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净界法师  2023/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九讲)

丙三、别明发心之差别因缘分二:一、出离心。二、菩提心。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

诸位学员,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页。

丙三、别明发心之差别因缘。

佛陀出世以后,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扬生命的真相。佛陀在解释生命真相时,他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在一个因缘的道理上:诸法因缘生。因缘观在佛教的思想,它是分成三块: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因缘、现在的因缘跟未来的因缘。

佛陀解释我们人生,很喜欢用水流的思想来引导我们认识人生。佛陀说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了现在,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这个无止境的水流,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生命的水流,到底是什么力量来支持它。如果你不知道水流的本质,就不能改造这个水流的方向。

佛陀说,我们生命水流的背后,有两种力量在支持: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思想,两种力量而已,这个就是因缘。我们过去起了某一个思想,可能是一个清净的思想,带动了一种身口的业力,创造一个善业;我们过去也可能依止一个染污的思想,带动身业、口业去造一个罪业。

从经典的说明知道,我们过去生所造的业,如果它有相貌的话,是整个虚空都不能容受的,但是我们今生只受用其中一块的业力而已。就是我们在前生临终时,起了某一个思想,它触动了某一块业力,所以我们今生的生命,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就好像一个仓库,里面有很多的抽屉。我们今生的生命,只是在百千万个抽屉里面,打开其中一个抽屉。我们今生的生命,是过去的某一生,在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间,起了一个思想,造了一个业力,这个业力在你前生临终时被触动了,所以现出来。如果你觉得今生相对比较快乐,那恭喜你,你打开了善业的抽屉;如果你觉得今生相对比较痛苦,那是因为你前生不小心碰触了罪业的抽屉。但是这个是既成的事实,今生很难改变,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业力,佛教的修学是改正来生的。

当我们在受这个果报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楞严经》上说,我们起了一个颠倒想。其实生命是没有错,因为生命是如实地把你前生的业力显现出来,如此而已。但是我们的内心去接触这个果报时,糟糕了,产生一种颠倒的思想。

这个颠倒的思想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感受。它给我们一种快乐、痛苦的感受,这个感受没有错,人是有感情的,这个没有错。但是感受的下一个阶段,产生很多的想象,就会把生命变质了。我们心中打的妄想,跟本质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名言分别。到了妄想,问题不大,最可怕的是第三个执着,这个执着就可怕了!你一定会让这个感受所创造的影像再出现,而且古人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从今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相信外在的世界了,只相信自己心中这一块影像。这就是佛陀在《楞严经》上说的,我们众生的盲点在哪里呢?就是譬如“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这个“沤”就是水泡。就是说我们一般人不管大海,就管那个水泡,我们是活在自己妄想的小世界里。

所以为什么叫颠倒呢?因为它会产生错误的引导。我们临命终为什么会起颠倒呢?因为你平常创造很多的影像,而这个影像你坚固地执着这个是真实的。《楞严经》说妄想本来是没有的,达妄本空,但是你给它力量,赋予它真实的力量,它就变成真实。妄想的力量有多大,就看你对它随顺的力量有多大。你越放纵它,它势力越大,是你给它力量的。所以妄想你一旦对治它,它就消失掉了。你不给它力量,它就没有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

我们现在活在自己的妄想,这个很麻烦,一般人是很难劝谏的。你和一个人讲,他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根本不管你要讲什么,他只相信心中的妄想。所以人要改变,只有自己觉悟!你要不走出妄想,谁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佛陀的出世,他知道不能改变我们,因为你要改变,只有你自己想改变。但是佛陀可以影响我们。佛陀讲了一些道理,让我们自己去思考,然后自己走出妄想。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个,他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读《楞严经》就知道,整部《楞严经》都在探讨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就讲这件事情,讲了十卷。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过去,就不可能开创一个未来。你忘失了过去,就失去了未来,这个是有关系的。因为你忘失了过去,你就活在现前的妄想,被它骗了,老是被它牵着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生临终时都被骗。所以,必须回光返照,找我们的本来面目,你从什么地方来?《楞严经》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从空性而来。生命是无中生有的,生命没有开始,这个很重要!如果生命是有本质的,如果轮回是真实的,那你就没办法让它消失了。

