现相,这个现相它含着有真理,为什么苦?但是谛理不苦。苦谛,苦是现相,谛是本质,本质并不苦。假使这个法是小乘法,大乘人受法无法不圆。但是我们观到苦了,就联想到苦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受?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智慧,认不清这个事是真事、是假事、是好事、是坏事。你当着是好事,实际是坏事。怎么这样讲呢?这得假比喻。我在美国旧金山那时候,现在我们大陆也开始到处买彩票、买福利奖券,他买了,买了得到了,一得了就是三百万;得的还不多,这个彩票最高的是一亿美金,他只得到了三百万。得到三百万得幸福了?这一下子可麻烦了,大陆的亲戚、美国那些都找上他来了,跟他算老帐,哪年哪年,这把他逼死了,三百万还不够。这是一个。

我那年在天津,天津出黄河奖券,头彩是两万元,那时候民国二十多年前时候很不得了了。一个拉黄包车的,可怜一块钱买了奖券,他这脑袋里头一天就在这奖券上,拉着车也在想,回家也在想,他把这号码背得相当熟。正拉车听到广播上播头彩多少号,他一想正是他那号,这一高兴不得了了,忘其所以,拉着黄包车把黄包车往海河里一丢;天津有海河,大家都知道;把他拉的黄包车丢到海河去了,他就跑那颁奖奖券那去。老板说把你奖券号码拿出来我们对。他这一想糟糕了,他那奖券搁在黄包车上了。因为拉黄包车的上身出汗,也没有穿衣服,他就把他买那彩票搁在黄包车踏脚板底下有个小柜子,搁那里头去了。他这一高兴连黄包车都丢到海河里去了,让他拿奖券没有,拿什么领奖?奖没得到,就跳到海河里淹死了。报纸上登的。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我只举这么两个例子说非得的得到,他没智慧,他只看到眼前,不看未来。众生光看着眼前的幸福,这个不是幸福,是灾难。为什么?没有智慧,所以你做任何事都要有智慧。

像我们劝发菩提心,经常劝人家大慈大悲,去跟人家说明这个苦是你自己找的。如果是按自己过去的业,因业而受报,你现在受的什么是你过去做的。那未来(将来)又怎么样?那你现在做的。现在做的就是未来的果,现在的果是你过去造的因,这个道理一定得懂,因必具果,以果验因。你不知道你前生做什么,你看你现在受的吧!这就是前生的。但是你的法性本体,这个咱们讲华严经讲得太多了,大家可能懂得这个道理,本体是没动的。苦是招感来的现相,不是本质。本质是什么?苦谛。谛就是理,真理。真理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佛性,它也没苦没乐的。因为你现相招感的,那你知道是苦怎么办呢?断,别再造苦的因,那苦就没有了。你造乐的因,乐的因就感乐的果。乐对苦而言的,没苦,哪有乐?没乐,哪有显著苦?都不存在,二者具亡。因为你知道苦了,再别做坏事,不招感;不招感,苦果就没有了。同时对治它,修道。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道灭是出世间因果。以出世间因果对治世间因果,这是佛最初说的最浅近方法。

完了再学习因缘法,因为你没有智慧,迷迷糊糊造了业。有很多人造业都是迷迷糊糊造业的,迷迷糊糊就是我们说的无明,不明白,尽做错事。做错事就是认为是福,得到就是祸,不是福。悟得灭的理,就去修道证灭,那是出世间因果。这是四谛法,一般都学习的。佛比喻让小孩子坐上羊车去玩,这属于羊车;十二因缘就属于鹿车,六度万行菩萨道就属于牛车;一佛乘就是大白牛车。用这个来形容众生就容易明白,完了再形容法。经上讲的白牛车就是甚深般若、无漏般若,形容导你修观,观想!观想谛的因缘。这就是善财童子初参的时候,发了菩提心,住在这个菩提心上,这个心就是无漏般若,完了依此而起一切万行,参一切善知识,修行无量法门,一直到萨婆若海,就是乘的是大白牛车。这个牛车肤色充洁,形体姝好,力量大,有大筋力,开起来平稳,其疾如风;坐在白牛车上像风一样的,这是形容着。还有些个侍卫,像现在保安全的保安人员,还有仆从,有很多弟子随顺。