首先,我们学佛要知道了生死不是说你本来就有生死,佛陀硬生生地把它消灭掉,那佛陀变成杀生了。如果我们生命是真实的,佛陀让我们把这个生命消失掉,那诸佛都犯了杀生戒!经典上说,不是这样子的,是我们本来没有,佛陀只是帮助我们恢复本来的样子。我们自己多事,这个生死是自己找来的,所以佛陀要我们从妄想走出来。第一个,要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原来答案只有一个:觅之了不可得!我们从空性而来,我们本来是没有的。

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既然我们本来就没有,那表示生命是虚妄的,它是一个相状。就像镜子,镜子的灰尘为什么擦得掉呢?因为镜子刚出来时,本来就没有灰尘,所以才擦得掉。如果镜子本来就有灰尘,你怎么擦得掉呢?所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里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说不管我们原来烦恼有多重,业障有多深,都可以改变,因为你本来就不是这样子。所以生命的改造是可能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安住空性,不随妄转。这是大智慧的佛陀做的第一件事情:引导我们安住过去。

第二个,大智慧的佛陀引导我们规划未来。人要有目标,你才有动力,有愿力才有动力。

佛陀他也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不是只打一生一世,是打了生生世世啊——心随妄转!我们生生世世都活在妄想当中,这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走出来的。所以佛陀必须要用一个东西来引导我们。佛陀告诉我们说:放弃你心中的妄想,会得到更多的珍宝。佛陀用无量的功德庄严来引导我们,而且佛陀自己走了出来。你看佛陀:“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就是佛陀自己证明他走出了妄想,结果得到更多的功德庄严,他以身体来证明。所以佛陀第二件事情引导我们发菩提心,活在未来。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今生看得太重要。他不管过去的,也不管未来。你跟他讲:你今生好好修行,拜一部八十八佛,来生有无量功德。他不在乎的!但是你跟他讲这个地方有十块美金让他赚,他马上跑过去了。所以我们的执着在唯识学上说,“随所生所系”。随着你所受生的生命,会对眼前的因缘执着。你是一只蚂蚁,你就把眼前的饼干看得很重要。你跟蚂蚁说:哎呀,这个饼干不要吃,你会得到更好的珍宝。这只蚂蚁听不进去的。就跟我们一样“随所生”,我们随着今生的生命,心就住在今生的生命,就被眼前的妄想误导,这样子使令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流转。假如没有得到教训,我们每一生就都做同样的事情。

直到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他告诉我们:你要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其实水流的思想是说:现在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你不了解过去,就没办法面对现前的妄想。你不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哪是它的对手呢?蕅益大师说,你没有理观,没有安住空性,把妄想当真实,跟它对着干,你不是它对手!事修没有理观很辛苦,入道多辛苦!你要把妄想的根先拔掉,达妄本空,它没有根本。然后你的信心大增,它只是一个假相,你才有办法调伏它的。凭什么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打的妄想,在今生三年五年的时间把它调伏下来?凭的就是般若波罗蜜。我们有佛陀的智慧引导,我们看到妄想是没有根的,达妄本空!凭的就是这句话。凭什么我们愿意发愿要成就佛道?凭的就是知真本有!因为真如本性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显出来。

所以“达妄本空”让我们安住空性,“知真本有”让我们发起菩提心。既然有无量的可能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为什么不做呢?我不是糟蹋我的心性是什么?如果你能够把今生片段的人生和过去这一块接上来,把未来的目标也接上来,你的修行就上路了,你每天在进步。但是如果你永远只活在现在,就很难修行。你没有看到人生的全貌,不知道你的过去,也没有规划未来,你就永远不是妄想的对手。人生完全被妄想控制,妄想要你去做什么事,欲望要你做什么事,你就得听它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眼前的调伏是重点。但是你没有过去的安住空性,没有对未来发菩提心的引导,就很难调伏现前的妄想。所以这三种功德力是互相影响的。在操作上我们一定要安住过去,引导未来,才有能力去面对、调伏现前的妄想,从而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我们必须把片段的人生恢复成原来的相貌,它是过去、现在、未来一个完整的人生,贯通三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学佛法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生观,有过去才有现在,有现在才有未来,是这么一个思考。

好。现在这一段讲的是发心,就是说如何来引导我们的未来,对未来的目标的设定。这个地方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出离心;第二个菩提心。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出离心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思生死过患;第二个思死殁无常;第三个思暇满难得。

出离心,首先要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离开什么?这个地方很多人错解,很多人修了出离心,工作也不做了,啥事也不干了。出离心是出离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

诸位!外境没有错。它如实地把我们过去的业力显现出来,让我们受用,外在的果报它是业力的显现,如此罢了,只是我们心中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产生一种想象,产生执着,然后这种影像就不断地引导我们,尤其是快乐的影像,这个最麻烦!

贪恋娑婆,是生死的根本。我们一生经历的酸甜苦辣,痛苦的影像、痛苦的经验,对我们障碍不大;最可怕的是快乐的经验,这真的是太可怕了!因为它给你快乐的经验,你心中就留在那种影像中,希望那个影像再一次地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临命终时,会在三界投胎,因为我们希望来生继续出现这个影像。人要来三界投胎,是自己来的。就是飞蛾扑火,飞蛾是自己扑上去的。它以为火会给它温暖,它自己起颠倒妄想,对火产生错误的理解,活在心中的妄想。它可能以前在寒冷的冬天接触火,认为火会给它温暖。它只想到火美好的一面,结果扑上去时,就被烧死了。但是它不会记取教训,来生变成飞蛾,照样扑上去,就是颠倒妄想,它对我们人生产生严重的误导。

(一)思死殁无常

我们一定要思惟:“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坏,是无常观。其实这个地方主要是约着死亡,死殁无常。就是说,我们要告诉自己三件事情:第一个,我们今生一定要面临死亡,没有人可以避免;第二个,死亡随时可以到来,它不能规划的。你说等我年纪大了再来学佛,你不一定有机会。年轻人死的多的是,所以死亡随时会到来;第三个,死亡到来时,除了佛法的资粮以外,其余都没有意义了。

那么死亡说明了什么事情呢?说明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人生是没有结果的,这个很重要!我们追求太多,其实真正需要的不多。我们为什么花那么多精神体力去追求世间的快乐,去做百年万年的规划呢?因为我们产生常见,认为可以永远活在世界上,认为人生会有结果。其实错!人生没有结果!

佛陀说做梦有结果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第一个梦做转轮圣王,七宝千子,结果第二个梦变成一只蚂蚁。这个蚂蚁就喊冤啊,说我第一个梦的七宝跑哪里去了呢?没了!因为“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今生的果报不是你的全部。是因为你过去生刚好有一个善业,那个能量释放完就没了,觅之了不可得。你再几十年后找你的身心世界,找不到了。人生不可能重迭,每一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大海撞出的水泡,没有水泡是重迭的。我们经历过无量的人生,没有一生是重迭的,不可能有相同的相貌,相同的思考模式,所以每一个梦都是独立的,结果都是一个——没有结果。

诸位!你今生叱咤风云,结果只有一个——没有结果。你今生非常不堪,你也没有结果——因为你的业力释放完了。然后你再打开另外一个抽屉,再受用你另外一个果报。所以知道人生只有过程,这个很重要!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就是说得到人身不容易啊,讲一句简单的,要做一些你带得走的。人生有些事情你真的可以带走,来生继续受用。但是,你不要老是做一些带不走的,浪费时间啊!说实在的,死亡到来时你非常失望,所有都带不走,你情何以堪哪!我们每一个人活了一辈子,有些人临终时是满载而归,欢欢喜喜地带着他的资粮去面对他的来生,今生没有空过;有些人是把今生完全花在世间的生灭因缘,临终时全部破坏,充满了悔恨离开了今生。

所以,与其让我们临终悔恨,佛陀事先就告诉我们:你一定会面临死亡,而死亡到来时有些东西会被破坏,有些东西是不会被破坏的,你最好趁早知道,因为在死亡到来之前你还有机会。你经常思惟死亡,就是一个过滤,知道什么东西你带得走,什么东西带不走。“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你不要等到临终再后悔。

这个死殁无常,就是让我们不要被心中一厢情愿的妄想误导。你要看清楚: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我们得到的这个人身可以利用的时间不多了。你要检讨一下,过去这几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带走,并通过死亡的考验,然后贯穿到你来生继续受用?有,不是没有。但是有些东西到死亡时,对不起!停住了,过不去了。你要检讨一下,真正能够带到来生的有多少,你要提前想一想——死殁无常。就是透过死亡的观照,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因为死亡迟早要到的,只是哪一个人快,哪一个人慢而已。