【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为什么有这种因缘,“所以者何”。就说这个大长者财富无量,大白牛车他不是一车两车,无量车!含藏之义,如来藏,佛藏。大长者就形容佛。他在藏里头充满的,什么藏?般若智慧藏。我们刚学完华严经,弥勒菩萨大宝楼阁打开了,看看大宝楼阁就是那个藏,成佛之藏。

【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

这还用比喻说,大长者心里就想我这个财物多得很,无极,我应当给我的这些孩子们都给他们大白牛车,下劣的小车不要给他们。这些都是我儿子,皆是吾子,我无爱无偏党。这个地方单加个党字,党什么?党同伐异,同一党就伐另一个党。我们是无党无派,爱无偏党,没有党派。党同伐异就有斗争,你这个党跟那个党一定要打,打吧!斗吧!无党,没有偏爱,平等平等。长者又一想我这个宝车是珍珠玛瑙什么宝贝玩具车里都有,在大白牛车里头什么都有,我也不偏不倚每个子都给他一部大白牛车,各各与之,不应有差别。佛心是让一切众生都成佛,没有什么小乘、中乘、大乘的,那只是善巧方便。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以此物,就是长者想我这个车全国每个人给一部都还有余,“何况诸子”,何况给我自己的儿子。佛的心就是想让我所有的弟子,只要入了佛门都让他们成佛,一人给他一部大白牛车。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这个时候长者的诸子得了大乘车,大白牛车,得未曾有。他心里想有个小羊车、小鹿车就可以,但是给他的是大白牛车,就是非他想像。什么意思?就是佛给他们都授记了,将来都成佛,就是这个意思。佛在说完这个比喻的时候,跟舍利弗说,于汝意云何,你怎么看,你怎么想,长者给他那些儿子的珍宝大白牛车是虚妄的吗?还是真实的?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他说不是虚妄的,但是可也不是真实的。答覆得很巧妙,“不也,世尊”,就是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长者让他们出去离开火宅,说羊车,说鹿车,说牛车,说大白牛车,目的是什么?离开火宅,那当然不是虚妄了。为什么原因呢?要全那些孩子身命。说那些玩具假设的,你不说他不出去,他在那火宅里头跑、玩。这一说跑外头去,都乘车去了。这是方便,目的是让他离开火宅,离开火宅之后来救拔他。

【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舍利弗这意思还没说完,“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什么车都没有,说的是假话。为什么要说这个假话?因为他们不被火烧死,在这个目的上不是虚妄的。什么原因?因为长者他自己作意,他先就这样想的,就是一个方便善巧让他离开火宅就对了。长者的目的就让这些诸子离开火宅,这个目的跟他所设的方便善巧没关,不是虚妄的;什么车没有也不是虚妄的。何况长者知道自己的财富无量,想饶益他这些儿子,平等都给大车,不是虚妄的。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你说对了,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这段经文佛所说的法你都要如是看,三藏十二部都如是看,说真实不虚的,一直行到证果断惑成真,不是假的,是真的。成了之后你再回头观一下子,没有一样是真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何况这说的是假话而产生真实效果。你如果执着诸法不舍,你什么也得不到,那本来就是假的。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所以佛对舍利弗说,如来亦复如是,就是这个含义。如来是一切世间之父,给众生说真实的。现在是真实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自体是什么?佛之知见。因这个知见而立名,他所居住的实报庄严土,不是这些五浊恶世,也不是方便有余土。如果我们求生净土,如果是念普贤行愿品的求生净土,上品上生,住的实报土。如果念阿弥陀佛、念其他的经卷生的,方便有余土。各个所生得不同,为啥?发的愿不同,修行的法门次第不同。凡是约你色相、约你的心理,看你怎么修吧!八万四千法门就八万四千道,看你走哪一条道。如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至成佛。像善财童子、法华经龙女,那是常寂光,发的成佛的心,一定能成佛。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闇蔽当中,永远离不开苦难。如果依着佛的教导乘上这三车,完了最后乘大白牛车,这些无明闇蔽都没有了,何况见思烦恼呢!都成就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产生佛的十力,一切无所畏,永远没有畏惧了。在这个时候有大神力,就是神通;有大智慧力,他也学佛照佛所教导的化度众生;也具足方便,达到了智慧波罗蜜,所作所为都是大慈大悲,依着大慈大悲而行利益众生,永远没有疲倦,永远没有懈怠。为什么?别忘了,空的!真空绝相,终日度众生,不见得有众生可度。这样来行一切善法,哪还有执着!

如果没达到深般若的智慧,做一点好事认为自己了不起了,又做善事了。得到一个三昧,认为成道了,那他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样你就知道,虽然行一切善法利益众生,不被相所转,这才叫解脱自在。这时候利益众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这是比喻三界犹如火宅。如果你修道知道三界不存在,空华水月,这叫真空绝相。众生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佛就随众生因缘方便善巧利益众生,行大慈大悲。常无懈怠这个道理,大家经常想一想,为什么没疲厌?不懈怠,没疲倦?了解众生没有,一切空的,真空绝相。但是这空你悟得证得了,得到佛的知见了,那能有受用了。众生没有!众生没有,所以他空不了。所以劝化一切众生,悟得这种真理所求的善事,这样来利益一切众生的。佛也生在三界朽故火宅当中,佛不到三界中,怎么到三界度众生?长者他自己就在火宅之内。这是用你的思惟观察。

【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这在众生的分中他不理解为什么要受生老病死苦?为什么你要发愁?愁得不到。愁、悲。得不到,忧。忧悲就苦恼了,为什么?愚痴,没智慧,被黑闇给你遮蔽了,这叫烦恼障;什么也不知道,所知障。贪瞋痴的火永远烧到你的,火宅就形容三毒。贪瞋痴的火,三毒火从哪来的?是你心里生的。因此让众生销灭生老病死苦,断绝忧悲苦恼、愚痴闇蔽,断灭三毒之火。这形容像火宅,把这火宅销灭掉了。教令他们出去,依着方便善巧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咱们现在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以这个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的见,见什么?见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在火宅一样的都为贪求五欲的财利,因为贪受种种苦。苦怎么来的?你贪得来的,不是外头来的。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你贪追求造种种业,想种种的方法。你看世界人开公司的,想挣钱的,你看他脑袋用的都钻到那财库里头去了。杀生放火的,所有演艺的,这是被五欲支配的。不但现在受苦,现在受苦并没完,还有苦在后头。还有什么苦?这个报舍之后,下地狱,作畜生,当饿鬼,那苦还在后头。这苦是现报,未来的苦更厉害了。若生到天上或者人间,那苦轻一点,并不是没苦。六道都在苦中,有轻有重。在贫穷困苦当中,这里头还有八苦交煎,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求不得,还有种种的苦难。一切众生都没在苦难当中,在苦中不知是苦,最容易使菩萨教化众生生起大悲心;众生在苦中他并不知苦,他欢喜游戏,不觉不知。

我们这有在家居士,到那高级宾馆,到那舞厅,到那酒吧间,你看看那里头哪个感觉苦?那个时候他很欢乐,离开那个场合苦了。你得找钱,没钱,到那场合要花钱的,找钱苦。玩完了,玩够了,身体疲劳了,那苦又来了。因为乐是苦因,当他高兴玩得欢乐时候,不知道身体的疲倦;等欢乐一过去,苦就来了,疲倦就来了。很多病生在这个当中,你仔细观察吧!现在所受的众苦还不算,还并没有了,还要下地狱,还有堕畜生,还要堕饿鬼,那是后报。

这一段文就形容着众生在生死苦海当中,他还欢乐游戏,不认为生死苦海是苦。那在这里头等到害病了,求不得了,冤家互相碰到一起了,不是你要我的命,就是我要你的命;亲爱的要离开了,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五蕴炽盛就是害病;求不得,求不是一求就能得到的。哪个经商的不想要发财?都发财,赔本的就没有了。在这样子他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就等于长者形容在火宅当中遭了大苦,他还没认识到。