(二)思生死过患

第二点,思惟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死,是没有快乐的。以佛陀的标准,就是说,第一个,痛苦的本质是苦,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你身心在逼迫时感到痛苦,这个可以理解。

第二个,坏苦,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这个我们一般人也不容易理解,因为它不安稳,它欺骗你。佛陀说,世间的快乐是欺诳性,变来变去。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是一个安稳的生活,这是基本的诉求。这就是你为什么要买一栋房子?你为什么不在外面流浪?因为违背人性。每一只蚂蚁,每一只动物,都想找一个洞穴,这是动物的本能,追求安稳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生命没有一个东西是安稳的。所以大家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你拥有的东西什么时候会被破坏,你不知道。所以福报越大的人压力越大,因为你拥有越多,就越怕失去。而关键是你一定会失去!所以这个坏苦就是说,快乐的东西其实是不安稳的,它欺骗你。

第三个,行苦,就是生灭迁流的痛苦。

总而言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从经文来看,三界是一文不值。当然从人天乘的角度,我们也赞叹一个人修善,来生创造安乐的果报,规划美好的快乐人生,这个是人天乘。但是如果你水平再高一点,从往生净土的角度,从人天乘提升到菩萨乘时,人生没有意义,轮回没有意义。你看佛陀讲得多好!一个房子燃烧了,你善业强,就是离这个火的地方稍微远一点,暂时烧不到而已,但是总有一天烧到你,因为这个火燃烧是不能改变的。火已经燃烧了,你能改变吗?只是烧得近和远,如此而已,但是燃烧的本质是不能改变的。为什么说生命是无常败坏?生死轮回无有止境、毫无意义?

从思惟死殁无常跟生死的过患,我们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生命是无常败坏的,不得安稳。如果你愿意在三界里面继续流转下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佛陀说,这个业力是飘来飘去的,今生在这里,来生到非洲,再后面飘到三恶道,就变成一只狗。就是说你永远没有安全感。诸位!不是你说了算的,三界没有安全感的。你说我来生要去哪里,除非你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否则来生你没办法规划的,因为你无量劫造的业。你有那么多的抽屉,你知道会打开哪一个抽屉吗?你不知道。所以业力凡夫是做不了主的,这个业力要把你飘到哪里去,你做不了主。这个种子要飘到哪里去,你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天没有离开三界,你的生命永远充满了不安稳。弟子心不安,无常败坏不得安稳。

第二个,生死轮回无有止境。它没有停止的一天,除非你做出改变,它不会自动停止的。所以佛陀喜欢用大海作比喻。你看大海,没有边际,看不到陆地,关键在这里。你死了以后又得一个果报,死了又得一个果报。不是说你不想面对它就没事。不想面对它,你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继续轮回下去。直到哪一天,你真的害怕了,踢到铁板了,你还是要处理这个问题,迟早要处理的,因为你不处理它,它就继续地下去,不跟你客气的,这生死轮回是没有止境的。

第三个,轮回是毫无意义的。诸位!修行也很痛苦。我们要减少休闲时间来听课,要减少休闲时间来拜佛,参加佛七、佛一。但是这个痛苦是有意义的,可以换取来生的解脱。否则你继续轮回到三恶道去,受刀山油锅之苦,那是白受,你不会因为这个苦而增上的。只要你还没有觉悟之前,所受的痛苦全部没有意义,因为不会增上,你也不会记取教训。轮回毫无意义,就像宗喀巴大师说的,我们每一生都随顺妄想,都想追求很多东西,结果就是你现在这副德性,什么都没有。

佛陀选择放弃他的妄想,结果他万德庄严。这是很清楚的事实。就是说我们不断地去攀缘、去追求,结果我们每一生死亡时,都是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然后就开始失望,到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弄得满身是业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愿意放弃妄想,不愿意从妄想里走出来。佛陀选择了出离心中的妄想,结果他清净庄严,“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轮回毫无意义。

你看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得到什么教训?没有。我们只有看经典才得到启示。诸位!日常生活不会给你任何启示。很多人不看经典,你不看经典,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得到智慧呢?这智慧从哪里来呢?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的生命破坏了,使令我们的生命无法相续。第二个在生死当中,承受很多的痛苦,而这个痛苦毫无意义。