这段经文就形容我们在三界当中,就是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这是苦难滋生地,在火宅当中找快乐去,这个快乐很短。凡夫并没见到,“舍利弗,佛见此已”,佛以智慧来观察都做得到。佛就作如是念,长者是为了救他诸子,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为众生之父”,一切众生是我之子,我应该救拔他们的苦难,应该把一切十方诸佛的智慧德相,让他们以此诸佛的智慧德相来做游戏。这是大慈给他大乐,大悲就是化度众生;但是你化度众生时候要从小到大,不是一下子就能让他什么都断绝了,不可能。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不假方便”,直指人心。就像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什么方便不打。禅堂“此是选佛场”,这个地方就是选佛的,没有其他的教义,直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众生不能得度,没有这个因缘,怎么办?不能舍方便。因为为了一切众生,佛佛都赞叹如来知见、如来十力、如来无所畏,这样子众生不能得度。为什么这样说,所以者何?众生在生老病死苦当中,忧悲苦恼,在三界火宅所烧煮当中,他能理解佛的智慧吗?他无法理解佛的智慧。因此而说他不得度,必须引诱他,从他的爱好开始。这应当像长者。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舍利弗,如彼长者”,虽然他身上有力能度他,能把他救出去,但他不用,让他自度,让众生自度。“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要用方便善巧。但以智慧的方便于三界火宅之中救拔众生,给他说三乘法,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佛乘即是菩萨乘,就是由声闻、辟支佛到成佛。

【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一切众生你在三界当中,这是火宅,不要贪这个快乐。这些都属于色声香味触,若贪着在这生爱,则为所烧,那就被三界火所烧了。“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这就是羊车、鹿车、牛车。“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佛说我可以给你们作证。“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善巧诱进众生”,三乘法就是接引的方法。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十方诸佛都赞叹,都如是行方便善巧。但是“自在无系,无所依求”,自在无系是不着不系,就是观力,一切都放下、看破、自在,无所求,也无所得,无求无得。三乘就是运转义。以三乘法来运转,让你达到你的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以此而自娱,拿这个来自娱;同时这种自娱还能达到无量的安稳快乐,再不受后有。不受后有,就是再不漏落三界了。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内具智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听佛的教诲,学习觉悟的方法、信仰、领受。信了就领受,领受就是受持,受持就是去做。闻法光信不行,不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你得修。修的,还要精进的修,懈懈怠怠的修可不行。这样才能出欲界、色界、无色界,才能得到涅槃。这些就叫声闻乘,这是三车当中乘的羊车,出了火宅所乘的羊车。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的因缘,这是辟支佛乘。前头说三乘,现在加以解释。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乘的是鹿车,叫中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求佛智,求自然智,求无师智。这些智慧都是如来的知见,得佛的十力、十无所畏。这是愍念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诸发大心的菩萨才能够求此乘,名为摩诃衍。摩诃衍翻大,就是大乘。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无畏就不再堕落脱离苦海了,脱离苦海也是火海。同时大长者就想我的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佛到最后行菩萨道,教诸菩萨都能成佛,就是三乘唯一,要度化一切众生转小向大。“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就是大长者。“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专门以佛教导,让他们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佛的究竟涅槃乐。

【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力、无畏等,诸佛的法藏,含藏无量的法。这些众生都是我子,都是佛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就是都让他们成佛,不以下劣小车给他们,都给他们大白牛车。佛到最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样令众生以佛的知见脱离三界,让众生都能入佛的禅定、入佛的解脱、入佛的娱乐,一相一种一性。这就是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这是把一切缘起,缘起生诸法,生的是什么法?生的是一法,一法无法。什么呢?性空。因为性空是解释的,性空缘起是解释一切法的,我们讲性空就解释这个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天就讲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醒的时候能做主,在梦中你能不能做主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

为亡者做功德,比烧纸钱更有用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

【佛教词典】无依

(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

【佛教词典】白足阿练

(杂语)即白足和尚。法苑珠林谓之白足阿练。...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

为了生存,有的人就不择手段

人原本都是有良知的,但是为了求生存,必须竞争;为了...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你事业会成功吗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