前面两点是对轮回过失的一种怖畏。其实生命的轮回是妄想捏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走出心中的颠倒妄想。当我们在念佛,妄想起来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现在面临两个选择:选择跟妄想在一起,那就是“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那么来生的火宅就等着我们;选择跟佛号在一起,我们就选择了七宝池,八功德水。

诸位!你现在内心当中的很多造作,其实已经在酝酿你来生生命的力量。临终是平常点点滴滴创造出来的,不要忽略你当下的每一个念头,它都是一种引导的力量。我们必须要有很多次克服当下的念头,才有可能达到临终的正念。就好像说,你要有打过很多次、很多次平常的战争,才有最后的胜利。我们不相信平常都是颠颠倒倒的,突然间临终起正念,不可能!没有这回事情,这违背佛法的等流性。你昨天是怎么样,今天还是怎么样,昨天会影响到你今天。水流上游是脏的,下游一定是脏的,除非你做出改变。所以,妄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本,这件事情你要很清楚。一个人,都是自己伤害自己,说实在的,外境是伤不了你的。

我们要达到临终的正念,必须要试着走出自己的颠倒妄想。以前觉得美好的妄想,这些都是错误的引导。

(三)思暇满难得

第三个,思惟暇满难得。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你要得到人身;第二个遇到佛法的住世。这两个因缘要具足,不容易。印光大师说我们过去生的人身,大部分是在三恶道,得到人身的机率是少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烦恼那么重,因为你大部分都在三恶道,弄得满身的烦恼才爬出来。

所以,我们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住世,要把握“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你今生空过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个暇满难得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把握现在。这个意思就是说(特别净土宗):你不能对来生有期待,这个很重要,是成败的关键!如果你要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这是印光大师一个很重要的法宝:背水一战!要把你所有的能量在今生临终发挥出来,你才可能成功。

诸位!你看一看《净土圣贤录》,往生的人,有的业障很重,有的业障比较轻;有的修了十年,有的修了三年,有的临终才开始修行,差别很多。但是有一种情况一样,都是背水一战。你如果还想说我来生再继续修行,你一定不会往生,因为你给自己留一个后路,你不可能往生!临终时真妄交攻,你的正念跟妄想胶结时,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走过去,冲过去,告诉你自己没有退路!

印光大师怎么说,你知道吗?印光大师说,不要说是一般的业障凡夫,就算来生你做一个大法师、大住持、大菩萨,你都不要生起受生之想,再好的因缘都不要。所以这个暇满难得就是说,断你的后路。要成功只有一种情况:百分之百的决心,背水一战!印光大师说,你就观想自己今生不成功便成仁(不是成人),否则来生就堕三恶道去了,真的啊!你要想我今生不成功,来生就要到地狱去了,有可能喔,因为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业力。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模式,就是说,第一个,轮回是很可怕的;第二个,轮回是由我们妄想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如果再跟妄想在一起,结果只有一个——继续轮回下去。第三个,面对妄想只有一种情况:百分之百的觉醒。你今生就要处理它,不能拖到来生!

佛陀在经典里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座动物园,这座动物园关了很多动物。其中有一只袋鼠,就是澳洲那种很会跳的袋鼠。动物园的管理员,给它圈了一个十公尺高的栅栏。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这只袋鼠就跑到外面去了,在外面跳来跳去。这管理员一看栅栏太低了,又加了十公尺变成二十公尺。可是这只袋鼠第二天还是跑到外面去跳来跳去。这个管理员又把栅栏加高三十公尺,它还是跑出去。隔壁的长颈鹿就看不下去了,它说:“你怎么这么会跳呢?三十公尺都跳得过去。”这袋鼠说:“不是啊,这个管理员每次来喂我东西吃时,门都没有关,所以我可以走出去。”

那么佛陀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管理员没有抓到重点,说明有些人修行用无益的苦行。你看有些人念佛,很精进,他念佛时,不吃饭,也不睡觉,拼个什么三天晚上都不睡觉。其实关键不在这里,往生跟吃不吃饭没关系。不是说你不吃饭就往生了,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有办法走出你的妄想,就是面对你贪爱的东西,你心中知道:喔,这是在打妄想,这个东西不是真正那么可爱的,人生的快乐都是自己妄想捏造出来的。

智者大师说,你看一只狗,狗啮枯骨。这个干枯的骨头,狗去咬骨头时,把舌头咬破了,它认为是骨头出血,其实是自己的舌头给它一种甜美的滋味。其实我们在享受快乐时,是你的妄想给你快乐。

从佛法的角度,人生没有快乐。这个很重要,调伏爱取是临终最重要的,这是净土宗主修的一块。其实安住空性,导归净土,这两个只是帮助我们调伏爱取。要保持临终的正念,只要求你不贪恋娑婆。因为欣求极乐不难,每一个人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十个有九个喜欢的,其中一个不喜欢,那个是二乘人,偏空的,所以欣求极乐这一块问题不大。我们在三界流转太久,跟众生缘结得太深,突然间要离开三界的确不容易,但是问题在你走不出自己的妄想,就没有临终的正念。你走出心中的妄想,才可能迎接弥陀的光明。

我们临命终时会有一段妄想期。诸位!我们临终时阿弥陀佛一般不是马上现前,不是喔。你念佛一段时间,这时佛号会夹带妄想,这很正常,就跟你平常打妄想一样。你一定要从妄想走出来,后半段阿弥陀佛光明才会出现。一般净土宗要经过一段的调伏妄想期,不是说你临终一念佛阿弥陀佛马上来,没那么好。会有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小时,可能两个小时,有些人十个小时,你一定要经过真实的调伏,弥陀光明才会出现。那么等待弥陀出现那一段时间,就是考验你平常的功夫了。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出离心结束,下一个看菩提心。

我们知道调伏跟引导是相互关系的,你必须有一种成佛的愿望,有助于我们走出眼前的妄想。所以从出离心再提升到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看总相。我们先念一遍,请合掌。

众生无边誓愿度,依苦谛而发;

烦恼无尽誓愿断,依集谛而发;

法门无量誓愿学,依道谛而发;

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灭谛而发。

前面的出离心它的所缘境,是我们个人的身心世界,不考虑别人,所以在出离心的时候完全考虑自己面对的轮回。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要离开轮回;第二个我们继续流转。关键就看你是不是能够远离心中的颠倒妄想,你是不是愿意放下心中的妄想,这个完全是扣着个人的身心世界。

但这是不圆满的,因为你的心太狭隘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心量扩大。当我们走出妄想的时候,还要多两个引导:第一个要把众生放进来,第二个把佛道放进来。一个人要成佛,要心存佛道,心存众生。

诸位!我们今生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不一定。但是你的心态很重要,你心态的准备,种下去的种子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把众生放进来,怎么把佛道放进来,然后再配合出离心,变成一个广大的菩提心,我们下一堂课再说。

0:00 / 0:00
佛法修学概要1
佛法修学概要2
佛法修学概要3
佛法修学概要4
佛法修学概要5
佛法修学概要6
佛法修学概要7
佛法修学概要8
佛法修学概要9
佛法修学概要10
佛法修学概要11
佛法修学概要12
佛法修学概要13
佛法修学概要14
佛法修学概要15
佛法修学概要16
佛法修学概要17
佛法修学概要18
佛法修学概要19
佛法修学概要20
佛法修学概要21
佛法修学概要22
佛法修学概要23
佛法修学概要24
佛法修学概要25
佛法修学概要26
佛法修学概要27
佛法修学概要28
佛法修学概要29
佛法修学概要30
佛法修学概要31
佛法修学概要32
佛法修学概要33
佛法修学概要34
佛法修学概要35
佛法修学概要36
佛法修学概要37
佛法修学概要38
佛法修学概要39
佛法修学概要40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圣严法师《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

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佛教词典】阿修罗宫

(杂名)阿修罗之宫殿。义楚十六曰:长阿含云:阿修罗...

【佛教词典】一相智

(术语)证悟诸法一实相之智也。智度论六曰:以此方便...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不是怕市虎汽...

【佛学漫画】根本业

不二问禅师父,师父,以我们修行人念经等的功德力量,...

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什么是真如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

把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要琢磨,啊,我下...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成功

人有竞争之心,绝非错误。竞争之心,至少能够体现人的...